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3月6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

为表示对孔塔多拉集团和平努力的支持
古巴宣布将从尼加拉瓜撤出一百名军事顾问
新华社哈瓦那3月5日电 古巴政府今天宣布,它将在5月份从尼加拉瓜撤出一百名古巴军事顾问,并将采取一些有利于和平解决中美洲冲突的重大步骤,以表示对孔塔多拉集团和平斡旋的支持。
古巴政府在今天凌晨向外国新闻记者散发的声明中指出,古巴政府支持尼加拉瓜总统丹尼尔·奥尔特加2月27日的倡议,无论美国国会是否通过对尼加拉瓜反政府武装分子的援助,古巴都将撤出它在尼加拉瓜的一百名军事顾问,而且在3月和4月份也不再向尼加拉瓜派出任何有关军事和安全方面的补充人员。声明还说,古巴将及时地向孔塔多拉集团报告这些人员的撤出情况。
声明同时警告说,如果在尼加拉瓜和古巴作出这些努力之后,美国仍然“坚持其对尼加拉瓜政府的肮脏战争和侵略威胁的政策”,那么,“只要尼加拉瓜要求古巴派出新的军事和安全顾问、教官或教员,古巴就会认为它有绝对自由来采取它觉得最合适的决定”。
声明谴责美国在军事上介入萨尔瓦多和洪都拉斯,揭露美国在洪都拉斯驻有数千名士兵、建立了许多军事基地,并运去大量战争物资,指出这“毫无疑问对尼加拉瓜是一个威胁”。为此,声明接着表示,古巴主张采取各种措施来真正地、公正地解决中美洲冲突,其中包括“撤出一切外国军事人员、绝对停止向中美洲运送武器、严格执行任何人都不得干涉这些国家内政的原则”。
声明认为尼加拉瓜总统奥尔特加发表关于撤退古巴一百名军事顾问以推动中美洲和平进程的倡议是“相信自己、坚决为和平而斗争的一种成熟的、严肃的行动”,并且重申,古巴在同尼加拉瓜的合作方面决不采取单方面的措施,但它完全支持尼加拉瓜为谋求和平所采取的各种措施,并将严格履行自己的诺言。
声明表示,古巴将继续坚定地支持孔塔多拉集团为达成使中美洲各国满意的协定所进行的努力。


第7版()
专栏:

奥尔特加说同舒尔茨的会晤是积极的
尼加拉瓜副外长表示愿同美国关系正常化
新华社马那瓜3月4日电 尼加拉瓜总统丹尼尔·奥尔特加今天说,他在乌拉圭同美国国务卿舒尔茨的会晤虽然没有立即取得成果,但仍然是积极的。
奥尔特加参加了乌拉圭总统就职仪式后回到马那瓜。他在机场对记者说:“这次会晤并没有什么新东西,只是提出了那些众所周知的问题,但是会晤本身就是一个新的因素,因为它是在美国当权者发动反尼加拉瓜运动、要求(美国国会)对尼反政府武装提供更多资金这样一个新的背景下进行的。”
他还说,由于尼加拉瓜主动地提出一些和平倡议,孔塔多拉集团正在恢复活动,这是美国恢复同尼加拉瓜的谈判以表明它真正支持该集团的好机会。
有记者问,为了同美国达成协议,尼加拉瓜还准备采取什么措施。奥尔特加回答说,“除了已经采取的那些措施外,我们不再采取更多的措施”,因为尼加拉瓜已经作出了“非同一般的努力”,“不应向我们提出更多的要求”。
新华社联合国3月4日电 尼加拉瓜副外长乌戈·蒂诺科今天在这里说,“政治解决中美洲问题、实现美尼两国政府的关系正常化”是尼加拉瓜的“政治愿望”。
他在联合国总部举行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说,尼加拉瓜完全支持孔塔多拉集团为和平解决中美洲危机所作的努力。他说,鉴于孔塔多拉集团的建议中要求外国军事人员全部撤离中美洲,尼加拉瓜决定“单方面采取措施”,安排古巴军事顾问撤离尼加拉瓜。
乌戈·蒂诺科批评美国政府继续推行对抗政策,他呼吁美国政府恢复同尼加拉瓜的双边会谈。他说,尼加拉瓜愿意“同美国谈判孔塔多拉建议中提出的美国迄今尚未接受的军事和安全问题”。


第7版()
专栏:

阿根廷和哥伦比亚认为
债权国应与债务国政治对话
本报布宜诺斯艾利斯3月3日专电 记者管彦忠报道:哥伦比亚总统贝坦库尔和阿根廷总统阿方辛会谈后一致认为,债权国与债务国进行政治对话,是公正地解决拉丁美洲严重债务问题的方式。
贝坦库尔是在参加乌拉圭总统桑吉内蒂就职典礼之后,于昨天到达阿根廷进行正式访问的。阿方辛在昨晚举行的宴会上说,拉丁美洲国家为支付日益增加的外债利息,正在作出重大的牺牲。1984年拉美国家已经邀请债权国进行政治对话,讨论解决债务问题,但一直没有得到积极的响应。为了使对话有效,双方必须共同分担责任,只有首先在政治范围内加以考虑,问题才可能得到解决。
两国总统还认为,必须加强拉丁美洲的团结,中美洲危机应该和平解决。


第7版()
专栏:

美报说美国将成为世界上头号债务国
今年内美国外债预计将超过千亿美元
新华社纽约3月3日电 据美国《纽约时报》今天报道,到今年年底,美国的外债可能超过其国外资产一千亿美元,从而使美国成为世界上头号债务国。
另据美国《商业周刊》发表的统计数字,去年美国从国外借款将近九百四十亿美元,其外贸逆差达到创纪录的一千二百三十三亿美元。与此同时,外国在美国的投资总数已达到七千一百五十亿美元。
美国越来越依靠外资来弥补其巨额贸易逆差和财政赤字,引起了经济学界的广泛注意。经济学家们警告说,不断增长的外债可能成为美国经济的“唯一致命的弱点”。美国商务部首席经济学家罗伯特·奥特诺说,“外国人在美国的资产将很快超过美国在国外的资产”。
《纽约时报》说,过去65年,美国一直用它在国外赚得的红利和利息帮助筹措国内的消费资金。由于美国地位的改变,以后将不得不支出更多的利息和红利。
该报指出,与美国面临的日益恶化的形势相反,日本却变得越来越富。去年年底,日本国外资产已累计超过其债务七百亿美元。巨额的贸易顺差是导致出现上述状况的主要原因。


第7版()
专栏:综述

英国煤矿工人大罢工始末
陈特安
3月3日,英国全国矿工联盟特别会议在投票表决中以微弱的多数决定本月5日复工,从而使英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大罢工宣告结束。
英国煤矿工人的这场大罢工,从去年3月6日开始,迄今历时整整一年。据估计,到本财政年度末,英国全国国营企业因煤矿工人罢工而遭受的损失将达四十亿英镑,罢工大约使去年英国工业生产的增长速度降低了2.5—3%。
这场大罢工的爆发有其深刻的社会经济原因。英国在经历了七十年代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动荡的痛苦岁月后,八十年代以来,开始进入了经济结构改革的时期。而煤炭工业,这个曾在英国历史上显赫一时、但已被视为正在衰落的“夕阳工业”,则成了工业结构改革的重点。撒切尔政府上台后,采取关矿裁员的紧缩方针,1983年关闭了十多个矿井,解雇了万余名矿工。到1984年,全英国仅剩一百七十五个矿井和十八万余矿工。但政府还决心逐步关闭矿井、裁减人员,于1984年3月6日公布了1984—1985年度煤炭规划,宣布削减煤产量四百万吨,关闭二十个“不经济”的矿井,解雇二万名矿工。这就迫使处境艰难的矿工起而斗争,从而触发这场大罢工。
去年3月9日,英国最大矿区约克郡的近万名矿工和苏格兰矿区的一万多名矿工带头罢工。全国矿工联盟执委会随即决定,从3月12日起举行全国总罢工。罢工浪潮很快席卷全国绝大多数矿区,一百七十五个矿井中的一百三十五个因罢工而关闭停产。十八万矿工大军中的80%参加了罢工。
引起这场罢工的另一个原因是工人不满政府对工会权力的限制和削弱。保守党政府上台后,吸取以往政府慑于强大工会压力,不得不屡屡让步的教训,把削弱工会权力和限制罢工作为自己的基本政纲,先后通过了《就业法》和《工会法》。这些法律的实施,使工会几十年来赢得的权利有丧失的危险。这样,工人保卫自己权利的斗争就以煤矿工人罢工为先锋而开始了。矿工们在罢工中表现出巨大的决心,团结起来,积极组织,煤矿工会是英国最大的产业工会之一,实力雄厚,战斗性比较强。1972年和1974年,这个工会发动两次全国性罢工,均获胜利,使政府遭到沉重打击。因此煤矿工会竭尽全力与政府斗争,以此维护工会的权利。由于各种形式的自助,工会长时期坚持斗争,毫无退却之意。
保守党政府把这一场斗争不仅看作经济问题,而且视为一场同工会的政治较量,因而对罢工采取了空前强硬的态度。政府的“国家煤炭局”在一年的谈判中坚持不让步,同时政府在事前大量存储煤炭达四千六百万吨之多,准备作长期周旋,度过困难的冬天。在罢工中,政府不顾巨大开支,出动大批警察与罢工工人对抗,双方不断冲突,甚至造成流血事件,斗争之激烈为战后英国工运史所罕见。一年来,被捕矿工累计达八千人,受伤者四千之多,共有七人死亡。在斗争最激烈的去年10月,英国高等法院下令没收英国全国矿工联盟的财产,并对矿工工会主席课以罚款,力图从经济方面挫败罢工。
煤矿工人的罢工,曾得到一些大工会的支持。去年运输工会下属的码头、汽车工人先后三次举行同情罢工,海员工会会员还每周给以捐款支持。许多工会还秘密资助矿工工人,从而使煤矿工人得以用罢工费维持生活,坚持斗争。但是在这方面,同煤矿关系最密切的发电和钢铁工人却保持沉默,未伸手相助,加之诺丁汉煤矿工人一直未参加罢工,而职工大会上层领导也仅限于口头上给以支持,有的态度暧昧,这对煤矿工人斗争显然不利。与此同时,政府还开展了强大的宣传攻势,并辅以丰厚的物质利诱,不断诱使罢工工人自动复工。此外,在整个罢工期间,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也加紧对罢工施加压力。在此情势下,罢工工人由于时间长,生活困难,逐渐个别地复工。开始复工的工人遭到工人纠察队的阻拦,警察未对罢工纠察队施以暴力压制,随后复工工人逐渐多起来,至今年2月违反工会命令而复工工人已达万余名。3月1日,英国的三个主要煤矿区,即达勒姆、兰开夏和南威尔士的矿工投票决定放弃罢工,这样,全国矿工工会3月3日在伦敦举行了特别代表会议,以九十八票对九十一票赞成无条件复工,从而宣告为时一年的煤矿工人罢工结束。但矿工工会主席斯卡吉尔说:罢工虽然结束,但工会同国家煤炭工业局的谈判还将继续下去。


第7版()
专栏:

葛罗米柯和根舍讨论美苏日内瓦谈判等问题
各自阐明对西德政府支持美空间武器计划的立场
新华社莫斯科3月4日电 苏联外交部长葛罗米柯今天在这里同联邦德国外交部长根舍举行会谈时,批评联邦德国政府支持美国的空间武器计划。
在长达四个多小时的会谈中,双方讨论了双边关系、东西方关系和即将举行的苏美日内瓦谈判问题。
据塔斯社报道,葛罗米柯对根舍说,联邦德国如果参加美国太空武器的研究工作,“实际上就会参与破坏反弹道导弹条约并从而破坏整个裁减核武器的进程”。他还说,联邦德国政府只要停止在其领土上部署美国导弹,就能够促使即将举行的苏美核武器谈判在中程导弹方面取得成功。
据报道,根舍在会谈中呼吁改善东西方关系,并阐述了联邦德国对部署美国导弹和美国空间武器计划的立场。他强调所有国家都对日内瓦谈判抱有巨大希望,但是由于问题的复杂性,没有理由抱任何幻想。
根舍还对葛罗米柯说,波恩对它同民主德国的关系十分重视。“两个国家都认为它们对德国人负有共同的责任”。
根舍是在他的一系列出访活动中突然对莫斯科进行“短暂工作访问”的。据德新社报道,根舍离开莫斯科之后,当天飞往芬兰,6日将访问波兰,7日将访问保加利亚。据报道,联邦德国政府十分关心苏美即将在日内瓦开始的谈判,并且担心今年5月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四十周年的活动会“重新掀起敌对情绪”。


第7版()
专栏:

撒切尔夫人同朗伊讨论经济和防务等问题
新华社伦敦3月4日电 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今天在这里的唐宁街十号同来访的新西兰总理朗伊进行了四十五分钟会谈,双方就经济、防务和新西兰产品进入欧洲共同市场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据英国首相府发表的一项声明说,撒切尔夫人在会谈中明确表示,尽管她在新西兰禁止核舰艇访问其港口的问题上同美国总统里根的观点相同,但英国不会同美国一起对新西兰采取报复行动。
撒切尔夫人还保证,英国将在欧洲共同体内以及其它地方继续为新西兰的利益而努力,继续支持新西兰产品进入欧洲共同体。
朗伊在会谈后对记者说,他同撒切尔夫人会谈时的气氛“非常亲切”,尽管在核军舰访问新西兰港口的问题上意见很不相同,他们仍然是“好朋友”。
朗伊已于今天下午结束对英国的六天访问,离开伦敦前往日内瓦。


第7版()
专栏:

厄瓜多尔加拉帕戈斯群岛森林起火
据新华社基多3月4日电 当代世界活的自然博物馆——厄瓜多尔的加拉帕戈斯群岛最近发生森林火灾,八百公顷森林被毁。
这次火灾发生在四天以前,今天火势已被控制。大火曾蔓延到一千五百公顷的森林地带,有三十多所房屋被烧毁,一百七十人撤离灾区。由于加拉帕戈斯省当局采取了措施,再加上风力逐渐减弱,火势才得以控制。
据报道,那个地区从去年11月起一直没有降雨,严重的干旱使火灾容易蔓延。
加拉帕戈斯群岛位于厄瓜多尔本土以西一千公里的太平洋上,是野生动物聚集的热带岛屿。1836年,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曾到该群岛考察。


第7版()
专栏:

苏最高苏维埃代表团抵美访问
据新华社华盛顿3月4日电 (记者陈思)以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谢尔比茨基为首的苏联最高苏维埃三十人代表团昨天到达这里,对美国进行访问。
苏联代表团是应美国国会的邀请前来美国访问的。
里根总统预定于7日会见谢尔比茨基。苏联代表团在华盛顿期间将同美国国会议员和政府官员举行会谈。
此间官员认为,苏联代表团此行是为了争取在3月12日举行的苏美日内瓦军备控制会谈前夕改善两国关系的气氛。


第7版()
专栏:

美国人在英国买房热
美元汇价暴涨以来,大批美国人争先恐后地到英国购置房产。据英国茄斯特顿斯房地产公司说,大部分美国买主都愿出高价购买伦敦最佳地区的房屋。
该公司说,有些美国人是做转手买卖,买进整幢公寓楼,然后零售或分租以获利。有的美国富翁则是为自己购置第三或第四座海外别墅。
由于美国人抢购房产,英国房价随之大涨,但美国顾客仍多半是不还价地买进,以致伦敦中心区较好的待沽房屋已渐“断档”。
许多美国人依恃美元的优势,为了购买一处房产作为投资,不惜乘飞机专程往返英国一次。美国人多半喜欢购买他们在伦敦所熟悉的地区古色古香而又不必大加修整的房屋。
英国人也很欢迎蜂拥而来的美国阔佬,许多英国人已卖掉伦敦中区的房屋,迁居西区。 ·雄·


第7版()
专栏:

卓别林厄运五十年
陈封
在“麦卡锡主义”阴影下
联邦调查局头目胡佛于1947年8月发现苏联《真理报》登载了一篇颂扬卓别林的文章,他立即下令调查,结果发现苏联报纸只不过是重新刊登1923年早已发表过的一篇文章而已。但是联邦调查局仍认为这是可用于造谣的好材料,便向赫达·荷帕暗授机宜,要她在报纸上发挥其造谣才能。
卓别林参加任何有进步倾向的集会,甚至看了一次苏联电影,或听了一次肖斯塔柯维奇的小提琴演奏,都在联邦调查局的档案中有详细记载,作为“证据”保留了数十年。
麦卡锡参议员在美国掀起疯狂的反共浪潮时,对卓别林的政治迫害也随之升级。卓别林同德国作曲家汉斯·埃斯勒和西班牙名画家毕加索的友谊往来,都被认为有参加苏联间谍活动的嫌疑。
移民归化局也曾受命派人去盘问卓别林达四小时之久,但是一无所获。据负责卓别林“专案”的官员所写的报告说:“迄今尚无任何人能提供证词,确定卓别林过去或现在是共产党员,或证明他曾向共产党捐赠过金钱。”
可是,对卓别林的迫害并未结束,到1952年又进入决定性阶段。那年的8月25日,移民归化局通知联邦调查局说,卓别林计划在9月乘船去英国参加他主演的影片《水银灯下》的首映式。于是胡佛向联邦调查局洛杉矶分局发出指示说,卓别林持有再入境的护照,必须注意他在海外的一切言行。在指示密信的下面又附加了这样的字句:“移民归化局认为虽然他持有再入境的许可证,但并不意味着能保证他将被允许回到美国”。
不许回到美国
卓别林夫妇于1952年9月17日搭乘英国“玛丽皇后”号邮轮从纽约启航赴英。两天后,当邮轮仍在大西洋上航行时,无线电广播传出消息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麦克格兰纳里已经取消了卓别林再入美国国境的许可,并已命令移民归化局在卓别林试图再入美境时将他扣留,听候审讯。
但是,美国政府如不准卓别林再入境,在法律上实在站不住脚,如发生将卓别林拘留的事件,美国司法局将在国际上大为丢脸。于是国会在“麦卡锡主义”影响下通过了一个新的“移民和国籍法”,规定自1952年12月24日起生效。这个新法律完全是用来对付卓别林再入境的。联邦调查局的档案有一段话说,除非卓别林在新法律生效以前返美,否则他就将被依法阻于美国境外。
在这种情况下,卓别林当然一去不返,不回美国了。但美国联邦调查局仍继续从国外新闻报道中跟踪卓别林的活动。卓别林后来定居瑞士。
过了二十年,美国驻瑞士大使戴维斯从伯尔尼分别密电联邦大法官和副国务卿,向他们报告瑞士的布兰狄斯大学将授予卓别林名誉学位,因此他建议“尽速撤销对卓别林入境的法律限制,以避免美国在国际宣传上处于不利地位”。不久那项法律便悄悄地被撤销了。
卓别林清楚地看完了美国联邦调查局的全部狼狈相。1972年他以凯旋的姿态对美国作了一次访问。
联邦调查局关于卓别林专案的档案材料并没有在1972年结束。文件的最后一部分还记录了卓别林的遗体于1978年被人从坟墓中盗走的情况。
(续完)(附图片)
卓别林和他的夫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