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12月30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神话的沃壤
彭云
人们都爱说连云港是神话的沃壤。传说《西游记》里的花果山、水帘洞,《镜花缘》中的小蓬莱仙境,写的就是此地云台山的景色。各种神话俯拾皆是:尧派大臣祭天于旸谷的太阳石,舜殛鲧于羽山的击鲧泉,秦始皇赶山填海的神路,入海求仙的徐福的故里……
千百年来,人们一直传诵着这些神话,可谁曾想到,当今,在连云港这块神话的沃壤上,人们正在把神话变成现实?
在一个偏僻的山村里,流传着青龙的神话:青龙被阿育王塔镇在地下几千年了,因而地下水总是流不出来。连云港市对外开放以后,钻井队开进山来。主持开发的是一位老同志,他发誓要在离休之前,为家乡的开放做一点贡献。根据民间传说和地表征象,他判断这里的地下可能有矿泉水。于是,拖着大病刚愈的身躯,南北奔走,请来了有学识的专家,克服了许多困难和阻力,终于从地底下引出了纯净的清水,为经济开发和旅游事业提供了一项宝贵的资源。老人们说:这是对外开放,能人当政,把锁在地下的青龙救出来了。年轻人说:这是把神话变成了现实!
在这对外开放短短的两年中,连云港人不断地创造着神话般的人间奇迹。庙岭山被削去半边,填进大海,变成建设新港区的基石。六千七百米长的拦海大堤已经开工,它将象一条长虹与对面的岛屿相连,形成人造的大港湾。连云港初建于1933年,解放时年吞吐量不到六万吨;五十年后的1983年,年吞吐量达到八百五十万吨;按照开放后的进度,1987年便可达到两千万吨;而2000年将达到四千万吨。一个年产六十万吨的大碱厂、一个现代化的大型编组站,都正在海边的原野上紧张施工,把那里的荒凉与寂寞一扫而清。内引外联也给连云港市的经济带来蓬勃的生机,河南等省投资准备兴建七个泊位,一百三十多个内联工厂相继投产,经济技术开发区动工兴建,与外商合资经营的项目已见效益。
美丽的神话可以凭幻想编织,人间奇迹的创造却要流血流汗。所有这些神话般的奇迹,都是连云港人在两三年里一步一个脚印地实干出来的。在飞驰的载重汽车上,在机器轰鸣的车间里,在高高的钢梁上,在开阔的码头工地……到处可以看见流着汗水的面孔和奔波忙碌的身影。连云港人把编织神话的素质和天赋,全部倾注到现实的奋斗中去了。
莫泊桑有一句名言:“按照你的气质,用你最合适的形式,为我们创造一点美的东西吧!”连云港人正在神话的沃壤上,耕耘着,播种着,以大胆的、科学的想象力,以扎实的步伐,创造着胜过神话的人间奇迹。


第8版()
专栏:

港口见闻小记
杨锦涛 刘畅征
西倚九州春催花果
东临四海波涌连云
方毅同志为连云港题写的这副对联(见右下图),形象地道出了连云港的特色。随着对外开放,背倚云台山的连云港口和神态仙姿的花果山吸引了国内外的大批游客。
横贯我国脐部的陇海铁路的东端起点站就在连云港口。一列列钢铁巨龙,喷吐着云烟,风驰电掣般地呼啸而来,奔腾而去;港湾内,万国旗飘,巨轮穿梭;码头上,吊车舒臂,车辆如流……
置身码头,五彩缤纷的光波令人眼花缭乱。来自山西、甘肃、新疆等地的各种有色金属,或褐或白或赭或黑,正源源不绝地装进船舱;停在码头上的一节节火车厢里,浮动着朵朵白云,原来这是产自河南的绵羊,正咩咩叫着等待受检入船,远足科威特等国;素享盛名的陕西的小米、山西的玉米,黄澄澄,金灿灿,象金色的瀑布从传送带上泻进船舱;由船上卸下的化肥、钢材、水泥、汽车、机械等各种物资正装进火车、汽车,即将送往苏、鲁、豫、皖、川、陕、晋、疆……一座座黑山射出的光波把我们引到了煤的王国,这里乌金的家族应有尽有:烟煤、无烟煤、块煤、末煤、洗煤……它们来自淮北、鲁南、晋东南、豫西北、陕西、甘肃等地,在这里短暂会聚,尔后各奔东西……
开放以来,连云港口为腹地敞开了东大门,进出口量剧增。继河南等省在连云港成立了办事处之后,甘肃等省也先后派人来连云港洽谈成立办事处。连云港热情地为各省办事处提供各种方便。在河南省驻连云港办事处,我们听到这样一个动人的故事:5月11日,装载着连云港市进口木材的“水银岛”轮和装载着河南省进口木材的“海洋日升”轮先后抵港。按规定应先卸“水银岛”轮,但这样一来,河南的木材就要延滞十七天卸运,每天将赔款六千美元。怎么办?连云港市的有关部门果断地作出决定:宁可本市吃亏,让河南的木材先卸。接着,连云港港务局采取措施,提前四天卸完“海洋日升”轮,为此,河南还获得了速遣奖一万二千美元。对连云港的高尚风格,河南等省的同志十分感佩。
作为陆运和海运的枢纽,作为腹地对外开放的东大门,连云港涌起了一个建港之波。我们来到庙岭建港工地,只见山脚下排排新楼,鳞次栉比,高高的脚手架告诉我们,又有一批新楼正在兴建。工地上,车来人往,一片繁忙。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四台高高耸立的堆取料机和平行排列着的四条传送带,与之平行伸延的是陇海铁路铮亮的钢轨。
四条传送带是煤码头的配套设备。“煤码头年吞吐量为一千万吨,专为腹地出口煤服务。”连云港建港指挥部的吴总指挥介绍说,“煤码头将于今年国庆节前正式联动试车。煤码头的东边,两个集装箱码头和一个杂货码头也正在兴建,到一九九○年,连云港口的吞吐量将达二千五百多万吨。”新建的煤码头长四百七十六米,象一只巨臂伸进碧海中,远远望去,好不壮观。“那边是内联兴建码头区。”我们顺着吴总指挥手指的方向看去,但见海面上一列船队一字排开,正向海中抛石,石落波惊,几只海鸥扑闪着翅膀飞起,在船队上空盘旋……
兀立在海边上的庙岭山,已被削去了三十多米高。负责钻孔打炮眼的150钻机队,是由三十八名青年组成的。三易寒暑,他们用青春的汗水浇铸成新建码头的一块块基石。去年秋,胡耀邦同志视察开放后的连云港,欣然写下了“高效率建港,高效益管港”的题词。在题词的鼓舞下,他们更加快了建港的步伐。
“波涌连云”,祖国改革开放的春风阵阵吹来,连云港定会涌起更大的洪波!


第8版()
专栏:

今夜,我去播种
徐新浦夜色浓了,天空聚集着乌云,妈妈,我要去开发区播种。在我的打桩机的铿锵声中,第一根桩柱就要夯入地层。一根桩柱,一枚理想的种子,明天,就会崛起一片楼群。急雨在狂风中呼啸作响,妈妈,风雨中您会听到我的歌声。我播下第一枚种子,也播下我的汗水,我的爱情;还有你们老一辈人的期望,和在探索中失落的青春。开发区的道路刚刚拓平,我们新一代已在风雨中飞腾。我的脚下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它刚刚在荒芜中被我们唤醒。它和我们一样期待着收获,向我的一枚枚种子敞开心胸。明天,将是风和日丽的晴天,我会向妈妈奉献一个丰硕的收成。因为饱含希望播下的种子,不仅收获效率,也收获繁荣。还有激荡在楼群间的欢乐,和那摇曳在大路上的绿荫……


第8版()
专栏:大地

工段长的一天
邱洪生
清晨四点,三十五岁的修理工段长李永强醒了。他拎起工具箱,迎着庙岭工地清凉的海风,来到停车场。大吊车、打夯机……二十多台大型机械,他挨着拧紧松动的螺帽、启动发动机,使每一台都运转正常。
七点,他捧着早饭碗,边吃饭边安排一天的工作。
上早班了,他顶替一名生病的司机把汽车吊开到工地吊电缆。
突然,修理工老赵气喘吁吁地跑来告诉他:从日本引进的四十五吨吊车油泵传动轴十字接头断裂,起重臂伸出二十米无法缩回,吊钩上还悬空吊着四吨大件!
他箭一般赶去,老远就喊:“开辆吊车来卸下大件,防止意外!”
大件刚卸下,他一头钻进吊车肚,盯着僵直的油泵发呆:国内难买到传动轴这种配件,怎么办?他爬出来,又钻进去,急得直冒汗。
“下班了,工段长。”老赵关切地说。
“你先去,我再想想”。他反复地抚摸着断裂的十字接头,倏地,心里一亮:这十字接头多象北京吉普车的十字节凸缘伸缩叉!
代用,改装!他兴奋得孩子般一路跑着,跳上了开往墟沟的班车。
望着车窗外的远山,他不由想起了远在上海的四岁的女儿、体弱多病的爱人和长期患病卧床的父亲。
李永强是交通部三航局的优秀共产党员,上海市劳动模范。一九八三年初,他告别了亲人,同三航一处的同志们一道从上海到了连云港庙岭工地。此时,父亲慈祥的面容、爱人深沉的目光、女儿稚气的笑脸在脑海里交替浮现。他的眼眶有点湿润了……
零件买到手,他一口气奔到工地,连午饭也顾不得吃,就动手修起了吊车。
改装终于成功了!当吊车又自如地向蓝天伸出火红的臂膀时,他却连笑的力气都没有了。
下午三点二十分,李永强才端起了饭碗。
饭后,他又到了施工现场,带着几名修理工忙着拆卸修理一台进口的夯机。这时,站在一旁的三航一处党总支赵书记默默地递给他一封上海来的电报。他患胰腺癌的父亲去世了……
他悲痛极了,无声地抽泣着:父亲呵,你生病住院,儿子没能为你尽一点孝道……
“老李,快收拾回家吧!”赵书记泪水在眶里打转。同志们争着替他去买火车票。
“不,这台机器明天要用。”他揩干泪水,支撑着站起来,“老赵,找个尼龙套来试试。”说完,又钻进了驾驶室。
天黑了,他和老赵仍在紧张地安装。十一点多钟,夯机终于修好了。
赵书记悄悄来到他身边:“老李,你明天一早快乘车回家吧,有困难跟组织上讲。”
 “没有……”他紧握着这位多年来对自己体贴入微的赵书记的双手,哽咽了……
夜静更深,他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宿舍。他躺在床上思索着:明天要起得早些,把车辆检查一遍再走,在家最多呆三天……


第8版()
专栏:

出海〔中国画〕 王宏喜


第8版()
专栏:

东海县儿童版画选登
左:繁忙的码头 戴军(11岁)
中:修剪 郭锦珠(13岁)
右:鱼塘丰收 石晶(13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