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12月21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剧评

南疆壮歌
——看滇剧新编历史剧《关山碧血》
冯牧
看了来自西南边陲的云南滇剧院演出的新编历史剧《关山碧血》,使我感奋不已。这是一出充满了爱国主义激情、具有民族史诗气魄的好戏。这是一曲激荡人心的南疆英雄儿女的壮烈悲歌。这是一株凌霜傲雪、挺拔屹立、绚丽璀璨的高山杜鹃花。这是一幅闪耀着民族特色和边疆异彩的使人神往的历史画卷。我为云南滇剧界的同志们在经历了漫长坎坷的道路后终于取得了可喜的成就而感到由衷的欣悦。我希望并且相信,《关山碧血》的成功,将是滇剧进一步走向振兴和发展的一个标志。
《关山碧血》写的是我国十九世纪后期,云南边疆各族人民在内忧外患煎迫下奋起反抗外来侵略者,誓死捍卫祖国锦绣河山的故事。故事以历史真实事件为主要题材,概括了其后一系列边地人民奋起和帝国主义侵略者英勇斗争的许多动人素材,使这个剧本的情节更加丰富,更加具有典型性和历史性。在封建统治者对内残酷镇压、对外奴颜卑膝的重压下,我们所看到的这场可歌可泣、悲壮感人的斗争,虽然终于不得不以悲剧的形式告终,然而,正是在这种深沉壮烈的悲剧气氛中,才使这些无愧于中华英雄儿女本色的人物,让我们感到分外有声有色,英气照人。
是幸运,也是巧合。在1962年和1974年,我曾经两次到过这个剧目所描写的地区:从云南的盈江、陇川、腾冲到片马,进行访问调查。我听到过许多关于居住在这一带的边民讲述他们的祖先如何和侵略者浴血战斗、捍卫国土的故事和传说。现在,当我为《关山碧血》中许多塑造得很好的人物激动人心的命运所牵动、所吸引的时候,不禁使我回忆起许多年前我在南疆边地的那些访问。剧中的人物同我当年从访问中所了解的人物似乎产生了自然的血肉联系。那正气凛然、善良敦厚的刘亦风,那刚烈不屈的血性男儿刘南屏,那英姿飒爽的太平军的孑遗罗霞飞,那淳朴稳重的傣族土司莫罕,那豪迈粗犷的景颇族战士腊都……,都渐渐和我头脑中一些曾使我无限崇敬的人物在一种悲壮的气氛中吻合在一道了。他们属于不同的民族,但他们都是中华民族的子孙,他们热爱自己的国家,他们曾经团结战斗在片马、盈江、陇川、班洪等地处边陲的深山林莽,为此他们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我所以感到激动,倒不是因为我对他们似曾相识,而是他们比我从短暂采访调查中所了解到的一百多年前的那些爱国志士,更加富有血肉,更加富有性格,因而更能给人以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染。剧中安排了一个太平天国的后代、侠女罗霞飞,有人认为这个人物于史无征;但我却认为这并不违背历史真实。读过近代史的人都知道,即使是在太平天国后期,僻处边疆的各族农民起义斗争,也一直是在此伏彼起、不绝如缕地在进行着的。让一个太平军的孑遗参加到保卫云南边疆的反帝爱国斗争中来,不但可信和可能,而且有助于增强作品的时代感和历史感。
《关山碧血》在演出上也是很有特色的。无论在导演、表演、音乐、美术、武打等方面,我们的年轻的滇剧工作者都做出了值得称道的努力。整个演出都富有色彩明丽、令人耳目一新的民族特色,同时也保持了滇剧的特有韵味。我希望滇剧永远姓滇,正如希望京剧应当姓京一样。在这一点上,我以为云南滇剧院所跨出的步伐是适度的。有些场次的表演和武打安排得很精彩,比如行刺格斗一场中的武打设计和情节发展就非常谐调统一,紧凑迅捷;但边境战斗一场的武打就不是那么无懈可击了。
《关山碧血》演出的成功,使我们可以有信心地期望:滇剧必将克服重重困难,为自身的振兴和发展,也为中国戏曲艺术的振兴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8版()
专栏:

他又回到我们中间
——观电视剧《故园行》
文椿
看电视剧《故园行》,给我一个突出的印象是毛泽东同志的形象亲切、亲近,好象毛主席就生活在韶山人民之中,又回到了我们中间。不象以往看的某些写领袖人物的影视剧,总感到领袖是神化了的超人,虽然伟大、可敬,却离得我们太远。
《故园行》从毛主席丰富的经历中撷取了回故乡韶山冲的几个生活片断,编织成一首抒情散文诗。这里既没有复杂曲折的故事情节,也没有动人心魄的伟大事件;乍看起来是淡淡的,可仔细品尝,又觉得淡中有味,这“味”就出在一个“情”字上。《故园行》实际上就是写的故乡情。通过主席回到阔别三十二年的韶山时,给父母上坟,悼念为革命而牺牲的亲人,会见故里乡邻,对家乡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的依恋等极为平凡的情节和细节,揭示了主席丰富的内心世界及复杂而又凝重的情感。当屏幕上出现主席在父母的墓前抔土鞠躬,当主席凝视着挂在墙上的毛泽民、毛泽覃等烈士和三个孩子的照片,以及用手轻轻地去抚摸双亲曾盖过的被褥时,当警卫员拿来热水袋要给主席敷一敷被乡亲们握肿了的手时,当主席宴请乡亲们,情不自禁地打起拍子和大家一起唱着家乡的山歌时,观众不能不为之动情。毛泽东同志的形象在《故园行》中写活了,也演活了。王仁同志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平易近人,有着幽默、诙谐、风趣性格的甚至还带有某种纯真童心的领袖形象。
如何塑造好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形象,如何从神到人,是近年来文艺家们都在探讨的课题。写领袖人物也需要多方面、多种途径。象《故园行》这样,从写普通的日常生活入手,从一个生活侧面来塑造领袖形象,只是其中的一种尝试。如何使这类作品表现出更深刻的思想内涵,寓伟大于平凡之中,塑造领袖人物时,如何更自如真实、形神兼备,还有待于文艺工作者进一步的探索和实践。


第8版()
专栏:

歌声带来了希望
陈培信
“……我爱老师,爱妈妈,她们在人类的花园里培育生命的鲜花”。中国儿童少年活动中心合唱团的表演,催开了音乐家的心扉。他们看到祖国美丽的花朵,在党的光辉照耀下,在园丁辛劳的抚育下,正在茁壮成长,心里感到欣慰和自豪。歌声给人们带来了祖国未来的希望。
中国儿童少年活动中心合唱团,成立不到两年,共有五十多人,平均年龄十四岁,他们是北京的中、小学的学生。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他们已为中国唱片社录制了两张立体声唱片,还为电影配音、电台录音,为电视台录制了一些成套的中外名曲。前不久与美国纽瓦克合唱团的联合演出,美国朋友称赞“美极了”。
合唱硕果得来不易!无论是炎热的夏天,或是严寒的冬天,杨鸿年老师与孩子们的汗水流在一起,心贴在一起。
中国儿童少年活动中心的领导为孩子们的成长创造了积极的条件。他们请来优秀的指挥专家和钢琴伴奏,请来优秀的辅导员。他们关心孩子们的思想、学习、生活,经常进行家访、校访,和家长一样,拿自己的钱给孩子做演出服装,每次晚上演出后,还把孩子送到家。许多优秀的作曲家还为孩子们写作品,鼓励和支持孩子们的业余爱好。从合唱团成长的过程中,使我们看到了正是在党的阳光沐浴下,一棵棵幼苗在健康地成长。


第8版()
专栏:

题赖少其画展
端木蕻良
少其画黄山后海清凉台、散花坞、双龙瀑诸景,又有临摹龚半千邀月图。不画黄山未画山,黄山迷尽米家癫。天都峰上天都近,后海台前后海环。邀月应同龚子共,散花还向杏坞攀。双龙飞下三千尺,白岳银河笔底潸。
黄山万松图(中国画) 赖少其


第8版()
专栏:群众文化

把群众文化工作搞活
冯君义
如何根据改革的新形势,把群众文化工作搞活,这是当前在文化部门工作的同志普遍关心的问题。最近在成都成立的中国群众文化学会举行了首次群众文化学术讨论会。总工会、团中央和各省、市、自治区群众文化学会从数千篇论文中推荐出八十多篇参加了讨论。这次会议讨论的问题相当广泛,不仅对群众文化的产生、发展和社会地位、功能,以及老年、青年、少数民族文化等专题进行了研究,而且以改革的精神,对当前群众文化发展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了探讨。
与会同志认为,办好群众文化事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改革。必须清除“左”的流毒和一切形式主义的东西,把群众文化工作搞活。大家深切地感到,群众文化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培养人们的共产主义理想、道德和情操,增长人们的科技文化知识,培育造就社会主义一代新人。
同志们对新形势下群众文化活动的内容提出了不同看法。一种意见认为,群众文化事业单位就是开展“文艺型”的文化娱乐活动,所谓“节日调演辅导,热热闹闹,平时读书看报,有逸有劳”。他们主张,有多少钱办多少事,有什么能力开展什么活动。另一种看法是,为了适应四化建设的需要,群众文化必须实行改革。他们认为,群众文化属于“社会文化”,不仅包括文学艺术,还包括文化、科学、知识等内容。今天,广大群众,尤其是青年,不仅需要文化娱乐,而且迫切需要学文化、学科学,希望群众文化事业单位成为他们学习的“第二课堂”。现在,不少群众文化事业单位自筹资金维修改建文化场所,根据当地群众需要,举办哲学、政治、科普等各种培训班和辅导讲座,深受群众欢迎。他们还提出,群众文化应当有社会各方面的配合。只有采取多层次、多渠道、多种方式办文化,群众文化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


第8版()
专栏:银幕剪影

《钱这个东西》
天山电影制片厂摄制的这部影片,描写贪心老汉喀孜木,偷工减料,抢做出一大批外表华丽的皮鞋,通过二道贩子抛入市场,又抢购下一批廉价地毯,梦想发大财。
想不到,喀孜木买下的地毯是自己的亲家母泰莱罕编织的掺了驴毛的假货。真是无巧不成书,泰莱罕大婶从二道贩子手中套购的大批便宜皮鞋,又正是喀孜木制做的劣质品。于是,一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瞒我骗,你追我查的风波平地而起。 (素铭)


第8版()
专栏:杂谈

艺术家的解放
——“软雕塑”的启示
曾凡
最近,中国美术馆正在展出北京艺术壁毯中心三位青年艺术家的作品——“软雕塑”。
“软雕塑”,按照传统的艺术分类应叫作壁毯或艺术壁毯。它们是用毛、麻、丝一类材料编织而成的悬挂在墙壁上的工艺装饰品。这种编织工艺品作为我们民族文化、民族艺术的灿烂结晶,至少已经有了两千年的历史。
但是,现在被人们称作“软雕塑”或“编织雕塑”的这些作品却是非常“年轻”的艺术品种。它虽然使用和壁毯同样的造型材料,但“软雕塑”不同于传统壁毯,打破了壁毯的平面矩形结构,以立体的三维结构出现在人们眼前。这种雕塑对于色彩、形状、图案的安排显示出抽象的却又是艺术的特点,使人可以感觉到艺术家是在进行艺术的创造。对这个年轻的艺术种类,有人会不喜欢,多数人会觉得陌生,但它却传递出这样一个信息:艺术家的解放。这里,艺术家们努力做的就是把工艺升华为艺术;机械的重复性工艺制作过程已经被艺术家独特的创造性劳动所替代,可以批量生产的工艺品已经变为不可重复的浸透着艺术家主观情感的具有独立个性的艺术品。正因为是艺术,是艺术家主观情感的表达,所以欣赏者一定会对它留下深刻的印象。
我并不认为这些展品都是很成功的,甚至不认为这种艺术形式是很成熟的。但我愿意说,这种努力,这种探索是有价值的。事实上,不只是工艺美术家或编织艺术家在作这样的探索,电影、戏剧、小说、绘画都在作同样的努力。你接触了这些艺术,你就会感到,艺术家们都在寻找新的艺术媒介,新的表现形式,新的艺术感觉,新的艺术观念。艺术必须不断地创新,摆脱旧的模式,摆脱对于自身的单调的重复,让艺术更为丰富和完美。


第8版()
专栏:

毛主席(王仁饰)在读报 王云松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