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12月21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

南斯拉夫联邦主席团举行扩大会议
坚决实现稳定经济的目标
本报贝尔格莱德12月18日专电 记者严正报道:前天,南斯拉夫联邦主席团举行扩大会议,要求各共和国、自治省坚决执行《经济稳定长期纲领》规定的各项任务。
会议指出,联邦政府会议提出的对国家社会经济情况的估计,在公众中引起了积极的反响。联邦政府、人民银行行长理事会和其它联邦机构都根据主席团的估计和原则立场,确定了具体任务和实现这些任务的措施。各共和国和自治省所属机构也采取了实现经济稳定的具体行动。主席团对这些活动和努力予以积极的评价。
主席团会议再次强调,1986年要进行反通货膨胀的斗争,改革整个社会消费,采取紧急措施限制非经济、非生产投资,通过调整计划、改革生产结构、发展劳动组织、更换干部等措施,改善亏损企业的状况,对那些生产没有前途的联合劳动组织要予以取缔。此外,还要毫不拖延地建立与《经济稳定长期纲领》相协调的税收制度、政策,有效地执行已经商定的原则和政策,粉碎对改革的抵制。
会议最后要求南斯拉夫社会政治共同体的各级机构,所有社会政治组织和联合劳动组织继续采取坚定的共同行动,以具体的计划和措施,实现稳定经济的目标。
昨天南共联盟中央主席团举行会议,也指出应在年底前及时地制定和通过关于国家发展的全部计划文件。
又讯 18日南斯拉夫议会通过了银行和信贷制度基本法,对整个国家的银行体制进行重大改革。银行作为独立的财政金融组织,将自负盈亏。法律规定,一个劳动组织可以成为多个基层银行的成员,同样,一个基层银行可以联合多个劳动组织参加。新法律规定从明年年初起,凡基金和信贷能力低于六十亿第纳尔的银行都必须关、并。银行不能为社会政治共同体和组织以及自治利益共同体的投资或购买消费物资提供贷款或资金上的保证,也不能为其购买供行政机构和专业机构使用的建筑物提供贷款。


第7版()
专栏:

经互会特别会议闭幕
通过二○○○年前科技进步综合纲要
新华社莫斯科12月18日电 经互会第四十一次特别会议今天在这里闭幕。会议通过了关于经互会成员国2000年前科技进步综合纲要。
据塔斯社报道,苏联部长会议主席雷日科夫在今天的会议上作总结发言时说,加速发展经互会各国国民经济,直接取决于科技进步问题的解决,否则是不可能的。
经互会科技合作委员会主席马尔丘克在昨天开幕的这次会议上就科技进步综合纲要作报告时说,实现经互会成员国社会生产集约化任务的主要办法就是利用科技革命的成果。这一方针不仅具有经济意义,而且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
戈尔巴乔夫会见各国代表时强调,科技进步综合纲要符合与会国的共同利益。(附图片)
12月18日,经互会成员国领导人在莫斯科签署经互会成员国二○○○年前科技进步综合纲要时的情形。
本报电视照片


第7版()
专栏:年终专稿

同经济困难作斗争
本报记者 严正
时至岁末,一年来南斯拉夫党、政以及报刊和人民群众,研究和议论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同经济困难进行斗争。
如果从1979年定为“稳定经济年”算起,南斯拉夫已与经济困难斗争了七个年头。在通过《经济稳定长期纲领》时,曾计划在1985年前要制止经济生活中的不良趋势,开始实现整个社会发展的目标。为了引导全国人民实现这一预期目的,南共联盟今年开展了积极的活动,先后举行了十次中央全会,还召开了各行各业共盟组织的全国行动大会。这些会议一方面批判党内的联邦化倾向,完善民主集中制,加强统一和团结,同时对于制定社会发展和就业计划、开展对外经济关系、反对通货膨胀、加强联邦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提出了鲜明的原则立场,要求共盟盟员在各自的岗位上,为解决这些重大问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议会也同时进行了大量工作,制订和通过一些新的法令,想方设法同经济困难进行斗争。
今年南斯拉夫的生产有一定增长,尤其是国际收支情况有明显好转。据南人民银行公布,至9月底南斯拉夫外汇储备达二十三亿美元,并已还清了今年到期的全部外债,取得顺差三亿八千八百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6.5%。但是今年的经济形势仍是严峻的。各项主要经济指标未能达到预定计划。工业生产许多项目的增长指数甚至低于去年,农业由于干旱和执行政策不力,估计要比去年下降9%,而通货膨胀率年底将达到80%以上,失业增加,人民生活水平有所下降。
为了争取经济状况的根本转变,今年南斯拉夫同志进行了大量实事求是的批判性的探讨,普遍认为“多中心的国家集权主义”是导致经济混乱的“最主要”、“最深刻的原因”。他们指出,各共和国、自治省从地方主义、本位主义出发,过分强调自己的独立性和自主权,彼此闭关自守、相互分割,破坏了统一市场和经济一体化。为了维护自己的局部利益和既得地位,它们对涉及联邦整体利益的问题“议而不决”、“决而不行”,或“各取所需”,甚至抵制。因此,要改变上述情况,单靠部分的或临时的经济措施,已经不够了,必须在社会政治、经济体制中进行刻不容缓的改革。
今年内联邦议会制定了新计划法、对外经济关系法、银行法和关于加速发展不发达地区协议等法令。这些法令的实质是重新调整联邦共和国、自治省和劳动组织在重大经济活动中的关系,克服过度的分散,加强宏观经济控制和劳动组织的联合,确保全国市场的统一。例如,过去南斯拉夫的生产计划主要由各联合劳动基层组织自行制定,联邦计划是由各方计划汇合而成的,它无法保证宏观经济的综合平衡。新计划法则规定,今后的联邦计划是指导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性文件,也是各共和国、自治省制定计划的根据,过去谁出口商品,谁就占有外汇,联邦政府无法支配,而新外汇法取消了各企业的外汇账号,所有外汇都由联邦统一管理和使用。新的银行法则加强了南人民银行在财政金融、货币信贷方面统一领导作用,包括对投资和国际收支活动的监督。关于不发达地区的协议再次重申:加速发展不发达共和国和科索沃关系到整个联邦的共同利益。联邦执委会认为,通过和实施这些法令,就能为实现经济稳定第一阶段的任务和开始下阶段的工作创造基础。


第7版()
专栏:国际问题学术动态

迎接时代的挑战
李红
12月16日至19日,我国国际法专家、学者在北京举行了年会。会上围绕国际法的研究如何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服务、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法学体系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许多学者、专家指出:近几十年来,国际法有了重大发展,很多新的国际法原则、规范和制度形成了,传统国际法的范围被突破了。作为国际法新领域的空间法、海洋法、国际环境保护法、国际经济法等等应运而生。这些变化的发生主要是因为:新独立国家的兴起,引起了国际社会结构的剧烈改变,国际关系呈现出新的格局,从而加速了国际立法的进程;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在国际生活中带来了许多新的变化,大量有关国际法新领域的国际公约出现了;加之国际经济来往关系越来越频繁,在为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而进行的斗争中,形成了一系列国际法规范。
学者和专家们认为,对外实行开放政策是我国的长期基本国策,国际法将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碰到的问题。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同志特别强调要大力加强国际法的研究。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参加的国际组织达三百多个,从1980年至现在,我国加入和批准了八十四个国际公约和国际条约。目前同我建交国家已达一百三十三个。我国人民需要熟悉国际上的各种法律和制度,了解我国承担的条约义务。加强国际法研究及国际立法工作,是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一个重要方面,普及国际法知识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内容。
随着我国对外关系和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和交流的发展,我国国际法学界也十分活跃。这些年来,国际法方面的国内外学术交流日渐频繁,科研教学队伍不断壮大,研究工作有了很大进展,出版了有关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贸易法、国际投资法以及国际经济法等方面的多种教材和专著。年会上,学者和专家们共提出了近四十篇广泛涉及国际法理论与实践的学术论文。


第7版()
专栏:

苏联邀美专家访苏地下核试验场
美国拒绝以暂停核试验作为条件
新华社北京12月20日电 华盛顿消息:美国官员19日在华盛顿透露,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最近在给美国总统里根的一封信中,邀请美国专家访问苏联的地下核试验场。这是苏联第一次向美国发出这样的邀请。
这位美国官员还说,戈尔巴乔夫在信中还要求美国在下个月同苏联恢复关于完全禁止核武器试验的谈判,并要求美国同苏联一道暂停一切核爆炸。
美国在今年7月24日曾单方面邀请苏联派观察员观看美国在内华达进行的地下核试验。但是,苏联专家并未前往。
新华社华盛顿12月19日电 美国政府19日对苏联提出的有关美苏双方相互视察核试验场的建议表示欢迎,但拒绝以美国暂停核试验为条件。
这项建议是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最近在写给美国总统里根的信中提出的。
美国白宫发言人斯皮克斯19日就戈尔巴乔夫的建议发表谈话说,美国欢迎苏联邀请美国派观察员视察苏联核试验现场的建议,但拒绝苏联提出的要求美国首先全面暂停核试验的条件。
他说,美国认为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问题。


第7版()
专栏:

苏联向英美提出建议
恢复苏美英全面冻结核试验谈判
新华社伦敦12月19日电 苏联驻英国大使馆发言人19日在记者招待会上说,苏联19日正式要求英国恢复苏、美、英三方全面冻结核试验谈判。
这位发言人说,苏联建议在明年年初恢复这项谈判。
英国外交部说,英国正在“仔细研究”苏联的建议。
据报道,苏联19日也向美国提出恢复这项谈判的建议。
苏、美、英三方全面冻结核试验谈判是在苏联入侵阿富汗以后于1979年中断的。


第7版()
专栏:美国通讯

难产的税制改革法
本报记者 张亮
12月17日晚,众议院通过了筹款委员会提出的税制改革方案。随后里根总统在书面声明中称赞这次表决“使我们为美国制定一种新税法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
显然,这一结果使里根总统松了一口气。颇有点戏剧性的是,众院11日就与此有关的所谓“程序案”进行表决时,多数共和党议员投了反对票,使“程序案”未获通过,从而阻止了众院对税改方案的表决。里根对此非常恼火,立即派遣要员并亲自出马进行游说,保证了“程序案”和税改方案的通过。
众院通过的这项税制改革方案,是在里根5月提出的税改方案的基础上产生的。今年初里根标榜他的税制改革属于“第二次美国革命”,发誓要制定一种“既简单,又公平,并能促进经济增长”的税收制度。半年多来,众院筹款委员会全面审议和研究了里根的税改方案,对其中的许多规定“动了大手术”。从两个方案的基本内容来看,既有共同点,也有重大分歧。就共同点而言,两个方案的核心都是在减少和取消许多税收减免项目的同时,减低个人和公司税率,税制改革既不增加也不减少联邦政府的财政收入。而主要分歧则包括:里根方案规定公司最高税率为33%,而后者规定为36%;前者要求取消州和地方税免交联邦税规定,而后者要保留这一优惠。
然而,无论哪个方案,都在国内引起强烈反应。得益者支持,受害者反对。其中来自石油、钢铁、煤炭和木材等大公司的批评和指责更激烈。因此一个时期来,代表各不同利益集团的说客云集国会山,各自向议员们施加压力。
里根把税制改革作为他第二任期内的一项重要经济决策。它同里根的减税计划一样,都是以供应学派理论为基础的。在他看来,减低公司和个人税率可以增加储蓄和投资,从而推动经济发展,联邦政府的收入也就会增加,赤字则会随之减少或消灭。然而实际情况是,在第一任期内,里根政府实施了减税25%的计划,对最近几年的经济增长起了一定刺激作用。但1981年度至1986年度联邦政府的财政赤字总额将接近一万亿美元,对美国的经济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人们对税制改革谋求的目标能否实现,不能不产生怀疑。
里根希望借税制改革来争取民心,试图实现共和党领导人所谋求的目标,使共和党由“少数党”变为“多数党”,为未来的总统选举扩大选民基础。民主党国会领导人也希望利用税制改革来争取中、下阶层的支持,挽回去年大选惨败的局面。
现在,众院通过的税改方案已提交参院。参院将在明年对此进行审议和表决,预料仍将经历一场马拉松式的激烈辩论和争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