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4月21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今古人物

为被压迫者呐喊的艺术家
——纪念克特·珂勒惠支逝世四十周年
徐步青
今年4月22日,是德国艺术史上的杰出人物、现代著名画家克特·珂勒惠支逝世四十周年。
克特·珂勒惠支是三十年代对我国美术界青年特别是从事木刻版画的青年影响最大的外国画家之一。她的许多版画作品,以深刻的思想内容、新颖的艺术构思和出色的写实技巧,成为哺育早期中国进步美术青年的养料。1936年1月,鲁迅在一篇介绍克特·珂勒惠支版画的文章中指出:“在女性艺术家之中,震动了艺术界的,现代几乎无出于凯绥·珂勒惠支之上”。(凯绥是当时的译名)他说,只要打开她的画集,“就知道她以深广的慈母之爱,为一切被侮辱和损害者悲哀、抗议、愤怒、斗争;所取的题材,大抵是痛苦、疾病,然而也有呼号、挣扎、联合和奋斗。”鲁迅还意味深长地指出,有了这画集,就明白“世界上其实许多地方都还存在着被侮辱和被损害的人,是和我们一气的朋友,而且还有为这些人们悲哀、叫喊和战斗的艺术家”。
1867年7月8日,克特·珂勒惠支出生在东普鲁士一个工匠家庭。她是在充满政治矛盾的德国帝国制度下长大的。由于父母的思想较开明,克特·珂勒惠支从少年时代起就开始了艺术生涯。她先后在柏林、柯尼希贝格及慕尼黑的私立艺术学校攻读绘画和雕塑,同时也潜心研究工人问题及社会主义理论,对无产阶级有着深厚的感情。她认为把老百姓的痛苦表达出来,可以使他们的苦难减轻,并且对改善这种情况也有帮助。1893年冬天,柏林首次上演杰哈特·霍普特曼的戏剧《纺织工人》,年轻的克特·珂勒惠支看后受到很大的启发,决心把戏剧中的场面体现到画幅中。从1894年一直到1898年的整个期间,她热情地进行着《纺织工人》六幅组画的创作。画面是按照由愤怒、激烈的反抗到悲剧结局的戏剧性情节发展的。1898年,这组画首次在柏林艺术展览会展出,引起了很大的轰动。艺术评审委员会决定授予金质奖章。尽管当时的政府否决了给她的这种荣誉,但是,《纺织工人》组画1899年在德累斯顿展出时还是获得了金质奖章。1900年在伦敦也得了奖。
这位画家不仅描述工人的苦难和生活,还着力描写德国农民。1908年完成的组画《农民战争》便是一例。《农民战争》戏剧情节的起伏发展几乎与《纺织工人》完全一致。它描述了骚动的原因、反应、一场猛烈的爆发,继之以失败和死。这组画在“历史艺术协会”的赞助下,于1908年出版,并获得了“罗马别墅奖金”。
克特·珂勒惠支一生大约创作了一千三百幅图画和三百幅版画。这些作品大都以当时德国社会的穷困、战争的创伤、工人悲惨的遭遇和他们的奋起反抗作为主题。她把自己的高度同情和炽烈情感以聪慧的艺术想象力和纯熟的绘画技巧表现出来,奉献给受压迫的人民。
克特·珂勒惠支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克特·珂勒惠支就想把她对战争的看法用素描画表现出来。画家十八岁的儿子死于战场,更促使她对不义战争深恶痛绝。1923年,她终于完成了一组七幅木刻集《战争》,记载了帝国主义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不幸,揭露了战争的灾难性后果,也表白了艺术家的信心:人民是永存的。
克特·珂勒惠支对纳粹党徒的法西斯行径义愤填膺。1933年,她在一份呼吁组织共产党和社会民主党的人民阵线、以便阻止纳粹党在即将来临的选举中取胜的宣告书上签了名。希特勒取得政权后,这位艺术家不断遭到迫害。她被迫退出艺术学院,并失去了素描画廊主任的职位。纳粹党还禁止克特·珂勒惠支举行画展。这位画家在日记中记载了独裁政权的逮捕、抄家、焚书以及迫害犹太人等法西斯暴行。1944年,克特·珂勒惠支从柏林迁居到乡下,度着凄凉的晚年。1945年4月22日,正当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即将胜利、希特勒匪徒濒临覆灭之际,这位伟大的女画家却不幸逝世了。
克特·珂勒惠支曾经写道:“我确实认为艺术家及人民应该相互理解”,“我从来没有无动于衷地对待我的工作,相反地,我的血液贯通作品。观看我作品的人会感觉到的。”的确,画家火一般的炽烈感情,深刻的思想,以及杰出的技巧,使她的作品早已逾越国界,历久不衰地受到欢迎。法国一代文豪罗曼·罗兰就说过:“克特·珂勒惠支的作品是现代德国的最伟大的诗歌,它照出了穷人与平民的困苦和悲痛。”今天,尽管她所描绘的时代变了,但她的作品仍然保持着生命力,能够使人们从中吸取到巨大的精神力量和艺术财富。(附图片)
克特·珂勒惠支自画像(1924年)


第7版()
专栏:国际书窗

让中国电影走向世界
——《中国电影》及其作者贝热龙
杨起
中国电影的历史,至今已整整八十年了。作为人民斗争的一部分,中国电影事业走过了一段极不平凡的历程。对此,国人知之未必很多,在外国人中更是凤毛麟角。而法国雷吉斯·贝热龙先生可说是少有的外国专家之一。
去年秋天,贝热龙先生撰写的《中国电影》最后一卷在巴黎出版了。他用了四卷长的篇幅,介绍了中国电影的诞生与发展,从1905年写起,写到1983年的现状。如此系统而翔实地介绍中国电影的著作,在世界上尚属首部吧。
中国电影与法国有其缘分。1905年生产的我国第一部影片——舞台记录片《定军山》,就是用法国摄影机拍的。现在,贝热龙专著的出版,无疑将对中法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两国电影事业的友好合作,产生可贵的作用。
作者在书中满怀深情地披露了他的苦心:“二十年来,我不厌其烦地重复着我的这句话
‘未被认识的中国电影’,每写文章总以此为题,以期引起人们的注意。现在,对于中国电影的认识与再认识的时刻到来了!”他列举西欧一些国家人士对中国影片的惊奇或偏见,说明向世界公众全面介绍中国电影是何等的需要。
贝热龙的书,不是眼光狭窄的就事论事之作,而是详尽地描绘了中国电影事业的起步与发展,着力展示了解放后的创业、困难、挫折和成就。中国电影界的先驱、有才华的导演和演员也都一一与读者见面。但是,作者并不满足于资料性的介绍,而是把人与事放到大范围内来写。他在跋文中写道:“中国电影艺术是怎样的?为什么会这样?只有对当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现状进行分析才能使人们最接近问题的答案。”该书史料的充实和高屋建瓴的写法赢得了普遍的赞赏。法国《世界报》说,贝热龙是当今法国唯一的中国电影大专家,他的书讲了中国电影史,也讲了人民中国的历史。法国国家电影馆馆长加夫拉斯说,该书终于使他得以把中国电影置于历史与社会背景之中,使他看清了中国电影在世界电影史中所占的地位。
没有贝热龙的经历与学力,完成这样的巨著是难以想象的。他于1923年出生在一个小村中。小时看场电影真象过节一样愉快。他当过一百二十五家报刊的记者,六十年代初来到我国,在外文局和北大当专家。回国后担任过多年的法中友协主席。本书写成前,他访华达十一次之多。1960年5月6日,在海燕制片厂的花坛前,郑君里俯身摘了一朵玫瑰,送给贝热龙的夫人,接着请他们品茗,讲述了中国电影五十年的动人心弦的历史。就这样,写书的念头萌发了。他公务繁忙,写书只能用业余时间。锲而不舍,苦心经营,费时二十四年,夙愿终于得偿。
去年年底,贝热龙访华时又看了一些新片。笔者问他的印象如何,他兴奋地说,中国电影的数量与质量都上来了。数量已超过法国;质量上题材新颖,也在追求艺术的美,有些片子已达国际水平。他认为,中国电影走向世界,尚须解决三个问题。一是由于外界对中国现实仍有隔膜,有些影片的内容需要解释。二是技术上还有差距。三是演员的演技似嫌“硬”了一些,象是在演话剧。他期待着迅速的突破。他写道:“中国电影有其优点、弱点和缺陷,有其多样和统一性,有其独特之处,有时也生搬硬套。重要的是,它已进入我们的世界,对中国电影的讨论业已展开。中国电影可能比其他国家的电影更是见证历史的艺术,反映现实的艺术,参与斗争的艺术。大概也正因如此,它也更经常地受到历史的反冲。正象今天人们所说的那样,中国电影一上来就在向我们召唤。”


第7版()
专栏:

少吃肉 多吃素
“多吃纤维和低脂肪食物”。这是各国科学家在今年4月初美国癌症学会召开的一次讨论会上发出的呼吁。
许多国家的医学科学家认为,人们患心脏病、癌症是和饮食不当直接相关的。国际医学科学组织调查表明,美国40%的癌症患者是因为食用过量的脂肪而引起的。哈佛医学院营养学专家布莱克本博士说:人体内脂肪过多,除了影响身体健康之外,积聚的毒性化学物质也会增多。有的毒性物质能直接造成病因。
现在,许多国家的人们日益注意少吃肉食,多吃素食。素食健康食品店的销售量成倍增长。英国最大的健康食品销售店“霍兰与巴雷特”公司调查表明,1984年英国素食销售量增加30%。另一方面,吃肉食的人数却在减少。1984年初调查,英国不食肉的人数已达一百一十万人。据1982年调查,联邦德国全部或部分素食者有五百四十多万人,占全国人口的9%。近两年,素食者还在增加。 ·何 边·


第7版()
专栏:世界一角

罗宾汉故乡风情
陈特安
“每条大河都有自己的碧波,每片田野都有自己的绿叶,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姿色。”
英格兰岛上的诺丁汉更有它独特的风韵。有“岛国脊梁”之称的奔宁山脉自北迤南,到了诺丁汉就恋栈不前;自西而东的特伦特河也亲昵地拦住了奔宁山的去路。碧流与翠峰,给这座建于公元八百年、现有三十万人口的英国名城平添了几分妩媚姿色。许多传奇性的故事和名胜古迹也同她的名字紧紧相联,为她抹上一层传奇的色彩。即此而言,她比英格兰中部任何城市更胜一筹。
诺丁汉,昔日英国工业革命的摇篮,如今已是英格兰中部的工业重镇。她以发达的机器制造业、针织、电讯设备和花边织造业闻名于世,但许多人,尤其那些熟知罗宾汉故事的游人趋之若鹜,主要是想亲自一睹这传奇英雄当年出没之地的神奇色彩。据说,城北莽莽的舍伍德森林,就是罗宾汉出没的地方。尽管有的英国人告诉外国游客,罗宾汉未必真有其人。然而,这犹如说莎士比亚未必真有其人一样,难以使乘兴而来的游人信服。人们宁愿相信以罗宾汉为中心人物的一部“英国水浒传”写的是真事。大概因为罗宾汉是英国民间传说中流传甚广、深受赞誉的古代英雄人物吧,他一生都在为反对残酷的诺丁汉地方统治者而斗争,颇有点象中国宋朝的梁山泊好汉。许多歌颂他英勇机智、反抗封建压迫的传奇故事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相传,这位十二世纪的撒克逊族自耕农生性侠义。当时英国正受外族入侵,诺曼底封建统治者对撒克逊人的残酷压迫点燃了他胸中的怒火。他与农奴和穷人结为朋友,锄暴扶弱,劫富济贫,聚众反抗封建压迫,成了人民心目中的英雄好汉。正因为如此,英国有不少地方以罗宾汉命名,如罗宾汉湾、罗宾汉洞、罗宾汉井等;英国有些成语、典故也出自罗宾汉故事;据称是罗宾汉使用过的弓箭,至今仍陈列在约克郡的卡里斯;矗立在诺丁汉城郊古堡的罗宾汉铜像,使人们看到了当年罗宾汉的英姿。所有这些,都为《罗宾汉》这部“英国水浒传”作了印证。
在诺丁汉城北十六英里,爱德温斯统小村对游客也有着磁铁般的吸引力。当年这里是茫茫原野、人迹罕至,如今已是另一番景象:大道已经开拓,一座古雅的教堂巍然屹立。有人说,这座教堂正是罗宾汉和他的夫人玛丽安举行婚礼的场所。再往前,就是“舍伍德森林游客服务中心”。它落成于1976年,建筑别具一格,近似锥形的房舍散落在路旁林荫中。建筑物附近挺立着一株直径三十英尺的大橡树,苍劲而潇洒。据英国查理斯·威文的《罗宾汉故事》描述,罗宾汉在卡里斯修道院遇害临终时,从卧榻坐起,拉动弓弦,把箭射在修道院墙外一棵大橡树下,并嘱咐他的忠实朋友小约翰把他埋在那里。尽管岁月流逝、历经沧桑,罗宾汉的坟墓早已迹湮难寻,但他那反抗封建强暴的形象却一直活在人们心里。
诺丁汉城郊山巅的古堡颇有来历,人们的游览往往从这里开始。这古堡全由岩石砌成,虽已不复是威廉一世下令兴建的原物,但其名声和古雅韵味往往使游人很难不触发思古之幽情。到了本世纪,古堡对游人开放,内部还有一座博物馆和艺廊,成为这城市的一个文化中心。
同古堡隔坡相望的是几家十五世纪前后修建的古色古香的客栈。哥特式建筑的耶鲁撒冷客栈和萨卢特森客栈掩映在碧树丛中,风景迷人。英国人至今还保留着“客栈”的名称,大概是想诱发游客访古的心理,让他们体味昔日的风采和情调吧!
诺丁汉有著名诗人拜伦的故居。城里的皮尔街和詹姆斯街都有诗人当年的住所。据称,拜伦只是偶尔入城小住,他真正的家在城北曼斯斐德路旁的纽斯达修道院。每年从复活节到9月底,市政府照例开放拜伦故居,游客可自由参观。
位于诺丁汉维多利亚街的一座小屋是知名小说家劳伦斯出生之地。他的名作《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就是以诺丁汉市为背景写成的。劳伦斯已于1930年去世,他降生的那座小屋经过一番修缮,已改成“劳伦斯博物馆”。
诺丁汉还同划时代的“工业革命”结下不解之缘。1768年织工哈格里沃斯带着他设计的第一台纺织机构想来到诺丁汉;翌年理发匠阿克莱制成了水力纺织机。确实,纺织机的发明为英国“工业革命”揭开了序幕,而诺丁汉则在英国工业发展史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


第7版()
专栏:

美国的巧克力城
可口的食品巧克力,世界上许多人爱吃,而美国人尤甚。美国的巧克力消耗量居世界之冠。不仅如此,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还有个名副其实的巧克力城镇——赫协。赫协原是一种老牌巧克力的名字,第一块赫协牌巧克力糖条在1894年便已问世。那时,有个叫密尔顿·赫协的糖果商学徒,回到这里老家开设奶糖厂,之后改制巧克力。伴随巧克力糖厂发展起来的这个城镇,遂以它的创办者的名字命名。
历史悠久的赫协巧克力糖厂如今依然存在。镇上还建有博物馆、综合体育场以及残疾儿童学校。这个镇已成为一个特殊的旅游点,慕名而来的巧克力爱好者络绎不绝。离这个镇几英里就能闻到阵阵巧克力的芳香。连镇里的路标都是巧克力的棕色。镇中心有条东巧克力大街,路灯杆顶上的装饰也是巧克力状。该镇出版的彩色杂志《巧克力》,图文并茂地介绍巧克力的各种食谱和有关历史;报纸《巧克力新闻》也是用棕色纸张印刷,带有诱人的巧克力香味。
每年2月中旬,这个城镇举行为期五天的巧克力节,更使巧克力迷们趋之若鹜。他们能买到售价达三十六美元一磅的高级巧克力和瑞士、法国、比利时等国的著名巧克力。游客除了参观这个城镇与巧克力有关的名胜外,还在旅馆里从早到晚吃巧克力制的各种食品:松饼、煎饼、黄油面包、冰淇淋等等,并有著名的厨师为他们开设巧克力烹饪课,传授巧克力制品的各种做法。 ·梁 丽·


第7版()
专栏:异国风情

墨西哥“亡人节”志异
书雅
中国的清明节正逢细雨纷纷的春季,墨西哥的亡人节却在天高气爽的金秋。同样是祭奠亡人的日子,两者的气氛迥然不同。据说,墨西哥人每年十一月二日亡人节的习俗源于古印第安民族阿兹台克人,经过历史的演进,形成今日的独特风习。
每年节日前夕,人们就开始忙碌起来,店铺里骷髅状的玩具、糖果、糕点琳琅满目。在有些家庭里,人们用鲜花、传统食物布置成美丽的祭台,在门口还扎上真人大小的骷髅欢迎宾客。官方报纸征集为骷髅而写的诗文,奖励佳作。更为奇绝的是,大部分祭文竟是献给当代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或现任共和国总统等声名赫赫的活人,其中微妙的幽默感使人忍俊不禁。这期间,小学生在校园里立木牌,题墓志,“埋葬”自己的老师。节日当天,公墓大门外叫卖声此起彼伏,小吃摊比比皆是,满载鲜花的卡车络绎不绝,完全是一片欢快的节日气氛。扶老携幼涌入公墓的男男女女,往往一手拿着扫帚和鲜花,一手提着食品和吉他。扫完墓,他们就在公墓内野餐,弹唱,晒太阳。当天的报纸常常登有骷髅们为活人扫垃圾之类的漫画。当晚,身穿黑袍、打扮成小鬼的孩子们手捧自制的骷髅头在街上向路人行讨甚至登门索赏。首都墨西哥城东南有一个叫密斯基克的小村镇。那里的“亡人之夜”历史悠久,吸引着本城的居民和外国旅游者。当夜幕降临后,古老的墓地上每块墓碑前都点上数支蜡烛。在万盏烛火中,鳞次栉比的十字架、幽香袭人的鲜花与朗朗秋空中的星光交相辉映。
墨西哥当代诗人卡洛斯·佩依塞尔说:“墨西哥人民有两大嗜好,对鲜花爱如家珍,对死亡津津乐道”。这种独特的现象引起不少学者的探讨。有人认为,印第安和西班牙文化的冲突、墨西哥在历史上被异族同化的经历以及试图通过极端的表现来释放平日的积郁,是上述风习形成的部分原因。然而,文化、风习毕竟是最难解释的现象之一。
中国的清明节肃穆淡雅,英、美、法等西方国家的居民对死亡缄口不谈,而墨西哥的亡人节却轻松欢畅……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从人们对死亡的观念中亦可见其一斑。


第7版()
专栏:

面包 克特·珂勒惠支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