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4月13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文化生活

“丑牛”之志
——访豫剧名丑牛得草
田光
自从《七品芝麻官》搬上银幕并荣获第四届电影百花奖后,豫剧表演艺术家、名丑牛得草的名字就为广大观众所熟知了。
牛得草今年五十二岁,他原是河南省鹤壁市豫剧团团长,去年7月调到湖北襄樊市,任市实验豫剧团团长。
以“丑牛”自喻的牛得草十分爱牛。他从艺四十余载,常常以牛为题材吟诗作画。在他的居室里,墙上挂的是牛,桌子上摆的也是牛,各种木雕、泥塑、塑料、编织、陶瓷等工艺品也全都是牛,俨然一个牛的世界。牛得草曾说:“我平生爱的是牛,学的是牛。牛是农民的朋友,我也要象牛一样,做广大农民群众的好朋友。”
襄樊地处湖北、河南两省交界处,农民群众十分喜爱豫剧。他调到襄樊后,为了早日把剧团带成名牌剧团,确实费了大劲。每天忙到半夜才休息,几个月下来,身上的肉就掉了二十来斤。今年元旦,他在襄樊首次演出《七品芝麻官》,附近数十里的农民成群结队赶来看戏。演了几场后,他的病又犯了,演员们劝他休息几天,他却说:“那怎么行?农民观众要看戏,一定要满足他们!”
牛得草在艺术上的进取心十分强烈。为了让古老的戏剧艺术焕发出青春的光彩,他认为要研究当代观众心理,特别是农村青年观众的心理。为此他提出了一些设想:用电脑控制舞台的灯光、音响;吸收西方现代艺术之长,把电吉他引入乐队;舞台上的武打要见真功夫,因此拟聘请武当山的武林高手来剧团传艺……
牛得草肯动脑筋,敢想敢干。在电影上,常由一个演员同时扮演两个角色。他却反其道而行之:“合二为一”。近年来,他与爱子小牛得草分别饰演七品芝麻官唐成,同台轮场交替演出。由于这老、小二牛的个头、扮相、唱做念舞惟妙惟肖,因此“台上只见一个芝麻官,谁也分不出老牛和小牛!”说到这里,牛得草得意极了,“舐犊”之情溢于言表:“用这种法子培养青年演员,最有效!观众厉害得很,你要是学得不象,他一眼就能看出来!”
看过电影《七品芝麻官》的人都记得,在审诰命一场戏中,唐成的乌纱帽被严诰命打掉了,他头上的一根小独辫突然竖起,如独木冲天。这是咋回事?牛得草说:“这是导演谢添玩的把戏,用一根细绳子拉起来的!”可不久前在舞台演出时,这小辫依然能竖起,使满场观众啧啧称奇,这又是谁帮忙的呢?牛得草告诉我,为了练出这一招,他琢磨了四个寒暑,对镜苦练了八个月,又借鉴了演员的技巧,才搞成功的。
牛得草十分尊重观众。安徽电视台为了让今年的春节联欢会别开生面,举办了个《春牛曲》的节目,邀请了全国文艺界属牛、姓牛、演“牛”的“名牛”聚会合肥,并邀请牛得草做牛会的主持人。筹演结束后,他兼程赶回襄樊登台献艺。由于旅途受了风寒,演出时有一句没唱够味儿,虽然观众毫未觉察,他却十分内疚。演出一结束,立即召开了全团大会,作了检讨:“我对不起观众!现在宣布,扣除我今夜的演出津贴!”谈到此事时,牛得草依然感到十分不安:“现在,人家观众花钱花时间看你的戏,你可要把真东西都拿出来呀!”


第8版()
专栏:访问记

印在西子湖上的笑容
——“伊佐拉”中国之行侧记
李彤 竞利
露塞莉娅,你早就知道中国有一座美丽的城市——杭州,你丈夫访华归来时的生动描述已经令你神往。当真的收到来自地球那一面的中国《大众电视》编辑部的邀请时,你大喜过望。你没有想到,自己会成为第一个在中国获奖的外国演员。不满三岁的儿子问:“妈妈去中国干什么?”你说:“妈妈去领奖。”儿子喊:“我也要去领奖,我也要!”你笑了。
3月29日,当你身披米黄色斗篷踏进北京机场大厅,立刻被人们认出了:“《女奴》里的伊佐拉!”你表演的成功在这里得到证实,人们都这样叫你,连你的巴西同胞也不称呼你的本名露塞莉娅·桑托斯。多少双热情的手向你伸过来,握不过来了,你便频频回报以飞吻。
4月3日,在杭州,你高举起“大众电视金鹰奖”的金像向观众致谢,并接受了奖品——老画家王个簃的一幅新作。你泛舟西湖,漫步灵隐,惊讶于湖光山色之美;你到制药厂了解中医中药的奇效,到丝绸厂目睹丝绸之乡的绚丽。你毫不掩饰自己的惊喜和欢乐。西湖碧波中,映出了你的笑容。
在感受到中国观众热情的同时,你又为深厚悠久的中国文化传统所吸引。你希望“堕入中国的艺术迷宫”,渴望趁此行能欣赏到中国的京剧、越剧、杂技、绘画、书法等艺术。你还要去上海、苏州等地,那里的主人将满足你的愿望。作为一个工人的女儿,你还表示羡慕中国工人“为人民服务”的生活。
欣喜之余,你对记者说:“我需要不断地学习新的和我不知道的东西,我要不断地充实自己,坚实自己的艺术功底。否则,我将有愧于我的职业。”你是如此热爱你的职业,在巴西,你忙于拍戏,几乎每天晚间和周末都在摄影棚里度过。但是,丈夫和孩子呢?事业与生活的矛盾在你身上同样是不可避免的,总得采取积极的态度去解决。丈夫是个音乐家,他也有他的事业。在拍《女奴》后几集时,正赶上儿子的哺乳期,你为了拍片、喂奶两不误,只好把儿子抱到摄影棚里。你说:“做母亲的不论多艰难,都得对孩子尽责。”
露塞莉娅,你对自己的将来有什么打算和追求呢?这一次,你结识了一些中国同行,对他们说:“我希望能有机会与中国的演员合作,一起拍电视剧或电影。”那么再往后呢?是终生做一个演员,还是选择导演或别的什么职业?你恳切地回答我们的提问:“我很想将来搞写作,把我的艺术实践,把我对生活的各种感受写下来。不过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写,但是我真的非常想写。”
我们在等待着。在那本书里,你将怎样记下这一次中国之行?(附图片)


第8版()
专栏:

姜昆和他的新搭档
似茵
除夕之夜,在电视屏幕上,看到和姜昆一起表演相声的已不是李文华,而是一个新搭档。这个新搭档的模样,神情,表演风格,还真有点象李文华呢!
姜昆的新搭档叫金宝,今年四十八,刚从部队转业到说唱团。他本来是从事相声创作的,过去也写过一些好相声。他是怎么“顶替”李文华的呢?原来,李文华去年六月从香港访问演出回到北京后,因病住了医院,后来虽然出了院,嗓子仍然不大好。姜昆少了好伙伴难以施展才能,观众又殷切地希望看到他们的演出,这对于演员来说是一件很苦恼的事,为此都很焦急。李文华中肯地对姜昆说:“我已是快六十的人啦,总有一天要退出舞台的。你应该及早找个新伙伴,这样才能保证你的舞台实践不断线哪!”
姜昆心中忘不了李文华,他希望和有李文华风格的演员合作。凑巧,他发现笑眯眯的金宝从“形”到“神”都酷似李文华,别提有多高兴了。他向金宝说明了自己的想法,金宝欣然同意。尽管金宝以后还要从事创作,但他表示,在姜昆没有合适的搭档之前,他愿努力继承李文华相声艺术表演的风格。由于他过去曾说过相声,很快就适应了姜昆的“戏路”,他们初次登台,就受到观众的欢迎。


第8版()
专栏:

辽宁芭蕾舞团创作的大型芭蕾舞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对芭蕾艺术的民族化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该剧正在首都上演。王旭摄


第8版()
专栏:新园一角

太原五一广场公园
杭海路
倘若把太原市宽敞、漂亮的十里迎泽大街比作一条彩练,那么,去年国庆前夕在市中心的五一广场建成的公园,便是镶嵌在这条彩练上的明珠。
公园的中心建筑是鲜花簇拥着的声控喷泉和一组大型雕塑。水池象一个巨大的花盆,伴随着乐曲的旋律起伏,一池玉树琼花忽高忽低地变幻无穷;洁白的大型塑像位于喷泉的中央,由四个造型富有浪漫情调的人物塑像组成。其中两个雄健、洒脱的男子,分别代表太阳和大地;两个奔放、婀娜的女子,则是月亮与海洋的化身。人们从他们各自的神态中,既可以领略到人类征服宇宙的信心和我们时代的风采,又会情不自禁地产生神奇而壮丽的遐想。
喷泉和塑像的背后,是座一万多平方米的花园。园中曲折的林荫道,连接着争奇斗艳的花丛,青藤缠绕的凉亭和千姿百态的假山群,与环绕在园外的那些风格各异的高层建筑及闹市气氛相互映衬,颇有闹中取静的意味。广场的东北角,还有一片草坪,碧绿如茵。站在高楼上鸟瞰,恰似一块绿毯铺在灰色的“走廊”上,分外夺目。(附图片)
赵绍波摄


第8版()
专栏:雨丝集

要香,要辣,也要甜
汪泾洋
有人问从边远地区来的一位同志爱看什么样的电影,他回答:喜剧片。这句话是有些代表性的。前不久,上影厂的新片《阿混新传》公映之后,有些观众也曾感叹地说:这样的影片为什么不能适当多拍一些呢?
由此,我想到了菜肴烹饪。中国菜,向来讲究色、香、味。味中又分酸、辣、咸、甜等。固然,生活之中好酸的喜酸,好甜的喜甜,人人都有偏爱,不可强求统一。然而,集大成而为一种菜系,五味之中恐怕是不应有所偏废的。那么,我们的电影生产,不也情同此理吗?可是现状并非如此,我们有些厂家和编导,对这个问题似乎注意得不够。有不少厂家自组建以来或自恢复生产以来,根本就没有生产过一部喜剧片,因而造成了有些体裁“人丁兴旺”,而另一些体裁“香火不继”的怪现象,致使好辣的观众暴食暴饮,伤了胃口;喜甜的观众饥肠辘辘,难得一快。
喜剧电影向来是受人欢迎的,只要有一定质量,其上座率不在一般正剧之下。《小小得月楼》三种拷贝的总数已高达一千五百多个,至于受到好评的《月亮湾的风波》、《邮缘》等,拷贝总数都相当高。因此,我期望那些瞧不起喜剧的编导同志和电影厂家,还是重视一下喜剧吧!这里不仅仅有着做“生意”的广阔天地,更重要的是广大观众需要它啊!


第8版()
专栏:

喜看宜君农民画
吴小昌
陕西宜君县的农民画,以其纯真、朴实而又带有神秘色彩的特点,引起了很多观众的注目。它有别于户县农民画的叙事性,也不同于金山农民画的那种现代化色彩,而是使人浸沉于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渊源之中,让人感受到了龙的脉搏。我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当你看到这些作品时,会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他们的这些画的内容、形式和手法,使你感到既是那么远,又是那么近。远可以追溯到秦汉、仰韶以前,近可以在现代派的作品里找到共同或相似的语言。
你看《姜太公钓鱼》这幅画:姜子牙的表情由凝神下钩,到鱼上钩时的暗喜和钓起鱼后的大笑,三种表情、三个时间、三度空间的形象,统一在一幅面孔上,在静止的具象中表现了事态的发展变化的动态美,使人看了感到新颖和满足。这无疑是开辟了另一种美的境界。宜君农民画的具体辅导者孙相武同志曾问过作者为什么这样画,作者只是憨厚地一笑。其实也无需问。虽然这些作者生长在山沟沟里,但他们热爱生活,又从艺术传统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从宜君农民画的一朵花中,可以寻迹到唐、宋、元、明、清直至今天的民族艺术的精神和传统。历史给它不同的色彩和滋养,民间艺术在田园里纯洁无瑕地随意发展。《姜太公钓鱼》仅是一个侧面。
宜君农民画在北京的展出,再一次启迪我们挖掘和研究民间艺术的重要性。我们这些炎黄子孙应紧紧地抱住这个“金娃娃”,用以丰富和发展今天的民族艺术。(附图片)
《姜太公钓鱼》 吴焕焕(16岁)


第8版()
专栏:

上 春沐华夏
下 光照神州
刘文祥 篆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