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5月9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论坛

要重视管理科学
茅以升
在学习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时,感到象这样深刻的全国大改革需要借鉴古往今来的一切经验。虽然这些经验有的是过去的,有的是地区性的,有的是见功一时的,但作为引进技术而言,这些都是值得研究的。其中,本世纪初美国兴起的那个管理科学化运动,就是一例。
这个运动的目的是在工厂中实行管理科学化,创始人是美国的泰勒。他从研究砌墙劳动开始,用电影机将砌砖的动作拍录下来,然后,再用慢速度放出,便可看出在施工过程中,有许多动作是浪费的。本来,一个工人一小时平均只能砌一百二十块砖,但如果将不需要的动作除去,每个工人一小时则可砌砖三百五十块。后来,他又发现,如果在其他行业中工作的每个人,都将浪费的动作取消,就可在同一动作的前提下,实现操作机械化,使整个生产过程的投资大为减少。
经过继续的研究与实践,管理科学化日臻完善,并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生产成品的企业中,因而美国很快掀起了一股“流水线”和“大生产”的浪潮,最成功的,达到了垄断地位的有汽车、石油和钢铁工业等。在国际上,这种理论也被逐渐推广开来,成为一种全新的、极为现实的学科。比如苏联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就采用了科学管理的方法;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也实行了管理科学化。据不完全统计,在科技发达的今天,美国仍有80%以上的公司和工厂应用着泰勒的科学管理方法。管理科学化对工业生产,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我是1917年在美国读书时开始接触到管理科学的。虽然它的出现至今已有七八十年历史了,但自它问世以来,特别是本世纪初,在美国工业中起的作用,却是有目共睹和无庸置疑的。科学管理的基本原理适用于人类的一切活动,无论是最简单的个人行动,还是繁复合作的巨型企业工作。所以,在我国当前进行的大改革中,科学管理所处的地位至关重要;只要我们运用合理,推广及时,就能在各项工作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摘自《科技进步与对策》)


第5版()
专栏:建议

传感器的研制工作该抓紧
蒋本雨
传感器是当代自动测量和自动控制系统中重要的基础功能器件。
传感器可以把各种各样的非电量信息转换成电信号输出,是人类定量获取各种信息的有力工具。它的功能相似于人类的五官,而且可以代替人类五官的大部分功能。传感器可以感受测量人类感觉不到的微小量和人类承受不了的巨大量以及人类不能感知量的信息。传感器可以测量瞬间变化的量,也可以连续测量缓变量的信息,还可以在人类不能接近或不能到达的场合下执行测量任务。
传感器用于生产和科学实验中的自动测量及自动控制,可以节省人力,提高效率,增加产品功能,确保安全,保护环境,节省资源和能源。
传感器专业是一门多学科交叉而又独立的专业。结构力学、制造工程学和材料科学是它的基础学科。它的工作机理(物理效应、化学反应和生命现象)涉及到晶体物理学、成分分析、电子学和仿生学等学科,它的应用又与计量学、测试技术、自动控制学、计算机学和信息工程学等学科相关。因此,传感器技术是一门典型的知识密集的多学科的边缘专业。
自本世纪三十年代敏感效应被发现以来,从世界范围看,它促进了非电量电测技术、传感器技术的发展,使检测仪器实现更新换代。五十年代,它促进了遥感遥测技术的发展,主要用于宇航技术,成为飞行器和人造卫星的“耳目”。六十年代,它促进了自动测量和自动控制技术和智能化技术的发展。
但是在我国,传感器技术的复杂性还没有被人们普遍认识。有的认为传感器是复杂的测量控制系统中的一个小小的器件,是个很“简单”的东西,不值得花多少力量来搞它。殊不知,传感器虽小,甚至小到以“克”为单位称重,但传感器应用的材料,却是品种多、数量少、要求用精炼的金属材料和性能稳定的非金属材料配套。否则,不能保证传感器的性能稳定性和一致性,适应恶劣的使用环境条件。在国际上,传感器的研制技术和应用技术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技术水平和工业发达的尺度之一。
传感器技术正在向高精度、小型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一个新型传感器的研制往往要采用新的材料、新的工艺技术、新的更好的标准仪器和相应的专用设备。目前,我国的一些单位不愿对此进行投资,致使新型传感器的研制工作处于停滞状态。
传感器专业的发展,要求统一规划,对材料、工艺、研制进行通盘的考虑,还要求在使用方面进行配合。当前,要立足于自力更生,重视智力开发和基础研究,调动现有的中年研制人员的积极性,迎头赶上飞速发展的世界先进水平。


第5版()
专栏:卫生与健康

怎样用膳才算合理
高俊德
“营养”这个词来源于拉丁文,其原意是“给奶”的意思。我国称之为“营养”,它的含义是人体所必需的物质。
一个人从小长大,要从各种各样的食物中摄取所需要的营养。各种食物含有哪些营养成分?哪些是人体所需要的?人体每天需要多少?这些食物在人体内是怎样消化吸收的?什么样的饮食营养价值合理?各国都有许多专门从事上述专门研究的专家,还建立了研究食物与健康的营养学科。营养学家把人们从食物中摄取的必需化学物质分成六大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矿物质及水。还制定了人体每日营养素供给量的标准。吃得合理,既有利于身体健康,又能防御疾病。若不按营养需要摄取营养食物,好吃的就多吃,或片面的认为有营养就多吃,营养素失去平衡,不仅无益,反而有害,引起疾病。从营养学讲,蛋白和脂肪应有个合适的比例。如果脂肪摄取量过高,或糖类过多(在体内会转化成脂肪储存起来),容易得肥胖病,进而产生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在经济发达国家有人把它称作“文明病”,实际上这是不按合理营养摄取食物而产生的后果。
如果食物中的总热量超过标准,但缺乏铁、钙类无机盐和维生素,吃进的热能食物不能得到很好的消化吸收,也起不到应有的营养作用和防治疾病作用。
为了合理安排饮食,需要懂得一些营养知识。热能食物为人体提供热能营养源,是人体维持生命和进行生产劳动的能量来源。蛋白质、脂肪、糖类这三种营养素在人体内经消化吸收后,都可以产生热量。营养学家经过研究认为,一个轻体力劳动者每天需要二千四百卡热能。这些热能食物应有一个合理的搭配比例,通常是:碳水化合物(即糖类)占60~70%、脂肪占17~20%,蛋白质占10—15%。
除此之外,还需要钙六百毫克,铁十二毫克,维生素A3333国际单位(或吃胡萝卜素六毫克),维生素B1(硫胺素)一点二毫克,维生素B2(核黄素)一点二毫克,维生素B5(尼克酸)十二毫克,维生素C六十毫克。
怎样膳食才算合理?大致可归纳成三条:
(一)营养摄入量要合适。(二)膳食构成要合理。膳食中蛋白质、脂肪、糖类食物三者搭配比例要接近1∶1.5∶5左右,争取做到平衡膳食。(三)三餐比例要合适。早餐热量应占一天所需热量的30%,午餐占40%,晚餐占30%。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要求不单吃饱吃好,而且要吃得有营养。可是据有关部门调查,一般人吃的糖类、脂肪、胆固醇类偏高,而蛋白质偏低,这样就容易产生高血压病。因此,营养学家们建议,应多吃豆类和豆制品,适当增加肉、蛋、奶等优质蛋白。多吃植物油,少吃动物脂肪,降低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量。另外,如果维生素中维生素A缺乏,严重时就会降低肌体免疫力,容易导致肺癌、胃癌、乳腺癌、直肠癌和膀胱癌等病变。在市场上动物肝供应不足的情况下,应该多吃些胡萝卜来补充。每人每天至少应吃一斤以上的蔬菜,最好是深绿色蔬菜,另外,吃盐量也应注意控制,每月每人应在半斤以下。


第5版()
专栏:当代科技

专门供热与制冷的核反应堆
吕应中
你的办公室和住房暖气不热吗?你在盛暑中工作没有冷气空调吗?你感觉到城市里的空气污浊得喘不过气来吗?——这些,就是千百万城市居民每天遇到的生活中的麻烦,也是市委书记、市长和专家们朝思暮想要解决的“能源与环境”问题。
现代科学技术为我们准备了比较理想的答案——采用核能来供热和制冷。
目前世界上已有许多国家在研制“低温供热的核反应堆”,如苏联正在高尔基市建造热功率为五十万千瓦的核供热反应堆,并计划向其它城市推广;加拿大也已开始建造一座功率为二千千瓦的小型供热堆,准备供北部边远小镇采暖之用。这类低温供热堆的结构非常简单,其中大半将燃料元件浸没在大体积的水池或十五个大气压左右的容器内的干净水中,依靠冷却水受热后发生的自然循环,将热量传入密封的中间环路。这个中间环路保持较高的压力,以防止反应堆内带有放射性的水漏入。然后,中间环路的干净热水又通过另一个密封的换热器将热量传入热网。这种“三环路”布置,可以在任何情况下确保放射性的水不致漏入热网,从而排除了大量放射性物质外泄的可能性。因此,许多国家的安全规程或安全专家均认为,这种反应堆可建在城市边缘,甚至建在城市中心的地下厂房内。苏联的国家安全规程正式规定这种反应堆建在距大居民区两公里以外即可,这对于供热十分方便。
从经济上看,由于反应堆采用低压或无压力,又不带发电设备,系统十分简单,造价也大幅度降低。据联邦德国的分析表明,热功率二十万千瓦供热堆已属于经济规模,其供热成本低于烧油、烧煤或核电站抽气供热。加拿大的分析表明,结构更简单的小型供热堆,甚至在热功率为二千千瓦时,供热成本已低于北部地区燃油供热的成本。我国的初步分析表明,采用五十万千瓦规模的核供热堆时,在沈阳地区的供热成本比燃煤的中小型锅炉低,而在北京地区与大型燃煤锅炉相近。如果夏季再利用其热水通过吸收式制冷设备向建筑物供应空调用冷水,使供热堆在全年大部分时间内运行,则供热成本还将下降。至于减少环境污染所带来的利益,就更无法估量了。
低温核供热堆建于大城市附近,还可实行综合利用。采用一种受中子照射后产生短半衰期γ—射线的材料,使之在反应堆内外循环流动,就可以利用这种中子活化的放射性,在供热堆旁建造一座几十万以至几百万居里的大型辐照工厂,进行食物保鲜、医疗器械及药品消毒、城市污水处理等工作,为市民造福。如果利用得充分,其收入将不下于供热与制冷。从这个意义上说,低温供热堆的经济效益远远超过其它的供热方式。当然,为实现这种综合利用的前景,还需进行一定的开发工作。
为了在我国开发与研制这种低温供热堆,清华大学核能技术研究所已进行了大量的工作。1983年11月,他们将原有的试验反应堆改建为一座小功率的低温供热试验堆,向所内一万六千平方米的实验室供暖,效果良好,热网内毫无放射性污染的迹象。这项试验成果在1984年初经教育部主持鉴定,国家科委召开现场会进行介绍。全国许多北方城市对此表示有很大兴趣,沈阳与哈尔滨市已与该校合作,进行可行性研究与供热堆的设计研究工作;北京市政部门也拟将核供热列入首都热网规划。可以相信,不久我国的许多城市都有可能享受到核能提供的温暖、舒适与清洁的环境。


第5版()
专栏:

内蒙古巴彦淖尔盟同和太种畜场的科技人员,饲养繁育了从国外引进的罗姆尼良种长毛型半细毛羊近千只,为发展畜牧业作出贡献。
 新华社记者 白斯古郎摄


第5版()
专栏:服务台

物像不等——配眼镜的苦恼
不少人配眼镜时遇到这样的苦恼:单眼可配到视力达一点零甚至一点五的镜片,可是戴上眼镜,双眼视物时却头晕得不能忍受。验光师只得将度数深的那个镜片的度数降低,直至能忍受为止,结果视力提高不了多少。
这种苦恼是由于戴眼镜后两眼看到的物像大小不等造成的。这种不等超过5%时,大脑就难以将落在视网膜上大小不等的像融合为单一的像,因而造成头晕。
当然,并不是所有屈光不正(即近视和远视)的人都会出现这种情况,而只是两眼屈光参差(两眼近视或远视的程度不同)的人才可能出现。两眼屈光参差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由角膜、晶体等因素造成的,叫“曲折性屈光参差”。这类患者戴普通眼镜时,会引起物像大小的明显不等,当左右镜片相差三点零D(即三百度)时,就不能忍受。特别是做过白内障摘除术的人,根本不能戴普通眼镜。另一类是眼球前后径异常造成的“轴性屈光参差”,这类患者戴普通眼镜,左右眼镜片度数相差超过三点零D以上,也不会造成明显的物像不等,不会有不适感。以上两类患者,在眼屈光参差的人中,约各占一半。
那么,有曲折性屈光参差的人,配眼镜时产生物像不等的苦恼能不能去除呢?能。只要配戴紧贴在角膜上的角膜接触镜,就可获得理想的矫正视力,又不会产生物像不等。至于做过白内障摘除术的,可以在手术时植入人工晶体。轴性屈光不正的患者不能戴角膜接触镜,戴了反而会造成物像悬殊不等。此外,有的患者上述两类兼而有之,这就要检查物像不等的程度,然后,根据情况选择戴什么眼镜。
由于屈光参差的人相当多,而且其中一半的人用普通眼镜矫正时会出现物像不等,因此,配镜时检查双眼物像不等就很要紧,应当列入眼科常规检查的项目,这是应引起重视的。最近,我院参考国外资料,仿造了“物像不等检查图”用于检查物像不等,效果较好,而且简便易行,适宜于眼科临床和验光配镜使用。
中国人民解放军二六二医院 孙延怀


第5版()
专栏:国际科技

设在天上的制药厂
关振根
去年8月30日至9月5日,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首次飞行期间,曾携带一台电泳设备在太空进行了制药试验。消息传开,人们感到惊异,制药为何要到太空去试验呢?
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人们已经探明,太空是天然的真空、失重和无菌环境。在距地球二百公里的高空,大气压力仅为一百万分之一毫米水银柱,重力仅为地球上的万分之一。在这种高真空微重力的条件下制造药物,可实现从各种酶到血细胞的有效分离、合成,培养各种疫苗及抗生素,避免药物表面吸附各种尘埃、微生物和气体等污染物质,为制造地球上无法制造或难以制造的各种药物提供优越的条件,因此,太空制药一直是人们发展航天事业所追求的目标之一。
早在1975年,美国阿波罗飞船和苏联联盟号空间站飞行中,双方共同进行了一项医学试验,从肾细胞中分离尿激素酶获得成功,为人类治疗血栓病找到了特效药。1982年3月,美国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第三次飞行时,曾在太空对乳胶进行分解,获得了大小一致、但比地球重力条件下大得多的乳胶球。同时,还从肾细胞中用电泳法提取了尿激素。1983年4月又在太空生产出了直径为二十微米的等弥散乳胶球。据塔斯社去年9月报道,苏联宇航员在“礼炮7号”空间站飞行过程中,第一次尝试对在地球上无法分解的脱氧核糖核酸进行大片断地彼此分割,取得成功。这种“基因”试验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
太空制药的基本方法,是使用电泳装置来分离提取血球、细胞、酶和激素。地球上采用电泳法分解提纯,因受重力影响,生物物质常沉淀,纯度差,成本高,每提纯一克需数万克原始生物材料,而在太空采用电泳法,效率比在地球上高五百倍,纯度高五倍。
太空制药实验的成功,给制造太空新药带来了希望。据报道,美国宇航局已开列了三十五种可在太空生产的产品,其中有的药物制品已经有了成熟的工艺。美国麦克唐纳航天公司和奥索制药公司已决定,1986年发射一座太空制药厂到空间轨道上去,成批生产太空新药,其中干扰素的生产预计年产量可达二百磅。美国计划在太空药厂投产后,航天飞机每半年从地球送去制药所需的各种生物药材料,同时取回太空药品。将来各国的药房里将出现太空新药供人服用。


第5版()
专栏:国际科技

日本的地热发电
孟祥銮 王东林
地热发电素有第四能源之称(一为水电,二为火电,三为核电)。日本由于自然地理上的原因,非常适于发展地热发电。现在日本采用先进技术,开始致力于开发这项技术。
例如,在一个远离城市的深山里,巨大的发电机轰鸣着,一群为了寻求宁静之乐的旅行者来到这里,吃了一惊:“咦?哪来的发电站?”看看四周,既无河川也无水库,发电机以什么为动力呢?一问才知道,这是利用地热资源发电。人们利用地下数公里深处的蒸汽来使涡轮旋转而发电。这是一个不用交燃料费的发电站。
据估计,到二十一世纪初,日本各地建立的地热发电站,将发出合计七百万到八百万千瓦的电力。
地球由地核和地幔及地壳组成,地核和地幔中都有几千度的高温,其间向地表流动着灼热的岩浆,并在距地表数公里或十几公里处形成岩浆层。岩浆在喷出地表形成火山的同时,也使地下水发热变成蒸汽。将这种蒸汽导出地面带动涡轮发电,就是地热发电。
地热发电比火力和原子能发电,具有经济便宜的长处。
地热发电也并不是没有困难,首先是地热资源的勘察工作。这和寻找油田一样是项艰难的工作。地热源越深就越困难。在建地热井的问题上,耐长时间高温的材料需要加以研制。最大的问题是环境保护问题。有地热资源的地方,几乎都是公园和自然环境好的地方。破坏环境来进行建设,是个令人头痛的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