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3月9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请到这里来找宝
孙大光
喜事一个接着一个。年前,地质矿产部召开授奖大会,重奖了找矿有功单位和劳动模范;刚入正月,重庆电视台拍摄的反映地质战线生活的《昨天,昨天的故事》又向全国播放。这都是献给地质工作者的新春礼物,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
地质工作是发展工业的基础之一。建国以来,我们地质部在其他部门配合下,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大批矿产资源和地质资料。开拓性的工作,使开拓者具有特殊的气质,地质队员长年工作、生活在戈壁荒原、崇山峻岭,其艰苦是很难想象的。电视连续剧《昨天,昨天的故事》摄制组的同志们就说过:“没想到你们搞地质的这么苦。”地质工作者带走的是荒凉,留下的是繁荣,大庆、攀枝花、金川、克拉玛依就是在他们身后崛起的新城。他们往往来不及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就风尘仆仆地踏上了新的征途。尽管如此艰苦,许多地质工作者还是那样执着地热爱自己的事业。有这样一件事:一位双目失明的地质工程师,听说在他工作过的地方打出了高产油井,便从很远的地方赶去,让人把他扶到井场,闻着原油的香味,两行热泪慢慢淌出……他们是寻找宝藏的人,可他们心中也蕴藏着丰富的宝藏,这有待文艺工作者去开发。
六十年代拍摄的电影《年青的一代》曾鼓舞了一代青年。近一二年,也播出过几部描写勘探生活的电视剧。《昨天,昨天的故事》在革命与建设、昨天与今天的广阔背景上,塑造了三代地质工作者的形象,既有历史感,又有时代感。尤其是韩总工程师壮心不已,时时激励青年人奋发前进的形象,使我们深受感动。
已经连续几年了,地质部邀请作家、艺术家下去体验生活。问他们的感受,几乎人人觉得“相见恨晚”。他们创作了许多诗文书画。通过他们的笔,人们开始熟悉地质生活这个曾经陌生的世界,对地质队员也逐渐理解了。这些作品帮助我们队伍中的一些人增强了责任感、豪迈感和开拓生活的勇气。
去年,地质部在北京举办了“山野激情”书画展览;今年,创办了《山野文学》。地质工作者迫切需要精神食粮。我们欢迎更多的作家、艺术家到地质队来,无论他们走到哪里,都会找到生活中瑰丽的“天青石”的。地质队员是寻找宝藏的人,愿文艺家们也成为寻找“宝藏”的人。


第8版()
专栏:电视之窗

心如丹枫 情同春水
——电视剧《向警予》观感
丁道希
她变成了一片深秋的红叶,一片给苍凉的世界带来一点生气的红叶。她映着太阳,如爝火一样发着曜光,不仅在满目疮痍的旧中国大地上闪耀着,而且在今天,也同样令我们感到她那红灿灿的心灵的光芒。
她,就是向警予——我们党史上第一位女中央委员,妇女部长。
由赵瑞泰编剧、潘霞执导的电视连续剧《向警予》(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与武汉电视台合拍),生动地再现了这位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者、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的足迹。电视剧从向警予慷慨陈词怒责洋大人,侠骨热肠义救湘妹子写起,描绘了她在湘西小城办女校,玉贞轿前斥军阀,爱晚亭畔商国事,东亚丝厂斗老板的史实……最后,又以一曲悲歌,表现了向警予江汉关下迎逆流,巡捕房里诘凶顽,凛然长街就义的英雄本色。全剧洋溢着对这位革命女豪杰的崇仰之情,写出了向警予由封建社会的叛逆者到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最后成为自觉的马列主义战士的历史过程。
以真人真事为基础的历史传记片,当然要尊重史实,同时,还必须充分抒写人物的情感,这样塑造出来的人物才是真实而又血肉丰满的。剧中的向警予是一个革命者,也是一个妈妈,一个妻子,一个女儿,一个有着普通人的情感的女人。电视剧将人物性格的几个层次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我们不仅看到了一个心如丹枫的共产党员形象,也看到了她的作为普通人的心灵的波纹,有如春水泛漾,汩汩不止。编导既没有在历史英雄头上添加光环,又不使历史人物陷入琐碎生活的涡流之中,这是相当不容易的。
饰演向警予的演员王薇,对我们来说还是陌生的。但她的表演恰如其分,气质也与向警予相符,令人信服。
《向警予》的另一个值得肯定的地方,是对次要人物的处理没有“单线平涂”,而是给予立体的造型。如对先是溆浦警备司令,后成为资本家的周强华的描写,对法国领事陆公德的描绘,都没有脸谱化和程式化。剧作对向警予的朋友——阔太太方淑英也没有丑化,既写了她可哀可悲的堕落,也写了她良知未泯,对向警予从未衰减的敬仰之情。
导演潘霞以其对伟大革命先驱向警予的深深爱慕敬佩之情,饱蘸浓墨,满含激情地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幅动人的画面。那流畅的镜头,有如行云流水,细腻精致,给人以一笔挥就之感。尽管这部作品话剧味较浓,前几集有些拖沓,对话也稍嫌过多,但向警予那心如丹枫,情同春水的形象,还是血肉丰盈的——于是,我们面前的向警予并没有在地平线上消逝,她似乎还在大地上走着,象一片红叶,扬一泓春水……向警予在江边沉思。


第8版()
专栏:

她把心留在祖国
——记旅日华侨翻译家林芳(俞馥英)
本报记者 刘虔
我在采访一次中外作家会议时结识了她。
为了旁听这次会议,林芳(俞馥英)从东京专程飞到北京。她给我的名片上印着:早稻田大学文学部讲师。
她的身体瘦小而羸弱,看得出有点贫血,神情儿也有点憔悴。她告诉我,那是因为当年在长崎受过原子弹的辐射落下的后遗症。
五天之后,她要飞回东京了。这时,我才知道,她是自费参加这次会议的,自付路费之外,还得除去几天的工资。我说:“这么一来一往,几天工夫,您破费不小呀,而且您身体又不好!”她微微一笑,低声说:“能够亲自向日本读者介绍祖国文坛的近况,我心里很高兴。”
她祖籍福建。从祖父那一辈起,就到国外谋生。异国他乡的风雨,使她从小就有自强不息为国争气的志向。十八岁时,她凭着自己的学力,考上著名的津田塾大学,攻读英国文学。母亲谆谆告诫她:“学而有成之日,应是报效祖国之时。”1955年大学毕业后,她即辞母别亲,回到国内,投身到建设新中国的行列中。令她遗憾和痛苦的是,由于种种原因,在“四人帮”最猖獗的时候,她不得不别夫离亲,怀着对祖国的眷恋,回日本了。她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虽然最后下决心暂时留在日本,但我的赤子之心仍留在祖国。”在国外,她无时不思念祖国,总想为祖国做些有益的事情。她选择了译介中国现代和当代文学的工作,以此增进日本人民对中国的了解。这几年,她先后翻译出版了《纪念周总理文物选编》、《寥天——周总理青少年时期的诗词十四首》、长篇报告文学《命运》、《中国姑娘》,以及一些反映祖国现实生活的短篇小说和新闻纪录片。去年秋,她翻译的中篇小说《人到中年》,在日本颇有影响的大型杂志《中央公论》发表后,立刻博得读者的广泛好评,被日本报刊誉为“名译”。著名文艺评论家进藤纯孝还特地向她写信祝贺,信中说:“译文精彩极了,也许是由于译者对作者或女主人公产生的共鸣,使译文获得如此丰硕的成果吧。”事实正是如此。她自己就是一个饱经忧患的中年知识分子,所以才有可能准确地把握作品的灵魂。
她的这些成果,有日本朋友的帮助,更凝聚着她拚搏的热血和心力。在竞争激烈的日本社会,一个年过半百的妇女谋生尚且不易,要想搞一点事业,就更其困难了,何况她还有病痛缠身。为了支撑一家的生活费和孩子的教育费,她白天要在四五个工作单位之间奔波,晚上还要在家里给私人讲授中文,且有许多家务事压在身上。真正能坐下来搞翻译,是在晚上九点以后,要到午夜一两点才得休息。她说:“我自知身体不好,不知何时就会倒下去,因此,我想在能活动的时候尽可能多做点工作。不管如何,我还是要向前拚的。这是我对祖国文学事业的一片心意。”是的,对于她的这种拚搏的生活,她似乎早已习惯了,习惯了在时间的挤压下,为了她的心愿,去泼洒她的心血……(附图片)


第8版()
专栏:知识角

闽南奇葩——高甲戏
晓帆
高甲戏是福建省五大著名剧种之一,广泛流传于泉州、厦门、漳州一带闽南语系的“金三角”地区和台湾省,并随着华侨的足迹,带到南洋群岛华侨聚居地区。二三十年代以来,有不少高甲戏老艺人曾远涉重洋,到东南亚等地演出。去年11月,福建高甲戏剧团应邀赴菲律宾进行访问演出,在马尼拉两周,演出十三场,场场爆满,引起轰动。
据专家们考证,高甲戏产生于清朝中叶,迄今约一百五十年。最初,闽南一带农村每逢迎神赛会或喜庆节日,人们装扮水浒故事中的英雄人物,在乡里集镇游行或作些简单的表演。这种民间“妆人”(化装游行)形式,后来逐渐丰富发展走上舞台。因它演出的剧目大多是武打戏,持戈披甲,群众就叫它“戈甲戏”,又称“高甲戏”。这个剧种带有浓厚的民间气息和乡土风味,同时不断吸收兄弟剧种的艺术养料,构成独具特色的、丰富多彩的表演艺术。高甲戏尤以丑角行当见长,如文丑(公子丑、傀儡丑、破衫丑、袍带丑等)、武丑(长甲、短甲)、女丑(家婆丑、花旦丑),活泼多姿,妙趣横生,富于夸张色彩的动作,形神毕肖,令人叹绝。
高甲戏的剧目也十分丰富,合计约有近千本。建国以来已发掘记录的传统剧目有六百多个,并创作和整理了《连升三级》、《凤冠梦》等一批优秀剧目。高甲戏的音乐以南曲为主,也吸收了一些外来剧种的曲牌,并进行必要的加工改革,因此,它的音乐既保留南曲典雅优美、清丽深沉的韵味,又具有高亢激越、雄浑壮阔的气派。
最近,福建安溪县高甲戏剧团在京演出了大型讽刺喜剧《凤冠梦》,使首都观众领略到这一艺术奇葩独特的魅力。


第8版()
专栏:雨丝集

不能“刮风”
闻永
近闻某市共青团在筹备代表大会时,为了提倡现代生活方式,美化生活,该市团委发出通知:要求代表穿戴漂亮,男要穿西装,可以烫发,女要化妆,还必须学会交际舞……
团代会是青年人开会,开得活跃些,穿戴整洁漂亮,无可非议,不必反对。然而,就穿着打扮,明令发文,“要求”如何,“必须”怎样,似可不必。
过去认为只有穿灰蓝制服、留短发是“革命化”,这当然片面,但是提倡现代生活方式也不应搞硬性的规定。人各有爱,不必强求,即令有所提倡也还得分场合,看条件。而且“现代生活方式”的涵义绝非只是穿戴入时漂亮,会跳交际舞。
对于青年要善于正确引导,千万不要“刮风”、走极端。


第8版()
专栏:

我国早期油画和清代玻璃画
不久前,中央美术学院陈列馆展出的清代玻璃画和中国早期油画,深受观众的喜爱。
这批作品是美院历年收藏的珍品。我们从陈列的二十幅精品中,可以看出传统人物画吸收西洋绘画的过程,和西洋绘画对中国绘画的影响。这批作品可以说是传统的“写真”技法与西洋油画的结合,是“中为体西为用”的一种典型表现。尤其是清代玻璃画(见左图),它多用油彩、油漆或国画颜料在玻璃上绘制而成。所绘人物,画风幽雅,精细逼真,富装饰感。从这些画中,还可以了解到清代人物的神情风貌和服饰、发式。
(沈希诚)


第8版()
专栏:

边防哨所顺口溜
天上无飞鸟, 地上不长草,
风吹石头跑, 氧气吃不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