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12月15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刘少奇选集》下卷重要篇目介绍
新华社北京12月14日电 由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编辑的《刘少奇选集》下卷,最近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刘少奇同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担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同时,还担任党的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刘少奇选集》下卷反映了刘少奇同志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基本实践活动和理论贡献,内容包括政治、经济、组织、宣传、统战、政法、文艺、教育、党的建设等方面。现将《刘少奇选集》下卷中的重要篇目介绍如下:
《国家的工业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1950年)是一份有许多宝贵思想而未曾发表过的手稿。文章明确提出,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最基本的任务;强调革命胜利以后,必须集中力量发展近代化的经济事业,这是提高人民物质福利和精神福利的基础;指出中国经济建设的大体步骤,首先应以主要力量发展农业、轻工业,然后发展重工业,在重工业发展的基础上,再大大发展轻工业,并使农业机械化。
《军队面临的新任务》(1950年5月16日)是在全军参谋会议上的讲话。讲话指出,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新的历史时期的任务,就是建设国防,保卫祖国。为了适应新任务的要求,要整编、教育和训练部队,要开办学校,有计划地提高干部和战士的文化水平,使他们掌握新的军事技术。
《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1950年6月14日)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重要文献。它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说明了中共中央起草的土地改革法,宣布了为最后消灭在中国存在了几千年的封建土地所有制而进行的伟大斗争,将在全中国范围内展开,其目的是解放农村的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报告阐明了关于土改工作的方针、政策、步骤和方法,有力地指导了全国的土地改革运动。
《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1950年9月10日)是在马列学院第二、三班开学典礼上讲话的一部分。讲话认为,理论水平不高是我们很多干部的一个弱点,因此,中国革命胜利后,一项重要的经常的任务是提高干部的理论水平。中国党如果没有很多的理论干部,就不可能领导这样大的国家达到社会主义。
《在北京市第三届人民代表会议上的讲话》(1951年2月28日),论述了在经济建设已经成为我们国家和人民的中心任务后,必须加强人民民主的政治建设,来领导并保证经济建设顺利进行,人民经济事业的发展和国家的工业化,是同人民民主政权的发展和国家的民主化不能分离的,我们的基本口号是“民主化与工业化”。
《共产党员标准的八项条件》(1951年3月)是为党的第一次全国组织工作会议起草的报告提纲手稿的一部分。《为更高的共产党员的条件而斗争》(1951年4月9日)是在党的第一次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所作的总结报告。这次会议在刘少奇同志主持下,认真地讨论了我们党成为执政党以后的建设问题。刘少奇同志提出的党员标准八项条件,经过讨论和修改,写进了会议通过的《关于整顿党的基层组织的决议》,作为对党员的明确要求和教育内容。
《党在宣传战线上的任务》(1951年5月23日)是在党的第一次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总结报告的要点。文章指出,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广泛地宣传了马列主义,把马列主义原理同中国人民的实际生活、实际斗争密切结合起来,并在极为深刻的意义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文章还提出,我们要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前进,首先就要在思想上打底子,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教育全体党员和全国人民。
《国营工厂内部的矛盾和工会工作的基本任务》(1951年)是读有关工会问题的两篇文章后所写的笔记。这篇笔记涉及建国初期工会工作的一场争论。笔记基本上支持邓子恢同志的观点,即在国营工厂中行政和工会基本立场一致,但工会仍然有维护工人权益的义务,而不能成为行政的附属机关。并把这个问题提高到理论上来加以论述,认为国营工厂在民主改革以后,没有阶级矛盾和剥削关系了,但是仍然存在着工厂管理机关与工人群众之间的矛盾,存在着公私矛盾,这种矛盾与资本家工厂中的阶级对抗完全不同,它是工人阶级内部和人民内部的矛盾。笔记由此概括出,必须分清两类矛盾的不同性质,采取根本不同的处理方针。这篇笔记是研究社会主义社会矛盾最早的文献之一。
《关于合作社的若干问题》(1951年)是从刘少奇同志关于合作社问题的多篇手稿中选出来的。文章着重论述了发展农村供销合作社,通过商品流通这个环节,把农民组织起来,引导小农经济同社会主义经济结合的思想。这篇文章不仅对研究合作社发展史有重要价值,其中的一些思想,对今天农村的改革,仍有现实意义。
《加强党的统一战线工作》(1953年7月18日)是在全国统一战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讲话指出,统一战线是全党一项长期而重要的工作。我们现在有两个联盟,一个是工农及其他劳动者的联盟;另一个是劳动人民同民族资产阶级及其代表的联盟。我国民族资产阶级受帝国主义的压迫和排挤,过去曾同我们合作,今后大部分也可能服从社会主义改造,这种统一战线今后还要进一步加强。
《为增强党的团结而斗争》(1954年2月6日)是刘少奇同志代表中共中央政治局在七届四中全会上报告的节录。报告指出,建国以后,党内一部分干部滋长了危险的骄傲情绪,严重损害着党的团结,全党同志要遵守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原则,接受党的纪律的约束,发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向破坏团结的言论和行为作斗争。报告强调,党和军队的高级负责同志的团结,是全党团结的关键,这些同志应当以身作则,为增强党的团结而斗争。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报告》(1954年9月15日)是刘少奇同志代表宪法起草委员会向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作的报告。报告回顾和总结了中国一百多年来宪政运动的历史经验,并从我们国家的性质、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步骤、人民民主的政治制度和人民的权利与义务、民族区域自治等方面,说明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基本内容。报告提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全国人民和国家机关都要遵守,共产党员更要起模范作用,要学会使用宪法这个有力武器,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
《关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问题》(1955年11月16日)是在中共中央召开的有各省、市、自治区党委代表参加的关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问题会议上的讲话。讲话阐述了我们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和平改造,即采用赎买办法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分析了我国民族资产阶级的状况和实行和平改造的国际国内条件,批评了党内一些同志主张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没收或挤垮的不正确想法,要求全党统一认识,积极领导,争取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
《关于作家的修养等问题》(1956年3月5日)、《对于文艺工作的几点意见》(1956年3月8日)是刘少奇同志在为准备党的八大政治报告而进行的调查中,同作家协会和文化部党组负责同志的两次谈话。谈话指出,党和政府的负责同志对作品提意见应采取商量的态度,防止粗暴的干涉。作家应有自己的个性特点和风格,也应当欢迎和尊重群众的批评。谈话还指出,在文艺改革工作中要防止“左”的偏向,要允许民间剧团同国营剧团竞赛;剧团节目在努力反映现代生活的同时要注意保持我国优秀的文化传统。
《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1956年9月15日)是我们党在社会主义时期的重要历史文献。报告总结了党的七大以来的历史经验,着重总结了建国后七年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的经验,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国内阶级关系的变化,提出了在新的生产关系下面保护和发展生产力的根本任务。八大是我们党在建国以后第一次举行的全国代表大会,开得很成功,它的路线是正确的。刘少奇同志在政治报告中阐明的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国家政治生活、国际关系、党的领导等方面的指导方针和基本政策,是党在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创造性运用,为新时期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关于中小学毕业生参加农业生产问题》(1957年4月8日)、《提倡勤工俭学,开展课余劳动》(1957年5月5日)是根据刘少奇同志在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广东等省调查过程中的谈话整理的,当时经他修改审定后分别作为《人民日报》社论和《中国青年报》社论发表,对全国教育工作发生了很大影响。前一篇文章指出,中小学毕业生应该改变旧社会轻视体力劳动的观点,到农村中去发挥才干,成为具有高尚理想的新青年。后一篇文章指出,在学生中应当提倡勤工俭学、开展课余劳动,这不仅可以解决学生们的学习费用,而且可以培养他们艰苦奋斗、勤俭朴实的思想作风。
《如何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1957年4月27日)是刘少奇同志在上海市委召开的党员干部大会上的讲话。这一年2月,毛泽东同志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以后,党内外思想十分活跃,从各个方面提出了许多意见,思考了许多问题。刘少奇同志在南下五省进行调查研究之后,来到上海,针对党内一些同志正在讨论国内主要矛盾是敌我矛盾还是人民内部矛盾这个问题,明确肯定和详细论证了人民内部矛盾已成为国内的主要矛盾,具体阐述了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思想,并且指出,人民内部矛盾在当前大量地表现在领导上的官僚主义同人民群众的矛盾这个问题上,人民内部矛盾还特别表现在分配问题上。讲话还提出了在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时需要防止的几种错误倾向。
《同炭子冲农民的谈话》(1961年5月7日)是刘少奇同志在他的家乡湖南省宁乡县花明楼公社炭子冲大队调查时,同当地农民和基层干部的谈话。刘少奇同志在这次为期四十多天的调查中,有三十二天住在农村,直接接触了大量群众,广泛听取了各方面的意见,从而摸清了当时经济困难的真实情况及其产生原因。这篇谈话针对当时农村工作中“左”的倾向,批评了“大跃进”中“共产风”、浮夸风等错误,并对解决农村公共食堂、退赔、社员住房、粮食分配等问题提出了具体意见。
《在呼伦贝尔盟林业干部会上的讲话》(1961年8月6日)是在东北和内蒙古林区调查时的一次讲话。在这次调查中,刘少奇同志多次深入到大小兴安岭的原始森林中徒步实地考察,前后共三十多天,了解了大量有关森林资源和林业工作的第一手材料,沿途对林业工人和干部作了多次讲话。这篇讲话强调要充分利用森林资源,尽可能满足国家和群众多方面的需要,并针对林业生产中的体制、规章制度、工资、价格、采伐与更新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的意见。
《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报告》、《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62年1月27日)是刘少奇同志代表中共中央在“七千人大会”上提出的书面报告和所作的补充讲话。报告和讲话初步总结了1958年以后四年中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指出了这几年工作的缺点错误及其产生的原因,并代表党中央承担了责任。报告和讲话还对这几年干部作风上虚假浮夸、强迫命令、严重脱离群众的现象,党的生活中破坏党内民主,进行过大斗争的倾向,进行了严肃的批评。“七千人大会”是我们党历史上的一次重要会议。这两个文件对当时统一全党思想,进一步贯彻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扭转经济困难局面,起了重要的作用。
《目前的经济形势到底怎么样》(1962年5月11日)是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这次会议是继1962年2月在中南海西楼召开的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之后,进一步分析经济形势、作出大规模调整决策的重要会议。刘少奇同志在讲话中指出,现在从经济上来看,总的讲,不是大好形势,没有大好形势,而是一种困难的形势。他强调要把困难估计够,努力把国民经济调整工作和精简工作做好。
《政法工作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1962年5月23日)是同中央政法小组同志的谈话。谈话批评了1958年以后政法工作中打击面过宽的错误,提出要严格区分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两种不同的方法。作为专政机关的公检法,要依法办事,保护人民,也要成为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机关。中央政法小组根据刘少奇同志这次谈话和其他几次讲话的精神,写出了《关于1958年以来政法工作的总结报告》,这是清理政法工作中“左”的指导思想的一个重要文件。
《加强基层领导,改进工作作风》(1962年7月18日)是对中共中央直属机关和国家机关下放干部的讲话。讲话鼓励中央、国家机关的干部到基层工作,加强基层的领导,要求下放的同志正确贯彻中央的政策,如实反映情况,改变地方党组织中某些不正确的作风,大力发展工农业生产。
《半工半读,亦工亦农》(1964年8月1日)是刘少奇同志在《我国应有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1958年5月30日)这篇讲话之后,再一次提出和论证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的设想,并为实施这种设想而提出许多具体措施的重要讲话。刘少奇同志设想的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一种是全日制的学校教育制度和八小时工作的劳动制度;另一种是半工半读的学校教育制度和半工半读的劳动制度。后一种是教育制度和劳动制度的结合,既是教育制度又是劳动制度。这个设想,反映了刘少奇同志为改革我国教育制度和劳动制度所进行的探索。
《试办托拉斯》(1965年6月1日)是在听取托拉斯试办工作座谈会情况汇报时的谈话。谈话中提出要按经济管理的原则,把国民经济组织起来,以便提高质量,增加品种,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适合人民的需要。这是刘少奇同志为改革我国经济体制所进行的探索。


第3版()
专栏:

上海交大五十一位教授副教授光荣退休
本报上海12月13日电 记者肖关根报道:昔日含辛茹苦育良才,如今风格高尚携后辈。上海交通大学二十六位教授和二十五位副教授顾全大局,最近光荣退休,校党委举行茶话会热烈欢送。
这批达到退休年龄的教授和副教授执教几十年来,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栋梁之才;在近六年的改革中,又为交大的教学、科研和国际交往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他们不愧为这所古老学府的一代功臣。今天,为了有利于教师队伍的建设和新生力量的成长,他们又愉快地退休,将自己辛勤耕耘的事业交给了新的一代。
上海交大领导对退休教师们在生活和工作上的一些具体问题,都作了妥善的安排,还准备成立退休教师协会,组织退休教师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让他们继续发挥余热。


第3版()
专栏:

我国发现一条古大陆裂谷带
攀西裂谷带是世界少见的聚宝盆
本报讯 据今天出版的科学报报道:中国科学院的科研人员通过大量野外调查和实验室工作,以确凿的证据证明,我国四川攀枝花、西昌地区存在着一条古大陆裂谷带。初步研究表明,在这古裂谷带地区蕴藏着丰富的、有重要经济价值的多种矿产资源,大中型矿床数十个,小型矿床和矿化点数百个,是世界上少见的聚宝盆。
裂谷带是地球上一个重要的地质构造单元。裂谷作用是十分独特的地质构造活动,所以裂谷带往往有十分丰富的矿床资源。世界上一些著名的大陆裂谷都是如此。我国是否存在古裂谷?七十年代以前,地学界无人深入研究过。1973年,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从柏林等首先提出,我国的攀西地区很可能存在一条古裂谷带。1982年,“攀西古大陆裂谷形成与演化”研究课题被列入了国家科技重点攻关项目。中国科学院地质所四十余名分属十余个学科的中青年科研人员,在地质、冶金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与院内外有关单位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围绕这一课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经过三年的艰苦努力,终于圆满地完成了这一研究课题。
12月5日,由一批著名专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对这一成果进行了评审。专家们认为该研究以大量的数据、丰富的资料,从不同学科确认古裂谷带的存在,对指导这一地区的找矿有重要的价值。专家们肯定了该研究成果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并认为这一研究成果为我国今后开展综合性地学科学研究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第3版()
专栏:

大陆名歌手聚集福州为台湾听众举行广播专场音乐会
据新华社福州十二月十二日电 (记者周正平)今晚,中国大陆一批受欢迎的歌唱家聚集福州,为海峡那边的台湾同胞进行专场演出。这次“对台湾同胞广播音乐会”是由“海峡之声”广播电台主办的。
参加演唱的有于淑珍、蒋大为、钱曼华、彭丽媛、姜嘉锵、郑新、冯健雪、董文华、张佩君、陈蓉蓉、马太萱。


第3版()
专栏:

各地群众和海外侨胞、友人为修复卢沟桥踊跃捐款捐物
据新华社北京十二月十四日电 (记者尹鸿祝)今天,又有六名书画家向卢沟桥历史文物修复委员会捐献了二十四幅书画作品。这样,到目前为止已有一百二十多名书画家为修复卢沟桥和筹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捐献了一千多件书画作品。
卢沟桥历史文物修复委员会成立四个月来,还收到各地有关部门和个人的捐款十四万九千多元。一些海外侨胞和友好人士也为修复卢沟桥地区的历史文物提供了捐赠。
据介绍,卢沟桥历史文物修复委员会还收到一百五十多件珍贵历史文物。


第3版()
专栏:

新疆大力开展内外教育协作
本报讯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部门贯彻“对外开放”方针,开展与区外、国外教育单位的合作,培养本区急需的高级专业人才。北京、上海、江苏、甘肃、陕西等省市,同新疆的一些院校建立了对口支援关系。今年,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和南京大学与新疆达成协议,以每年三十六名的数额,在三年内为新疆代培一百八十名硕士研究生。内地一批高校先后给新疆提供了价值五百万元的教育设备和图书资料。
据介绍,新疆目前与七所日本私立大学进行业务往来,与美国十所高校结成协作关系,与美、英、日、加拿大等国的高校达成输送教师进修的协议。  (周立军)


第3版()
专栏:

全国妇联授予女教师潘月兰“三八”红旗手称号
为抢救儿童负伤致残的青年女教师潘月兰,最近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三十三岁的潘月兰是北京市大兴县黄村镇大庄小学的教师。今年9月2日,潘月兰毅然向铁轨遇险的孩子扑去,她自己却被撞倒。(据新华社)


第3版()
专栏:体育

我选手已稳获国际羽毛球大奖赛总决赛女子冠亚军
施羽战胜弗罗斯特爆冷门
据新华社东京12月14日电 (记者龙占泉)1985年国际羽毛球大奖赛总决赛今天下午在这里的代代木体育馆进行了半决赛。中国女选手李玲蔚、韩爱萍和中国男选手韩健、澳大利亚男选手施羽分别获得女子和男子决赛权。这样,中国女选手已稳获女子冠、亚军。
韩爱萍今天以二比一(八比十一、十一比三、十一比二)战胜丹麦选手拉尔森,夺得了决赛权。韩爱萍在第一局比赛中打得过于谨慎,短吊较多;拉尔森则发挥身高优势。后两局比赛,韩爱萍发挥较好,长拉对方底线两角结合短吊网前球,逼使拉尔森在跑动救球中不时出现漏洞和多次失误。
在另一场女子半决赛中,李玲蔚以十一比二和十一比三直落两局轻取队友吴健秋。
澳大利亚选手施羽在男子半决赛中爆出冷门,以二比○(十八比十六、十五比十一)战胜了这次总决赛第一号种子选手、丹麦的弗罗斯特。
韩健在另一场男子半决赛中,以二比○(十五比八、十五比十二)战胜了队友杨阳。
明天,韩健将同施羽进行决赛,争夺今年总决赛的男子冠军;李玲蔚和韩爱萍将争夺女子冠军。此外,还将进行两场争夺男、女第三名的比赛,杨阳对弗罗斯特,吴健秋战拉尔森。(附图片)
十二月十四日,韩健以二比○胜杨阳,十五日同施羽争夺本国际羽毛球大奖赛总决赛冠军。
新华社记者 钱嗣杰摄(传真照片)


第3版()
专栏:体育

全国体育记者评选亚洲最佳运动员
本报讯 全国体育记者从12月中旬开始评选1985年亚洲最佳运动员。这是为推动亚洲体育事业的发展,鼓励更多的亚洲体育选手向世界体育高峰冲击而举办的评选活动。
这项活动最初是中国体育记者协会为参加亚洲体育记者联盟的评选活动而举办的。去年的评选活动,在亚洲体坛上得到好评,由于投票者都是熟悉体坛动向的体育记者,评选结果具有一定权威性。今年的评选活动由中国体育记协和中国燕舞电器实业公司联合举办,采取由体育记者通过通讯投票的方式进行。中国体育记者协会秘书处最近已将全部选票发往北京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并提供了一份亚洲优秀体育选手1985年在各项比赛中取得好成绩的资料。评选活动将于12月30日结束,明年1月下旬在北京举行揭晓、发奖仪式。


第3版()
专栏:体育

女大力士中州较量 山东姑娘技高一筹
本报郑州12月14日电 1985年全国女子举重邀请赛今天下午在河南郑州举行,来自全国二十一个省市自治区的二十七支女子举重队共一百四十四名运动员参加角逐。
在今天下午和晚上的比赛中,山东十四岁运动员李丽红和十五岁的史彩娟力胜群芳,分别夺得四十四公斤级和四十八公斤级抓举、挺举和总成绩的金牌。
据行家评述,我国女子举重运动近来进步较快,有的级别已经接近世界水平,很有发展前途。   (鲁青)


第3版()
专栏:体育

中国速滑选手破三项全国纪录
新华社东京12月14日电 中国速滑选手昨天和今天在日本浅涧举行的中日友好速滑赛上,刷新三项全国纪录。
在女子一千五百米速滑比赛中,叶乔波以二分十一秒八五的成绩创造了全国新纪录;另一名女选手白嘉欣在全能比赛中,以一百八十六点三七三分的成绩刷新了全国纪录。在男子一千五百米比赛中,孙伟民和宋海友分别以二分零六秒六和二分一秒七八的成绩均打破了原全国纪录。


第3版()
专栏:体育

中国女队在苏获国际乒乓球比赛团体冠军
据新华社莫斯科十二月十三日电 中国女子乒乓球队今晚在这里夺得第四届《苏维埃文化报》杯国际乒乓球比赛女子团体冠军。苏联男子一队获得男子团体冠军。
在女团比赛中,中国队以三比二力胜苏联青年队,接着又以三比零战胜朝鲜队,夺得冠军。朝鲜队获亚军,苏联一队得第三。
由王会元、王燕生和徐方组成的中国男队今天以五比零击败苏联二队获得了决赛权,但在决赛中,以三比五败给了苏联一队,获亚军。中国队的三分均由王会元所得。


第3版()
专栏:今日首都和各省市区报纸要目

今日首都和各省市区报纸要目
想致富 学技术 大同四千农村妇女步入课堂
抗雪灾 护牲畜 锡盟大批牧区群众互让草场
《山西日报》△大同县四千多名投入商品生产的家庭妇女进入业余技术培训班学习
《内蒙古日报》△锡林郭勒盟广大牧民奋起抗灾,互让草场,目前有八十万头(只)牲畜转向雪少草好的草原走场放牧
《贵州日报》△贵阳市郊四分之一的劳力进入乡镇企业
《辽宁日报》△渤海湾葫芦岛海域发现新油田
《健康报》△儿童保健咨询系统微电脑在四川绵阳市妇幼保健所研制成功
《四川日报》△洪雅县委带领区乡新干部蹲点调查,学会“解剖麻雀”
《新华日报》△江苏滨海县委刹不正之风时不搞“下不为例”,对已清查出来的二十六个副科级以上干部的四百多平方米超标准住房逐一落实退房或加费措施
《沈阳日报》△沈阳苏家屯区开办的劳务市场,两个月为五十多个单位介绍、安置技术工人和农民一千余人
《北京日报》△崇文区档案馆工程中的甲、乙方共同抵制歪风,质量验收会上清茶一杯
《福建日报》△清流县宫坊村共产党员关寿章等十一位农民义务封山护林,使一万多亩荒山披上绿装
《新疆日报》△自治区冶金建设公司五年前开始抓法制教育,至今上课一百二十三次
《广西日报》△自治区劳动模范、贵县洪朗村农民朱玉波十八年如一日照料五保户老人冯振英
《深圳特区报》△市第一期干部正规化理论教育学习班开课,主要学习《资本论》(节选本)
《黑龙江日报》△全省农村用科学技术扶贫六万五千户,当年脱贫的占30%
《天津日报》△市郊勤劳致富的农民舍得在教育上下本钱,今年个人捐款达五十五万元
《甘肃日报》△敦煌县富强村共产党员王登第拿出二千四百多元,为本乡五保老人解决过冬困难
《南方日报》△广东省白沙县领导带头执行财经制度,召开会议从不摆酒加菜,带动县机关节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