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5月11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随笔

应该大书特书的业绩
靳延
最近,团中央、全国青联组织了一些青年艺术家赴大西北核试验基地慰问演出,为戈壁荒滩送去了文艺鲜花。这一行动,是应当受到人们的赞扬与褒奖的。我认为,这还只是一个很好的开端,文艺工作要沿着这一方向走下去,有更多的工作要做。这不仅在于我们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还有许多同志长年奋战在类似核试验基地这样艰苦的环境里,更在于我们的文艺工作者还需要从多方面、更深入地为这些富有献身精神的同志们服务。
在核技术领域,奋战着一大批优秀的科技工作者、工人、解放军指战员。为了发展我国的核事业,他们在异常艰苦的条件下,所付出的牺牲,做出的贡献是十分令人赞叹的。不论就政治素质,还是科学技术水平而言,他们都堪称我们国家的一代精英。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他们的这种值得大书特书的经历与业绩一直鲜为人知,不论是从新闻、通讯,还是从文艺作品中,人们都难得窥见他们的形象。一代英豪的辉煌业绩多年来一直蒙罩着一层神秘的纱幕。一位从事原子物理研究的朋友曾对我谈到:在他的同行中,很多人读过一本《现在可以说了》,作者是美国当年曼哈顿工程的领导人。作者写这本书的政治目的与历史观点暂且不谈,这本回忆录确以其丰富的史料生动地描述了当年原子弹科研工程的历史图景,大有为之颂扬之意。这位朋友不无遗憾地讲到,我们的核事业,是一项正义的事业,创业者们从罕见的艰难困苦中起步,克服了外部的封锁与内部的干扰,依靠自己的力量,取得了震惊世界的成就。这项事业经历的种种曲折,创业者们经受的种种磨难,都是文学创作少有的好素材,我们的文学家何不以自己的彩笔将其彪炳千秋,激励后人呢?
在中国作协第四次代表大会上,胡启立同志代表党中央书记处对文艺工作者提出殷切期望,要我们的作家、艺术家们多多地反映四化建设中涌现出来的新人物、新事物,以激励、鼓舞全国人民大干四化的热情。在核试验基地的这些同志们当中,就有许多闪光的事迹和壮丽的灵魂等待着作家们去发掘,用艺术手段使之呈现于亿万人民。尽管那里目前还是一块有待艺术家们开垦的处女地,但是,只要深入到这块生活土壤中去辛勤耕耘,必会收获到丰硕的果实。


第8版()
专栏:山川风物

  辉煌的大足石刻
  刘开渠
我国的雕塑艺术是非常伟大的、辉煌的。大足石刻在我国古代雕塑史上翻开了新的一页,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艺术财富。
大足石刻位于四川重庆市西北的大足县境内,共有摩崖造像五万余身,分布四十余处,其中宝顶、北山两处最集中,规模最宏大。国务院列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足石刻创始于唐,历经五代、两宋,迄于明、清,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有释、道、儒和反映社会情景的造像,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地方特点,是研究我国古代社会、哲学思想、宗教、雕塑史重要的形象资料,是一座古代石刻艺术的宝库。
我国石刻艺术在魏晋以后,受外来宗教影响,到了龙门等石窟,又逐渐形成了中国风格。而大足石刻更是以简练的写实方法,在表现上突破了一些宗教雕塑的旧程式,有了创造性的发展;造型生动圆润,刻法流畅明快,有含蓄之美,为中国石窟艺术增添了新光彩。
在艺术上必须不断前进,不断有新创造。大足石刻的雕刻家们正是这样做的。最近在北京举办的“大足石刻展览”,通过复制的作品和大量照片,再次证明了这点。我们要学习这种精神,以做出代代有新创造的中国雕塑艺术。


第8版()
专栏:

  《史记注译》序
  周谷城
一个国家的古代文化遗产,如果完全不能为今人所接触,那便等于没有。能发生接触的办法,只有两个:或则提高阅读古汉语的能力,或则把古汉语译成现代文。凡研究所或大学文科研究人员自以提高阅读能力为必要;对一般读者来说,只需把古汉语译成现代文就行了。由四十六位文史工作者编写的这部《史记注译》,无异于用现代文著的《史记》,最便于读者;对一般读者阅读古籍有帮助,对发扬光大古代文化遗产更有功劳,是一部好书。祖国古代文化遗产丰富,大部分都要如此加工一番。从今以后,希望这个工作能逐步开展。余不多叙,即以此为序。
(《史记注译》将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第8版()
专栏:

  艺坛耕耘六十年
  ——访中央美术学院许幸之教授
  许青
参观《许幸之画展》之后,人们对许先生漫长的艺术生涯表现出浓厚兴趣。我特意拜访了他。
“我的名字虽然叫许幸之,然而,‘幸之’却颇为不幸,我走过的是条极其坎坷的艺术道路。”原来,许老从小就爱上了绘画,十四岁拜江南名画家吕凤子为师,后又到上海美专学习。1923年,他入上海东京艺术研究所进修,在一次展览会上,认识了郭沫若、成仿吾、郁达夫,三位创造社创始人对他的展品给予了较高的评价。次年,他东渡日本求学,考入东京美术学校。郭老很高兴,主动每月津贴他少量的钱,作为勤工俭学的补助。
北伐开始后,他毅然走出“象牙之塔”,应郭老电邀回到上海,担任北伐军总政治部美术宣传工作,遇“四·一二”反革命事变,不幸被捕入狱,险遭不测。保释出狱后,为了摆脱国民党迫害,他重返东京,一面学画,一面参加左翼组织活动,发起组织“青年艺术家联盟”并被推为书记。1928年,他目睹经济危机的灾难,挥笔画了第一张有强烈政治倾向的油画《失业者》,以简练的构图,鲜明的色彩对比,揭示了资本主义的黑暗。第二年,他应夏衍同志电邀回国,任上海中华艺大西洋画科主任,并和一些进步画家组成了“时代美术社”。四十年代初,许先生被邀请到苏北根据地,参加组建了鲁艺华中分院,并设计了新四军的臂章。后来,他根据党的指示回沪赴港工作,历任中山大学等校教授,由于从事进步文艺活动,曾三次被解聘。
解放后,他初任上海科教电影制片厂副厂长,后调中央美院任美术史教研室主任。他一面认真教学,一面刻苦作画和著述。
许老的画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自成一格。既有栩栩如生的人像,又有气象万千的风景和典雅逼真的静物;在油画之外,还有色粉、水彩、彩墨等多种形式。
“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细心的观众,还会看出许老画中的诗意。其实他写诗的历史和作画的历史一样长,而且彼此相得益彰。解放前他出版过《诗歌时代》等三部诗集,前几年还和油画《伟人在沉思中》一起发表了长诗《画像》。他还是位有成就的编导。三十年代,他导演了田汉编剧、聂耳作曲的故事片《风云儿女》,该片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已成为国歌,由他作词的插曲《铁蹄下的歌女》也流传海内外。1951年他导演的《海上风暴》受到毛主席的高度赞扬。他还最先将《阿Q正传》搬上话剧舞台。
许先生已八十一岁高龄了,但他除了辅导外国留学生外,仍在从事着艺术创作。在他的画室,我看到些未完成的作品,还听他谈到油画《万里长城》的构思。临别,他送我一本与赵朴初等诗友合著的诗辑《野草》,在《怀友·赠作人画友》中,他写道:“锦绣江山宜作画,金铺大地应高歌。城乡景物沧桑变,人老心红志未酬”。“人老心红志未酬”,不也正是作者景况的写照吗?我祝他长寿,并祝他在艺术上取得更大成就。


第8版()
专栏:银幕剪影

《老板哥和电妹子》是根据古华的小说《蒲叶溪磨房》改编的彩色故事片。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制。
影片描写复员军人莫凤林回乡后,看到自己的家乡还是冷冷清清、死气沉沉,心里很着急。他决心带头,让家乡蒲叶溪也尽快变个样。他用复员费承包了队里的磨房,但是遭到守旧势力的阻挠。在村里女电工赵玉枝等青年的热心帮助下,“莫记农副产品加工厂”终于开业了,而且越办越红火。
《代号二一三》是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的一部惊险彩色故事片。影片描写解放战争初期,我代号“二一三”谍报组战斗在敌人心脏。他们不断向我军提供情报,使敌军进攻解放区的计划屡遭失败。敌人惊恐万状,不惜代价地要查获“二一三”。因叛徒的出卖,致使
“二一三”谍报组处境危急。后来谍报组负责人“二一三”,在除掉叛徒时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但是谍报组仍继续在敌巢中战斗。
(龚宇)


第8版()
专栏:音乐舞蹈

  探求舞剧的表现深度
  ——简评舞剧《牡丹亭》
  隆荫培
广东音乐舞蹈艺术剧院舞剧团,来首都演出的大型舞剧《牡丹亭》,由著名舞蹈家陈爱莲担任总编导和主演。她独创性的艺术构思和精彩的舞蹈表演,得到了观众、艺术界同行们的热烈欢迎和好评。
舞剧《牡丹亭》在艺术创作上,越过了用舞蹈来说明一个故事情节以塑造某种类型性人物的樊篱,而力图遵循和发挥舞剧艺术的特点,探索用舞蹈的手段来深入描绘人物复杂细腻的内心世界。如二场“寻梦”,从表现杜丽娘相思成病,强支弱体自描画像到抱恨辞世一段,就充分地调动和发挥了舞蹈表现手段的长处,从情出发,把杜丽娘心中蕴藏的一往深情,外化为鲜明生动的动态的舞蹈形象。在画像后,通过两对杜丽娘和柳梦梅舞蹈形象的幻影交替在舞台上展现的艺术处理,深入地揭示了人物内心世界复杂的矛盾和斗争。一个是对自由幸福炽烈追求、具有叛逆性格的杜丽娘;另一个则是不敢逾越封建礼教雷池半步的闺范的杜丽娘。这两对幻影消失后,紧接着是一段杜、柳二人充满激情和憧憬幸福未来的双人舞,这段舞蹈表现出杜丽娘在思想上已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有了去追求自由和幸福的坚定信念。当她和几个柳梦梅的幻影翩翩共舞时,柳的影象又突然化成几个气势汹汹的封建卫道士——她的父亲杜宝指责她大逆不道的幻影。最后,杜丽娘终于在封建势力的重压和摧残下离开了人间。这一场舞蹈编排得很有独创性,再加上陈爱莲出色的表演,收到了较为强烈的艺术效果。
舞剧《牡丹亭》的不足之处是,个别场景虚实关系的处理不够明朗,幻境和现实有些朦胧,影响了观众对剧情发展的理解。相信经过不断的加工修改,能够更上一层楼,使它成为艺术上更为完美的精品。(附图片)
  舞蹈速写 赵士英


第8版()
专栏:

  “三毛”三上银幕
由著名漫画家张乐平创作的《三毛流浪记》又一次动起来了!
这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继故事片和木偶片《三毛流浪记》后,第三次将三毛这个可爱的形象搬上银幕。动画片《三毛流浪记》生动地刻画了三毛在旧社会的不幸遭遇。电影画面与原作连环漫画画面十分相似,是一部活动的连环漫画。
目前该片已拍成四集。第一集“孤苦伶仃”和第二集“相依为命”,描写三毛被恶狗追逐,落入湖中,被老渔翁救起。老少两人相依为命,后来老渔翁被兵痞打死。第三集“到上海去”,写三毛想去花花世界上海谋生。第四集“见义勇为”,写三毛舍身救人的故事。动画片《三毛流浪记》将作为一份厚礼,献给张乐平的“三毛”诞生五十周年。
本片导演是阿达、朱康林、熊南清、潘积耀。
(林航)(附图片)
  “三毛”之父张乐平近影  江山摄


第8版()
专栏:首都舞台

  为开拓者歌舞
“五一”节期间,四川省渡口市歌舞团应中国音协创作委员会邀请,来京演出。
渡口市歌舞团是与年青的攀枝花钢城一起成长起来的文艺团体。在攀钢艰苦创业的二十年中,这些年轻的文艺工作者,经常肩扛乐器,跋山涉水,深入到各建设点演出。他们以自己辛勤的劳动为建设者们提供了丰富而健康的精神食粮。
这次他们来京演出的是近年来创作的部分反映渡口新貌和工人生活的音乐舞蹈节目,既有自己的地方特色,又考虑到不同群众的要求。渡口市歌舞团取得的成就,为边远地区的文化建设工作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 (段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