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2月17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

斯人虽逝音容在
——忆英迪拉·甘地
王炳南
1954年春,印度总理尼赫鲁应毛泽东主席的邀请,来我国进行国事访问。在他的随行人员中,有印度政府的高级官员,还有他的独生女儿兼私人秘书英迪拉·甘地。
尼赫鲁总理是新中国成立后接待的第一位亚洲国家重要领导人,我国政府对他的来访十分重视,整个接待工作都由周恩来总理亲自负责安排。根据周总理的指示,我奉命作为外交部的代表,乘专机去广州迎接尼赫鲁父女。
我同尼赫鲁总理过去曾有一面之缘。1939年抗战期间,他应蒋介石的邀请访问重庆时,会见过中共代表,曾与叶剑英同志合影留念,并签名赠给我一张他本人的照片。他本打算也去延安看看,但因欧战爆发未能成行。这次我在广州欢迎他时,他一眼就认出了我,笑着说:“我们在重庆见过面吧。”我见他身旁站着一位青年女子,体态苗条,目光莹莹,经介绍,原来就是他的爱女英·甘地。
在访问中国期间,英·甘地始终伴随着她的父亲,几乎寸步不离。尼赫鲁每天穿的是印度的传统礼服,胸前戴一朵鲜红的玫瑰花。英·甘地则身披绿色的纱丽,显得清秀而娴雅。在参加重要会见时,她总是坐在她父亲身旁,侧耳聆听,或默默做着记录,听到诙谐幽默的话语,便莞尔一笑。
尼赫鲁父女抵达北京的第二天,毛主席在中南海勤政殿会见了他们。毛主席同尼赫鲁交谈了对世界和平与战争问题的看法,探讨了亚洲国家的发展前途,以及亚洲的两个大国中国和印度应如何加强相互间的友好合作关系。那次毛主席谈兴甚浓,对结识尼赫鲁总理很高兴,曾引用屈原《九歌》中的诗句:“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
离开北京后,尼赫鲁父女访问了上海、南京、杭州,又回到广州。一路都由周总理亲自陪同。我也随之同行。
在访问南京时,尼赫鲁父女瞻仰了中山陵。他们对孙中山先生深表钦敬。尼赫鲁自称他既是圣雄甘地的学生,也是孙中山的信徒。在登山谒陵时,英·甘地向她父亲挑战说:“咱们俩比赛谁先登上山顶吧!”尼赫鲁从正面拾级而上;英·甘地却选走林间小路,终于捷足先登。她站在山顶上欢迎她父亲说:“我赢啦!”
在杭州参观灵隐寺,周总理给他们讲了关于飞来峰的传说:这寺内原先住过一个叫慧理的印度高僧,他发现对面的山峰与他家乡的灵鹫山极其相似,仿佛是从印度飞来的一样,从此这山便得名叫飞来峰了。尼赫鲁父女听得津津有味。后来周总理在楼外楼宴请他们时,又谈起中印两国古代的文化交流,英·甘地插话说:“中国古代的高僧法显、玄奘到印度取经,这在印度是妇孺皆知的。但印度和尚也曾到中国来,我们却知之甚少,他们的名字已经湮没无闻了。”周总理对她说:“在中国的史籍中倒有不少关于他们的记载。他们的名字是值得我们纪念的,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应继承先人的精神,来加强亚洲两大国之间的传统友谊。”英·甘地对周总理的话频频颔首,表示赞同。
尼赫鲁总理那次访问中国,给我们留下了美好的回忆。我结识英·甘地也就是从那时开始的。
时光过得真快,我第二次见到英·甘地,已是1978年我率领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代表团访印的时候了。这次访问突破了中印十六年中断交往的局面,由我带去了中国外长邀请印度外长访华的口信,因而受到印度舆论界的广泛重视。在我们离开德里之前,陈肇源大使为代表团访印举行大型招待会,经与我商量后,也给英·甘地发了请帖。当时她正处于逆境之中。自尼赫鲁逝世后,她曾两度出任总理,但在1977年大选中却遭失败而下野。据说她此时很少在外交场合露面,因此对她能否出席招待会,我们并不抱多大希望。但出人意料的是,她竟突然在众目睽睽之下走进招待会大厅,出现在我们的面前了。陈大使立即把她介绍给我,并把我们带进一间小客厅,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单独谈话的机会。
寒暄过后,我们谈起二十多年前她陪同父亲尼赫鲁访华的往事,对当时亲密的中印关系不胜怀念。接着她告诉我,她反对德赛政府执行的经济政策,但对它采取改善印中关系的步骤,她和国大党是支持的。她还说,印中两国由于过去的误解,未能在世界上发挥应有的作用,如两国重新合作,将对世界和平和亚洲的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在谈到她个人的经历时,她说她在执政期间也犯过一些错误,包括外交政策上的错误,目前正在总结经验教训。她说她眼下个人自由受到限制,与熟人会晤也有困难,今天能见到我感到很高兴。希望中印两国今后加强来往,使中印关系恢复到五十年代的水平。
我们的谈话大约进行了半个小时。当我们走出小客厅时,立刻被等候在外面的记者包围住了。他们纷纷提问,想了解谈话内容,英·甘地轻松地回答说:“王先生是我的老朋友,我们在一起叙旧。”
这次会见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看到,英·甘地此时虽然身处逆境,略显苍老,但她举止沉静,胸有成竹,并不惮承认自己的失误,显示出一个政治家的恢宏气度。
两年后,她又在大选中获胜,出任总理,我代表友协给她去了贺电。
近几年来,她为改善和发展中印关系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中印两国开始了边界谈判。两国在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也逐步上升。去年初夏,她支持印中协会组派印度青少年代表团访华,以便把友谊的种子一代代传播下去。她在给我的信中,对中印关系的前景表示了美好的祝愿。
1984年10月31日,我正在联邦德国访问,突然从广播中听到英迪拉·甘地遇刺逝世的噩耗。我深感震惊,简直难以置信。但事实无情,接着便看到了赵紫阳总理的唁电,对印度这位杰出的政治家的不幸逝世表示深切哀悼。
斯人虽逝,音容长在。英·甘地的长子拉吉夫·甘地现已接任了印度总理,并宣布他的政府“将继续遵循既定的政策,为改善和发展印中关系而努力。”愿英迪拉·甘地九泉有知,为她的事业后继有人而感到欣慰。(附图片)
英迪拉·甘地和本文作者合影(1978年)


第7版()
专栏:

中国春节在海外
张运华
春节,是中国人民的传统节日。海外侨胞、华人,虽远离祖国,仍保持着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纵在海角天涯,都以各种方式共庆新春佳节。
新加坡、马来西亚的华人,每年热热闹闹过春节。各家各户蒸年糕、贴春联、逛花市,除夕全家吃团圆饭。散居各方的家庭成员都要设法赶回家以便除夕团聚,吃年饭。春节初一那天,晚辈纷纷给长者拜年祝贺。这一天也是孩子们的“红包”日,他们将从父母和长辈那里得到一个红纸包,里面有压岁钱。年初一,扫帚统统都被收藏起来,不许扫地,以图吉祥。年初二,亲友相互拜访,全家人常在这一天拍张“全家福”。在新加坡,到了年初四就更热闹。每年都要在这一天举办妆艺大游行,类似广州市春节举办的“娱乐升平庆新春”民间艺术大游行。这种妆艺大游行,具有传统色彩,项目繁多,耍旗舞、踩高跷、舞狮、舞龙、玩飞车杂技及剑道、滑轮表演等,为新春佳节增添浓厚喜庆气氛。
泰国华人的春节活动同样丰富多彩,气氛热烈。他们搭牌坊,祭祖宗,贴春联,迎财神,吃年糕,放鞭炮,互相拜年,连续欢庆三五天。在菲律宾华人比较集中的马尼拉唐人街,家家户户都按照闽南的传统习俗过年。
春节在美国别有一番情趣。年初一,美国朋友只要同熟悉的美籍华人或在美国生活多年的华人一见面,第一句话就是:“春节愉快!”同时赠送贺年卡,祝贺春节。美国旧金山的唐人街是华人聚居中心,当地的华人、侨胞庆祝春节的活动一般要持续一周。人们上街跳龙舞和燃放鞭炮。入夜,天空闪耀着焰火发出的阵阵绚丽光彩。街头不时出现庆祝春节的队伍,有狮子舞、鼓钹队,热闹异常。


第7版()
专栏:

漫话布达佩斯的桥
周东耀
静静的多瑙河自北向南,蜿蜒流经布达与佩斯之间。
登上雄峙于多瑙河西岸的盖尔莱特山极目远眺,布达佩斯全景一览无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八座气势雄伟、风格迥异的大桥,犹如长虹卧波,把这座城市东西两部分连为一体。
匈牙利朋友说:“布达佩斯的桥梁史,就是我们民族的一部英勇悲壮的斗争史诗。”早在十四世纪下半叶的日格蒙德国王时期,匈牙利人就在多瑙河上修建了浮桥。之后,奥斯曼帝国统治时期,浮桥屡遭战祸。直到十九世纪上半期,这里才开始修建永久性的桥梁。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布达佩斯的桥梁又被法西斯炸毁。
布达佩斯解放后四十年来,匈牙利人民以五年一桥的速度,不仅修复了被法西斯炸毁的桥梁,而且把它们建得比战前更宽阔、更宏伟,谱写了布达佩斯桥梁史上壮丽的一页。
在八座大桥中,首屈一指的要数塞切尼链子桥。它是十九世纪上半叶匈牙利著名的政治家兼作家塞切尼·伊斯特万倡议建造的,1849年11月21日正式通车。这是一座以巨大钢索为骨架、河中有两座石墩作支撑的铁结构桥,全长三百七十五米,是十九世纪中叶世界上跨度最大的铁索桥,也是布达佩斯第一座永久性的桥梁。桥的两端各有一对巨大的石狮,是匈牙利著名雕刻家毛尔绍尔科·亚诺什的作品。由于这座桥梁气势雄伟,别具一格,便成了布达佩斯的一个名胜和象征。二次大战时被炸毁,解放后匈牙利人民按原样修复。经历了一百多年的石狮,如今依然雄踞桥头。
如果说链子桥体现了十九世纪欧洲厚重雄伟的建筑特点,那末伊丽莎白桥则反映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风格。该桥原建于1897—1903年,单跨度二百九十米,是当时世界上跨度最大的桥梁。二次大战时被炸断,匈牙利人民在旧址重建,于1964年建成,全桥呈白色,寓秀逸于雄伟之中。现在可对开六辆汽车,是通往旅游胜地巴拉顿湖和邻国奥地利的必经之路。
伊丽莎白南面两座桥则是自由桥和裴多菲桥。提起这两座桥,人们自然会联想起裴多菲的不朽诗篇和他为祖国的自由解放而献身的英雄业绩。自由桥建于1894—1896年,原名费伦茨—尤若夫桥。二次大战时被毁,是布达佩斯在战后修好的第一座桥,因而以“自由”命名。桥的西端正对着盖尔莱特山上的自由女神铜像,两端石墩上有两对铁塔式建筑,塔尖有四只金色神鹰,似在河面上翱翔。裴多菲桥初建于1933—1937年,二次大战时被毁,于1950—1952年修复,1980年加宽。
在布达佩斯多瑙河北部,有一个长二点五公里的小岛,形似柳叶,这就是著名的玛格丽特岛,由十三世纪中叶贝拉四世国王的公主得名,原是皇家公园,目前是布达佩斯市内最美丽的公园。它的南北两端分别是玛格丽特桥和阿尔帕德桥。玛格丽特桥在十九世纪下半叶由法国工程师恩斯特·古安设计。著名的巴黎铁塔设计师埃菲尔也曾助其一臂之力。此桥于1872—1876年建成,是继链子桥后布达佩斯的第二座永久性桥梁。因为它是在布达与佩斯合并为一市期间修建,匈牙利著名诗人奥洛尼曾赋诗赞颂。该桥也曾被法西斯分子炸断,战后重修。
阿尔帕德桥在玛格丽特岛北端,以匈牙利一千多年前自东方迁居到这里来的部落首领的名字命名,1950年建成,1981年加宽,目前可同时对开有轨电车和四辆汽车。它的西端连接着古布达的巨大立交桥,雄伟壮观,反映了当代匈牙利的建筑水平。
六座公路桥的南北两面,各有一座铁路桥,是连接匈牙利东、西部的两条大动脉。
这些桥梁由众多的建桥大师精心设计,风采各异,映衬着多瑙河水,给布达佩斯平添不少姿色。尤其是节假日夜晚,无数彩灯勾画出大桥雄姿,泄光溢彩,与两岸的万家灯火交相辉映,更是瑰丽奇妙,宛若仙境。(附图片)
横跨多瑙河的布达佩斯塞切尼链子桥。


第7版()
专栏:

域外崇牛趣话
古镜忠
农历乙丑年称牛年。牛,这种勤劳而驯顺的动物深受人们喜爱。世界许多国家有着种种爱牛、崇牛的习俗和趣话。
奶牛纪念碑全世界有四座著名的奶牛纪念碑,分别建在荷兰、丹麦、美国和罗马尼亚四个国家。罗马尼亚的奶牛纪念碑是为了纪念年产八千升牛奶的本国良种奶牛——长角花斑奶牛而建立的。荷兰牛闻名于世,其奶牛产乳量很高。由于对奶牛有特殊感情,他们建立了一座奶牛纪念碑,并且取了一个有趣的名字:“我们的奶妈”。
牛奶博物馆在民主德国埃尔富特专区的维先兹城中,有一所别致的牛奶博物馆。馆内陈列架上摆满了各种形状的奶酪、大大小小用来发酵的木桶、牛奶瓶、牛奶壶和各种制奶用的机器。人们通过参观,可以了解到近百年来牛奶生产的发展过程。
国徽牛头像由于对牛的特别珍爱,有的国家在自己的国徽上画上了牛头像。印度尼西亚的国徽上画的是水牛;尼泊尔的国徽上画的是黄牛;非洲的博茨瓦纳的国徽上也画有牛头像。
牛的身份证一九八一年三月十一日,葡萄牙宣布,全国有一百三十万头牛,每一头牛不仅要办理带有牛的照片和证件编号的身份证,而且要在它的耳朵根上佩上和证件编号相同的号码。据说,这样做是为了杜绝与邻国之间走私牛的活动。
黄牛为“国兽”尼泊尔人自古以来崇拜黄牛,他们认为黄牛无比圣洁,尊之为“神牛”。一九六二年,尼泊尔政府正式规定黄牛为“国兽”。如果伤害了“国兽”,即使是因行车事故而不是有意伤害,也会被拘留、罚款,受到法律的制裁。
有趣的“牛节”印度和尼泊尔一样,也把黄牛当作“神明”来崇拜。这两个国家每年都要举行一次盛大的“牛节”。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在每年八月的“牛节”期间,凡当年丧亲之家,都要赶一条披红挂绿的牛,或以人扮牛,在鼓乐声中举行环城游行。这种庆祝活动历时八天之久。印度人在“牛节”那天,要用树枝和鲜花扎成各式各样的花环套在牛脖子上,牛角染上色彩,并在牛颈下挂上食品和椰果,然后由当地头领或僧侣牵着,沿一定路线行进。当“神牛”在行进中不断摇落颈下的东西时,人们便争先恐后地去抢,谁抢到了这些东西,就意味着谁得到了“神明”的恩赐,是最幸福的人。


第7版()
专栏:

旱冰场种种
唐若水
滑冰如无冰场,无异于帆板缺风,游泳缺水。然而,世界上约有三分之一的人口居住在“终年不见冰雪”的热带或亚热带地区,其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滑冰迷”。他们看到“寒带人”轻捷如燕、美妙似舞的冰上表演时,不禁感到“脚痒”而跃跃欲试。遗憾的是,热带似乎总和冰场“无缘”。
早在上一世纪末,不少热带居民便想方设法,试图在如火骄阳下开辟“热带冰场”。1896年,一位美国人巧妙地在四季温暖如春的南方某地设计了世界上第一个“人工热带冰场”,方法是,将一块块吸满蜡的厚厚的硬纸板拼凑成一个圆形的室内溜冰场。这条消息轰动一时,不少北方的滑冰好手不远千里亲临“指导”。本世纪二十年代,英国人曾用一种经过特殊处理的硬木,涂上地板蜡以作冰场,遗憾的是这种“木制冰场”的“滑度”和“摩擦度”比例失调,反而不如“纸制冰场”。此后,美国人又试制成功了“人工冷冻冰场”,但巨型冷冻机又需耗费大量电力。
最近,美国佛罗里达州的迈阿密公司成功地设计了一种“塑料冰场”,是以一种超高强度的聚合树脂压制成的方板(长四英尺、宽二英尺、厚一英寸)拼成的。方板可以紧密地贴在任何平面上。据介绍,“化学冰场”的光滑度略差于天然冰场,但并不伤冰鞋上的冰刀,在“冰面”上也不留冰刀痕迹。而最重要的是,修建此类“冰场”耗资省,如新修一个“奥林匹克级别”的“塑料冰场”只需三十万美元左右,费用仅是同样大小的“人工冷冻冰场”的三分之二。其次,维护也很简单。由于塑料冰场装拆和运送都十分方便,因而一些国际冰上舞蹈团往往带上一个塑料冰场周游列国,进行巡回演出。


第7版()
专栏:

金门桥上的悲剧
旧金山,美国西海岸的大门。美国人自己说:“这是一个五光十色的城市,常常充满稀奇古怪的行为”。奇事之一就出在它那赫赫有名的金门桥上。
金门桥被称为旧金山的象征。这是一座连接旧金山市与北岸马林半岛的钢制吊桥,全长二千八百二十五米。它以单墩跨度最大(一千二百多米)而名闻于世。桥下水流湍急,远远望去,确有一番壮观景色。
长年来,这座桥上不断演出一幕幕悲剧。濒于绝望的投河自尽者,从这座桥上一跃而下,结束自己的生命。美国研究投河自尽的心理学家塞登说:“金门桥就象装上实弹的一支枪,它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自杀地点,它对那些处于徬徨中的人来说就象磁石吸铁一样吸引着他们”。美国官方证实,金门桥自1937年竣工开放以来,迄今已有七百八十三人从桥上投河自尽。塞登说:“这只不过是最低的概念数字而已,实际自杀人数比它多两三倍”。有人还统计过,有八百十三人登桥准备投河前又决定不跳,有一千五百九十七人走到桥边又打消了轻生的念头。在利用桥梁投河自杀方面,金门桥在世界上大概是独占鳖头。
从金门桥投河自尽者当中,有穷人,也曾有过失意的富人。1937年大桥才开放五个月时,一个叫迪里戈罗的人从桥上跳入河里,开创头一起自尽事件。之后,投河自杀事件频频发生。1973年马里兰州副州长的儿子皮埃尔·李行至桥中心,突然一个筋斗,越过桥栏跳进河中。1977年,前美国总统新闻秘书之子马克·塞林杰也是在那里投河自尽的。桥下水的流速很快,因此跳入河中的人绝少生还可能。
面对自杀人数逐渐增加,不少人呼吁美国政府采取措施,以杜绝桥上的自杀事件,有人建议在大桥两旁建立防止自杀的高栏。可是,呼声已多年,屡屡遭拒绝。原因是,大桥管理当局担心,一旦加设防止自杀栏杆,会破坏大桥景色,危及旅游事业!显然,在他们看来,赚钱重于救人命。
·何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