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5月21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为残疾人谋幸福
——太原钢铁公司安置残疾人就业的调查
涂学能 吕吉山
山西省太原钢铁公司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充分挖掘企业内部潜力,动员各方面力量,给近四百名盲、聋、哑、拐残疾人员安排了职业,走出了一条大中型企业办社会福利事业的新路子。
太钢职工中共有残疾子女五百多人。近年来,随着大批青年走上工作岗位,残疾青年的就业问题越来越突出。他们因上学、招工受阻,思想苦闷;家长有后顾之忧。
怎么办?是企业自己设法安排,还是等政府民政部门来解决?太钢选择了前者。他们认为,残疾人也是社会中的一员,也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主人,使他们和健全人一样有学习、就业、康复、社交、婚姻的机会,是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经过多次研究,党委决定:公司职工残疾子女的就业问题,由企业内部解决。
去年8月,他们成立了“太钢公司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呼吁全公司职工都来关心残疾人福利事业,并给予人力、物力、财力、道义上的大力支持。公司还以拥有一百多万元固定资产的加工厂服务队为基础,办起了“太钢社会福利工厂”,安置了公司职工子女中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三百五十三名。福利工厂有机修、缝纫、针织等十个车间,目前,他们正在筹建毛巾、口罩车间和商店,准备在今年内把太钢尚未就业的近百名残疾青年全部安置完。
太钢兴办社会福利厂,得到了公司工会、共青团和各部门的热心支持。工会紧缩经费开支,拿出三万元资助福利厂,并与有关部门协商,发给每个残疾人“特殊优待券”,乘车、看病、购物等一律给予方便;团委发动团员青年捡废品,用卖的钱买了三十辆轮椅,赠给了残疾人;财务部门配合银行给福利工厂优先贷款,作为发展生产资金;太钢设计院设计人员为福利工厂提供了无偿设计。
太钢福利工厂安置残疾青年做了很细致的工作。厂医务所配有三名医生,对残疾人进行针灸和按摩治疗,帮助他们恢复一些器官机能;残疾人上下班行路难,厂里买了一辆大轿车,负责接送;聋哑人与健全人对话困难,公司破例调配了一名哑语教师。
在安排生产时,福利工厂因人制宜,合理分工。女青年张玉琴下肢瘫痪,福利工厂每月送料到家,送工资上门。去年11月,当针织车间主任吴延生第一次把工资送到她手中时,张玉琴感激地说:“我生活了二十多年,这是第一次拿到工资,第一次有能力孝敬父母。”
福利工厂做到安全生产,文明操作。建厂以来,未发生一起大小工伤事故。为减轻残疾人的劳动强度,最近他们决定将每天的工作时间,由原来的七小时改为六小时。
今年3月,山西省在太钢召开现场会,推广了该厂兴办社会福利的经验。太钢公司党委决心把安置残疾人就业作为企业改革的一项内容,进一步抓紧抓好,为国家分忧,为职工解愁,为残疾人造福。
太原钢铁公司安置残疾人就业的调查,给了我们一条有益的启示:作为经济实体的厂矿、企业,办社会福利事业是大有潜力的。
我国宪法第四十五条规定:“国家和社会帮助安排盲、聋、哑和其他有残疾的公民的劳动、生活和教育。”国务院也明确指出,举办社会福利工厂,使盲聋哑残人员各得其所,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具体表现。帮助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员,创造享有劳动的权利和履行劳动的义务的条件,单靠政府是不能完全解决的,要依靠全社会来帮助解决。
厂矿、企业办福利工厂的优势很多:一是资金充足,物质基础丰富,技术力量雄厚,可以给福利工厂财力、物力、人力上的支持;二是福利工厂为企业的生产、生活服务,产、供、销均有可靠的保证。只要领导重视、支持,绝大多数厂矿、企业都是有条件、有能力办福利事业的。如果全国所有厂矿、企业,特别是全民所有制企业都能象太钢那样,发扬主人翁精神,根据自己的条件,为残疾人谋幸福,残疾人在就业、生活等方面遇到的问题,就会得到解决。
——编者


第4版()
专栏:

一心一意抓工作 一言一行作表率
浙江省军区领导干部在精简整编中讲党性顾大局
新华社杭州五月十九日电 (记者吴东峰、通讯员刘汉山)浙江省军区领导干部在精简整编中,一心一意抓工作,一言一行作表率,使部队建设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好形势。
浙江省军区党委八名常委,大多数是战争年代和建国初期参加工作的老同志。在这次精简整编中,他们带头讲党性,顾大局,正确对待进退去留问题,努力抓好基层建设,发扬改革创新精神。不少同志表示,只要在部队一天,就要扎扎实实地干好一天,以干来迎接体制改革和精简整编。
浙江省军区有些历史遗留问题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在领导班子新旧交替的时候,司令员康明才、政委马骥良以高度负责的态度,抓紧查阅历史资料,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用党的政策统一党委“一班人”的思想。他们说:“我们一定要把历史遗留问题解决好,为新班子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担任纪委书记的副政委姚潮先后组织四个工作组下部队检查生产经营情况,及时纠正了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不正之风。副司令员王文惠深入到杭州、绍兴、宁波等十几个工矿企业进行调查研究,探索城市民兵工作如何适应经济改革的新形势。
军区主要领导干部还帮助机关干部解决住房困难,使四十七名机关干部搬进了新居。
省军区领导干部一言一行作表率,带动全区部队思想稳定,各项工作出现了新的局面。三十多名军、师干部纷纷下基层,走边防,扎扎实实抓好部队建设。第二期整党工作受到南京军区和浙江省委的充分肯定;全区十个驻防岛屿有三个达到了文明岛的标准;干部战士学习科学文化和民用技术的热情普遍高涨,到四月上旬,全区服役三年以上的老兵,已有二千五百多人掌握了一门以上的专业技术;广大民兵正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和农村商品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


第4版()
专栏:

把应由基层解决的问题解决在基层
修武县认真处理群众来信来访
本报讯 记者徐平报道:目前,河南省修武县成为全省三个无人赴京上访县之一。这个县人口不过二十三万,以往由于对信访工作重视不够,职能部门作用没有发挥,一些该处理该解决的问题久拖不决,致使每年总有十几起进京、几十起赴省上访的事。去年该县县级领导班子调整后,新的领导不但经常过问信访工作,而且重大案件亲自批办,决心把应由基层解决的问题解决在基层。县委书记陈思义宣布“接待信访约法六章”:凡给县委和他本人的来信,由他本人拆阅;来访求见的,安排时间接谈;重要的群众来信,由他阅批;经他批转的信件,均要上报处理结果;涉及县委、县直属机关和各乡主要负责人的问题的来信,由他和县长会商处理;信访部门批转的信件,有关单位必需按期报告处理意见。县委“一班人”,去年共阅批群众来信一百五十六件,占全年来信总数的28.1%。去年,该县信访年终结案率达到95%,省委、省政府要结果的十一起案件全部结案上报。
修武县委“一班人”把信访当作信息窗口,从信访中,能看到文件、报告上看不到的东西,听到会议桌上听不见的声音,从中发现并研究改革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去年,信访反映基层干部撕毁合同,侵犯承包户利益的问题较多,县委派人对基层领导班子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发现有的干部年龄大、文化低,对发展商品生产力不从心,束手无策,自觉不自觉地阻碍了商品生产的发展。该县五里源乡有二十二个村级领导班子,但能积极贯彻执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各项农村政策、适应商品生产要求的班子只有五个,县委经过试点,慎重稳妥地调整了一些农村基层领导班子。


第4版()
专栏:

参加“亚太地区青年友好会见”的各国青年朋友分五路在各地参观访问
新华社北京5月19日电 参加“亚太地区青年友好会见”的各国青年朋友四天来分五路在郑州、太原、南京、成都、哈尔滨等地参观访问。
国际青年年中国组织委员会副主任李克强和中国青年代表团的部分成员陪同十个青年代表团七十一位青年朋友在郑州参观,并同当地青年举行联欢活动。
5月17日中午,中外青年朋友一起来到郑州北部的黄河游览区,共植了亚太地区青年友好会见纪念林——象征友谊长青的柏树。
十三个国家、地区的六十五名代表、观察员在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副主席克尤木·巴吾东的陪同下,于5月16日到达太原。罗马尼亚、日本的青年来到太行仪表厂工人家中作客,工人拿出传统的饭菜招待他们。
在南京,二十一对新婚夫妇5月18日下午在南京饭店愉快地接受了六十多位外国青年朋友的祝福。他们的集体婚礼为“亚太地区青年友好会见”在南京的活动增添了喜庆色彩。参加由南京市青年联合会主办的集体婚礼仪式,是这次南京青年和外国青年朋友友好交往的一项集体活动。
5月18日,位于成都南郊的西南民族学院张灯结彩,举行中外青年营火恳谈联欢会。参加联欢会的中国青年来自三十二个民族。为了欢迎远方的朋友,羌族青年跳起了象征幸福、吉祥的《百合花舞》,苗族青年跳起了赞扬友谊长存的《芦笙舞》,傣族学生演出了反映傣家美好生活的舞蹈《赶街》。
八个亚太地区青年代表团的代表分属十多个民族,他们都表演了自己民族的歌舞。孟加拉姑娘跳起了双人舞;新西兰朋友演唱了毛利族民歌;泰国青年从主人这里借来了象脚鼓,载歌载舞。当南斯拉夫青年代表团唱起中国青年熟悉的《啊,朋友再见》时,不少中国青年也随之加入合唱。
5月18日下午,哈尔滨儿童公园门前,数百名挥舞花束的少年儿童将外国客人迎至儿童列车上。在悠扬的乐曲声中,儿童列车从“北京站”徐徐启程。


第4版()
专栏:

实践一段 总结一番 提高一步
南空党委加强对中青年干部培养教育
本报讯 人民解放军南京空军党委注重中青年干部的培养与提高,先让他们在工作岗位上实践一段,再坐下来读书总结,迅速提高工作能力和领导艺术。经过一年多的实践,现在,南京空军军、师、团三级领导班子的新成员都胜任了本职工作。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空军司令员张廷发在南空检查工作,赞扬“实践一段,总结一番,提高一步”的做法好,对加速领导班子建设很有必要。
近两年来,南京空军党委选拔了近三百名中青年干部到军、师、团三级领导班子中担任领导工作。他们平均年龄团级的三十岁左右,军、师级干部都在四十岁左右。
调整后的各级领导班子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79%,每个班子都有一二名大专生。航空兵师、团长和军长、军区空军司令员都是飞行员出身,师、团长现在个个能上天飞行。
南京空军党委做出决定,机关各部门短期不开会,不抽调这批中青年干部到机关执行临时性任务,让他们有充足时间和机会在实践中增长才干。与此同时,军区党委组成上百个老干部小组对新干部进行有的放矢的传帮带。经过上下的共同努力,这些新干部都在半年多时间熟悉了情况,较好地适应了本职工作,初步在干部战士中建立了领导威信。
在这些新干部基本胜任工作后,南京空军党委采取办专题集训、以会代训和先会后训等方法,先后办了航空兵师、团长,飞行指挥员,参谋长,政治部(处)主任和负责行政管理的师团干部等七类领导干部九期集训班,让这些中青年干部离职一段时间,坐下来认真读读书和学习上级有关文件,静下心来对自己实践经验进行认真回顾和总结。一次,某航空兵师组织了两个战斗团带有实战背景的空中、地面同时对调转场的演练,参加集训的师长和两个团长利用在集训班学到的方法和知识,周密计划,预想全面,将数十架飞机和一千多台次车辆调度得有条不紊,按时保质完成了任务,未发生任何差错。
(武丁)


第4版()
专栏:

台湾十四名无党籍省议员集体辞职
新华社北京5月20日电 据台湾报纸报道,台湾“省议会”有十四名无党籍议员在5月16日集体辞职。台湾“省议会”成立三十九年来第一次发生这样的事件,在台湾社会上引起了不小的震撼。
据报道,这一事件的起因是台湾“省政府委员会”的一项超额预算案。按照“省府组织法”的规定,委员名额最高限额为十一名,但实际上委员已有二十三名。对此,无党籍省议员认为“省府委员”的名额并无增加的必要,因而不应增拨预算,免使人民增加负担。但是,国民党籍议员按照上面的指示办事,主张按现有编制通过预算。此案经过13日到15日三天的争论没有结果。到16日复会时,主席开动表决机器,以四十四票对十二票,一票弃权,通过了“省府委员会”1986年度七千九百三十七万六千台元的预算。十四名无党籍议员随即推宜兰县选出的议员游锡堃为代表宣读辞职书及最后声明,然后集体退席。
台湾《自立晚报》当天以《以辞职做为改革的催化手段》为题,报道了参加集体辞职的无党籍省议员发表的谈话。苏贞昌在谈话中说:“省府超额委员的预算,显然违背省府组织法的规定。‘有力者’无视‘法’的存在,制法而不愿受制于法,那议会还有何用?”他说,“辞职绝非目的。辞职是要求最起码的守法而不可得的情形下,所作最无奈的抗议,希望借此做为改革的催化手段。”游锡堃说:“台湾省今天居然有两百七十八个违法机构,如果政府无法解决,则显然国民党制法而不愿受制于法。”简锦益和蔡介雄说:“在国民党一党独大的情形下,议会监督行政机关的职权根本无法发挥。执政党控制掌握议会的力量已发挥到极致,议会监督行政机关的力量近于零”。周沧渊和陈启吉认为,“省政府组织年年违法,年年不改,身为省民所托之民意代表,既然无法尽到职责,留在省议会已无意义,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党外省议员只好走向辞职之路。”
近期台湾当局及非国民党人士之间的政治形势趋于紧张。台湾当局加紧查封党外杂志,进一步控制言论,引起数十名党外杂志工作人员于5月7日到台湾“立法院”等单位请愿。这次“省议会”十四名非国民党议员的集体辞职,进一步加剧了这种紧张关系。


第4版()
专栏:

许飞青当选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张吾乐担任甘肃省副省长
新华社兰州5月19日电 甘肃省第六届第三次人民代表大会于5月9日至19日在兰州举行。会议补选许飞青为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决定张吾乐为副省长。会议接受了吴治国、刘海声辞去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职务的请求。


第4版()
专栏:

胡启立郝建秀会见三个朝鲜代表团
新华社北京5月20日电 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胡启立、候补书记郝建秀今天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正在中国考察访问的三个朝鲜代表团,宾主进行了亲切友好的谈话。
这三个代表团是:以出版指导局局长李凤秀为团长的朝鲜出版代表团、以中央广播委员会副委员长金光浩为团长的朝鲜广播电视代表团和以《勤劳者》杂志社副总编朴观述为团长的朝鲜《勤劳者》杂志社代表团。


第4版()
专栏:

王震会见日本客人
新华社北京5月20日电 中日友协名誉会长王震今天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以日本消防协会理事长德田正明为团长的日中友好消防访华团,宾主进行了友好的谈话。


第4版()
专栏:

全国人大代表团离京赴墨西哥参加常规武器裁军讨论会
新华社北京5月20日电 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何英率领的全国人大常委会代表团今天下午乘飞机离开北京前往墨西哥,出席由各国议会联盟举办的常规武器裁军讨论会。
参加这次讨论会的有各国的议员和裁军、外交等方面的专家。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符浩、全国人大华侨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司徒慧敏、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阎明复等到机场送行。


第4版()
专栏:

喀麦隆国庆招待会在京举行
新华社北京5月20日电 喀麦隆共和国驻华使馆临时代办让·马克·姆贝和夫人今天下午在使馆举行招待会,庆祝喀麦隆共和国国庆。
水电部部长钱正英等有关部门负责人和各国驻华使节应邀出席了招待会。


第4版()
专栏:

张劲夫会见美国泰克公司访华团
据新华社北京5月20日电 国务委员张劲夫今天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会见由总裁汪德仁率领的美国泰克公司访华团。中国科学院院长卢嘉锡会见时在座。
代表团是应中国科学院东方科学仪器进出口公司的邀请于5月18日抵京,参加今天上午在西苑饭店举行的泰克(中国)有限公司北京办事处开幕式的。


第4版()
专栏:

驻港领事团参观喀什
据新华社乌鲁木齐5月20日电 五国驻港领事团一行结束对喀什的访问,今天中午乘飞机返回乌鲁木齐。他们是从5月18日开始对新疆南部维吾尔族人民聚居的古老城市喀什进行参观访问的。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许家屯已在5月18日先期离开新疆从乌鲁木齐乘火车去甘肃敦煌参观访问。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王恩茂、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司马义·艾买提等到车站送行。


第4版()
专栏:

朱学范会见日本朋友
新华社北京5月20日电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朱学范今天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会见由众议员、日本社会党中央执行委员藤田高敏率领的日本社会主义研究会代表团。朱学范在友好的交谈中向日本朋友介绍了中国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情况。
中联部副部长蒋光化会见时在座。代表团是5月18日抵京对我国进行访问的。中联部部长钱李仁昨天会见并宴请了日本朋友。


第4版()
专栏:

郑天翔结束对美国的访问后回到上海
新华社上海5月20日电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郑天翔一行结束了对美国的友好访问,今晚乘飞机回到上海。
中共上海市委常委、秘书长黄菊,和市委政法委员会书记石祝三等到机场迎接。
美国驻上海总领事鲁植也到机场迎接。


第4版()
专栏:

郑拓彬部长一行离京访问欧洲共同体
新华社北京5月20日电 应欧洲共同体邀请,对外经济贸易部部长郑拓彬一行今天离京赴布鲁塞尔与欧洲共同体举行第二次部长级定期会晤。
这一会晤是1983年建立的,旨在就国际经济形势及其他双方感兴趣的问题交换意见,介绍各自经济形势,探讨进一步扩大双边经济贸易合作的可能性。
郑拓彬部长将代表中国政府与对方正式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欧洲经济共同体贸易、经济合作协定。
同郑拓彬部长一道赴欧洲共同体访问的还有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曾涛,贵州省副省长周衍松。


第4版()
专栏:

宋平会见美国经济专家
新华社北京5月20日电 国务委员宋平今天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会见美籍华人经济学家、美国企业研究所所长颜彼德一行,宾主进行了友好的谈话。
以颜彼德教授为首的十七名美国经济专家是今天中午到达北京的。客人们日内将前往鞍山市参加国际企业管理研讨会。


第4版()
专栏:

秦川率人民日报代表团赴日本访问
本报讯 应日本经济新闻社邀请,以秦川社长为团长的人民日报代表团,于5月20日乘飞机前往日本进行友好访问。
人民日报总编辑李庄到机场送行。


第4版()
专栏:

为了振兴中华
——访全国台联理事赖俊铭
本报记者 张连兴
工作一天,下班后买回一兜鲜嫩的黄瓜,透红的西红柿,会给您的家庭生活增添多少乐趣!著名的蔬菜大师赖俊铭,就是不断向社会奉献优良蔬菜新品种的人。
赖俊铭是河北省农科院的高级农艺师。最近,趁他到北京开会的机会,我访问了他。
赖俊铭原籍台湾嘉义,早年旅日念书,京都大学园艺系毕业。“把智慧用到祖国去!”他怀着这样的信念,于1953年携带日本籍妻子山上郁子回国,来到河北定居。从那时起,他就从事蔬菜杂交优势的研究。到七十年代,他已经引进、培育出西红柿、黄瓜、白菜等优良品种近三十个,在全国许多省、市推广。他培育的三十八号、三十九号黄瓜,受到群众的普遍喜爱;他主持研究的抗病大白菜,曾获省农科院一类成果奖;他负责培育的西红柿优良品种冀红一号,亩产一万三千余斤,超过标准品种37%。理想逐步得到实现,他觉得真幸福。
“史无前例”的年代,赖俊铭夫妇,一个出生在京都的日本人,一个来自海外的台湾人,自然受到“横扫”,一件件不幸的遭遇接踵而来。他的事业中断了。“位卑不敢忘忧国”,他在逆境中不停地追求着。1971年,赖俊铭夫妇由干校下放到邢台。农办的同志冒着立场不稳的风险,派小轿车接他们做技术指导。他主动住到郊区,和农民一起生活,一起劳动,在生产中做研究。农民尊重他,关心他们夫妇的生活。当时市场奇缺的“三辣”之一生姜,河北历史上很少栽种,产量也低,赖俊铭同邢台副食公司的同志一起,经过栽培试验,亩产从千斤以下提高到三四千斤。多年来,他为群众淡季吃不上鲜菜着急。借这个机会,他开始着手搞当时在全国还不多的塑料大棚蔬菜栽培。
1982年3月,赖俊铭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现在,他是河北省政协常委,全国台联理事,国家科委发明奖审定委员会委员,河北农科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大小职务有二十几个。他觉得,三十年来,现在是发挥自己才能的最好时机。他感到有使不完的劲,做不完的事业。他早晨五点多钟起来,作田间观察;晚上,经常学习工作到十一点多钟。他常对人说:“要是一天能有四十八小时,一年变成七百二十天该多好啊!”每年炎夏,单位组织科技人员去北戴河避暑,好几次机会,他都放弃了。他说:“天气越热,蔬菜越需要管理。放弃了疗养不可惜,失去一次研究机会才可惜。”
今年初,赖俊铭主编的《蔬菜栽培》一书已经脱稿。他既要出科研成果,又要尽快地把这些成果变成社会财富。他从来不把知识据为己有,不封锁,不保密,有求必应。不管是技术,还是资料、种子,都毫无保留地献给大家。在繁忙的工作中,他耐心地接待各地来访的技术人员和菜农,一件件地处理问技术、要种子的来信。许多青年同志写的论文,翻译的作品,请他修正,他总是欣然应允。
知道了赖俊铭对祖国人民的深厚感情,藏在我心里很久的一个疑问逐渐解除了。
1978年底,赖俊铭偕妻子到阔别二十五年的京都探亲。人们议论纷纷:“文革”中他们备受屈辱,到日本,地熟人熟,有亲人,生活条件好。这一去,肯定不回来了。但是,1979年6月,他们不仅按规定假期,准时回到工作岗位,而且带回自费收集的研究资料。于是我问:“您没有象人们猜想的那样留在日本,是您的事业心在起作用吧?”赖俊铭因为得到理解而高兴了:“是的,把智慧献给自己的祖国,这是我青年时代就立下的誓言,任何时候,也不能放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