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12月2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发展中国家经济合作委员会会议闭幕
  各国代表呼吁进一步加强南南合作
  我代表说国际社会应阻止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新华社日内瓦11月29日电 发展中国家经济合作委员会第四届会议今天在这里结束,会议就有关合作的一系列建议通过了一项决议。
会议期间,来自九十多个国家的代表讨论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贸易形势和在金融货币方面的合作问题,并研究了未来合作的优先项目。
代表们一致强调南南合作的必要性,并表示要进一步加强这种合作关系。
七十七国集团发言人恩里克·特尔·奥尔斯在会议上指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合作是建立在国际经济新秩序基础上的“全球发展战略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他说,这种合作需要国际社会毫无保留的支持。
西方发达国家的发言人古德指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合作能够为世界经济的增长和贸易的发展作出贡献。
中国代表刘显明在会议上发表讲话时指出,国际社会应该着手阻止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并努力改善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中国希望以共同发展的方式加强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
发展中国家经济合作委员会第四届会议从11月18日开始在日内瓦举行。此类会议每两年举行一次。


第6版()
专栏:

  雅鲁泽尔斯基在波党理论—意识形态会议上强调
  社会主义普遍规律和本国特点相结合
新华社华沙11月29日电 波兰统一工人党中央第一书记雅鲁泽尔斯基在刚刚闭幕的全国党的理论—意识形态会议上发言时强调,社会主义的普遍规律和本国特点相结合的原则,“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具有根本性意义”。
这次会议是11月27日至28日在华沙举行的。会议的任务是为将于明年上半年举行的波兰统一工人党十大起草党纲作准备。
雅鲁泽尔斯基27日在会上作了长篇发言。此间各报今天公布了他的讲话全文。
雅鲁泽尔斯基引用已故波兰统一工人党领导人哥穆尔卡的话说:“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强调历史特点和民族特征,不可能意味着否定普遍规律”。“必须彻底消除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对民族特征和特点估计不足或加以否定的现象,因为这妨碍和歪曲社会主义建设,结果会使劳动群众反对社会主义”。
雅鲁泽尔斯基说,波兰社会“还处在过渡时期,也就是说,它还是一个阶级的社会,存在着对抗性和非对抗性矛盾。它还带有不少昨天的负担——存在着小资产阶级思维、异己影响、神话和偏见以及知识浅薄乃至无知等现象。”
他强调说,“我们党主张不断的变革过程,把这一过程理解为对业已成熟的社会发展需要的回答。根据我们的理解,改革的实质和目的就是,它有利于社会主义,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的力量、财富和吸引力。”
他在谈到如何理解社会主义革新时说,从长远意义上看,“革新不仅是对过去经验的反应,不是被迫采取的或暂时性的措施,它首先是通往未来、通往社会主义变革更高阶段的桥梁。”


第6版()
专栏:

  罗马尼亚召开首届全国科教大会
  加强科教工作使国民经济向集约型转化
新华社布加勒斯特11月29日电 罗马尼亚首届全国科学和教育大会今天在这里闭幕。大会决定加强科学技术和教育工作,促进国民经济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化。
这次有四千五百人参加的大会,两天来讨论并通过了1986至1990年的科技发展计划和培养科技人才的计划。
大会决定根据国家经济建设的现实需要,把解决紧迫的技术问题作为科技战线的头等任务。大会号召科研人员要加强对经济规律的研究,为改善生产的组织管理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献计献策;教育战线要运用最新科技成果充实教学内容,保证满足国家对专门人才和熟练劳动力的需要。大会还要求教育要加强与科研和生产的联系,为解决科研和生产中的问题发挥积极作用。
为加强对科技和教育战线的统一领导,大会决定成立全国科学和教育委员会,并任命罗共中央政治执委、政府第一副总理埃列娜·齐奥塞斯库为委员会主席。
罗共总书记、共和国总统尼·齐奥塞斯库昨天出席了大会开幕式,并作了主题报告。


第6版()
专栏:

  巴西和阿根廷两国总统会晤
  强调拉美国家加强团结和一体化
  重申南大西洋应是和平和合作的地区
综合本报布宜诺斯艾利斯和里约热内卢专电 记者管彦忠和兰才基、吴志华报道:11月29日至30日,阿根廷总统阿方辛和巴西总统萨尔内在两国边境城市会晤,就共同关心的国际局势、拉美地区的问题和双边关系进行了会谈。两国总统呼吁拉美国家加强团结和一体化,以克服拉美国家目前面临的经济危机。两国领导人重申南大西洋应是“和平和合作的地区”。
阿方辛总统和萨尔内总统29日共同主持了横跨两国界河伊瓜苏河上的“坦克雷多·内维斯总统”大桥的通车仪式。这座长达四百八十米、宽十六点五米的大桥不仅从地理上把南美两个大国连接起来,而且正如萨尔内总统所说,它“象征着巴西和阿根廷的团结和谅解。”大桥的建成,对于加强两国友好关系和发展经济往来开辟了良好的前景。
发展双边关系和实现拉美经济一体化是两国首脑这次会谈的一个重要内容。会晤后双方签署了关于两国和平利用核能、加强经济贸易和科技合作的协议,并决定建立一个部长级的经济混合委员会,进一步探讨加强彼此经济和贸易合作与交流的途径。双方还强调拉美国家要推进地区一体化,互通有无。
在会晤中,两国总统对当前拉美国家面临的经济困难特别是外债问题表示关切。他们指出,由于巨额外债、出口产品价格下降以及某些国家的高利率和不合理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使拉美地区正经受着“痛苦的危机”,威胁到拉美地区“政治和社会的稳定”。他们表示支持拉美十一个债务国为对付拉美经济危机而采取的共同立场,两国还一致强调应当通过谈判和协商来解决外债问题,任何强加给债务国的苛刻条件都是不能接受的。
两国总统在联合声明中表示决心维护南大西洋作为“和平和合作地区”的地位。两国坚决反对通过军事措施“把东西方紧张关系引入这一地区”。两国一致表示支持孔塔多拉集团和平解决中美洲冲突的努力。巴西总统在联合声明中再次表示支持阿根廷对马尔维纳斯群岛主权的要求。


第6版()
专栏:

  杰马耶勒提出解决黎问题四点立场
  黎两派穆斯林组织达成停火协议
新华社贝鲁特11月29日电 黎巴嫩总统阿明·杰马耶勒今天在这里会见苏联驻黎巴嫩大使馆临时代办尤里·苏斯利科夫时,提出了黎巴嫩政府对解决本国问题的四点立场。
这四点立场是:黎巴嫩坚持以色列军队撤出黎巴嫩南部的一切领土,执行联合国安理会的各项决议,恢复黎巴嫩的主权;要求美、苏支持黎巴嫩政府同叙利亚的合作,以便达成一项全国和解协定,并推进拯救国家的进程;黎巴嫩支持苏联关于通过召开国际会议的办法解决中东问题的立场;黎巴嫩作为不结盟运动成员国,完全遵守不结盟运动宪章。
据消息灵通人士透露,苏联代办向杰马耶勒总统通报了苏美首脑会谈的情况,其中包括同中东和黎巴嫩有关的部分。
新华社大马士革11月30日电 黎巴嫩社会进步党30日在大马士革向报界散发的一项声明说,黎巴嫩社会进步党和“阿迈勒”运动就结束它们在贝鲁特西区的武装冲突达成了协议。
这项协议规定,为了恢复和维持贝鲁特西区的秩序,将建立一个由黎巴嫩总理卡拉米和叙利亚观察员领导的军事行动委员会。
社会进步党和“阿迈勒”运动这两派穆斯林组织的民兵是11月21日发生武装冲突的。在连续五天的冲突中,有五十多人死亡,二百多人受伤。


第6版()
专栏:

  以军在黎南部进行军事挑衅
新华社贝鲁特11月30日电 以色列占领军和在以色列保护下的“南黎巴嫩军”今天继续在黎巴嫩南部进行军事挑衅。
贝鲁特电台今天广播说,以色列占领军和“南黎巴嫩军”从设在舒米安高地的据点向加盖埃基斯尔村进行炮击,打伤了一名妇女。
与此同时,以色列炮舰封锁了苏尔港口,禁止向这个城市运送食物。以色列军用飞机还不断入侵黎巴嫩领空。


第6版()
专栏:

  一些亚非国家领导人和国际组织认为
  只有同巴解对话才能实现中东和平
据新华社伊斯兰堡11月29日电 齐亚·哈克总统今天重申,巴基斯坦将加强同巴勒斯坦人民的团结,并全力支持他们为恢复自己合法权利而开展的正义斗争。
哈克在为纪念国际声援巴勒斯坦人民日而发表的一篇文告中还说,巴基斯坦政府强烈谴责以色列对巴勒斯坦和阿拉伯人民采取诉诸武力的高压政策。他指出,以色列采取的政策是中东地区动乱的根源,也威胁着国际社会的和平与稳定。
据新华社曼谷11月29日电 泰国总理炳·廷素拉暖今天重申,泰国政府和人民同情和全力支持巴勒斯坦人民的正义斗争。
炳总理是在为纪念国际声援巴勒斯坦人民日而发给巴勒斯坦人民行使不可剥夺权利委员会的电报中作上述表示的。
炳总理在电报中说,不解决巴勒斯坦问题,世界的和平及稳定就不可能实现。他指出,必须使巴勒斯坦人民享有能行使自己不可剥夺的民族自决的权利。
据新华社北京11月30日电 土耳其、尼日利亚、塞内加尔和非洲统一组织在“声援巴勒斯坦人民国际日”(11月29日)分别致电联合国或发表声明,表示支持巴勒斯坦人民为恢复其不可剥夺的民族权利进行的正义斗争。
土耳其总理厄扎尔在打给联合国巴勒斯坦委员会主席的电报中说,以色列不撤出它占领的所有阿拉伯领土,中东问题就永远得不到解决。他表示,土耳其支持为结束以色列的占领所进行的一切努力。
尼日利亚联邦政府声明说,尼日利亚支持巴勒斯坦人民的自决权和建立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的权利。
塞内加尔总统迪乌夫在打给联合国秘书长的电报中说,中东问题的最终解决必须实现巴勒斯坦人民的不可剥夺的权利,只有通过同巴勒斯坦人民的唯一合法代表巴解组织进行对话,才能实现中东地区的和平。
非洲统一组织也发表声明,谴责以色列企图阻止巴勒斯坦人民恢复他们不可剥夺的自决权和建立独立国家权利的阴谋。


第6版()
专栏:

  南非最大的工会联合会成立
  号召工人带头反对种族隔离制度
新华社哈博罗内11月30日电 据来自南非的消息说,大约九百名黑人工会代表11月29日晚上在南非的德班载歌载舞,庆祝南非最大的工会联合会的成立。
这些代表来自三十六个黑人工会,代表着南非五十万工人。
11月30日在德班举行的工会代表大会上,主持会议的南非全国矿工联盟总书记西里尔·拉马福萨,号召南非工人们在反对南非种族隔离制度的斗争中起带头作用。


第6版()
专栏:

  海湾六国已建立联合海军
新华社科威特11月30日电 科威特外交大臣萨巴赫今天在这里接见《舆论报》记者时宣布,海湾合作委员会六国已建立了一支联合海军,并已进行过多次防卫性联合军事演习。
萨巴赫说,去年在科威特召开的第五届海湾合作委员会成员国首脑会议决定建立一支防卫力量,代号为“半岛盾”,总部设在沙特阿拉伯。
在谈到本月在阿曼召开的第六届海湾六国首脑会议通过的海湾国家联合防御策略时,萨巴赫说,提高防御能力,实现粮食稳定是防御策略中的重要因素。科威特、巴林、阿联酋、卡塔尔、阿曼和沙特阿拉伯主要靠进口粮食来满足本国的需要。沙特阿拉伯和阿曼最近已基本达到了粮食自给。


第6版()
专栏:

  印度总理拉·甘地访问日本
据新华社东京11月28日电 据此间通讯社报道,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今天下午在首相官邸同印度总理拉·甘地就日印两国关系和国际形势等交换了意见。
据报道,会谈中,中曾根首相表示日本将向印度提供三百亿日元的特别贷款。这笔贷款将用于印度阿萨姆邦的燃气涡轮发电厂和输电线建设计划。日印双方在会谈中一致同意缔结日印科技合作协定;日本为印度的“桑贾伊·甘地医学研究所器材配备计划”提供无偿援助与合作派出调查团;明年3月将在新德里举行日印讨论会等。
在谈到国际形势问题时,日印双方一致表示欢迎美苏首脑会谈所取得的成果。
拉·甘地总理是今天上午离开河内于下午抵达东京的。这是印度总理时隔十六年来第一次访问日本。
新华社东京11月29日电历时两天的日印经济联合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29日在东京结束。
会上,日印双方就两国间的贸易、投资、能源和旅游等问题广泛交换了意见。双方决定进一步扩大经济交流和技术转让。会议决定下次会议明年在印度召开。
正在日本访问的印度总理拉·甘地29日出席了日印经济联合委员会会议并讲了话。


第6版()
专栏:

  尼加拉瓜党政代表团启程来我国访问
新华社马那瓜11月30日电 应中国共产党和政府的邀请,尼加拉瓜党政代表团今天上午离开这里,前往中国访问。
由尼加拉瓜桑地诺民族解放阵线全国领导委员会成员、政府对外合作部长亨利·鲁伊斯和外交部长米格尔·德斯科托为首的代表团,是1979年尼加拉瓜桑地诺民族解放阵线掌握政权以来访问中国的第一个高级代表团。目前德斯科托外长正在新西兰访问,他将从那里前往中国。
尼加拉瓜外交部今天发表公报宣布,代表团将从12月5日起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公报说,“本着加强两国友好联系的精神,在这次访问期间将就两国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会谈,并就当前国际形势交换看法”。


第6版()
专栏:

  蒙博托称赞扎中合作是典范
据新华社金沙萨11月28日电 扎伊尔总统蒙博托昨天在谈及扎伊尔和外国的合作关系时指出,中国政府在对经济发生困难的伙伴的贷款偿还问题上没有进行敲诈勒索。
他赞扬扎伊尔和中国的合作是“典范”,两国关系的发展是“协调的”。
蒙博托是在向前来采访扎伊尔第二共和国二十周年国庆活动的外国记者发表谈话时说这番话的。


第6版()
专栏:

  中日计划部门定期会晤在东京结束
新华社东京11月29日电 为期九天的中日两国计划部门第四次定期会晤今天在这里结束。在会晤中,中国国家计委代表团团长、国家计委副主任陈先介绍了中国“六五”计划的执行情况和“七五”计划的主要内容;日本经济企划厅官员介绍了日本在宏观经济管理方面的经验。通过交流,双方加深了彼此的了解。
双方同意,第五次定期会晤将于明年在北京举行。
每年一度的中日两国计划部门定期会晤自1982年开始。会晤轮流在两国首都举行。


第6版()
专栏:

  布拉格电子化展览会中国馆受到热烈欢迎
新华社布拉格电(记者俞浚民)布拉格电子化和自动化—85展览会11月15日至24日在布拉格伏契克公园举行。中国馆受到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
参加这次展览会的,除东道国外,还有苏联、民主德国、美国、联邦德国等九个国家的十多家展出单位。中国首次应邀参加了展出。
捷共中央书记雅克什和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副总理波塔奇、格尔列等党政领导人以及在这里访问的苏联部长会议副主席安东诺夫参观了中国馆。中国馆的观众从早到晚络绎不绝。他们一层层拥挤着观看展品,深深地被中国生产的各种彩电、录音机、计算机、电子玩具、电子医疗设备等所吸引。许多人对中国电子工业发展速度之快赞叹不已。他们索要样本,询问情况,洽谈业务,留言祝贺。记者拍摄电视片,进行采访。捷克斯洛伐克电子工业部一位负责人说,这再好不过地说明了观众对中国展品的评价。


第6版()
专栏:

  贝宁部长视察我国援建的棉纺厂
新华社科托努11月29日电 根据贝宁总统克雷库的指示,以财政和经济部长奥斯皮斯·安东尼奥为首的三位贝宁政府部长今天视察了中国援建的洛科萨棉纺厂。他们表示,“对看到的一切都感到很满意”。
视察后,贝宁的三位部长和孙志诚大使就与棉纺厂建设有关的问题举行了工作会议。


第6版()
专栏:

  南非决定由军队执行边境巡逻任务
  扬言派军队入侵津巴布韦
新华社北京11月30日电 约翰内斯堡消息:不顾非洲前线国家外长的强烈谴责,南非当局今天在这里宣布,将由南非军队取代治安部队,执行在南非与津巴布韦边境巡逻的任务。
据报道,一周来南非境内反种族主义政权的游击活动接连发生。南非当局硬说这些游击队员来自津巴布韦。南非外长皮克·博塔27日曾威胁说,如果津巴布韦不采取紧急措施阻止游击队的进攻,他的政府将派军队进入津巴布韦。


第6版()
专栏:

  阿尔巴尼亚庆祝解放四十一周年
新华社地拉那11月30日电 阿尔巴尼亚劳动党中央委员会、人民议会主席团和部长会议11月29日晚在地拉那举行招待会,庆祝阿尔巴尼亚解放和人民革命胜利四十一周年。
11月28日,阿尔巴尼亚党政最高领导机关和地拉那区党委在地拉那举行了庆祝集会。


第6版()
专栏:国际要闻简报

叙利亚总统阿萨德接见墨菲
美国中东事务助理国务卿墨菲十一月三十日结束了对叙利亚为期两天的访问,前往沙特阿拉伯。十一月三十日下午,叙利亚总统阿萨德接见了墨菲。墨菲向阿萨德总统转交了美国总统里根给他的一封信。墨菲向阿萨德通报了美苏首脑最近在日内瓦举行会谈的成果。双方还讨论了中东地区的形势。据叙利亚外交人士说,他们还研究了中东和谈的前景和黎巴嫩最近形势的发展。叙利亚副总统哈达姆和外长法鲁克·沙雷也分别会见了墨菲。   (本报大马士革电)
埃及和利比亚边境形势紧张
据外国通讯社报道,利比亚十一月二十九日指责埃及目前正在埃及和利比亚边境集结部队。
据报道,开罗的埃及军方人士当天说,埃利边境的形势是紧张的,但埃及并没有打算进攻利比亚。利比亚方面则说,埃及已做好进攻利比亚的一切准备。
埃及最近谴责利比亚卷入了二十三日把一架埃及客机劫持到马耳他的恐怖活动,而利比亚已否认与此事有关。
美国和加纳互相驱逐外交官
美国十一月二十九日限令四名加纳驻美国外交官在四十八小时内离境。这是美国对加纳政府二十八日宣布驱逐四名美国驻加纳外交官采取的报复行动。
据报道,前不久美国以“间谍罪”逮捕了一名在美国的加纳人,并将他驱逐出境。加纳随即驱逐了八名被指控为美国进行间谍活动的加纳人,取消了他们的国籍,并于二十八日以间谍活动为罪名驱逐了四名美国外交官。美国对此采取了报复行动,并威胁说,如果加纳继续采取行动,美国将停止对加纳的经济援助。
苏著名导演格拉西莫夫逝世
苏联人民演员、著名电影导演谢·格拉西莫夫于十一月二十八日逝世,享年七十九岁。
格拉西莫夫一九二四年进入电影界,一九三零年开始从事电影导演和教学工作,他导演的影片主要有《共青城》、《教师》、《解放了的中国》(一九五一年)和《托尔斯泰》等。
(据新华社)


第6版()
专栏:意大利通讯

  “果乡”掠影
  本报记者 许庆美 史克栋
在罗马市场上,无论盛暑还是寒冬,商店里全年始终敞开供应色泽鲜艳的新鲜水果。水果怎样终年保鲜呢?最近,我们访问了意大利的“果乡”——埃米利亚·罗马涅大区。
汽车疾驶在平坦的公路上,两旁一望无际的波河平原上,果园林立。陪同人员介绍说,这个地区地下水位高,水量充足,灌溉方便,是意大利盛产水果的主要地区。大量的水果收成后,储存和加工便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
果农为了储存水果,作了很大的努力,他们在这个地区建造了储藏量达一百二十万吨的各种果品储藏库四百多个,其中设备现代化的大型果品冷库有一百多个。果品冷库建在水果产区,有很大的好处,这样可以减少路途周转,不仅省时、省钱,又有利于水果的保鲜效果。
这里的果农还采取许多有利于保鲜的其他措施,比如采果时,轻摘轻放,不乱扔乱掷;收下来的水果放在专用的木箱或塑料箱里,不挤压,不倒筐;在水果入库前,进行洗果和剔除病果等等。这些措施对减少水果表面破损,以及入库后的保鲜极为重要。
保鲜水果的先进的技术同科学的管理有密切的关系。一位陪同人员说:只有先进的技术,而没有科学的管理,冷库就象一只跛了腿的鸭子。因此,这里对冷库的冷冻度、湿度的掌握以及观测、检查,都有具体规定,而且必需作详细记录,以掌握水果保鲜状况,进一步研究制定改进措施。
在“果乡”,我们还访问了一个为水果生产、储存服务的科研单位,即波伦亚大学建立的“水果,蔬菜冷藏实验中心”。这个“中心”建立于1950年,初期着重研究水果、蔬菜在储存、运输、冷冻中的病理问题,随着果品冷库的建立,“中心”转而研究冷库及水果冷藏中的一系列问题。一位研究人员介绍说,由于“中心”地处果区,“中心”既从事系统的中、长期研究,也研究零星的技术课题。他们已经完成了对出口水果在中、长途运输中保鲜的研究工作,现正研究出口蔬菜和花卉的保鲜问题。常有果农拎了一筐得了病虫害的水果,上门求教,要求“中心”研究防治办法;有的果农在冷库贮存的水果因出现损坏而产生纠纷时,也到“中心”要求判决。“中心”的研究人员告诉我们,他们的研究工作与教学、生产保持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他们的工作“不是为了个人晋级、成名,而是为了促进水果生产”。(附图片)
意大利的橄榄油生产居世界前列。图为工人们用吸果机将油橄榄吸到筛选机上,经过筛选,送去榨油。
(新华社稿)


第6版()
专栏:

一群南非黑人群众11月30日在约翰内斯堡以东的里安德拉镇为一名黑人妇女举行葬礼。这位妇女是两周前在该镇发生的一场骚乱中被一个白人商店老板枪杀的。
本报电视照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