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3月3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建立起教育与经济的新联系
上海工业大学 雷风桐
上海工业大学是上海市领导的一所多科性的地方大学。1960年创建以来已为国家培养了本科生和研究生八千七百余人,为上海经济战线培训厂长、经理近千人,培训工程师近千人,为第三世界培养留学生近百人。自1976年以来,受到国家级、省市级奖励的科技成果有五十六项。1984年转让的科技成果有八十八项,企业因此获经济效益数千万元。
学校在为经济建设服务过程中也逐步发展壮大起来,从创建时的四个系九个专业发展到九个系二十三个专业,建立起四个研究所、十三个研究室,一个软件开发工程部,一个机械基础件研究中心,一个机械新技术开发中心。
经济要腾飞,智力开发是关键。上海要为全国实现四个现代化作出重要贡献,建设成具有多种功能的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成败的关键在于能否按经济、科技各个发展时期的需要,及时地培养足够数量的符合质量要求的各种专门人才。作为培养人才的高等学校,必须主动积极地加强与经济实体的联系,必须与经济发展协调动作,并尽可能早起步提前准备,以应急需。
为了加强同经济的联系,我们做了以下工作:
1、学校整体结构要与上海经济发展相适应。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的战略需要、上海高等院校统一分工、我校的基础与可能等三个因素,我们确定了“改造传统性专业,发展新兴学科专业,增加第三产业需求专业,加强重点建设”的部署,把教学、科研、生产结合起来,为上海经济腾飞服务。
在改造传统性专业方面,主要是加强基础,引进新技术,扩大专业面。我们把最近五年学科发展的前沿和国内外引进技术的水平,作为改造专业的方向。
在发展第三产业学科方面,根据开放城市的需要,在管理工程系内增加工业外贸专业、经济管理信息系统专业、工业财会工程专业,成立预测与咨询研究所。
这些部署集中到一点,就是面向上海经济,研究上海经济,为上海经济腾飞准备条件,使学校整体结构同上海经济发展战略相适应。
2、形成校、局、厂的联系网络群。
在业务方向明确后,跟着要使学校与产业局、厂形成组织上的结合,开展局校协作,沟通渠道。上海市政府批准成立了上海工业大学校务委员会,校委会由上海市经委主任任主任委员,计委副主任、科委副主任、外贸委副主任和校长、党委书记任副主任委员。九个局的局长和学校副校长任委员。这种组织形式使学校及时了解经济动态和社会需求,以便主动配合,并得到一定的经济支援。
学校的系、部与工厂、公司大力加强横向联系。我们要求有条件的教师尽可能兼任工厂顾问,围绕工厂发展,开展研究工作。
3、加快发展继续教育和成人教育,建设校外培训基地,使学校教育逐步社会化。
地方高校为经济建设服务,必须加快发展继续教育和成人教育,建设校外培训基地。为此,我们建立了干部培训办公室,在经委领导下,有计划地对大中型骨干企业的经理、厂长与党委书记举办为期四个月的轮训班。现已举办十一期,已有九百一十多人结业。
此外,为实现企业干部“四化”、培养第三梯队,我们举办了为期两年的干部专修科,已有两期毕业生,回厂后已有三分之二学员担任厂级领导干部。这种先培养后任命的做法,是选拔干部的正确途径。
4、发挥高校科技优势,分层次地形成科研服务结构。
我校几年来科研选题坚持了面向经济的方针,以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为主,重视学科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学校接受了五百六十六项科研任务,已完成二百四十七项,其中通过鉴定一百五十二项,绝大多数成果都得到了应用。仅材料科学与冶金工程系完成的十三项成果,每年就可增收七百七十五万元,节省外汇一百四十五万美元,节电九十八万度。
面向上海经济,为上海经济腾飞服务的实践,使我们获得两点认识:
首先,要消除学校与社会的隔离状态,推倒无形的墙,敢于与社会、企业建立起新的联系。钱伟长校长到校后,提出工大教改方向的第一条就是推倒学校与社会、系与系、教研室与教研室之间三重墙。这几年凡是这样做了的单位和部门,都取得了良好效果。隔离墙被推倒了,办学路子越走越宽了,学校也逐渐活跃起来了。
其次,在力量安排上要分层次进行全面部署。要有“主力部队”,也要有“地方部队”和“游击队”。“主力部队”要承担国家重点科研攻关项目。这是学术支柱,要由学校领导亲自掌握。各个系则可按学科专业发展和经济开发需要来选择课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开发性科研,成为“地方部队”,这支力量由系掌握。众多的技术革新与应用新技术的智力服务项目,则放手由教师签订协议,也可组织研究生科技协会、大学生科技协会或毕业设计(论文)来完成,取得当年得益的效果。


第5版()
专栏:

首都大学生勤工助学活动的新发展
共青团北京市委大学部 蒋效愚 王玲
近几年,首都高等学校的学生在共青团组织的积极推动下,勤工助学活动出现了蓬勃发展的新局面,仅1984年全市就有数万名大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勤工助学,收入几十万元。
勤工助学的新特点
新形势下的勤工助学同过去的勤工俭学相比,具有许多新的特点:
第一,勤工助学的指导思想转变了。过去,勤工俭学主要是为少数生活困难的学生解决生活费用不足的问题,参加者多是家庭生活困难的学生。新形势下的勤工助学主要着眼于培养学生成才和为四化建设作贡献,许多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也积极参加。
第二,勤工助学的组织形式改变了。过去勤工俭学活动的组织形式单一,主要由学校后勤部门统管分派。现在的勤工助学组织形式多样,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他们自己组织、自己联系,甚至成立公司、中心来专门从事勤工助学活动。
第三,勤工助学的服务内容也不同了。过去的勤工俭学活动主要局限于校内的自我服务,如粉刷教室、修理桌椅、绿化校园、打扫卫生等。现在的勤工助学活动由校内转向校外,由自我服务转向为社会服务,由单一的劳务型发展为包括劳务、智力、经营等多种内容的综合型。
第四,勤工助学活动注意与教育改革结合,与专业学习结合,与经济建设结合。如,北京经济学院的学生通过勤工助学活动发现,有些学习好的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不强。回校后,他们提出建议,高等院校要把偏重灌输知识改为加强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北方交大的八十多名同学暑假中在三十多名教师的带领下,参加全国四所铁路院校在大连的技术设计工作,承包了七公里长的铁路技术测量,圆满地完成了任务,收入二万多元,为铁路交通运输做出了贡献。
效果与启示
在勤工助学活动中,大学生提高了思想觉悟,增强了社会责任感,促进了专业学习,锻炼了各种能力,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这对于培养适应改革形势的开拓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一、提高了学生的思想觉悟。
在勤工助学活动中,大学生深入实际了解社会,亲身感受到我国各行各业改革的情况,加深了对中央改革方针的理解和认识。许多学生在中小企业劳动时,发现企业的技术和管理都比较落后,亲眼看到和亲耳听到中小企业缺乏技术力量的情况,促使他们意识到自己的责任感,认识到改革的必要性。北京经济学院的学生看到,西单商场三百五十名职工中,只有一个人通过函授学习过商业经济知识,从而意识到学经济的大学生肩上的责任,当场表示要发奋学习专业知识,力争改变这种落后状况。
二、锻炼了学生的多种能力。
北京轻工学院学生为北京纸盒一厂承接测绘并改造设计“纸盒粘接机”的任务,一开始他们就碰到很多困难,不了解粘接机的原理和性能。他们带着问题来到天津纸盒四厂,在老师指导下,很快了解了该机的原理、构造及性能,但发现这台机器由于设计有问题,已经不能正常使用,于是就提出了改进设计的建议,并得到了领导的支持。纸盒厂还特意安排他们到上海印刷十一厂参观。经过比较鉴别,他们取长补短,很快拿出了适合工厂需要的改进设计方案,绘制了一整套生产图纸。实践中同学们由“外行”变成了“内行”。学生们说:“在机械测绘中,遇到许多平日书本上学过的公式,工艺、材料的选取及各种光洁度的标准问题。过去认为不重要的东西,现在认为很有用处,迫使我们去学习,这样一来,许多知识在脑子中的印象深多了,也提高了我们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
三、为社会创造了财富。
勤工助学活动发挥了大学生智力上的优势,解决了一些中小企业和单位的疑难问题,为社会创造了财富。北京照相器材三厂是一家集体所有制的小厂,技术力量薄弱,生产工艺水平低。厂领导听说首都大学生下厂勤工助学,便请北方交大机械系的学生为他们开办“机械制图”和“板金展开计算”等短训班。短训班帮助全厂职工提高了技术素质,1984年,全厂提前两个半月全面完成了十项技术指标。工厂表示,新形势下的勤工助学活动,已经成为促进学生成才、培养开拓型人才的一条重要途径。它为发掘在校学生这部分潜在的智力资源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同时,它还促进了教育改革,给教学改革和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改革提出了新课题。今后还要多请一些大学生来帮助搞职工培训。
首都高校勤工助学的活动虽然发展很快,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如渠道不够畅通,信息不灵,急需建立一个机构来协调和指导勤工助学活动;各校之间、文理工科间勤工助学活动的开展也不平衡;管理工作有待加强。


第5版()
专栏:校外活动

校外教育也要改革
北京市少年宫 黄蕙
少年宫等机构的校外教育必须以“三个面向”为指导思想,进行相应的改革。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北京形成了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校外教育网络,计有市、区少年宫十六个,少年科技馆(站)八个,少年艺术馆、少年美术馆、少年之家四十五个,街道少年儿童活动站一千零九十七个,大机关、企业、厂矿、部队办的少年之家(站)四百一十四个,专职干部队伍一千三百多人。但是这些少年宫(馆、家、站)除节假日外,每天只有一两个小时开展活动,利用率很低,既影响校外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也浪费国家人力和设备。这种状况,需要尽快改变。
一、校内校外同步运行
校外教育是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少年儿童的个性特长方面有着特殊的作用。根据北京市少年宫对五十、六十年代的一百名老同学的追踪调查,有43%的同志因在少年宫学到了专业技能而被对口的专业单位录用,有24%的同志因而进入高一级的专业院校深造。近几年来,北京市、区七个少年宫的兴趣小组,为各个专业单位输送的专业技术人才和为高等专业院校输送的优秀学生有一千零四十三人。事实说明,少年时代的兴趣爱好往往发展成为他们的理想志向,少年宫的兴趣教育常常是他们就业和升学的桥梁。校外的兴趣教育有利于实现普通教育的双重任务,还能及时地把最新的文化科学知识传递给学生。
过去受以课堂为中心的束缚,只提校外活动要配合课堂教学,说它是课堂教学的扩大和补充。校外教育完全处于被动和从属的地位。这些年来,课堂教学占据了学生的课余时间,形成了校外活动与学校争时间、争对象的矛盾。
当前的问题是,片面追求升学率挤掉了少年儿童的课余时间,无法开展校外活动。发展校外活动要求改革课堂教学,使学生从“书山、题海”中解放出来,使校外教育与校内教育同步运行。
改革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教学制度,并不是贬低课堂教学的作用。课堂教学的作用仍然是十分重要的,在一个孩子的学生时代,主要的还是从课堂上学到各种必要的基础知识,吸收前人的文化遗产。校外教育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信息,二者相辅相成,互相补充。打好基础,发展智能,提高素质,才能培养出既知道过去,又知道今天;既继承过去,又能创造未来;既掌握基础知识,又有动手能力的创造型的现代化人才。
二、扩大教育面
校外教育场所不仅要为学龄儿童服务,而且要向社会开放,开发幼儿智能。少年宫的文艺、体育、游艺、科技活动可根据幼儿的心理、生理特点作一些改动,利用上午为幼儿开放,进行视唱、器乐、节奏、舞蹈、美术、手工等方面的艺术启蒙教育。还可以对他们进行自然科学知识方面的启迪,从小培养他们观察周围事物,善于思考,乐意提问的习惯和动手能力,为他们升入小学作好准备。组织儿童参加集体活动,对独生子女的性格培养也有积极作用。少年宫对学前儿童开放,可以让家长在节假日带着孩子到少年宫参加活动,让儿童听听、看看、摸摸、做做、玩玩,为年轻的家长举办讲座,讲解育儿知识,传播教育子女的经验。这样做,充分发挥现有设备的利用率,既符合国家和人民的需要,又利于少年宫的改革。
校外教育单位还应改变与学校、国家机关同步的作息时间,要适应业余文化教育的需要,科学地利用下午和晚上的时间,为广大少年儿童组织丰富多采的课余生活。
三、改善活动条件
北京市区(包括近郊区)的少年宫都是五十年代前后建立起来的,三十年来都沿用旧家底,虽然也有一些更新,但在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人们对业余文化生活的要求远比五十年代高得多。人们心目中的少年宫应该环境幽美,建筑富丽,有现代化的设备装置,人、财、物等方面都应优于学校,能使儿童从小接触各种最新知识和技术,开阔视野,活跃思想,发展个性,增强他们向文化科学进军的兴趣和决心,成为他们心目中向往的神圣的“宫殿”。但因教育经费有限,更没有校外教育的专项拨款,很难适应现代化的要求。建议由国家和地方拨款改善它们的环境和条件。
四、校外教育也要立法
1957年,教育部和团中央曾颁发过少年宫和少年之家工作的几项规定,明确规定了它的基本任务、工作内容和方式方法。但目前出现了新情况、新矛盾。因此,校外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修订1957年的“规定”,制定校外教育法。应有法律条文明确规定校外教育的任务、地位、体制、经费以及干部编制等,用法律来保证校外教育的发展。


第5版()
专栏:

文科改革与图书馆
张泰金
文科学生主要靠读书。吸取知识,不“吸收”,就没有东西可消化,“吸收”多了,才能融会贯通。为此,教师讲课的重要内容就是介绍有关各专题的各种著作、学说。教师不必替学生回答问题,而是应该提出问题,介绍解决问题的途径。
这就提出一个问题:哪里来这么多的书让学生读呢?我国书籍的出版周期长,数量少,远远不能满足教学需要,再加上一些大学图书馆的管理落后,使为数不多的书也不能充分利用。没有书读,只有靠教师讲课,学生记笔记,背笔记,最后再由教师考笔记。
我在澳大利亚西澳大学学习历史,西澳的出版事业也很落后,但是图书馆弥补了这方面的缺陷,解决了学生大量阅读的困难。这里我想与北京外语学院的图书馆作一对比。
西澳大学图书馆全是开架式的,找到了有关书架,就可以同时查阅几十本书。北外则是学生见不到书,想多找几本与专题有关的书,管理员就得跑断腿,学生就得等半天。
西澳大学的借阅时间长,一本书可借三个月。但有催还制度,如有人要借,书库已没有了,管理员就向借书时间较长的人发催书单,三天内必须还,否则就要受罚。想借书的人三天后取书,一定有。在北外,有的“热门”书,好象永远看不到回来似的。学生想看、该看的书,借不到。
西澳大学图书馆内设立两个专室。这里有书,也有影印的讲义,集中了教师书单上指定的各种参考书及杂志文章的影印本,学生在这里借书,最多只准看二小时。这就保证了周转率,使大多数学生能看到。这些书单是由任课老师事先提出,由图书馆工作人员准备好的。从这里看,图书馆要真正为教学服务,首先要和任课教师合作才行。另一个专室是闭架的,只准室内读,这些书是孤本,或特殊的版本,谁也不外借,但是谁都读得到。这就使学生能接触到第一手资料。在北外,图书馆与教学基本上是脱节的,各不相干。
西澳大学图书馆内设有多架投币式复印机。学生查到重要资料或特别喜欢的篇章,随时可以影印带走。在专室两小时读不完也可以影印了带回家。等到写文章或参加讨论课,学生引经据典就能各抒己见了。西澳大学图书馆内还有电子计算机,学生可以从屏幕上看到:有关某一专题的各种书目,某一本书的去向(是在架上,还是借出了)。这些在北外都是没有的。虽有影印,收费太高,学生也付不起。
总之,一进西澳大学图书馆,我总觉得象进入了知识的海洋,那么丰富而又可以任你自由选取,使你感到自己非努力不可。我希望讨论教育改革时,大学图书馆的同志也想一想,如何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作相应的改革。


第5版()
专栏:

高校考查办法有弊病
华东师范大学政教系 蔡振邦
目前,高等学校的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成绩的评定,采用百分制和五级制。我认为,这种考查办法有一些弊病。
就我执教的一个班来说,一共有七门课,二十个教学周(其中包括三周军训)。根据学校和系的规定,都是采用闭卷考查后评分数的方式。每考查一门课,学生都至少要复习一周,否则是过不了关的。在二十个教学周的时间中,学生为了应付期中和期终考查、考试,处于紧张复习状态的时间就有十四周,应付考试的时间占全部教学时间的百分之七十,如扣掉三周军训时间,那就占到百分之八十强。从这里可以看出,这种考查方式严重地束缚了学生正常的思维能力,造成了学生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
为了让学生从考试的束缚下解放出来,我提议:
第一,取消闭卷考查方式(外文、数学等除外),用易于发挥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方法来代替它,把考查记分方式同考试记分方式区别开来,不宜采取五级制和百分制,而采取及格和不及格两种。一个好的教师是不会通过考查强制学生复习自己所教的课程的,他们总是善于启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也只有启发式的教学,才能吸引学生按照教师的意图去涉猎某种书籍和某个学术领域。
第二,减少每学期的考试课程,应该规定每学期的考试不超过两门,让多数课程采取生动活泼的考查方式。这样,学生可以获得足够的自由支配时间,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千万不要轻视学生这种自由支配的时间。这种自由支配的时间正是培养创造型人才的必要条件。一般说,考查的课程包括某专业的辅助课和选修课,其中有不少一定是学生有兴趣的,学生的学习一定会认真的;即使对其中的某些课程有所放松,他也一定会把时间集中到另外的有兴趣的课程上去,这并不是坏事。真正有培养前途的学生,并不是对各门课平均使用力量的。在现行的考试制度下,学生没有这种选择的可能,那就势必产生一个消极的结果:他们门门得优而不一定门门都能入门,不一定能掌握运用,最终导致高分低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