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4月14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世界一角

花园城市堪培拉
李南友
半个多世纪前,澳大利亚的堪培拉还是个仅有一座小教堂、一间杂货铺、一个铁匠铺和一所小小邮局的村子。1911年,联邦政府决定在此建都,根据美国设计家格里芬提出的蓝图逐步兴建。如今,它已成为拥有二十三万人口的花园般的城市了。
堪培拉市以人工开凿的格里芬湖为中心。湖面东西长十二公里,周围三十五公里,建有环湖公路,公路两旁遍植花木。湖中引来莫郎戈洛河流水,波光潋滟,风帆点点;岸边绿树荫下,游人徜徉,钓者垂丝,构成一幅幽美的园林景色。
堪培拉全市分三个主要部分:湖的南面是政府机关、外国使馆;北面是商业中心及较大的旅馆;西面为文化区,有大学、医院、科研机构;此外,东面则是飞机场、古老的原始村落和菜园等等。
到堪培拉最突出的印象,是一切建设井然有序。几乎所有的建筑物都具有永久的艺术价值。建设者们每搞一个大型建筑,都要广泛征集设计方案,从中严格挑选,入选者重奖。例如科学馆,是由一位瑞典工程师设计的,状如一个刚刚落到地面的降落伞,围以清冽的泉水,式样十分别致。馆内陈列有说明古往今来科学事业发展的各种物品,走廊过道中饰有雕塑、壁画,艺术气氛十分浓厚。
又如堪培拉有一座战争纪念馆,建成于1927年。入口处有一泓纪念池,池的两旁有高大的圆拱,庄严肃穆。回廊的大石牌上刻有世界大战中英雄人物的名字。在追思堂中,陈列着名将遗容雕塑和鱼雷、坦克、飞机、大炮以及死难者的血衣等等。此外,还有描绘二次大战重大战役的油画,配以兵马雕塑及枪炮、城墙等实物,在灯光照耀下影影绰绰,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堪培拉给人的第二个突出印象是全市一片葱绿。据说,建都以来的数十年间,仅人工植树就达四百多万株。据统计,绿地占市区面积的60%左右,全市每人平均有七十多平方米绿地,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波兰首都华沙。这里的机关、学校、使馆、居民住宅均被绿树繁花环绕,并以高大的合欢花树、桉树以及藤蔓、蔷薇、仙人掌等为围墙,使人感到似乎每座住宅都象是一个小小的植物园。使馆建筑周围还特地引进了各个国家的珍贵树木和奇花异草,景色更为绚丽动人。
堪培拉市除拥有十多个公园的中心区外,在每个约有五千居民的小区,也都有十五亩以上的园林或其他公共游乐设施。此外,每当假日,人们还可到郊外的森林或山野去野餐和露营,享受大自然的爱抚。
堪培拉还有个广达千亩的植物园,集中地保存、培植澳大利亚及南太平洋地区特有的各种植物,仅桉树就有一百多种。在园内小湖中,还有黑天鹅在浮游,彩色鹦鹉在觅食。
堪培拉这个新兴的城市,以它多姿多采的建筑和幽静美丽的环境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每年约有二百万人来到这里流连欣赏。(附图片)
澳大利亚国会大厦。


第7版()
专栏:

万隆掠影
刘新生
印度尼西亚西爪哇南部的万隆,是一座群山环抱的城市。这里气候凉爽,花木繁茂,风景秀丽,素有“东方巴黎”和“花都”之称。
从雅加达乘飞机南飞,仅需三十分钟便可到达万隆。若驱车前往,虽因山路需时较长,但可尽情饱览大自然风光。途中山峦起伏,盘山公路蜿蜒曲折,椰树蕉林,疏密相间;清泉溪水,漫坡而下,与蓝天绿山相映生幽。公路两旁绿野田畴,生意盎然。沿途既有竹篱茅舍,也有楼宇别墅;既有供游客憩息的瑞士式木屋,也有用铁皮搭成的店铺货摊。路旁小贩们恭迎顾客,竞相兜售各种热带水果。气味浓郁的榴莲,甘甜多汁的红毛丹,清香爽口的山珠子……应有尽有。
进入万隆市,又是另一番景象。市区建筑外观各异,街道宽阔整洁,旅馆、戏院和娱乐场所分布在高低错落的建筑群中。1985年初建成的“交通公园”,更是别具一格。园内马路纵横,交通工具全是小型的,如小火车、小汽车、小邮局……到处是儿童玩耍和学习的天地。成年人身临其境,也会感到仿佛重返孩提时代。
万隆还是印度尼西亚的文化中心之一。这里有一座颇具规模的地质博物馆。离市中心六公里的天文台,是全国最大的天文台。此外,还有万隆工学院和天文数理学院等著名学府。
万隆工业也有相当基础。专治疟疾的金鸡纳霜(奎宁)是万隆的特产,因此又名“万隆丸”,其产量占世界的90%。市郊还有许多纺织工厂,生产各色丝绸、棉布。
1955年4月在万隆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亚非会议。今年4月18日是万隆会议召开三十周年,印度尼西亚作为当年万隆会议的东道国决定在此举行隆重纪念活动,邀请近百个亚非国家和地区派高级代表团参加。万隆,这座美丽的山城,将同伟大的“万隆精神”一起,放出永远灿烂的光彩。


第7版()
专栏:国际科技

风力发电前景广阔
元济
地球上无处没有风。风能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在人类日益为能源前景担忧的时候,风能作为一种古老而干净的能源,重新受到了人们的重视。
人类很早就利用风车和风帆为生产和生活服务。古今风车所应用的基本原理是相同的,只是在结构及外形大小方面有了很大变化。现在带动发电机的风车,有的构造相当复杂,牵涉到各种先进技术和新材料的应用。同时由于针对风力分散和密度小等特点,现代风车日益向大型发展,已有几十层楼高的庞然大物出现。当年世界文学名著中曾与风车搏斗过的堂·吉诃德见此“巨人”,大概也会退避三舍吧。
近十年来,由于石油价格上涨,欧美各国日渐注意再生能源的研究和开发,力图改变能源结构,减轻对石油的依赖。许多国家制订了利用风能的计划,并投入大量资金进行试验。
在利用风能发电方面进展最快的首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又居全美之冠。
该州旧金山市东面的阿尔塔芒山口,从前是一块人迹罕至的荒凉地带。现在已成为令人瞩目的世界最大风力发电场。在这片绵延起伏几英里的山地上,一排排巨人般的风车日夜不停地迎风飞旋,给人们送来光明和温暖。发电场上三千多台形态各异、大小不同的风车所发的电,占加州发电量的一半左右。1983年,加州的风力发电装机容量为二十四万千瓦,1984年上升到六十万千瓦,预计1985年底可超过一百万千瓦。目前,加州的风能发电量已占全美同类发电量的90%。如今年年底达到一百万千瓦的目标,则建立仅有四年的加州风车场就相当于一个核电站了。而建立一个核电站要长达十年之久,还要花费比这多得多的资金。相比之下,风力发电的优越性是显而易见的。
北欧的丹麦常年海风吹拂,风力资源丰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丹麦在风能的利用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它生产的风车更是名闻遐迩。
风车是荷兰的象征之一。在荷兰人向海要田的长期斗争中,风车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发展过程中从风力受益非浅的荷兰,目前也正在作改进风车发电的试验。
为了使风力发电增强竞争力,许多问题还有待解决。目前专家们正在设法解决使风力集中以提高风车转速的问题。随着现代科技的日益进步,风力资源定会在能源舞台上大显身手。


第7版()
专栏:国际电视

《阿信》何以风靡日本
张云方
童年,是甜如蜜,还是一片辛酸?看过电视连续剧《阿信》的人,大概很少不为阿信坎坷的童年而感动,并从心底激起层层的波澜……
《阿信》是日本广播协会电视台从1983年起播放的一个清晨剧目。这部电视连续剧分《少女篇》、
《学徒篇》、《结婚篇》、《行商篇》和《战后篇》,长三百集(每集十五分钟),播放了整整一年。
《阿信》一剧在日本播出后,立即引起轰动,随之,日本列岛掀起一股空前的“阿信热”。这股“阿信热”也被称为“阿信现象”,至今久而不衰。据今年的《朝日杂志》报道,《阿信》的收看率高达63%,《少女篇》被要求重播两次,远远超过以往最好水平的《花子》、《旅程》和《云中地毯》等节目,成为日本电视史上的特大记录。播放《阿信》时,公路车辆稀少,店铺门可罗雀,甚至发生过这样的笑话:因为看《阿信》,用水高峰的早晨骤然耗水量大减,自来水公司误以为仪表出了毛病,四出察看,结果是一场虚惊。随着《阿信》的播出,以阿信命名的各类商品也充盈市场,诸如“阿信点心”、“阿信娃娃”、“阿信名酒”以及“阿信明信片”等等。而且,日本第一民歌手金泽明子亲自为音像公司录了《阿信摇篮曲》之歌;一部以《阿信》脚本为内容的小说一举发行三十万册;观光旅行团也以“阿信观光旅行”的名称招揽生意;在山形县酒田车站还建起一座阿信看孩子的全身像;连语言也出了新词儿:“阿信”竟成了“忍耐”一词的同义语……
《阿信》所刻画的不过是一个生于明治末年,成长、奋斗在大正、昭和时代的普通日本女性。可它风靡了日本,令人如迷如醉,原因何在?这也许是我国电视观众感兴趣的话题吧!
《阿信》的成功,首先应归因于剧本。战后,日本以妇女为主人公的电视剧不少,但大都把中等阶层以上女性作风云人物,尚未见到以最底层贫困妇女为主人公的。以收看率较高的《花子》、《云中地毯》以及《第一颗星》为例,《花子》的主人公是助产士,《云中地毯》的主人公是飞机驾驶员,《第一颗星》则是歌手。她们都有一个足以施展才华的工作场所,然后剧作者以其同丈夫的生离死别的情节来安排她们的奋斗生涯。《阿信》则与此不同,它头一次以在生存线上艰苦挣扎的妇女为主角,以现实的白描手法,展开了人间的沧桑画卷。用日本社会学家江原由美子的话来说就是:以往剧目中的女主角是为憧憬中的理想去奋斗,有着一定的物质基础,阿信则首先是为了糊口活命,这就活生生地托出了一个往昔社会广大民众的影像,因此,令人感到题材新颖,发掘深刻,人物感人。
《阿信》的剧作者是桥田寿贺子,今年五十六岁了,是位以写家庭题材见长的剧作家。桥田是独生女,早年就读于日本女子大学国文系。她说,我不是在写阿信,而是去记述那些平凡而令人可敬的人们的事。1984年3月,她把所得稿费的一部分——一千万日元捐赠给日本厚生省文化事业团体。桥田说,“在写《阿信》的过程中,使我进一步明白了先辈们创业的艰难,这些钱请用在老人福利上吧!”桥田也有过坎坷的人生经历,也许,正是这些不平常的经历,使得她成功地写出了《阿信》。
《阿信》的成功之处,最主要的恐怕还在于它较真实地描绘了一代日本妇女的苦斗历程,并给予当今日本社会以发人深省的提问:人该怎样生活?据统计,年龄在三十六岁以上的日本妇女都喜欢看《阿信》,许多人认为,《阿信》就是在说自己。的确,今天三十六岁以上的许多人,她们的童年或青少年时代大都有着与阿信相似的经历:在贫苦中诞生,为摆脱贫困而奔波。她们居于社会最底层,承受着社会与家庭的双重重负,压弯了脊梁,甚至挤干了最后一滴骨髓。她们是日本经济发展当之无愧的功臣。然而,长期以来,每每谈起经济起飞的经验,不是归功于管理有方,就是归因于教育质量高,几乎无人谈到妇女的作用。其实,同美国等西方国家相比,日本的管理和教育很难说有很多见长之处。但妇女们刻苦忍耐、奋斗拚搏的精神,却是美国等国少有的。她们默默地挑起家庭重担,悉心照顾丈夫和教育孩子,很少想到个人的幸福,极力维持家庭这个社会微小细胞的稳定,让男人们把更多的精力投到事业上去。她们身上甚至还凝聚着颇浓厚的封建伦理色彩。正是这种顽强奋斗精神,成为支撑日本经济一步步发展的因素之一。现在,把这些被埋没的品德再现于电视屏幕,无疑在妇女中引起热烈的反响。
剧目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田仓家第十七座超级市场开张志喜之日,耄耋之年的老阿信离家出走了。她来到幼年做女佣的地方,面对被白雪覆盖得一片银色的景物意味深长地自问:“我拚死拚活地干到今天,在这人生的旅途上,我是不是走着走着丢失了什么珍贵的东西?”这,可说是全剧的点睛之笔。它企图使人们意识到这样一个现实:在今天物质相当丰富的社会里,往日卧薪尝胆,刻苦奋斗的精神被抛弃了,今天的许多青年对过去一无所知,他们生活在蜜糖罐里,满脑子想的是如何享乐。许多学生不愿意努力学习,年轻的女子追求所谓的女性解放,日本社会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变化。这是日本社会潜在的最可怕的东西,因此人们希望尽快纠正这种不良倾向和现象。《阿信》一剧虽不能说是尽美的,但正是在这方面它给青年人敲响了一声警钟,揭示了人该怎样生活这个主题,给他们以启迪。对这一点,《朝日新闻》1983年8月份的民意调查颇能说明问题。调查报告说,群众对《阿信》抱有空前的好感,主要理由有三:其一,主人公的一生对观众有教育意义;其二,令人感到现今社会失去了人应有的本份;其三,主人公的生活和思想境界令人感动。
《阿信》的成功,还应该说是演员努力的结果。阿信的童年、中年和老年分别由小林绫子、田中裕子和乙羽信子三人扮演。她们各有所长,但都恰到好处地塑造了阿信这个形象。小林绫子拍《阿信》时只有十岁,是东京练马区立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小林的表演纯真自然,毫无矫揉造作之感。她去年随三千日本青年访华之际曾回答记者说,她没有想到在演戏,而是努力把自己当成阿信家庭的一员,去做应该做的事情。田中裕子已是位颇有名气的演员,她演中年的阿信,把这位主人公内在的东西挖得很深。演老年阿信的乙羽信子更是一位受人尊敬的老演员。她经历曲折,为了事业竟到五十四岁才和自己相爱了二十八年的人结婚。乙羽信子说,小林绫子和田中裕子表演的阿信都非常成功,因此我也只能全力以赴地去塑造这位和蔼可亲而又有个性的老阿信形象。
当然,面对“阿信热”,日本一些青年也有不以为然的,认为“阿信”写得有点过分,是生来的“优等生”。而自己生不逢时,既无那种拚搏机会,也无效仿的必要。中曾根首相以及政界人士认为,正因为青年们思想颓废,才有必要提倡阿信精神,这是对“战后教育的总清算”。稻山嘉宽等知名人士则强调,今天经济低增长的时代需要阿信的忍耐哲学。
《阿信》在我国播映了,观众在欣赏这部电视片的同时,可以通过主人公的历程看到日本近代史的一些侧面,也可能会思索一番:在人生的道路上自己是否也丢失了什么?生长在新中国的青少年一代,在祖国的四化建设中,理所当然应该有比阿信更高的思想境界:为祖国和人民幸福的未来艰苦奋斗、顽强拚搏。笔者撰写本文的目的正在于此。(附图片)
扮演童年阿信的小林绫子(前排右二)和她的母亲(前排左一)等去年参加日本三千青年访华联欢时合影。


第7版()
专栏:

《陈赓蒙难》观后感
“蒙难英雄诬得雪,
夫人一语可擎天。
当年缧绁知多少,
忠骨成堆难尽编。”
黄文欢同志今年年初观看电影《陈赓蒙难》和《陈赓脱险》后,写了《陈赓蒙难观后感》这首诗。
几年前,黄文欢同志曾著文指出:“1950年初,胡主席秘密访问中国,请求援助。中共中央同意大力支援越南革命,但要大力支援,就必须扫清边界敌军……首先要发动一个边界战役。陈赓同志代表中共中央,到越南帮助训练干部、部队,组织这个战役。”胡志明主席当年在越北战场上对陈赓同志关怀备至、推心置腹,体现了中越两国人民之间深厚的革命情谊。黄文欢同志这首诗,正是越南人民对陈赓同志真挚感情的反映。
—编者(附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