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12月13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敢于实事求是的一个范例
——重读刘少奇同志《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王光美
在《刘少奇选集》下卷出版前,我又重新阅读了少奇同志的一些讲话记录、文章、手稿等,引起不少回忆;特别是经过十年浩劫,再学习这些文章,我对少奇同志的思想、品德和作风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更增加了对他的崇敬。1962年《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是引人入胜的篇章之一,我反复读了几遍,这篇即席发言深刻生动、语重心长,通篇贯穿着实事求是精神,不少观点、提法对毛泽东思想作出了重大贡献。
1962年1月举行的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是党中央召集中央、省、地、县委书记参加的四级干部会,习惯称为“七千人大会”。根据毛泽东同志指示,会议由主持党中央一线工作的少奇同志代表中共中央做主报告,即《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报告》。这篇报告由中央负责同志共同商定,以后又反复征求有关方面和各大区负责人的意见,由少奇、恩来等同志多次讨论修改,字斟句酌,最后送毛泽东同志审阅定稿。会前,毛泽东同志对少奇同志说,代表中央的报告已印发,不必在会上念了,你口头敞开讲讲,可以加深大家的理解。少奇连夜写了发言提纲,在书面报告的基础上,提到不少事例,有些新提法是未见诸书面报告的,但也都同毛泽东和一些负责同志谈论过。《讲话》正确分析了形势,根据实际情况研究了客观规律,总结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勇于承担责任,找出改进工作的办法,突出讲的是实事求是与群众路线问题。
少奇同志这篇讲话是来之不易的。
1961年3月,中央在广州召开会议,与会同志对全国形势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经毛泽东同志几次直接给农民写信和中央三令五申的指示和批评,“左”倾错误已得到纠正,群众生产和生活已大有好转。另一种反映则是退赔问题远未解决,农村情况还很严重,最困难的时期尚未过去。两种意见各有各的材料、依据和数字。要制定正确的政策,必须掌握真实的情况,作出实事求是的判断。因此,在会上党中央、毛泽东同志特别强调要加强调查研究。
会后,少奇、恩来、朱德等同志先后带头下乡蹲点搞调查。离广州前,少奇同志约了中南局书记和湖南省委书记谈话,说这次去湖南乡下,我不住招待所,采取过去苏区的办法,直接到老乡家,睡门板、铺禾草,不扰民,又可深入群众。人要少,一切轻装简行,想住就住,想走就走,一定要以普通劳动者的身份出现。
1961年4月1日到5月16日,一些同志和我随同少奇同志到长沙县天华大队和宁乡县炭子冲大队等地蹲点调查。少奇同志走家串户,找干部、群众谈话,召开大、小座谈会,查看山林、水塘、屋场、食堂、病院、集市、水库、社队企业;工作人员则进行家访或参加田间劳动。前后四十四天。
调查是为了认识世界,加以分析,找出改造世界的办法。少奇说过调查研究的目的有三个:一是了解中央实行的政策是否正确,如公社实行的粮食政策、供给制、公共食堂等等,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不正确;二是已实行的政策够不够,出现什么新情况,要根据新情况来修改政策,使它完善;三是要根据发现的新问题,提出应订些什么新政策。所以,关键就在于敢不敢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首先得从实际出发,弄清什么是真实情况。而了解实情,有时在有些地方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次次错误的过火的斗争,搞得不少人不敢讲真话,有的也不让人讲真话。常常遇到这样的单位,负责人护短,特会来事,处处迎合上级的意图;有的怕上级发现他们的缺点,搞一套封锁消息的办法,或写报喜不报忧的假报告,或召集积极分子开会布置汇报口径,甚至把有意见、敢说真话的人事先调开。所以,少奇同志感慨地说:我身为党的副主席、国家主席,想了解点真实情况还这么难,可见了解真实情况不只是开个座谈会、听听汇报就能办到的,有时得经过曲折的斗争,需要有充足的勇气!
要了解真实情况,就得听取干部和群众的意见,正面的、反面的都要听。想让人说真话,首先要听得进真话,听得着不同意见。少奇同志多次提醒干部们,不要怕人讲闲话。有人当面不敢讲,背后讲几句闲话,你们又去追问为什么当面不讲,背后乱讲,这样就闭塞了自己耳目。不敢直接同你们讲,同你们的亲戚讲一讲,不是也可以听到人家的意见吗?他讲的对,好嘛,接受。即使讲错了,也伤不着什么。如果背后也不敢讲,你们就什么意见也听不到了。那两年有一种反常现象,说真话的受压制打击,说假话者反被提拔重用(周恩来同志在讨论书面报告时说过:当时提拔了一大批惯会刮风、拍马、吹牛的“风马牛干部”),有些假话还是上面逼出来的。上面说粮食过关了,下面就到处“放卫星”;上面说一大二公好,下面就这也大办、那也大办;上面说亩产八百斤是左派,下面就说亩产七百斤为右倾。似乎这就是“紧跟”。否则,“右倾”的帽子扣下来,谁受得了!如果不能真正做到“言者无罪”,无论怎样提倡“顶风”都是无济于事的。因此,少奇同志说:少数人顶,确实顶不住,大家顶才能顶住!要顶住瞎指挥等等歪风,最重要的一条是实行民主。如果不讲民主,仅仅提倡“不怕开除党籍,不怕丢官,不怕坐牢,不怕离婚,不怕杀头”的犯颜直谏,除了历史上多几个烈士,是不会有其他作用的。
实事求是,还要敢于承认事实,不能先入为主,带着框框去搜罗某些事例来印证自己的观点。有时收集了一堆材料,费时不少,还是不能判断什么是真实的,什么事是该办的或不该办的,或该办但尚无经验因而有缺点需要改进的。这是由于思想上有了框框,无法正确分析问题,也就不能及时改正缺点和纠正错误。例如:“成绩是主要的、缺点是次要的”,“分清九个指头与一个指头”。用这些框框来硬套,出了多大的问题也只是“一个指头”,而且这一个坏指头一晃也成了好的,如此指导工作,怎能不出乱子。所以少奇同志主张,各地有什么倾向反什么倾向,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自己总结工作成绩与缺点,是二八开就是二八开,是三七开就是三七开,倒三七的地方也有,这没什么可怕,可怕的倒是自我开脱责任,明明错了还要坚持。
少奇同志认为,切不可把好事办成坏事,决定重大政策尤其要慎重,要有充分根据。充分估计到客观可能,不做那些确实做不到的事情。既然不懂得,就要虚心一点,胆子不要那么大。不懂,又要装好汉,情况不明决心大,是要闯祸的。万一事情办坏了,就要认识错误,承担责任,总结经验,彻底改正。没有这个前提条件,坏事只能恶性发展,不可能自然地向好的方面转化。如,农村办食堂,最初是农忙时办,很受群众欢迎,继而常年办,多数群众就不那么高兴了,一下子又要求全面铺开,还要以食堂为中心成立洗衣、缝补、服务组等。有的地区还要求以农村食堂为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中心,全面组织人民生活,给食堂以无法承担的任务。在1959年庐山会议以后,食堂又被称为“社会主义阵地”,变成了死框框,办不办食堂居然成为路线斗争的焦点。风越刮越大,危害也越来越大。其实,大锅大灶和小锅小灶怎么能决定社会性质呢?少奇从调查中发现,农村公共食堂搞平均主义,是违背社会主义根本原则的,既不利于生产,又不利于生活;加上干部多吃多占,更易激化同群众的矛盾,实在不应该再办。少奇这样说:要不要办农村公共食堂,双方都是可以找到一些理由的,有哪些缺点,哪些优点,这没有什么用处,因为它根本不该“大办”。在干部和群众经过认真讨论、解除思想顾虑之后,少奇毅然决定解散农村公共食堂,并提出实行农村生产责任制,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同时解决了房屋、山林、自留地、开放农村集市等问题,因而农村生产很快就出现了新气象。
还有一些人惯用“错误难免”来回避矛盾。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们确实是不熟悉的。例如经济计划,按比例发展,还有技术问题,都不熟悉。工业、农业搞多少,钢铁搞多少,也不是很快就懂得。工作中出现失误,有些是不可避免的。少奇同志说,经过多年摸索,才弄懂马克思说的一句话:发展工业就看农业能够提供多少剩余粮食。有多少商品粮,相应搞多少工业和文教事业。摸到“以农业为基础”这个规律,作为发展国民经济的指导思想,付出过相当大的代价。但是,如果工作作风好,工作方法对,许多损失又是可以避免的,错误也可及时纠正。只是用没有经验来解释犯错误的原因,实际就是推脱责任,缺乏实事求是之心。少奇同志说: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我们没有经验,倒没有犯严重的错误,到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有了一点经验,反而犯了严重的错误。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我们不少负责同志不够谦虚谨慎,有了骄傲自满情绪,违反了实事求是的精神。
湖南那两年,虽不是风调雨顺,但并没有发生严重的自然灾害。造成困难的原因,群众普遍认为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任务和政策发生了矛盾,干部为了完成任务,就顾不了政策。群众对基层干部特别有气,埋怨坏事尽是他们干的。基层干部也是一肚子火,有的收入少,回家挨老婆的骂,还提心吊胆地怕上边打棍子。因而,少奇同志说,当任务与政策发生矛盾时,绝不能强迫命令,办客观条件所做不到的事。做为一个执政党的党员,绝不能脱离群众,如果置群众的饥饱与生死于不顾,那就完全背离了我们革命的目的就会走向自己的反面。他主张扎扎实实算一回损失帐,算得大家疼一下,实际上也是给基层干部撑腰壮胆。在同炭子冲农民谈话的时候,他还坦率地作了自我批评:将近四十年没有回家乡了,很想回来看看,回来了,看到乡亲们的生活很苦,我们工作做得不好,对你们不起。恐怕旱有点影响,但不是主要的,主要是工作中犯了错误。我看不能完全怪基层干部,上边要负主要责任。县、省、中央都有一部分责任。有的是中央提倡的,如大办食堂,大办水利,大办万头猪场,因此,根子还在中央。在长沙县天华大队群众大会上,从国家主席、省委书记、县委书记到基层干部,都作了自我批评,主动承担责任,报社记者也检查了报道失实的错误。那天,我们党的各级干部真心诚意、深刻沉痛地向农民群众当面道歉,这也许是历史上的一次“创举”吧?
少奇同志一贯认为正确的工作方法是走群众路线,形式主义的大轰大嗡,违背群众的利益,绝不是群众路线,所以,不能因为不搞大轰大嗡,群众路线也就不要了。少奇同志非常善于体察群众情绪,常常不声不响地仔细观察人和事,从对方是笑脸还是苦脸,是鼓着眼睛还是眯着眼睛,是昂着头还是低着头,去探求他们的真意。1961年在湖南调查时,通过大大小小的调查会和个别谈话,群众渐渐消除了戒备心理,主动找他谈心,连母猪不下崽、鸡婆不生蛋这类家长里短,都想一吐为快。少奇同志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发表意见就能有的放矢。他对许多觉悟水平高的同志,批评起来是不留情的。但是,当他用道理说服一般人的时候,他的耐心也是少有的。我经常见到他同基层干部谈话,完全是恳请的口气:“讲点民主好不好?”“叫人把话说完好不好?”“这样办行不行?”要求干部敢于鼓励、支持群众讲真话,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
当时,干部和群众关系非常紧张,强迫命令、打人骂人的现象很普遍;基层党组织什么事情都管,都干涉,连人口死亡数字统计出来了,还要“压缩平衡”,不许如实上报;动不动就用专政手段,什么机关都可以打人捕人,没有个章程,把人民内部问题当敌我问题管了;不少人认为“左”比右好,做事宁“左”勿右,不留余地。少奇同志觉得当时的主要问题是混我为敌,这是一种十分危险的倾向。用敌对手段处理人民内部问题,甚至党内问题,这样处理的结果,不仅不会解决矛盾,相反会使矛盾更加激化,甚至造成分裂。
少奇同志一贯认为,在人民内部矛盾与敌我矛盾混淆不清的时候,首先应按人民内部矛盾处理,这样比较妥当,不会伤害好人。绝不可把敌我矛盾扩大,不能用处理敌我问题的办法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相反,只要是没有危险的,倒是可以用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办法来处理敌我问题。确定一桩事件是不是反革命性质,关系至为重大,它涉及一批群众,会牵连很多亲属,可不能随便给人家扣反革命帽子。反革命应该越打越少,搞不好会越打越多。他说,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最好方式是批评和自我批评。我们时刻不要忘记,我们的目的是团结。团结需要双方努力,而分裂只要一方就可以了。所以,少奇历来主张,在人民内部,要说服不要压服,要疏导不要堵截。
少奇同志这篇实事求是的讲话,受到与会同志的赞赏,讨论很热烈。七千人大会以后,全党团结一致,紧密依靠群众,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调整经济的方针,社会主义建设逐步重新出现欣欣向荣的局面。
重读这篇文章,我心情特别激动,思绪万千,既为往事而感慨,又为今天而深受鼓舞。如果照七千人大会的方针坚持下去,很可能出现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可惜为时不久,历史出现了回流。这种生动活泼的局面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才得以实现。现在党中央的一系列政策,正是过去多年实践的总结,并经过实践检验,证明是正确的。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从许多方面来说,现在我们还是把毛泽东同志已经提出,但是没有做的事情做起来,把他反对错了的改正过来,把他没有做好的事情做好。现在的党中央真正做到了实事求是,不仅为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平了反,更重要的是按照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端正党风,勇于改革,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党的指引下,我们终于走上一条康庄大道。


第5版()
专栏:

关于深圳经济特区发展战略的探讨
戴园晨 沈立人
深圳经济特区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刻
深圳建立经济特区不到六年。在建立经济特区之前,深圳虽然具有毗邻香港的优越地理位置,但由于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有优势也不能利用,搞了三十年仍是经济落后的边陲小镇。建立经济特区后,深圳成为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前哨,发挥了自己的优势,被称作是平地堀起的一座新型城市。
但是,前一时期深圳的经济毕竟还是处于草创奠基阶段,基本上还是属于内向型的。应该指出,深圳经济的这个内向的发展阶段是很难逾越的,但又不能停留在这个阶段上。其所以很难逾越,是因为不可能设想经济特区一成立,便能建立起外向的经济、现代的工业。那种把特区建设还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看成特区建设遭到失败的论点,是对特区发展初期面临的条件了解不深而形成的误解。其所以不能停留在这一发展阶段上,是因为这和国家设立经济特区的本意相违背。这样继续下去,深圳将成为“软骨美人”,经济发展中的矛盾会越来越多。深圳1984年出口二点六五亿美元,进口八点零七亿美元,当年贸易外汇缺口五点四二亿美元,即使加上外资引进、旅游服务收费以及地销商品收取外币的收入,也还不能抵补缺口。深圳1984年工业产值已达到十八亿元,可是半数是装配性的电子工业产值,属于进口零部件组装成品内销的内向型工业。装配线引进越多,今后进口零配件需要的外汇也越多。目前我国存在着工业品的国内市场价格远高于国际市场价格的落差,停留在内向型的特区经济可以从价格落差中获得较高的利益和较快的发展,然而却避免不了深圳特区靠赚内地钱发家之类的责难,加深特区与内地的矛盾。目前深圳经济特区已经处在从内向型转到外向型的关键时刻,应该及时树立新阶段的发展目标。
在这里,先要弄清楚什么是外向型。我们认为,外向型的主要标志是:一、资金来源以利用外资为主。考虑到基础设施和文教卫生事业建设的投资主要来自内资,所以用外资占全市投资的比例来考察是否做到以利用外资为主,是不确切的。重点是要看工业投资中的外资所占比例是不是超过了半数,在工业所有制结构方面中外合资和客商独资的工业企业是不是占主要地位。二、产品要以外销为主。现在深圳经济特区的工业产品主要是内销的。今后的目标是要从向内推销转到向外打出去,在剧烈竞争的国际市场上站稳脚跟。大体上,出口的特区产品逐步达到占特区企业商品产值的70%以上,便可以说已经实现从内向型到外向型的转变。三、进出口贸易的外汇收支应该平衡并有顺差。现在深圳经济特区的外汇收支虽然是自求平衡的,但因为进出口贸易逆差很大,在千方百计组织外汇平衡过程中产生了不少副作用,因而需要努力扩大出口创汇,从根本上改变目前因内向而形成的外汇紧缺状况。
有筛选才能实现转型
深圳特区经济发展中市场调节的因素比较大,不论外商来投资还是内联单位来投资都带有相当大的随机性,不能由国家计划加以硬性规定。深圳的同志也为此而很感烦恼。计划要求发展的人家不愿意来,计划不要求发展的人家却来了,人家的投资意向和发展战略的要求拧着,那又怎么能实现从内向型到外向型的转变呢?
由此说明,即使是经济特区的发展,也不能单靠市场调节去实现向外向型的转变。特区经济发展要外引内联,但是发展方向不能被外商的投资意向所左右,同样也不能被内联单位的投资意向所左右。外商来投资往往看中的是我国广阔的国内市场,内联单位来投资往往着眼于利用国内外价格落差获取厚利。如果来者不拒,任其自由发展,便会继续扩大经济的内向。所以,必须加强特区经济发展的宏观控制和计划指导。
正因为这样,今后经济特区的发展项目一定要经过筛选。筛选的方法,可以根据特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拟定中长期的具体规划,指导各部门的经济活动,据此对外引和内联项目进行把关;也可以列出一批需要发展的项目单子进行招标,不能多头审批或看情面审批,不加筛选。与此同时,还需要运用经济手段来调节,如实行差别税率、差别利率等。现在对外资进来不分行业给予同等的减税免税优惠,这在外商裹足不前的时候是允许的,但是它对经济结构的合理化起不到好的作用,有必要作适当的改进。
为了适应转型的要求,对于新进来的项目要筛选,对于已经建起的工业也要进行调整。当前首先要抓好电子、食品、轻纺工业的调整。电子工业要适当压缩一般性内销产品的生产,加快技术先进、性能好、卖价俏、有出口竞争能力的元器件和整机的生产,开发自己的产品系列,逐步从后工序向中工序、前工序发展,并从主要生产消费类家用电器逐步转向投资类电子产品的生产。食品工业是一个很有前途的行业,要根据香港与海外市场的需要,充分利用珠江三角洲地区和全国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大力发展有中国特色尤其是有广东特色的食品,创造一系列能够打入国际市场的拳头产品。轻纺工业产品繁多,应当集中力量把国内一些传统产品和名牌产品在特区梳妆打扮,加工升值,创出一批面向国际市场的高档产品。在筛选的过程中,要把采用先进技术放到重要位置上,要大力发展技术、知识密集型工业和高科技产业;但也应当看到,在今后的产业结构中,真正的技术、知识密集型工业和高科技产业只能是重要而比重并不很大的部分,要实现外向型,重点还是要放在用现代先进技术装备起来改造过的传统工业上。
适当减速,才能顺利进行转型和筛选
深圳经济特区在前几年实现了超高速的发展,1984年全市工业总产值达到十八亿元,较1979年增长二十八点八倍;社会商品零售额二十点四五亿元,增长十五点一倍。今后是继续保持超高速发展,还是适当控制和减慢发展速度,这是在讨论发展战略过程中很容易引起争论的问题。
我们认为,深圳经济发展应当适当减速。因为要转型,要筛选,必然会影响速度。对速度的要求低一些,将有利于加强选择性,不符合发展战略要求的项目可以拒绝进来,已经进来的可以进行调整或者在竞争中淘汰。这样,转型和筛选的文章才比较好做。
处理速度和转型、筛选的关系,其实质是处理地区经济发展和全国发展总战略对地区要求的关系问题。从深圳本身的经济发展看,由于基础差、人才少,搞工业尤其是搞外向型的工业很难,不如利用交通方便、信息灵通的有利条件,发展进出口和转口贸易与发展内向型的工业来得快,赚钱多。但是,国家设立和发展深圳经济特区,目的并不在于要多一个几十万或者近百万人口的城市,要建立新型工业基地也不一定非得建在深圳。国家的目的在于通过它扩大对外经济关系,更好地吸收和引进国外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使它成为技术、知识、管理和对外开放的“窗口”。这样,深圳经济特区就不应单纯追逐本身的发展速度,而要看是不是为全国发展总战略服了务,并在此基础上求得深圳本身的发展。从全国发展总战略考虑,深圳特区的经济发展宁肯减慢点速度,也一定要尽快实现转型。
不宜用含混提法冲淡转型的要求
有的同志认为经济特区的发展不应当以“内向型”或“外向型”作为目标模式,主张实行“两张扇面、一个枢纽”的“开放型”特区经济模式。对此,我们认为还需要进行商讨。
大家知道,对外经济联系总是有出有进的,内向型和外向型是指发展战略的重点,是指往哪方面使劲,是实行出口导向还是进口导向的战略。因此,提出以“外向型”作为深圳经济特区的目标模式,意味着要实行出口导向的战略,含义很明确。这比笼统地提“开放型”要恰切些。
这是因为:一、开放型是区别于封闭型的经济发展战略,它本身没有进一步区分开放以后是让出国内市场的内向型经济还是打入国际市场的外向型经济。二、“两张扇面、一个枢纽”是所有沿海开放城市和经济开放区都应该起到的作用,它对于实行特殊优惠政策的经济特区并没有提出更高的要求。三、所谓开放型模式也没有充分反映深圳经济特区从现在起应该努力争取的转变,它可以为人们作各种各样的不同理解,因而可能使人们放松对特区的更高的要求,从而丧失转型的大好时机。
应该看到,深圳经济特区要实现从内向型到外向型的转变正面临着相当大的难度。但是,这个坡是一定要爬的。国家对经济特区实行了不同于沿海开放城市和经济开放区的特殊优惠政策,深圳经济特区的起步又最早,因而,对深圳经济特区的外向程度的要求更应该高一些。否则,深圳经济特区就没有它的特色,与沿海港口城市差不多,也就不成其为经济特区了。因此,尽管难度大,仍应当努力去争取,不宜用双向型、开放型等比较含混的提法模糊转型的要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