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12月30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经济体制改革与宏观经济管理
——“宏观经济管理国际讨论会”评述之二
这几年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证明,放弃直接控制手段并不困难,难就难在需要相应地及时地建立起间接控制手段,保证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如果不能及时跟上,便有可能在新旧体制模式交替过程中,出现某种失去控制的真空状态。正因为这样,转换到间接控制为主的经济体制是极其复杂极其艰难的事情。在这次讨论会上,对于如何建立间接的宏观控制进行了较多的议论,提出了一些可供思考的建议。
1、直接控制与间接控制
我国经济改革的方向是逐步减少行政手段,由直接控制为主转向间接控制为主,主要运用经济手段控制和调节经济的运行。但必要的行政手段始终是不可缺少的,特别是在新旧体制更替过程中还需加强必要的行政手段,以保证经济生活正常运转和有秩序地进行改革。
关于在某些情况下直接的行政控制是不可缺少的这一点,凯恩克劳斯等来自西方国家的学者也是强调的。在他们看来,需要采用硬性行政控制的原因在于:(1)货币控制依赖高度发达的财政金融机构。如果银行很少,又缺乏完善的金融市场,那末,货币政策就没有支配力,预算控制的影响也极有限,因此必须借助行政控制。(2)市场力量控制主要依赖价格对供求的影响。如果供求对价格变化的反应过于缺乏弹性,那末,行政办法可以起到价格刺激所不能起的作用。(3)间接控制依赖于完全竞争的市场。如果在市场上竞争不充分甚至缺乏竞争,就必须采用行政控制。
行政控制是采用计划手段的。但人们往往把计划等同于行政控制。科尔奈指出,这种看法是不对的。他认为所谓计划有两种含义。一种是直接的行政控制;一种是对经济发展的可能性进行探索,为决策作出准备,并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后一种意义的计划工作与市场协调是不矛盾的,它可以保证市场协调的顺利实现;而前一种意义的计划工作与市场协调则是不相容的。因此,经济改革要扩大市场的协调,就必须缩小行政的计划控制,但后一种意义的计划工作在经济改革中不仅不能削弱,而且还应当加强。
我们认为,在我们这样一个社会主义发展中国家,在宏观经济管理由直接控制为主向间接控制为主转换的过程中,计划工作不仅不应放松,而且应该加强。这里的计划工作,不仅指第二种含义的计划,而且也包括必要的第一种含义即直接行政控制的计划。保持并加强必要的直接行政控制,不仅仍然能够给市场机制留下充分余地,而且可以弥补市场力量的不足和防止市场机制的消极后果。在原有体制的运行机制还不能完全废除的情况下,必须继续运用行政手段来维持经济活动的有秩序运行,尽力防止自发势力对经济活动过猛的冲击。这也就是说,在逐步建立竞争性的市场体系,学会用价格、税率、利率等经济参数来调节经济活动的同时,仍不能放弃必要的行政手段。
2、财政政策和财政手段的运用
我国过去实行直接控制,主要是对实物资源分配的控制。今后转入间接控制,控制的重点放在哪里呢?托宾认为,宏观经济管理的目标有三个:一是维持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二是保持物价总水平的稳定;三是维持国家对外经济关系的稳定。三者之中第一条是首要的。由于对总供给难以实行集中控制,因而宏观经济管理的重点是总需求的调节。在不发达国家,防止总需求的大起大落比控制总需求膨胀更为重要。
运用间接手段控制总需求主要是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进行。目前,对于实现间接的宏观控制,人们往往强调货币政策,但应该看到,财政预算是控制需求稳定经济的基础。特别在没有资金市场的国家,政府的财政赤字只有靠发票子而别无其它方式弥补,这是许多不发达国家长期遭受通货膨胀困扰的原因,同时也说明了保持财政平衡在这些国家里更加重要。
财政政策的主要手段是政府支出、税收和补贴,而短期内强有力的调节手段是增加或者削减政府支出,通过平衡的、有盈余的或有赤字的财政政策来调节总需求。随着经济改革中财权的分散及间接控制的扩大,财政政策运用得当与否,就不仅与财政收支在总量上是否平衡有关,而且会对财政收入结构是否合理提出更高的要求。
专家们关于政府开辟财源的不同办法对总需求所引起的政策交叉效应的分析,是值得注意的。政府如果用“创造货币”(包括向中央银行透支和借款)的办法来开辟财源,那就会增加总需求。如果用增税的办法(减少个人和企业拥有的财富)来开辟财源,那就可以抑制总需求。如果采用发行政府公债的办法,把个人和企业的购买力转移给政府而又不减少购买债券者拥有的财富,则其对总需求的效应比较复杂:派购性质的、事实上政府不予偿还的政府公债类似税收,而自愿购买的公债则介乎税收和“创造货币”之间。会上中外专家一致认为,在任何情况下,政府都不宜采用“创造货币”的办法来筹措财源,而应着力于健全税收制度,发挥税收的调节作用,必要时用发行公债的办法来调剂。社会主义国家政府往往发行派购性质的债券,人民把它和征税等同起来,难以产生应起的政策效应,因而在我国如何改善债券的发行和管理,把债券手段应用起来,转向自愿购买,是很值得探讨的。
3、货币政策和信贷杠杆的运用
从直接的宏观控制转向间接的宏观控制,货币金融手段所起的作用将比以往重要得多。但是,我国目前在货币政策方面可以运用的调节手段还不多,或者作用有限,或者尚未建立,因而目前还不能放松贷款指标管理,也就是不能放弃必要的行政手段。同时,要抓紧研究其他国家运用金融货币政策的经验,结合我国国情,着手建立我国的金融货币控制机制。
运用货币政策进行间接的宏观控制,其核心是控制货币的总供应量。据埃明格尔介绍,西方国家控制货币供应总量,有两个主要问题:一是选择什么货币供应指标作为宏观控制的目标;二是用什么手段来控制货币供应总量。货币供应量可以只指流通中的现金,也可以包括各种存款。各国在不同时期、不同场合选择不同口径范围的货币供应量作为政策控制的目标。
过去,我国衡量货币供应量的唯一指标是投放于流通过程的现钞。现金流通量指标不包括非现金结算代表的需求,它作为总需求管理指标是有缺陷的。但是,由于目前影响货币流通速度的因素十分复杂,难以确切掌握,因而即使把包括活期存款在内的货币供应量指标(M1)作为宏观管理的主要指标,也有较大的困难。所以,托宾等人提出我国当前应以信贷投放总量代替货币供应总量作为宏观管理的一项主要指标,是有一定道理的。
利率是实现货币和信贷政策的重要杠杆,是调节资金的供求的重要手段。但是,要使利率杠杆发挥作用,必须使名义利率不低于通货膨胀率。我国目前名义利率与物价上涨率的关系是不利于发挥利率的积极作用的,而且,对于使用贷款的企业来说,在资金“大锅饭”状况下,利息负担对企业实际利害影响不大,因而要发挥利率杠杆作用,还需要使企业的财务预算约束硬化。
实现货币政策的另一杠杆是存款准备金制度。要根据存款流通性的大小确定不同的存款准备金比例。如对于随时会支付的支票存款要规定高的存款准备金率,而对于储蓄存款则可以实行低的存款准备金率,而且对存款准备金不应付给利息。目前我国不分存款种类实行统一的准备金率,并对准备金付给利息,这不是个好办法。因而中央银行如何运用存款准备金率和再贴现率调节专业银行的信贷和货币供应,还需要研究加以改进。在银行利率和准备金制度这些间接手段还未能很有效地发挥作用以前,由中央银行规定信贷总额指标,通过专业银行逐层下达的直接控制手段,还是有必要继续运用。同时,要探索建立和健全银行体系和金融市场,逐步硬化企业财务预算约束,以便逐步过渡到间接控制为主的货币和信贷管理。
4、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结合及其选择
据介绍,一些西方国家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结合运用,大体有四个形态:松财政与松货币;紧财政与紧货币;紧财政与松货币;松财政和紧货币。当前在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应该如何结合呢?在我国,由于旧体制固有的“扩张冲动”、“投资饥渴”、“进口饥渴”等倾向依然存在,而微观经济放活后由于企业和职工追逐短期利益行为而引起的“消费饥渴”又起着作用,形成了需求膨胀的强大压力。在讨论中,托宾、凯恩克劳斯和埃明格尔等人都认为,当前中国应该采取的是紧的财政政策和紧的货币政策相结合。他们强调的这一点,与我国经济学家一再强调不但要实现财政平衡,而且要组织财政信贷的综合平衡,以制止过度需求,为改革创造一个供给略大于需求的良好经济环境的意见,基本上是一致的。
会上有些专家提出,从长期来说,为了限制消费,鼓励投资,以利于经济增长,中国以后要实行紧财政与松货币相结合的政策。但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经常处于亢奋状态,是否要用松的货币政策来刺激投资需求,即使从长期来看,也是有疑问的。当然,作为短期调整措施,灵活的货币政策还是需要的。
5、工资控制与个人收入分配政策
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从去年出现的工资失控、消费基金膨胀来看,个人收入分配政策是进行宏观经济管理必不可缺的重要一环,控制工资增长是战胜成本推动型物价上涨的有效武器,中国要成功地控制货币量,首先必须控制在现金货币供应量中占很大比重的工资。
确定合理的个人收入政策,搞好工资控制,需要在理论上弄清工资(成本)推动与物价上涨的关系。在这个问题上,由于我国过去长时期里工资和物价都相当稳定,经济学界对于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以及工资与物价螺旋式上升的理论曾持否定态度,但如今已有工资增长引起成本升高形成涨价压力的势头,应该给以足够的重视。
当前,在我国经济改革的实践中,工资方面有两个问题需要注意。一是维持工资水平稳定和调整工资结构的矛盾问题。一方面要维持工资水平的稳定,另方面要调整工资结构,如何把两者结合得好,是极为棘手的事情。因为一部分商品价格上涨,并不一定会引起整个物价水平的上升,但一个部门工资的提高,会很快波及到其他部门,这种要求收入均等的趋势会导致整个工资水平的上升。二是企业实行工资增长与税利挂钩问题。专家们认为,对国营企业实行工资增长与税利挂钩不一定是好办法,因为国营企业税利的增长,同国家投资多少和资源条件等外部因素有直接关系,而扭曲的价格也造成了利润的悬殊。
因此,在工资改革中,国家要对全社会工资水平的增长幅度严格加以控制,并防止企业追逐短期利益,相互攀比,造成失控。但国家的控制并不应当是控制工资总额,而应当是控制平均工资或小时工资。企业和职工的平均工资的增长,超过社会平均增长水平的,必须是真正作出了超额贡献的。
6、对外贸易管理和国际收支平衡
控制对外经济关系是国家对经济进行计划管理的极其重要的方面。布鲁斯指出,中国在改革中决不能放弃这方面的控制。控制对外经济关系,不一定是国家垄断对外贸易;但国家必须保持应有的支付能力,保持国内经济的独立自主,使国外经济的变动不能自动地全部地输入并影响国内经济,而是经过国家评价、过滤之后,有选择地把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引进来。在对外经济关系的管理上由直接控制转向间接控制为主,是一个更长的过程,取消外汇控制是放弃直接控制的最后标志。在可以预见到的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国经济发展的程度都不具备放弃外汇控制的条件,都不可能实行自由兑换外汇。
我国去年以来出现外汇收支从顺差转为逆差,进口增多,出口减少。之所以产生这种状况,除了投资膨胀和消费膨胀增加了进口、影响了出口等原因外,放松甚至放弃对外贸易的直接控制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在这种情况下,调整关税税率和改进出口补贴会起到一定作用;而在出口不景气、人民币币值高估的情况下,调整汇率也是影响进出口水平的一个重要手段,但这要在国内过度需求得到控制的条件下才能发挥作用。在出口货源有限而且国内外都有需求的情况下,在对进口饥渴没有得到遏制的情况下,对进出口实行许可证制度,实行数量上的直接控制,仍然有其不容忽视的意义。
从今后较长时期来看,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对外汇的需求总是大于供给,外汇收支逆差很可能经常发生。因此,通过有计划地举借外债来弥补合理的外汇短缺,是可行的。对外借债的界限是借款投资项目的收益要高于借款利率,特别是借来外债不能用于消费性支出。
7、宏观调节的微观基础和前提
在这次讨论会上,与会的外国学者专家都十分强调建立有效的宏观经济管理的微观基础及必要前提。这几年我国曾采取了一些宏观调节措施,如基本建设投资拨款改贷款、提高固定资产投资贷款的利率等,但“投资饥渴”症并未因此而治愈,地方、部门、企业还是争项目、争投资,这主要是资金“大锅饭”还没有打破,投资经济责任制还没有真正建立,因而需要从宏观控制的微观基础及必要前提角度进行分析研究,才能找出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
(1)硬化企业的预算约束
企业软预算约束这个概念,是科尔奈在《短缺经济学》中首先提出和使用的。他认为在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中,财务预算并不能在事前真实地约束企业的行为,因为在传统体制下存在着可以讨价还价的软行政价格、软补贴、软税收、软信贷等各种导致企业预算约束软化的途径。
我国以搞活企业为中心环节的城市经济改革,在微观搞活方面,偏重于下放权利和奖励制度,而对于增强责任和惩罚鞭策,则诸多忽视,这样,企业就只能负盈,不必负亏,只给动力,不给压力,企业活力就不能真正得到增强。在宏观控制方面,偏重于如何发出调节信号,而对如何使调节对象作出反馈,则诸多忽视,这样,宏观控制也难以落到实处。因此,硬化企业财务预算约束,就成为微观搞活和宏观控制的基点或关键。
(2)建立和完善市场体系
实行有效的宏观经济间接管理,另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必须有比较完善的市场机制,特别是要建立健全商品市场与资金市场,然后才能对宏观调节措施作出积极反应。这也是这次讨论会上中外经济学者共同的看法。
与会专家都强调中国要建立资金市场,以媒介资金的供给和需求。它可以广泛动员社会闲置资金用于那些收益最高的投资项目,又可以成为政府调节宏观经济活动的有效手段。专家们考虑到中国对私人持有股票还存在着种种顾虑,因此建议先建立债券市场,买卖政府和企业的债券。讨论中还涉及到劳动市场问题。布鲁斯指出,有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劳动力流动方面还比中国灵活一些,值得中国借鉴。
(3)积极果断地改革价格
上面所讲的硬化企业预算约束,健全完善市场机制,都要求有一个合理的价格体系。因此,应当在控制需求的基础上抓紧时机,积极地果断地改革价格,逐步建立合理的价格体系和价格形成机制。
(4)建立健全的经济信息与经济监督系统,如全国统一的会计统计制度和独立的审计系统,等等。这对于实行有效的宏观管理是非常必要的。


第5版()
专栏:

加快我国银行系统电子化的步伐
朱田顺
电子化是银行系统的一场革命
什么地方有商品经济,什么地方就有资金运动。商品经济发达国家的资金运动,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现金资金运动阶段,也就是以现金交易为基础的资金运动阶段;第二阶段是票据资金运动阶段,票据包括支票、汇票、本票等;第三阶段是电子资金运动阶段,这是金融系统普遍采用电子计算机以后,方兴未艾的一种新的资金运动形式。
电子资金运动是当前世界新的产业革命在金融系统的反映。电子计算机的应用在金融系统引起了一场革命性的变革。这种变革的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第一,提高了柜台作业效率和准确性,改善了对顾客的服务,降低了银行的资金成本。由于柜台安装了自动出纳机和多用途终端机等装置,实现了操作自动化,利息计算自动化,缩短了柜台作业过程,节约了顾客的时间,提高了柜台作业性能和可靠性,银行本身也节约了劳力、降低了成本。第二,加速了资金运转,节约了现金使用。由于银行系统全国性和世界性联机联网,存款和取款、借方与贷方、汇款与收款双方之间以及国际间资金往来都建立了直接联系,相距万里,瞬间即可结算。资金运动由货币流、票据流变为电子流,大大节约了现金使用。如美国和日本1984年现金在全部流动资金中仅分别占7.1%、7.8%。第三,开办了新的服务项目,出现了许多新的金融商品。由于电子计算机的使用,开发了各种应用系统,银行对顾客的服务项目增加了,如信用卡、代发工资和养老金、代用户直接付款(订报刊、房租、煤电水费等),以及设在零售点和家庭的银行终端等业务。第四,银行成为重要的信息部门。由于电子计算机具有快速、遥控、存储、联网等多种机能,银行系统电子计算机全国性甚至世界性联通后,本来就是社会经济“总枢纽”的银行系统,更如虎添翼,扩大了它的功能。零星数据上升为系统信息,传统的存贷汇职能上升为综合金融机能。特别是银行的数据库系统,包括了国民经济、国际经济、金融分析、市场分析、企业分析等众多模式,有高度的信息检索功能,不但可以使信息资源共享,增加了对顾客的信息服务,而且可以通过信息供应和预测,提供决策支援服务。
我国银行系统电子化的紧迫性
世界银行系统电子化的经验,已在我国银行系统引起反响。七十年代以来,我国银行系统已经购置了少数电子计算机,摸索了一些应用电子计算机进行储蓄作业、会计业务、信息分析等方面的经验,但是由于我国银行系统电子计算机数量很少,已有的变化不过是开始。目前我国的资金运动和支付系统仍然处于现金资金和票据资金运动阶段,资金运动存在着很多问题:第一,现金支付比例大。在我国的流动资金总额中现金占22%,大约是美国、日本的三倍。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场交易量和货币容量的扩大,货币流通量大幅度增长,不仅交易支付不便,对稳定市场和稳定经济也很不利。第二,资金周转慢。由于资金周转慢,目前我国在途资金达300亿元左右。第三,金融服务项目少,流动工具单一,不能满足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作为国民经济重要调节手段的我国银行系统,由于没有电子计算机网络,信息不灵,预测乏术,还不能对国家宏观经济和企业的经营进行有效的决策支援。第四,银行柜台作业效率低,许多储蓄所和分理处经常发生排队现象,许多城市存在“存款难、取款难、开户难”的现象,银行工作人员由于业务量不断增加而计算手段落后,经常加班加点。
这些都说明,我国银行系统迫切需要加快电子化的步伐。
加快银行系统电子化的几个问题
加快银行系统电子化,在指导思想上应突出以下几点:
第一,树立有计划有步骤地积极推进银行系统电子化的观点。首先要积极推进,要争取时机。现代化的商品经济需要有现代化的调节手段,应该把银行系统的电子化作为金融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又要根据各地区资金流动密集度不平衡和国家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可能,采取有计划有步骤地向前推进的方针。
第二,树立社会性系统工程的观点。银行是一个关系复杂、结构庞大的系统。银行电子化的效益不只是表现为银行系统本身的经济效益,更重要地表现为社会的经济效益,包括提高为顾客服务的效率质量,更好地积聚和运用社会资金;加速资金周转,减少现金使用,稳定金融和商品市场;及时集中经济和金融信息,提高预测能力,发挥银行的调节作用,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进行决策支援,等等。所以,银行电子化要着眼于社会效益,采取系统工程的方法进行建设。
第三,重视应用软件开发工作。开发应用软件是银行实现电子化的关键。银行应用软件包括柜台作业、联行清算、信息业务、国际业务等,所有这些业务的电子化,都面临复杂的应用软件开发工作,特别是在引进的软件基础上,根据我国情况的二次开发。首先要使原有的服务项目提高效率,然后在电子化的进一步发展的过程中,开发新的服务项目。在信息业务方面,要使第一次信息流传递迅速、准确、标准化,然后发展第二次信息流(使初级数字加工为系统数字),并建立各种数据库。软件应用开发要适应我国银行系统的实际情况,并大力开发汉字系统。
第四,采取合理的装备政策。我国银行系统电子化的装备政策,首先应考虑主机的精密可靠、合理、集中,因为主机多是大中型计算机;同时又要考虑终端机的简易可靠、价格经济,因为我国银行网点分散,需要大量终端机,终端机费用占装备费用的三分之二。其次,应考虑引进先进设备与逐步国产化相结合。有些主机,开始要引进国外的先进设备,但应采取技贸结合方式,逐步国产化;至于大量的终端设备应尽快国产化。再次,要考虑设备的兼容性,以利于联网,便于维修,特别要考虑系统的安全性、保密性。
第五,重视人才先行。要向银行系统的全体职工进行电子化教育,把银行电子化作为学校教育、职工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要按照规划使人才培养先行一步,造就一大批软件和硬件人员,特别要造就一批应用软件开发人员。各级银行领导干部要学会管理电子化的银行。要有长远观点,下决心轮训现有业务人员,学习电子化知识,学习一两种程序语言,使他们逐渐成为能编会用的程序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