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3月31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田纪云在中共中央召开的党外人士座谈会上用三方面的事实说明
这几年对价格初步改革是成功的
新华社北京3月30日电 国务院副总理田纪云今天上午在中共中央召开的党外人士座谈会上说,这几年国家对价格进行了初步改革,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也有了明显改善。
——实际收入水平提高。据农民家庭收支抽样调查,人均年收入1984年达到三百五十五元,比1978年增长一点六倍,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一倍多。城镇居民,据对八十二个城市一万多户的抽样调查,按全家计算每人平均生活费收入,1984年达到六百零八元,比1978年增长92.4%,扣除物价上升因素,增长了60.5%。农民和职工收入增长幅度之大,都是历史上少有的。当然,我们的国家大,经济发展很不平衡,有少数地区的人民生活还比较困难。中央正在采取措施,尽快帮助这些地区发展生产、改善人民生活。
——消费水平提高。1984年同1978年相比,全国城乡居民平均每人粮食消费量从三百九十一斤增长到四百六十多斤,食用植物油消费量从三点二斤增长到八斤多,猪肉消费量从十五斤增长到二十五斤左右。耐用消费品普及得也很快。按每百人平均拥有量计算,老“四大件”(收音机、自行车、手表、缝纫机)和新“四大件”(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收录机)都是成倍或十几倍地增长。
——储蓄存款增加。全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大幅度上升,年末余额从1978年二百一十一亿元增加到1984年的一千二百一十五亿元。按人口平均计算,城镇储蓄从七十五元增加到三百二十多元,农村储蓄从七元增加到五十多元。
田纪云说,从以上三个方面可以看出:近几年,在物价水平有所上升的同时,人民收入有所增加,生活有了明显改善。这是大家能够从实际生活中感觉到的。这表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初步的价格改革是成功的,路子是正确的。它说明这样一个事实:只要价格的改革真正起到了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把生产搞上去了,同时价格改革的本身又是有计划、有控制地进行的,加上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就可以做到不影响人民生活,而且有利于人民生活的改善和提高。他说,这几年的实践为我们提供了很重要的经验,回顾一下走过来的道路,总结一下这方面的经验,可以指导我们下一步的改革,也为我们搞好这个改革增强了信心。


第2版()
专栏:

田纪云谈改革我国现行价格体系的必要性
价格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成败的关键
新华社北京3月30日电 国务院副总理田纪云今天在中共中央召开的党外人士座谈会上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形势发展之好,经济增长之快,是有目共睹的,我们说价格体系非改不可,并不是说我们遇到了什么严重问题,日子过不下去了,而是在经济上升时期,主动地、从容地搞价格改革,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田纪云具体地谈到了改革我国现行的价格体系的必要性。他说,我国现行的价格体系很不合理,对于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和满足人民生活需要极为不利。
第一,价格体系不合理影响经济效益提高。目前我国在不同的商品之间,比价关系不合理,特别是矿产品、原材料和能源价格偏低。如果我们不坚决地改变这种状况,就不能给加工企业以压力,促使这些企业努力追求技术进步,改善经营管理,降低消耗,提高经济效益。生产能源的企业没有活力,国民经济的发展就会受到影响。
在农副产品的购销价格之间,由于购价提高之后,销价没有相应提高,形成一些主要农副产品购销价格倒挂。使财政对收购农产品的差价补贴逐年增加,农业愈丰收,财政补贴就愈多,使国家难以负担。另一方面,高价买进、低价卖出,没有人愿意经营,阻碍了农产品的加工和流通,农产品市场就不能随生产发展而扩大,出现了“卖粮难”、“卖棉难”的问题。这样,就降低了农业劳动的经济效益,既不利于合理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也不利于逐步改善我国人民的食物结构。
在许多重要产品中,质量差价没有拉开,优质不优价,低质不低价。造成优质产品供不应求,低质产品滞销积压。这是我国很多产品质量提高不快的重要原因。
此外,第三产业收费较低,发展缓慢。第三产业的落后是导致企业办社会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也影响了整个社会经济效益的提高。
第二,价格体系不合理不利于经济体制改革。我们要通过改革,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充满生机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要让企业具有活力。这就要允许并鼓励企业之间开展竞争,鼓励企业增加盈利,要把企业职工的收入同经营成果联系起来,以调动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如果价格体系不改革,不同的部门和行业,就会由于原料、产品的利润水平不同,而取得不同的经营成果。生产高价产品的企业经营管理得不好也可以获得较高的盈利,而生产低价产品的企业经营管理得再好也可能发生亏损。这样,就造成苦乐不均。价格体系不合理这个问题不解决,企业改革就难于深入进行下去。合理的价格体系还有一种重要的职能,就是提供一套新的信号系统,使价格成为调节企业经营方向的重要信号,通过价格引导企业的生产经营符合社会的需要。近几年的实践,使我们愈来愈体会到价格改革是深入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迫切需要,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成败的关键。
第三,价格体系不合理不利于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实行对外开放,我国市场同国际市场的联系将更加密切,我国同外国的经济技术交流将越来越向深度和广度发展。不合理的价格体系也不利于发展对外贸易和国际交往。


第2版()
专栏:

田纪云谈价格改革的指导思想
走小步 走一步看一步
掌握三个原则:第一,进行结构性调整,产品价格有降有升;第二,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而造成的成本增高部分基本上靠企业内部消化;第三,确保广大城乡居民的实际收入不因价格的调整而降低
新华社北京3月30日电 国务院副总理田纪云今天上午在中共中央召开的党外人士座谈会上强调,价格的改革要贯彻坚定不移,慎重初战,务求必胜的方针,并且指出:价格改革要走小步、走一步看一步。这是根据当前国家财政负担能力、企业消化能力和群众的承受能力决定的。
他首先谈到改革价格体系要掌握的三个原则:
第一,进行结构性调整,产品价格有降有升。价格体系的改革,是进行结构性调整,不是什么都涨价,而是该降的降,该升的升,使各种产品的价格趋于合理,起到促进生产、流通和指导消费的作用。但是,产品降价的部分国家拿不回来,提价的部分除企业自行消化外,有的国家还要给企业或个人补贴,有的要减免税收。如果提价的幅度太大,国家没有那么多钱,就不得不大量增发货币,这样就会发生财政性通货膨胀,造成物价全面上涨。因此,要量力而行。
第二,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而造成的成本增高部分基本上靠企业内部消化。能源和原材料在适当的限度内提价,促使企业改善经营管理和加强技术改造,降低消耗,这正是价格改革的目的之一。对于因价格调整而增加成本较多的企业,国家还要区分不同情况,给予减免税收照顾,或者采取其它措施,帮助企业解决困难,防止因能源和原材料价格调整引起产品市场销售价格的上涨。如果能源和原材料调价幅度超过了企业承受能力,会影响企业的生产积极性,引起供求关系失调,市场价格上涨。这是我们要力求避免的。
第三,确保广大城乡居民的实际收入不因价格的调整而降低。这是我们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在调价过程中,有的东西提价,国家要给群众一定的补贴,如猪肉提价,就准备给适当补贴。但不可能每样东西都搞补贴。所以,改革价格体系,调整一部分东西的价格,会直接、间接地使零售物价指数上升。同时,国家要相应安排提高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使人民群众实际收入不至于降低。所以物价指数的上升要严格控制在最低限度。这就是考虑到群众的承受能力。
田纪云还就今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中有关农产品价格改革的规定,作了补充说明:
——关于粮食价格问题。主要是基本理顺农村粮食购销价格,从今年开始实行合同收购,合同内的按优待价收购,合同外的农民要求卖给国家,按保护价收购。目的是既要加强计划指导,又把粮食放开,不再统死。
——关于放开猪价问题。今年要在适当时候提高生猪的收购价格和猪肉的销售价格,同时给吃商品粮的城镇居民以适当补贴。猪价放开以后,经过一定的周期,肉、禽、蛋、奶等副食品就会多起来,城市副食品供应就会丰富。这样,增产的粮食有一部分转化成饲料,粮食有了出路,反过来又会推动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有利于促进城乡市场的繁荣。
——蔬菜的问题。现在国家每年要花五亿元,用于补贴蔬菜经营。蔬菜这种鲜嫩东西,都统起来实在不是好办法,总是要逐步放开才好,当然步骤上要稳妥,要精心安排。
——关于调整铁路短途运价问题。今年适当提高铁路短途运价,这对各方面影响不大,对人民群众生活影响很小,但可以缓和铁路压力,使运输结构合理化,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关于适当拉开质量差价和地区差价问题。生产资料的价格,今年只适当拉开煤的地区差价和煤种差价。生活用煤市场销价不变。再就是供大于求或供求基本平衡的几种工业品,放开以后不会涨价的,要把价格放开,适当拉开质量差价,但价格上浮要经批准,防止变相涨价。
田纪云说,今年走出这一步以后,从明年起,随着企业技术改造的进展和消化能力的增强,再逐步调整原材料和能源价格。


第2版()
专栏:

工资改革是为了建立新的工资制度
田纪云说:工资制度今年要改革,这是不会变的;改革的方向和基本原则是不会变的;不论改革的正式方案什么时候出台,执行的时间是不会变的
新华社北京3月30日电 国务院副总理田纪云今天在谈到工资制度改革问题时说,这次工资改革是为了基本理顺工资关系,建立新的工资制度。现行的工资制度,级别同职务、责任、能力、贡献脱节,劳酬不符,严重影响了职工积极性的发挥。改革工资制度势在必行。
田纪云在中共中央召开的党外人士座谈会上说,这次工资改革主要是两个方面,即国营企业工资制度的改革和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的改革。企业工资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工资总额随同本企业经济效益浮动,把职工的工资和奖金同企业经济效益高低、本人贡献大小很好地挂起钩来,但实行起来也相当复杂,不能一哄而起,今年先在一些经营管理基础比较好、领导班子比较强、具备条件的企业实行,不全面铺开,暂时不具备条件的企业,可仍沿用现行办法。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实行以职务工资为主的工资制度,把工资和职务、责任与劳绩密切联系起来,按照实际担任的职务领取工资,当然也要照顾到其他方面的情况。
田纪云说,这次改革尽管由于财力限制,国家一时不能给职工增加较多的工资,但只要进入新的工资制度的轨道,理顺了工资关系,今后随着生产的发展,广大职工的收入将会稳定增长。从各方面的反映来看,对改革方案的方向和原则是赞成的,但是由于工资积累的问题很多,矛盾很大,国家财力有限,一下子都搞合理也不可能,方案本身也还不够完善,现在正在根据各方面的意见进一步研究修改,还要通过试点,把方案搞得更周到一点,把矛盾尽可能解决得好一点。
他指出,总的来说,今年要进行工资制度的改革,这是中央和国务院已经作出的决策,改革的方向和基本原则也是明确的、肯定的,做法上则要搞得稳妥一点,方案本身要力求更加完善一点,现在正在按这个要求做工作。
田纪云说,现在社会上有些传说,国家机关工资改革不搞了,改为每人每月加几元钱,等等。这是没有根据的。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制度今年要改革,这是不会变的;改革的方向和基本原则是不会变的;不论改革的正式方案什么时候出台,中小学教师从今年1月1日起调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从今年7月1日调资,这个执行时间是不会变的。


第2版()
专栏:

田纪云强调,在进行价格改革时
要加强物价管理和监督检查 坚决制止乱涨价保护消费者利益
新华社北京3月30日电 国务院副总理田纪云今天说,坚决制止乱涨价,真正按照中央的方针和部署来搞价格改革,这是保护消费者利益的关键。这个问题不解决,价格改革的方案再好,也是不行的。
田纪云在中共中央召开的党外人士座谈会上说,重大的改革方案和措施,必须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计划、统一部署进行,决不能各行其是。我们的价格管理体制过份集中,必须逐步缩小国家统一定价的范围,但价格管理权限不能匆忙下放,特别是在价格改革的过程中,还要适当集中,否则就会造成混乱。应当随着价格体系的逐步理顺,有计划有步骤地改革价格管理办法。已经下放的权限,有的要暂时收回来,以保证价格改革的顺利进行。
他在谈到要坚决刹住新的不正之风,切实制止乱发钱、乱涨价问题时说,去年四季度以来,消费基金猛增,信贷也有些失控,如果不是中央抓得早,及时统一思想,研究纠正措施,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出问题。去年经济形势发展总的来说是好的,但到了第四季度,特别是12月份,不正之风越刮越大。去年第四季度全国职工工资总额,比上年同期增长46%。出现这样的问题,主要是党风不正,一些领导干部党性不强,甚至目无党纪国法,自行其是。当然有的同我们有关部门研究改革措施时,对可能引起的反应考虑不够周密有关系。去年下半年在酝酿1985年工资改革的过程中,曾经提出过在实行企业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浮动时,工资总额以1984年的实际数为基数来核定。结果许多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从本单位利益出发,为了增加工资基数,乱提工资,滥发奖金和补贴,致使消费基金急剧增长。这个教训是需要我们认真总结的。象去年四季度那样乱发钱、乱发实物,很多群众拿了心里不踏实,因为他知道国家没有那么大力量。多数头脑清醒的领导干部也不赞成,但形成了一股风,他也顶不住。对于人民的消费,我们要正确引导,一方面要扎扎实实做好工作,努力提高广大人民的消费水平,又要把握分寸,不能超越国力。作不适当的宣传,就会把好事搞糟。
田纪云说,再一股不正之风,就是乱涨价,乘改革之机倒卖紧缺物资和耐用消费品牟取暴利。去年下半年以来,一些部门、企业和个人,不顾国家和群众的利益,乱涨价、变相涨价。有些单位乱搞有奖销售,推销质次价高的商品骗人钱财。还有各种各样的奖券,宣传什么“购买彩票一晚变富翁”,助长了人们的侥幸、投机心理。还有的人挂了各种公司的牌子,以权谋私,倒卖紧缺物资,牟取暴利。
他强调说,制止不正之风,关键是要端正思想。最近小平同志指出,团结起来,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靠理想,二靠纪律。小平同志的指示很重要、很及时,没有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没有严格的纪律,不坚决制止不正之风,改革就搞不下去。现在,中央和国务院一抓,情况正在迅速向好的方面发展。今年第一季度,货币回笼、财政收入的情况都比较好。他说,今后可能还会产生别的不正之风。所以,在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我们不能放松同不正之风的斗争。
田纪云指出,在进行价格体系改革和搞活经济的同时,我们必须加强物价管理和监督、检查。国务院最近发了加强物价管理和监督检查的通知,作了十条规定。对乘改革之机,乱涨价、变相涨价、短斤少两、掺杂使假、乱收费的单位和个人,要从严查处。除了没收其非法收入外,要处以罚款,决不能让他们在经济上占便宜。有的要吊销营业执照。对那些投机倒把,牟取暴利,扰乱市场的,要严厉打击。构成犯罪的要依法制裁。
他说,为了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利益,除了物价、税务、工商行政管理、审计等部门都要切实加强对物价的监督和管理以外,这件事情还要依靠各方面的力量来搞。要动员广大群众、街道居委会、退休职工参加物价监督检查工作。


第2版()
专栏:

人大代表、武汉市长吴官正认为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要说“北京话”
本报讯 记者黄文福报道:“我们做地方工作的同志,搞城市经济改革要说‘北京话’,就是说既要从本地实际出发,又要从国家整体利益和全局利益出发,按照中央的方针、政策和部署搞改革。”这是人大代表、武汉市市长吴官正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的一番话。
赵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大城市是全国或区域性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它们不应当把主要注意力放在工业产值的翻番上,应当把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情况,作为考核大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吴官正认为赵总理讲得很符合实际。他说:武汉是华中地区的中心,搞改革要有利于华中和全国,通过开放搞活经济,为华中和全国经济建设做贡献。要讲“北京话”,不能只讲“武汉话”。
吴官正回顾武汉去年经济体制改革的试点工作说:从速度上讲,武汉工农业总产值去年比前年增长12.8%,不算很高。但武汉去年从搞活流通入手,敞开武汉三镇大门,是一个突破。他举了一个例子:武汉去年有三十五个企业,向全国两千多家工厂搞零部件生产招标,影响到武汉市内一些工厂的生存。但市委、市政府下决心:“垮就垮它几个工厂,不能为了地方利益保护落后。”面临激烈的竞争,武汉的工厂既有压力又有动力,结果真正挤垮的是极个别的,绝大多数工厂在竞争中提高了应变能力。去年秋天武汉开交易会,全国各地来了一万一千多客户,一周中成交额达两亿八千多万元,其中一半以上是武汉的产品。吴官正说,由此可见,从全局出发,可以带动局部。只从局部出发,可能影响全局。
吴官正还举了搞活流通的例子,敞开武汉三镇让农民进城卖农副产品,发展第三产业,城市人民可以吃到鲜肉、鲜菜,农民卖了农副产品又可买回工业品及部分生产资料,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去年以来,武汉还向周围农村扩散工业品生产,产值达两亿元。
在谈到全局观点时,吴官正还说:大城市不要什么都想做“老大”。在横向经济协作中,武汉在有些方面可以做“龙头”,在有些方面也要甘当“龙尾”。无论“龙头”或“龙尾”,都是为国家经济建设做贡献,这是一个大局问题。
吴官正强调要在理顺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提高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上多下功夫。


第2版()
专栏:

陈希同在人大分组会议上说:
下决心逐步解决北京各种“难”
据新华社北京3月30日电 (记者陈宪鑫)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市长陈希同今天在全国人大六届三次会议北京市代表团的分组会议上说,这次外地代表来京开会,报纸登了他们对北京建设和服务工作的赞扬和建议,这使他很受鼓舞。但是,北京的“难”还很多,北京市人民政府决不辜负外地代表和本市人民的期望,对这些“难”一定要下最大决心逐步加以解决。
陈希同在发言中认为,赵紫阳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实事求是地肯定了改革的大好经济形势,同时也指出了存在的问题,他作为政府工作人员听了很受鼓舞。他说,北京也和全国一样,工农业生产、商业、交通以及科学、教育、卫生等工作去年的改革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并且将坚定不移地继续进行改革,今年一定能取得初战必胜的成绩。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由于“欠帐”过多,人民生活不便,存在着外地来京客人住不上店等这难那难的问题。
一位代表插话说,北京有“八大难”。陈希同说,哪里只有“八大难”,他一口气能数出二十多个难来,北京市政府感到压力很大,但问题不是一天造成的,是多年甚至几十年遗留下来的。要解决,就需要时间和资金。国家有困难,北京市资金也不多,只能量力而行,首先解决最困难的问题,如中小学教师住房难、住店难、吃饭难、做衣难等。我们今年已安排了许多项目,有些“难”会逐渐得到缓和。他说,他感到高兴的是,北京市与全国一样,形势不是一年好,而是连续几年好。北京的工农业生产通过改革和调整,各方面比例关系较为协调,已部分地走向了良性循环,不但产值发展快,而且经济效益大大提高,产值、利润、财政收入同步增长。


第2版()
专栏:会场内外

旁听席上话感想
“这是我们第一次旁听人大的小组讨论。”三十日上午,在人大会堂江苏厅旁听江苏代表讨论的一位香港记者高兴地对我谈起他的感想。他说,去年他来京采访人大二次会议,那次不能旁听。这次会议,让三十多个港澳记者自由旁听四个省代表团的讨论,这说明国家更开放了。他还说,这次会议召开后,彭真、邓颖超和姚依林、李鹏、田纪云等领导同志分别会见他们,介绍情况,回答问题,他们更加理解了赵总理的报告,更加明了大陆的经济改革现状。这样,就能更准确更全面地向香港同胞报道大会的情况。祝愿中国坚定不移地搞好开放、改革。
(郑盛丰)


第2版()
专栏:会场内外

文史资料出版社上门送书
三月三十日中午,京丰宾馆售货大厅西南角柜台前簇拥着许多人。是什么紧俏商品吸引了住在这里的政协委员们?近前一看,原来是《陈赓同志在上海》、《回忆陈嘉庚》、《溥仪离开紫禁城以后》等十几种史料价值较高的书籍。
为了给来自全国各地的政协委员购书提供方便,文史资料出版社抽出五名同志利用午休时间,把上述书籍特意送到政协委员们的住地出售。她们这种热情服务、送书上门的精神,受到了政协委员们的好评。
(舒小骅)


第2版()
专栏:

3月29日六届人大三次会议进行分组讨论,内蒙古政协主席、内蒙古医学院院长、教授李树元同志在内蒙古小组会上发言。


第2版()
专栏:

3月29日六届人大三次会议进行分组讨论,人大常委张致祥在甘肃省小组会上发言。
本报记者 张雅心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