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4月24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

吴学谦在万隆对新华社记者发表谈话
万隆原则显示强大生命力
阐述亚非会议的历史意义和我国的对外政策;指出和平与发展是当前第三世界的两个最根本问题
新华社万隆4月23日电 (记者李永明 陈谋华)中国参加万隆会议三十周年纪念活动代表团团长、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吴学谦今天中午乘印度尼西亚方面安排的专列从雅加达抵达万隆,参加在这里举行的亚非会议三十周年纪念大会等活动。在纪念大会前夕,吴学谦外长就亚非会议的历史意义、当前第三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以及中国的对外政策等问题,向本社记者发表了谈话。吴学谦首先表示,他衷心感谢印度尼西亚政府的友好邀请和热情接待,使中国政府代表团能有机会来到历史名城万隆,参加纪念亚非会议三十周年的盛大活动。他对东道国积极倡议这次纪念活动和为增进第三世界团结事业的努力,表示高度赞赏。
吴学谦指出,1955年举行的亚非会议,是战后历史上的划时代事件。这是第一次由亚非国家发起召开和自己作主的国际会议。本着平等协商和求同存异的精神,会议深入讨论了维护和平与建立新型国际关系的问题,通过了内容广泛的最后公报。其中关于世界和平与合作的宣言,确定了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大小国家平等、反对干涉侵略和用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等十项原则。这些原则符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丰富了中国同印度、缅甸共同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体现了独立、和平、友好与合作的崇高思想,形成了永放光辉的万隆精神。
吴学谦说,三十年来,民族解放运动的壮阔发展,彻底摧毁了长达几个世纪的殖民体系。大批新独立国家登上世界政治舞台,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第三世界的崛起和不结盟运动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国际力量对比,使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了有利于维护和平与人类进步事业的变化。万隆十项原则经受了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吴学谦谈到当前第三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时指出,万隆会议以来,第三世界进入了致力于发展民族经济的新的历史阶段。没有经济的发展和繁荣,政治独立是不可能巩固的。为了发展经济,必须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因此,和平与发展是当前第三世界的两个最根本问题。
吴学谦说,我们需要和平,因为人类只有在和平中才能生存和发展。我们更需要为和平而共同努力,因为今天世界和平仍然受到严重的威胁。竞相升级的军备竞赛,目前又有向外层空间扩展之势,不能不令人忧虑。我们欢迎美苏两国经过一年多时间的中断,终于坐下来重开谈判。人们真诚地希望,拥有世界最大核武库的两个超级大国能够承担起重大责任,通过谈判达成切实可行而又不损害第三方的协议,率先大幅度地裁减核军备。这是减少核战争威胁,缓和国际紧张局势的有效途径。
吴学谦接着对中国的裁军立场作了扼要的说明。他指出,中国政府一向主张全面禁止与彻底销毁核武器。我们一再声明,中国有限次数的试验和拥有少量核武器完全是出于自卫目的,我们在任何情况下决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也决不对任何无核国家使用核武器。我们支持许多国家关于建立无核区的主张。我们愿同世界各国共同努力寻求实现核裁军的合理主张,逐步实现最终消灭核武器的崇高目的。
吴学谦还说,地区性冲突和热点的存在,是影响到和平与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现在人们对于柬埔寨、阿富汗、中东、南部非洲和中美洲的局势特别关切,希望它们尽早得到公正合理的解决。
他说,我们主张每一个国家的内部事情应当由各国人民自己来解决;任何国与国之间的争端应当用和平谈判的方式来解决;反对外来干涉,不用武力威胁或进行军事侵略的原则应当得到遵守。只要本着这种万隆精神去做,冲突能够平息,局势得以安宁。
吴学谦指出,三十年来,亚非国家和第三世界在发展民族经济、改变落后面貌方面作了重大努力,有的地区和国家已经取得了可观的成就。实践告诉我们,为了求得经济的繁荣发展,第三世界需要从本国实际情况出发制订发展战略,加强南南合作。现在第三世界面临许多困难,南北差距、贫富鸿沟是当前世界经济的主要病症。非洲的严重干旱、缺粮与大批人口面临死亡威胁,更令人触目惊心。人们不能再让贫者愈贫、富者愈富的状况继续发展下去。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和旧的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发达国家有责任采取有效措施,在资金、技术、原料价格、出口市场等方面放宽限制,提供优惠,帮助第三世界国家克服困难,振兴经济。世界经济是一个整体,第三世界经济发展了,市场扩大了,对于发达国家的经济稳定和繁荣也有好处。
吴学谦在谈到中国的和平外交政策时指出,中国人民正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个目标唯有在和平条件下才能实现。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屈从于任何大国的压力,不同任何大国结盟或发展战略关系,也不联合一个大国去反对另一个大国。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稳定因素,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力的增强有利于和平事业。
吴学谦说,中国是亚非会议的参加国之一。我国已故的周恩来总理当年为会议的圆满成功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亚非会议以来,我们大大增强了同第三世界的友好合作关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周恩来总理在当年亚非会议上借用一句古话所作的郑重声明。这仍然是我们今天的信条。我们珍惜自己的独立,也尊重别国的独立和主权。我们反对别国的威胁,也决不对别国进行威胁。我们反对外来干涉,也决不干涉别国的内政。中国反对霸权主义,永远不搞势力范围。作为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永远属于第三世界,永远坚决支持第三世界维护独立与主权的正义斗争,并且愿意为促进南南合作与第三世界的共同繁荣作出积极贡献。
吴学谦强调指出,亚洲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万隆十项原则的发源地。中国坚定不移地遵守这些原则,愿意发展同所有亚洲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对于危及亚洲地区和平与稳定的严重问题,我们同许多亚洲国家一样,赞成在排除外来侵略干涉和尊重独立与主权的条件下实行政治解决。
吴学谦外长最后表示,相信通过与会各国代表的共同努力,这次纪念活动必将取得成功,万隆精神更加发扬光大。


第7版()
专栏:

印尼外长说万隆会议十项原则今天仍适用
泰报说万隆原则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据新华社雅加达4月22日电 (记者李永明)印度尼西亚外交部长穆赫塔尔·库苏马阿马查今晚对本社记者说:“三十年前召开的万隆会议所通过的十项原则,今天仍然适用。”
谈到印度尼西亚同中国关系问题时,库苏马阿马查外长认为,目前两国应主要发展贸易关系。
本报曼谷4月23日专电 记者周修庆报道:泰国华文报纸《中华日报》和泰文《每日新闻》今天分别发表社论和文章,纪念万隆会议三十周年。
《中华日报》的社论说,三十年前的“万隆会议通过的十项原则,是根据中国同印度及同缅甸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神而制定的。”会议之后,为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至今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但是,‘万隆精神’正在被越南侵略柬埔寨、威胁东南亚国家安全所破坏。希望按‘万隆精神’解决这个问题,迫使越南从柬埔寨撤军。”
《每日新闻》的文章指出:“这次万隆会议将在三十年前的会场举行,相信各国代表必能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加强团结合作,使第三世界国家以完全独立、平等的姿态出现在国际舞台上”。


第7版()
专栏:资料

亚非会议与万隆精神
1955年4月18日至24日,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了有代表十四亿四千万人口的二十九个亚非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周恩来总理率领中国代表团出席了会议。
这次会议是亚非国家第一次在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情况下自己主持的一次国际性会议。会议的目的是:促进亚非各国间的友好合作和睦邻关系;讨论与会各国的社会、经济与文化问题和关系;讨论有关民族主权、反对种族主义和殖民主义的问题;讨论亚非国家和它们的人民在世界上的地位,以及它们对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合作所能作出的贡献。
会议在“求同存异,和平相处”的原则基础上,一致通过了《亚非会议最后公报》,公报包括经济合作、文化合作、人权和自决、附属地人民问题、其他问题、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以及《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的宣言》等七项内容。在《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的宣言》中,提出了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精神完全一致的“万隆会议十项原则”。
万隆会议所体现的亚非人民团结反帝、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增强各国人民间的友谊、保卫世界和平的精神,就是著名的“万隆精神”。在尔后许多亚非拉国家争取独立的斗争中,万隆精神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朝阳·


第7版()
专栏:

1955年4月,周恩来总理率领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出席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首届亚非会议,为加强我国人民同各国人民、特别是同第三世界各国人民的团结,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955年4月17日,周恩来总理到达万隆,受到印度尼西亚总理沙斯特罗阿米佐约及万隆各界的热烈欢迎。
左下图:周总理(中)和陈毅副总理(左)在万隆会议的中国代表团席位上。
下图:周总理和陈毅副总理在中国大使馆。
朱育莲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