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4月23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经事”与“长智”
李志远
“不经一事,不长一智”这个成语,人们历来作为至理名言来奉行,可我最近却对它产生了点怀疑。
事情的引起,是看到有些人对青年干部这也不放心,那也信不过,特别是对青年人走上领导岗位,往往投以怀疑的目光。理由呢,就是认为青年人“经事”太少,“长智”不足。
一般说来,通过“经事”来“长智”并不错,但具体到每一个人来说,一味强调只有“经事”才能“长智”,那就失之偏颇。事实上,不“经事”,也可以“长智”。譬如,通过读书学习或言传身教,用别人的“经事”使自己“长智”。世上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固然可敬,因为他通过“经事”,懂得了螃蟹的可食性。然而,后来人尽管缺了当初那堂“经事”课,也同样明白螃蟹的可食性。
何况,物换星移,许多新事物不断涌现,大量旧事物逐步淘汰。对于新事物,不但青年没有经过,老年也没有经过。可以说,在新事物面前,年老的,年轻的,都没有值得夸耀的经历。要讲这方面的“长智”情况,大家都是个缺门。怎能独怪于青年,苛求于青年?其实,当代青年大多有文化,有知识,思想比较解放,老观念、老习惯、老框框比较少,接受新事物比较快。比之老年,这是一大优势。
然而,有些人一面责怪青年通过“经事”来“长智”不够,一面又不准青年去通过“经事”来“长智”。把青年人推上去,让他去经一经,干一干,自然也就有可能“长智”了。鲁迅说到孩子学步时指出,“无论怎样的愚妇人”,“也决不至于将他禁在床上,使他躺着研究到能够飞跑时再下地。因为她知道:假如这么办,即使长到一百岁也还是不会走路的。”做领导工作的经验,只有通过在职在位的实践才能积累起来。
当然,道理并非不懂,只不过心情不舒,硬拉这个成语来给青年摆难题、设关卡的个别者,也是有的,那又另当别论,不属本文所议之列。


第8版()
专栏:

小溪需要色彩
王宗仁
人们由于偏爱,往往产生使自己最亲的人都无法理解的行动。
我两次放弃了搬迁到城里高层建筑中去住的机会,却心安理得地住在郊野小河湾。
这里没有污染,没有噪音,绿茵茵的草地使人舒心爽目。一条缓缓流淌的小河把人的思绪带到很远的地方。我太喜欢这块安静的绿洲了!大热天,我拿一本稿纸,坐在河边,背靠树干,让渗心的河水抚摸着小腿,开始写作。多么惬意!
清亮的小河啊!即使到了夜里,也不改变它清澈见底的质地。月亮掉进河里,显得更圆更亮。星星铺在河面上,逗趣儿似的,围着月儿眨巴着双双小眼睛。我每次在岸上一站,小河就给我展现一幅幅画面:云和雾都走了,河里只有蓝色。蓝天下白云飘荡,远处还有披绿挂翠的山峦……山色在河面流动,树丛在浪里跳跃,云层在水中微笑!
河谷铺着一层鹅卵石,石子有椭圆的,有扁平的,有圆溜的,有方块的……一个个被水冲洗得亮晶晶的,连上面的花纹、斑点都显露得清清楚楚,细细的纹络在水中颤动,活了一般!有的石子的暗沟还长了一层绿茸茸的毛,茸毛中间似乎有一颗米粒状的小生灵。是虫,还是虫卵?我分辨不清了!
我正欣赏着河里的美景,突然游来了一群小鱼——那真是小鱼呀,小极,小极。可尾啊、腮啊,一清二楚。真绝。好清的水!我不由得想伸手去抓鱼。不料,手刚在水面投下一道影儿,鱼群哗一下,四散而去,无踪无影……
我家门前这条小河,是一条晶莹透明的玻璃长廊,我从这里看到了好多,想到了好多,从而也写出了不少文章。我天天看小河,却是天天看不厌!
可是,有人对它不“感冒”了。
谁?我的小姑娘溪溪。
一天,她说:“爸爸,这河里的景儿太单调了,除了树就是草,为什么不能再有别的颜色?”
我的心颤了一下。小小的娃儿,竟然也知道单调?清澈的河水她不爱?河面的景致她不爱?……
我思忖着:这小娃娃给我出了个难题……
蓦地,我明白了。我,一个成年人,一个写文章的作者,巴不得有这样一个难得的、静静的环境,有这样一块“绿洲”,好坐下来看点书,写些东西。可小溪溪呢?她喜欢喧闹,喜欢五彩缤纷的生活,喜欢蹦蹦跳跳,我就是我,她就是她。可我呢,以前想把“她”溶进“我”中……
唉!真难为她了。十岁刚出头,正上四年级,怎能象拴羊羔一样,将她困在圈里?不让她知道外面的世界,不让她懂得除了“静”之外还有更多的东西?不过,终会有弥补的日子。
这天清晨,溪溪高兴地对我说:“爸爸,好看极了!快来啊!”
我出了门,一看,只见一群小鸟从天空飞过。霎时,河面上铺了一片彩船。噢!那是鸟儿衔在嘴里的花瓣掉落了下来。圆圆的瓣儿,鲜鲜的色彩,好不耀眼!我觉得这寂静了多年的小河边,一时间变得活蹦乱跳起来了,变得丰富多彩了!小溪溪乐得巴不得生出翅膀飞起来!她建议:“爸爸,咱们为啥不在岸上种些花呢?秋菊,石榴,玫瑰,月季,不是都可以在这里落根吗?你看城里哪家阳台上不是个小花园?”
我越发地明白了:我所喜爱的这个河湾里,并不是十全十美的“圣地”。溪溪需要色彩,我同样也需要!
我仍然没有搬到高楼去住的奢望。不过,我着手做准备了,要把这河湾美化一番……


第8版()
专栏:

在日译本《鲁迅全集》出版的时候
李文兵
去年11月,日译本《鲁迅全集》在日本出版。我们应出版者学研社的邀请,以中文版《鲁迅全集》编者的身份访问日本,受到了诚挚友好的接待。日本汉学家们,我们是久闻其名的,但大多数还是头一次见面。也许是以文会友吧,彼此却是一见如故。
与日本翻译家们座谈,交流意见,互吐甘苦,切磋学术,是令人愉快的。因为各自在《鲁迅全集》的编注、翻译的艰难事业中,有许多共同的感受,彼此易于心照。从他们的言谈和提问中,我们深切地感到,日本学者们对《鲁迅全集》的翻译工作是多么认真细致,对于那怕是一个微小的疑点,都执著地寻根究柢。譬如说吧,丸山升教授曾就《阿Q正传》翻译中的一个字征询我们的看法:作品写赵太爷听到辛亥革命的消息后,在惶恐中三次叫阿Q为“老Q”,而其中的一处在个别文本中曾作“Q老”,应该用哪个叫法更准确,心里总不踏实。我们也谈了对这个叫法的校勘情况:鲁迅生前所有《阿Q正传》的文章中,只有一个文本的一处排成“Q老”,其他都是“老Q”;按中国传统的辈分习惯,赵太爷称阿Q为“老Q”,已经自贬好几辈身分,如果尊称“Q老”,那就过分悖于传统习惯和人物身分了。丸山先生听了,似乎松了一口气,说:“我也这么想,现在可以放心了。”一个翻译家,对自己翻译的每一个文字都惦量着分量,稍有疑义,于心惴惴,这是多么可贵的治学精神!有位日本朋友告诉我们,他以前曾读过好几种《阿Q正传》的日译本,对这个作品的妙处还不甚了然,这次读了丸山译本,能较真切地领略到鲁迅作品的风格和韵味了。这个感受,说明了丸山先生把自己对鲁迅的思想、作品风格和对中国社会的深刻研究,渗透到自己的译作中了,也说明日本学者们对鲁迅作品的研究翻译水平,一代胜似一代。
日文版《鲁迅全集》就是这样一个认真而博学的专家群翻译的,它不能不反映出他们的这个共同的特点。这个日译《鲁迅全集》,除了完整、忠实地翻译中文版所收鲁迅著作和全部注释、附件之外,还加入了许多新的内容。它的每一卷都有译者撰写的评介本卷所收作品的“解说”,对鲁迅当时的思想和活动、写作情况、作品的价值等作了具体详细的分析介绍。对中文版原有的注释,译者们作了不少夹注。如原注提到的外国书籍,未标外文名的,译者尽量补上外文,有些人物未标生卒年,译者也尽力查出补足,使原注更显翔实。原注中一些特有的词语(如成语、古语等),译者觉得译成日语后容易失真的,还特意夹注中文原语,以存其真。这些都可见译者的严谨缜密。更令人感兴趣的是译者们在原注之后加写的“译注”。其数量约有原注的三分之一多。这些译注很有学术价值。比如,鲁迅写作《坟》中的几篇古文的材料来源问题,我国学者多年研究未得成果,而日译者北冈正子等根据自己长期的搜寻研究,在译注中提供了丰富的资料,这对鲁迅研究无疑大有裨益。又如原注将“军国民主义”解释为通常说的“军国主义”,译者以详细的考证说明,它应该是指当时中国留日学生组织“军国民教育会”宣传的一系列主张;原注认为杨度提出的“金铁主义”是“重复洋务派‘富国强兵’的论调”,译注引证完整的材料,表示不同的评价。这些都能启发人们思考这些问题的新角度。
完整地翻译我国编注出版的《鲁迅全集》,这在世界上还是第一次。学研社与翻译家们把这个装帧考究的《鲁迅全集》送到读者面前,它将成为中日文化合作的丰碑而永存人间。


第8版()
专栏:书林漫步

当代作家曲折前进的足迹
——读《中国当代文学参阅作品选》
何火任
读者获得一本书,总是希望能从一个新的或独特的角度得到某些益处。由全国二十二所高等院校的当代文学教学和研究工作者协作选编,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当代文学参阅作品选》,确实满足了我们的这种要求。
社会主义文学事业的繁荣,有赖于作家享有充分的创作自由。建国三十多年来,我们的文学创作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证明社会主义制度为作家自由创作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同时,我们也看到,由于“左”的错误的长期干扰和影响,创作自由并不总是受到尊重和保护的,作家前进的步履艰难而曲折。他们创作的一些好的或比较好的作品,在历次政治运动中经常受到不公正的批判;还有些作品,曾引起过种种争议。这有其社会的、政治的和文学本身发展的复杂原因,蕴藏着深刻而丰富的经验教训。其中有的剧本,刚上演就受到批评,一直没有发表过。随着时光的流逝,这些作品显得愈来愈需要,愈来愈难找了。因此,系统地出版这套作品,对于我们认真回顾和深入思考这些文学现象,认识当代文学发展的历史,推动当前的文艺创作,是大有价值的。
这套书内容相当丰富。建国十七年部分分为四册,收集现已出版的十七年中在全国均产生过较大影响的作品。十年内乱时期单独编册,新时期编若干册,全套拟选编十一册,将陆续出版发行。
值得称道的是:选编者对待这项工作颇为严肃认真。为了保持历史的本来面目,他们选入的原作尽量用最初发表的版本,并且不作任何改动。只在作品后附加说明,介绍批判或争议时的有关背景和主要论点;同时附有代表性的论文篇目,以提供进一步研究的线索。这样,就为我们审视当代作家曲折前进的真实足迹,认识社会主义文学发展的规律,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条件。


第8版()
专栏:

老人和他的小孙女
郭良原
因为还有沙漠还有荒山
还有流失的水土与春光
迎着乍暖还寒的风
一位年过八十的老人
牵着他的小孙女
走向春天
走向被绿色遗忘的地方
老人朝小孙女点点头
小孙女朝老人点点头
默契,两颗童心的默契
开始了一次庄严的进军
一棵幼小的桧柏被老人
端端正正地置入坑中了
小孙女蹦蹦跳跳地跑过来
“爷爷,我扶树苗,您培土。”
老人欣慰地笑了
那双打过桥牌也挽过狂澜的手
紧握了锹柄……
……下雨了,老人的满头白发湿了
小孙女粉红粉红的蝴蝶结湿了
一棵棵新栽的桧柏树也湿了
而没有湿的
只有新华社的传真照片
只有共和国的微笑和感激


第8版()
专栏:

窗口〔壁画〕 廖国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