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6月19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赵总理在海牙举行记者招待会
  表示中荷可在许多领域交流和合作
新华社海牙6月18日电 (记者薛永兴)赵紫阳总理今天下午在这里举行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说,只要中荷双方继续努力,共同遵循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原则,中荷两国间的友好合作关系必将得到进一步发展。
在谈到他这次对荷兰的正式访问时,赵总理说,虽然访问的时间很短,但很有成效。他还说,他同荷兰首相吕贝尔斯就进一步发展双边关系和一些重大问题举行了诚挚的会谈,并取得了广泛一致的意见。访问期间,双方还签署了中荷两国关于相互鼓励和保护投资协定。
在谈到他与荷兰女王贝娅特丽克丝、两院议长以及荷兰各界人士的会见时,赵总理说,这些会谈和会见,增进了中荷两国政府和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荷兰政府和各界朋友都热切希望发展中荷两国关系。
在谈到在荷兰的参观访问时,赵总理说,通过参观访问,他看到了勤劳智慧的荷兰人民在改造自然、发展经济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赵总理表示,中荷两国在许多领域可以进行有益的交流和合作。(附图片)
六月十七日,荷兰首相吕贝尔斯在议会“特莱弗斯大厅”举行宴会,热烈欢迎赵紫阳总理。图为赵紫阳总理和吕贝尔斯首相在宴会上友好交谈。 新华社记者 王新庆摄


第6版()
专栏:

  吴学谦外长和荷兰外交大臣会谈
新华社海牙6月17日电 陪同赵紫阳总理在这里访问的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吴学谦,今天下午在荷兰外交部同外交大臣范登布鲁克举行了两小时会谈。
在友好气氛中,双方就东西方关系、裁军和东南亚地区局势等共同关心的问题广泛地交换了意见。
今天上午,吴学谦外长拜会了外交大臣范登布鲁克。双方同意今后加强两国外交部官员之间的接触。


第6版()
专栏:荷兰通讯

  寸金之地的经营艺术
  本报记者 果永毅 姚立
荷兰有句古语:“上帝创造天地,荷兰人创造荷兰”。这句话不仅反映了勤劳、智慧的荷兰人民人定胜天的英雄气概,同时也恰如其分地反映着荷兰的现实。在全国三万七千平方公里的陆地面积中,有五分之一是围海造田而成的。在这面积不大的陆地上却居住着一千四百三十多万人,平均每平方公里四百多人,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国家之一。在这种地少人多的状况面前,如何使每一平方米的土地都发挥出最大的经济效益,就成了荷兰人民面临的重要课题。勤劳智慧的荷兰人民没有在困难面前退缩,而是在创造土地以后,又不断地在土地的经营上创造着奇迹。
6月17日下午三点半,赵紫阳总理和田纪云副总理来到海牙近郊维斯特兰区的一家育苗暖房参观。从这里的机械化育苗生产过程,不难看出荷兰人民为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而作出的巨大努力。
荷兰的园艺业在农业中占有重要位置,其占地总面积为十七万五千公顷,约占全国农田面积的20%。园艺发达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普遍采用了玻璃暖房。维斯特兰区是暖房集中的地区之一,这里的生产高度专业化。赵总理和田纪云副总理参观的贝肯坎普公司是一家专门在暖房从事生产的企业,在成片的暖房里,仅有三十名职工,年营业额却高达一千万荷兰盾。整个生产过程,从拌土、下种到育苗,都有电脑控制。一般从下种到秧苗上市,只要二至五周。
陪同赵总理参观的公司负责人韦茨曼先生,一路上给赵总理作了详细解说。在中国农村经济改革中作出过杰出业绩的赵紫阳总理,对主人的介绍自始至终怀着浓厚的兴趣。在一间秧苗暖房里,主人说,温度要保持在二十五摄氏度左右。赵总理关切地问:“温度过高可以降温吗?”主人答,“一般不会太高,因为有电脑控制。”在参观海绵状的西红柿苗圃时,赵总理一一了解了培养坯中的水、肥等情况。在一台植培、播种联合作业机器旁,赵总理躬身察看了机器工作的情况。整台机器由两人操纵,每小时可以播种十二万株。赵总理随手捏起一小块培养土,看了又看,陪同参观的荷兰朋友们见此状,都会意地笑了。最后,赵总理走到一箱准备外运的菜苗前,问每平方米卖多少钱。主人回答后,赵总理迅速进行了估算,接着,他询问了成本、远途运输的损耗等情况。
临别前,曾经在六十年代访华时见过周恩来总理,并长期主张荷中友好的韦茨曼先生,向赵总理和田副总理赠送了该公司的录像带。短短半个多小时的走马观花,时间虽然短暂,但给客人们留下的印象却是难忘的。这家苗圃所展示的现代化农业生产的缩影,将会给正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我国农民以有益的启示。


第6版()
专栏:

  法日西德三国主张继续进行南北会谈
新华社布宜诺斯艾利斯6月17日电 蒙得维的亚消息:法国、日本和联邦德国三国领导人最近在答复拉美十一个负债国的信件时指出,应当继续进行南—北会谈。
乌拉圭外交部今天公布了三国领导人回信的内容,认为答复是“积极的”。
法国总统密特朗在复信中指出:“利率的变化、原料贸易的状况、贸易保护主义和公共援助的减少,这些都妨碍了发展。”他说,法国主张加强南—北双方的会谈和协调行动。
日本首相中曾根在复信中说,日本认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繁荣越来越密切地相互联系在一起。”他表示,日本准备“在真正友好的基础上,继续同发展中国家进行合作”。
联邦德国总理科尔在复信中认为,“解决债务问题是所有国家的共同任务”。他指出,他的政府主张大多数工业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应积极参与解决债务问题,各方都能平等地参加关税和贸易总协定的新的一轮谈判。
今年4月,乌拉圭总统胡利奥·桑吉内蒂曾代表拉美十一国写信给当时在波恩参加七国首脑会议的工业化国家的政府首脑。他在信中陈述了拉美国家对它们所面临的严重经济危机以及这种危机有可能引起的严重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后果的担忧。


第6版()
专栏:

  侯赛因与阿拉法特讨论同美对话等问题
  美同意会晤巴解代表参加的约巴代表团
新华社安曼6月17日电 约旦国王侯赛因17日晚上在安曼会见了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执委会主席阿拉法特。
据约旦王宫发言人宣布,侯赛因向阿拉法特通报了他同美国总统里根和其他官员以及同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会谈的成果。这位发言人说,阿拉法特对侯赛因在巴勒斯坦问题上所采取的立场和访问美国、英国所取得的成果表示赞赏。
双方讨论了约巴联合代表团预定于下月同美国对话问题上所要采取的立场。同时,双方一致认为,要尽快在欧洲开展活动,解释约巴协议。本月底,联合代表团将去法国访问。
新华社安曼6月16日电 《约旦时报》16日援引一位消息灵通人士的话说,参加下月初同美国就解决巴勒斯坦问题进行初步会谈的约旦—巴勒斯坦联合代表团的巴方代表只限于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成员,而不包括来自以色列占领下的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的巴勒斯坦人士。
这位消息灵通人士还向这家报纸透露,美国代表团中将包括美国国会中一些重要成员及美国助理国务卿墨菲。
新华社安曼6月15日电 巴解组织执委会主席阿拉法特的政治顾问哈尼·哈桑说,美国已经同意在下个月同包括巴解组织任命的代表组成的约旦—巴勒斯坦代表团举行会晤。
哈桑是最近对耶路撒冷的一家杂志记者发表谈话时说这番话的。他说,当前约—巴联合行动目的是在欧洲和美国扩大对巴解组织的承认。他说,这样召开中东问题的国际会议是必然的。
哈桑说,美国已经同意召开国际会议的原则,并且已经就这一问题开始了对话。


第6版()
专栏:

  王任重副委员长率我人大代表团抵波兰访问
  波兰议长接见并宴请我国人大代表团
新华社华沙6月17日电 波兰议会议长斯·古茨瓦今天下午在这里接见了以常委会副委员长王任重为团长的中国全国人大代表团。
古茨瓦和王任重在充满亲切、友好的气氛中互相通报了各自的国内情况。
古茨瓦议长对中国人大代表团的来访表示热烈欢迎。他说,这意味着两国中断多年的议会合作的恢复。
王任重副委员长对波方热情周到的接待表示感谢,并转达了彭真委员长对古茨瓦议长的热情问候。
波兰议会副议长兹·盖尔蒂赫接见时在座。
中国驻波兰大使王荩卿接见时也在座。
据新华社华沙6月17日电 (记者文有仁)波兰议会议长斯·古茨瓦今天举行盛大宴会,欢迎以王任重副委员长为团长的中国全国人大代表团。
古茨瓦议长在致祝酒词时说,李鹏副总理不久前的来访,为波中两国关系的加强和全面的发展,并为确定新的前景,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人大代表团的这次来访和双方的会谈将成为波兰议会和中国人大经常和有益的合作的良好开端,并将对两国其它领域的往来起积极的促进作用。
他说:“我们坚决走社会主义革新的道路,逐步实现各阶段的经济改革,巩固社会主义国家。”“要顺利地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其基本条件是保证有一个和平的环境,防止战争,包括核战争。”他说目前国际形势的紧张状态日益加剧,“只有通过各国人民的共同努力,才能扭转危险的发展形势,保障世界和平。”
王任重副委员长在致祝酒词时说:“中波两国虽然相隔万水千山,但两国人民心心相印。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共同的,都在从事社会主义建设。”“波兰人民在长期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了光辉的成就。最近几年来,波兰人民又在以雅鲁泽尔斯基总理为首的波兰政府领导下,在克服困难和稳定社会政治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就”。
他表示深信,代表团的访问,必将开创两国议会之间友好合作的新阶段,也将有助于中波两国关系的全面发展和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的进一步加强。
波兰议会副议长兹·盖尔蒂赫和彼·斯特凡斯基、国务委员会副主席博·斯特鲁热克、议员、国务委员会委员亨·沙弗兰斯基、议员埃·希曼斯基等出席作陪。
中国驻波兰大使王荩卿出席了宴会。
宴会充满了亲切友好的气氛。
综合新华社消息 以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任重为团长的中国全国人大代表团,应波兰议会的邀请,6月15日抵达华沙进行正式友好访问。
16日中午,王任重副委员长向格但斯克市维斯特普拉特半岛的“沿海保卫者”纪念碑敬献了花圈。
波兰格但斯克省省长梅·齐甘16日晚在格但斯克省索波特市设宴招待中国全国人大代表团。
中国全国人大代表团17日上午在格但斯克参观了列宁造船厂和中波轮船公司格丁尼亚分公司。17日上午,中国全国人大代表团还看望了中国驻格但斯克总领事馆的同志们。


第6版()
专栏:

  被劫客机上的美国人质被转移
新华社贝鲁特6月17日电 据贝鲁特电台广播,被劫持到贝鲁特机场的美国环球航空公司客机上的大约三十名人质,17日下午被转移到阿迈勒运动在贝鲁特的几个秘密据点。
采取这一行动是因为自16日起,贝鲁特海域不断出现以色列炮艇,已对机场安全造成威胁。
据报道,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顾问麦克法兰17日就劫机事件打电话给黎巴嫩什叶派阿迈勒运动主席贝里,说明了贝里和劫持者能够释放被扣留的人质,并表示美国不作让步。要求什叶派领导人应对美国乘客的安全负责。
从16日晚七时起,贝里受劫持者的委托同美国、法国、西班牙、英国驻贝鲁特的外交使节的谈判一直持续到17日凌晨四点钟。谈判没有取得任何结果。


第6版()
专栏:

  美国特混舰队开往黎巴嫩近海
本报讯 在美国一支强大的海军特混舰队和陆军反恐怖三角计划部队的成员开进能向黎巴嫩发动攻击的水域同时,美国国防部今天拒绝说明这次海军部队的行动是否同美国人质被扣留在贝鲁特有关系。
据报道,这支特混舰队包括“尼米兹”号核动力航空母舰和三艘护卫舰、“塞班岛”号直升飞机母舰,以及由三艘舰只和一千五百名海军陆战队士兵组成的两栖部队。


第6版()
专栏:

  贝鲁特难民营冲突各方同意结束冲突
  希望运动同巴勒斯坦武装又发生激战
本报大马士革6月18日专电 记者陈积昌、周国铭报道:在叙利亚的主持下,黎巴嫩什叶派“希望”运动,巴勒斯坦民族拯救阵线和黎巴嫩民族民主阵线昨天深夜在大马士革达成一项全面结束贝鲁特巴勒斯坦难民营武装冲突的停火协议。该协议将从今天凌晨起开始生效。
据报道,这项协议共有十三项条款,主要内容为:立即实行全面停火,撤出所有伤员,“希望”运动武装和黎巴嫩政府军第六旅撤回到冲突前原来各自驻守的据点,释放全部被俘人员,遣返所有逃离的难民,帮助修复和重建被毁的家园,以及成立一个由“希望”运动、巴勒斯坦民族拯救阵线和黎巴嫩民族民主阵线代表和叙利亚的观察员组成的联合协调委员会,进行政治、社会和军事方面的协调等等。
自5月19日爆发的这场难民营的武装冲突已持续了四周。冲突使双方都遭到很大损失。
但是,另据消息说,协议刚刚生效的今天上午,在贝鲁特西区难民营周围,“希望”运动、政府军第六旅和巴勒斯坦武装又发生激烈的战斗,协议实际成了一纸空文。


第6版()
专栏:

  瑞士联邦主席接见我人大代表团
  瑞士两院议长宴请廖汉生率领的我人大代表团
据新华社伯尔尼6月17日电 (记者任正德)瑞士联邦主席富格勒今天下午在伯尔尼接见了中国全国人大代表团,双方进行了亲切交谈。
富格勒对中国实行开放政策以来取得的成果表示钦佩。他相信通过人大代表团的这次访问,两国在各方面的关系将会得到进一步发展。
中国人大代表团团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廖汉生说,中瑞两国各有长处,双方合作的前景十分广阔。他希望两国互相取长补短继续加强在经济、科技和文化等方面的合作。
瑞士联邦议会国民院议长科勒尔和联邦院议长昆迪希今晚在伯尔尼举行宴会,热情欢迎中国人大代表团的来访。
科勒尔议长在致词中赞扬中国的开放政策。他说,这种开放政策既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也使其他国家受益非浅。他表示相信瑞、中两国人民之间和两国议会之间的富有成果的关系今后会更迅速地发展。
廖汉生在致答词中说,中、瑞建交三十五年来,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两国关系的发展一直是顺利的、令人满意的。他还说,中国政府和人民赞赏瑞士联邦政府奉行的武装中立政策。他表示欢迎瑞士联邦议会再次派代表团访问中国。
据新华社苏黎世6月13日电 (记者任正德)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廖汉生为团长的中国人大代表团应瑞士联邦议会国民院的邀请,今天到达苏黎世,开始对瑞士进行为期一周的友好访问。
人大代表团的这次访问是对瑞士前国民院议长戈蒂埃去年访华的回访。
在代表团到达后,戈蒂埃在苏黎世市政府举行正式欢迎会。他代表国民院议长和联邦院议长对中国人大代表团的来访表示热烈欢迎。


第6版()
专栏:

  我向安哥拉灾民赠送救济小麦
新华社罗安达6月15日电 (记者鞠庆东)中国政府赠送给安哥拉政府两千吨小麦,救济安哥拉灾区人民。
这批小麦的移交仪式6月15日在停泊在罗安达港的中国远洋货轮“平顶山”号上举行。
安哥拉合作国务秘书卡洛斯·费尔南德斯和中国驻安哥拉大使赵振魁出席了移交仪式并发表了讲话。赵振魁在讲话中转达了中国政府和人民对安哥拉政府和受灾地区人民的同情和慰问。
卡洛斯·费尔南德斯对中国政府和人民的援助表示感谢。他指出,中国的援助体现了中国人民对安哥拉人民的真诚和无私的情谊。


第6版()
专栏:

  穆巴拉克总统访问苏丹
本报开罗6月18日专电 记者王士芳报道,埃及领导人于昨天下午飞往喀土穆进行了短暂的访问。这是穆巴拉克总统在苏丹4月发生军事政变后的第一次访问苏丹。
据悉两国领导人在机场举行了约一小时的会谈。双方会谈的主要内容有,两国的双边关系、苏丹经济形势和苏丹对外关系等问题,会谈中,两国领导人一致表示,要尽力制止巴勒斯坦人民在黎巴嫩的流血。
会谈结束后,穆巴拉克总统在回答记者提问时强调,“埃及同苏丹是由尼罗河把两国紧紧连接在一起的”,“是一种生和死的共同关系”。他还说:“我们始终同苏丹人民以及同由他们选择的政权站在一起”。


第6版()
专栏:国际要闻简报

  国际要闻简报
印度总理结束四国之行
印度总理拉·甘地在对埃及、法国、阿尔及利亚和美国进行两周的访问之后于六月十八日回到新德里。
拉·甘地在机场回答记者提出的关于印美关系新变化和由此对印苏关系可能产生影响的问题时说,印度在保持不结盟地位的同时,同两个超级大国的关系将更加亲密。
蒙党开十八届十中全会
蒙古人民革命党十八届十中全会六月十八日在乌兰巴托举行。
据蒙古电视台报道,蒙古人民革命党中央总书记、大人民呼拉尔主席团主席巴特蒙赫在全会上作了关于发展农牧业和改善居民食品供应专项纲要的报告。全会在讨论这一报告后作出了相应的决议。
全会还决定于一九八六年五月二十八日在乌兰巴托召开蒙古人民革命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巴外长前往日内瓦谈判
巴基斯坦外长雅各布·汗六月十七日说,巴基斯坦政府一直决心为政治解决阿富汗问题寻求一切可能的办法。
这是他启程前往日内瓦参加将在六月二十日举行的由联合国发起的关于阿富汗问题的第四轮间接谈判之前讲这番话的。
在回答是否在不久的将来全面解决阿富汗问题时,他说:
“这是个复杂问题,我们不期望第四轮谈判会取得突破。”
美将中止古巴移民入境
美国国务院六月十四日宣布,美国将从本月十八日起中止古巴移民入境。
自从美国上月设立“马蒂电台”向古巴进行广播以后,古巴已经中止履行美、古两国达成的关于移民问题协议。古巴认为,“马蒂电台”的广播内容是攻击古巴的。
此间人士认为,美国的上述决定实际上是停止履行美古关于移民问题的协议。这一决定将使已经拿到签证的一千三百多名古巴人遇到困难。
(据新华社)


第6版()
专栏:

  尼泊尔首相接见我政府代表团
据新华社加德满都6月17日电 尼泊尔首相昌德说,中国对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和援助是没有先决条件的。
昌德首相是今天上午在他的办公室接见由中国水利电力部长钱正英率领的中国政府代表团时讲这番话的。
他说,中国支持尼泊尔为和平区的倡议给尼泊尔人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说,尼中两国的友好关系有长久的历史,它正在进一步发展。他还对中国向尼泊尔提供经济援助表示感谢。
钱正英部长对昌德首相说,中国政府十分重视中尼友谊和合作。


第6版()
专栏:

  英国著名记者和作家格林去世
新华社墨西哥城6月15日电 英国著名记者和作家、中国人民的老朋友费利克斯·格林今天下午在他在墨西哥的住宅中病逝,终年七十六岁。
在格林先生患病期间,中国驻墨西哥大使李超曾多次前去探望他,并向他转达了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王炳南的亲切问候。
格林生前对中国人民有深厚的感情,曾多次访问中国,七十年代初任英中了解协会主席。格林著有介绍中国的书籍并摄制了有关中国的纪录片。他在书籍和影片中详细介绍了中国所取得的巨大发展和进步。格林临终前还说,他唯一的遗憾是未能再次访问中国。


第6版()
专栏:

  加拿大举办我国本世纪五位名画家作品展
本报渥太华电 6月11日,“中国二十世纪五位名画家作品展”在渥太华附近哈尔市开幕。这次展出的作品分别由我国近代著名画家吴昌硕、黄宾虹、潘天寿、傅抱石和陈之佛所创作。


第6版()
专栏:综述

  印美关系有所改善
  李文政
上周末,印度总理拉·甘地在他对美国为期六天的访问结束时指出,他的美国之行已为改善印美关系和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同时也表示,印美之间的“观点”仍然有“分歧”。
拉·甘地去年10月继任印度总理,在任职后的半年时间内,他采取了一系列重大的内政和外交行动。此次访美,是他继上月访苏后的出访,也是他就任总理之后的第一次出访美国,因而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
西方外交界认为,印美之间具有改善关系的基础。两国不存在贸易、领土等方面的争端。但多年来,两国关系并未能在此基础上顺利发展,甚至在拉·甘地这次访美前夕,双方还在互相抱怨。印度抱怨美国向邻国出售大量武器;美国则指责拉·甘地作出苏联十万大军是“应邀”到阿富汗的论断。双方分歧一直难以消弭。
当然,印美两国之间多年来也存在着改善关系的愿望。两国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一直继续。去年印度发生震动世界的博帕尔毒气事件,祸首是美国的联合碳化物公司。但印度并没有因而发生激烈的反美事件,印度政府只是依据法律提出了赔偿要求。
在这次印美华盛顿会谈中,双方首脑都表示了改善关系的积极态度。拉·甘地总理表示:“我们之间的会谈是非常坦率的、开诚布公的。我相信,我们可以在此基础上建立关系并大大改善我们同美国过去已有的友好合作关系。”里根认为。印美之间的“一致远远超过分歧”,并准备在年底之前访问印度。人们指出,这次访问将是十多年来第一位美国总统出访新德里。
拉·甘地在争取美国援助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他要求美国提供技术,以帮助印度实现现代化。他称赞美国当年援助印度农业实现“绿色革命”。印美之间早些时候就美国向印度转让高级技术问题达成协议。这次访问中,两国同意继续延长科技合作协定。而在军事方面,美国已原则上同意向印度出售先进军事装备和武器。而过去二十年中,美国没向印度出售过大宗武器,这期间苏联成为印度主要的军火供应者。
拉·甘地在离开美国之际再次重申印度的不结盟地位。他说:“我们不会把自己拴在任何大国的腰带上。”他否认印度对莫斯科比对华盛顿更亲近。
人们注意到,在印美首脑会谈中,两国领导人在阿富汗问题和“星球大战”计划方面的分歧是明显的。拉·甘地不赞同“星球大战计划”,认为苏联在阿富汗的行动是对特别威胁的正当反应。人们认为,印美两国首脑的上述分歧不会很快地得到解决。
拉·甘地访美结束了。双方既讨论了合作的前景,也陈述了彼此的分歧。从最近一个时期的种种迹象看来,人们也有理由认为,印美关系是有可能在目前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改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