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2月26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

朝鲜举行地方人民会议代议员选举
金日成主席参加投票并同选民亲切交谈
新华社平壤2月24日电 朝鲜各地今天举行道、市、郡人民会议代议员选举。
首都平壤的各投票站今天都挂起国旗,装饰一新。兴高采烈的选民们秩序井然地前往参加投票。
据朝中社报道,朝鲜劳动党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金日成和其他党政领导人金正日、吴振宇、朴成哲、林春秋、李钟玉、姜成山等分别在平壤和外地参加了投票,并同选民亲切交谈。
报道说,截至今天中午十二时,朝鲜各地登记的选民已百分之百地参加了投票。
一些老年人、残废人和生病的人参加了流动投票箱的投票。
按照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规定,道(直辖市)人民会议代议员每四年选举一次,市(区)、郡人民会议每两年选举一次。


第7版()
专栏:专论

从“深入打击”原则看北约战略的调整
陈佩尧
去年年底,北约防务计划委员会通过了一项称为“深入打击”的作战原则。根据这项原则,在欧洲可能爆发的北约与华约的战争中,北约对付华约的常规进攻,除了要求北约的常规力量成功地阻挡华约前进师团的进攻以外,还将通过打击对方的后续部队和后方支援设施的办法,来配合前沿防务。这项“深入打击”原则是北约欧洲盟军最高司令罗杰斯于1982年底提出,在北约内部经过两年多的反复酝酿才制定的。这反映了在当前美苏在欧洲军事对峙加剧的形势下,北约的作战思想发生了新的重要变化。
北约奉行“深入打击”原则,与西方国家武器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据报道,西方武器技术已把电子、红外线、激光融为一体,极大地提高了常规武器的命中精度、射程和机动能力,使其威力大大增强。北约总部最近介绍了几种新型非核武器系统,据说一种代号为“铺路机”的雷达,可观测对方一百五十公里范围内的各种地面车辆,如果把它装在高空侦察机上则可观测更远的目标。它能及时准确地把目标的数据自动传递给战场指挥系统。北约集团一些武器专家认为,现代武器技术的发展,使北约有条件做到及时监视、捕捉对方纵深地区的目标,迅速传递情报和发布命令,从而有效地摧毁对方纵深地区的目标。
北约奉行“深入打击”原则,也是针对华约提出的作战思想——强调进攻性,集中优势兵力,实施高速度、大纵深突破而言的。近几年来,华约强调组建战略集群,分若干梯队作长蛇阵部署,由若干师组成第一梯队集中攻击北约防线的一点,把第二梯队以战斗队形部署在离前线五十至一百公里的地区;在第一梯队兵力损失达60%时,再把第二梯队兵力投入,对北约防线进行持续的猛攻猛打;这样既可快速突破,又可避免孤军深入。而北约目前的“前沿防御”战略是在靠近东西方边界作一线式部署,这样兵力分散,难以遏止对方突破一点长驱直入。新的原则是试图弥补北约“前沿防御”战略的弱点,以先进的武器技术优势和准备打击敌人纵深来抵挡敌人的进攻。
“深入打击”原则的产生还同目前欧洲的核“均势”有关。1983年底北约决定在西欧部署美国新式中程导弹以来,美苏在欧洲的核军备竞赛明显升级。尽管双方在欧洲的核武器在数量和质量上各有千秋,但基本上势均力敌,形成互相威慑的局面。美国害怕欧洲的核战争祸及美国本土,竭力主张加强欧洲的常规力量;西欧国家既不相信美国会用核武器来保卫西欧而冒本土遭核袭击的风险,又害怕欧洲沦为核战场,因此也主张加强常规能力,提高“核门槛”。“深入打击”原则强调使用常规武器,符合北约各国当局的意愿,也迎合当前西方日益高涨的恐核情绪和要求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思想。
北约采纳“深入打击”原则,并未导致该组织放弃“灵活反应”战略和在欧洲的“前沿防御”战略。去年年底北约防务计划委员会国防部长会议公报重申,“灵活反应”和“前沿防御”战略仍旧是北约对付华约的“最有效基础”。但是,“深入打击”原则将使北约战略的侧重点和在欧洲的作战思想发生重要变化。
首先,新的原则使北约战略从准备打核战争转到立足于打常规战争。“灵活反应”战略要求战略核武器、战术核武器和常规武器“三位一体”,战争中若常规力量顶不住,就使用核武器,根据需要也可能首先使用核武器。这种战略是以核战争威慑对手。而“深入打击”原则是在保持核威慑的前提下,准备立足于打常规战争。根据新的原则,北约的常规力量将得到加强,过去作为弥补常规力量不足而部署在前沿的战术核武器,将予以削减。不久前北约决定从欧洲撤走一千四百枚战术核弹头,代之以精确制导的常规弹头,就是证明。
其次,新的原则将把未来战争的战场从北约领土推向华约境内。根据北约的“前沿防御”战略,北约主要是在中欧东西方边界、联邦德国领土一侧一百公里的地区实施防御作战,而新的原则主张从战争爆发的最初几小时起,就力争把来犯之敌的后续部队和后方支援设施摧毁在华约国家境内。这种以攻为守、主动出击,把战火引向华约腹地的作战思想,实际是六十年代北约曾经酝酿过的所谓“前进战略”的翻版。
目前,北约组织为实施这个“深入打击”原则,在作种种准备,但也面临着许多困难。一是许多西欧政界人士担心新原则的实施会削弱美国对西欧的核保护,担心对华约后续梯队“尽早开火”风险太大。二是采用新式常规武器耗资浩大,要在目前军费开支的基础上再增加军费,困难重重。对于北约采纳“深入打击”原则,苏联反应强烈,多次指责北约加强“冒险性”。在欧洲东西方军事对峙加剧的形势下,北约采纳“深入打击”原则将导致双方竞相发展先进常规武器的军备竞赛,使欧洲的局势更加不稳定。


第7版()
专栏:

《华盛顿邮报》披露
美中央情报局曾拟订推翻尼加拉瓜政府计划
新华社华盛顿2月24日电 据《华盛顿邮报》今天报道,美国中央情报局三年前曾草拟一个推翻尼加拉瓜政府的计划。
这家报纸援引一名不愿透露身份的美国官员的话说,在里根总统1981年12月授权开始对尼加拉瓜采取秘密行动,而同时美国政府又向国会保证推翻尼加拉瓜桑地诺政府不是美国的目标之后不久,中央情报局高级准军事官员在1982年初草拟了在1983年年底前推翻尼加拉瓜政府的时间表。
这个官员说,长达六页的计划规定,逐月增强得到美国中央情报局支持的尼加拉瓜反政府军的实力,直到1983年年底后者开进马那瓜夺取政权。
他说,直到1983年春天,中央情报局认识到尼加拉瓜反政府军还不能对政府军发动严重挑战时,该计划才被摒弃。那时已很清楚,“该时间表完全是空中楼阁”。
美国政府上星期发起了要求国会批准向尼加拉瓜反政府军提供援助的运动。里根总统和国务卿舒尔茨在一周内就这个问题发表了四次讲话,对尼加拉瓜政府进行了一系列的攻击。


第7版()
专栏:

支持已进入第十二个月的煤矿工人罢工
英国八万煤矿工人举行集会游行
新华社伦敦2月24日电 (记者程克雄)英国约八万名煤矿工人今天在伦敦市中心举行集会游行,支持已进入第十二个月的煤矿工人罢工。
参加这一活动的人们手里举着标语牌,上面写着:“支持煤矿工人”、“捍卫工会权利”等。
英国全国矿工联盟主席阿瑟·斯卡吉尔在集会上要求英国政府无条件地回到谈判桌上来。其它一些工会和工党的领导人在发言中也对煤矿工人的罢工表示支持和同情。
警察同游行群众多次发生冲突,警方逮捕了七十多名游行工人。
英国煤矿工人的罢工始于去年3月12日,起因是英国国家煤炭工业局计划关闭二十个矿井和裁减两万名煤矿工人。到目前为止,英国国家煤炭工业局同矿工联盟已举行过九轮谈判,但一无进展。


第7版()
专栏:

班格曼当选为西德自民党主席
据新华社波恩2月24日电 在2月23日至24日在萨尔布吕肯举行的西德自由民主党代表大会上,西德联邦经济部长马丁·班格曼当选为该党新主席,接替汉斯—迪特里希·根舍。
班格曼1978年以来担任自民党主席团成员。


第7版()
专栏:坦桑尼亚通讯

南非农业工人处境悲惨
本报记者 马世琨 鲍世绍
南非农业比较发达,在世界谷物输出国中名列第六,在玉米出口国中名列第三。丰收年景,每年出口粮食可达数百万吨。然而,严酷的事实表明,这一连串数字是南非广大黑人农业工人用血汗写成的。
南非87%的耕地由白人占有,在白人农场干活的黑人农业工人有一百三十多万。他们不受国家劳动法的保护,工资待遇、劳动时间、生活条件、失业补助以及保健医疗等都没有保证,一切都取决于农场主的财力和仁慈。因此,工人的工资被压得很低,生活条件恶劣,而且由于缺乏必要的劳动保护,伤亡情况严重,目前每年平均有一千六百人死于机器事故、农药中毒和其它意外事故。
在白人农场,场主的话就是法律。对农场主的残酷剥削,工人们只能忍气吞声,不许说半个不字。场主一旦发现谁“行为不轨”,当即下令解雇,并将其全家也赶出农场。最近西方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披露了这样一个事例:在纳塔尔地区,一个白人农场主鞭打他家的一个女佣人,这位倔强的妇女告到警察局里。按法律规定,打人者应科以五十兰德的罚款。但这个农场主进行无理狡辩:“用鞭子来维持劳动纪律是我的农场的传统作法,有什么不对!”结果,他打赢了官司,倒霉的是这个女工及其全家。女工的丈夫向人诉苦:“我,我的妻子和六个孩子都被赶出了农场。现在我们在农场里是找不到工作了,只好到城里去找活路。”但不难想象,在种族歧视同样盛行的城市里,等待这一家老小的会是怎样的命运。
这决不是个别的孤立的事例。如今,白人农场主大都执行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哪个工人不好好干活、发牢骚、有怨气,就在七十二小时内把他及其全家逐出农场,送往被称为“人间地狱”的“班图斯坦”,即黑人家园。那里,贫瘠的土地、恶劣的自然条件,根本没法养活早已过剩的人口。据调查,在“班图斯坦”,81%的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90%的人营养不良,传染病流行,儿童死亡率高得惊人。为避免失业和被赶往“班图斯坦”,大多数工人只好逆来顺受,任人盘剥,这是南非农业工人罢工很少的重要原因。
白人农场中还大量使用童工。农业工人的孩子入学率低、退学率高,原因是多方面的。学校离家远,一般至少在三公里之外,许多儿童为上学每天要步行往返二十多公里;学校教学设备和教学质量极差,学生们在那里学不到多少东西;最主要的是,经济的拮据,使多数父母没有能力供孩子上学,更谈不上进一步深造,只能指望他们早早自己挣钱糊口。因此,白人农场使用黑人童工的现象日益盛行。目前,童工总数已达六万多人,他们的年龄大多在八至十四岁之间。这些可怜的孩子终年在田间辛苦劳作,每天的工钱只有十到二十美分。
黑人妇女的处境更惨。南非政府1952年颁布的劳动条例规定,黑人妇女无权成为白人农场的正式工人。因此,或者在白人农场主家里临时帮佣,或者非法流入城市打零工,或者呆在“黑人家园”受穷挨饿,是她们注定了的生活出路。
津巴布韦《先驱报》在揭露上述事实时,用的标题是:《南非白人农场依然存在奴隶劳动》,这无疑是相当贴切的。(附图片)
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劳动局前面,失业工人排着长队等待工作。


第7版()
专栏:

舒尔茨说美将继续对苏采取强硬态度
据新华社北京2月24日电 旧金山消息:美国国务卿舒尔茨昨天在旧金山联邦俱乐部发表谈话时说,无论苏联什么人上台,美国都要在美苏关系方面继续采取现实的和强硬的态度。
舒尔茨说,美国在处理美苏关系时重要的是要记住,苏联是美国的对手。同苏联打交道必须强硬,软弱是没有出路的。他说,美国必须采取现实主义立场,不要抱有幻想。
但他认为,美苏间在不扩散核武器方面举行了一系列“富有成果的”会议;另外,在某些方面取得了一致意见,例如下月12日在日内瓦举行美苏军备控制谈判等。


第7版()
专栏:

2月24日,英国八万煤矿工人及其同情者在伦敦市中心特拉法加广场集会游行,支持历时近一年的煤矿工人罢工。 本报电视照片


第7版()
专栏:国际科技

苏联试用水泥添加剂
据《真理报》报道,苏联制成了几种具有表面活性的化学合成物质做为水泥添加剂,不但减少了施工时水泥用量,同时提高了混凝土质量。
这些水泥添加剂被称为超级增塑剂。苏联近几年来大规模试用结果表明,添加剂平均可以节省水泥、能源和劳动力20%以上,而且加快了混凝土制备过程,大大提高混凝土制品的质量和耐久性。例如,浇筑住宅内墙,一般每立方米混凝土需用四百五十公斤水泥和二百二十升水。如果在混凝土里加进超级增塑剂,水泥和水的用量分别减少一百一十公斤和五十升,劳动力消耗降低三分之二。
在工业建筑中,用普通的五百号水泥加上超级增塑剂可以制成六百至八百号的高强度混凝土。(新华社)


第7版()
专栏:国际科技

世界耕地表土流失及其治理
美国世界观察学会最近发表的研究报告说,近一半的世界耕地每年表土流失二百五十四亿吨,严重破坏土壤的生产能力。但是在防止表土流失方面也出现了一些有希望的迹象。
科学家在美国产玉米的地区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流失厚一英寸(等于二点五四厘米)的表土,平均产量就降低6%。美国44%的耕地过多地丧失表土。苏联为了减少谷物进口,耕种边缘地,减少干旱地区的休闲地,因此耕地表土流失量比美国更严重。占世界粮食产量一半以上的四个主要产粮国每年耕地表土流失估计为一百三十二亿吨。
研究报告说,肯尼亚对表土流失采取了包括修建小块梯田和种树等办法的综合治理方案,自从1974年实行这个方案以来,已经获得很大的成功,从而提高了农业方面的收入。它为第三世界许多国家树立了榜样。(新华社)


第7版()
专栏:国际科技

日本研制出人工中耳
据日本报纸报道,日本爱媛大学医学部研制出世界上第一个人工中耳(埋入式超小型助听器),并成功地为一位右耳听不到声音的患者作了置入人工中耳的手术。
人工中耳是由振动器、超小型麦克风、放大器、电池和链环线圈等零件组装成的,重量为九点一九克。它通过振动器将麦克风传出的声音传至耳小骨内的镫骨,使其直接振动,刺激听觉神经而听到声音。(爱平)


第7版()
专栏:国际科技

太阳能水泵
日本一家公司新近研制出一种太阳能水泵。这种水泵靠一排太阳能接收板接收能源来驱动发电机,它可以从深五至六米的井下将水抽出,每天浇地二至三英亩。(龙)


第7版()
专栏:国际科技

新的分时电话通讯系统
联邦德国的德律风根和罗兰士公司与法国的米许林通讯公司,联合为两国的电话电报公司研制出一种新的分时电话通讯系统。所谓分时,就是多具电话的信号,按时间的分配压缩在一条电话线路上,而不使用多条线路。这种新的电话系统将于1987年投入使用。
下图为数字电话样机。
(吴)(附图片)


第7版()
专栏:国际科技

波兰发现球状煤
波兰地质学家在勘探本国煤层时首次发现球状煤。这种球状煤迄今世界上只有在秘鲁和印度发现过。波兰的球状煤是不久前在卡托维兹省新建的“卡斯采”煤矿进行钻探时,在一千四百米深的地下被发现的。煤块呈球形,直径一至四厘米,表面乌亮,质地不均匀,发脆。据专家评定,这种煤的品位介于贫煤和肥煤之间。(德)


第7版()
专栏:国际科技

多用途潜水器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深海工程公司研制出一种进行水下研究和水下工程的多用途潜水器。潜水员驾驶这种潜水器可以潜到一千米深的海底。这种潜水器为一宽一点三五米的透明半球体,能对周围环境进行观察。潜水器在水下象直升飞机那样推进,它的有效载重量比其他用普通材料制成的潜水器多七十六公斤。(融)


第7版()
专栏:国际科技

未来的汽车燃料
苏联研制出一种氢气和石油混合物作为汽车燃料。这种新的汽车燃料渗入10—15%的氢气,可保证所有石油充分燃烧,并且效能很高。这种混合燃料不产生废气,从而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乌克兰哈尔科夫市一些出租汽车三年来一直使用这种混合燃料,科学家对其效果深表满意,并认为下世纪所有的汽车和货车将使用这种混合燃料。目前的问题是生产氢气的费用昂贵,但专家相信不久就可以发明廉价的制氢方法。(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