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2月9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小报与格调
张宝林
读了新近创刊的头两期《诗书画》,不禁要叫几声好。
目前所谓的“文艺小报”不少,有好的,有马马虎虎过得去的,也有一些格调很低,令人不忍卒读的。据说有这么一种论调:“曲高和寡”,只有降格以求,才能赢得读者。我觉得问题就出在这个“降格”上。别的东西可以降,报刊“格调”却是不能降的。为什么?《诗书画》编者说得好:“在现代生活的建设中,人们需要进一步提高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需要高尚的精神力量”,“提高”、“高尚”,这里面就有两个“高”,格调低了如何能胜任?
格调高,并不是高深莫测。高雅的内容可以采取通俗的形式,通俗的东西也可以赋予高雅的表现。李可染的《九牛图》是高超的艺术,那牛却是俗之又俗的动物(至少在中国是如此)。启功的题诗是五言古风,朱牧子的小文短小而精辟,人人读得懂。这就是雅俗共赏。雅俗共赏还有另一层意思:作者中有的鼎鼎大名,有的则不见经传,正所谓“无论老中青,月亮伴星星”,清一色的名人,实际上是做不到的。
四开四版的小报,篇幅有限,正象四只小碟,如何配出各种花色的菜肴,是对厨师们的考验。由黄苗子等任主编、曹辛之任执行主编的《诗书画》的编者,是颇具匠心的。例如创刊号,四只碟子,各种菜点色香味俱全。诗有新体、旧体;画有国画、版画、壁画、漆画、油画、肖像画;书法图版则有五帧之多。此外,还有篆刻、题图、尾花等等,丰富多彩,引人入胜。
这小报还有一个特点,没有广告。这在当前众多报纸普遍刊登广告的情况下,是需要一点勇气的。
然而,这毕竟只是第一期、第二期。第十期、第一百期、第一千期呢?人们希望善其始,更善其“中”,但不要那个“终”字。


第8版()
专栏:剧评

雅俗共赏《三夫人》
陆放
经著名艺术家阿甲推荐并亲任导演,北方昆剧院最近上演了根据同名锡剧改编的《三夫人》。剧情大意是:岳飞遇害后,岳夫人(洪雪飞饰)含冤戴刑,发往当年岳飞失手挑死的梁王柴桂的封地云南。秦桧欲利用两家夙怨,借柴夫人(董瑶琴饰)之手,灭岳家满门。梁红玉(张玉文饰)飞马赶到,揭露阴谋,三位夫人消释前仇,团结对敌,北上抗金。这个剧本开始构思的时候,阿甲紧紧抓住了两条:一是表现大气凛然的舞台气质,二是追求雅俗共赏的艺术风格。在几个月的排练过程中,他一直坚持按照这个设想进行。
昆曲历史上曾有一段时间为士大夫阶级所垄断:堆砌典故,曼声徐度,红氍毹上自我陶醉,脱离了广大人民,落下一个“昆曲听不懂”的社会成见。其实,难懂的昆曲就是这些,它不能概括昆曲传统的全貌。尤其是解放后,在党的文艺方针指引下,南北昆曲界都做了大量推陈出新的试验,成功的经验也不少。《三夫人》是又一次成功的试验,而且是革新幅度较大、较全面的试验。
要表现大气凛然的主题,就要在艺术语言上继承昆曲传统中近似的东西,还要有所革新发展。《三夫人》的念白和唱词是统一的,统一在它们都是人物的语言,破除了有些传统戏中的语言是作者硬加给人物的,而不是人物本身应说的话。但它又不是自然主义的“大白话”,而是在文学性、意境上做了加工提炼的语言,如“西湖寒波溅泪花,招魂钟声隐隐湖山下”,既适合人物,又做到“俗不伤雅”。唱腔曲牌以北曲为多,因为北曲音调比较慷慨激昂,但必要时也用了大段抒情的南曲《解三醒》、《二郎神》。这出戏既用曲牌,又不死守格律。为了深化主题和塑造人物的需要,梁红玉大段声韵铿锵的念白,岳夫人唱腔中出现的“摇板”、“垛板”等,都是从昆曲传统以外吸收和发展来的。
雅俗共赏绝不单是艺术形式问题,而是与剧本的主题、题材、格调、风格息息相关的。《牡丹亭》、《长生殿》就不宜用这种搞法,而《三夫人》这样做就很得体,因为大气凛然的“英雄戏”不可能跟缠绵悱恻的爱情戏一样要求。
《三夫人》不仅是一出好戏,而且在昆曲艺术的推陈出新和雅俗共赏方面开拓了一个新的境界。最难得的是:阿甲在最初的艺术构思中就设想了这样一个雅俗共赏的蓝图,而且严格把关,一丝不苟,表现了一个老艺术家的真知灼见和艺术责任心,这是值得学习的。(附图片)
岳夫人(中)、梁红玉(左)、柴夫人消释前仇,团结抗金。 钱守仁摄


第8版()
专栏:

天池
池天八月寒气逼,王母嬉水水没膝;
乌鲁木齐天外天,博格达峰永积雪;
黑杉林海云来集,骤雨飞过水滴滴;
林间绿坡点牛羊,毡房客夜聆仙笛。


第8版()
专栏:电视之窗

抒高尚情操鞭丑恶心灵
——看云南电视台录制的《洛神赋》
冯白鲁
我怀着很大的兴趣,观看了云南电视台录制的电视连续剧《洛神赋》。剧中的几个人物,象工于心计、玩弄权术、心胸狭窄、阴险狠毒却又表面装出一副正人君子模样的曹丕,才思敏捷、本性忠厚而遭人暗算、空怀奇才的曹植,以及那志向高洁、对爱情忠贞不渝、宁死不屈的甄宓,都给我们留下了较深刻的印象。这部以一千七百多年前的三国时代为背景的电视剧,通过曹丕、曹植兄弟之间的争权夺爱,从铜雀台宴会上甄宓评诗的情节开始,直到最后甄宓洛水殉情为止,展开了一系列曲折生动的矛盾冲突,从而赞美了高尚的情操,鞭挞了丑恶的心灵。
《洛神赋》取材于历史故事,编导者采取了“历史和传说皆为我所用”的创作态度,在荧屏的天地间自由翱翔,从这个原则出发结构故事,提炼情节,塑造人物。我认为这是可取的。《洛神赋》全剧的对话不少,但基本上都是口语,听来自然、明白,没有太多艰涩难懂的古代语言,这也应该说是可取的。
目前有些电视剧在技巧运用上往往不够审慎,有时过于追求表现技巧,既不注意从内容出发,也不考虑观众的欣赏习惯,观众看不大懂。《洛神赋》在运用“闪回”的手法上是值得肯定的。如第四集中,囚禁曹植的槛车向京城行进的一组镜头,中间插入了一段曹操寝宫的回忆;第二集中,杨修识破曹操“借梦杀人”。这两个插入的情节与内容是密切结合的,观众也能理解。这里闪回技巧的运用起到了结构的作用。
演员的表演也较为成功。曹丕的扮演者江庚辰,把握了人物的整个思想脉络,善于表现人物的情绪变化。强令册封甄宓为皇后并当场要曹植把自己的恋人喊作新嫂嫂,以及在后宫下棋与甄后针锋相对的斗争这两场戏,江庚辰对人物内心的剖析和外部动作、语言的处理都较为出色。孙滨扮演的曹操也是演得很好的。他掌握了人物的气质,演出了人物慷慨的气概;在处理人物关系上表演得恰如其分。李静莉演甄宓,虽还不够十分丰满,但基本上已立起了一个柔中有刚的“大家闺秀”的形象。韩元朝饰曹植,在“七步诗”一场里演得很精彩动人,较充分地表达了人物的内在感情。但作为一代诗杰,他在表演上还稍嫌文弱了些。(附图片)
曹植和甄宓相会在洛水之滨,诉说衷情。
云南电视台供稿


第8版()
专栏:雨丝集

话说电视“补白”
陈允豪
一九八四年十二月,中央电视台晚七点新闻联播节目的前面,每天有两三分钟的“补白”,以填补前后节目之间的空当。观众要求的“补白”,是短的、新的、美的,可是在整整一个月的“补白”中,约有半月左右是《美的旋律》和《油画写生》。开头还有点新鲜感,看了几天,便觉得重复单调。“补白”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越是短小,越要安排得巧妙,对于“黄金时间”里的“补白”,更要珍惜,惨淡经营,而不能漫不经心随便打发。希望电视台在新的一年里能迈出新的步子。


第8版()
专栏:

《纪念遵义会议五十周年摄影展览》
由中国摄影家协会贵州分会、遵义地区文化局、遵义市新闻图片社联合举办的《纪念遵义会议五十周年摄影展览》,2月4日起在首都王府井大街中国摄影家协会宣传橱窗内展出。展览共展出作品一百三十多幅,70%是彩色照片。这些作品围绕纪念遵义会议五十周年,从各个方面歌颂了遵义会议的伟大历史功绩,表现了革命历史名城遵义的勃勃英姿,反映了遵义人民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鼓舞下,坚持改革,勇于进取的精神风貌。其中《遵义会议会址》、《历史名城遵义鸟瞰》、《娄山关纪念碑》、《乌江猎胜》、《遵义节日之夜》、《政策顺心笑更甜》、《金色的路》等作品,构思精巧,画面生动。《玩灯舞龙庆佳节》、《遵义花灯》等作品生活气息浓郁,表现手法新颖。(刘庆鹰)


第8版()
专栏:

新春联个体户 专业户 户户致富甲子年乙丑年年年丰收(苏寿真)新笔一枝书写三春美景丹青几管描绘四化宏图(胡寅)建设捷报频传 汇成神州歌千首改革东风劲吹迎来华夏春满园(张永明)洁心灵 整仪态 心灵同仪态并美修品德精学业品德与学业兼优(王蕴欣)(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北京职工对联组供稿)


第8版()
专栏:

读《舞蹈概论》
峻骧
舞蹈是社会文明繁荣昌盛的标志之一,是人们交流感情、同欢共娱的最受欢迎的形式。我国有着灿烂的舞蹈文化,载歌载舞的戏曲和大量的文献记录都说明了这一点。然而,我国古代的舞蹈理论却很少见。除了《毛诗序》有两句关于舞蹈功能的论述,《吕氏春秋》上有几句古人舞姿的记载外,只能从历代文人词赋中窥见些当时舞蹈的形貌,而缺乏舞蹈理论专著。这个文化史的空白,直到解放以后才填补起来。如果说吴晓邦著作的《新舞蹈艺术概论》是我国舞蹈理论的开基创业之作,那么最近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隆荫培、徐尔充合著的《舞蹈概论》,则标志着我国舞蹈理论研究开始形成自己的体系。
隆、徐二位都是由舞蹈演员走进理论家队伍的。经过几年的努力,他们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指导,从中国舞蹈创作的实际出发,系统地阐述了舞蹈艺术的本质、创作规律和欣赏、评论舞蹈的方法,具有理论的厚度和针对性。全书共十一章。作者以大量生动的古今舞蹈资料为依据,深入浅出地论述了舞蹈的起源、发展与社会生活相制约的关系,舞蹈的种类、创作方法与姊妹艺术的关系,以及舞蹈的欣赏与评论。该书内容翔实简明,既是一部有学术价值的专著,又能使一般读者从中了解舞蹈艺术的奥秘。
千载空白终有补,舞蹈艺术也开始从舞台迈步走进了理论的殿堂,这种繁荣与我们的国运兴隆是一致的。


第8版()
专栏:文化生活

文化生活
△由郭舜平主编的《晚清海外笔记选》最近由海洋出版社出版。书中有梁启超等晚清学者或驻外使节笔录的华侨悲惨生活的见闻,也有外国人描述的海外华工的血泪遭遇。
(宗舜)
△《毗卢寺壁画》已由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毗卢寺在河北省石家庄市西北郊,始建于唐,现存元末明初的壁画二百多平方米。其中以毗卢殿内四壁儒、释、道合流的水陆画最为精彩,共绘有三教九流、往古人物五百多身。
(高同宝)
△专门刊登寓言的杂志《寓言》,已由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创办出版。《寓言》融思想性、教育性、趣味性和故事性为一体。其内容有创作的寓言、寓言诗、寓言剧、科学寓言和寓言笑话等,栏目丰富多彩。
(魏丁)


第8版()
专栏:

《浙江画报》受到欢迎
《浙江画报》是一本综合性的画报,它以介绍浙江的人文风物为宗旨,也有各地的河山美景和海外异域的风情。自从创刊以来,受到读者欢迎。
画报的栏目众多,有“艺文漫忆”、“文苑随谈”和“屐痕处处”等,或浓妆,或淡抹;以图片为主,也用简炼而生动的文字,介绍浙江在四化建设中前进的步伐、雄姿和新人新事。此外,“世界名画欣赏”、“小小说”等栏目,也是有特色、有吸引力的。 (草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