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联播 文字版 1985-04-25

1985-04-25新闻联播 文字版

从晾晒小带鱼想开去

第8版()<br/>专栏:<br/><br/> 从晾晒小带鱼想开去<br/> 江坪<br/> 去年盛暑,在舟山渔场最东边的一个小岛——岱山县的庙子湖上,看到有的渔民家里晒着不少小带鱼(俗称“带鱼丝”),感到十分可惜。据行家告知,一斤带鱼丝少则一百条,多则两百条,如果不捕捞,养到年底,就可以长到一斤三条。也就是说这些带鱼丝可以自然地发展成三十斤至六十斤带鱼。<br/> 一百大,还是三大?这道习题,值得反复算一算的。何况,这种捕子孙鱼的作法,还会招来生态失控、资源枯竭的后患呢。<br/> 由晒带鱼丝,联想起“竭泽而渔”。《吕氏春秋·义赏》:“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显然,这种戽干池水捉鱼,全部搜括,不留余地,只顾眼前,不计长远的做法,是很不足取的。如果人们把大自然看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领地”,而加以无情的掠夺和索取,那么,也就不可避免地会遭到大自然的无情的惩罚与报复。无数事实足以说明,人既是大自然的主宰,也是生态平衡的组成部分,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应协调相处,共同发展。<br/> 与自然界的关系如此,处理积累与消费的关系犹然。需求不能超过供给,这是常识。这几年来,人民生活有了较大的改善,但总的来说,水平还不高,要求早些富裕起来,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超过生产发展水平去发钱,甚至只顾小集体的利益,不惜挖国家的财政或者生产资金去发钱,把企业的积累分光、用光,这同捕子孙鱼有什么两样?尤为有害的是,钱多得超过了商品的可供量,市场就会由供应紧张而致物价上涨,企业也失去了自我改造、自我发展的能力,结果对国家、对人民都是有害无益的。陈云同志在论述我们经济工作方针时指出:“一、要使十亿人民有饭吃;二、要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只顾吃饭,吃光用光,国家没有希望。”那些丧失党性、明知故犯,大搞竭泽而渔的人,应该猛醒!

浪花中的重庆

第8版()<br/>专栏:<br/><br/> 浪花中的重庆<br/> 唐大同<br/> 一<br/> 长江、嘉陵江用爱的浪花拥抱的港口。<br/> 她的乘风破浪的儿女——一艘又一艘宛如水上高楼的汽轮,新崭崭,漂亮而伟岸。洋洋喜气从舱中蜂拥着溢出,弥漫到江边、岸上,象飘着香味的彩色的雾,笼罩了朝天门。划破江天的汽笛声此起彼伏,是在欢庆远航归来的胜利,或是在呼唤又一次雄心勃勃的起航吗?<br/> 两江的波涛拥挤着,穿梭的船舶拥挤着,船长和水手的视线、追求拥挤着……<br/> 候船室里的人头拥挤着,码头边上急促的脚步拥挤着,商品红红绿绿的商标和竞争的诱惑拥挤着……<br/> 犹豫、观望、等待等等,在拥挤中已没有立锥之地。<br/> 在拥挤中发展、蔓延的,只有潮水般汹涌澎湃的无限生机与活力。<br/> 江涛声、马达声、起锚和下锚的吆喝声,以及新建缆车的车轮与钢轨的摩擦声……嘈杂而又和谐地组成了一支中国八十年代港口交响乐的主旋律。虽然没有一时一刻的安谧,人们还是喜欢在水上旅馆度过起航前的一夜。在那里,渴望腾飞的心灵睡得最安稳。而上船和下船的人们,在匆匆忙忙一瞬中,只能默默会意地相视而笑。那笑意传送的,是关于改革的信息吗?<br/> 呜——呜!<br/> ?——?!<br/> ——汽笛喊出了人们胸中共同的诗情。<br/> 二<br/> 又一座大桥长虹跨江而立。通过大桥的车辆如桥下汹涌不息的流水。<br/> 而更吸引人们目光的,却是南北桥头山峰般巍然矗立的四尊大型雕塑:春、夏、秋、冬!<br/> 啊,坦率的、赤裸的美的礼赞!<br/> 春,赤裸着在细雨里呼唤播种;<br/> 夏,赤裸着在惊涛的怒吼中前进;<br/> 秋,赤裸着在丰收的金黄里歌唱;<br/> 冬,赤裸着在冰雪中青松般挺立。<br/> 啊,青春和朝气、力量和拚搏、追求和希望……一个时代昂扬向上的奋发精神,以及你、我、他、她心灵的向往,都凝结在雕塑上。<br/> 雄俊的力复活了,不用掩饰的美复活了,虽然还有点羞羞答答……<br/> 桥头的摄影师忙得不亦乐乎。<br/> 镜头里,浓缩着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的背景。<br/> 三<br/> 街头巷尾,全是忙忙碌碌的行人。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他们似乎在追赶什么。<br/> 哦!那急促的脚步声,反复呼唤着:速度!速度!<br/> 过江,有了空中索道,有了车辆直奔的大桥,被惊涛骇浪阻隔的距离缩短了,有了新的速度;上坡,增添了缆车,被陡峭的石级和飘荡的云雾阻隔的距离缩短了,有了新的速度。<br/> 出夔门,有了新的航运公司、新的班轮,被重重云山的崎岖阻隔的距离缩短了,有了新的速度;向海洋,有了新的目光新的气魄,被闭关自守的围墙阻隔的距离缩短了,有了新的速度。<br/> 有了新的目标、新的探索,和真理的距离,和未来的距离,也大大缩短了,有了新的速度;有了新的理解和真诚的沟通,人与人之间,被一段充满误会的岁月挑起的猜疑、隔膜,和形形色色愚昧、嫉妒、歧视拉开的距离缩短了,思想感情、精神道德的升华也有了新的速度。<br/> 中国人和外国人都注视着青春焕发的重庆。

悼念李伯钊同志 调寄临江仙

第8版()<br/>专栏:<br/><br/> 悼念李伯钊同志<br/> 调寄临江仙<br/> 傅钟<br/> 难忘在苏同学时,<br/> 归国至沪奋飞。<br/> 南赣北鄂把敌摧。<br/> 两军会合后,<br/> 北进有清晖。<br/> 立马太行同抗战,<br/> 延河又见来归。<br/> 大家携手渡安危。<br/> 一生培桃李,<br/> 艺坛口皆碑。<br/> 一九八五年四月二十二日

名人与植树

第8版()<br/>专栏:文史小品<br/><br/> 名人与植树<br/> 史明迅<br/> 种植树木,既可绿化美化环境,又能嘉惠后人,实在是一项一举多得的盛事。说来有趣,我国历史上的许多名人,都有亲身植树的美谈留传于世。<br/> 陕西黄陵县的轩辕庙中,有一株距今约四千年的古柏,相传为黄帝轩辕氏所植。此柏下围十米,高十九米,堪为群柏之冠。<br/> 山东曲阜孔庙的大成门内,有一石栏围护的合抱古桧,挺拔苍劲,高二十米,传为孔子所植。其旁石碑上刻有“先师手植桧”五个大字。据记载,原树几经枯荣,此株为清雍正年间萌出的新枝长成。<br/> 扬州的平山堂建于北宋,落成后欧阳修曾亲自指点布置花木,并在堂前栽垂柳一株,因此被人称为“欧公柳”。<br/> 庐山白鹿洞书院有丹桂一株,旁边立有石碑,上刻“紫阳手植丹桂”六字。朱子乃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但看上去桂树并不苍老,疑为后人补植。<br/> 北京的文丞相祠堂,前院有一株槐树,后院也曾有一株枣树,树身都指向南方,据说是南宋丞相文天祥被囚禁时亲手所植,至今播于人口。<br/> 北京宣武门外的杨公祠,曾有明朝杨继盛坐狱时所植榆树一株。清乾隆年间曾在树下立碑,上书“明杨椒山先生狱中手植榆树”等字。后来古榆为大风所摧。新中国成立后,有关部门重修这座祠宇时,截取古榆的一段树干,镶于石碑之上,并在杨公祠侧榆树原地建亭,以为纪念。<br/> 清朝名将左宗棠由甘肃进军新疆时,命令军队沿途栽柳,人呼为“左公柳”。清人杨昌浚备极赞誉,并赋诗云:“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br/> 广东中山县翠亨村的孙中山先生故居,有一株酸豆树,枝干苍劲纷披,是孙中山先生从檀香山携回树籽,亲手栽种在这里的。孙中山先生生前积极倡导植树,并躬行实践,常为人所乐道。<br/> 民主革命家宋教仁曾住过北京三贝子花园(今动物园),公余手栽松树一株。宋教仁牺牲后,于右任先生游其地,睹物思人,不胜感慨,有诗写道:“佳节凄凉愁里过,杂花婀娜雨中鲜。栖栖老友今头白,手抚遗松一泫然。”诗下自注“宋所植树”。<br/> 冯玉祥将军驻军河南新乡时,曾有过“马啃一树,杖责二十,补栽十株”的罚约。驻军北京时,在南苑大量植树,遂有“植树将军”的美称。他还写过一首护林诗:“老冯住徐州,大树绿油油,谁砍我的树,我砍谁的头。”可谓爱树如命。

有一个青年

第8版()<br/>专栏:<br/><br/> 有一个青年<br/> 王维洲<br/> 他背向我,在阳光里低着头,大草帽遮住了他的面部。<br/> 走近前,我才看清了,他那只黑黑的手,捧着的竟是一些散乱的书页,他的另一只胳膊,在这散页上拂动,显然在查对页码。恰在我能看清的一页上,露出赫然在目的大标题:《敦煌游记》。这正是早晨我整理旧书时扔掉的一些散页。而这些不知能否理清的散页竟然吸引了他!<br/> 更使我觉得奇怪的,他不但识字,而且视书为宝,显然是个书迷!<br/> 我想着,一失手,把垃圾桶掉进了垃圾箱子,“扑通”一响,惊醒了他。只见他侧过头,看了我一眼——这一张灰尘仆仆的瘦长脸上,黑幽幽的眼珠流荡着一种冷峻的光。<br/> 这种目光使我吃了一惊!我不敢怀一般世俗的见识小觑他了。我意识到,这双眼睛里放射着聪明与自尊。<br/> 这是一张年轻的脸!<br/> 应该说,这是一张清俊如女孩儿的脸!<br/> 在我正自惊愕的一刹那,他迅速地用那只手折叠好这些散页,不是放进他的装废纸的大麻袋,而是郑重地装进了一个衣袋里,显得格外珍惜。接着,他又用那只手抓住麻袋,甩到背上,同时,用另一只胳膊夹住一个铁丝编的耙儿,头也不回地走了。<br/> 我倏然发现:他只有一只手!他那只夹着耙儿的胳膊,是没有手的。上午的阳光,照着他那年轻而自尊的背影。<br/> 是的,他一定是非常自尊的,我从他那冷峻的目光和抽身而去的背影看出来了。在我这个带眼镜的知识分子面前,在我惊疑而又好奇的注视下,他,一个拣破烂儿的残废青年,挺直他自尊自强的身影走了。<br/> 我真后悔,当时为什么没对他和蔼地笑笑,为什么没和他同志式地说几句话。<br/> 一股遏制不住的激情怂恿着我,我迅速跑回楼上,在书柜里慌乱地翻检,找出一本厚厚的《当代中国游记一百篇》来,要送给他。<br/> 我跑到楼下,又追到路口,四面寻找、张望,却连他的影子都看不见了。<br/> 我心里躁热,眼睛模糊了。这个拣破烂的又有残疾的青年,他的自尊自强是多么可贵啊。他的大麻袋里,装着他的骄傲的自食其力的资本,也装着对我们这个并不十全十美的世界起填补作用的材料。在他蒙满灰尘的身躯的内心,一定回荡着对这个光明世界未来的热烈的向往。

《茅盾研究在国外》

第8版()<br/>专栏:新书架<br/><br/> 《茅盾研究在国外》<br/> 李岫编辑的《茅盾研究在国外》一书,已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一本包括苏、德、捷、法、西、英、美、阿拉伯、希腊、日、蒙古、越、朝、泰十四国学者关于茅盾研究的论文及资料汇编的集子,所收文章的起讫年代从1931年至1983年,横跨半个世纪,书中除个别篇目外,绝大多数文章都是在编辑该书的过程中译介过来,第一次和中国读者见面。<br/> 全书约五十万字,共分六辑:第一辑为茅盾为自己作品的外文译本写的序言和小传,第二辑为几部有影响的世界性百科全书中的茅盾条目,第三辑为《子夜》外文译本的序跋,第四辑为中短篇小说的外文译本序跋,第五辑全是研究论文,包括综合研究、小说研究、《子夜》研究、文艺思想研究等,第六辑为国外茅盾研究资料索引。可贵的是,书中收有萧三同志用俄文为最早的俄译本《子夜》写的序言、捷克学者雅·普实克和马·嘎利克的长篇研究论文及日本学者相浦杲用中文写的论文《日本研究茅盾文学的概况》,这些文章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及学术性。戈宝权同志为全书写有长篇序言,题目是《茅盾对世界文学所作出的重大贡献》。(张健)

他和她的小诗

第8版()<br/>专栏:<br/><br/> 他和她的小诗<br/> 田永昌<br/> 依靠<br/> 头靠着他的胸膛,<br/> 象小舟靠在坚实的码头。<br/> 远去了,车间小姐妹的嬉笑,<br/> 和断絮飞花的烦闷,<br/> 夜大学临考前教室的紧张,<br/> 以及挤电车时的压迫感……<br/> 都随着他均匀的呼吸——<br/> 那清新的夜风飘走。<br/> 只有明日鼓满风帆的渴望,<br/> 在她的胸脯波浪般地起伏,<br/> 孕育着崭新意义的幸福!<br/> 分别<br/> 桌上一夜的诗稿,<br/> 为临窗的太阳准备好台阶,<br/> 他却枕着阳光睡去了。<br/> 她呀,窗前轻轻放一杯牛奶,<br/> 象要哄太阳娃娃莫吵闹……<br/> 踮着脚尖往外走,<br/> 门,却关住了她的吻和笑。<br/> 理想在生活的杯中拌了糖,<br/> 日日的分别才这般有味道!<br/> 结晶<br/> 痛苦的呻吟过后,<br/> 一片甜蜜的宁静。<br/> 又一艘生命的小船,<br/> 母亲怀里解开了缆绳……<br/> 祝福你,孩子,<br/> 睁眼,朝霞是你的帆篷……<br/> 母亲送你,一串热吻,<br/> 一串浪花,伴你开始人生的航程;<br/> 你给母亲,一阵啼哭,<br/> 呵,一阵小小的汽笛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