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5月27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大洋彼岸之“石”
丁琪
据报载,美国旧金山加利福尼亚州州立大学,经过严格考核,选择了华人教授吴家玮当校长。这是美国第一位华人当大学校长。
这个学校对校长的选择,相当严格,前后共有五道关口。第一步是初选,即由校董事会在报上登出招聘广告后,由学校组成遴选委员会,从二百多位应聘者的履历表中作出抉择和判断,选出了十二人。第二步,对十二人进行“口试”,结果淘汰一半,剩了六人。第三步是调查,由遴选委员会委员到这些人过去任过教的学校广泛地找教职员工谈话,掌握各方面情况,这样又去掉了二人。第四步可谓别出心裁,学校把这四位校长候选人连同他们的夫人一起,接到学校住两天,姑名之曰“考夫人”,再淘汰了一名。最后,由校董事会和遴选委员会对三位候选人,进行类似博士论文答辩式的现场考核,提出一大堆关于如何管理学校等方面的问题,由候选人当场答复,优胜者由董事会任命。吴家玮教授就是这样,凭着真本事、满腹经纶过五关,肩负起了校长重任。
由此而联想到我们的某些人事制度,不禁生出一些感慨来。
其一,招聘目前在我国已开始部分实行,但是否只能限于某些一般性的职业?象大学校长、研究所所长这些重要岗位的领导者,难道就不能越雷池?招聘是为了任用有真本事的人,如果说担任工程师、教师、编辑等需要真本事,那么,大学校长一类的重要职务则更需要有突出才能的人来担任。对后一类人也实行招聘,使真正的能人胜任其职,可以避免不少弊病,至少,可以使滥竽者不得充数,使有业务专长而缺乏组织领导能力者,不至于被硬拉到行政领导岗位上受“煎熬”之苦,可以专心致力于学术。
其二,“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考核干部,特别是第三梯队人选,要听取群众意见,注意群众的好恶。加州大学选择吴家玮教授时,就到他任教过的学校找了四十多个教职员工谈话,了解了他各方面的情况。我们有些单位选人,全凭领导个人的好恶和印象。有的上级单位从下级单位选人,亦只听下级单位领导的意见,很少到群众中调查。这就易使那种善于逢迎而无真本事者得逞,甚至会给“文革”中的帮派分子以可乘之机。现在还时兴一种个人推荐的办法,某领导看中了某个人,一句话,即提拔上来。其中当然不乏能人,但确有一部分领导者周围的人虽无突出才干也纷纷入选。群众意见纷纷,入选者的“官”照做不误,领导者也成了善于发现人才的“伯乐”。无怪乎,一些单位的群众流传着“年龄是金牌,学历是银牌,后台是王牌”的牢骚话。金银本是既贵重又闪光的,但在“王牌”面前却黯然失色了。这种颠倒,难道不值得深思么!
其三,“考夫人”。美国教育机关认为,假如校长夫人有问题,校长的工作也干不好。此论只要不绝对化,是颇有道理的。夫人问题,在我国尚未引起足够重视。夫人干政,有百害而无一利。我们老一辈革命家早就提醒过人们。而我们有一些干部,过不了夫人关、子女关、亲属关。有的夫人,甚至直接插手丈夫负责的工作,以致是非频生。一些单位出现了“二科长”、“二处长”、“二局长”的职称。当然,这些职称不是上级任命的,而是下面有人“奉送”的。由此看来,夫人问题,不可不察。
古语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选人当选其所长,不可苛求完美,这是无疑的。不过,对于担任重要领导职务的人来说,尽量给以比较严格、全面的考核,真正做到“建官惟贤,任事惟能”,领导满意,群众拥护,则政通人和,百业可兴。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古话今天仍然适用。研究一下大洋彼岸这一块“石”,对于革除我们某些人事制度的弊端,加快干部队伍的四化建设,是不无裨益的。


第8版()
专栏:

丁香花开的日子里
董大中
我的院子里有一株丁香。每到四月下旬,丁香花开,满院清香。日本的樱花似乎也是这时开放,我已经几次在丁香花开的日子里收到日本友人来信,报告樱花开放的喜讯。那几位日本友人都是研究我国现代文学的,重点研究赵树理,我们的通信也总是以赵树理为题目。去年丁香花开的日子里,我收到釜屋修先生所作《赵树理自杀未遂考——三十年代前半期的赵树理》的论文抽印本。刚刚过了一年,我又收到釜屋修先生寄来的一封信和一叠资料。可能由于他“现在忙得真没办法”,他在这次的信上没有再提樱花,但我觉得,他寄来的这份资料比樱花还撩人心喜。
他这次寄来的,是赵树理的两篇佚文,而且还是赵树理的手迹(复印件),多么难得啊!
近几年,我注意搜集赵树理的佚文,已搜集到一百七八十篇。两年前,我挑出一百二十篇佚文,以《赵树理文集续编》为书名,交给工人出版社出版。去年冬天,釜屋修先生托人带来一套日文的赵树理研究资料,其中有一篇文章署名赵树理,引起我的注意。我立即写信给釜屋修先生,说这是一篇佚文。釜屋修十分高兴,决定寻找佚文原件。
1955年,赵树理的《三里湾》出版以后,日本著名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专家冈崎俊夫先生着手翻译,请赵树理为日译本作序。赵树理于10月18日写信,对冈崎的工作表示感谢。同时写了一篇短文,说他刚给苏联的《外国文学》杂志写了一篇文章,题为《〈三里湾〉写作前后》,“假如要我现在再给《三里湾》写序,一定还出不了这篇文章所谈的范围”,所以就请冈崎先生把那篇《写作前后》译出,排在日译本《三里湾》之前,算作《代序》。所谓《代序的序》,指的就是这篇短文了。冈崎先生按照赵树理的意见,把《代序》和《代序的序》都译了出来,放在日译本《三里湾》之前。釜屋修去年寄给我的日文资料中,就有这两篇。
冈崎俊夫先生已于1959年去世。釜屋修为找赵树理序文的原件,先跟冈崎先生的儿子取得联系,然后与当年冈崎俊夫的助手立间祥介先生商定,今春到冈崎先生的家里去。他们还没有动身,冈崎先生的夫人冈崎俊江已经把赵树理写给冈崎先生的信、《代序》(打印件)和《代序的序》手迹全部找到了,信封也保存得完好。经过“文化大革命”的浩劫,赵树理的手迹已经不多,书信也只有几封。这样,由日本友人保存的这两件手迹就显得十分珍贵了。
《代序》和《代序的序》作于三十年前。那时,日本学者为把中国当代文学作品介绍给日本人民,费尽了心血。三十年后,日本的新一代学者为了搜集赵树理佚文,同样费尽了心血。釜屋修先生是日本和光大学教授,著有《中国的光荣与悲惨——赵树理评传》等书。近年,他又组织了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每个星期都要和会员在一起讨论我国当代文学新作。他的时间很紧,即使这样,他仍然写了不少有关赵树理的研究文章。从去年夏天起,他就在写《赵树理自杀未遂考》的续篇呢。
正是丁香花开的日子,我接到釜屋修先生寄来的这一叠资料,心情有些激动。我想,文学作品是最容易使各个不同民族的感情相通的。中日两国有悠久的文化交流传统,现在,中日两国人民更是亲如一家。当我坐在院子里丁香树下翻阅这一叠资料的时候,好象也闻到了日本樱花的清香。我相信,中日两国人民的友谊将象这丁香和樱花一样,永开不败!愿我们的子子孙孙都沉浸在悠远的芬芳中。


第8版()
专栏:群言录

在《电线杆》前
筱甲
将在今年7月创刊的《中国劳动人事报》,5月15日出了一期试刊,在第二版辟有一个《电线杆》小栏目。据“编者的话”称:有人把“对调启事”粘贴在电线杆上,寻觅对调“对象”,读者面既窄,又碍观瞻。为了适应这部分群众的需要,本报特辟“电线杆”专栏。要求对调、求职者,请来信(要加盖单位公章),本专栏热诚帮您“架线搭桥”,为您服务。祝您成功!
请想想这件事办得好不好?我说好!无论办报纸,还是办其它什么事情,都必须适应一定的群众的需要。而且要善于因势利导,把群众分散的需要,同人民的、党的、国家的、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而且还要结合得好,结合得自然,水到渠成,妙合而凝。使散漫的、自流的、有时还会伤雅的支流,经引导转而成为有系统的、汇合的、洋洋大观的劲流。尽一切可能把消极因素化为积极因素,这就是办一切事业的成功的妙诀。而我们有些做组织工作的同志,常常是主观主义地、自以为是地、甚至刚愎自用地去摧折一些积极的因素,使之化为消极因素。
这一个小小的《电线杆》栏目,定会受到读者的喜爱。试问,有什么人还能不欣然欢迎这样真诚的态度,还能不想亲睹这样的芳容吗?这是足以发人深思的;我也祝它成功!


第8版()
专栏:书林一叶

读《“天火”在中国燃烧》
康见
鲁迅当年曾经把在黑暗中国冒着生命危险传播马克思主义及其科学文艺理论的工作,比作普罗米修斯之窃“天火”给人类。几十年过去了,这“天火”早已燃遍赤县神州。但是,如果没有最初的星星之火,哪有后来的燎原之势?
最近,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王观泉同志的新著《“天火”在中国燃烧》,以不大的篇幅,基本勾勒与论述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大地上薪尽火传、终成燎原的历史过程,在这一重大理论研究领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书中引用了较丰富的材料,文字生动,说理清晰。作者不仅发掘了一些为人遗忘的史料,而且在引用人们熟悉的材料时也常常提出新的见解,给人启迪。例如,作者强调指出茅盾、沈泽民兄弟俩在二十年代初期我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战线上的先进地位,就很有见地。现在,人们对茅盾在当时的成就与贡献的认识,已趋于一致;而对其弟的评价,就确实很不够。再如,作者认为当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论争之际及其后,党的刊物《中国青年》集中发表了早期共产党政治家们探讨革命文学的文章,这“应当视为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最早关心文学革命的一次成绩斐然的组织活动”。这一论述,发前人所未发,点到了问题的本质所在。


第8版()
专栏:大地漫笔

可疑的“包”术
近来,文凭价格看涨。许多单位为了让部属领到一张中专或大专的文凭,出面同一些教学单位联系办学习班。而某些教学单位也欣然同意,只要收到相应的一笔款子,他就来个“三包”:包教、包学、包发文凭。
包教,是可以的;包学,就未必能做到,因为学主要决定在学员而不决定于教方。至于包发文凭,其中就难免有文章。一个班数十人计,先天基础参差,后天努力不一,学的结果肯定不同,这就不排除有人考试不及格,达不到毕业程度。这怎么可以拍胸膛“包”发毕业证书呢?但有人讥我为天真:三包,最重要的就是“包文凭”。
张聿温


第8版()
专栏:

想起我的高原
李发模
飞鱼一样的小车载着我
在这饱和着阳光与彩色波涛的长安街上奔驰
我从透明的玻璃上,浏览两旁
重重叠叠的高楼橱窗和熙熙攘攘的人流
这时,我想起我的高原
那犁轭一样躬耕的父老
那红土般朴实的乡亲
吟诗一样,当我在宾馆、公园
晚饭后在林荫散步的黄昏
脚下伸延着谈笑的韵律或与年轻的同行们一起,走向
热情的镜头,走向
令人羡慕的荣誉的掌声
这时,我想起我的高原
山脉般的手臂扶我向上的师长
岩石般敦厚地作我依托的亲人
一双双燃烧着期待的眼神……
是的,我还在成功的门外徘徊
暗箭会射向我执拗笨拙的雄心
但我怎能怯懦,可怜地抚摸
蔑视留在心灵的擦痕
我不能有愧高原的抬举
有愧土地,有愧高山
有愧背系在母亲的肩上
结痂的勒痕……
从山里走出来,摆脱在山里
那峡谷一样的狭隘
那雨林一样的闭塞
那藤蔓一样的爬行
象惊涛裂岸的黄果树瀑布
投入深沉的山海,面临绝壁
也要作山呼海啸的一个强音


第8版()
专栏:大地

大别山情思〔钢笔水彩〕 于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