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12月14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影评

有凤朝阳
——看影片《闯江湖》
张洁
看公用电话的老奶奶,在我的楼下大呼小叫:“张洁,张洁,新凤霞给你来电话了。”——我还以为天塌地陷了呢。
看公用电话的老奶奶有着农民式的自信和自尊。给我打电话的名人有之,洋人有之,不大不小的首长有之,老奶奶总是一副“见过”的样子,从未有过这样的失态。
凤霞离开舞台近二十年了,如今人们听见她的名字,犹如雷声灌耳,这力量,不可谓之不大。凤霞不象别的演员,打倒“四人帮”之后,还有一个重新亮相的机会。她在“文化大革命”中被迫害致残,以致永远不能站在舞台上了,这是痛得能使她的心淌血的心病,是热爱她的观众莫大的遗憾:上哪里去找新凤霞啊?所以当天津电影制片厂拍摄的《闯江湖》上映时,我赶去看了首映。倒不是因为迷恋评剧,而是出于对凤霞这个人的喜爱。
凤霞的朋友很多。别人朋友一多,忙不暇应的时候,难免会有“逢场做戏”的应酬。我见过,有人台上没有戏,下台却是浑身的戏,你搞不清他是真是假。你这儿讲的是大白话,他那儿给你念台词儿,这让人如何消受得了?固然我喜欢看戏,可人不能老看戏啊,看完戏之后他还得过日子,交朋友,吃喝拉撒,婚丧嫁娶……这都得动真格的。凤霞与别人不同,在台下,她一点不演戏,不象个演员,家常得很。这让我在和她接触的时候,不会老起鸡皮疙瘩、乍汗毛眼儿,所以朋友们也都爱她。
当我看到凤霞的客串镜头出现时,心头一阵酸楚。影片中的她,明明还是那么美丽,甚至添了一种不同于过去的美,这更加令人神往。然而,正因为这美丽的不同,不曾为我们熟知,我又觉黯然,它使人注意到了岁月沧桑所留给人的印记,以及我们对某些事物的发生无能为力。
那是一出喜剧,《凤还巢》最后一折:《洞房团圆》。然而凤霞的眼神,却给我一种忧伤的、好象刚刚哭过,或眼泪已经哭干的感觉。那对明媚的眸子,哪里去了啊?我以为自己错了。以后,在一些戏剧刊物上,又看到了她的剧照,再次印证了我的感觉,方知我没有错。我把这张剧照,和她以前的照片排在一起,一路细细地看去,就象看见人提着壶开水,不断地往她头上浇似地令我惨不忍睹。
影片结束时,我又转悲为喜,凤霞终于又一次登上了舞台,顽强地、尽善尽美地,虽然镜头只有那么短短的一瞬。我也明白,她是用这种方式和她的舞台艺术生涯告别了,以明自己的心迹,以慰藉观众的怀念。
我感谢编剧祖光,安排了这一组镜头。这里,绝不是一般丈夫对妻子的体贴,而是一个艺术家对另一个艺术家那锲而不舍地追求完美境界的理解。
她还会继续她的追求,用文字,用画笔。用她自己的话来说:“我追求光明。”
我的书橱里,有她送给我的作品《艺术生涯》。我的壁上,有她送给我的画幅:一枝春梅,使我如冰的寒室充盈起暖意和闹意。我珍爱她送我的书和画,不亚于名作家、名画家一分一毫,因为我尊敬她的意志——“我追求光明”。


第8版()
专栏:

新音乐运动的旗帜
吕骥
人民音乐家、国歌作曲者聂耳是我国革命音乐的奠基人,他的音乐创作和革命活动都是和三十年代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抗日救亡运动和人民的解放斗争密不可分的。他在音乐上所作出的贡献,无愧为我国自“五四”运动以来的新音乐运动中一面革命的旗帜。
聂耳同志创作的大多数歌曲,早在三十年代中期抗日救亡运动和后来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流传于全国广大群众中。全国解放后,他的部分歌曲,继续作为革命历史歌曲鼓舞着各族人民。凡是经历过革命战争的老一辈同志,对他的歌曲都有所了解;但较年轻的同志可能对他的歌曲了解不多,对他的歌曲产生的时代背景,对当时的政治思想倾向,特别是对聂耳的思想形成过程了解较少。
《聂耳全集》编辑委员会决定将他创作的歌曲、改编的器乐曲、音乐评论文字、其它文艺作品,以及他的日记、书信编辑出版。这是非常有意义的,切合大家的需要。因为聂耳的歌曲创作,离开了他所处的社会,离开了他的生活、思想,是不容易理解的。读了这些材料后,我们对他所处的时代、对他的为人、对他的思想形成过程,才会有所了解,对他的歌曲的时代意义和美学价值也会作出全面的评价,从而才能够理解他作为时代歌手和民族号角的真实意义。
深信全集的出版,可以帮助大家更深刻地了解他的事业,接受他在音乐创作上所提供的经验,继承他所开创的革命传统,也有助于发展今天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音乐事业。
(本文是作者为《聂耳全集》写的序言)


第8版()
专栏:群众文化

火的回忆 光的追求
——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采访日记
本报记者 李彤
12月8日晚 清华园
在凛凛寒风中,校园中心的大礼堂灯火通明。学生文艺社团排演的音乐舞蹈史诗剧《冬天,火的回忆》在这里举行首场演出。
文艺社团的一位同学告诉我:这个节目的创作在暑假之前就开始了,主要创作者是几个学生和党委宣传部、音乐教研室的部分老师,排演中动员了文艺社团中七个队和七个系的业余合唱队,共三百多人。大家热情都很高,在紧张的学习之余,用晚上时间排练了两个多月。
演出开始了。这个史诗剧从“安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的危急形势写起,展示了“一二·九”游行示威的场面,一直写到青年学生走向民众、奔向延安,表现了清华大学在“一二·九”运动中一页光荣的校史。这个剧以歌舞为主,又加入了一些话剧片断。革命历史歌曲《义勇军进行曲》、《五月的鲜花》、街头活报剧《放下你的鞭子》、京韵大鼓《说起九一八》等穿插于剧情之间,为革命前辈、老校友黄诚同志的诗谱写的歌曲激昂振奋。新一代青年演老一辈青年,演出体现着两代青年的精神面貌,也沟通着两代人的感情。
颇有意义的是,由当年清华、北大、西南联大等校的老校友组成的合唱团与青年同台演出。这一百多位年届花甲、正在领导岗位和科研、教育战线上肩负重任的老同志集合在一起,队列整齐,情绪饱满,以嘹亮的歌声激励着后来学子的心。
演出结束,青年们把老前辈迎上舞台,史诗剧中的话剧片断《丁香树下》里那个血洒街头、投奔革命的爱国学生的原型——老作家黄秋耘,受到特别热烈的欢迎。两代人携手高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歌声飞出礼堂,震荡着清华园的夜空。
12月9日下午到晚上 燕园
图书馆里布置了纪念“一二·九”、“一二·一”的展览,学三食堂前摆满各系参加纪念“一二·九”运动板报比赛的黑板。除此之外,学生们在照常学习,他们懂得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平静的书桌”。
中国音乐学院的王玉珍、刘德海、彭丽媛、关贵敏等师生赶来北大作纪念“一二·九”的专场演出。五天来,他们已在首都各大学连演七场。校团委的同志忙于接待,我只能在后台与他们插空谈上几句。
北大纪念“一二·九”的活动内容丰富、参加人数广泛。从本学期开始,团委以及学生会、研究生会就把这一次活动作为最大的事来抓。从12月2日起,一系列活动陆续展开:板报比赛、歌咏比赛的预赛和决赛、新生和研究生的文艺汇演、北大传统与北大精神研讨会,等等。气氛最热烈的是全校歌咏比赛,有二十三个系的近千人参赛,吸引了全校一半以上学生的关注。一时间,《保卫黄河》、《在太行山上》等革命历史歌曲和《长江之歌》等当代歌曲唱遍了校园,还有三个系自己创作了歌曲。6日晚上的决赛场面十分感人,能容纳两千多人的大讲堂挤得水泄不通,演员激动,观众振奋,台上台下呼应交流,掌声、喝采声不断。团委书记告诉我:通过歌唱,学生们感到自己升华了,唱出了爱国激情,唱出了浩然正气,对此有一种“久违了”的感觉。他说,为了让同学们能通过正常渠道抒发爱国热情,健康、活泼的文艺活动一定要花大力气搞好。
入夜,几次比赛中的精选节目和学生文艺团在大讲堂演出,并公布评选结果。仍然是观众踊跃,情绪热烈。与此同时,第三教室楼里进行着学术社团的活动,办公楼礼堂里正举行纪念“一二·九”学生演讲会,七个发言者登台讲述他们对北大学生的历史责任、对投身改革的思考……
我疾步穿行于冬夜的燕园中,图书馆、教学楼里射出明亮的光束,隔窗能看见许多学生在伏案夜读。我想起在歌咏比赛中颇获好评的计算机系创作的那首《我们的夜晚》:“共同的理想,共同的信念,凝结成共同的心愿:为了祖国的腾飞,刻苦学习,携手登攀!”


第8版()
专栏:杂谈

八十年代青年爱曲艺
似茵
八十年代的年轻人喜欢曲艺吗?听说中央广播说唱团要到人民大学演出的消息,我便随团前往。
初冬的夜晚,北京的天气很寒冷,而人民大学的学生却热情如沸。还未开演,不仅一千多人的大礼堂早已坐满,而且两傍的过道和四周,甚至窗外都站满了人。
当姜昆一走上前台介绍演员,便赢得一阵掌声。我想这不奇怪,因为他是受欢迎的著名的相声演员嘛!没想到接着演出的京韵大鼓、单弦等曲艺节目,也都受到热烈欢迎,有的节目还出现了返场的情况。演出之后,许多年轻人围住了曲艺演员,竞相向他们表示祝贺或请他们签字留念,场面十分感人。
中央广播说唱团的演出,为什么受到如此热烈的欢迎呢?主要是这台节目思想内容新。无论是说的,还是唱的,既有生活气息,又有幽默感,在笑声中使你受到启迪。演出不死板,形式活泼、节奏明快,呈现活跃的气氛。一位大学生说,过去除了相声没有看过其它曲艺节目,这次看了演出才感到我们民族还有这样好的说唱艺术。
由此看来,不能说八十年代的年轻人都不喜欢曲艺,关键是要有好的节目,同时要深入到群众中去,要培养年轻人对曲艺的兴趣。新担任团长的姜昆,决心把曲艺的老观众请回来,把新观众欣赏曲艺的兴趣培养起来。这种想法是非常好的。只要肯于下功夫,认真抓创作,有了好节目,培养锻炼了演员,曲艺是会兴旺的。


第8版()
专栏:知识角

少数民族乐器知多少
刘烽
我国少数民族乐器共有多少种,由于种种局限,始终不十分清楚。
1981年以来,中央民族学院少数民族文艺研究所的音乐研究人员,不避酷暑严寒,身背录音、照象器材,深入到祖国边陲的少数民族聚居区,进行科学考察,终于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现已初步查清,我国的少数民族共有近五百种民族乐器。
考察中还搜集到一些濒于失传的珍贵乐器和音乐资料,如布朗族、傣族的排笙,藏族的扎令和藏族筒钦的形象图谱——央义,对研究民族音乐史、乐器沿革及民族音乐的发展规律均有参考价值。他们还把考察成果编撰成《中国少数民族乐器志》(中文本)和包括汉族乐器在内的《中国民族乐器志》(英文本)。新世界出版社正着手出版这两本专著。


第8版()
专栏:银幕剪影

银幕剪影
《野山》(西安电影制片厂摄制)是根据贾平凹的中篇小说《鸡窝洼人家》改编拍摄的彩色遮幅式故事片。影片田园牧歌般地将一个看似俚俗,实则展示了当前变革中的农村生活的故事呈现给观众。
故事发生在秦岭深处一个叫鸡窝洼的山旮旯里,人们照老辈人的样儿生活惯了,日子清贫却很知足。唯有在山外见过点世面的年轻人禾禾,偏要没完没了地折腾,却又总是失败。好端端的媳妇秋绒终于离开了他。但他并没有气馁,还是继续折腾,先卖豆腐,再养柞蚕,后又养起了飞鼠。住在他上房的桂兰,也对山外的新鲜事充满好奇心,她同情也理解禾禾,并热情地帮助他。于是,引起了村里人们的风言风语,直闹得丈夫灰灰也和桂兰离了婚。憨厚的灰灰的生活准则就是:“当农民就得一辈子向土坷垃要吃要喝”。能守家,会过日子的秋绒看中了这一点,很快他们两人便组成了新的家庭。禾禾在外边跑运输,不久就挣下辆手扶拖拉机开回村里,并找到了桂兰,两颗火热的心也终于紧紧地靠在一起了。他们在坡顶盖起了宽敞的新房,拉上了电灯,买回了电磨,日子一天比一天富裕起来。夜晚,鸡窝洼里上上下下亮起了灯光,而最亮的就数那坡顶的新屋了。 (翁立)(附图片)
桂兰慷慨地拿出自己的“私房”,支持禾禾养柞蚕。


第8版()
专栏:出版动态

出版动态
△湖南人民出版社最近出版了《艺海春秋丛书》。这套艺术家传记首批出版的有《张君秋》、《袁雪芬》、《赵燕侠》、《魏喜奎》、《姚璇秋》五种。
(文千)
△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黄绮教授的力作《黄绮书法刻印集》最近问世。本书精选了作者的书法篆刻作品一百余件。 (蒋慧卿)


第8版()
专栏:

顿悟
  英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