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7月12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我是怎样处理党政关系的
黑龙江省延寿县中和乡党委书记 金秀吉
我们中和乡是1984年初实行政社分设的。回顾一年多来的实践,我深切地体会到,领导体制变了,领导干部的领导方法和工作作风也必须相应转变,而党委书记的转变则是非常关键的。
我们乡的政社刚刚分开的时候,不少人都顺不过架来。各项工作基本上还由党委统着,大小事情,还都习惯于找书记。我呢,有时也不分是党委的事情,还是生产行政的事情,仍然自觉不自觉地啥都管,“一把搂”。群众议论说:“选乡政府纯粹是摆设”。群众的舆论,对我触动很大,使我意识到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责任还在我这个当党委书记的身上,主要问题是“一元化领导”的影响在自己头脑里还没有彻底肃清。为了明确书记的职责,我回顾了自己的工作,感到有两个“不行”:
第一,从我乡党员和党组织现状与新时期要求所存在的差距上看,党委书记不带头解决党不管党的问题不行。我们乡有少数党员在新形势下,放松了对自己的严格要求,滥砍滥伐,耍钱弄鬼,违犯了党纪国法,影响很坏。有个党支部七名党员中就有四名受到党纪处分,其中支部书记、副书记相继被开除党籍。面对这个问题,我察觉到过去乱忙一气,顾不上很好地抓党的建设工作,这不能不算是个严重的失职。
第二,从目前农村工作的特点和建乡以来的实践上看,党委书记还搞以党代政、以党代企的领导不行。过去只抓粮食、集体生产,统购统销,开会一讲,电话一催,广播一喊,就动起来了;现在农林牧副渔全面上,千家万户分散干,还多了个市场、信息问题等等;过去,农民温饱问题解决就满足了,现在,给领导提出许多新的要求、新的课题。在这种情况下,就是满想“一把抓”,也抓不过来了。在建乡后不久,一次外地一家公司到我乡联系联营问题,因为我外出开会,其他领导没敢作主,来人等不得就到别的地方去了,结果一年可赚上万元的生意就这样泡汤了。事实告诉我,在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现代社会,一个乡不形成科学的指挥系统,不建立岗位责任制,不充分调动政、企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那是很误事的。
对党政分工的思想认识问题解决之后,我们党委还权于政,还权于企,集中精力抓党的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抓党的建设,抓思想政治工作,抓经济发展规划,并修订了自己的岗位责任制和工作计划。
政社分设后,乡党委还是要起领导作用的。那么,作为党委书记怎样办呢?我的初步体会是要做到坚持“五不”:
1、不事事挂帅,样样牵头。建乡后,在调整各项工作领导小组的时候,我提出两条原则:第一,凡是领导分工明确而下面又有具体办事部门或专职干部的,不再虚设领导小组;第二,需要成立领导小组的,应由有关人员组成,一律由主管领导牵头,我不再担任组长。我从一些领导小组卸任后,调动了主管领导的积极性,他们对工作都很主动。
2、不会会主持,动辄“指示”。我们共同商定了一条规矩,召开会议,研究哪个方面的工作,就由哪方面的主要领导主持和布置,书记不再逢会必讲。这样,不仅把我从会议堆里解放出来,同时,也树立了乡政府及乡经济组织领导同志的权威。
3、不随便干预,乱批条子。还权于政,还权于企,通常就难在人、钱、物这些实权上。我也不是没计较过,后来还是想通了。我们共产党人,应以事业为重,不能只在权字上打圈子。因此,对属于行政职权范围内的事,我根本不插手。
4、不名放实拢,幕后操纵。刚实行党政分工时,政企组织的某些同志还不敢独立行使职权,工作显得束手束脚,遇事总得向党委或我请示请示、汇报汇报,不敢拍板。在这种时候如果不加以注意,继续象过去那样拢着,久而久之势必助长他们的依赖性,成为党委和书记的“影子”。所以放权就应当放心,除了按规定应当与党委和我打招呼的事情外,一般情况我都鼓励乡长、主任独立负责地开展工作,发挥他们的创造精神。
5、不分家分心,一旁观战。实行党政企分工,不能分心眼,有了突击性的任务,或者政企部门工作中遇到了困难、阻力时,乡党委全力支持。
这样一来,我就超脱了,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也有了更多的时间去做思想政治工作。


第4版()
专栏:

北海舰队某潜艇支队的老同志在精简整编中
“不消极等着走,要尽力干着退”
本报讯 “不消极等着走,要尽力干着退”。这是北海舰队某潜艇支队党委在精简整编中提出的一个响亮口号。
这支部队的党委领导成员有半数以上年龄超过“杠杠”,面临着退下来的问题。他们结合整党学习,围绕“要退应怎么退”的问题展开讨论,一致表示说:“我们都是受党教育三、四十年的老党员,退也要退出个好样子来!在位一天,就要尽职尽责干好一天。”他们珍惜有限的时间,焕发精神抓工作。为了保质保量地完成训练任务,他们不顾年大体弱,争着随艇出海,到第一线抓训练。凡有潜艇出海训练,总有一名领导随艇,进行现场指导。上半年支队领导在航艇减少的情况下,共出海一百余天,由于支队领导对训练工作抓得紧,上半年已完成课目、项目全年训练任务的83.9%。
面临精简整编,部队容易松,支队领导抓紧对部队进行作风纪律的整顿。支队建立健全了各种规章制度,加强队列训练,增派纠察队,对军容风纪不整或不按规定着装等违犯纪律的现象进行纠察。上半年支队共有三艘艇在上海中修,支队领导先后两次派出工作组检查他们的行政管理情况,使部队纪律性进一步增强,被上海基地评为“修船部队的行政管理先进单位”,受到了到那里检查工作的海军刘华清司令员等首长的表扬。
干要干出个名堂来,退要退出个好样来。副支队长余德明早知自己要退下来,便抓紧时间多出海,接到离休命令后的第二天就把办公室倒了出来。支队长苗忠余原计划休假,6月初接到退下来的命令后,却放弃了休假打算,热心协助新领导抓训练。他对一艘刚出厂不久、准备试航的潜艇进行严格把关,使这艘艇圆满完成了试航任务。(吴隆华 孔宝泉 田立国)


第4版()
专栏:

空军整党办公室发出通报
表扬十名胸怀理想听从党安排的好党员
本报讯 7月10日,人民解放军空军整党办公室发出通报,向空军所属部队指战员通报介绍了十名党员干部,在精简整编中,胸怀远大革命理想,自觉做到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不讲困难,不讲得失,甘愿吃亏,进退去留听从党安排的动人事迹和高尚品德。通报要求空军所属部队各级党委以他们为教材,进一步搞好党性教育,从根本上提高广大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保证部队精简整编任务的圆满完成。
这十名受到表扬的党员干部都是空军第二期整党单位从好党员中推荐上来的。他们中有的是解放战争时期入伍的,有的是人民空军刚刚成立时就来到部队工作的,还有的是“文化大革命”前从大学参军的。他们在空军工作二三十年,为部队现代化建设都做出了突出贡献,分别担任营、团和师级领导职务,现在已经都是五十岁左右的老同志了。他们面临部队精简整编新情况,发扬我军“党叫干啥就干啥,哪里需要就在哪安家”的好传统,不居功,不骄傲,顾全大局,为党分忧。某航空学校机营科副科长蔡文光入伍三十六年来,四次立功,两次被评为优秀党员,今年五十三岁。过去,由于部队工作需要,长期夫妻分居两地,家庭困难较多。按规定他可以离休回爱人居住地享清福,但他始终服从部队建设需要,听从党的安排。家乡的一些建筑部门看他搞建筑有经验,几次以二百五十元的高薪相聘,蔡文光都婉言推辞。他克服家中种种困难,对新干部热情进行传帮带。为了搞好党委交给的营建任务,他不分白天黑夜,一心扑在工地上。他负责的营建施工和机场绿化工作,质量高、速度快,受到上级的好评。某航空学校政委钟永顺,今年五十三岁了,是他所在的校党委领导班子中年龄最大的,但他进退去留全听组织安排,一心一意扑在部队工作上。为了掌握部队思想动向,他找干部战士谈心一百五十多人次。节假日和星期天,常常在基层度过。有段时间,他带领机关同志抓战备训练和飞行,经常晚上跟班飞行到深夜一点,早晨六时又赶到机场参加白天飞行。某部政治教研室副团职教员徐双九是1950年入伍的老同志。在精简整编中,他不考虑个人问题,一心一意埋头工作。他为了搞好函授大学三百多名学员学习,起早贪黑地奔走在社会上为他们买教材、请教员。(蔡善武)


第4版()
专栏:

纪念郑和下西洋580周年大会在南京隆重举行
本报南京7月11日电 记者孙健报道:7月11日是值得中国人纪念的日子。五百八十年前的这一天,明代伟大航海家郑和率领庞大的船队从江苏太仓的刘家港出发,首次踏上了远航西洋的征途,开辟了我国和亚非国家的“海上丝绸之路”。为纪念郑和的伟大航海业绩,全国纪念郑和下西洋五百八十周年筹备委员会和南京各界三千多人,以及专家、学者、港澳地区的代表今天在南京举行隆重的纪念大会。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叶飞出席了纪念大会,并讲了话。郑和是明成祖内宫太监(公元1371—1435年),原名马三宝,云南昆阳人(今晋宁县),回族。明成祖时国力兴盛,广结友好邦交,任郑和为钦使七下西洋。他从三十五岁开始,直至年过花甲,不顾个人安危,力排朝内反对势力的干扰,坚持了明成祖开海禁的伟略,率领庞大的船队,访问了东南亚、印度洋、红海及非洲东海岸的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扩大了中外友好关系和经济、文化交流。郑和船队的航程之远、历时之久、船舶数量之多、吨位之大,在当时是空前的,为中外航海史上之壮举。郑和首航比哥伦布到达新大陆早八十七年,比奥斯达·伽马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早九十三年,比麦哲仑到达菲律宾早一百一十六年。郑和的航海业绩,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才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纪念郑和筹委会主任彭德清在讲话中谈了我国的航海事业在新中国诞生后出现蓬勃发展的情况。交通部部长钱永昌、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副司令员聂奎聚、江苏省省长顾秀莲也应邀在大会上讲话。南极考察编队总指挥陈德鸿向大会介绍了南极考察的情况。
南京是明王朝初期的都城,是郑和长期居住的地方,他晚年曾任南京守备,其墓在牛首山。在纪念郑和下西洋五百八十周年之际,江苏省将南京郑和故居附近的太平公园改为郑和公园,在郑和公园和太仓分别建立了“郑和纪念馆”,并修整了郑和墓,将龙江宝船厂遗址初步进行了清理,立碑标志,以示缅怀。
会后将进行郑和下西洋的学术讨论,整个纪念活动于13日结束。


第4版()
专栏:

中英土地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结束
新华社香港7月11日电 在香港连续举行两天的中英土地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今天结束。
会后,双方代表发表新闻公报说:“1985年7月10日至11日,中英土地委员会举行第一次会议。双方就委员会的工作程序达成协议,并就委员会职权范围的施行细则进行了磋商。会议在友好和求实的气氛中进行。
“双方商定,土地委员会的第二次会议于1985年7月31日开始举行,会议议程是有关土地契约文件的问题。”
中方首席代表孙延珩表示,由于委员会的双方代表合作得很好,原定进行三天的工作,两天便完成了。


第4版()
专栏:

首都等地将举行纪念林则徐诞辰二百周年活动
新华社北京7月11日电 首都和全国一些地方今年将纪念林则徐诞辰二百周年。
林则徐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坚持抵抗外国侵略、认真了解外国情况的杰出爱国人士,是中华民族的英雄。
今年8月30日是林则徐诞辰二百周年纪念日,全国政协预定当天在北京召开林则徐诞辰二百周年纪念会。10月,福建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和中国史学会将联合举办纪念林则徐诞辰二百周年学术讨论会。北京和福建两地将举办林则徐生平事迹展览。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出版部门今年将编辑、出版一些研究林则徐的著作,文化部将在各地放映大型系列纪录片《近代春秋》的第一集《从鸦片战争说起》以及故事片《林则徐》。


第4版()
专栏:

孟加拉国总统艾尔沙德离开广州回国
李主席赵总理打电话祝贺贵宾访问圆满成功
新华社广州7月10日电 孟加拉国总统侯赛因·艾尔沙德和夫人结束了对我国为期六天的正式友好访问,今天上午乘专机离开广州回国。
今天上午李先念主席和赵紫阳总理从北京打来电话,祝贺艾尔沙德总统访问取得圆满成功。李主席和赵总理说,总统阁下这次访问进一步加强了中孟两国的友好合作关系,我们都感到高兴。
艾尔沙德总统请陪同团团长、交通部部长钱永昌向李主席和赵总理转达他的谢意。他说,我这次访问非常成功。我相信通过访问,孟中两国的友好关系将进一步加强,两国间在所有领域的合作将进一步发展。钱永昌和广东省副省长李建安、广州市副市长石安海以及我国驻孟加拉大使肖向前等到机场欢送艾尔沙德总统和夫人一行。
艾尔沙德一行于7月8日、9日访问了深圳。


第4版()
专栏:

赵紫阳会见即将离任的黎巴嫩驻华大使
新华社北京7月11日电 国务院总理赵紫阳今天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即将离任的黎巴嫩驻中国大使塔德穆里。


第4版()
专栏:

尹长民等当选为湖南省政协副主席
本报长沙7月10日专电 记者吴兴华报道:今天闭幕的政协湖南省五届三次会议增补尹长民、周政、陈洪新、刘国安为省政协副主席。这次会议接受了杨第甫、穰明德、袁学之、姜亚勋辞去省政协副主席职务的请求。


第4版()
专栏:

七月十一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在北京中南海会见罗共中央政治执委会候补委员、罗马尼亚外交部长斯特凡·安德烈。
新华社记者 李平摄


第4版()
专栏:

万里会见印中友协代表团
据新华社北京7月11日电 国务院副总理万里今天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由主席孟德尔率领的印中友协代表团。
对外友协副会长林林、印度驻华大使梅农参加了会见。
代表团是7月9日到达北京的。对外友协会长王炳南曾会见并设宴招待印度客人。


第4版()
专栏:

澳大利亚议会代表团结束对我国的访问
新华社深圳7月10日电 由参议院议长道格拉斯·麦克莱兰率领的澳大利亚联邦议会代表团结束了对我国的友好访问,于今天下午离开深圳去香港。
麦克莱兰临行前对记者说,澳大利亚议会和政府都把代表团的这次访问看作是十分重要的访问。通过访问,我们清楚地看到中国政府正在致力于经济改革。这场改革得到中国人民的支持。麦克莱兰说,澳中两国经济合作的潜力很大,我们希望两国能在矿业、运输、旅游和农牧业及小企业改造等方面开展合作。麦克莱兰一行是在访问上海和广州之后于昨天下午抵达深圳的。他们在深圳参观了中澳冷库有限公司以及深圳和香港合资经营的中华自行车有限公司。


第4版()
专栏:

中国代表团离京赴内罗毕
出席审查和评价联合国妇女十年成就世界会议
本报讯 7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国务委员陈慕华率中国代表团离开北京前往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出席审查和评价联合国妇女十年成就世界会议。陈慕华团长临行前对记者说:中国代表团是抱着增进友谊、相互学习、促进国际合作、维护世界和平的愿望去内罗毕参加妇女十年世界会议的。中国代表团将同来自世界五大洲的各国代表聚会一堂,共同评价妇女十年的成果,共商全世界妇女关心的平等、和平与发展等重大问题。希望在与会代表的努力下,本着协商和谅解的精神,开好这次大会并获得积极成果。中国代表团为此将作出自己的贡献。
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妇联主席康克清,外交部副部长周南和全国妇联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张帼英等到机场送行。肯尼亚驻华大使奥丹加也到机场送行。
代表团副团长黄甘英已于7月4日离京参加会前预备会。另一副团长、中国驻肯尼亚大使卫永清已在内罗毕。


第4版()
专栏:

姬鹏飞会见王灵智
据新华社北京7月10 日电国务委员姬鹏飞今晚会见美籍华人、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少数民族研究系教授王灵智及其家人。姬鹏飞询问王灵智夫妇回祖籍厦门和中山市的观感,希望他一家人在中国过得愉快;并称赞他在研究华人史方面的成就。
王灵智对他一家人受到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他说,中国近年的变化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
会见后,姬鹏飞设宴招待王灵智及其家人。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主任廖晖、副主任莫燕忠参加了会见和宴会。


第4版()
专栏:

王震分别会见日本客人
新华社北京7月11日电 中日友协名誉会长王震今天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会见由岩波书店社长绿川亨率领的日本出版代表团。宾主进行了亲切友好的谈话。
据新华社北京7月10日电 中日友协名誉会长王震今天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会见由日本社会党前副委员长、全国中小企业团体联合会会长山本幸一率领的日中中小企业交流代表团。
中日友协副会长孙平化会见时在座。
新华社北京7月11日电 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名誉理事长王震今天晚上会见并宴请日本著名友好人士冈崎嘉平太一行。基金会理事长邓朴方会见时在座。


第4版()
专栏:

谷牧会见日本电气通信、技术协作访华团
据新华社北京7月11日电 国务委员谷牧今天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会见由参议院外交安保特别委员会理事、国际经济问题委员长大木正吾为团长的日本电气通信、技术协作访华团。
会见时在座的有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顾大椿和中国职工对外交流中心秘书长王继钰等。


第4版()
专栏:

蒙古驻华使馆举行招待会
新华社北京7月10日电 蒙古人民共和国驻华大使彭茨克·沙格达尔苏伦今天举行招待会,庆祝蒙古人民革命六十四周年。国家体委主任李梦华和外交部副部长刘述卿出席了招待会。


第4版()
专栏:

康世恩会见世界银行副行长
据新华社北京7月11日电 国务委员康世恩今天上午会见了世界银行负责能源和工业的副行长吉恩·路帕·德尔斯。


第4版()
专栏:

王炳南宴请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客人
新华社北京7月11日电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王炳南今晚在钓鱼台国宾馆会见并宴请圣多美和普林西比民主共和国总统夫人、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对外友好团结协会会长玛丽亚·阿梅利亚·平托·达科斯塔和由她率领的代表团。


第4版()
专栏:今日巾帼

从一个墙门看中国
在浙江省宁波市一条普通的小巷里,有一座古朴、陈旧的二层木结构房屋。院内住着三十七户人家,一百多口人,虽然稍嫌拥挤,但整洁明净。这就是被誉为文明院的仓基街二号墙门(宁波人称“院落”为“墙门”)。
生活在这个墙门里的人们,时时感到“大家庭”的温暖。6月的一天,早晨阳光灿烂,好多人家都把衣物拿到院里晾晒,谁知午后突然乌云密布,眼看一场大雨就要来临,杨岳清、王海宝、俞珠凤等几位退休老婆婆急忙把前后院十几家双职工晾晒的衣物抢收进屋。这样的事在二号墙门已经很平常了,谁家来了客人或亲友捎来东西,若主人不在,总会有人热情接待,东西保存完好,及时转交;谁家的父母不在,总会有人把孩子接去;年近八旬的独身老人朱彩凤不慎跌了一跤,卧床不起,邻居就把老人的日常生活琐事全部包下来,一连忙了三个月,直到彩凤婆婆恢复健康。尊老爱幼,助人为乐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这里得到发扬。
墙门里的人家不仅继承了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而且赋予了它新的内容和活力,每个家庭都向着健康、文明、科学的目标迈进。你走进墙门里张孟波夫妇的家,会感到小屋充满诗情画意,一幅幅清新、健美的画映入眼帘,这是哪位画家的作品呢?一问原来就是房间主人自己的手笔。张孟波是普通工人,他的业余爱好是绘画,妻子和女儿是他作品的欣赏者。艺术陶冶着他们的情操,而他们也从艺术中汲取了美的享受。中学教师李玲玲身为教导主任,工作繁忙,丈夫在农科所从事科研工作,经常出差。夫妇俩科学地安排时间,共同承担家务,既照顾了老人生活,又辅导了孩子学习,在科研和教学上互相支持,双双取得了好成绩。高世明的妻子小陶,在医药公司任经理,又要去干部进修班学习,家里的事无暇顾及。小高支持妻子的工作和学习,带孩子、洗衣、买菜、做饭的家务活都积极干,被大家誉为好丈夫,而他在工作单位也是个好干部,人们说他真是个好党员。
住房拥挤是城市的一大特点,仓基街二号也面临这样的矛盾。后楼王家人口多,房子不够住,想在与汪家交界处搭个厨房,汪家嫌灰多土大,不同意。共产党员刘凤姑知道后,主动腾出了自己的地方,解决了王家的困难,那两家人都受到感动,从此互相谅解,互相帮助。老水泥工看到院内过道高低不平,利用休息时间修路面;职工冯云飞等人为了方便大家晒衣服,在院里装上了一排排竹竿;孙家妈妈负责黑板报工作,一月三期,总是按时出版;李玲玲老师在假期里,辅导孩子们学习……他们正用自己的行动冲击着“各人自扫门前雪”的小市民习俗,建立了人与人之间的新型关系。
一位来访的美国客人感慨地说:从这个大墙门里,我们认识了中国,认识了中国人民,虽然他们现在经济并不富裕,住房也不宽敞,但是中国人民的生活是充实的、幸福的。
张尚敏(附图片)
仓基街二号墙门居住的老人都得到家人和邻居的尊重和照顾。瞧,这几位老太太多么安闲。
晓渡摄


第4版()
专栏:今日巾帼

音坑乡妇女迈新步
浙江省开化县音坑乡是个“开门见山,出门爬坡”的山乡,交通不便,群众文化基础差,妇女中很多是文盲。
乡党委、政府和妇联等部门决心在这里开展扫盲活动,动员组织一千四百多名四十岁以下的妇女学文化,根据妇女的不同情况,分别举办了全日班、常年夜校、半脱产班等各种文化学习班。还根据发展商品生产的需要,办了科技培训班。
高山顶自然村刘海凤等四个姑娘,为了学习文化,每天翻山越岭,走四五里山路坚持上夜校,有时天晚回不了家,就住在夜校。三早畈村妇代会主任徐水仙已年过四十,晚上和女儿一起上夜校,白天把课本揣在怀里,走到哪学到哪。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经过严格考试,全乡已有四百多人摘掉了文盲帽。她们现在一般都能认字一千五百左右,会读简单的文章,也学会了写收据和借条。原来连自己名字也写不上来的姑娘,如今成了乡里俱乐部文娱活动的积极分子。文化素质的提高,也改变了妇女的精神面貌。过去山村姑娘见人羞羞答答,怕说话,现在开会发言大大方方;过去只盯着柴米油盐的家庭主妇,现在开始注意商品信息、市场行情;过去山区姑娘不敢出远门,现在为了求知,能主动跑到几十里以外的地方学技术。音坑乡的妇女迈开了新步。
京华


第4版()
专栏:今日巾帼

比翼齐飞
——记浙江省五好家庭傅敏一家
夜,静悄悄。杭州市第九中学英语教师傅敏家的灯还亮着,她正聚精会神地修改一篇用英文写成的论文。
这篇论文的作者是她的丈夫钱国桢。他于一九六二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土木系,现任杭州市城建设计院主任工程师。他在专业理论上颇有造诣,先后完成有关高层建筑、优化设计等方面的论文、译文三十多篇,这些成果中也凝聚着妻子的一份心血。毕业于浙江大学外语专科的傅敏支持丈夫的事业,常常帮助他校正英文稿,纠正他宣读论文的发音。
傅敏现在除了教高中两个班的英语外,还兼任毕业班的班主任。她白天要上课,晚上要备课,批改作业,进行家访,还要挤出时间进修,任务繁重。钱国桢理解妻子,也支持妻子的事业,他除了主动承担些家务外,还帮助妻子结算分数,设计图表,总结教学心得。在丈夫的鼓励支持下,最近,傅敏已写出两篇关于英语教学方面的理论性文章,还被学校评为先进工作者。
紧张的生活节奏并没有影响他们对子女的培养、教育。平时他们很注意教育子女的方法,不溺爱、不打骂,既当家长又做朋友,用正确的道理和动人的故事,引导孩子积极向上。所以,两个孩子都是“三好”学生。
他们的家庭生活十分充实、丰富。根据各人的专业和兴趣,全家订了十几种书刊;紧张的工作之余,全家人聚在一起,拉琴唱歌;春暖花开时节,他们就全家出动,领略大自然的风光;星期天,父母还抽出时间,听女儿朗诵,和儿子一起扎风筝。当孩子们获得了诗歌朗诵奖和风筝比赛奖时,全家人都分享优胜者的欢乐。
王天仇(本栏由浙江省妇联供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