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7月15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

扬帆勇往兴我中华
——祝贺电视剧《郑和下西洋》播映
王震
今年7月,是我国明代伟大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首航五百八十周年纪念。与此同时,八集电视连续剧《郑和下西洋》向全国播映。
以郑和为代表的航海英雄、和平使者,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光荣,值得我们永远纪念。两年多前,当郑和的艺术形象第一次在话剧舞台上出现时,我看后说了一些个人的看法,希望把郑和的形象搬上银幕和电视,让更多的观众看到他、了解他。现在,表现郑和的电视连续剧出来了,而且在隆重纪念郑和的活动中播映,使全国青少年可以从屏幕上形象地了解我国明代的富有开拓精神的航海家,这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郑和从三十多岁开始,扬帆出海二十八年间,遍访亚非三十余国,航程相当绕地球三周多。这在当时相当了不起。据说国外最近花巨资拍了一部关于哥伦布的影片,而郑和下西洋比他到达新大陆早八十多年;船舶的建造、船队的规模、航行组织和航海技术,在当时是无与伦比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郑和率领的“混合舰队”船只多达二百多艘,官兵、船工二万七千余人,在当时可谓是一支强大的海上力量,但却没有占领、掠夺别人的一寸土地。郑和通过“海上丝瓷之路”开展对外交流,建立同世界各国人民的友谊,他的功绩永垂青史。
以郑和为代表的航海先驱者不畏艰险,奋勇拚搏的大无畏气概,他们热爱祖国、光我民族,致力航海事业的献身精神,对于我们建设社会主义两个文明,仍然具有莫大的鼓舞作用。
我们的文学艺术应当以不同的形式,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题材激发人们的爱国热忱和勇于献身的精神。
我在这里要特别为电视剧说几句话。它是随着现代科技发展而出现的新的艺术形式,与其它的形象艺术相比较,制作更简便、迅速,与群众见面更广泛,在当前人们需要更多更好“精神食粮”的情况下,它大有用武之地。我听说云南电视台在中国航海学会等各方支援下,克服许多困难,花了十个月功夫就完成了这部电视连续剧。它所表现的爱国主义主题是鲜明的,场面壮观,气势宏大。尽管它仍有某些不足之处,如艺术处理还可以更讲究些,但这种路子是对头的,大胆尝试是应当得到赞许的。
六十年代我曾向许多同志推荐影片《甲午风云》,那次我是不声不响买票去电影院看的。爱国将领邓世昌给人印象至深。更使我感动的是观众,只要“邓大人”一出现就热烈鼓掌。为什么?一种爱国主义精神产生的敬佩爱国英雄之情。甲午海战是我们民族历史上屈辱的一页,是场悲剧,但是看了之后没有丧失信心的自卑之感,而是产生一种激愤向上之情。八十年代,出来了话剧、电视连续剧《郑和下西洋》,我也向大家推荐一下,看过它可以令人振作,奋发向前。“郑和下西洋”是我们民族史上光辉的一页,今天,我们完全 能够而且应该超过我们的祖辈,把中国建设得更好。
八集电视连续剧《郑和下西洋》是一部宣扬爱国主义的作品。我们欢迎这样的作品,并希望有更多的好作品问世。(附图片)
郑和(左)迎接天方特使上宝船


第7版()
专栏:

积极培养声乐人才
——从维也纳国际声乐比赛获奖谈起
周小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全党工作重点的转移和安定团结政治局面的进一步巩固,声乐战线也不断传出令人雀跃的喜讯:继刘捷、叶英之后,我国又涌现出了一批蜚声国际声乐比赛乐坛的新秀,象胡晓平、温燕青、罗魏、傅海静、梁宁、迪里拜尔等。他们不论是在匈牙利举行的艾凯尔—科达伊声乐比赛,还是在意大利举行的维奥蒂声乐比赛中,也不论是在英国的本森·赫杰金斯声乐比赛会上,还是在芬兰首都进行的第一届玛扎姆·海伦声乐比赛大厅里,都分别取得了名列前茅、令西方人刮目相看的优异成绩。1984年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隆重揭幕的贝尔佛岱莱歌剧歌唱家比赛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参加比赛的四名选手又全都进入了最后的决赛,他们当中的张建一、詹曼华,还取得了并列第一名的出色成绩,在拥有四十余个国家、二百四十七名选手参加的这次比赛中夺魁。
这项被称之为“万方瞩目的选才大赛”,有“媲美于奥运会的全球歌唱比赛”之说。因为一个歌手只要能在此项比赛中赢得声誉,西方各著名歌剧院便会纷纷与之签约,这不啻是青年歌唱家走向世界,攀登声乐艺术高峰的一个重要中介。同时本届比赛的参加国和选手的数目,在举世最重要的同类比赛中是属于为数众多的一次。这是因为奥地利的维也纳是著名的世界音乐之都,同时又是东西方交流要冲的缘故。另外,由各大歌剧院、唱片公司和电台、电视台节目负责人所组成的评委会眼界和要求都相当高。从由半决赛到决赛最后仅存十三人看,筛选是相当严格的;而从比赛曲目的数量和难度看,这也是一次高水平的比赛。总之,我国的两名选手能在这样一次比赛中,连闯三关夺得并列冠军,实在是很不容易的事。这是我国声乐教学和表演艺术水平迅速提高的标志,这也说明了在歌剧演唱方面,身居亚洲的中国人已有自立于世界之林的能力。
分析此次获奖的原因,循着西方评委的眼光观察问题,他们首先感到的是,中国的选手都有叫人惊讶的
“好嗓子”。用我们惯用的词汇来说,就是每个人的“乐器”或“表现工具”都是优质的,因为他们被招进音乐学院或文艺团体的时候,可以说是百里挑一的。而在发展他们的嗓音时,我们今天的教学方法、教学路子又是合理的、得法的、科学的。数十年来,一代又一代的声乐工作者努力钻研和琢磨的结果,使我们的声乐人才,不仅有嗓子,并且努力做到声情并茂。我们能取得这样的成就,这与领导和各方面对我们的关怀是分不开的。
除此以外,我认为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国的社会环境、新型的师生关系和教师之间的协作精神等,在声乐学生的成长中所起的重大作用。正是由于有着这样优越的社会制度,张建一这样当过玻璃厂司炉工的歌唱演员,詹曼华这样很少接触西洋音乐的边远地区的青年学生,才能被挑选出来进入高等音乐学府接受系统的音乐教育;正是由于有了三中全会以来所出现的尊重知识、爱护人才的社会风气,声乐教师才会竭尽所能拚命地教,声乐学生才会珍惜时间拚命地学。再说,也只有在我们这样的国家里,一个被选拔出来准备参加国际比赛的学生,才有可能得到除自己的声乐老师外,还有其他艺术辅导老师、语言老师、表演老师等四面八方的帮助。在这方面,我们的选手有更深的体会。因为他们已亲眼目睹那些西方的选手是怎样孤军奋战、自掏腰包、在时间安排上见缝插针,才到达比赛现场的。
这次获奖令人振奋,但我认为,我们不能只看成绩,不看缺点。我们应该把这次胜利看作是一个起点而不是终点,今后的路程还更长、更艰巨。我们更应该让年轻的选手认识到,今天他们虽在发声技巧上已臻世界一流水平,但在语言、风格的掌握上,在对人物、剧情等的理解上,还相当不完满。一个歌手要用一副受过训练的歌喉,将自己理解了的歌词,通过音乐,艺术化地把它传达给听众,引起听者的内心共鸣。如果歌者只会“按图索骥”、“硬拚死记”,不可能进入艺术表现的自由王国。我认为声乐学生应该加强文化、艺术修养,最好掌握一种外语。我们今后在重视铸造学生“歌唱乐器”的同时,也应注意加强对乐曲内容及风格的钻研,对彼时彼地人民生活风情的理解。尽力开阔学生的眼界,给他们提供聆听、欣赏更多音响、录像资料的条件。声乐教师不应只管学生的声音,而应起到总导演的作用,这是我国声乐教育中必须注意的一个问题。是否也可以这样说,今天在我们学生身上出现的许多问题,除有一部分是由于学生的基础、条件等所造成的外,是否也是因为我们教师本身就存在着这方面的缺陷呢?我深深感到,我们今天正在从事声乐教学的教师,有必要在看到自己教学成绩的同时,更要冷静地剖析一下自己,要努力更新知识,进一步完善自己的“装备”。同时,为了保证“工作母机”的质量,我们也应该慎而又慎地选择和培养声乐教师,并使其成为一支实力雄厚的队伍。
一批优秀青年歌唱演员的涌现,是值得庆贺的。他们是国家的财富。要爱护他们,热情地宣传他们、介绍他们;但要慎重,不要言过其实。我看到有些报刊把刚冒出来的确有才华的青年歌唱演员赞扬为“艺术大师”、什么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等等,这就不实事求是了。这样做,对演员或听众都没有好处。令人不安的是,我们花了无数心血培养出为数不多的具有国际水平的歌剧演唱人才,然而国内却很少有他们锻炼和发挥的地方。年轻的歌剧演员缺少在歌剧舞台上锻炼的机会。希望有关方面能把振兴和发展我国歌剧事业,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一个课题。西洋歌剧要适当地演,优秀的民族歌剧更要宣传推广,不断地上演。我们应该齐心协力为中华民族的歌剧文化的进一步发展,为中国歌唱家能带着自己民族的歌剧,以更高昂的姿态登上世界歌剧、声乐舞台,而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第7版()
专栏:

燃烧着的中华军魂
——读长篇小说《啊,昆仑山》
章仲锷
祖国西陲莽莽喀喇昆仑山雪线之上,有一种苔藓类植物,鲜红如火,当地人称之为“昆仑之火”。它不畏严寒,宁甘寂寞,虽非奇花异卉,却为冰峰雪岭平添无限光彩。正象战斗在这里的人民解放军,不怕艰苦牺牲,不计名利享受,长年坚守岗位。燃烧的“昆仑之火”是我中华军魂的生动象征,李斌奎的长篇新作《啊,昆仑山》(载《当代》1984年第一期)就是一曲讴歌中华军魂的高亢乐章。
一个时期以来,我们看到不少情节淡化、思想空灵的作品(这当然也无可厚非),而且效尤者日众。但仅此是不足以反映我们时代风姿的,特别是对战斗在艰苦岗位上的普通战士。他们那动天地而泣鬼神的英雄业绩,我们的确所知甚少。《啊,昆仑山》描述的我军高原汽车兵和医务人员的事迹,就为我们揭示出一个新奇壮美的世界。那雪压冰封的特殊环境,惊心动魄的斗争场面,炽烈深切的爱情描绘,那洋溢着的爱国主义情怀和乐观主义精神,不仅富于艺术魅力,而且具有一种厚重的充实感,使我们不能不为边防军人的崇高品格和英雄行为所震慑,肃然起敬。
小说写的只是边防汽车兵和医务人员的日常生活,他们运输物资,巡回医疗,长年累月战斗在“你就是铁头太岁也磨掉一层皮”的冰峰雪岭之上,为了国家和民族的昌盛繁荣,甘愿牺牲奉献自己的一切。汽车连长向西行,本来去军事院校进修后可以留在北京,却最终仍回到了战友身边。战士黄沙服役八年,切掉了大半个胃,未婚妻催他回家完婚,尽管连个志愿兵也转不成,他仍不肯离队。“老昆仑”吴英明,放着城市大医院的外科主任不当,发誓这辈子愿和昆仑山在一起,又回到五二七边防医院。年轻娇惯的女护士鲍琪琪,在短暂的昆仑山巡回医疗过程中,经过严峻的思想斗争,也放弃了母亲让她到内地上学以便调离的打算,决心留在边疆。固然,她是因为对向西行萌生了爱情,但更主要的是其思想感情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意识到军人的责任,感受到一种职业的荣誉感。这也是她从向西行和吴英明、黄沙等的身上,特别是从他们的思想境界里所得到的启示和深切的影响——中国士兵的高尚武德。正如向西行所说的:“中国就要在我们这一代走向世界了!今天我们站在这里,恰恰说明了我们的民族已经复苏了,因为士兵的皮靴,正是一个国家力量的象征!”
他们只是普通的军人,并不象小说中的那位教导员唐济民“相信权力与职位的占有就是事业的成功”,要靠“自我奋斗”当什么“生活的强者”。所以,在冰达坂上向西行同唐济民的一场争论,是很有意味的。唐坚持“社会是属于强者的”,向却认为“将军只是少数人,而士兵却有千千万万”,“世界的文明,人类的进步,正是由千千万万不计个人得失、前仆后继的普通的牺牲者们创造的!他们是民族的精英,是时代的希望!”他发出强烈的呼声:难道“八十年代就是个只需要享受而不需要牺牲的年代吗?”这是震聋发聩、似乎已为一片歌舞升平淹没的时代强音。它表达了边防军人那火般的豪情和我中华军魂的蕴涵所在,唤起我们对道德理想、奋斗牺牲以及人生价值等的深刻自省和再认识。面对着把青春和生命都献给了昆仑山的战士们,某些人的得失观和对于生活享受的奢谈,岂不显得太渺小可鄙!
他们不光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战士黄沙最后舍身救助战友,扑向高耸在六千八百米高山之巅的电话线上,献出年轻的生命;向西行四天三夜奔走在暴风雪的冰峰之上,被严重冻伤。当抢救的队伍找到他们时,鲍琪琪不顾一切地亲吻向西行,那的确是“在世界最高的地方,最寒冷的地方”,“最冰冷而又最热烈的亲吻!”也是崇高、壮美、圣洁的爱情!
小说深深打动我们的不仅仅是这富于浪漫气息、感人肺腑的爱情描绘,例如鲍琪琪对向西行复杂微妙的感情,黄沙的未婚妻对他那质朴动人的关切之情,吴英明的失落之爱,都写得回肠荡气,细腻传神。同时,整部小说宛若一幅浑厚多彩的油画,把我们带到横空出世、瑰丽壮观的西北高原,反映出边防战士在和平时期艰苦奋斗的生动图景。作者所塑造的几个当代军人的形象,也颇具特色,向西行的刻苦自砺,鲍琪琪的热情不羁,吴英明的执着倔强,都给人留下较深的印象。特别是黄沙,平时满腹牢骚,却又憨直风趣,关键时刻敢于拚搏,勇于牺牲,显示了一个老战士的高尚品质。唐济民的矜持自负和李晓蕾的圆通世故,都颇见作者剖析复杂性格的冷峻笔锋。
巍巍昆仑是祖国雄伟的纪念碑,《啊,昆仑山》则是力图记载那英雄业绩、铭刻我中华军魂的碑文。它对于我们进行理想和道德的教育,对于了解那鲜为人知的边防军人的生活,是一部弥足珍视的作品。


第7版()
专栏:

美化两大空间
涂克
提出“美化两大空间”,也许有点唐突。“两大空间”是什么?为什么要美化“两大空间”?我所说的“两大空间”,一个是祖国的大地,一个是人民的头脑。祖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不是一个巨大的空间吗?十亿人民的头脑不是另一个巨大空间么?在这两个巨大的空间中,正是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广阔的领域。所以我提出两个空间的美化问题,希望引起人们的重视。
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丰富的文化、科学、艺术遗产,是我们后代的精神和物质财富。现在我们已进入了社会主义四化建设的新时代,我们应该给后代留下些什么呢?这应引起深思。
祖国广阔的地面空间需要我们去装点。即将兴建的城市和现代化农村,将是我们的专家、工程建筑人员共同美化环境的广阔天地。祖国的建设正象巨大历史博物馆,它每天都在对我们人民进行着无声的爱国主义的教育。艺术家创造了艺术形象,物质建设的专家们不也是每天都在创造形象吗?在城市建筑中,每一栋高楼,每一座立体交叉桥,每一座纪念碑,不都是雕塑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塑造出来的成群形象么?如果我们不从审美观点去考虑问题,又怎能创造出丰富多采的形象美的大城市呢?党的十二大提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一起抓,这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两个方面。可是,我国各地正在进行着许多建设,离上述的要求还差得很远。比如,在城市建设中各自为政的情况就很严重,往往没有城市整体规划,即使有规划,有的单位也不听你那一套,想怎么建就怎么建,搞出一些令人哭笑不得的建筑。因此,我认为建筑工程设计人员负有美化人民生活的特殊任务,应努力于美学的研究,提高文艺修养。
在精神文明建设领域中,如何美化十亿人民的脑子这一巨大空间,这是一项极为艰巨的任务,它已引起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方面的学者、专家的重视。人们的灵魂,需要灵魂工程师努力去塑造,作为灵魂工程师们的自我努力,正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
人们要在自己的精神领域中建设一个文明的美好世界,就必须靠马列主义的政治理论、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不断充实。这个空间曾被“四人帮”那愚昧无知、封建迷信的浊物侵蚀过。我们如果没有新生的文明之物去冲刷、填补、充实、代替,精神领域中的污浊又怎能加以澄清?
现在我们正处于现代化科学迅猛发展的新时代,我们将面临一个科学社会化和社会科学化、艺术社会化和社会艺术化的光辉前景。因而文学家、艺术家们应该为人民特别是青年一代创作更多的优秀作品,使我们与时代同步前进!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内容日渐发展,丰富多采,从而也反映出人民的审美观随着时代的迅速发展而发展变化。美学,将要进入许多新的科学、经济以及文化、教育、文学、艺术的领域。在实践中培养更多的专家和业余的美学爱好者,是时代的需要,人民的需要,是美化两个巨大空间的迫切需要。
美化两大空间,目前急需的是美学知识的普及。
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在各项事业都要开创新局面的过程中,美,就是一股无形的精神推动力,这股精神力量,随着物质建设的不断发展,将转化为一股巨大的推动物质文明建设的力量,同时,在精神领域中,这股无形的力量将会浸透到一切方面去。它会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甚至影响到每一个家庭都会逐渐地朝着更高尚、更美好的方向发展,以至影响整个社会风气的迅速好转。
物质建设不能缺少美学,精神建设更不能缺少美学。我们的专家、工程师、设计师、园艺师以及文学家、艺术家们,应该到现实的人民新生活中去认识和熟悉那些美好的新事物,了解先进人物美好的心灵和高尚的品德情操。同时还需要注意人们的审美意识、审美观点、审美理想、审美趣味的新变化。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各方面的专家和文学艺术家们要积极投入现实的生活激流中来,与人民生活在一起,才有可能创造出完美的物质建设和精神建设的产品,以巩固新的社会制度。这是时代的需要,是同时代人的要求,人民的要求,更是后代人的要求。
我们要去探索并塑造美的世界,美的心灵,美的情操,美的语言和美的一切事物。因此,研究美学领域的新问题,适应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向我们文学艺术家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说明:只有首先美化自己的精神世界,才有可能为美化两个空间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7版()
专栏:

《中国现当代作家文库》出版
鲁迅研究专家李何林任主编的大型文学丛书《中国现当代作家文库》,将由黄河文艺出版社出版。这套《文库》共分一百余卷,今年将出版二十卷,预计三年出齐。
(王国钦)


第7版()
专栏:

语文音像出版社成立
为了适应当前推广普及普通话和汉语拼音、形象化地进行语文教学等的需要,语文音像出版社最近在北京成立。(木子)


第7版()
专栏:

《马克思青年时代诗选》出版
陈玉刚、陈玢合译的《马克思青年时代诗选》,已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此书部分译稿,在纪念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时,人民日报曾刊载过。这次付梓时,译者又作了许多润色工作。(古远清)


第7版()
专栏:

《中国钢笔书法》创刊
我国第一家钢笔书法杂志《中国钢笔书法》(季刊)最近在浙江杭州创刊。杂志旨在指导广大青少年写好钢笔字,并促进中日硬笔书法的交流。(梁平)


第7版()
专栏:

沈阳晚报创刊
沈阳晚报七月一日创刊。沈阳晚报旨在“服务四化,面向家庭,陶冶情操,易俗移风”,辟有《专访》、《今夕谈》、《消费展望》、《小说连载》等栏目。(清湛)


第7版()
专栏:

《四川美术学院作品选集》出版
五十年代曾以漆画《金鱼盘》在世界青年联欢节上荣获金质奖章,六十年代和近年又以雕塑《收租院》和油画佳作《父亲》而闻名的四川美术学院,最近,为了检验创作成果,收辑出版了《四川美术学院作品选集》。共选作品一百一十四件,分彩色、黑白两类。
(陈初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