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12月19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联大通过三项关于中东问题决议
强烈要求以色列无条件撤出所占阿拉伯领土
新华社联合国12月16日电 第四十届联大全体会议今天通过有关中东问题的三项决议,强烈要求以色列无条件地全部撤出1967年以来它所占领的包括耶路撒冷在内的所有巴勒斯坦领土和其它阿拉伯领土。决议强调,这是在中东建立“全面和公正和平的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
决议指出,巴勒斯坦问题是中东冲突的核心。如果没有包括巴勒斯坦人民的代表——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在内的所有冲突各方的平等参与,中东问题不可能得到公正和全面的解决。
决议说,巴勒斯坦人民在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领导下,按照联合国有关巴勒斯坦问题的各项决议,应该行使其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重返家园、自决、独立和在巴勒斯坦建立独立主权国家的权利。
决议谴责以色列对被占领的巴勒斯坦领土内外所进行的侵略行径。
决议批评美国支持以色列的政策。决议指出,美国的这种政策对在中东建立全面、公正、持久和平的努力产生不利影响,并危及这一地区的安全。
决议还要求在联合国主持下召开中东问题国际和平会议。
决议呼吁所有联合国成员国停止同以色列的一切来往,以便在一切领域中彻底孤立以色列。
决议重申以色列将其法律和管辖权强加于耶路撒冷圣城的决定是非法的。


第6版()
专栏:

联大决定明年举行裁军和发展问题国际会议
新华社联合国12月17日电 第四十届联大全体会议决定,明年7月15日至8月2日在巴黎举行关于裁军和发展问题国际会议。
这一决定是在昨天通过的一项题为《裁军和发展之间的关系》决议中宣布的。
决议说,裁军和发展问题国际会议将审议裁军和发展之间关系的一切方面和领域;审议军费开支,特别是有核国家和其它军事大国的军费开支的水平和数额对世界经济和国际社会以及对发展中国家所产生的影响;审议如何通过裁军措施节省出更多的资源用于发展目的,特别是用以造福发展中国家。
决议规定,会议将通过最后文件,并向联合国大会提出报告。


第6版()
专栏:年终专稿

中东——探索和平道路的一年
王安林
俯仰之间,中东在探索和平中度过了艰难竭蹶的一年。
1985年中东局势的特点是:战争虽已停止,和平却没有获得。以色列入侵黎巴嫩的失败,使特拉维夫当局终于明白,靠军事手段是解决不了巴勒斯坦问题的。在双方实际脱离了军事接触的情况下,以色列和巴解组织都需要通过外交和政治手段来谋求实现各自的目的。中东和平进程就在这种形势下重新开始。频繁的多方面的外交接触、会谈、对话成为今年中东局势中的又一特点。以色列和它的支持者企图利用这个局势进一步分裂阿拉伯国家和巴解组织,把巴解逼到墙角上;而巴解则要通过和平谈判来实现建立巴勒斯坦国家的民族愿望。双方目的的不同,决定了中东和平进程的艰难。
这个和平进程始于今年2月11日约旦同巴解组织签署的约巴联合行动协议。协议商定,在约旦和巴勒斯坦两个阿拉伯国家组成邦联的范围内,巴勒斯坦人民行使自决权;以色列从1967年占领的土地上撤出;组成约巴联合代表团同美以谈判;由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召集有关各方参加的国际会议,全面公正地解决中东问题。约巴协议在阿拉伯国家和巴解内部都既有支持者,也有反对者。围绕这个协议,有关各方展开了频繁的外交活动。沙特阿拉伯、埃及、约旦、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等国元首接踵访问美国;反对约巴协议的叙利亚和美国、约旦之间的关系也有所松动;美国一度以巴解同意以色列的存在为条件表示愿意会晤约巴联合代表团,并派出特使墨菲和国务卿舒尔茨在中东穿梭;英国也邀请约巴联合代表团访问伦敦。
就在中东和平势头略显生机的时候,10月1日,以色列偷袭突尼斯境内的巴解组织总部,企图对阿拉法特下毒手。7日,发生意大利“阿基莱·劳罗”号游轮被劫事件。美国借机肆意诋毁巴解组织为“恐怖组织”,要挟联大取消对阿拉法特的邀请。英国也临时改变会见约巴代表团的承诺。紧接着,以色列在联大提出“七点新建议”,引诱约旦撇开巴解组织单独与其谈判,美国则把向约旦出售先进武器与约以单独谈判挂钩,向约旦施加压力。显而易见,美以这一系列行动的目的,在于进一步削弱和打击巴解,从而将巴解组织完全排除在中东和谈之外。至此,中东和平进程就停步不前了。
那么,症结究竟何在?
一般认为,中东和平进程现在卡在两个问题上:一是巴解组织在和谈中的地位;二是中东国际和平会议的有关安排。其关键是在什么场合下由谁代表巴勒斯坦人民参加和谈。多数阿拉伯国家认为巴解组织是巴勒斯坦人民的合法代表,主张通过有巴解组织参加的中东国际和平会议全面解决中东问题。以色列方面则拒不承认巴解组织,执意单独解决,实际上还是企图否认巴勒斯坦人民的自决权,并分化瓦解巴解组织和阿拉伯国家的团结。巴解组织现在表示,它准备在国际会议上宣布承认安理会二四二号和三三八号决议。现在就看美国和以色列是否得寸进尺了。
苏联赞同召开中东国际和平会议,因为这给它提供了一个机会,于是美国就竭力反对。以色列现在示意,只要苏联同以色列复交,它将同意举行有苏联参加的国际会议。美苏首脑日内瓦会谈中据说讨论了这个问题,但在“会议组成与与会者问题上”有待进一步磋商。眼下,中东国际和平会议能否开成,还看不出眉目。
纵观一年来的中东局势,尽管中东地区不免还会有突发性的暴力事件和局部对抗,和谈也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开始,离全面公正解决问题将更加遥远。然而,以现实态度探索中东问题的和平解决,指出符合中东各族人民根本利益的解决中东问题的大方向,这正在发展成为中东局势的主流。


第6版()
专栏:

阿萨德总统等接见吴学谦外长
吴学谦重申支持阿拉伯和巴勒斯坦人民斗争
新华社大马士革12月18日电 叙利亚总统阿萨德今天在这里接见了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吴学谦。双方在友好、诚挚的气氛中就国际形势、中东问题和双边关系交换了意见。
在一个半小时的接见中,吴学谦转达了李先念主席邀请阿萨德总统访问中国的口信。阿萨德高兴地接受了邀请。
阿萨德向吴学谦介绍了阿拉伯人民反对以色列侵略扩张的斗争形势后说,叙利亚决心把反对以色列的斗争坚持下去。他指出,中国一贯支持阿拉伯人民的正义斗争,它的原则是坚定的。吴学谦高度赞赏叙利亚在解决中东问题上的坚定立场和发挥的重要作用。
吴学谦在介绍了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后说,中国政府和人民过去和现在都站在阿拉伯人民一边,支持他们为收复被占领土,维护民族权利进行的正义斗争。
在谈到双边关系时,吴学谦详细介绍了我国正在进行的城乡经济改革情况。阿萨德总统赞扬了中国在各个领域取得的成就。
新华社大马士革12月17日电 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吴学谦和叙利亚外长沙雷今天在这里结束了他们之间的正式会谈。在昨天和今天的会谈中,双方讨论了国际局势、中东问题和双边关系。
在这两轮会谈中,吴学谦外长阐述了中国对国际问题的基本看法和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政策。他强调了第三世界团结合作、反对霸权主义和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性。
在会谈中,叙利亚外长沙雷强烈谴责以色列的侵略扩张政策,指出美国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对以色列的支持,是以色列顽固坚持侵略扩张政策的根源。他强调要同以色列实现战略平衡,主张召开由联合国主持的讨论中东问题的国际会议,以实现中东地区公正、全面和持久的和平。他对中国政府一贯支持阿拉伯人民正义斗争的原则立场表示感谢。
吴学谦外长指出,美国支持以色列的侵略扩张政策,是中东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的根源。他说,中国政府对和平解决中东问题的原则立场是:反对以色列的侵略扩张;支持阿拉伯国家和巴勒斯坦人民收复失地、恢复民族权利的正义斗争;主张中东各国都享有独立生存的权利;支持阿拉伯国家和巴勒斯坦人民为实现民族目标而进行的各种形式的斗争;认为阿拉伯国家之间的团结和巴勒斯坦人民的团结是解决中东问题的关键;支持召开由联合国主持的讨论中东问题的国际会议。
在会谈中,吴学谦赞扬叙利亚在寻找全面、公正和持久解决中东问题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并希望叙利亚在推动黎巴嫩各派实现民族和解、恢复和平方面继续发挥积极作用。
在会谈中,双方全面回顾了两国关系的现状,研究了进一步发展这种关系的途径。双方一致认为,两国建立外交关系以来,双边关系一直很好,并表示要增加往来,进一步发展两国在各个领域的合作。吴学谦邀请沙雷外长访问中国,沙雷高兴地接受了这一邀请。
新华社大马士革12月17日电 叙利亚副总统哈达姆和总理卡西姆今天在这里分别会见了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吴学谦。双方就中东和海湾局势、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以及发展两国关系进行了会谈。
哈达姆副总统向吴学谦外长介绍了中东和海湾局势以及黎巴嫩事态的最新发展。
吴学谦外长说:“叙利亚在反对以色列侵略扩张,寻求公正、全面解决中东问题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他说:“我们高兴地看到叙利亚和约旦实现政治和解,并在共同对付以色列侵略的斗争方面取得的进展。”吴学谦还表示,希望叙利亚在促进阿拉伯国家团结和巴勒斯坦内部团结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卡西姆总理在会谈中说,叙中两国关系非常牢固,自1955年万隆会议以来,两国一直站在一起。
吴学谦外长在会谈中表示相信,通过他的这次访问,两国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将会进一步得到发展。他还向卡西姆总理介绍了中国正在进行的经济改革和中国第七个五年发展计划的设想。


第6版()
专栏:

里根总统否决限制纺织品进口法案
新华社华盛顿12月17日电 美国总统里根17日晚否决了关于限制纺织品、鞋类和铜进口的保护主义法案。这项法案在美国国内引起争议在国外受到严厉批评。
里根认为,这项法案可能引起的报复,可能在经济上以及就业上给美国“带来的损失太高了”。
17日早些时候,里根下令要美国商务部对纺织品和服装进口超过规定限额一事所提出的指控进行调查。他许诺说如果情况确实如此,他将采取行动。同时,里根重申,他支持拨出一亿美元帮助重新培训和安置那些需要调工作的工人。
在此之前,美国众议院以二百五十五票对一百六十一票、参议院以六十票对三十九票通过了这项法案,但都没有达到使总统无法否决所需的三分之二的票数。


第6版()
专栏:

欧洲共同体外长完成修改罗马条约工作
会议声明表示要同东欧广泛深入合作
本报布鲁塞尔12月17日专电 记者林军报道:欧洲共同体外长会议今天完成了《罗马条约》修改草案的起草工作。十个成员国和西班牙、葡萄牙的外长参加了这次为期两天的政府间会议,并决定将修改草案正式提交各成员国议会批准。
根据12月3日在卢森堡举行的共同体首脑会议决定,这次政府间代表会议要在文字上完成首脑会议关于修改《罗马条约》的决定。
会议主席、卢森堡外交大臣普斯17日下午在记者招待会上宣布,这次会议完成的《罗马条约》修改草案包括共同体内部市场、货币一体化职能、提高欧洲议会权力、加强共同体的执行权和管理权、研究和发展技术、环境、社会政策、司法条约等九项内容。
据了解,丹麦和意大利代表对修改草案持保留意见。这次会议还一致通过了“欧洲联合行动”的文件。它包括序言和四章:第一章共同条款;第二章包括所有修改的条文;第三章外交政策的合作(卢森堡首脑会议已做决定);第四章完成批准手续。
普斯说,还有某些成员国提出的关于文化、人权、发展等方面的建议,由于本届会议未能就此取得必要多数而未达成协议,只好留在下届主席国荷兰的主持下去继续完成。
据报道,这次会议发表的一项声明表示,欧洲共同体国家将作出一切努力,以便与东欧国家进行更为广泛和深入的合作。


第6版()
专栏:

卡塔赫纳集团部长级会议通过宣言
解决债务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发展经济
本报蒙得维的亚12月18日专电 记者管彦忠报道:卡塔赫纳集团第四次部长会议通过的宣言中指出:解决拉美国家债务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发展经济。
这次为期三天的会议已于17日晚上在乌拉圭首都蒙得维的亚闭幕。
拉美十一个主要债务国在会议最后文件《蒙得维的亚宣言》中提出了解决债务问题的一系列紧急建议:要求将国际贷款的实际利率恢复到历史上的水平;增加流入拉美国家的资金;限制资金外流;把现有债务与将来的债务分开;大幅度增加国际开发机构提供的贷款;要求商业银行贷款时考虑国际通货膨胀的因素;取消贸易保护主义措施;要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重新安排拉美债务提供方便等等。《宣言》强调指出,保持拉美国家的经济增长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拉美国家提出的上述紧急建议表明了它们为解决国际债务问题作出的新的努力。近几年来,债务问题已日益成为国际政治经济中的突出问题。卡塔赫纳集团认为,发达国家有责任保证国际经济的持久增长,保持国际经济结构的平衡。因此,迫切需要开展债权国与债务国之间的政治对话。
以发展促还债,这是拉美国家提出的合情合理的主张。近几年来,拉美国家不得不实行紧缩政策,努力调整国内经济,结果它们的经济发展受到许多外来因素的制约。发展需要资金,但拉美国家每年为支付外债而使大量的资金流向发达国家。债务国成了纯资本输出地区。四年来债务国流出资金累计达一千亿美元,相当于本地区一年总投资的数额。同时,贸易保护主义和高利率又在很大程度上抵销了拉美债务国发展经济的努力。因此,拉美国家要求将实际利率下降到过去的低水平是完全正当的。
卡塔赫纳集团提出与债权国进行“直接的政治对话”已经一年多了,可是一直没有得到债权国的响应。这次会议的与会者认为,美国提出的“贝克计划”承认必须通过恢复提供资金使债务国经济得到发展,这是“积极的一步”,但对全面解决债务问题来说,仍然是“不够的”。现在,拉丁美洲十一个主要债务国提出了通过发展经济来还债的一系列紧急措施,人们希望看到债权国和国际金融机构能对此采取积极的态度。


第6版()
专栏:

南斯拉夫领导人同舒尔茨举行会谈
本报贝尔格莱德12月18日专电 记者严正报道,美国国务卿舒尔茨昨天应邀对南斯拉夫进行一天的访问。南联邦主席团主席弗拉伊科维奇、执委会主席普拉宁茨和外长迪兹达雷维奇分别同他进行了会谈。
双方一致认为,南美两国的关系是良好的。双方表示愿意在相互尊重、独立、主权、平等、不干涉、谅解和尊重差别的原则基础上,继续发展两国在各个方面的合作关系。舒尔茨表示,对南斯拉夫克服经济困难所作的努力有“深刻的印象”。双方还表示要扩大贸易量,首先加强南斯拉夫对美国的出口。
迪兹达雷维奇外长在招待舒尔茨国务卿的午宴上,对苏美首脑会晤作了积极的评价,期望美苏在达成协议方面采取具体的步骤和行动,同时指出,如没有其他国家参加,紧张局势的缓和就不能扩大和稳定。南外长也向舒尔茨通报了南斯拉夫在不结盟运动中的活动和不结盟运动的状况,舒尔茨对南斯拉夫的立场表示理解。双方还认为恐怖主义是当今世界的“严重问题”,对此应进行国际合作。在谈到“危机热点”时,南外长强调,有关国家都应参与解决。
舒尔茨于今天上午结束访问离开南斯拉夫。(附图片)
12月17日,南斯拉夫联邦执行委员会主席普拉宁茨(中)会见美国国务卿舒尔茨。 本报电视照片


第6版()
专栏:

印巴两国总理宣布不互相袭击核设施
拉·甘地总理明年访问巴基斯坦
新华社新德里12月17日电 巴基斯坦总统齐亚·哈克和印度总理拉·甘地17日在新德里联合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宣布,印、巴两国将不互相袭击彼此的核设施。
巴基斯坦总统是在访问斯里兰卡和马尔代夫之后抵达新德里对印度作简短访问的。
新华社新德里12月17日电 印度总理拉吉夫·甘地将在1986年上半年对巴基斯坦进行正式访问。
据印度报业托拉斯报道,这是巴基斯坦总统齐亚·哈克17日下午在新德里和拉·甘地会谈之后宣布的。
齐亚·哈克说,印度总理已经接受了在1986年上半年访问巴基斯坦的邀请,“这将是(巴、印)两国改善关系的开始。”


第6版()
专栏:

欧美石油市场油价暴跌
新华社北京12月18日电 伦敦、鹿特丹和纽约石油市场上的原油价格17日急剧下跌。
在伦敦期货市场上,明年1月交货的原油价格从每桶二十六点三零美元跌到二十五点四五美元,2月交货的从二十五点三零美元跌到二十四点五零美元。粗柴油在鹿特丹市场上二十四小时内每吨下跌了十美元。在纽约市场上,原油价格每桶下跌了八十至九十二美分。
据美国《石油情报周刊》最近报道,石油输出国组织的油产量11月中旬为每天一千七百八十万桶,而目前已增至一千八百万桶。


第6版()
专栏:

毛里求斯举行拉姆古兰总督葬礼
新华社路易港12月17日电 (记者王文成)毛里求斯总督西沃萨古尔·拉姆古兰的葬礼,今天下午在毛里求斯岛的柚子园举行。他是15日逝世的。
毛里求斯代理总督卡萨姆·默兰、总理阿内罗德·贾格纳特以及印度副总统文卡塔拉曼等参加了葬礼。中国驻毛里求斯大使馆临时代办单达圻也参加了葬礼。


第6版()
专栏:

阿尔及利亚总理接见我广播电视代表团
据新华社阿尔及尔12月16日电 阿尔及利亚总理卜拉希米今天在这里接见中国广播电视部副部长马庆雄率领的中国广播电视代表团,同代表团成员进行了友好的谈话。
中国广播电视代表团是12月12日抵达阿尔及利亚访问的。在此之前,代表团先后访问了埃及和突尼斯。
据新华社阿尔及尔12月17日电 为期三年的中国、阿尔及利亚广播电视合作协定昨天下午在阿尔及尔签字。
根据这项协定,中、阿双方将交换有关两国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广播电视节目,并就各自在国际和地区广播电视会议上采取的立场交换意见。


第6版()
专栏:

我新任驻奥地利大使向奥总统递交国书
新华社维也纳12月16日电 中国新任驻奥地利大使杨成绪今天中午在奥地利总统府向奥地利总统鲁道夫·基希施莱格递交了国书。


第6版()
专栏:

中国银行悉尼分行正式复业
新华社悉尼12月16日电 中国银行悉尼分行16日在这里正式复业。
中国银行悉尼分行总经理陈正太16日在分行大厦主持了复业典礼。澳大利亚英联邦银行经理克里斯蒂参加了典礼。


第6版()
专栏:

苏联指责舒尔茨访欧言论
本报讯 苏联《真理报》和塔斯社指责舒尔茨访欧洲之行时发表的一些言论不符合苏美首脑会晤取得的积极成果。
17日《真理报》发表短评说,舒尔茨在西柏林“当众大谈他对欧洲安全、苏美对话和美国对整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政策、削减核武器谈判这样一些问题的看法。直截了当地说,国务卿对这些问题所持的态度没有给人以希望。”
短评强烈指责舒尔茨表示美国“不同意把东欧,其中包括民主德国和东柏林划入苏联的势力范围”的谈话,认为这是提出了修改雅尔塔和波茨坦协定的主张,是粗暴地蓄意侵犯东欧国家人民的主权,是“真正散发出‘冷战’的气味”。
《真理报》否认舒尔茨认为苏联好象已经不再坚持禁止宇宙武器并同意彻底削减进攻性力量的原则的说法,指出“苏联确实赞成彻底削减,并且建议把苏联和美国能够打到对方领土上的核武器的武库削减一半,但是只能在完全禁止太空武器的条件下这样做。只能在这种条件下!”
塔斯社观察家舍斯塔科夫也撰文指责舒尔茨“大肆宣扬臭名昭著的‘战略防御倡议’”,指出舒尔茨断言到处都认为这个研究计划十分重要、“压根没有引起矛盾”,认为这是“歪曲事实”。


第6版()
专栏:国际要闻简报

国际要闻简报
沙特副首相谈未同苏建交原因
据沙特阿拉伯《半岛报》十二月十七日报道,沙特阿拉伯第二副首相兼国防和航空大臣苏丹当天说,沙特阿拉伯同苏联建交的问题取决于苏联在阿富汗问题上的态度以及它同其它伊斯兰国家的关系。
他表示希望“苏联新的领导将重新考虑苏联的某些立场”。
米列亚任罗马尼亚国防部部长
罗马尼亚国防部第一副部长兼总参谋长瓦·米列亚上将被任命为国防部长。这是齐奥塞斯库总统十二月十七日在军队的一次工作会议上宣布的。
米列亚上将从一九八零年三月起担任国防部第一副部长兼总参谋长。
齐奥塞斯库总统说,罗马尼亚共产党中央政治执委、原国防部长康·奥尔泰亚努将担任党的工作。
阿富汗一上校飞行员逃巴避难
据《巴基斯坦时报》十二月十八日报道,阿富汗空军的一位上校飞行员开小差后越过边界逃到巴基斯坦避难。
这位阿富汗飞行员名叫古拉姆·艾哈米迪,四十四岁,原在与苏联接壤的巴尔赫省省会马扎里沙里夫的德赫达迪机场服役。
他最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脱离喀布尔政权是因为他憎恨苏联人的控制。他证实,苏联人正在使用化学武器对付阿富汗游击队。
这位飞行员属于阿富汗空军三九三中队。他透露,在同阿富汗游击队的战斗中,迄今已有五百架苏联飞机被击毁。
黎民兵释放其关押的叙利亚人
黎巴嫩基督教民兵组织“黎巴嫩力量”,十二月十七日释放了三年来被它关押的所有叙利亚人。
据“黎巴嫩之声”广播,“黎巴嫩力量”的代表今天将这些叙利亚人交给了驻扎在东贝鲁特山区的叙利亚部队。
据报道,这些叙利亚人当中绝大部分是在一九八二年以色列入侵黎巴嫩期间被基督教民兵绑架的。
另据报道,叙利亚方面将于圣诞节前再释放一批被它关押着的黎巴嫩基督徒。(据新华社)


第6版()
专栏:

座落在美国纽约港口的自由女神像(图左),已经屹立了一个世纪,但百年来的风吹雨打,使她受到侵蚀。目前,她正在接受大修,以迎接1986年立像百年大庆。
本报电视照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