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6月22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愿缪斯把眼睛赐给电影
——由翠翠的双眼说开去
苏叔阳
开会是使人非常疲乏的事情。特别是那种为了开会而开的会,一天下来,已经头昏身疲,晚上再看电影,无论如何,那作品的魅力也就先自减去了一些。倘若在这种情况下议论影片的优劣,大抵是不够精确的。
我看影片《边城》,就是在这醒也、梦也的状况之中。影片中的故事自然离今日遥远复遥远了,那故事发生的地方,也距京华不知几千里。因此,画面上的人与事,声与影,都朦朦胧胧,带着一种梦幻的色彩在我眼前耳边飘悠。蓦然,在一片黝黑的河岸上,流星似的,灯火一般地闪过来两束光亮,使我感到欣喜,觉得清新,人也从似醒非醒中振作起来。原来,那是一双孩子的眼睛,在浓厚的夜色中闪耀。这双眼让人觉得生命的可贵,青春的瑰丽,让每个看见这双眼的人,都为这质朴与圣洁所打动,希望这双眼永远那么明亮。可是,在一片淳和、古朴、平静的生活中,这双眼渐渐地蒙起了云雾,罩上了悲哀,而最后,竟然带着凄婉的哀愁,一闪一闪,从银幕上凄婉地凝视着今日的观众。一个孩子被“淳朴”吞噬了,被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平静而没有希望的生活吞噬了。倘说《边城》的魅力,我想正在于此。它没有叙述阶级斗争的轩然大波,它没有展现剥削阶级嗜血的残忍,反而以抒情的调子,细微地描摹边城古朴的民风、市井的生活。里面更多的是温情脉脉,是惆怅淡淡,然而,正是这温情,这惆怅,熄灭了影片主人公一个十四岁少女翠翠那一双明亮的眼。让她从幸福与满含希望中跌落到悲苦与无望的深渊。旧社会是吃人的,连孩子也不饶过。这主题,在这双眼睛里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是编导者的高明之处,也是那翠翠的扮演者小演员戴呐难能可贵之处。
一双眼,甚至这双眼一瞬间的目光,会留给人永久的记忆,深长的思索。生活里如此,艺术上也这样。我们可以在自己记忆的深处,捞取出多少这样长存的画面。“眼睛是心灵的窗子”。这话已经被人说得滥俗了,然而,又有多少人真正地领悟了它的含意,掌握了用眼睛说话,表达丰富的内心世界,甚至勾画人生命运的技巧呢?在我们的影片中,又有多少双眼睛使人久久不能遗忘?不信,您闭上眼睛沉思回忆,数得出半打以上吗?潘虹扮演的陆文婷,那双眼是可以存留在心底的。她是位懂得用眼睛刻画人生的演员。而更多留给人们深刻印象的眼睛,大多是儿童演员。孩子用无邪的心睁大一双透明的眼,向世界发出询问、申诉和抗议。他们几乎能与角色融为一体,用至诚的心解决了表演艺术上长久争论的“自我”“他我”的问题。而凡是儿童演员表演造作、虚假之处,几乎,或者大抵,都是成年人导演、示范的结果。于是我想,只有纯净的心,才有纯净的眼。心灵不能化装,目光不能造型,孕于心底才能发于双目。认真地体会角色的内心世界,才能给观众一双令人难以忘怀的眼,才能塑造栩栩如生的人物。简言之,功夫在深度,劲头儿使在角色心中,而不应该混身解数使在角色之外,使在不应该使的地方。
大眼睛、双眼皮、长睫毛,固然美矣。但大而无神,目光空洞,了无底蕴,倒不如有神有光的小眼睛更有魅力。于是之,唐突了,他的眼睛绝不能说是大而美的,至少不够某些艺术家心中的尺寸。他的身材,如今也越发发福。然而,他所塑造的人物,无论是王掌柜,还是风烛残年的洋车夫老马;无论是余永泽还是程疯子,甚而一个小小的三花脸左宝贵,他都演得出神入化,具有巨大的魅力。那双不大的眼睛里,流露出人物最隐秘的内心情感。听说,他要扮演曹操了,愿他有一双曹操的眼睛。
翠翠的眼睛使我们深思,在珍爱这双眼睛的同时,不能不诅咒毁灭这双眼睛的旧时代。我诚心地祝愿,在我们的银幕上,有无数明星一样闪烁的眼睛,勾住人们的灵魂。提高影片质量的途径有许多。我想,给人物以难忘的眼睛至少也应当是途径之一吧。
缪斯,愿你把眼睛赐给电影。


第8版()
专栏:

忠实地再现了历史
——看中央电视台历史纪录片《人民必胜》
萧乾
为了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战胜利四十周年,中央电视台花费相当的人力物力编制了纪录片《人民必胜》,并在六月三日晚上收看率最高的七八点钟播出,这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创举。在短短的六十分钟内,把持续六年之久,蔓延到大半个地球的一场民主与法西斯、自由与奴役的大搏斗的各个战场、各个方面,通过实地拍下的新闻纪录片加以概括,工程是浩大的。无论是滩头登陆,还是硝烟滚滚的巷战,所有的镜头都是冒了生命危险在枪林弹雨中抢拍的,因而十分珍贵。更为重要的是编者通过挑选和剪辑,鲜明地表现出中国人民对那场大屠杀的观点:人民必胜。
这四十年来,我看过不止一部象这样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纪录片,正如我不止一次读过有关那次大战的文字记述一样。在总结那段历史时,各国都倾向于把自家的战斗作为重点,民族偏见几乎是难以避免的。中国不是那场欧战的参加者,我们可以摆脱这种民族偏见。因此,这部纪录片给我的第一个印象就是它公正、客观,更能全面地再现那段历史,如实地反映那场战争。
在西方编制的以这段历史为题材的纪录片中,很少会对斯大林格勒战役给予那样崇高而公正的评价,更不会突出地去描绘象铁托将军领导的南斯拉夫游击队在反纳粹战斗中建立下的可歌可泣的功勋。而象这样的巨型纪录片,既然是在纪录历史,这种客观性本身就意味着真实性,因为它能让观众准确地看到那段史实的轮廓,它的全貌。
好的纪录片应当脉络分明。这部片子一开头,先通过一系列镜头,让观众看到纳粹那帮政治暴发户是怎样起家的。写战火自然应从祸根开始。寥寥几个镜头,它就生动有力地描述了英法绥靖主义者怀着苟且自保的幻想,对歹徒大肆纵容,从而助长了邪恶,使战争成为不可避免。接着,战争的火焰就向整个欧洲蔓延开来。
这部纪录片的另一优点是主流支流兼顾,而摆的位置又恰到好处。这里既有东西主要战场,对于北非、地中海战场以及西欧地下游击队的活动,也未忽略;这里既有盟军首脑的身影,观众也可看到柏林—罗马轴心那些跳梁小丑的嘴脸;既看到当时的一些风云人物,又看到抚尸嚎啕的妇孺和冲锋陷阵的小兵;既有激烈的军事场面,又有盟军首脑出席的政治会议。
纪录片从希特勒一伙开头的飞扬跋扈、不可一世,描绘到他们最后的狼狈溃败,终于灭亡,有力地指出霸权主义者必然的下场。它又通过人们在战火中所遭受的悲惨罹难,生动地提醒人们和平是如何宝贵和重要。再也不可用明兴协定那样损人利己的卑鄙伎俩来出卖朋友,妄图苟安一时了。和平需要从大局出发,坚持原则。当影片映出苏美在易北河上会师的动人情景时,人们不禁要问:大国今天为什么把力气使在军备竞赛上,而不用在为人类缔造巩固持久的和平呢?


第8版()
专栏:

根的艺术   马驷骥
“根的艺术”是选择和利用自然界中各种树根或竹根的自然形态加以艺术处理,而形成的一种艺术样式。其作品大致可分两类,一类属于实用工艺美术;另一类属于美术范畴的雕刻系统。它是一门“奇”、“巧”结合的造型艺术,具有自然美和雕刻美的双重性。
我国劳动人民利用树根或竹根创造艺术形象和日常生活用具的实践活动,有悠久的历史。在荆州出土的文物中就有三国时期的树根家具;《齐书》和《新唐书》中都有有关记述。新中国成立以后,“根的艺术”更为发展。
为了继承和发扬“根的艺术”传统,提高它应有的艺术价值,广泛交流创作经验,林业部和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不久前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中国“根的艺术”联展,共展出全国各地的作品三百八十九件,不仅有丰富多彩的艺术欣赏品,而且还有新颖的艺术实用品,突出地体现了艺术家独具慧眼的艺术才华。这些展品,以巧借天然的生动气韵、趣味无穷的艺术魅力,博得了中外广大观众的赞赏。(附图片)
鹰〔根雕〕
 屠一道


第8版()
专栏:

《郑和下西洋》的诞生
叶进 陈诗信
八集电视连续剧《郑和下西洋》最近在北京试播后,受到好评。编剧朱祖贻为创作伟大航海家郑和的艺术形象,在一些老同志关怀帮助下,和同伴们一起努力奋斗了二十年。最早提议写这个戏的是已故的著名经济学家王亚南教授。六十年代,他就建议写中国明朝的航海家郑和不避艰险七下西洋,航程七万海里,访问了三十多个国家,沟通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功绩。王亚南还推荐了有关研究郑和的论文资料。
朱祖贻和女编导田静回到北京后,为此专门拜访了历史学家吴晗。吴晗非常赞成,而且就自己的研究心得,使剧作家从浩瀚的史料中抓住了这条主线:即郑和是人类历史上最早、最有成就的航海家之一;郑和下西洋是当时国内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提高的必然结果;郑和在海上拚搏了二十八年,为中国同其他国家友好往来、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郑和不是象后来的欧洲航海家那样的征服者,而是友好的使者。
由于十年浩劫,剧本创作中断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朱祖贻和海政话剧团的张凤一、林荫梧、李恍和青艺演员王夫棠等经过艰苦的努力,终于在1982年塑造出郑和的舞台形象。
摆脱穷困、振兴中华,急需发扬爱国主义和勇敢献身精神。郑和的舞台形象激励了观众,观众肯定了艺术家的成就。最使人难忘的是王震同志。王老冒雨观看了话剧,幕间仔细地提出了一些看法;在翻阅了许多史料之后,又接见了朱祖贻、张凤一、王夫棠等主要编导和演员。王老说:你们这个剧表现了我们民族的勤劳勇敢和不怕天、不怕鬼的大无畏气概,有现实意义。我们现在就是需要这个气概。他说舞台剧观众有限,能不能拍成电影或电视片,让更多的观众看看?
把郑和下西洋的浩大场面搬上屏幕,面临人力和财力的困难不少。在中央领导同志的关怀下,薄一波同志多次具体指示,郑和下西洋五百八十周年纪念被提上了议事日程。中国航海学会和郑和的故乡云南省决定把郑和的形象搬上屏幕。由于云南省和省广播电视厅以及许多单位的大力支持,终于完成了录制工作。人们称赞他们是用郑和精神来表现郑和的。(附图片)
郑和(邱荣三饰)在船上远望


第8版()
专栏:

迎风绽开的马缨花
张苛
彝语“咪依鲁”即马缨花。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歌舞团以此命名上演的舞剧,犹如一朵迎风绽开的马缨花,喷发着泥土的芬芳。
在那黑暗的日子里,象征着统治者权力、淫威的“征召带”,不知摧残了多少彝族少女的青春。这一厄运也落到美丽的姑娘咪依鲁的身上。舞剧通过咪依鲁从怕、躲,到不惜生命去抗拒“征召带”,突然转变为甘愿接受征召这样一个大的跌宕,塑造了她美丽善良、聪明机智的形象。为了纯洁的爱情和坚贞的信念,为了千千万万姐妹不再蒙受耻辱,她忍受屈辱,特别是忍受着心爱人阿子俄尼的误解,迎着熊熊烈火和凶残的土官俄叠同归于尽。从此,满山遍野的马缨花都由白变红,燃起了复仇的火焰。这个富有悲剧性的舞剧不仅凝结着彝族人民崇高的情操,也焕发出彝族独特的色彩。
随着剧情主线的发展,舞剧还展现了诸如背新娘、插花节、祭山会等彝族风情,更增添了“土”的魅力。尤其象土官府中“奏乐”和“酒筵”等绘声绘色、淋漓尽致的场面,显示了编导熟悉生活并善于采撷的艺术能力。舞剧也不乏精彩舞蹈,如迎亲舞、为咪依鲁插花的群舞和手铃舞等,都从要表现的内容、情绪出发,又循着彝族舞蹈的基本动律去开掘,从而使舞蹈的“土”味更浓,也更有活力。表达男女主角在深山幽谷里萌发寒中暖、苦中乐对比情调的双人舞和咪依鲁被迫在阿子俄尼面前忍痛作乐的独舞,都运用了民族舞素材,从中可以窥见我国少数民族舞蹈丰富多彩的表现力。少数民族舞蹈需要发展,也应该借鉴;但发展应不失其原味,借鉴应不露出痕迹。该剧在这方面作出了有益的探索。舞剧音乐突出了民族乐器口弦、月琴的伴奏,具有浓郁的风格,与舞蹈相映生辉。不足之处是舞剧的特征还发挥得不够充分。


第8版()
专栏:

▲工人出版社出版的《老革命家的恋爱、婚姻和家庭生活》,生动地介绍了一百多位老革命家的恋爱、婚姻和家庭生活的故事。它向读者展示了在人生历程中,革命伴侣风雨同舟、患难与共的高尚道德情操;告诉人们,真正的爱情是建立在共同理想和共同事业的基础上的心心相印;尊重、体贴和忠贞是建立幸福家庭必不可少的基本条件。
(红叶)


第8版()
专栏:

▲花山文艺出版社最近出版了《幼读古诗一百首》,该书选了我国唐朝至清朝之间适合儿童阅读和背诵的五言或七言绝句;对生僻的字、词标上了拼音,并对作者作了简明扼要的介绍;文图并茂,对儿童特别是低幼儿童阅读古诗有帮助。
(李芳俊)


第8版()
专栏:

《南极,我们来了》摄制完成
彩色纪录片《南极,我们来了》已由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摄制完成,7月份将上映。
影片通过我国首次南极考察队在南极考察期间所遇到的“奇”和“险”,生动地反映了南极冰天雪地的世界,稀奇的生物;纪录了考察编队横渡太平洋,穿越西风带,登上南极大陆,潜入南大洋海底,进行南大洋综合考察和乔治岛建站等事迹。
这部长达七十分钟的纪录片,全部由我国自己摄制。编导邵振堂,摄影郝强国、邵振堂,解说词洪源。
(新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