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6月3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发展第三产业的几个问题
燕龙
发展第三产业是经济发展的战略任务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第三产业有了一定发展。1983年与1978年相比,第三产业产值增长了44%,从业人数增长了37.5%。其中零售商业、饮食业、服务业网点分别增长了3.5倍、6.5倍、9.5倍,从业人数分别增长1.6倍、1.5倍和3倍。咨询、保险、广告、租赁等第三产业也开始兴起。
但是,我国的第三产业仍然十分落后。近五年来,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平均增长9.5%,而第三产业仅增长5.9%,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不仅没有增加,反而下降,从占21%下降到18%。目前,我国国民经济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发展第三产业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首先,第三产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人民物质、精神生活多种需要的满足。随着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需求将从量的增加转向质的提高,从单一化转向多样化、个性化,从物质领域延伸到精神领域。只有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中的商业、饮食业、房地产业、城市公用业、旅游业、文化卫生体育业等,才能满足群众多层次的消费需求。
其次,第三产业的发展是第一、第二产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邮政电讯等部门,承担着为第一、第二产业提供基础设施和外部条件的任务。随着国民经济逐步转向集约化和社会化,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将越来越依赖于第三产业能否提供及时的信息、更新的技术、优良的服务和适用的人才。我国传统农业要向现代化农业转变,有赖于知识、技术、信息以及各种产前产后的服务。我国第一、第二产业企业内人浮于事,效率低下,发展第三产业,吸收第一、第二产业中多余的劳动力,并提供各种社会服务,有助于提高全社会的经济效益。
再次,第三产业的发展是经济体制全面改革的需要。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我国将从指令性的实物管理为主的产品经济模式转向以指导性计划为主的商品经济模式。过去企业之间联系主要通过国家计划实现,在企业自主决定生产经营活动后,企业决策所需要的信息,实现再生产所需要的物资、资金、技术等要素,开展经营活动所需要的正常经济条件等,都需要第三产业中的咨询业、商业、广告业、金融业、保险业、租赁业、法律事务等来提供。没有第三产业的发展相配合,就会带来经济生活的混乱。从这个意义上说,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第三产业的发展。
最后,第三产业的发展是发挥中心城市作用的必要条件。城市不仅是工业中心,还应成为贸易中心、信息中心、金融中心、科技中心等。要发挥中心城市的作用,就需要在改造传统产业的同时,着重发展第三产业,在发展物质产品生产的同时,加快服务性产业的发展,使城市不仅提供先进的产品,更重要的是提供知识、技术、信息、人才,从而带动区域经济和全国经济的发展。
打破传统观念 发展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要有一个大的发展,必须打破传统观念,在理论上给以新的阐述和说明。
第一,服务是经济范畴,服务性劳动是社会劳动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过去,人们受封建的传统观念影响很深,把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往往看作是奴婢与贵族的关系,“为他人服务”是低贱的,“被他人服务”是腐朽的;生产为人使用的物质产品的劳动受人尊敬,而直接为人服务的劳动却遭歧视。这是从事服务性劳动的第三产业发展不起来的重要原因。在商品经济中,服务与被服务是平等的商品交换关系。随着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提供服务的领域不断扩大,服务的质量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服务劳动要由高知识、高技能的人来承担。顺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我们应从陈旧的观念中解脱出来,给服务性劳动应有的名誉。
第二,劳务是商品,服务劳动同样创造价值和使用价值。长期以来,我们不承认服务劳动能够创造价值和使用价值,不承认劳务是商品,因而服务劳动的消耗不能通过等价交换得到应有的补偿。由于我们不把服务部门看作创造社会财富而是消耗社会财富的,国家对这些部门往往投资不足,造成第三产业发展缓慢,甚至萎缩。事实上,劳务与工人、农民生产产品的劳动一样,同样可以创造价值和使用价值。它们之间的区别仅在于工人、农民生产的产品是有形的,而服务劳动提供的产品如咨询、信息等是无形的。无论是有形的物质产品,还是无形的服务,都能满足社会的某种需要,具有一定的有用性,具有使用价值。同样,它们都凝结着人类劳动,一张图纸、一个信息、一个建议,同粮食、钢材一样,都是一定劳动的结晶,具有价值。因而,获得服务应该是有偿的,从事第三产业的服务劳动者应当同生产物质商品的劳动者一样,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获得应有的报酬。
第三,用发展的观点看待服务劳动。这是正确地看待服务、把服务从陈旧观念中解放出来的关键。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需求领域不断扩大,从低层次向高层次、从物质领域向精神领域开拓。这就要求生产领域相应地扩展和延伸,进行各种物质产品的生产和精神产品的生产。而且,经济发展从量的扩大转向质的提高后,物质生产部门也将越来越依赖于技术、知识、信息,服务劳动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显著,技术即财富,知识即财富,信息即财富,人才即财富,将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如今,农民不惜以重金获得知识、技术、信息、人才,正是鄙视服务、把服务排斥在生产劳动之外的陈旧观念的重大转变!
几个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社会购买力平衡问题。过去在进行社会购买力与商品供给总量的平衡时,只考虑物质商品供给,而把服务供给排斥在外。随着社会购买力提高,群众消费需求扩大,这种平衡越来越难以反映实际。今后,进行社会购买力与商品供给量的平衡,要把第三产业的产值包括进去。要开辟新的物质和精神消费领域。住宅商品化应提到议事日程,把房地产业发展起来。此外,教育、保健、旅游、体育、娱乐等消费领域也应开辟和扩大。
生产和积累基金的平衡问题。过去为生产建设服务的一些部门,如设计、信息、咨询、技术开发、计算机服务等,不收取报酬,不进入生产成本,不作为投资费用,而由国家行政事业经费开支。这些部门实行企业化经营后,生产建设单位对它们的支付,应列入社会生产基金和积累基金中去。因此,生产和积累基金的平衡,不仅包括生产资料的供给,而且应包括第三产业的服务。
产业结构问题。过去在安排经济发展时,只讲物质生产部门中农、轻、重的比例,不重视第三产业的发展,造成第三产业与第一、第二产业比例失调。随着人民生活和生产建设对第三产业需求的扩大,它将越来越成为一个重要的产业部门。在考虑建立我国合理的产业结构时,无疑应该列入第三产业,并且使它与第一、第二产业保持适当的比例。
分配体系问题。过去认为服务劳动不创造价值,把有收入来源的服务部门与靠国家财政开支的政府部门都列入再分配的范围。承认服务劳动创造价值,第三产业就应作为国民收入的生产部门,属于初次分配的范围。它们应和物质生产部门一样享有同等的权利,根据自己的经营状况建立发展基金、福利基金和奖励基金;同时也应承担同样的社会义务,按规定向国家交纳税金。
统计体系问题。目前,国际上存在两种统计体系,一种是东方体系,采用物质产品平衡体系计算物质生产部门的总产值。这种体系的缺陷在于不能反映非物质生产部门的第三产业的劳动成果,同时重复计算了物质产品生产过程中被消耗的生产资料价值。另一种是西方体系,采用增加值指标来计算全社会各部门的产值。增加值指在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或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包括从业人员工资在内的纯收入,加固定资产转移价值。按这种体系计算,第三产业各部门的增加值之和,即为第三产业产值;全社会各部门的增加值之和,即为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加“来自国外的净收入”,即为国民生产总值。采用这套统计体系,能够反映全社会的经济活动成果和三个产业的结构变化,避免物质生产部门中的重复计算。西方把政府、军队、警察的服务也作为第三产业部门统计,应该说这些部门的服务不属于经济范畴。但是,为了与国外作比较,可单列一个层次加以统计。为了适应第三产业发展的需要,我们可一方面按现行核算制度继续计算物质生产部门的社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另一方面按西方核算体系计算三个产业的产值和国民生产总值。为建立新的统计体系,应加强社会经济各部门的财产占用和财务收支统计,特别要建立、健全第三产业各部门的财务收支统计,建立第三产业各部门的固定资金折旧制度。


第5版()
专栏:

信誉——企业兴盛之本
杨承训
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时候,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少数企业和专业户不重视提高自己的信誉,甚至屡屡干出砸自己牌子的蠢事。对于这种情况,需要大声疾呼:珍重信誉,提高信誉!
信誉在商品经营中的价值
信誉是在多次商品交换中形成的消费者对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一种信赖关系,体现了价值实现中微观经济效益与宏观社会效益的统一。信誉不仅是伦理学范畴,而且是企业素质的综合反映,是经营管理、技术工艺水平相融合的结晶体,是在商品交换中经常起作用的重要因素,实质上是一个经济范畴。消费者(包括生产消费的用户)通过什么了解企业?广告之类的宣传固然不可少,但更重要的是这个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质量。创造一个名牌产品很不容易,要求有严格的检查(从原料到每道工序到成品都严格把关)、精湛的技术、符合消费者需要、价格适当等等,各个方面都优于市场上的同类产品,再加上服务工作认真,才能获得消费者的信赖,在众多的用户中树立起信得过的形象——“信得过的产品”、“信得过的企业”。一个企业有这样的信誉,其产品就畅销无阻;有这样的信誉,胜过百万资本。
应当说,信誉正是商品经济发达的产物。商品经济是开放型的交换经济,商品交换关系愈频繁,交换的次数愈多,就愈要求信用,靠欺诈手段赚钱的企业就愈无法存身。只有在商品经济不发达、交换不过是偶然行为和补充手段的情况下,才容易产生欺诈、投机取巧的事。以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而论,在原始积累时期,欺诈行为十分普遍,而当它充分发展之后,尤其在当代,文明经商反而成为比较普遍的现象,例如不少企业就提出“用户为皇上”、“顾客是父母”的口号。这并不是说资本家变得善良了,而是商品经济的客观规律在起作用,信誉成了竞争中极其重要的条件和手段。谁赢得信誉,谁就能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谁损害或葬送信誉,谁就被市场所淘汰。因此,那些有眼光的资本家,都是非常珍视经营中的信誉的,为了提高自己的信誉,保住或创造自己的牌子,不惜一时做赔钱的买卖,决不为一时小利毁百年之誉。可以说,这是他们的大“生意经”。
社会主义企业应当信誉至上
信誉对于社会主义企业来说,更为重要,这是由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性质所决定的。我们的生产目的,是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信誉正是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体现,反映了企业的社会主义性质。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各个企业之间,虽在局部利益上有差别,但在根本利益上是完全一致的,是平等协作、互助友爱的关系,根本不允许采取欺诈的手段。从这个意义上看,信誉不仅作为企业竞争的手段,更重要的是它标志着企业的性质。倘若连资本主义的文明企业还不如,那还称得上什么社会主义企业?
列宁曾经一再强调社会主义企业必须学会文明经商,善于“做文明商人”,要“按欧洲方式做买卖”,切不能“按亚洲方式做买卖”(《列宁选集》第4卷第684页)。这就是说,社会主义企业一定要按照发达的商品经济的要求,比资本主义企业更文明,更讲求信誉,而不能采用那些不发达状态下的小商品生产者和商业资本家的恶劣手段。现在有些企业不大懂得这一点,为了眼前的小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而忘记了根本的方向,在消费者身上打主意,或搞欺骗宣传,或冒别人的牌子,或粗制滥造、降低质量,或不尽心为消费者服务。如此种种,与社会主义文明经商的要求是完全背道而驰的。应当明确地提出这样的口号:社会主义企业要信誉至上,义中取利。这也是搞活企业的康庄大道。
作为社会主义企业家,应当算清这个帐:企业只有按照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宗旨,树立和提高自身的信誉,才能具有真正的经久不衰的竞争能力。上海自行车厂、河南省民权葡萄酒厂、广东省珠江进口汽车维修服务中心、无锡国棉二厂等企业,都是靠信誉打开市场、吸引用户和取得良好效益的。那些只求一时得利、搞“一锤子买卖”的单位,不会有真正的持久的活力,顶多是一现的昙花,很快就会被消费者唾弃。我们应当懂得,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竞争,不但是技术和智力的竞争,而且是文明经商和职业道德的竞争,是企业信誉的竞争。谁享有信誉,谁就拥有竞争的能力,从而也就能取得扎扎实实的经济效益。这也是社会主义的“生意经”。
为提高信誉扎扎实实下功夫
深入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应当把提高企业的信誉作为检验企业素质的一个重要尺度,从各个方面促使所有企业都能在提高信誉上扎扎实实地下苦功夫。为此,应当做到以下几点:一、树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信誉观,弄清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使全体职工尤其是领导者都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消费者服务的思想,摆正提高效益与提高信誉的关系。在企业内部,应当把提高信誉作为经济责任制的重要指标,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守信为荣、毁信为耻的风气。二、从追求产值、产量转向提高质量、创造名牌,每一个企业都要有自己的拳头产品。企业内部要加强质量检查,突出一个“严”字,从设计到投产,从原材料到成品,从专业检验到各道工序之间的互相检查,都要严格把关,真正做到次品不出厂、不出店。三、加强技术和智力开发,鼓励企业和科研单位开发新产品,创造新名牌,下决心淘汰那些已经不适合人们需要的老产品,做到生产一代、试制一代、储存一代、设计一代,以“新、优、廉、信”作为竞争的武器。四、企业同用户要建立各种形式的联系,经常倾听他们的意见,检查是否做到优质服务、切实“三包”,并且形成制度。五、通过改革,使职工的利益与企业的信誉融为一体,人人树立企业荣誉感,珍视本企业的信誉,并从制度上促使职工代表大会和各个职能部门都对企业信誉负责。
在宏观上,要为企业提高信誉创造条件,决不让那些毁坏信誉、损害消费者利益的企业和个人占到便宜。为此,可以考虑采取以下一些措施:一、大力表彰那些依靠信誉打开市场、取得效益的企业,批评惩处那些败坏信誉、以诈取利的企业,直至吊销执照、停止生产或营业。二、建立和健全监督体系,加强对商标的管理,强化商品检查、检疫机构,普遍建立起消费者协会及其基层组织,充分发挥其监督作用。三、实行优质优价,拉开档次,设立优质奖和信誉奖基金,从经济上鼓励企业创名牌、增信誉。四、健全经济立法,尽快制定产品法、竞争法,确保消费者的利益和信誉高的企业的利益。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生产和经营那些畅销产品的企业,需要格外注意维护和提高信誉。因为一旦出现卖方市场,很容易“萝卜快了不洗泥”,粗制滥造,降低质量。企业和部门应当有长远的眼光,切不可由于一时畅销就失去了清醒头脑。产品越是畅销、紧缺,越要防止降低质量,切莫在汹涌的畅销浪潮中使自己的弱点膨胀起来,以致丧失信誉。


第5版()
专栏:

新意与新词
艾苾
最近,从一些文章和材料中发现一种不好的现象,有的同志在写文章、写材料的时候,喜欢生造一些怪僻的“新词句”,结果,本来通俗易懂的话,反倒变得令人费解。
有个材料上说,他们那里开展思想政治工作,采取了“交叉立体式谈心活动”。何为“交叉立体”呢?其实就是我们常讲的上下级和同级之间广泛开展谈心活动。还有一个材料上说,“要树立整分合观念”。什么叫“整分合”?无非是说,整体规划下的合理分工。一个“整分合观念”,反倒把人家闹糊涂了。这种舍明求暗、舍清求浊的做法,实在不宜提倡。
在遣词造句上赶“时髦”,目的不外乎是为了求“新”,想借词句之“奇”而立文章之“异”。这种出发点无可非议,但其做法却是不科学的。文章的“新”主要取决于新的立意、新的材料。如果一篇文章本来并无新的立意和新的材料,却硬要象贴标签一样塞入一些所谓的新词句,就会给人以牵强附会和故弄玄虚之感。唐朝诗人杜牧说过“苟意不先立,止以文彩辞句,绕前捧后,是言愈多而理愈乱。”“意全胜者,辞愈朴而文愈高;意不胜者,辞愈华而文愈鄙。”老舍也曾讲过:“字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全靠用的恰当与否。连着用几个‘伟大’,并不足以使文章伟大。”同一道理,通篇的新词句,也不足以使文章或材料有新意,更何况一些新词句是生造的怪僻词句和苟简的病句呢?
在改革的时代,我们提倡和欢迎多写确有新意的好文章,也需要创造新的词句;我们要引进国外新的科学成果、新的理论、新的思想,其中也包括新的名词术语;但是,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和科学严肃的写作态度。要深入地研究新问题,从中总结新经验,提出新见解,并将这些见之于朴实、明快的文字。这样的文章和材料,自然会给人以“清新”之感,并给人以新的启迪。


第5版()
专栏:学术动态

生产力经济学与新技术革命讨论会综述
以生产力经济学与新技术革命为中心议题的中国生产力经济学研究会第三届年会4月下旬在杭州举行。与会的一百多名经济理论和经济管理工作者,就新技术革命与产业结构、地区结构(生产力布局)、规模结构等生产力发展战略中的重大课题,以及新技术革命形势下生产力经济学面临的任务和学科建设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新技术革命与产业结构 新技术革命引起产业结构的重大变化,已为发达国家近几十年来的经济发展历史所证明,也将成为今后我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一大课题。过去对产业结构的研究,主要限于农、轻、重的关系。在新技术革命形势下,研究的内涵和外延需要相应扩展,要把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关系,第一、二、三次产业的比例作为产业结构研究中的新课题。与会同志认为,经过近几年的国民经济调整,我国农、轻、重的比例关系渐趋合理。在看到这些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目前能源、交通运输、通讯设施和第三产业远远落后于国民经济的需要,工农业和交通运输业内部结构进一步调整的任务还很繁重,因此产业结构调整的任务,还需结合经济体制改革持续地进行下去。
新技术革命与生产力布局 从我国生产力布局现状看,我国由东部到西部明显地呈现三级梯度、三大地带(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带,中部次发达地带、西部不发达地带)。多数同志认为把握上述布局总态势,是研究新技术革命下我国生产力布局战略的出发点。对今后布局战略的抉择,讨论中分歧意见很大。一种意见认为,应面对我国地区经济技术发展不平衡的现实,充分利用“梯度差”的经济势能,今后应把发展重点放在采用新技术改造、振兴老工业基地上;同时抓紧中部地带能源和原材料基地的建设,调整改造现有企业,使其发挥“承东启西”的作用;西部地带,从重点开发国家急需的各类资源和地方市场需要的产品入手,理顺经济,打好基础,作好大规模开发的各项前期准备工作;同时,加强“东西对话”和多种形式的跨地区的经济技术协作。持不同意见的同志,有的主张把建设重点放在中部,实行“躯干突破,两翼展开”的战略;有的主张积极开发西部,采取“跳跃”式的发展战略。
新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经济学的发展 新技术革命和我国四化建设的新形势,向生产力经济学提出了一系列新课题。为了适应时代的需要,生产力经济学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三方面都要适应现代化的需要。要立足于当代生产力发展新水平的高度,掌握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动向,广泛吸收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新兴学科的理论方法,在方法论上有一个根本性的突破,把生产力经济学的研究提高到新的水平,使这门学科更好地指导和服务于我国生产力的发展。
(栋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