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2月11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头条文章与头面人物
岳平
《北京晚报》的一篇“一分钟小说”,题目是《头条文章》,提出了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
“重要人物的文章一定是重要文章,理应打头,无可非议。”这种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似乎司空见惯,已成一些人的固定观念和不成文的规矩。
刊文论地位,是用人论资格的延伸,是论资排辈的一种特殊表现。今天,这种观念和做法,是越来越不合时宜了。同我们的干部队伍一样,在思想理论战线上,大批中青年也已经成长起来了。不出名的小人物的好文章,为什么不能登头条呢,为什么不可以约请这些有才干的中青年写“头条文章”呢?
斯大林在1929年曾为一个在文坛尚无名的作者的一本有价值的小册子写了序言。对此,有些人提出异议。斯大林对这些人进行了严肃的批评,并指出:“在我们国家里有成百成千有才能的年轻人,他们竭尽全力要从下面冲上来,以求把自己的微末贡献投入我们建设事业的总宝库。但是他们的努力往往是徒劳无益的,因为他们常常被文坛‘名人’的自负、我们某些组织的官僚主义和冷酷无情以及同辈的嫉妒压抑下去。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要打穿这堵死墙,使不可胜数的年轻力量得到出路。我所以给一个在文坛上无名的作者的一本平凡的小册子写序言,就是企图在解决这个任务方面迈进一步。”(见《斯大林全集》第12卷第103页)斯大林的这些话,对我们今天很有现实意义。
当然,什么事都不能一概而论,应作具体的分析。我们的刊物上发表的许多重要人物的文章,内容重要,见解深刻,有的文字也有自己的风格和特色。这样的文章作为“重要文章”刊在头条位置,是有充分理由的。我们决不主张简单地来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凡是重要人物的文章一律不准刊头条。问题是头条文章必须是好的,对指导工作和活跃思想均有所裨益,而不因其作者是否头面人物而定。古人有“莫从文体看高卑”的诗句。在这大变革的时代,应有改革的新风气。因此,我们要强调的是,对于文章,“莫以作者身份定高卑”。


第8版()
专栏:

抱儿石
马瑛瑛
我闭着眼睛也知道此时车窗外的春天有多美丽。缠绵的雨使杜鹃红得滴血,新叶绿得能掐出油,那倒依绝壁的紫藤花不顾舍身的危险,扭着春之舞,而那一串串紫色的蜜蒙花,竟是那样惹人疼爱……从半开的车窗吹进来一阵阵清绝甜绝香绝的空气。
真可惜,我因为发烧而头痛得厉害,我紧紧地闭起眼睛,巴望汽车开得再快一点,早点到达我采访的目的地石浦,我没有兴致去欣赏车窗外的春天了。
不知过了多久,汽车在坎坎坷坷的山道上大约又爬了一个多小时。朦胧中,我感觉到临座那位带着一个小女孩的中年女子在轻轻推我。我睁开眼,那位中年女子先对我莞尔一笑,然后轻声说:“同志,你晕车吗?”我摇摇头。
她说:“我家乡的抱儿石快到了,那是一块极有意思的石头。”
“妈妈,妈妈,为什么叫抱儿石?”她的小女儿迫不及待地发问了。
“就是一位石头妈妈抱着一个石头小朋友。”
“听你口音,好象不是本地人。”
她笑着,仍然用纯正的普通话和我讲:“我是地地道道的象山人,因为你是外地人,我没猜错吧,我才和你讲普通话。我离家倒真有十多年了。这次回家探亲,来看看我的老母亲。”看样子,坐在我们后面那位中年男子是她的爱人了。她的小女孩象一只活泼泼的小鸟,一会儿扑在她怀里,一会儿又倚在那位中年男子怀里。
车窗外又跑过几个褐色的小山村和几道开满野花的山岗。
“抱儿石到了,快看。”还是这位中年女子在提醒我,提醒她的小女儿,也提醒车内的其他外地旅客和她的故乡人。
透过迷蒙的细雨,我看到了一块斑驳的巨石,耸立在公路左边的一道山岗上,象一位农妇,用两只烧水煮饭、缝衣纳鞋底、砍柴的手,紧紧地抱着一个胖娃娃。石上没有美丽的小灌木,也没有春草野花,然而给我的感觉是那样美,那样温柔!
满车的人在议论着抱儿石。我的心却已翻过无数座湿漉漉的大山,回到了我的母亲身边。小时候,每当我发烧生病时,实在是我最快乐幸福的时光,因为这时候,我得到了妈妈成倍于平时的爱。我躺在小床上,妈妈给我买好吃的,做好吃的,妈妈丢掉手中所有的活儿陪着我。那时,妈妈不用温度计量体温,常常是用她的手,那双温暖柔软的手,先摸摸她自己的额头,再摸摸我的额头,然后说:“真烫手,快吃两颗退热药。”
说真的,每当妈妈把她的手放在我的额头上时,我真的是一点儿也感觉不到自己在发烧了,我很想对妈妈说:“好妈妈,别让我老吃药,只要把你的手放在我的额头上,我的头就不难过了。”可是,妈妈总是这样说:“吃了药就不发烧了,吃了药才是妈妈的好孩子。”每每看到妈妈因为我不肯吃药而着急的神色,我总没有把那句话说出来。我为了不让妈妈着急,为了能当妈妈喜欢的好女儿,我总皱上无数次眉头,吞下两颗又大又苦的药片。我躺在小床上想:妈妈的手真神奇呀,一摸我的额头我的头就不难过了。我最怕医生的手,我觉得妈妈的手比医生的手好一千倍,一万倍。
直到我长大成人后,每当我偶尔有感冒发烧不舒服时,我总要想起远在故乡的妈妈,想起她用手抚摸我额头的时光……
正当我在儿时的回忆里漫步时,旁边的小女孩突然抬起那张红扑扑的小脸蛋:“妈妈,天下雨了,石头妈妈和石头小朋友为什么不打雨伞?他们淋湿了怎么办?他们不怕冷吗?他们有没有家?石头妈妈老是站着累不累?……”
这位小天使!
这位未来的母亲!
满车的人,没有一个笑话她。大家都沉默了。我也沉默了。


第8版()
专栏:

诗二首
林默涵
寄儿女
立志呼吸人民间,
工作学习莫等闲。
勿效燕雏贪屋暖,
应如牛犊耐风寒。
冰由水结凛于水,
青自蓝来更胜蓝。
炼得心雄筋骨硬,
建设祖国好河山。 一九七七年, 江西丰城。
晚梅
雪润千山绿,
雷召百卉萌。
梅花未减态,
依旧立晓风。
一九八五年春


第8版()
专栏:

欧洲冥想录
萧乾
一、久违了,欧洲!
四十多年前,我这个来自东方的游子,曾同欧洲人共过一段患难。我是在英法对纳粹德国宣战一个月后到达的,又在欧战胜利十个月后离去。那真是七个不平凡的寒暑,有些情景至今回忆起来,仍令人心惊魄动。
1939年深秋,在巴黎圣母院幽暗的侧堂里,我看到一些背了防毒面具的信男信女跪着祈祷,求天神让柏林那个混世魔王回心转意。那时,谁晓得世界将变成什么样子呢?我是怀着迷茫的心情过的英吉利海峡。
敦刻尔克撤退那天,我在剑桥人行甬道上同浑身泥沙但毫不气馁的士兵们握过手。当伦敦遭受闪电战和后来的飞弹轰炸时,我也一道受到威胁。多少个通宵,我同千千万万英国市民一起睡在地道车站的站台上,我还从烧夷弹打中的房子窗口跳出过。那时,泰晤士河同莱茵河一样笼罩在战云下,黯淡无光。
1944年,西线开始了人心振奋的大反攻。我揣了张“战地记者证”,随联军士兵向魔窟柏林进发。我见过受难的欧洲,也同他们一道扬眉吐气过。
四十年前,我访问慕尼黑时,这座艺术城大半已变成了废墟。如今,象德国其他城市一样,它也重建了起来,而且更加繁华,更加灿烂了。人们又矫健地在阿尔卑斯山麓滑雪,度假的男女在莱茵河的游艇上欢快地跳起优美的波尔卡了。飞机、电子、火箭,什么都讲究“新的一代”,因为人们一代代地在繁殖和成长,在劳动和创造。
今天,欧洲不能说一切都风平浪静了,他们还面临着大大小小的问题,有着这样那样的烦恼。然而越是回首往昔,越使人信心倍增。逞强称霸、妄图奴役旁人的,莫不一败涂地。世界最终是属于勤劳诚实、正直善良的人们。
二、“永志不忘”之一
战争必然要把正常生活搅乱。四十年代在我的旅欧生活中,最大的一桩憾事是没能看到多少艺术名作。在轰炸机的威胁下,象顾恺之或米开朗琪罗那样的稀世珍品,都早已藏入深洞了。那时,绘画馆有的空了,有的只拿一些尚无定评的当代画作来充门面。
因此,在法兰克福一下飞机,我就向东道主提出去看看绘画馆。次日就如愿以偿,徜徉在这艺术之宫里了:从文艺复兴到法国印象派大师们的一幅幅杰作都陈列在那里,真是琳琅满目。
忽然,我发现一个美中不足之处:绘画馆好象有意不让名画同观赏者直接见面。大幅油画上,有的罩了层玻璃。在刺目的反光下,原作被歪曲得远不如坐在沙发上翻看画册。同时,我还发现画廊里不时有制服笔挺的彪形大汉在巡逻。他们的目光不投在画幅上,而更多的是在瞟着一个个都很文雅的观众。
这时,我就把疑窦向一位管理员模样的人倾吐出来。他打量了我一番,一听说是刚从中国来的,就似乎若有感触地说:
“怪谁?都怪那帮小伙子们呗。几年前,他们朝着几幅名画泼了镪水,并且扬言:当非洲大陆那么多人民仍在饥饿线上挣扎的时候,还留这些古老玩艺儿干吗?所以……”
好熟稔的逻辑啊!
这当儿,一个念头冒上心头。今天我要是个大学生,我就想厚厚实实地写出一篇论文,把当年大批判栏上那些响当当的论点,认真整理出来,冷静而客观地作出分析。应该给这样的论文的作者以学士、硕士、甚至博士学位。因为对后世子孙,那将是多么好的一服清凉剂啊!


第8版()
专栏:

戈壁风(水彩画) 里果


第8版()
专栏:

石像辞(外一首)
——莎士比亚《冬天的故事》一剧演出观后有感
辛笛
音乐奏起来罢,唤醒她,石像
她会告诉人们:
百般无端的猜疑
总是人世间风风雨雨的祸根
说是极度的神经衰弱吧
却又是极端的固执无情
相信只有劳动后的愉快
和爱的真诚
才能给牧羊大神的儿女们
带来春天快乐的灵魂
看,在《冬天的故事》谢幕之前
石像渐渐有了呼吸
她已经在美好的感情中苏醒
重新来到人们中间
正如莎翁的祝愿
愿今后再不要经受无聊的干扰
雪意
天南地北各说
各的雪意
南方的孩子说:
生下来第一次看见偌大的雪
银色世界即使一眨眼
也是那么美丽
北方山沟沟里的居民说:
当心啊,孩子们
雪后田野地里觅食
往往有狼
普天下庄稼人说:
好一场瑞雪
下个透,冻杀虫豸
赶明儿一定有个好收成
城里的人顾不上身上脸上
顾不上观赏眼前雪景
还是和平常一样比赛纷忙
感谢长街小巷的扫雪人
下一点,扫一点
下一片,扫一片
路就在他们的扫帚下开拓延伸
换来了你的脚下,我的脚下
稳稳当当,清清爽爽
还要感谢一天两次来访的绿衣人
看他们顶风冒雪
给大家送来热,
送来光送来亲朋们的嘘寒问暖


第8版()
专栏:

磨坊
郭良原
曾经被白色的纸条封闭,
被当作制造毒菌的工厂;
布满尘垢和蛛网的磨架上,
搁着两盘冰冷的石头,
搁着两盘沉重的凄凉。
只有穿过破壁的风,
只有蛇和老鼠闪着绿光的眼睛。
它没有了生命的挑战,
也停止了劳动的歌唱。
终于有一天,
一个年轻的后生
扬起了历史铸造的锯,
锯断了它门上的锈锁,
将一张写着“包”字的告示,
贴在向着太阳的地方。
磨声象一支熟悉的村歌,
飘荡出古老的音韵,
飘荡出复苏的希望。
村子中央的磨坊,
一尊平原与人浑然一体的雕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