1985年7月15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尊老不尊旧
张雨生
“要尊重老干部”。新同志上任之际,领导和亲友无不这样叮咛。然而,上任之后,放开手脚去干,新同志却常常难于遵循初衷。遇到开明的老干部,他还好办;遇到不够开明的老干部,他就犯难了。新干部若是唯唯诺诺,凡老同志的意见,坚决照办,决不走样,往往难得摆脱老套子,开创新局面;新干部若做改革派,不因袭前任章法,不一定都按老同志的意见办,一回人家不做声,两回人家不说话,事若过三,人家指责你,目中无人,骄傲自大,不尊重老干部,你就说不清了。有些新干部上任前雄心勃勃,上任后谨小慎微,与上述情况大有关系。
近日,同一位年轻的县委书记谈到这个问题,他豪放地笑着说:“我不做‘凡是派’,我是‘尊老不尊旧派’。”
细问其法,听其端详,觉得有道理。“尊老不尊旧”,倒不失为处理新老干部关系的好法子。
尊老,是我党的光荣传统,无疑也是新干部应有的品德。尊重老干部,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关心老干部的生活。另一方面,是要充分听取老干部的意见,欢迎老干部想些点子,出些主意。新上来的同志若是在这两个方面都尽可能地做得好了,就应该说,他对老干部是尊重的。
不尊旧,就是不能因袭旧观念,旧作风。无庸讳言,某些文化偏低、不爱学习、力不胜任的老干部,旧观念、旧作风比较多。这些老干部选拔和培养新干部,又总是按照自己构想的模式进行。那模式,分明有着他过去的影子。新干部若是怕有违前任,怕悖逆于老干部,怕出现新老分歧,一味地做遵命文章,工作就难免平平庸庸。老干部的希望,是新干部把工作搞好。只要新同志所努力的,正是老同志所希望的,就是对老同志的尊重。如果新同志上任后,工作毫无起色,使老同志大为失望,岂不是对老同志的最大不敬。
老同志在一个地区或一个单位做领导工作多年,总有一些老框框。新同志上来之后,对某些传统的做法,难免不做一些改革。这样的改革,并非是对老同志不尊重,并非是对老同志过去功劳的否定。即使是过去行之有效的经验,今天也不见得还要照着干,老经验有个如何适应新情况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新同志要创造新经验来开创新局面。
有位老同志退下之后,写了这样的信条:“心有所感不乱说,不在其位不伸手。”这位老同志退下来是一种明智,写出这一信条当是明智之后的明智了。老同志对工作有意见、有看法,不是不说,而是“不乱说”。这样对新同志开展工作,将更为有利。


第8版()
专栏:

热河泉
刘芳
我常常站在热河泉边出神,望着她那奔泻不息、匆匆远去的身影;思忖着她那时隐时现、千回百转的神韵;谛听着她那清新悦耳、响脆撩人的声音,总使我感到新奇、感到向往、感到欣慰……
记得初来承德时,就住在避暑山庄外的一幢小楼上。每当夜阑人静的时候,总有一种纤细撩人的声音爬进窗来,缠得人久久不能成寐。那声音婉转而又柔和,象美妙的琴弦在空中缭绕;似细嫩的歌喉在轻声地低唱……
我经不住这声音的“诱惑”,便趁一个凉爽的清晨,寻声向离宫(即避暑山庄)走去,在一片田田的荷叶下,发现有一条流淌着的小溪,泉水泠泠、明澈透底,当她快要冲出宫墙的闸门时,不知是因自己就要奔向江河而不胜欢喜,还是为她将要离开相依为命的大山而悲泣,突然迸发出一种叮叮咚咚,喧哗不止的声音,由近及远,一直传到附近的市区——这就是我在小楼上听到的泉声。
我逆泉水而上,越过几座平滑如镜的碧绿小湖,绕过烟容水态,如海市蜃楼般虚幻的烟雨楼,在一座芳草萋萋的翠岗下,汩汩汩,一股湍急的水流,穿过岩层,冲出地面,象喷花吐玉般地奔涌出来。那一串串晶莹的水珠,一路奋力拚搏,直至冲出千尺岩层,仍保持着旺盛的精力和呼呼蒸人的热气;呈现一派喷薄而出的气势,令人心旷神怡,这,就是热河泉的源头!
这条河虽然全长不到一公里,可造物主并未以其短而把她埋没,相反,她的赫赫大名,早已被列入《大英百科全书》的史册,成为世界上最短的一条河。那弯弯曲曲的溪流,依山就势,缓缓流去,象金丝银线一样,把避暑山庄的众多景胜连缀在一起,形成一幅天然成趣、瑰丽无比的画卷;有时,她又象是一条色彩斑斓的胶带,把两岸旖旎的风光,都聚入水中,成为一帧最完整、最艳丽、最新颖的离宫缩影,整个山庄和它的亭、台、楼、榭,鸟兽花虫,都一一溶于水中,活现出一座座新的离宫,使人如同步入了一个迷人的仙境,若静若动,如醉如梦,景中有画,画中有景,虚无缥缈,真假难分,弄得人眼花缭乱,不能自己。呵,热河泉,又象母亲一样孕育了离宫的山,离宫的水,离宫的花,离宫的美……把避暑山庄的一切精灵,都收入她明澈活跃的湖水之中,使整个山庄呈现出一种清明灵秀、隽美自然的独特美。
传说从前有一位仙女,在她到天河边上洗衣服时,不小心把捶衣服的棒槌掉了下来,落到地上就形成了今日的磬锤峰。王母娘娘见了很生气,斥骂这位仙女,使她痛哭流涕,那串串泪珠儿,落到人间,就形成了热河泉,难怪这泉水总是温热、香甜,原来那是仙女的泪水呢。据科学鉴定:热河泉水有较高的碳酸钙、碳酸镁,矿化度低,水味甘甜,水中还含有少量可溶性二氧化碳,清凉爽口,可谓是天然汽水。此外还有微量的氟,可使牙齿洁白无龋;低量硼酸,又有消炎防腐的功效,故用热河泉水制成的饮料“杏仁露”畅销国内外,用热河泉水酿制成的各种白酒和矿泉水,馥郁清香,醇厚甘美,深受游客欢迎。
呵,“山庄以山名,而胜趣实在水”,这,的确是热河泉的奥妙所在呢。宋朝画家郭熙曾经说过:“山以水为血脉,以草木为毛发,以烟云为神彩。故山得水而活,得草木而华,得烟云而秀媚。”山庄的建造者们,正是以这里的众多山泉为依托,巧妙地利用了山形地貌等自然景观,引流成溪,溪流成湖,依山借水,修筑成楼、台、亭、阁一百多处,“虽由人造,宛如天成”,难怪来自世界各地的游人,领略了山庄的风姿情韵以后,无不拍手称绝。避暑山庄实在是中国南北方园林建筑的缩影,集山水秀美之大成。康熙和乾隆两个皇帝,凭着以热河泉为主的溪流,在避暑山庄内建了许多以水命名的精美建筑,如濠濮间想、暖流暄波、泉源石壁、远近泉声、芳渚临流、云容水态和水心榭、沧浪屿、涌翠岩、采菱渡等三十多景……
呵,热河泉,每当我望着它时,周身总要升腾起一股如泉水一样奔涌不息的力量和勇气,这,也许就是我深深迷恋热河泉的原因吧。


第8版()
专栏:

真实和真诚
——田流通讯报告集《春潮》序
项南
田流同志是位大家熟悉的老记者。他写的新闻、评论、通讯、报告文学,读的人很多,原用不着别人多费笔墨,重复介绍。
不过,我还是想说点看法。
田流同志这本集子,是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一首赞歌。他对于恢复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后各方面引起的巨大变化,有着一种不可遏止的喜悦心情;他以满腔热情报道的四川、吉林、江西、福建和京郊涌现的一连串的新人、新事,表明他是经济改革的热烈拥护者,并以令人信服的无数事例证明党的政策如何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支持。他希望国家富强起来的心愿是如此强烈,即使他远离北京访问大洋彼岸的墨西哥时,他的心里也是装着祖国,装着四化,装着美好的明天的。
田流同志的文章有他自己的风格。不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事不写,不是自己感受到的问题不发,不是抓住了特点的东西决不浪费别人的时间。他言其所思,总是“用普通的话,向你讲一个普通的故事”。他写的报道,是真实的,真诚的,因而也是动人的。我一向认为,作为记者,真实和真诚特别重要。
当然,时代的步伐毕竟是大大向前了。现在,广大城乡发生了远比田流同志当时观察到的更加深刻的变化。比如,今天的农村,已经不止是农业生产如何迅速恢复,农产品如何丰富了。乡镇企业,星罗棋布,第三产业,应运而生,农村中这一派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景象,这本集子还来不及作充分反映。不过,这是不能苛求于作者的,正如我们不能要求马克思主义的奠基人大谈他没有见过的彩电、宇宙飞船一样。我们有理由期待田流同志下一本集子将会充分反映我们这个伟大的变革时代。
这本集子,对于回顾历史、展望未来的人,都是值得一读的。
1985年6月15日于霞浦
〔《春潮》将由福建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


第8版()
专栏:

窗外闪亮了星
顾工窗外弥漫着雾,门外淅沥着雨。屋子里有十二位老人,正好是一千岁的年纪,这里变成了儿童乐园,猜那小时候的谜语。窗外弥漫着雾,门外淅沥着雨。他说他苦苦追求她,那是在上一个世纪,本来俩人一直有说有笑,后来变得互不理睬,现在谈起谁都不再脸红,那时一说就会洒下泪滴。窗外弥漫着雾,门外淅沥着雨。他和她本来要去海外,临上船又担忧风啸浪激,后来把皮鞋换成草鞋,走向红缨枪晃动的山区,他当上游击队的政委,她却仍留在文工团里演戏。窗外弥漫着雾,
门外淅沥着雨。有海员,有华侨,有对外出口公司的经理,有曾佩带肩章的将军,有高等学校的党委书记,来,一同举杯,再次举杯,这决不是最后的宴席。窗外闪亮了星,门外有轻盈的步履……


第8版()
专栏:书林漫步

一套有特色的诗歌理论丛书
——“海韵论丛”
杨光治
自一九八二年以来,花城出版社出版了一套诗歌理论丛书——“海韵论丛”。丛书有九种,即:《艾青谈诗》、《诗的信仰》(雁翼著)、《诚与诚实》(公刘著)、《诗学漫笔》(李元洛著)、《探索诗的奥秘》(阿红著)、《新诗的春天》(晓雪著)、《赠给十八岁的诗人》(邵燕祥著)和《我和诗》(杨匡汉、刘福春编)、《关于诗的诗》(《诗刊》社编)。后两种是汇编本,其中《我和诗》收入了现代十六位著名诗人的诗论;《关于诗的诗》收入了活跃在当今诗坛的四十多位诗人谈诗的诗作。
丛书的作者,有的是在我国新诗史上有影响的诗人,他们为新诗的开创和发展,作出过不同程度的贡献。他们长期从事诗歌创作,熟悉诗坛的历史和现状,深知创作的甘苦,谈论起诗歌来,能结合诗坛的实际和个人的创作实践,内容比较切实。他们或分析评价诗坛的现状、展望未来,或回顾自己的艺术道路,总结创作的得失,给读者提供了不少有关新诗的开创、发展和诗人的创作历程的第一手材料。如胡适的《我为什么要做白话诗》、郭沫若的《我的作诗经过》、艾青的《中国新诗六十年》、臧克家的《我的诗生活》、李金发的《诗问答》等。
在这些作者中,有毕生为革命事业呐喊、坚定地走现实主义道路的歌手,也有其他流派的作者。他们的世界观、文艺观和创作道路各不相同,对一些基本问题(诸如诗的社会功能、发展方向、创作方法等)的看法自然也不相同。另一方面,丛书除了收入诗人的作品外,还收入了在诗苑中专心致志地为过去、现在、将来而思索的评论家的研究成果。正如编者所说,这样做有利于活跃诗坛的气氛,有利于开扩读者的眼界和诗歌事业的发展;符合“百家争鸣”的方针。
内容丰富是这套丛书的又一特色。除了上面提到的,还有对诗歌的本质、创作规律、表现手法的探讨,对古典诗歌艺术技巧的分析、总结,对继承和“移植”的研究和对诗人的创作道路、具体诗作的评价,不能说丛书所收的文章都具有真知灼见,但它确实收集了不少有独特见解的、论述深透的篇章。
丛书中所有的文章虽然都是谈诗,但形式多样,风格迥异。有严谨的、进行条分缕析的论文,还有随笔、小品、答问、通讯、诗歌等等。


第8版()
专栏:

蝇拍儿
李川你的生活,充满了碰壁的苦涩,你的身躯,时时被染上污浊,你的处境,永远是只身一个,你的结局,竟是骨损筋折……然而对于这一切,你似乎从未作过考虑,只要身首不分,你仍会用你带着风声的脚步去追歼“妖魔”。啊,蝇拍儿,虽然你从不曾被人欣赏、观摩,也不会妆点房间,迎逢宾客,但你以你的存在,为人间减少疾病,你能用你的行动,送那些害人虫去见阎罗!


第8版()
专栏:

渔家姑娘(木刻)
王者琦 唐秀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