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3月21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
专栏:

改革科技体制,推动科技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赵紫阳三月六日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内容提要:为了更好地进行四化建设,为了迎接新的技术革命、科技体制非改不可。科技体制改革应当同经济体制改革一样,稳步前进,力求避免大的震动和损失。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随时总结经验,逐步完善。
改革科技体制,目的就是要动员千军万马上山摘桃子。千军万马,是指整个科技界、知识界。上山,是指投入四化建设的洪流中去。摘桃子,是指把创造出来的科技成果应用于四化建设特别是经济建设。改革科技体制一定要牢记这个根本宗旨。当前最迫切的,是要把我们现有科技力量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使之对经济建设作出在现有条件下可能作出的最大贡献。
在改革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调动老年知识分子和中青年知识分子的积极性。
科技面向经济建设,既要面向大中企业,也要面向小企业、乡镇企业。提倡人才流动,方向是正确的。
改革,开放,搞活,既向科技界提供了新的条件,也向科技界提出了新的任务。科技体制改革,不单是科技界的事情。科技界,教育界,企业界,还有国家的各有关部门,大家都要努力,实现预期的目的。同志们!
这次会议集中讨论科技体制改革,讨论得很认真,很热烈。
面临着世界新的技术革命,现在许多国家都在讨论科技体制问题,研究对策。苏联和东欧各国在研究,一些资本主义国家也在研究。他们存在的问题并不相同,但强调的重点颇有类似之处,都是要推动科技和生产进一步结合,使科技和经济、社会能够协调发展,以适应新技术革命的新形势。
我国现行的科技体制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它曾经显示过可以集中力量解决某些重大科技课题的优点,但现在已越来越不能适应我们四化建设依靠科学技术的要求。这种体制的一个极大的弊端是科技和生产脱节。大家对这个问题都十分关切。近几年来,中央书记处和国务院每年都要专门讨论几次科技工作,在讨论经济工作时也经常结合讨论科技工作。无论是专题讨论还是结合经济工作讨论,着眼点都是想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技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这个方针是正确的,大家都在贯彻。讨论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和长远规划,也都力求体现这个方针。我们既要通过技术改造,使原有企业转上新的技术基础,也要建设一批用现代先进技术武装起来的新企业。技术进步在四化建设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我们制定了鼓励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的政策,也制定了鼓励科研单位为企业服务的政策,尽管还不够完善,但都在逐步落实。情况确实是在一步一步好转。但要根本解决这个问题,方针、规划、政策、体制四个方面必须配套。现在应当着重解决体制问题。
科研和生产之间,本来存在着有机的联系,应当有横向的、经常性的、多方面的、千丝万缕的渠道。我们过去的体制,把它们之间直接联系的渠道堵塞了。科研单位只有一条垂直的对上负责的系统,没有通向社会、为生产单位服务的渠道。长期以来,科研工作不能适应生产的需要,有需要的成果又往往成本太高,或技术上无法配套,很难在生产中应用推广,原因就在于此。这是老问题了。多年来,大家都着急,都不大满意,想改变现状,又似乎无能为力。在老体制的框框里打主意,确实很难改变。当然,出路是有的。出路在于改革。
经济体制和科技体制,两方面都得改。经济体制正在改,情况已经起了很大变化,并将继续发生更大的变化。现在对科学技术最热心的,第一是农民和乡镇企业,可以说是如饥似渴。集体企业和国营小企业也有了紧迫感,很积极。大中企业的情况就不同了,相形之下,它们中间的不少单位,变化还不够明显,对技术进步的要求还不够迫切。这种现象,乍看有点反常,其实不是没有原因的。企业的活力越大,竞争越激烈,对科技的要求就越迫切。我们的经济体制改革是逐步推开的。农村经济,乡镇企业,改得最早,搞得最活,它们在竞争中体会到技术落后的苦头,也尝到了依靠科学技术的甜头。竞相采用新技术,已成为它们的内在要求。集体企业和国营小企业也放得比较活,有了采用新技术的压力和动力。大中型企业目前还不够活,但这是暂时现象,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它们也会跟上来的。因此,现在是把科技体制改革提到议程上来的时候了。再晚,就会误事。这是我要讲的第一点,为了更好地进行四化建设,为了迎接新的技术革命,科技体制非改不可。
二、现在,经过调查,试点,多次座谈,十易其稿,形成了一个文件。对这个改革方案应该怎样估价?能不能解决问题?有没有副作用?正反两个方面,都得仔细考虑。最后当然只能靠实践来检验,而且也只有在实践的过程中才能逐步完善。但是,事先总是尽量考虑得周到一点为好。大家已经发表了很多意见,讨论得很好,今天我也简单地谈一些看法。
现在设想的新的科技体制,和原来的科技体制相比,有许多不同。主要的一点是考虑了我们的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我们的科技体制必须与此相适应。三十多年来的经验证明,在存在着商品经济的条件下,无视商品货币关系,无视价值规律,无视经济杠杆,同经济有关的事情就办不通。硬要去办,常常是事与愿违,劳而无功,最多也只能是事倍功半。你要农民向城市提供粮食、棉花、肉类,下死命令不行,最重要的是得按照价值规律同农民打交道。你刮共产风,平调,农民就不干。你要各行各业支援农业,也得讲价值规律。如果谁支援谁赔钱,越积极越吃亏,一天两天可以,长期就办不到。科研也是这样。要科研面向生产,就必须承认智力劳动创造的价值,就应当允许绝大多数技术成果成为商品。要使科研单位为全社会服务,就必须打破条条块块的限制,开拓技术市场。要科研单位经常地主动地到企业里去找课题,就必须改变过去单纯由国家拨款的制度。要科研单位与生产单位休戚相关,就应当通过技术合同等多种经济办法,使他们在利益上联系起来。试点的经验证明,运用这些经济手段,非常见效,多年来三令五申解决不了的问题,有的地方开始得到解决。技术成果很快发挥了作用,社会增加了财富,企业得到了好处,研究所也壮大了力量,添置了设备,科技人员增加了收入。生产单位和科研单位都很高兴,劲头都很大。当然,试点的单位只有五百多个,不算很多,时间也不长,但可以看出一个方向。沿着这个方向发展下去,科研单位和生产单位之间的关系肯定还会进一步发生变化,支持经济发展的科学技术体系就能够逐步形成。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在互有需要和自愿互利的基础上,将会出现多种形式的科研和生产的联合。研究所内部也必将发生深刻的变化。大批既懂科技又懂经营的新型管理人才也会在这个过程中造就出来。
有两个不大好解决的问题,这次文件上有意识没有提。一个是有些研究所,水平很低。一个是有些研究所,人员过多。这两个问题,都应该解决,也有办法解决。但目前不必把过多的精力牵扯在这些事情上,操之过急没有好处,单纯用行政手段也难以奏效。转上了新的体制,科研单位之间出现了竞争,大锅饭吃不成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形势也就成熟了。当然,从领导上来说,要积极地帮助他们提高,安排那些不适合在科研单位工作的人改行。
在酝酿和讨论过程中,同志们提出了一些问题。有的怕步骤过急,震动过大,打乱研究工作的秩序,特别是怕影响重大攻关计划的进程。有的怕忽视必要的基础研究工作,影响科技研究的纵深部署。有的怕事业费削减过猛,一时难以做到经费自给等等。这些顾虑都值得重视。现在提出的改革方案吸收了大家的意见。第一,对重大的科研课题,包括重大的攻关项目在内,可以继续实行计划管理,也可以由国家同研究单位签订合同。计划管理这种形式要保留,对实行计划管理的项目,也要提倡采取招标承包等新的手段。技术成果商品化有多种形式,既包括企业在技术市场上向研究单位购买技术成果,也包括研究单位同政府部门签订科研承包合同。第二,在改变拨款制度的同时,对事业费如何管理,采取了慎重的态度。对不同类型的研究工作和研究机构,分别采取不同的处理办法。有的不削减,有的少削减,有的要取消,但对后两种情况,都不是骤然削减,而是分步骤实施。这样,可以使研究机构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削减下来的事业费仍将全部用于科技,而且通过新渠道投入科技事业的经费今后将不断增加。第三,在推进开发研究的同时,要注意加强应用研究,并为基础研究提供稳定持续发展的条件,使各种不同类型的研究工作都能各得其所,协调发展。推行基金制,以同行评议、择优支持的办法代替“领导批条子”,还可以使研究经费分配得更加慎重,更加合理。
当然,现在的方案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但看来大的方向是正确的,构思是合理的。科技体制改革应当同经济体制改革一样,稳步前进,力求避免大的震动和损失。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随时总结经验,使之逐步完善。我们不仅不要求一刀切,而且反对一刀切。过去政治运动多,形成了一种习惯,喜欢“刮风”。搞经济建设,搞开放,搞改革,不能靠“刮风”,要防止一哄而起,一拥而上,要多采取积累的方式,扎扎实实地循序渐进。
三、改革科技体制,目的何在?书记处讨论这个文件时,耀邦同志说,改革科技体制,就是要动员千军万马上山摘桃子。千军万马,是指整个科技界,知识界。上山,是指投入四化建设的洪流中去。摘桃子,是指把创造出来的科学技术成果应用于四化建设特别是经济建设。耀邦同志这段话很明确,是我们改革科技体制的目的。请同志们务必掌握这一点。改革科技体制,有许多工作要做,不要堕入烟海,把根本的宗旨忘掉了。第一,不要忘记千军万马。改革科技体制就是要解放他们,把他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把他们的知识和才能发挥出来,使他们有用武之地。第二,不要忘记上山摘桃子。解放出来干什么?出成果,把又多又大又好的桃子一筐一筐摘下来,在经济建设方面作出贡献。这是我们的目的所在。至于经费自给等等,那都是手段,不是目的。改革科技体制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当前最迫切的,是要把我们现有科学技术力量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使之对经济建设作出在现有条件下可能作出的最大贡献。将来经济发展了,人民生活达到了小康水平,其他问题都好办了。这是大道理,小道理要服从大道理。评价我们科技体制改革是否成功,主要的、根本的、最后的标准只能看是否达到了我们预期的目的,也就是是否促进了我们振兴经济、实现四化的事业,而不是其他。
去年十二届三中全会以后不久,小平同志就尖锐地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最重要的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对科技体制改革来说,更是这样。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尊重知识,不爱惜人才,肯定没有希望。中央对这个问题是非常重视的。实现四化,振兴中华,最大的困难是什么?不是资源,不是资金,也不是体制。我们国家基本上不缺资源。资金问题,从长远看,也是可以解决的。体制问题,现在就在改革,大有希望。最大的问题还是人才,缺乏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我们一定要看到,当今世界新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技术更新的周期大为缩短,科学技术的巨大作用越来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的经济能否起飞,有没有后劲,就要看科技工作和教育工作能否大大发展,人才问题能否顺利解决。我们在人才方面有两大问题:一是人才不足,二是现有人才的作用远没有充分发挥。比较起来,后一个问题更为迫切。新的人才当然要大力培养,但首先应该把现有人才的积极性调动起来。现在的工作靠他们,为未来培养人才也要靠他们。在整个经济体制改革和科技体制改革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调动老知识分子和中青年知识分子的积极性,这里说的中年知识分子,不仅包括四十多岁而且包括五十多岁的科技、教育、卫生等方面的骨干在内。在年龄问题上,对他们的要求应该同对行政干部的要求有所不同。科研单位、学校、企业、国家机关,都要切切实实为知识分子解决具体问题,特别要注意知识分子的合理报酬问题,一定要逐步而又切实地解决好。
听说,有些同志对人才流动表示担心。总的来讲,提倡人才流动,方向是正确的。现在的流动,大部分是流向搞活了的小企业,因为它们生产搞活了,需要在竞争中求生存。小企业需要科技人员,它们过去长期分配不到大学生。不少大企业和研究所又积压了相当数量的科技骨干不能发挥作用。在这种情况下,有一部分技术人员转向小企业,这是无可非议的。当然也要防止副作用。对改革中出现的问题,不应采取简单的行政办法去堵,而应通过疏导的办法,因势利导,存利去弊。最近有个材料,上海有个工厂有四个技术骨干被小厂拉走了,原定的攻关计划无法继续进行。要注意防止出现“老基地垮掉了,新企业又上不去”的现象。为了缩小副作用,可以规定一些办法,例如必须保护原单位的技术权益;科技人员必须在半年或一段时间以前向原单位提出申请,办理正式离职手续后才能离开;以及规定最高工资额和开征某种所得税等等。现在确有一些技术人员,流入新单位后,工资待遇过高。这种现象,反映了人才奇缺。随着今后小企业技术人员的增多,随着技术市场的开拓,特别是随着骨干企业对技术人员工资待遇的改善,大多数技术人员是可以稳定的。
把千军万马动员起来,摘桃子的问题就好办了。摘什么桃子?大桃子小桃子都要。请同志们注意一个趋势:现在经济建设对科学技术人员提出的要求,越来越多,越来越高,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要求。
农村越出了单一粮食生产的小天地以后,多种种植业,多种养殖业,各种类型的乡镇工矿业,在产前产后包括咨询、服务、储存、运输和深度加工等各个环节上,都在不断地向科技界提出新的要求。
小企业不可小看。现在世界各国都在对中小企业的作用重新进行估价。小企业,包括乡镇企业在内,机制非常灵活。这种很有活力的组织形式一旦同科技力量结合起来,就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这是我们四化建设中一支朝气蓬勃的生力军。面向经济建设,既要面向大中企业,也要面向小企业。
能源、材料、交通、通信、机械、建筑、消费品等各行各业,都面临着技术改造的任务,存在着大量的生产技术问题急待解决。我们既需要很先进的技术,也需要“不显眼的”适用技术。世界银行最近关于中国经济的考察报告也说,在中国,大量地不断地采用“不显眼的”技术,比采用非常先进的技术更重要;缩短同一行业中先进工厂和落后工厂在技术上的差距,比兴建少数最先进的工厂更重要。我认为,这是符合我国现阶段量大面广的企业的情况的。
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消耗,对于所有工厂都是一个生死攸关的问题。在我国工业品的成本构成中,原料、材料、燃料的消耗一般占百分之七十五左右。降低消耗,潜力很大,可以提供显著的经济效益。国内市场的需求已经起了变化,产品结构必须相应变化。国际市场的竞争更是日益加剧,首先是质量方面的竞争。质量比不上人家,只好放在地摊上贱卖。高技术的产品,一时比不上人家,还情有可原。有些事情实在说不过去。在西欧的文字中,瓷器和中国是一个词,瓷器来自中国,是中国的象征。但我们现在大量生产的瓷器远远不如人家。同样是衬衣,人家一件可以卖到几十美金,我们只能卖几块美金,而国际市场上的纺织品配额,只讲件数,不讲金额,我们就吃了亏。这样的事情多得很。我看要出榜招贤,科技界责无旁贷,同企业界一起,首先把我们各类出口产品的质量一步一步地提高,变劣势为优势。
综合利用很有前途。在旧体制下,一涉及两个部门,综合利用就发展不起来。现在情况正在起变化。国务院正在研究这个问题,准备确定一些鼓励综合利用的政策。特别是大厂,通过综合利用,过去的大浪费就可以成为大潜力。这方面,有许多能产生重大效益的课题。
改革,开放,搞活,既向科技界提供了新的条件,也向科技界提出了新的任务。几年来,国家花了很大的投资从国外引进技术,今后还要继续这样做。使用单位和研究单位、制造单位之间,应该彻底打破部门和地区的界限,同心协力,加速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发展的过程,共同提高我们的生产技术和研究工作的起点,加强我们自主开发的能力。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希望通过改革,出现新气象,取得重大进展。
新技术革命的发展,势必影响全世界,影响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有人估计,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遥感遥测技术等方面,有可能首先出现具有重大效益的突破。我们必须密切注意新技术革命的动向,及时掌握信息,定期作出分析。这方面的工作,现在已经开始了,今后要把经常工作建立起来。这对我们传统产业的改造和新兴产业的建立,对我们发展战略和长远规划的确定,关系重大。
同志们!我们的国家是个发展中的大国,需要各种门类各个学科的科学技术,需要各个层次的科学技术成果。各方面的科技人员,都有自己的用武之地。千军万马,勤学苦练,无非是要有用武之地。过去,是我们体制上的一些弊病束缚了科技人员积极性的发挥。解放科学技术生产力,出人才,出成果,为人民造福,这是科技界自己的愿望,也是我们大家的愿望。科技体制改革,国家科委和各级科委当然要负起责任来,但这不单是科技界的事情。科技界、教育界、企业界,还有国家的各有关部门,我们大家都要努力,坚定而又有步骤地推进整个经济体制改革和科技体制改革,实现我们预期的目的。(附图片)
赵紫阳在会上讲话。 新华社记者 杨武敏摄


第1版()
专栏:

六届人大常委会十次会议举行联组会
基本同意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草稿
彭真指出常委会加强对法律实施和政府各部门工作的监督很有必要
新华社北京3月20日电 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今天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联组会议,讨论全国人大常委会将向六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提交的工作报告草稿。
彭真委员长出席了会议。陈丕显副委员长主持了会议。
委员们在发言中基本同意常委会工作报告草稿,认为一年来常委会做了许多有成效的工作。同时提出,常委会要加强对法律实施的监督和对政府各部门工作的监督。
苏步青委员说,应尽快制定教育法,改善中小学教师的待遇,重视扫盲工作,坚决刹住新的不正之风对教育工作的冲击。
熊复委员说,全国人大常委会必须加强法律实施的监督工作,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保证四化建设有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他说,新的不正之风的产生,反映了有些人不仅没有理想,而且无组织、无纪律,甚至不顾法律,有些不正之风本身就是违法的。新的不正之风对四化建设、对经济改革有着极大的危害。全国人大常委会作为最高权力机构,应当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精神,负起同新的不正之风作斗争的监督责任,监督政府部门和政法、检察机关坚决查处一些违法乱纪的案件,监督宣传部门做好正确的宣传。他认为,应加强为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为人民服务,自力更生,勤俭建国等思想的宣传。
王甫委员说,目前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在某些地方还比较严重,这就应当进行监督检查。宪法赋予全国人大和它的常委会负有对法律实施和政府工作进行监督的职责,在这一点上,我们过去做得不够,今后必须加强,要坚持人民代表视察工作的制度。有些新的不正之风已发展到违法乱纪的程度,必须依法进行严肃处理。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必须依法履行自己的监督、检查之职责,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社会主义法制的健全和发展。
张珍委员说,对搞新的不正之风中违法乱纪的人,不管是谁,都要依法严处,绝不能姑息。
周占鳌委员说,现在应当特别强调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对那些搞新的不正之风构成违法的经济犯罪分子,一定要依法严惩。立法、监督、发扬民主,这是关系到健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大问题。现在,我们已有了许多法,应当充分发挥各级人民代表、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检查、监督作用,一是监督法律的实施,二是监督政府部门的工作,利用法律坚决同不正之风作斗争,保障四化建设和经济改革的顺利进行。我们的宣传工作要加强法律的宣传、民主的宣传。
袁雪芬委员说,我们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光管立法不行,还要履行监督的职责。现在许多人缺乏理想,不守纪律,为了钱不择手段,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许多事情处于失控状态,这应引起我们的严肃注意。建设也好,改革也好,都要在正确思想的指导下进行,当前特别要加强理想和纪律的教育,宣传、文化单位要管思想,要注意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彭真委员长最后讲了话。他说,大家讲了许多很重要的意见,有些问题是带根本性的。他说,改革是必须的,方针是正确的,工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应该认真研究,一个一个地解决。
彭真委员长说,大家提出常委会要加强法律监督和对行政机关工作的监督,确实很有必要。这几年立了不少法,立了法就要依法办事,许多根本性的问题,宪法都有明确规定。要加强监督,首先要监督宪法的实施。
副委员长耿飚、彭冲、王任重、朱学范、阿沛·阿旺晋美、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赛福鼎·艾则孜、周谷城、严济慈、廖汉生、黄华,出席了会议。
国务委员王丙乾,最高人民法院院长郑天翔,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杨易辰,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人,列席了会议。


第1版()
专栏:

比利时首相马尔滕斯将访华
本报讯 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赵紫阳的邀请,比利时王国首相维尔弗里德·马尔滕斯定于四月十五日至二十二日对我国进行正式访问。访问期间,赵紫阳总理将同马尔滕斯首相就当前国际形势和重大国际问题以及进一步发展中比双边关系问题举行会谈。
这是外交部新闻发言人在二十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的。


第1版()
专栏:

胡耀邦将访问西萨摩亚、斐济和巴布亚新几内亚
本报讯 应西萨摩亚、斐济和巴布亚新几内亚政府的邀请,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胡耀邦自四月二十一日起将先后对西萨摩亚、斐济和巴布亚新几内亚进行友好访问各一天。
中国同西萨摩亚、斐济和巴布亚新几内亚建交以来,双边关系有了显著的发展。胡耀邦总书记这次访问,必将进一步加强中国同这三国的友好合作关系。
陪同胡耀邦总书记出访的有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胡启立等。
这是外交部新闻发言人在二十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这一消息的。


第1版()
专栏:来信

在调整中不能放松粮食生产
编者按:这位农艺师提出的问题,应该引起普遍的重视。建议各地领导都能赶快检查一下:你们那里是否也有忽视粮食生产的问题?要针对存在的问题,赶快采取补救措施。当前要组织农民抓紧春耕备耕工作,争取把今年的粮食生产搞得比往年更好。编辑同志:
最近,我们下乡了解备耕生产情况,发现少数地方出现了放松粮食生产的偏向。有些同志只看到粮食连年丰收的大好形势,盲目乐观,以为粮食多得不得了,甚至认为粮食不重要了,农民收多少算多少,减产也不要紧。
片面的认识,直接影响到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工作。有些领导同志,把精力全放到工业上,去冬以来很少提及粮食生产,以为“调整”就是减少粮食,多种经济作物。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也采取了冷淡的态度。曾一度被誉称为“财神爷”的乡农技员,几年前很香,上级有补助,可现在上级停止拨款,县里也将取消补助。这样一来,有些乡的干部就对他们说,你们可以走了。许多农技员搞了十多年农技推广工作,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理应进一步发挥他们的作用,加快农业现代化的步伐。但有些地方没有这样做,而是“断粮散伙”。
这些片面的认识和做法,在农民中造成许多误解,也给种粮的农民带来一定的精神压力,直接影响了生产。有些农民不愿下田,觉得扛锄头挑粪桶低人一等,在田里做生活是没能耐。我县姚江区部分农技员反映,今年大、小麦的田管工作是近几年来最差的,早稻生产的主要肥料——绿肥,连排水沟也没有很好开挖、清理,磷肥也很少施,致使绿肥长势很差,往年这个时候绿肥已经覆盖田面,今年却成片光秃。浣纱区抽查了二十四户的备耕情况。他们有一百二十五亩三分田准备种早稻,到现在每亩平均只备有标准氮肥十一斤三两、磷肥四两、钾肥九两,相当于正常年景的百分之十至百分之三十。另外,据有关部门反映,去年全县普遍推广了地膜覆盖技术,地膜用量大,而今年地膜销售量明显减少。
这些情况,我们如实向县领导作了汇报,已经引起他们的重视。现在春耕即将开始,正确全面地理解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含义,切实抓好今年的粮食生产,已是燃眉之事。如果贻误时机,失去粮食生产继续稳定的基础,就会严重影响农村产业结构的顺利调整。
浙江省诸暨县农业局农艺师
叶启琳


第1版()
专栏:

抓质量 抓销售
浙江省磷肥生产出现好势头
本报讯 浙江省石化厅领导及时分析原因,研究措施,确定一手抓质量,一手抓销售的方针,经过半年的努力,磷肥滞销局面得到扭转,商业库存量下降39%,去年省属的十九个磷肥厂厂厂有盈利。春耕生产到来之际,浙江省的磷肥生产出现了好势头。
抓质量。首先是对磷肥企业,不论隶属关系如何,都进行全面检查和整顿。其次是各有关部门领导深入到企业、供销社查清劣质磷肥的来龙去脉,揭露劣肥坑农的实质。再次是试行质量监制,在整顿的基础上,凡是合格的企业都在产品包装袋上印上“浙江省化肥农药工业公司监制”字样,袋内都有一张该公司核发的“合格证”,如有问题,用户可以持“合格证”和实物要求该公司查处。
抓销售。浙江省采取了灵活多样的办法。一是随叫随到,通过调查,搞清有关供销社进货规律,什么时候要,就什么时候送。二是货随客变,农民要几级品就供几级品,农民要散装,就不包装。三是赊销,对一些资金困难的单位和农户,实行淡季进货、旺季付款,使磷肥企业正常稳定生产。四是根据地区远近的不同情况,由工厂送货上门或自己提货补贴运费。五是委托个体户建立磷肥销售网点,挂牌销售,使磷肥的销量大大增加。
现在各地都开始春耕、春播,磷肥企业和销售部门,要生产质量好的磷肥,并不失时机地送到用户手中。


第1版()
专栏:

雁北地区粮食定购合同全部落实到户
本报讯 据山西日报报道:雁北地区各级党委、政府坚持贯彻“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方针,组织力量,集中时间,抓紧落实粮食定购合同。目前,粮食定购任务已全部落实到户。粮食定购合同的落实,使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出现了良好的势头。


第1版()
专栏:今日谈

岂能漫天要价
李贵仁
相隔数月之后重来北京,又有许多新鲜感。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在首都呈现着日渐发展的势头,这是全国形势的缩影,也是全国人民的骄傲。然而毕竟还有一些令人不快的现象。3月1日傍晚,我下飞机后在一家餐厅吃饭,着实吓了一跳:一小碗蛋炒饭,索价一元!同时进餐的人亦叫苦不迭。翌日,我到一家交电公司服务部修收录机,仅仅是排除一点机械小故障,修理工用不到一分钟,用手捏了一下磁头附近的某个部件,就算完事,却硬讨了八元钱。这样的漫天要价,令我这个外地人吃惊。他们这样做难道没有想到会影响国营商店的声誉,甚至会影响文明首都的声誉吗?
漫天要价是一股夹带着毒菌的歪风。此风不除,我们经济体制改革会怎样?四化建设的进程会怎样?广大人民的生活又会怎样?真应该想一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