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4月5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民柬联合政府协调委员会开会强调
  加强三方合作 坚持抗击越军
  民柬电台指出联合政府在斗争中加强了团结
新华社曼谷4月3日电 民主柬埔寨联合政府各协调委员会成员今天在柬埔寨境内开会,讨论如何采取措施在民柬三方之间进一步加强合作。
会议由民柬联合政府总理宋双主持。民柬副主席乔森潘出席了会议。
会议一致认为,保持联合政府的一致和合作是争取柬埔寨民族解放斗争的关键。与会各方都对抵抗力量在金边附近不断加强活动表示满意。他们指出,越南占领军“目前正被迫撤回他们以前派往柬泰边境地区作战的大部分部队,以应付深入柬埔寨内地的抵抗力量给他们造成的压力”。
会议决定,为了确保联合政府各项活动的连贯性,将成立一个永久性的联合机构,以便更有效地坚持抗击越南占领军的共同斗争。
会议还指出,河内领导人最近宣布的“撤军”“只不过是欺骗国际舆论的伎俩”,因为他们实际上“是在轮换部队”。
新华社北京4月4日电民主柬埔寨电台今天广播的评论说,民柬联合政府在斗争中加强了团结,将继续高举战斗的旗帜,在全国各战场上猛烈打击越南侵略者。
评论说,自1982年6月民柬联合政府成立以来,民柬联合政府领导的抵抗力量在战场上英勇作战,切断了越军的战略公路和铁路,拔除了越军的许多重要据点,解放了大批乡村,扩大了解放区。在国际上,民柬联合政府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同情和支持。
评论指出,民柬三方领导人多次重申了团结一致,共同抗越的立场。民柬主席诺罗敦·西哈努克亲王曾说过:“柬埔寨爱国者是为一个独立、和平、中立与不结盟的柬埔寨而战斗的。我们决不能让柬埔寨成为越南的附庸,我们决不会放下武器。”
评论说,几年来,民柬联合政府的内部团结经受了考验,越来越巩固。虽然越南当局曾多次施展阴谋诡计企图分裂民柬联合政府,但民柬联合政府和柬埔寨三方抵抗力量一致认为:国家的利益和拯救民族的义务是神圣的,因此要高举民族大团结和战斗的旗帜,继续巩固联合政府的内部团结,更猛烈地打击越南侵略者。即使在全国解放以后,仍然要团结一致,把柬埔寨建设成为一个独立、中立、不结盟和繁荣富强的柬埔寨。


第6版()
专栏:

  西提外长访问亚欧四国成功
本报曼谷4月4日专电 记者刘爱成报道:泰国外交部长西提在结束对印度、英国、法国和葡萄牙历时两周的访问后,今天下午回到曼谷时对记者说,这次出访四国是成功的。
他说,访问期间,他会见了这些国家的领导人并就柬埔寨问题和双边经济合作等问题举行了会谈。通过访问,加深了相互了解,增进了友谊。
他说,英、法、葡表示支持泰国在柬埔寨问题上的立场。
他告诉记者,印度政府非常重视他的这次访问。印度总统、副总统和总理分别同他进行了友好的会见和会谈。双方表示要加强经济合作,发展友好关系。
在回答记者提出的,东盟国家是否会讨论越南最近提出的关于解决柬埔寨问题的五点建议问题时,西提说,从建议的内容来看没有什么好讨论的。


第6版()
专栏:

  旅泰越侨抗议越军侵泰
本报曼谷4月4日专电 记者周修庆报道:昨天上午,约一百名旅居泰国北部八个府的越南人高举标语牌,在越南驻泰国大使馆门前集会,抗议越军最近入侵泰国并杀害泰国士兵和村民。
示威者宣读了抗议信,谴责越南用武力残杀柬埔寨人民,强烈要求河内当局停止对泰国的一切军事行动,把精力用在发展越南经济上面。


第6版()
专栏:

  阿游击队控制赫拉特市大部地区
  赫拉特省常遭空袭大部居民沦为难民农田荒芜
新华社伊斯兰堡4月3日电 阿富汗游击队的一位领导人阿齐佐拉·阿夫扎里说,阿富汗游击队控制了赫拉特省省会赫拉特市的大部地区。
今天这里收到的最新出版的《阿富汗现实》双周刊上刊登了阿夫扎里对该刊记者的谈话。阿夫扎里曾经是阿富汗政府军第七师第三十八营的一个分队指挥官,现在是赫拉特省与伊朗交界处古尔兰县卡拉卡里游击队的指挥官。
阿夫扎里说,1984年,在赫拉特省的苏军已增加到一万五千人,主要兵力驻守在赫拉特机场。去年4月以来,俄国人在这个省增加了空袭活动。由于苏军和卡尔迈勒军的暴行,赫拉特省有将近70%的人口沦为难民、80%的农田荒芜。赫拉特市郊区受到了更为严重的破坏。
他说,阿富汗游击队面临着缺少防空武器、食物和医生三个难题。
这位阿富汗游击队的领导人还说,赫拉特游击队伍是完全团结的,他希望阿富汗所有的游击队都能做到真正和持久的团结,最终实现统一领导。(附图片)
  英勇善战的阿富汗自由战士。


第6版()
专栏:

  我人大代表团与南斯拉夫议会代表团会谈
本报贝尔格莱德4月4日专电 记者严正报道:今天上午,由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耿飚率领的中国人大代表团与以南斯拉夫联邦议会副主席努莎·凯尔舍万为首的联邦议会代表团在南联邦议会大厦进行了友好、亲切的会谈。
耿飚副委员长说,他对来南斯拉夫访问感到非常高兴,他转达了彭真委员长对南斯拉夫联邦议会和议会主席杜尚·阿利姆皮奇的亲切问候。努莎·凯尔舍万副主席对此表示衷心感谢。接着宾主双方就中国人大和南联邦议会在发展政治、经济方面所做的工作,以及两国关系和当前某些国际问题进行了会谈。
中国人大代表团是于昨天下午到达南斯拉夫进行友好访问的。今天上午,耿飚副委员长及其一行拜谒了铁托墓并敬献了花束。今天下午南联邦议会主席杜尚·阿利姆皮奇会见了中国代表团。


第6版()
专栏:

  七百多名黎抵抗战士获释
  黎巴嫩首都人民热情欢迎
新华社贝鲁特4月3日电 (记者卢章谊)今晚六时,被以色列占领军从黎巴嫩南部安萨尔集中营释放的第一批一百多名黎抵抗战士经赛达到贝鲁特西区时,受到首都人民的热情欢迎。以色列昨天共释放了七百多人。
据此间电台广播,以色列今天早上将七百五十二名关押在安萨尔集中营的抵抗战士,其中大部分是什叶派穆斯林交给了国际红十字会的代表。据报道,被释放者的一部分人回到贝鲁特及黎南部政府军控制区,还有一部分人将留在仍被以色列军占领的家园。
电台广播说,一些被释放者在获得自由时高呼反对以色列占领者及其走狗的口号,并对在现场采访的以色列记者宣布要继续反对犹太复国主义占领者的斗争。
安萨尔集中营是以色列1982年6月入侵黎巴嫩后建立起来的最大的集中营,离贝鲁特有六十四公里,在黎巴嫩最大的河流利塔尼河北岸。开始时集中营被用来关押巴勒斯坦抵抗战士。随着黎巴嫩南部人民反以色列斗争的高涨,黎巴嫩人,特别是什叶派穆斯林居民渐渐占了囚禁者的绝大多数。在以色列军队被迫即将全部撤出黎巴嫩南部的时刻,以色列当局不得不采取了上述释放行动,在人员前后分批释放之后,集中营周围的铁丝网和岗哨已在昨天被拆除掉。
据报道,另有一千多名安萨尔集中营的抵抗战士被以色列占领军昨天强行押上囚车,送往以色列境内的临时集中营。以军占领当局说,他们的释放与否取决于黎南部事态的发展。(附图片)
3日,被以军释放的黎巴嫩抵抗战士打着表示胜利的手势离开安萨尔集中营。
本报电视照片


第6版()
专栏:

  中国不丹举行边界问题谈判
  双方团长表示相信边界问题能圆满解决
新华社廷布4月4日电 以外交部副部长刘述卿为团长的中国官员代表团,今天上午和以不丹驻印度大使奥姆·普拉丹为团长的不丹官员代表团举行会谈,双方就解决两国边界问题的指导原则交换了意见。
会谈在亲切友好的气氛中进行。
3日晚上,不丹外交秘书扎西多吉举行宴会欢迎中国代表团。
扎西多吉在宴会上讲话说,不丹对中国坚定不移地遵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表示钦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公正、平等和互利的国家关系提供了基本准则。不丹同意中国坚持的一切国家,不论大小,强弱,贫富,都应平等相待,互相尊重,和睦相处的观点。他表示将尽力在不久的将来求得边界问题的公正合理解决。
刘述卿团长在讲话中对不丹政府维护民族独立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表示钦佩和赞赏。他说,从中不两国人民友好的大局出发,本着互谅互让的精神,通过友好协商,中不边界问题一定能够得到圆满的解决。
新华社廷布4月3日电 以外交部副部长刘述卿为团长的中国官员代表团今天抵达不丹王国首都廷布,受到不丹外交秘书扎西多吉和不丹官员代表团团长、不丹驻印度大使奥姆·普拉丹的欢迎。
中国官员代表团是为举行中不第二轮边界会谈前来廷布的。第一轮会谈于1984年4月在北京举行。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第一个前来不丹访问的中国官方代表团。


第6版()
专栏:

  不丹国王接见我官员代表团
  希望不中两国关系不断发展
新华社廷布4月4日电 不丹国王吉格梅·辛格·旺楚克今天接见了前来参加中不两国边界会谈的中国官员代表团团长、外交部副部长刘述卿和部分团员。
接见时,刘述卿团长转达了李先念主席和赵紫阳总理对国王陛下的亲切问候,并转交了他们给不丹国王的信件。
国王对第一个来不丹访问的中国官方代表团表示热烈欢迎。他回顾了不中两国人民的传统友谊,赞扬了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建设国家所取得的成就。他请刘述卿团长转达他对李先念主席和赵紫阳总理来信的感谢,转达不丹政府和人民以及他本人对中国政府和人民,对邓小平主任和其他中国领导人的良好祝愿。他表示希望不中两国关系不断发展,边界问题得到双方满意的解决。刘述卿团长感谢不丹政府对代表团的热情接待,赞扬不丹在国王的领导下,最近几年来在各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和进步。


第6版()
专栏:

  科威特新任议长接见我大使
据新华社科威特4月3日电 科威特国民议会新任议长艾哈迈德·萨敦今天在这里赞扬了科中两国立法机构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艾哈迈德·萨敦今天上午在接见中国驻科威特大使杨福昌时,还赞扬了中国支持阿拉伯和巴勒斯坦人民正义事业的立场。


第6版()
专栏:

  我商品流通体制考察团访问苏联
新华社莫斯科4月2日电 国家经委副主任王磊率领的中国商品流通体制考察团3月17日至4月2日在苏联进行了考察、参观。中国考察团在莫斯科、列宁格勒和基辅同全苏和地方计划、商业、采购、银行、物价等部门的负责人举行了座谈,参观了一些商业设施、工厂和农庄,受到了热情、友好的接待。


第6版()
专栏:

  印国防部拟定军事发展计划
  印国防部长访苏购买武器
新华社新德里电 据印度联合新闻社最近报道,印度国防部拟定了几项新的长期军事发展计划,以便加强空中侦察,引进优质潜艇和舰只,提高电子战能力。
报道说,根据1985——1990年海军发展计划,印度将更多地引进苏制驱逐舰,还将引进新的远程舰对舰导弹和空中发射的贴着海面飞行的导弹。
从英国再进口十一架海上鹞式垂直起飞喷气机的合同,目前也正在商订中。
官方人士说,印度国防部决定加强印度的漫长的海岸线的防务,是鉴于有“明确无误的”报告说在印度洋地区存在着核武器和其它尖端武器。
据新华社莫斯科4月1日电 苏联国防部长索科洛夫今天会见了正在这里访问的印度国防部长纳拉辛哈·拉奥。
据此间消息灵通人士透露,拉奥此行的主要目的是购买苏联武器。他同索科洛夫等人还讨论了美国向巴基斯坦提供新式武器对这一地区形势产生的影响等问题。
另据塔斯社报道,苏联外长葛罗米柯今天也会见了拉奥。双方就苏印关系和国际局势交换了意见。


第6版()
专栏:

  加藤说对美在日部署战斗机要予合作
新华社东京4月3日电 据日本《每日新闻》报道,日本防卫厅长官加藤纮一说,美军在日本三泽部署F—16战斗机将恢复远东地区的军事平衡,增强美军的遏制力量。
据报道,加藤是3日在参议院内阁委员会上回答在野党的质询时说这番话的。他说,美国对日本防卫的许诺是明确的,所以,日本对美国部署F—16战斗机要予以合作。
加藤强调说,苏联在远东地区的军事力量已明显增强,潜在性威胁正在增大,美国在日本部署F—16战斗机,正是为了恢复这一地区的军事平衡。


第6版()
专栏:

  意在南方建成欧洲最长水渠
新华社罗马4月2日电 意大利南方阿普利亚和巴西利卡塔等地区建成欧洲最长的一条农用水渠,这条水渠的通水剪彩仪式今天在意大利南方大城市巴里举行。
这条水渠全长一千一百公里,投资六百亿里拉(约合三千万美元),花费工时六十七万个。通水后可解决意大利南方四十万公顷耕地的灌溉以及三十七个市镇居民和五十万头牲畜的用水问题。意大利南方沿海一带地下水缺乏,过去几乎年年夏季发生干旱,这条水渠建成后,它可将意大利西海岸南部的地下水及河水引进缺水的地区。


第6版()
专栏:

  “英国广播公司”国外听众超过一亿
据新华社伦敦四月二日电“英国广播公司”今天公布的一份调查材料表明,定期收听这家广播公司对外广播的听众达到创纪录的一亿二千万人。
在这些听众中,大约二千五百万人至少每周收听一次英语广播,一亿人收听其它三十六种语言的广播。
“英国广播公司”对外台总经理奥斯汀·卡克今天说,实际上国外听众的数目可能还要多,因为有些国家由于资料不足而未被列入。“英国广播公司”对外广播的听众增加主要来自印度次大陆、西非和阿拉伯国家。


第6版()
专栏:

  在中国南极考察站
  本报记者 管彦忠
  (四)夜话闯极圈
阴历除夕,在“向阳红10号”科学考察船上。吃过年夜饭不久,餐厅里的春节音乐茶话会开始了。远离祖国和亲人,在地球最南部欢度佳节的年轻人们唱啊,跳啊,尽情欢庆中国南极考察事业的春天的到来。
记者发完稿以后,在驾驶室里找到了船长张志挺。室内没有开灯。窗外,风在呼呼地叫啸。船长坐在荧光屏旁,注视着扫描的指针,这是船上的雷达在监视考察船所在的海区的风浪变化情况。那一个个白点是大风卷起的海浪,暗处是陆地。张船长说,起风了。如果脱锚,就得把锚收起来将船开走,等风势弱了再回来。在场的几个人都说,碰到有风浪,船长总是在驾驶室里。
我国自己制造的一万三千吨“向阳红10号”远洋科学考察船与海军J 121号打捞救生船组成的编队,劈波斩浪四万里,胜利地把考察人员和建站物资运到了目的地。在卸完建站物资以后,“向阳红10号”又载着南大洋考察队两度到南极海域进行综合科学考察,他们战胜特大的南极风暴,闯进了南极圈,登上了南极半岛,经受了严峻的考验。
时近午夜,风小了,船也不怎么摇晃了。张船长应约向我们谈了他们在南大洋“探险”的经历。
“1月24日,我们接近了南极圈。海浪越来越大,船摆到了二十八度,奇怪的是还没有看到冰山。那天正在会餐。一个大浪打来,桌上的菜一扫而光。真是‘虾跑了,蛋滚了’,人挤到一边去,就坐在地板上吃。大风卷起的海浪黑乎乎的,象小山一样移过来。我紧握舵把,掌握方向,按内线航行,躲过了几个大浪。每前进一步都很困难,一小时只能行进三至四海里。就这样折腾了六个多小时,我们中国造的考察船终于通过了南极圈,深入到极圈以南十六点三海里的海域。这时正前方和左侧已看得到很大的冰山,不能再前进了。我们停下船来调查了三个多小时,就调转船头,顶风朝新的站位前进。
“战胜1月26日那次特大风暴是我一生中从来没有经历过的。下午三点钟我在值班。风一直很大,极地的又一个气旋在形成,船就在它的中心附近,我们只能向西北航行。海浪有十二米高,如同一堵大墙,狂风吹过来,把墙顶部分扯开,就象撕碎棉花那样,无数的水珠飞洒下来。天空阴沉沉的。我们的大船真象一叶小舟,漂在浪与浪之间一百米左右宽的波谷里。大浪使船摇摆到三十四度,水漫上了甲板,飞到了八层楼高的驾驶台上。人站不稳,新影的同志只好躺在地上拍电影。我抓住钩子不放,一定不能让海浪把船打横了。根据风向、船速和过去的经验,我操纵船同迎面而来的大浪保持二十五度的角度。风力达到十二级以上,我一次要用八分钟才能把被大浪打偏的船头扭过来,真是费劲。到晚上八点,我们看到了太阳,但风浪还是很大。食堂送来蛋炒饭,我哪有心思吃。驾驶室里进来好多人,他们都看着我,可我谁也不能理,指挥全船要紧。经过全船同志的齐心协力,共同奋斗,前后与风浪搏斗了二十多小时,我们安全回到了乔治岛的民防湾。我的腿站麻了,是同志们把我扶下来的。
“我们还登上了南极半岛大陆。那天,我们三十六个人坐上登陆艇。我用望远镜指挥小艇前进,躲过大冰块。那一带鲸鱼特别多,也要小心。我们选择了一块黑乎乎的陆地,上面还有小房子,有淡水湖。小艇离陆地还有二十多米,开不动了。我和大家就脱了鞋,挽起裤腿,跳进冰冷的海水中,直奔岸上。上了陆地以后,我们插上五星红旗。同志们有的在考察,有的照像,有的拣石块作纪念。这时天空飘着雪花,我看见两只海狼探头探脑,好奇地看着我们这些陌生的客人。巨海燕在头顶上呱呱地叫,海水碰撞冰川发出很大的回音,真有点阴森森的。我们在陆地上呆了半小时,这是考察队第一次踏上南极半岛……”
忽然,窗玻璃上映着红光,接着传来噼噼啪啪的响声,船上的小伙子们放起了节日的焰火。张船长的讲述,使人不由想到:我们的考察队员、船长、船员是多么富有开拓事业、顽强拚搏的献身精神!
(待续)(附图片)
  图为中国南极科学考察队队员。


第6版()
专栏:

  赢牛难支
郑秉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