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12月15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域外散记

在托马斯·曼的故乡
缪俊杰
清晨,细雨蒙蒙,我们离开汉堡的欧罗巴饭店,乘火车前往联邦德国北部波罗的海岸边的美丽城市卢卑克访问。
与西柏林、汉堡、不来梅、汉诺威、波恩、科隆、法兰克福、慕尼黑这些城市比起来,卢卑克在联邦德国的地位并不那么显赫,但由于它诞生了两位世界著名的兄弟小说家卢兹·亨利希·曼和保尔·托马斯·曼,这个滨海小城也颇令世人瞩目。
我们到达卢卑克,正好雨后放晴。初夏的艳阳,照射着高高耸立着的罗马式、哥特式、巴罗克式教堂的塔顶,一眼望去,犹如姿色峥嵘的群峰。导游告诉我,这是联邦德国保留着最完整的中世纪风格的一座城市。虽经多次战乱兵燹,但许多古老的建筑都还相当完好。这里没有贯穿市区的公路,许多街道还保留着鹅卵石路面,店面建筑也古色古香。导游领我们穿过绿荫掩映的小巷,和树着一座座雕塑的街口,第一个参观点,便是托马斯·曼的故居。
托马斯·曼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中德国著名的小说家,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的哥哥卢兹·亨利希·曼以长篇小说《臣卜》而著名。保尔·托马斯·曼的主要代表作是《布登勃洛克一家》,这部作品被公认为现代文学经典作品之一,因而获得1929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金。
托马斯·曼的故居,是一座临街的三层楼房,座落在一条不到二百米长的斜街中间,门面是典型的德国式建筑,楼上是一间间厢房,至今还保留着托马斯·曼读书和起居的房间。导游告诉我,托马斯·曼的家庭属于当地富裕的上层,父亲是一位著名的粮食批发商和国会议员,母亲则是一位有德国和拉丁美洲混合血统的贵族后裔。父亲那种严格的资产阶级道德观念与母亲身上所具有的艺术气质,都对两个儿子产生过深刻的影响。托马斯·曼幼年曾在这里受到过良好的教育,也体验了这个家庭从豪富到衰落的过程。他的著名的编年史长篇小说《布登勃洛克一家》所描写的环境和场景,就有这里的影子。
走出托马斯·曼故居,我们来到了座落在市中心的卢卑克大教堂。这是一座“哥特式”建筑,巍峨峻拔,尖顶高耸入云。整个建筑几乎没有墙壁,骨架立面之间是一个个又高又大的窗子,这就使它的内部既宽阔高大又很明亮,窗子镶嵌着彩画玻璃,透过富于变化的彩色光线,使人产生一种腾空而起的神秘宗教感。相传托马斯·曼童年常跟着家里的人去这座教堂。
托马斯·曼的遗稿、遗物、事迹陈列,则主要在卢卑克艺术博物馆里。这是德国有名的博物馆之一。它象一座公园,有假山、喷泉,还有各种塑像,环境十分幽雅,而展室则是一座楼房。
接待我们的馆长是一位约莫五十岁的文物学博士。因为我们来自中国,他首先领我们参观了一个与中国和东方文化有关的展室。这位博士告诉我,中国文化在十六、十七世纪,通过荷兰、英国传入德国。我们参观了七八个房间,其家具陈设、房间布局、桌椅形状,乃至墙纸图案中的仕女、八哥等等,都与中国明朝时期的设计和风格相近。这说明,中德文化交流历史悠久。
托马斯·曼文物陈列室是一间很大的展室,墙上挂着一些表现托马斯·曼生平和家庭生活的油画,展品柜里展出了他的各种著作的版本以及部分手稿。托马斯·曼没有受过正规的教育,是自学成才的。家道中衰之后,他迁居到南方巴伐利亚州首府慕尼黑,同一个大学教授的女儿凯茜·普林肖姆结婚,过了二十几年幸福安定的生活。他写下了《布登勃洛克一家》、《伤心的人》、《高贵的王室》、《魔山》、《马利奥与魔术师》、《约瑟夫和他的兄弟们》(四部曲长篇小说),以及《绿蒂在魏玛》等大量著作。他在慕尼黑居住期间写过宣扬尼采超人哲学与叔本华悲观主义的长篇小说《死在威尼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他从“保卫祖国”的错误认识走向清醒,终于成为一个著名的民主战士。希特勒上台前后,他多次发表文章和演说,告诫他的同胞们要警惕法西斯主义的蔓延。1933年,他到瑞士度假,并迁居瑞士,直到去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他回到祖国访问,接受了联邦德国政府授予他的最高勋章。……展室以生动的画幅和文物勾勒了这位著名作家宏恢而又坎坷曲折的一生。
德国人民是以崇敬的心情来纪念这位大作家的。卢卑克也因为出了这位文豪而增添了光采。人们谈起卢卑克,往往就会想起托马斯·曼。
卢卑克,托马斯·曼的故乡,它的风光和文化遗产,深深地留在我的记忆里。


第7版()
专栏:国际随笔

为了孩子……
徐平
贝鲁特某医院二楼,一间病房的窗户被推开了。一个黎巴嫩女孩探出身来,用双手紧捂耳朵,借以减轻震耳欲聋的枪炮声。她那忧郁的目光,最后匆匆扫过远处熊熊的火舌和滚滚的浓烟,绝望地纵身往外一跃……这已是她三天以来第二次试图结束自己幼小的生命了。前天,她自杀未遂,被人救起,送进医院,只不过刚刚恢复知觉不久啊!
“为啥要打仗?战争什么时候才结束?从我降生那天起,听到的是枪炮声、爆炸声,看见的不是黑色就是红色。我不想活啦……”当她再次被救起,边抽泣边讲述时,围在她身边的医生和护士无不洒下同情的热泪。
这是不久之前发生在黎巴嫩首都的一出小悲剧。悲剧的小主人公叫拉娜达·依雅德·欧玛尔,是个年仅十岁的黎巴嫩女孩。
十岁,正当金色的童年。该是天真活泼,伶俐可爱,无忧无虑而又充满彩虹般绚丽幻想的年月。然而,小欧玛尔为何竟然厌世,走上轻生的歧路呢?!
没完没了的战乱,年复一年的烽烟,扭曲了黎巴嫩儿童纯真的心灵,摧毁了他们正常的生活。要说他们还有游戏的话,那也不过是“两军对垒”、炮弹爆炸、卧倒、疏散和隐蔽……他们谈的不是起火、死人就是断电、缺水。连他们接受的“知识”也与战争密切相关!小小的年纪,就能从呼啸的响声辨别出这是哪种大炮发射的炮弹,弹着点的远近。多少黎巴嫩儿童,已经失去了童真,失去亲人的抚爱和教育,以至一位贝鲁特幼儿园的教师伤心地叹息:“要是战乱再继续下去,我们的未来是非常悲惨的!”
儿童,是国家的未来。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位女教师的担心并非杞人之忧。
自从1975年黎巴嫩战乱爆发至今,已经整整十年了。战火给这个三百多万人口的小国带来何等深重的灾难!据估计,仅今年8月,落在贝鲁特市和郊区的火箭和炮弹,价值高达数亿美元;毁坏了二千五百家居民住宅和一千一百三十八座建筑物,加上其他财产的损失,当在二十至二十五亿里拉以上。但是物质的损失毕竟还能够补偿,而战乱在黎巴嫩人心理上造成的创伤,特别是留给儿童心灵上的创伤有多深,即便是对统计数学有重大贡献的高斯再世也无能为力啊!
据报最近美国科罗拉多州一对夫妇丢失爱女后,家庭笼罩着阴影,连亲友也不得安宁。为了寻找这个女孩,联邦调查局出动了猎犬队、直升飞机;女孩就读的学校的打字组,花了两天时间打印出三千六百份寻人启示;四百名亲友、邻居在一千英里范围内帮助寻找。这对夫妇更是亲自散发了印有女儿照片的寻人启示十万张,还在汽车保险杠上贴了悬赏标签一万张。可见一般情况下,“人皆有父母,父母皆爱子”之语不谬。当然,美国也有许多孩子流落街头,远非人人幸福。不过上述这个美国女孩的境遇比起战火中的千千万万个黎巴嫩孩子,两者的命运岂非有天壤之别?
以色列的入侵,外国势力的插手,国内各教派的争斗,使黎巴嫩战乱频仍,贝鲁特“明珠”惨裂,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这种状况,理应快快结束。请听黎巴嫩人民的呼声:“为了孩子,放下武器,结束战争!”


第7版()
专栏:

激光与唱片
张华堂
美国人托马斯·爱迪生于1877—1879年发明留声机,迄今已经一百多年了。近年来,一种全新的、没有槽纹、不用唱针的唱片正在美国、日本、西欧等地兴起。这便是被称为“唱片革命”的产物——激光唱片。
播放激光唱片的激光唱机,是日本索尼公司和荷兰菲利普公司于1980年共同研制成功,并自1982年10月开始出售的。据统计,这种激光唱机在全世界的销售量1983年为七十万台,1984年为一百三十万台,1985年将增加至二百万台。
激光唱片比密纹唱片小,直径为十二厘米。它的表面上印着很多微小的突起,即表示声音的信号,用激光照射,就可以把这些信号读出来。这种唱片不仅可以连续记录七十分钟高保真的声音信号,而且经久耐用。
激光唱片为什么能够在世界市场畅销、受人欢迎?首先因为它声音清晰,只要把它放在唱机里就不需要调整它的音量。其次,激光唱片体积小,易保存,能在任何地方使用。
激光唱片还有更多的用途。一张激光唱片可以象地图集或百科全书那样,存储数以万计的文字、图象,需要时可利用电视荧光屏查看。激光唱片用在电子计算机中,作为只供读取的存储器,其容量非常之大,效果更为明显。总之,把数字化的信号用激光读取,这一技术不仅可以用在音响方面,而且能够应用于电视图象、电脑等其他领域。
世界上第一台激光器问世至今不过二十多年,但是已经在经济、国防、科技、医学等各个领域被广泛应用。可以断言,它必将在以信息为主导的新技术革命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第7版()
专栏:

一张小小唱片录下百科全书
声光新技术又获得可喜进展。最近,日本“先锋电子”音响器材公司成功地制成了一种新的激光唱片,竟将二十册美国学院百科全书的三万二千个条目,共九百万字全部录在上面。只要把这张唱片放入激光唱机或电脑里,人们便可清晰地听到或查阅全书内容。这种唱片体积比较小,使用与保存都很方便。其另一特点是价格便宜。美国学院百科全书每本售价为三百五十美元,而这种包括整部书内容的唱片的价格不到九十美元。这种新的激光唱片本月已投放美国市场。
·何边·


第7版()
专栏:

东欧的“绿色之都”
杨其嘉
在二次大战中遭到极其严重破坏的波兰首都华沙,今日不仅是一座工业和文化城市,而且是闻名世界的“绿色之都”。华沙总面积四百四十六平方公里,却拥有大小公园六十五处。林荫道、街心花坛、绿草坪遍布大街小巷,规模庞大的文化公园与绿荫蔽空的防护林带连成一体,颇为壮观。据统计,华沙的绿化面积达一万二千七百公顷,人均占有绿化面积八十九平方米,在世界大城市中位居前列。到华沙旅游的客人,漫步街头,都觉得空气格外清新舒适。
华沙的城市绿化强调以环境效益为主。法律规定,任何一个新建单位必须有50%以上的面积用作绿化,而且绿化必须和建房同时完工。此外,每逢植树季节或重大节日,华沙市政府都要组织绿化义务劳动。
华沙尽管到处花草树木,却看不到“请勿摘花”、“禁止践踏草坪”这类牌子。因为大人小孩都养成了爱护花木的习惯。(附图片)
华沙一景


第7版()
专栏:域外拾零

“幽灵投票”与官僚政治
陈功
10月的一天,洛杉矶报界朋友默里马先生陪我去市议会旁听一次例会。所见所闻使我眼界大开,而美国社会的官僚政治,却又令我目瞪口呆!
市议会由十五名议员组成,是地方级立法机构。每周三天开会议事。
议会厅颇为肃穆,前壁上高悬六面旗帜,其中数美国国旗、加利福尼亚州州旗和洛杉矶市市旗最惹人注目。在旗帜的左侧是投票表决电子显示屏,议长和十五名议员先生的尊姓大名赫然其上。一投票,名字旁边的白灯就不住地闪烁“表态”。
我们进入记者席。片刻,议长与到会议员全体起立,面对国旗、州旗和市旗,低声咕哝,照例宣誓一通。
接着,会议进入正题。台上,议长一本正经地在念着什么;议员席上,却只稀稀拉拉地坐了四、五个人。其余都虚席以待,主人们要么未能出席,要么来了也不入座,有的在记者席上谈天说地,有的在过道上向熟人引见自己的朋友,有的在大厅入口处的电话机旁侃侃而谈。即使坐在自己议席上的那几位也面带倦色,东倒西歪,时而与左右交头接耳,时而呵欠连天,时而又欠起身来与记者或听众中的人搭讪。会中有会,各行其是,各得其所。
就在这阕“自由世界交响曲”中,会议持续了约五十分钟,即以通过若干法案而“胜利”结束。
我一则为议员们虽心不在焉、却效率惊人而叹服,一则又因未解个中奥秘而大感诧异。
正纳闷间,默里马先生拽我一下,让我去看看那议员席上的控制盘。原来,每个议员席上都配有这样一个控制盘,盘上有四五个开关,其中最有趣的要数yes和no两个表决键。投票时,按yes键是同意,揿no键则表示反对。议员们的意见通过电子控制系统立即自动反映在显示屏上。
表决既可“自动化”,这予议员先生们当然利莫大焉。因为,议员们成天泡在“会海”中,难免有厌倦之时。累了,就压个重重的笔记本在任何一个表决键上,一任它“自动”表决去吧。用美国人的话说,这叫“幽灵投票”。其好处还在于,议员可以从“会海”中脱身,若不想到会,或中间要溜号,或欲活动活动,打个电话什么的,就委托左右帮忙照看一下那两个小按键,或索性给那机器以“自主权”,把yes键一直开着,管你就什么问题表决,一味“赞成”,皆大欢喜。
但这样一来,“幽灵投票”便不免闹出些使议员先生们难堪的麻烦。“幽灵投票”的立场往往与议员本人的观点相悖。据说,有位议员历来反对自由派的观点,一次委托“幽灵投票”,结果自己竟变成自由派的支持者,实在令人啼笑皆非。
还有比这更荒唐的呢。有位议员因他对几个法案的表决态度而声名一振,小出了一下风头。实际上,表决那几个法案的当天,他已因车祸死于非命,当然也未曾出席过那次会议,倒真成了名副其实的“幽灵”投票。
“幽灵投票”拿国计民生当儿戏,自然激起公众舆论的不满。有人呼吁:“必须禁绝幽灵投票”。但也有人视它为“必要的恶行”。据说,允许把它用于对无争议法案的表决,可使立法者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料理其他公务,能收“事半功倍”之效哩!(附图片)
方成画


第7版()
专栏:世界艺苑

原始艺术的明珠
梁宇
1940年9月的一天,法国西南部多尔多涅省蒙蒂尼亚克小镇的三个小孩在山间玩耍。突然,他们发现心爱的小狗钻进了一个山洞,便跟了进去。隧道狭窄曲折,通向一个岩石大厅,里面黑黝黝的。孩子们点燃了火把,惊奇地发现岩壁上到处都画着雄健奔放的野牛。这样,隐藏了近二万年的原始艺术便与现代人见面了。如今这里已建成原始时期的艺术洞窟,每年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数以万计的参观者。
不久前,我有机会来到这里参观。据导游介绍,考古学者已在这个地区先后发现二百多处原始艺术洞窟,属马格德林时期(旧石器时代晚期)的遗迹。其中,丰德高穆岩洞和拉斯科岩洞的艺术图画比较集中完整。都是神奇的史前遗迹,也是世界罕见的艺术珍品。
走下洞口,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不大的展厅,建筑形式与洞窟相仿,十分和谐。从展厅步入岩洞,眼前豁然开朗。在长达一百八十米的大厅和隧道洞壁及天顶上,画满或雕刻着红、黑、黄、白色的野牛、羊、马和鹿等动物群图画或雕刻,形象生动,色彩明快。最为精彩的是大厅岩壁上画的四头粗壮野牛和一头腹部受伤冲向猎人的牝牛,表现得十分雄健骏迈,粗犷有力,令人惊心动魄。图象周围重复出现一些类似象形文字的符号,其寓意尚不得而知。欣赏着这些艺术珍品,我为原始艺术家的才能感到震惊。他们选择作画的部位都巧妙地利用岩石的自然起伏,使形象更加生动,而且同时可以看到一头野牛头部的正面和侧面。导游风趣地说:“毕加索的立体派绘画与此十分相似,可是当时毕加索还未看到这些画呢!”。
绘画所用工具多为兽骨磨成各种粗细的“笔”,有时也用手指作画。颜料则用木炭和红土,有的用脂肪混合有色泥土或石粉,用空心兽骨吹到岩壁上,犹如现代画家用喷枪往壁画上喷丙稀颜料一样。在展厅中还看到用石片刻成的照明用的小油灯。
那么,为什么远古艺术家要选择如此艰难的场所来表现自己的天才呢?这是历来学者们研究的课题。可是至今尚无定论。他们初步认为:开始时人们以此作为祈求狩猎丰收仪式的殿堂,并把仪式看作一种魔法。这种迷信活动后来发展成为宗教。延续几个世纪的这种活动,在客观上促使古代画手更多地从审美的角度认识世界,用高度的热情表现它,从而产生了人类最早具有现实主义精神的艺术品。
告别拉斯科岩洞时,一个有趣的问题一直萦绕在我的脑际:远古的原始人何以竟能创造出如此高超的艺术奇迹?他们为现代人留下的艺术财富应该用什么尺度来衡量才算正确呢?(附图片)
左图为原始时期艺术岩洞中的野牛图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