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5月13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余热”余谈
李百臻
“为革命贡献余热”,这是现在很时兴的一句话。一个革命者到了晚年,“发热量”锐减,但仍抱定决心,即使只能发十大卡、二十大卡的热,也要不遗余力,每日发“热”不止,奉献给社会,这种“燃料化灰热始无”的革命情操实际上是一种“余烬的发热”。我们通常说的离休老干部贡献余热,就是指的这种“余烬之热”。这是十分可贵的。
但另有一种“余热”却颇值一议。工程技术界所谓的“余热”,实际上指热能作功后的剩余热。换言之,要先有“作功”,才有“余热”可言。有些还身居职位的同志,头脑里的“灰分”渐多,革命意志里的“含矸率”增高,所以他那炉火越烧越不旺,直冒烟儿,完不成本职工作应发出的热量,欠了革命事业几百万、几千万大卡的“热债”。奇怪的是这类“欠热户”有的也侈谈自己每日是在献“余热”。好象干工作本来就该只冒冷气儿,要不是自己风格高,给革命事业“搭”上这点热,自己早就享上只烧燃料不供热的清福了。存心把自己分内的发热值降低到“○”的标准,自己偶尔有热,便是“余热”。这是所有“早冷症”患者为了使自己的低热得到公认所惯用的伎俩。应该特别指出,在这类“早冷症”患者中,有一部分人是因为看到“仕途无望”,而提前“打烊”的。他们有的虽然还未到“知天命之年”,却什么“天命”都晓得:“得啦,都看透了!我就这些‘余热’了,请到别的店家去看看吧!”
至于那些身居公职却一心为自己的家庭、亲友故旧谋利益的人,他们的“热”已经违章供应了实惠的“热门”,外流于四通八达的“热线”了。他们主持的那些部门实际上只能维持“不结冰状态”或“准结冰状态”,有的还得向整个社会作“吸热反应”。如果这些人也标榜他们是在向革命事业献“余热”,我觉得倒蛮名副其实呢!因为“热”几乎都变成“私热”了,为“公”的“热”所剩无几了,不是“余热”是什么?
共产党员是特殊材料制成的。用这种材料装配成热机,绝对不会只造“余热”。果真造“余热”的多起来,全党的“热效率”就不堪设想了。坦率地说,这也叫腐败。整党中,那些甘居“余热带”的同志,头脑要热一热,脸也不妨热一热,对照文件传导、对流、辐射一番,“应发热量”和“余热”的关系就能摆正了。


第8版()
专栏:

  四十年前
  迎秀
四十年前的5月初,英勇的苏联红军战士把胜利的旗帜插上柏林希特勒“第三帝国”的国会大厦,随之,纳粹德国投降了。就是在这座国会大厦,希特勒上台伊始曾放了一把火,制造了有名的“国会纵火案”来镇压共产党,实现他的法西斯独裁。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著名活动家、可敬的季米特洛夫同志当时为这桩案子在莱比锡法庭上同法西斯进行了坚决的斗争,他那正义而勇敢的声音鼓舞了全世界共产党人。仅这两件事,我想,柏林的这座国会大厦恐怕也可以算得上是纳粹兴亡史的见证之一了。因此,1983年夏我有机会来到柏林时,很想亲眼看看这座建筑物。可惜的是,战后柏林已被拦腰分割成两半,旧的国会大厦位于西柏林。我在民主德国首都的柏林,就只能在“柏林墙”附近遥望了。其实它就近在咫尺。不知怎的,我对它的外貌并不觉得陌生,可能是由于五十年代在苏联电影《攻克柏林》中看到过吧?!听说,它现在已改做历史博物馆,不知道其中是否也有纳粹法西斯在欧洲肆虐的这段历史。
希特勒从1933年1月登台到灭亡只有十二年零几个月的时间,但是他给欧洲人民和德国人民带来的灾祸却罄竹难书。特别是在战火纷飞、黑色卐字旗笼罩着欧洲的那几年,为了镇压人民,法西斯在各地设立了许多“集中营”,用来关押和杀害手无寸铁的人。苦役、饥饿、瘟疫、酷刑、枪杀和毒气……使集中营成为“死亡营”的别名。受害者的人数是用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来计算的,他们遭受的苦难是永远也诉说不尽的。战后,部分集中营的遗址被欧洲人民作为纪念馆保存下来,目的是让人们永远记住法西斯的暴行,不许历史重演。最近这些天,在一些集中营旧址,人们纷纷举行集会,纪念反法西斯战斗胜利四十周年和悼念受害者。这勾起了我的许多回忆。我参观过几个集中营遗址的情景又浮现在眼前。
位于波兰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纪念馆留给我的印象最深。这是欧洲几个最大的集中营之一。由于苏军挺进神速,法西斯分子逃命时没来得及完全炸毁,还保存着一些完整的牢房、毒气室和焚尸炉等。大门也完好无损,拱形铁门上方镶着几个大字“劳动带来自由”。事实上,被关押着的人们一天要劳动十二个小时,加上饥饿和传染病,使他们筋疲力尽,往往活着出门去劳动,回来时被同伴抬着尸体。沉重的劳动带来的是死亡,法西斯却称之为“自由”,制造弥天大谎是这伙杀人强盗的惯伎。法西斯把大批从欧洲各地抓来准备处死的人用火车一直拉到奥斯维辛特设的小站台,然后命令这些人先去“洗澡”,休整一天。然而,当人们走进浴室后会发现,低低的天花板上那许多小喷头一滴水都没有,原来那是用来施放毒气的。人被毒死了,并不算完,接着,刽子手们把死者的头发全部剃下,如果谁镶有金牙,也要敲下来。最后,被害者才被送往焚尸炉,装入那象抽屉似的长匣,推入炉膛。看到被害者遗留的实物——头发,更令人惊骇和气愤。苏军解放这个集中营时发现打好包尚未发运的头发就有两吨!从展出的部分可以看出,头发长短不一,颜色深浅各异,多少死难者啊!面对这些遗物,铁石心肠的硬汉也会凄然泪下。据介绍,这个集中营五年时间共关押、杀害近四百万人,他们分属二十八个国家,其中有共产党人、苏联军官、反法西斯人士及其同情者和亲属,也有无辜平民,或者是因为犹太人血统。
在民主德国的布痕瓦尔德集中营纪念馆,我走过一条被称做“血路”的路,来到德国共产党领导人、国际工人运动卓越活动家恩·台尔曼被枪杀的地方,在他的墓前致敬。这也是个规模较大的集中营,先后囚禁过几十万人,只是解放时由于伤寒病猖獗,把牢房烧掉了。在南斯拉夫,我还参观过一个较小的集中营旧址。别看它小,这里同样是人间地狱,法西斯杀人手段同样凶残。这里专门设有几间用铁栅栏做门的单身牢房,门外几尺远就是刑讯的地方,为的是让“囚犯”亲眼看着他的亲人和同志怎样被酷刑拷打。
“多行不义必自毙”,古今中外都是如此。希特勒法西斯的横行霸道使他的“第三帝国”成为短命的,希特勒及其一伙追随者早已被扫进历史垃圾堆。战争唤醒了人民,人民又推动了历史。战后的世界迅速前进了,尽管战争的危险依然存在,但同四五十年前已大不相同。在今天的世界上谁想象希特勒一伙那样为所欲为,已不那么容易了。我想,这是纪念战胜法西斯四十周年时可以告慰于死难者的。


第8版()
专栏:群言录

  鸟在林则乐
  顾宝华
宋代文学家苏轼的母亲程氏,非常注意教育孩子们爱花护鸟。她常对孩子们说:“花在树则生,离枝则死;鸟在林则乐,离群则悲。”在母亲的教育下,苏轼和他的姐弟们都非常懂得爱花护鸟。他们家旁的灌木中常有一种叫桐花凤的小鸟前来筑巢。这种小鸟毛分五色,冠耸尾翘,美丽异常,筑巢很低,俯手可拿。然而,苏轼与他的姐弟们从来不去捕捉,相反有时还去“饲食观其乐”。
鸟类与人类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保持自然界生态平衡中有突出贡献。为此,目前世界上有许多国家都很注意保护鸟类。据一些从美国回来的人讲,在美国的一些大城市里,鸟儿很多,而且它们不怕人,常常在人们伸手可及的地方蹦跳啄食。究其原因,是每个公民从小都受到护鸟法律知识的教育;爱护鸟类,人们已经养成了一种自觉的习惯。
近几年来,我国在护鸟活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离“鸟不怕人”的境地还有很大差距。这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采取必要的措施,人人起来爱护鸟类,特别要教育青少年,不要随意捕捉,更不能任意伤害,使我们的祖国到处山水秀丽,鸟语花香。
这方面的教育要坚持下去,到我们的儿孙辈成为父辈、祖辈时,希望人类与鸟类和谐相处不再只是一个童话。


第8版()
专栏:新书架

  《旅踪咏拾》
段云同志的诗集《旅踪咏拾》将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本书是从作者近千首诗作中精选出百余首辑成的,书中有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情吟咏,对祖国未来寄予的美好祝愿。其表现手法别具一格,既有古体诗的严谨,又有自由诗的活泼流畅。诗后均有起注解作用的散文附记,诗文并茂,使读者不仅得到美的享受,且能增长知识。
(宙里)


第8版()
专栏:

  女乡长
  刘益善黄酒在铝壶中蕴藏着芬芳蓝花大瓷碗呼唤着海量未喝我们就醉了,女乡长说哪家没酿造黄酒几缸我们是相信你的,一个上午你陪我们采访了专业户科技中心,乡办服装厂农民文化中心大楼……使我们这些文人镜片上不再有怀疑的光今天的乡村是真富了富了山山水水富了久储心中的向往年轻的女乡长谈起规划、商品、管理谈起改革、干部、文化如雨落瓦顶,潮起大
江三碗黄酒,没使我们
醉乡村明天的设计才使我们醉得酣畅女乡长,面带桃花了黄酒能叫人一吐衷肠——高中毕业成绩优秀你没作为升学的垫脚砖你把它铺成知识的新路铺向曾经贫穷的故乡责任制推行了你挑起了故乡变富的愿望乡民代表会上选出了女乡长共产党人不为己不为欲你领乡民们酿造着生活的芬芳黄酒在酒碗里散发馨香一位女乡长脸上透露着未来我们看到看到了锦绣田野里,屹立着中国乡村美丽而年轻的形象


第8版()
专栏:

  芝罘·成山·琅玡
  赵洛
 山东半岛象一只脚伸进大海。三面是茫茫无边的碧波,岸边岩石卷起雪花的激浪。这里风物宜人,物产丰富。在半岛的北、东、南三边有芝罘(音浮)岛、成山角、琅玡台,形成一个三角。很奇怪,这三角的三点,两千年来成为名胜,远近闻名。秦始皇十年中五次出巡,竟不远千里,三次来到这三地,汉武帝也一再来游,为什么这般吸引人?
西安骊山兵马俑是向东的,也许始皇想没世后仍带着这支羽林大军再来重游?
波涛汹涌,缥缈无际,忽见海市蜃楼,云烟缭绕,对于在秦陇西方久住的人,东边大海又多辽阔有趣!加上齐燕的方士幻想诌出种种海上蓬莱三神山的神话,灵芝、瑶草等神仙不死之药,对于想长生的君主又多么有诱惑力!还有《史记》记述齐国古老宗教八神将,在这三处都有主神。须知泰山梁父不过也是这样的主神之一。
芝罘和烟台隔海相望,四面环海,一径通陆。仲春始皇在这里祭阳主的神。并在这里刻石说:“时在中春,阳和方起,皇帝东游,巡登之罘,临照于海。”又一石刻说:“昭临朝阳。观望广丽”。碧海无边,如凌太虚,春分时节春意正浓,到此登高望远,开阔广丽,仍是奇观。
成山角在山东半岛的最东端,现属荣成县,在地球经度上,比台湾省最东部还要偏东。从西向东走,这里是东极的“天尽头”,是最早看见日出的,所以始皇在这里祭日主的神,迎日出。这里日出得早,古称“不夜”。太阳从险急的潮浪中涌出,霞光万丈。这里一年中多有汹涌澎湃的大潮,在此早起看日出,是绕有兴味的。
琅玡在胶南县东南,从前临海有台。始皇在台上祭四时主神。这神主“岁始”,管一年收成好坏,始皇登台祭祀是祈求农业好收成。
今天烟台成为开放城市,半岛将活跃起来。假如了解历史故事:阳春去芝罘,成山观日出,琅玡看收成,是会增加在半岛上旅游的情趣的。假如再探索,还会发现,这些神主的祭祀里也有着科学的成分。阳春到芝罘,正是仲春的春分,是昼夜相等的日子,这里有历法的计算。《尚书·尧典》有这样的记述:“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旸谷。寅宾出日,平秩东作……”知道了这些,芝罘、成山、琅玡更会增加我们浓厚兴味的。


第8版()
专栏:

  死不了草
  孟瑞凌
  你从遥远的山坳,寄给我——
  颗少女纯朴、羞涩的心。
  山村般清秀、美丽,
  犹如那向往自由的蒲公英。
  你说,它——
  株永远不会枯死的小草,
  只要伏贴着大地,
  就有顽强的生命。
  尽管不是安泰,
  也不畏惧飓风。
  我收下了,饱含着感激的热泪
  收下了你的深情。
  把这株永不会枯的“死不了”,
  刻进记忆,珍藏进心灵。
  人类、友谊与蓝天同在,
  我向阳光和你交出真诚的心。


第8版()
专栏:

  宝钢“圆舞曲”〔摄影〕 郑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