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5月9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悼念张天翼同志
张光年
张天翼同志去世了。我当天听到噩耗,迄今心里不能平静。这几年国家建设形势如春潮澎湃,社会主义文学也呈现出百卉争荣的景象,正是需要当代的几辈人同心协力进一步开创新局面的时候。我们的老战士,曾经为我国革命文化、为社会主义文学做出了卓越贡献的天翼同志,悄悄地献出最后的光和热,离我们而去了。这是非常令人痛惜的。
我和天翼同志长期在同一条战线工作,虽然直接接触不算很多,彼此间却始终声息相通。他的为人和为文都使我敬重。早在大革命时期,他在忧国忧民的痛苦彷徨中,找到了马列主义,找到了共产党,开始探索用笔作武器为革命效力的有效途径。起初,他的作品曾经遭到封建文人和资产阶级报刊的抵制,直到稿子寄到鲁迅先生手中,才得到发表的机会。鲁迅先生亲切地写信给他,既肯定他的努力方向,又指出了他的不足。他接连受到鲁迅先生的教诲,此后几年,他在思想上、艺术上有了飞跃的进步。他曾把这几年学习、思考的结果写成文字,发表在1932年出版的“左联”刊物《北斗》上。他说:“有了正确的思想,然后有正确的观点——由这去处理我们的题材。因此理论的修养是必需的。……但只有理论上的修养还不够。我们要去获得新的生活经验。我们不但在意识上要抓住新的集体的一种,更得去到集体的世界里去生活,去体验。我们每个新的创作者都应当离开他的玻璃窗和写字台,到广大的工人、农民、士兵的社会里去。”
了解三十年代政治、文化情况的人,一看就知道“新的集体的一种”是指无产阶级的先锋队,知道天翼同志早在那时就认识到作家要在无产阶级理论指导下深入工农兵生活。这是多么难能可贵啊!虽然当时的政治环境以及他多年患病,使得深入工农兵的愿望未能充分实现,但他始终按照为革命事业、为广大群众服务的信念进行文学创作,一生中写了几百万字的作品。只短篇小说就在一百二十万字以上。他那独特的、辛辣讽刺的风格,受到国内外广大读者的赞赏。在文学评论、童话、古典文学研究诸领域,他都有突出的建树和创造。天翼同志无愧为出色的无产阶级革命作家,他为人民留下了大量精神财富。
文艺界的老同志们都知道,天翼在解放前是出名的“贫病作家”;抗战期间他因吐血、便血被送到成都,先是靠进步文化界筹集的“救济贫病作家基金”为生,随后由一个倾向革命的青年把他接到乡下,靠朋友接济养病。几次朋友们去看他,回来都说:“这人怕不行了,下次未必看得见了。”在这么困苦的情况下,他仍然坚持组织一些青年秘密学习党的文件,参加政治讨论。而且在两棵树之间用绳子拴块布躺在上面,写了几十篇寓言来揭露国民党政府的反动本质。全国解放后,天翼同志受到了党和国家的关怀,生活条件改善了,但旧病仍未离身。他为新中国的建设事业所鼓舞,身体稍好一些,就到工地去访问,到农村去生活。后来连这也不能坚持了,便依照他的具体情况,和少先队员们建立友谊,并钻研古典文学,于是写出了一批思想性强、艺术性高、深受小读者喜爱的儿童文学作品;写了关于《红楼梦》、《西游记》等具有独到见解的理论文章。与此同时,他还不辞辛劳地把培养文学接班人的担子肩了起来。在担任中央文学研究所副所长和《人民文学》主编的岗位上,他满腔热情地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对文学青年从思想品质教育入手,从党性教育入手,言教身传,严肃热情。今天活跃在文坛上的中年作家,有多位就是经常聆取他的教益,接受过他的亲切指点的。一个长期患病的同志,做了这么多工作,没有高度的革命责任感是不行的。这种革命精神、勤奋精神,一向是中国革命知识分子崇尚的美德。我们的国家会逐渐富强起来,我们作家的工作条件、生活条件会一天天好起来,可是这种革命的、勤奋的品德永远不能丢掉,应当一代代传下去。天翼同志是个好榜样。我们说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是勤奋创作的一生,不算过誉吧。
天翼去了,党失去一个好党员,文坛失去一个好作家,我们失去了一个好战友。这损失是巨大的。但他的作品会有更多的人赏识和研究,他的品格会有更多的人去效仿,他埋下的种子会成材,他多年的理想正在实现。看到这些,我想他会瞑目;而我们呢,我们要再接再厉,把工作做好些,弥补这损失于万一!


第8版()
专栏:春潮曲

飘落在大地的消息
萧复兴
今年打春以后,春雪下了好几场,真是好年景。俗话讲:牛马年,好种田呀!
那纷纷扬扬、飘飘洒洒的雪花,晶莹透明,沾衣欲湿,扑面不寒,落在黑黝黝的土地里,立刻化为团团温馨的热气,让人感到喜悦。那一片片六角形的春雪,真象是春姑娘洒向人间的花瓣哩。
我来到北京郊区昌平县踩河村的时候,天上正微微飘落着细碎的小雪花。这个人们去往十三陵参观必经的小村,靠在公路旁边。以往几次经过这里,都没有引起我的注意。如今,一片两层小楼的新房,远远便可望到。它一下子从一个贫寒、不起眼的柴禾妞,出落得漂亮了,楚楚动人了。
陪同我参观的沙河乡乡长吴会泉同志和我同岁,今年三十七,原来就是踩河民办小学的老师。自然,他对这里的情况最摸底。他指着展览厅旁接待室里一位瘦瘦的中年人,告诉我:“这就是王德俊同志。”哦,王德俊倚在挺排场的沙发上,那劲头哪里看得出一丝农民的样子,倒象是接见外宾的外交官哩。话又说回来了,农民是什么样子?非得是破毡帽头、对襟棉袄、一双鲇鱼一样大棉靰鞡吗?时代和生活在重新塑造农民的形象。
踩河村人建起的飞达电器厂似乎就是他们今日的新形象的象征。飞达生产的斜坡测试仪,填补了国家的空白。以往,从日本进口一台需要五万三千元,现在自己制造只用一万两千元。他们的产品行销全国,连深圳都有他们的业务点。农民,可不能小看,厉害呀!难怪他们富得流油。不过,农民能搞这种高精尖的东西,总让人疑惑不解。
吴会泉告诉我:“我们农村缺什么?就是缺一样:没有文化,没有专业技术人才。踩河请城里的技术人员来,去年一年就来了二百多,其中高级工程师二十一人,工程师六十五人。”
“你们有什么高招,请来这么多能人?”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凡是来的人,给踩河一年创造纯利一万元以上的,奖励五百到一千元。创造纯利五十万元以上的,奖励六十平方米小楼一座。”
“嗬!那每月付给他们的工资呢?”
“这,暂时保密。你要愿意来,我们可以细谈!”吴会泉诙谐而慧黠地一笑。
农民也清楚了知识的力量,这真是有意思得很,如果有越来越多的踩河村涌现,城里流向农村的技术力量越来越多,这会逼迫得城里人对技术力量非要采取措施不可哩。如果还只是给他们微薄工资,还只是让他们三代同堂,挤在拥挤不堪的小屋里,谁不想拣高枝而栖呢?竞争和流动,会使时代充满生气。城里人趾高气扬、鄙薄农村的时代过去了。
更有意思的是,踩河村赚了钱,除了盖房、买彩电、买家具、买两千多元一张地毯之外,更拿出一笔大钱,自己培养大学生。他们与河北大学商量好了,第一批五十八人已经入学,三年之后,便成为踩河自己的第一代大学生。他们的胃口实在不小,技术力量多起来,不仅不依靠城里,还要往城里输送哩。“将来城乡差别谁给取消?靠工人恩赐?中国八亿农民,恩赐得过来吗?还得靠自己!”吴会泉说得不动声色,却是很有点儿气魄。
细碎的春雪,还在轻轻飘落,一片片,虽然不大,却带来春天一股股撩人的清新气息。呵!是它?还是他?泄露了令人向往的春消息?……


第8版()
专栏:群言录

“挂联”与求实
陶华
我们记得,在动乱岁月里由“上挂下联”编织起来的罗网,曾使多少人遭受无辜冤屈;也不会忘记“四人帮”把氢弹试验成功、南京长江大桥通车等“挂联”在“文革”的成果上吹擂。这一页的历史是翻过去了,但“挂联”这个做法似也成为遗风之一,还时常在一些人的笔下回旋。
譬如某个单位的工作有起色,那么这份成绩就是个带钩的花环,似乎挂在哪里都堂而皇之:上头要介绍领导班子建设的经验,那么不管自己的班子是否“四化”了,工作成绩就一古脑儿“挂联”在班子建设上;要推广内部责任制的经验了,这个花环当然就挂在责任制上……至于文章怎么做,自有“空框子,找例子”老规矩,是不难凑齐的。反之,对工作不佳原因的分析,也有类此的俗套。
应该说,一个单位(或一项工程等)工作的得失,原因是多方面的,往往是个综合反应。但这不等于可以移花接木,随意挂联。而且一个单位有了成绩,也不可能各项工作都成为楷模。这种“挂联”,违背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原则,使人感到似是而非,得不到真谛,结果是长处不能张扬,弊端难于克服,工作搞上来了不明不白,掉下去了更是稀里糊涂。此风不止的原因,大致有:一是懒于分析,安于现状,或满足于一得之功,或甘居落后;二是不会分析,虽也可以罗列几条,但不善于把分析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结合起来,更不善于把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起来;三是不敢分析,图虚名,怕叫真,不如也来个“大锅饭”,样样都列上,免得露馅担责任。我们不是看到,有些企业用政策性亏损,掩盖了经营管理上的许多漏洞;有些企业明明主要是引进技术改变了面貌,却在煞有介事大讲自己班子如何“四化”的吗!
恢复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不易,身体力行之则更难。因为实践它不仅需要改革旧习的勇气,磊落宽大的胸怀,而且需要有科学的方法,学会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这就要求我们付出极大的气力,决不似搞“挂联”来得轻巧。在全面经济体制改革中,我们必须扫除“挂联”之风,光大求实的精神,不能把工作中的问题无端地与改革“挂联”起来,也没有必要把所有成绩都不加分析地归于改革。


第8版()
专栏:大地漫笔

“零比零不能得分”
报载,保加利亚足协从今年国内甲级队联赛开始,实行一项新规定:凡比赛结果为零比零的,双方均不能得分。据说这个规定收到良好效果,联赛第一阶段开赛以来,还未出现零比零的比赛结果。
保加利亚足协的这一招高明,它有助于扫除足球比赛中出现“牛皮糖”一样的沉闷气氛,逼着双方非奋力拚搏不可。看来,办事情除了靠自觉以外,还得有个好章程约束。我们生活中的某些弊端,就因为缺乏必要的章程。譬如有些人工作上互相推诿,长期扯皮,你踢过来,我踢过去,只考虑自己个人利益不“失分”,根本不考虑在工作上多“进球”。虽然工作成绩是零比零,但双方照样可以各得“一分”:干部照当,工资照领,奖金照得。能让他们这样有恃无恐,后顾无忧的“踢”下去吗?看来,也得作点新规定,彻底地改变这种状况。
孙鸣皋


第8版()
专栏:

只因为
杜运燮
你身旁有阴影
只因为你自己
挡住了阳光
不能把阴影甩到背后
只因为你没有
朝着太阳的方向走
你看耀眼的阳光
仍然是一片灰暗
只因眼睛刚睁开
你看不清好景色
一切是一样的模糊
只因眼泪未擦干
你听不见墙外
火车高速奔跑声
只因你关了门窗
你的琴再不象往日
弹不出高昂的曲调
只因没绷紧琴弦
你的歌没有人爱唱
只因为象衰老的秋草
拨不动那千万根心弦
在大道上也跑不快
只因你跑的时候
总是向后扭着头
你的视野总觉得窄
只因你在河床里流动
还没有投进大海
作品太浅,没阳光
只因你转来转去
总在生活的边沿


第8版()
专栏:

黄山松〔中国画〕  张安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