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6月17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九十分钟与二分钟
  刘广义
久病成良医,票友也有下海当演员的;爱看足球比赛的我呢?其它不敢说,自以为在这方面,常识是具备了的。
及至新近在一本体育杂志读到一篇文章,这才知道海口是夸不得的。这篇文章告诉我们:据专门研究人员统计:一场紧张激烈的九十分钟的足球比赛,即使象济科、马拉多纳、法尔考这样的世界超级足球明星,球在他们脚下控制的时间不超过二分钟,等而下之,其他运动员的情况就更是可想而知的了。
当今是大力改革的年代,各方面自有一番变化,触景生情,不免听到有人对“机遇”的感叹。我想,这里不妨作个比方:把一场足球比赛看作人的一生,那么,控制在运动员脚下不到二分钟的球,就可以看作“机遇”了。于是,我们就会清楚地看到:这种“机遇”通常都是运动员全力以赴,在激烈的拚搏中争夺得到的,并不是“碰运气”得到的;退一步说,一个竞技状态不佳的运动员,在瞬息万变的战局中,即使因为“球运”好,球儿落在自己的脚下,也会因处理不当,没有充分加以利用而“失机”。
我这样说,决非否认生活中由于各种原因,会给有些同志带来“怀才不遇”的缺憾。而是说:列位还要看看那“临门一脚”的“铁腿”,那对准落点跃身一顶的“铜头”,那几米之外横扫过去的“钢铲”,还有那浑身尘土、汗如雨下的球员,他们或过关斩将,或固守城池的赫赫雄姿。于是,再想想自身是否也有那一手令人叫绝的过硬本领?是否也有那么一股子拚劲?
人往高处走。希望自己在人生的旅途上有较大的作为,有较为理想的工作条件和环境,这是理所当然的事。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人生总不免要受某些条件的制约,其中包括才能、智慧,总是相对而言的,只有不断的刻苦学习、实践,才能得到锻炼和提高。如果一时“机遇不顺”,便意志消沉,停滞不前,那么,有朝一日,时来运转,就可能又有“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感慨,为自己错失了时机而惋惜不已了!


第8版()
专栏:

  弄岛的早市
  修晓林
弄岛不是岛,它是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一个小镇,小得在云南省地图上只有芝麻大的位置。可它名气却不小。作家、画家、记者、电影演员,只要到了瑞丽,很少有不到弄岛的。弄岛有翠竹环抱的竹楼,有浓荫匝地的大榕树,还有银色屋顶、绘有五彩图案的傣家佛堂,但是,更能吸引内地游客的,却似乎是这里的独具特色的早市。
当傣家姑娘挑着土罐到江边汲水,踏着露珠归来的时候,弄岛的早市就开始了。大青树下,成排成行的简易竹棚里,以及柏油公路两旁,陆续摆上了各种蔬菜、瓜果和繁多的土特产品。在这微带凉意的早晨,透过轻纱薄绡般的晨雾,可以看到有更多的人,骑着摩托,踩着单车,挑着竹篓,从平坝的四面八方,从各自的村寨,来到这里。
天色大亮时,是早市的高潮。湛蓝的天空飘浮着亚热带特有的白云,在凤尾竹的环抱中,偌大的一块场地,人群熙熙攘攘,货色琳琅满目。青绿的豌豆尖、淡黄的花菜、雪白的豆腐,还有椰子、芒果、荔枝、菠萝蜜和长刀、板锄、乐器、藤器、药材、皮毛等。市场上的买卖都在轻声细语中进行,既没有买者的反复还价,也没有卖者的大声叫卖。这不仅是这里的山青、水绿,这里的人喜欢安静,更因为这里的物产特别丰富,价格也便宜。
如同穿着紧身小褂、曳地筒裙的傣家少女一样,这里所卖的蔬菜、水果也显得娇小、纤细。窄小的地摊和竹篾上,摆着中指长的紫茄,乒乓球大小的西红柿,用篾丝捆扎的一小把鸡毛菜、一小撮槟榔干……连卖主中也有不少“小卜哨”(傣语小姑娘),她们用毛毯裹紧身子,端坐着,那双黑亮的大眼,隔许久才眨巴一下。
最使人高兴的是,在弄岛的早市上,竟有农场职工利用早上这点业余时间在卖肉、卖菜及水果。一位已在边疆安家的上海知青举起亮闪闪的钢刀,劈着大块的猪肉,用熟练的傣语与人对话。另有几位皮色黧黑的农场老职工,双手抱胸,蹲坐在地上,他们面前是一大堆黄湛湛的香蕉和菠萝。这不由使人想起我们那会儿在橡胶农场当知青时,整天干粗活、重活,饿着肚子回到宿舍,只能用一小块大油在烘烫的锅底上抹一圈,再将生了虫的面粉调成糊状烙饼吃。那时候,对我们来说,吃顿猪肉很不容易,知青们常常开玩笑:“再这样下去,肠子都要生锈了。”是的,与过去的日子相比,如今的农场生活是难以想象的富庶。
我转悠在这难得一见的早市中,耳边,是傣语、汉话、缅语,眼前,明丽的阳光下,身着各色服装的五彩人群似一条浮光耀金的河流,恍若童话故事中的彩练河。我心中涌动着难以抑制的激情,边疆的变化是那样地令人兴奋,弄岛的早市是那样地令人难忘。可能,今后我很难有机会到这南疆小镇来了,但是我相信,只要能够来,我看到的将是另一副更加令人难忘的景象。


第8版()
专栏:纵横集

  傅雷墨迹与学者风范
  舒展
从《傅雷家书》、《傅译传记五种》和傅译《艺术哲学》等书成为我国近几年的畅销书的迹象,透露出一个可喜的消息,我国读书界、尤其是青年们的文化素质,正在向更丰富、更文明、更高洁的境界变化着,这无疑是主流。
凡是喜爱傅雷译著的读者,我希望您能去看看北京图书馆的“傅雷家书墨迹展”。凡是望子成材的正肩负着教育子女重任的父母,我也希望您去看看。作家、记者,直至健在的大学者,也值得去北图看看。看看这三百多件展品所浓缩的一座巨大的精神产品的工厂是怎样生产的。它比起看印成铅字的成品,会给您更深刻、更丰富,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印象。我们不仅可以领略傅雷衾影无惭瑚琏之器的人格学问,还可以目睹他那孜孜矻矻朝乾夕惕的工作态度。
傅雷的译文十五大卷,当看到译文的原稿墨迹,您会惊异、叹服,稿本的数量,远远超出成品。就拿《都尔的本堂神甫》这部小说来说,第一稿是十六开的钢笔小如四号字的草译本,一百四十四页;第二稿是毛笔誊清又用红钢笔修改过的译改本,一百七十五页;第三稿是犹如小楷书法范本的成品,装订得象一部线装艺术品。看这样的稿子,不但增长学问,而且能产生悦目健神的效果。真是:丹黄杂下凝心血,蝇头细批书灿然。再看《艺术哲学》,他从开本、版式、插图到用纸、装订、制版……一切技术性的细节,全部设想、设计得周到入微。连《约翰·克里斯朵夫》的封面四种不同颜色,也有象征人生四阶段的深意存焉。
他估计到《艺术哲学》的出书周期会很悠长,为了使远在国外的长子早日受到教益,硬是将其中的第四编《希腊的雕塑》十三万多字,全部誊抄一遍寄出。他还把傅聪来信摘抄编辑成册,一编为学习经过,一编为音乐讨论(这是上海音乐学院好心的同志新近从抄家物资中发现的)。
“傅雷的认真,也和他的严肃一样,常表现出一个十足地道的傅雷”。这是杨绛同志的中肯的评语。同时,从展品中,我又看到了傅雷性格的另一面:幽默(亦如杨先生所说:“傅雷还是有幽默的”)。比如1933年,傅雷自费印行卓别麟的艺术化身《夏洛外传》的卷头语就是明证。
这些珍贵的展品搜集起来真不容易。作为一个读者,不能不感谢那些志愿出借展品的藏书者:罗新璋、丁聪、范用等有心人。
这次墨迹展,没有大喇叭、乐队、致词、剪彩,却是傅雷风范的发扬:埋头耕耘,不事喧哗。然而它的精神效益,却象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恐怕很难用价值去估量吧。


第8版()
专栏:书林一叶

  辛勤的劳动
  ——读《郑振铎古典文学论文集》
  吴德铎
《郑振铎古典文学论文集》出版了,快读之下,颇有感想。
西谛先生对古典文学的贡献,决不在他的新文学成就之下。只是有关古典文学的论述,除了专著,他生前出版的《中国文学研究》是他唯一的这方面著作的结集。他的许多重要的有关古典文学的论文,长期以来,散见于解放前后出版的报章杂志。
西谛先生这些尚未结集的文章,论时间,有的距今已超过半个世纪,发表处更是名目繁多,今天如想检阅,诚非易事。西谛先生这些心血结晶,如不汇辑成册、重印出版,不仅不能发挥作用,长此以往,这批珍贵文献,随着光阴的流逝,有被淹没的危险。
善于替作者、读者着想的上海古籍出版社,积极与西谛先生家属联系,主动承担这部分著作的搜罗、整理和出版的工作。家属所能提供的原文,数量不多,广泛搜集,到处发掘的任务,便交给了中年编辑李祚唐同志。他按照有关索引,一篇篇地找出原文的篇目和发表处,再设法去抄写、复制,经过长时间的努力,才编成这部分装两厚册、六十八万多字的巨著。我们能一下获读这许多现已不易见到的西谛著作,编者的辛勤劳动,值得铭记。此外,还要指出,尽管有关编辑花了大量劳动,在这书中却无片言只字提到他们的劳作,这种精神,更是值得钦佩、学习。
近几年来,研究比较文学,成了一时之盛。在介绍我国比较文学研究史的论著中,西谛先生这方面的工作,注意到的,似乎不多。他的《汤祷篇》、《玄鸟篇》、《黄鸟篇》、《释讳篇》、《伐檀篇》以及《作俑篇》,拿他本人的话来说,是“在古史里拣选出几桩有趣的关系重大的传说,试试这个较新的研究方法”,他当年的“较新的研究方法”,实际上是比较文学的一个方面,——东西方神话、传说的比较研究。
西谛先生这一贡献不大为人所知,无疑与原文不易见到有关。记得似乎是解放初古典文学出版社出过一本《汤祷篇》。十多年前,我花了很大的力气,才买到一本。这回他的古典文学论文结集,一下同时出现在眼前,多年愿望,骤成现实,不禁为之狂喜。


第8版()
专栏:

  美国来的信
  於梨华
  第五封:美国人的食小李、小青及你们的朋友们:
上封信中谈到衣,现在告诉你们一些美国人“食”的情形:它在美国人的衣食住行四项基础生活中,可以说是最简单的一项。对他们讲来,好看、好闻、好吃的食物不一定是最具营养的。他们吃的目的,除了填饱肚子之外,是要吸收足够的营养,牛排要生、带血;蔬菜要熟煮,色拉里的生菜则要生吃,而这一切都要用冰水送下胃去。肉是主食,但不是肉丝、肉丁、肉片,而是一整块肉;牛、羊、鸡、猪,依次排列。星期五照例吃鱼,但不是连头带尾的全鱼,是连皮都去掉的鱼排,撒了胡椒,挤了柠檬,浸在牛油里的没什么味道,但颇有营养的一副干净相的鱼身。
美国的家庭主妇也许是世界上最不肯花心思在烹饪上的,不是她们没兴趣,而是她们没时间。早上起来,第一件事是烧一壶咖啡,喝一满杯提神。打发孩子们上学很容易,他们的早餐不是鸡蛋土司,而是一碗泡在冷牛奶里的谷类食物,花样繁多,但不外乎爆米花、玉米片为基础的,不费事、又富于营养的冷食。然后各人拎了一包午餐,出门搭校车上学。丈夫的早餐比较复杂,两片土司,一个鸡蛋——但四十岁以上的,目前避免吃鸡蛋了,两三条炸得僵硬的咸猪肉片,一杯冰冷的桔子水,一杯滚烫的咖啡。主妇上班的,与丈夫一起吃早餐,也各拎一个午餐袋——水果与三明治,妇女们怕胖的,连这也不敢,或是不肯吃。一只苹果、一小盒酸乳了事。我知道有一个在此居住几十年的中国女士,午餐只吃一只苹果,为的是要保持她的线条美。无奈岁月毕竟无情,年龄到了,头顶盖灰,老年斑盖脸,象嫩枝上安了一朵枯萎的花,太不调和了。
美国人的晚餐,算是一日中最讲究的一顿了,上班的主妇们通常在早上出门前就把晚餐的食物从冰柜里拿出来解冻,下班时顺道在自选市场买点蔬菜之类。回到家,先把全鸡或五六磅重的烤牛肉周身抹盐,放入烤箱,然后换了便装,再料理蔬菜。胡萝卜切长条,菜花或芥蓝菜分朵,或是豌豆解冻,在白水里煮熟加牛油撒盐上桌;淀粉佐食不外乎速熟米饭或意大利面条或各种做法的土豆,烤的、煮的、炸的,或是剁成糊状的。当然还有生菜色拉,把生菜、胡萝卜、黄瓜及番茄洗切了,放在一只大碗里,加点素油及醋,或加别的生菜调味品,一搅了事。还有一道甜食,它虽然不是主食,但在爱好甜食的美国家庭中,它是最被企盼及最被欢迎,也是最使人发胖的。
家常的甜食分蛋糕、水果排、小烘饼或冰淇淋,这些每份具有几百卡路里的点心,是美国家庭晚餐不可少的最后一道,勤快的妇女自己做。用现成的、调配好的面粉料加罐头水果。不勤快的买现成的。反正,准备一顿晚餐,前后不出一小时,等孩子、丈夫回家,几乎就绪,然后大家帮着擦桌子:桌布、餐巾、银器、冰水,呵,还要点上幽幽发亮的蜡烛——菜是其次,情调第一。可以吃了。且慢,还要祷告,谢上帝。虽然事实上,该谢的是那个既要上班,又要煮饭,既要考虑到家庭经济预算,又要照顾到每人营养分量的主妇。
收入中等的家庭,通常一周去餐馆一次:或是星期日全家从教堂回来,去餐馆吃一顿丰盛的午餐,或是星期六晚上,请个高中生来看护小孩,夫妻俩去情调十足、烛光暗淡、音乐细柔的餐馆,吃血淋淋的牛排,喝琥珀色的甜酒。西装笔挺的招待员很礼貌,替你移椅,和悦地问你先要一杯什么鸡尾酒?端菜来的侍者很谦恭,觑个适当的时候来为你加冰水,添酒,问你一切是否合意?被侍候得这般周到,唯一遗憾的是:菜实在不怎么样!
(十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