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12月25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

石油输出国组织继续维持油价稳定
要求非成员国产油国不再继续提高产量压低油价
本报讯 石油输出国组织决定实行新战略近半月来,世界市场的油价一度激烈波动,但随即趋向平稳,并未象人们意料的那样爆发“价格战”。
最初的三天之内,几个主要石油市场价格的波动是剧烈的,英国北海布伦特原油每桶价格下降到二十一点八美元,下跌了五美元,为六年来的最低水平。17日纽约和西欧石油现货市场布伦特原油下跌了一点二五美元,美国标准原油西得克萨斯中硫油每桶下跌了一美元。西方舆论认为,波动的原因除紧张心理之外,投机因素起着重要作用。一时谣传四起,说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将大大突破产量的限额,投机商乘机兴风作浪,压低油价。
但石油输出国组织主席、委内瑞拉能源和矿业部长格里桑蒂指出,石油输出国组织并没有宣布油价战,而只是想收回原先和历史上曾经属于它的市场份额;同时,该组织并没有放弃维护石油市场稳定的立场,而是寻找一种更加灵活、更加现实的方法,以便达到合理地维护市场稳定的目的。他要求非石油输出国组织产油国如英国、挪威和苏联改变态度,同石油输出国组织进行合作,如果它们不承担维护石油市场稳定的责任而继续大量提高产量,增加出口,压低油价,那末,国际市场的油价就可能下跌。这是对一些盛产石油的国家和西方石油财团的警告。
观察家们认为,石油输出国组织只是原则地决定改变过去限产保价政策,实际上并没有废除它,尽管一些成员国持有不同意见。而且,该组织的重要成员国沙特阿拉伯的轻原油的现货价格仍保持不变。自12月5日到19日的半个月内,沙特轻石油价格一直保持每桶二十七点九五美元的水平。另一个重要产油国而却不是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的墨西哥,也在17日表示决定将其12月份的石油价格保持现有水平,还指出有关墨西哥进行石油削价的报道是“错误的”。
据报道,芬兰国营内斯泰集团20日说,苏联已同意把它向芬兰提供的石油的价格从每桶二十八美元降低近两美元,这个新的油价将实行到明年初。英国石油财团对石油输出国组织的警告,迄未作出反应,但有消息说,由于北海油田的生产成本高出十几美元,如油价下跌幅度太大,将是很不利的。因此,英国石油财团打算在12月内保持油价的稳定,这表明它们对石油价格战的可能后果不是漠不关心的。
据报道,石油输出国组织部长级特别委员会将于1986年1月开会,研究石油形势,商讨石油生产和价格方面的政策,协调成员国的行动。(附图片)
石油输出国组织主席、委内瑞拉能源和矿业部长格里桑蒂在日内瓦谈执行石油新战略问题。 本报电视照片


第7版()
专栏:

巴秘两国建议拉美首脑开会讨论外债问题
卡塔赫纳条约委员会不同意贝克计划提出的获得贷款条件
新华社巴拿马城电 巴拿马和秘鲁总统建议召开拉美国家首脑会议,讨论外债等问题。
据巴拿马《晨报》最近报道,巴拿马总统阿图罗·德尔瓦列和来访的秘鲁总统阿兰·加西亚的特使、司法部长路易斯·冈萨雷斯进行会谈。双方一致建议在明年第二季度举行这次首脑会议。除外债问题以外,会议还应讨论国际贸易、孔塔多拉集团的工作、控制军备和打击贩毒活动等问题。
据新华社利马12月20日电 由拉美债务国组成的卡塔赫纳条约委员会认为,最近六个月外债问题仍是拉美各国和国际上关心的主要问题。
上述委员会发表了调查报告。
关于美国不久前提出的贝克计划,报告指出,不错,这个计划表明美国政府承认外债问题还远远不是一个得到控制的问题,但是,该计划规定的获得新贷款的主要条件同第三世界的要求是相对立的。


第7版()
专栏:年终专稿

南美洲的民主化在前进
本报记者 管彦忠
1985年,南美洲地区的民主化进程正在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它在越来越多的国家里,冲破阻力,继续向前,得到了新的发展。
今年初,拉丁美洲最大的国家巴西选出了文人总统,结束了长达二十一年的军人统治。这不仅是一亿三千万巴西人民新的政治生活的开始,而且对整个拉丁美洲的政治格局有着重大的影响。3月1日,拉普拉塔河东岸的乌拉圭人民在遭受十一年多的军事独裁统治之后,迎来了民选政府。阿根廷的民主政权两年来在克服重重困难的过程中得到巩固。位于南美洲中部高原的玻利维亚和秘鲁顺利举行了大选,实现了民主政权的正常更迭,维护了民主体制,稳定了局势,得到了人民的支持。智利人民争取民主的运动声势越来越大。在斯特罗斯纳统治了三十余年的巴拉圭,也出现了要求实现民主化的呼声。民主化的进展成为南美洲地区一年来形势发展中最突出的特点。
南美洲民主化的进展,促进了这个地区各国间的团结,为解决拉美地区面临的政治、经济重大问题提供了新的推动力。一些国家的领导人利用参加新总统就职的机会或在互访中,就债务、中美洲危机、巩固民主制度和拉美一体化等问题多次交换意见,协调立场。巴西、阿根廷、乌拉圭和秘鲁四国组成了支持孔塔多拉集团的利马集团,是这一系列外交行动最引人注目的成果。在新的一年里,这一趋势将会进一步发展下去。
南美的民主化进程,在取得显著进展的同时,经受着严峻的考验。一方面,沉重的外债负担和与此密切相联的国内经济衰退造成社会动荡,另一方面不甘退出历史舞台的军人独裁势力还在伺机卷土重来,而长期独裁统治的痕迹还有待消除。一年来,南美民主政体国家都把克服经济困难放在首要地位,认为这是巩固民主制度的根本途径。在外债问题上,各国都反对牺牲发展还债的做法,秘鲁新总统阿兰·加西亚就任不久就宣布只以出口收入的10%还债;巴西顶住了压力坚持把国内经济发展放在首位,取得了年增长7%的成绩。同时,各国加强协商,协调行动,取得了较前有利的谈判地位。巴西、阿根廷、玻利维亚、乌拉圭、秘鲁等国政府根据本国的情况,对经济政策做了较大调整,在抑制高通货膨胀率和降低失业率上取得进展。在政治上,玻利维亚两大党签署了共同维护民主体制的协议,阿根廷排除干扰顺利举行了议会中期选举,巴西议会通过了明年选举立宪议会的决议,将通过修改宪法把民主成果巩固下来。南美各国人民正通过经济的和政治的斗争把民主化进程继续推向前进。
实现民主化,是长期饱尝了独裁统治的南美人民的强烈愿望,是大势所趋。一年来,南美洲民主化进程的发展得到了世界人民的支持和赞赏。美国出于它的战略利益的需要,支持南美国家民主政权的稳定。西欧国家也十分注意加强同这一地区保持或恢复民主体制的国家的政治经济联系。我国总理赵紫阳今年访问了南美洲四个国家,揭开了中国和拉美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的新篇章。可以预期,南美洲的民主化进程将在复杂动荡的国际形势中继续得到巩固和发展。


第7版()
专栏:墨西哥通讯

从一个普通家庭看墨西哥
本报记者 姚春涛
1985年对墨西哥来说,是危机和灾难的一年,进一步调整和紧缩的一年,也是唤起人们团结和奋斗的一年。在同墨西哥人民的接触中,人们感受到的是在危机和困难中奋进的信心和勇气。
梅利奥·埃尔南德斯先生一家就是墨西哥人的一个缩影。这是一户六口之家。两鬓斑白但精力充沛的梅利奥,在联邦政府的一个局级机关当会计主任。夫人掌管家务,是里里外外一把手。他们有三子一女:老大在银行任职,老二是一家私人企业的经销员,老三大学经济管理专业毕业后在家待业,小女儿读大学预科,对经济也很有兴趣。人们半开玩笑说,埃尔南德斯家全是管钱的,但今年自己家的钱却少了。一年来墨西哥经历过的不幸,他们家都遇上了。
国际石油市场油价下跌使墨西哥出口锐减,引起国家财政经济危机。为了削减政府公共开支,梅利奥任职的机关被撤销了。此后,埃尔南德斯家的生活就靠过去的积蓄和政府补助度日。记者去采访时看到,考究的花园住宅里,陈设简单,并不协调。女主人幽默地说:“你看,国和家是分不开的,这个家也处于危机了”。梅利奥先生说,过去六口之家一人挣钱,生活过得挺舒适,每年全家总要外出旅行。这几年老大和老二陆续工作、结婚、分居后,家里只剩四口人了,生活反而困难起来。
梅里奥的女儿告诉记者,她大哥结婚后搬到市中心附近的一套小公寓居住。大嫂和出生不久的婴儿在地震中丧生,大哥住进了地震棚,最近又被动员回家来住。二哥和三哥一个因企业长期不发工资,只给一些生活补助,一个有时做点临时工贴补家用。
正说着,三兄弟同时回到家里。人多议论多,我们的话题也从家转到了国。这三位年轻人都是大学财政金融或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的,平时也喜欢研究和探讨问题,说起话来有根有据。他们翻出了一堆剪报和工作时摘录的笔记,边翻边说,纵议国是。他们说,“我们家的情况从一个侧面反映了1985年墨西哥面临的各种问题。根据政府正式公布的数字,至少有五万人象我们父亲那样被裁减辞退。遭到象大哥里卡多那样不幸的人就更多了。单单失去住房的地震灾民就有二十多万人。象二哥埃克多尔的处境也不是个别的。今年新增加的失业人数有二十万人以上。”
商情调查表明,三年来市场购买力下降了55%,而通货膨胀却是上升的。今年年初比索同美元的比值是二百一十比一,现在还没有到年底,就已贬到五百比一。“国家的外债负担太重了,事实证明,无论怎么调整和紧缩也填不满这个无底洞。”
三兄弟在谈吐中流露出忧国忧民的神情,使人觉得墨西哥这个民族蕴藏着一种可贵的气质,他们热爱自己的祖国,又有着建设自己祖国,使祖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信心和力量,并不总是计较于一家一户的得失,这是墨西哥能够克服困难前进的保证。
他们继续坚定地说:“墨西哥的前景十分光明。因为我们有各种丰富的资源,矿藏、水产、森林、田野都有待进一步开发。”
多年来,由于墨西哥的政局比较稳定,国家得以制订长期的发展战略,保持了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已经建立了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被公认为第三世界国家中经济发展比较快的国家。尽管近几年在外债和财政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国家发展面临许多困难,1984年的国内生产总值还是比1983年增长3.5%,制造业有了转机,非石油产品的出口增长18%以上,私人投资也增加了。这说明,墨西哥的困难是暂时的,墨西哥发展的潜力是很大的。“有一点,也许大家不甚注意:墨西哥还是拉丁美洲重要的资本输出国。据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近七年来从墨西哥流到美国的资金达六百亿美元。墨西哥《至上报》说,从1980年到1985年,墨西哥付出的外债本息累计有七百多亿美元。这就是说,两个数字的总和大大超过同期借来的外债。墨西哥是很富的,如果我们人民都能继承我们先辈那种‘祖国第一’的精神,都能发扬地震时那种不顾一切抢救同胞的劲头,我们的国家就大有希望。”
三兄弟越谈越兴奋,并没有因为个人或家庭处于逆境和不幸而沮丧。在交谈中,记者还得知,尽管他们一家也蒙受种种灾难,但是,地震爆发后,老二、老三都参加了志愿抢救队,夜以继日地战斗在救灾第一线;连小妹妹也积极参加救护活动。他们想到的是祖国和人民面临的共同灾难。从埃尔南德斯家,不仅可以通过一个侧面看到1985年的墨西哥,同时也看到了墨西哥青年的精神境界,看到了墨西哥的希望。有这样的人民,这样的精神,就一定可以同舟共济,渡过难关,创造美好的未来。正象墨西哥领导人在概括过去一年经历时常常讲的:尽管困难和冲击接二连三,但墨西哥始终挺立着。墨西哥会在总结教训和挫折中更快前进。


第7版()
专栏:

南方持续干旱 影响生产生活
巴西政府采取措施援助灾区
本报巴西利亚12月24日专电 记者兰才基、吴志华报道:近几个月来,巴西东南沿海农牧业生产主要地区,包括圣保罗州,巴拉那州,圣卡塔利纳和南里奥格兰德,遇到了数十年少见的干旱。这些地区河床干枯,土地龟裂,咖啡树和桔子树大片枯死,豆类、稻米、玉米等农作物因缺水无法播种或生长不良。由于水库水位下降,南方各主要水利发电站目前只能输出30%的电量。一些大城市的居民用水、用电已开始定量供应。
南里奥格兰德州农林局估计,该州明年的农业将减产60%,牛群得不到足够的饲草,将造成肉食和牛奶减产。巴西咖啡主要产区圣保罗州,干旱远未解除。农业部门估计,这场干旱将使这一地区的咖啡减产50%—60%。这一形势已经引起巴西市场咖啡价格猛涨。今年十二个月内,咖啡价格已上涨900%。
巴西政府已作出决定,对受灾地区的农业生产者发放救款,以便抗旱救灾,恢复生产。为了解决由于农牧业欠收造成的食品短缺问题,巴西政府已开始从国外进口玉米、大米和一部分牛肉,以缓和市场供应的紧张局面。


第7版()
专栏:

阿斯科纳当选洪都拉斯下届总统
新华社北京12月24日电 特古西加尔巴消息:洪都拉斯全国选举法庭23日正式宣布,执政党自由党候选人何塞·阿斯科纳·奥约当选为洪都拉斯下届总统,预定明年1月就职。
据宣布,在今年11月24日的大选中,自由党获得七十八万三千张选票,占54%;主要反对党国民党获得选票七十万三千张,占46%,阿斯科纳在自由党的四名候选人中得选票最多。
洪都拉斯选举法庭根据各政党达成的协议规定,得票最多的政党为执政党,执政党中得票最多的候选人为新总统。因此,阿斯科纳所得选票虽然低于国民党候选人拉斐尔·莱昂纳多·卡列哈斯,但他仍被正式宣布当选为总统。


第7版()
专栏:

圭亚那首批内阁成员宣誓就职
新华社布里奇敦12月22日电 乔治敦消息:圭亚那人民全国大会党在大选中获胜后已组成内阁,首批内阁成员21日宣誓就职。
上届政府中的几位副总统和副总理仍继续留任。前全国动员高级部长罗伯特·科尔宾被任命为副总理(负责农业)。
人民全国大会党从1964年以来一直在圭亚那执政,在今年12月9日的大选中再次获胜。前不久,该党领袖德斯蒙德·霍伊特已宣誓就任总统,汉密尔顿·格林就任总理。


第7版()
专栏:年终专稿

里根第二任期的第一年
本报记者 张允文
一年多以前,当里根在大选中以压倒优势当选、连任总统时,他曾宣布第二任期内有两项主要任务:其一是和平,谋求同苏联一起共同削减核武器;其二是改革税制。在1985年行将结束之际,记者采访了华盛顿一些研究机构的专家,请他们就里根政府这一年的政绩作一估价。他们认为,在外交方面,这一年的美苏关系有所缓和,但内政方面的首要目标改革税制遭到了挫折;里根总统本人威望提高了,但他国内各项政策的实施同第一任期相比有所逊色。
里根在第一任期内,以振兴经济、重整军备为优先任务,对苏联采取强硬姿态,当时美苏关系处于紧张僵持状态。但今年来,围绕着日内瓦一揽子裁军谈判和美苏首脑会晤开展的频繁外交活动,在里根外交议事日程上占有重要地位。美国一些外交政策专家认为,里根过去对首脑会晤并不感兴趣,但从去年开始改变了语调,不久前在日内瓦举行了“炉边首脑会晤”,这是一个重大的变化。他们认为,日内瓦会晤暂时创造了一种“缓和气氛”,使美苏关系有了一个新的变化,但尚未出现美苏关系的“新时期”,只是“疏通了”两国交往的“渠道”。他们强调,两国在最主要的问题——军备控制问题上的根本分歧依然存在,“炉边会晤的笑容”能否持久,取决于两国在“星球大战”问题上的对立能否得到缓解。美国舆论界认为,从现在到下一次首脑会晤,时间不到八个月,如果武器谈判的僵局不能打破,在再次会晤后仅仅宣布增进了互相了解,那就很难说是一次成功的会晤了。
今年一年来,人们认为,里根政府在外交上,除了打开美苏关系局面外,在其他方面进展不大。在中美洲美国继续推行强硬政策,结果恶化了美尼关系,加剧了中美洲国家的对立。在中东,美国由于坚持排斥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立场,使中东和平进程处于僵局。美国陷入更加被动的境地。美国在美苏首脑会议上虽得到其盟国支持,但在其他问题上多次发生龃龉。法国对美国的顶撞,以及一些西欧国家对“星球大战”计划持保留态度和“尤里卡”计划的出现,甚至新西兰同美国在美国军舰入境问题上的分歧,都说明美国同盟国的关系并非十分和谐。
在国内问题上,里根把改革税制作为他第二任期内政方面的优先目标。今年5月,他向国会提出了一项新的税制方案,以降低税率,减少税率等级,做到“公平合理”的征税。然而,从年初到年底,里根政府却无法集中精力搞税制改革,不得不疲于奔命对付巨额预算赤字。这是因为预算赤字原比改革税制紧迫得多。美国经济在经过两年多的持续增长之后,从年初开始,增长速度明显放慢。里根政府的政策虽然刺激了经济发展但也造成了高赤字、高利率、高汇价的严重后果。其中高赤字被这里的经济学家认为是当前美国和世界经济诸多毛病的根源。为此,里根政府不得不作了一些调整,以压缩财政赤字。
为了通过1986财政年度的预算问题,里根政府同国会殊力相争,争吵了一年。但自今年10月1日开始的1986财政年度应该通过的十三项拨款法案,迄今只通过了一半。近两个多月,又冒出来一个“削减预算赤字修正案”,更使问题复杂化。这一修正案是在讨论把国债限额从一万八千二百多亿美元提高到二万多亿美元时提出来的,要求在今后五年内逐步消灭赤字,达到收支平衡,一旦当年预算赤字超过了规定的限额,总统应相应同时减少军事和民用开支。12月11日,这项平衡预算的法案虽已由国会通过,并经里根总统签署生效,但美国舆论界普遍认为,法案所规定的目标是否能够实现,目前还难预料。
至于税制改革,目前尚无头绪。这说到底是赋税负担的重新分配,必然要触及一些人和集团的利益,从而引起各种利益集团的争斗。当赋税委员会研究税制方案时,各种利益集团的说客挤满了国会走廊,对委员会的成员施加影响,使委员会内意见分歧,矛盾重重,直到11月下旬才拿出了一个妥协方案。这个妥协方案在很多方面已不同于里根5月提出的方案。里根原定于年底前在国会通过这个方案,现在这份“圣诞节礼物”已肯定拿不出来了。不久前,众院虽然已经通过这个方案,参院要到明年才审议。
一年来,里根的一些重大政策行动几乎都遇到来自国会的阻力,有的还是来自共和党内部阻力。有的分析家形象地说,几乎没有一项国会通过的法案,里根可以说:“这就是我所要的那个法案。”一年来,在制裁南非、对待贸易保护主义、防务政策、中东、中美洲政策问题上,国会同里根一再顶牛,据说主要原因在于明年即将举行中期选举,议员们包括共和党议员首先关心的是自己选区选民的意见,而不是总统的想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