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12月12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节省行政开支 减轻农民负担
怀柔县对乡镇机关精简定编
一年可节省行政经费五十多万元
本报讯 通讯员郭吉东、记者赵兴林报道:北京市怀柔县对全县乡、镇机关精简定编,工作人员从一千三百五十五人减少到九百五十人,隶属乡、镇的各种公司也从一百二十六个减少到三十二个。这一措施,一年即可节省行政经费开支五十多万元。
近几年,怀柔县的乡、镇机构增多,脱产人员急剧上升,加重了农民负担。
今年7月,怀柔县委、县政府对近几年各乡机关工作人员增长及其占用乡企业利润的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分析:1984年各乡的行政经费开支除了县财政拨款和县直单位补贴专职干部的经费外,还从乡镇企业支付了一百一十二万元,占全县乡镇企业利润总额的20%。有的乡因机关经费开支过大,乡办企业无法承受。其中碾子乡去年乡办企业净利润一万二千元,而乡机关行政经费开支则是全部乡办企业利润的四点七倍。
县委、县政府下决心精简机构。他们本着政、企分设的原则,保留了各乡农工商联合总公司,撤掉那些不是经济实体、对农村经济发展又不起作用的分公司。在确定人员编制时,县有关部门综合考虑了各乡的工作量、人口、交通和经济发展状况诸因素,制订出各乡机关人员编制定额,并明确规定,精简之后,由乡选聘的干部乡里有权调换,但不能随意增加编制。目前精简定编工作开展比较顺利,被精简的三百多名干部,有的办了离休退休手续,有的进了乡镇企业,有的回村务农,做到人尽其力,各得其所。长哨营乡精简的三名干部到乡贸易货栈任职后,积极改进经营管理,扩大购销业务,一个月之内企业盈利一万元;城关乡精简的三名干部分别到三个村任职,加强了这三个村党支部的领导。继续留在乡镇任职的干部,由于职责分明,今年秋季种麦时节,一些乡干部把行李搬到农村,检查督促收秋种麦进度,并帮助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困难。


第4版()
专栏:

树立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风气
本溪市积极开展普及法律常识工作
本报讯 辽宁省本溪市在群众性的普及法律常识宣传教育工作中,取得可喜成绩。县以上干部普及法律知识工作已基本结束。学法、守法、执法的良好风气已在全市初步形成。
为在全市城乡普及法律常识,早在去年8月,中共本溪市委就制订了《本溪市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三年规划》。为使领导干部先学一步,市委在党校、经济干部学校,先后举办六期部、委、办、局级以上领导干部法律轮训班,有80%以上的领导干部参加了学习。进而,又组织全市县级以上干部学习了宪法、刑法、刑事诉讼法、经济合同法等十个法律。经过四次统一考试,现已有90.2%的县级以上干部拿到了结业证书。在各级领导干部学法的基础上,组织一般干部和广大群众学习法律常识。到目前为止,全市一般干部和广大群众已学完了宪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治安管理惩罚条例等法律或法规。经考试,成绩也比较好。大、中、小学也都把普及法律常识纳入教学计划,开展灵活多样的遵纪守法教育或设置系统的法制课。为加强普及法律常识工作,本溪市建立了由市委书记牵头,各级党委领导和学法积极分子一万八千多人组成的法制宣传队伍。他们经常通过各种形式向人民群众进行法律常识的宣传教育。群众性的学法活动,促进了社会风气和社会治安明显好转。文明单位、五好家庭增多,依法治厂、治村、治店、治校的单位越来越多。最近市委提出,明年要由普遍学法转向普遍用法。县以上干部要结合本职业务学习有关专业法律、法规;一般干部和群众分别在明年上半年到后年学完十个基本法,以保证三年内在公民中基本普及法律常识。
(里烽 刘贵军 蔡步松)


第4版()
专栏:

人大侨委工作座谈会指出新时期侨务工作的重点
加强侨务立法 服务四化建设
新华社厦门12月10日电 (记者刘国柱)加强侨务立法,特别是涉及华侨的经济立法,通过法律手段切实保障广大华侨和归侨、侨眷的正当权益,为四化建设服务,是我国新时期侨务工作的重点。这是为期六天于今天在厦门结束的人大侨委工作座谈会上代表们一致的看法。
会上,来自广东、福建、浙江、河北人大华侨委员会以及江西、甘肃、广西人大的代表,互通情况,交流经验,共同探讨了如何开创侨务工作新局面的问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人大华侨委员会主任委员叶飞,全国人大华侨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何英,分别就新时期我国侨务工作重点的转移和如何做好人大华侨委员会工作作了发言。
会议认为,当前侨务工作的形势同我国政治、经济形势一样,是建国以来最好的时期之一。侨务工作的重要性已为全党全国各部门所逐渐认识。
代表们指出,广大海外侨胞历来有爱国爱乡的优良传统。近年来,他们的爱国热情日益高涨。座谈会上交流的情况还表明,据全国二十四个省、市、自治区不完全统计,目前由各地侨联兴办及扶持的企业已有二千八百多家,比一年前增加四点六倍。侨联的经济活动已由沿海省份扩展到内地边疆。
座谈会认为,认真地落实侨房政策和归侨知识分子政策是关系侨心向背的大事,各地应当抓紧妥善处理。


第4版()
专栏:

昌乐县在整党中纠正乱购小汽车歪风
封存和收缴了超出规定的二十一辆小汽车
新华社济南12月10日电 (通讯员刘命信)中共山东省昌乐县委和县政府在整党中制止和纠正乱购小汽车的不正之风,封存和收缴了二十一辆小汽车。
近一两年,昌乐县购买小汽车成风。全县八十六个局以上单位中,有不少不应配车的单位先后找各种借口买了车。一些可以配车的单位也以大车换小车,以旧车换新车,以国产车换进口车,而且车的数量也逐步增多。有个单位只有十几个人,却买了吉普车、工具车、小轿车、面包车。有个乡欠国家贷款二十多万元,却不惜以八万多元的高价买车。由于车多,有些干部无车不出发,有的干部甚至用公车探亲访友,游山玩水,群众对此反映强烈。
整党开始以后,县委和县政府决心纠正这种不正之风。县里成立了清查小组,对各部门占有小汽车的情况进行了清查登记。在此基础上,县里于10月14日向全县发出了《关于制止和纠正乱购小汽车的不正之风的意见》,规定指出,全县超出规定购的小汽车一律由县交通部门检验,属车况差、耗油大的就地封存;车况好的由县政府收缴后统一调配使用。目前全县已封存汽车十二辆,收缴汽车九辆。
县委、县政府还明确规定:下基层一般不坐轿车。任何个人不准用公车办私事。10月中旬以来,全县掀起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高潮,县长王继东、县委副书记郝雨东等负责同志骑自行车到各工地检查工作,受到了干部、群众的好评。


第4版()
专栏:

车无华盖人有志
新华社记者 赵苏
北京军区某集团军武器装备现代化程度之高,在全军是第一流的。可这个集团军军长、政委的工作用车,却仍然是用了多年的普通轿车。在有人热衷于车子更新换代的情况下,这种车显然有点“土气”了。军长、政委自己却觉得,有这样的车坐就很不错了,平日还舍不得用呢。
他们外出开会、检查工作,只要有火车,一般不带小车。管理部门有时主动提出派车,他们都不答应:“有火车,何必再浪费汽油!”8月间,政委要到外地看望部队,没有买到软座和卧铺票,管理处长很为难。政委却说:“没关系,有坐就坐,没坐就站,走!”他手持“站票”上了车。有时需要坐汽车,他们也是能合坐就合坐,尽量少派车。参加外面的集体活动,他们常和机关干部一起坐大轿车。前些日子,军长带领三名机关干部乘小车下部队检查工作。一位参谋怕挤了首长,上车时有些迟疑。军长让大个头的一位处长坐在前边,自己拉着另两名干部挨肩坐在后面,一路上说说笑笑,上下级之间更亲密了。
小车排的司机告诉记者,首长坐车下部队,途中见到有步行的干部战士,只要车上能挤下,总要捎上他们。这样的事,已记不清有多少次了。平时上下班,到礼堂开会,到招待所看人,他们都骑自行车。至于家属子女,更不动用公车。 
今年8月,有人表示可以按平价拨给他们两台“尼桑”。没多久,购车指标就下来了。对送上门来的这两台高级轿车,机关有的同志动心了:“机会难得,买吧,买一辆也行!”一向很注意倾听群众意见的两位军领导,这次却很干脆地拍了板:“车子一辆不买!”
汽车、火车、自行车,就是不坐豪华车。
记者请军长、政委谈谈想法,他们说,道理很简单,国家还不富裕,现在还是创业时期,艰苦奋斗的作风不能丢。一个党的高级干部,如果忘记了党的事业,忘记了肩负的责任,一味追求什么舒适、豪华,难免有一天要“翻车”!


第4版()
专栏:

我国近年制定三百二十七项经济法律和法规
新华社广州12月11日电 (记者杨国钧)我国经济立法工作正在日益加强。自1979年以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国务院已颁布了四百零九项法律、法规和具有法律效力的法规性文件,其中三百二十七项是经济法律和法规。这是记者从昨天在这里开幕的全国第二次经济法理论工作会议上获悉的。
国务院经济法规研究中心负责人、中国经济法学会会长顾明在会议开幕式上说,中国在加强经济立法的同时,经济司法、经济法理论研究和国际间的经济法学术交流也出现了一个欣欣向荣的新局面。
他说,今年1至9月,全国三千多个法院的经济审判庭审理了十五万一千八百多起经济案件,比去年同期增加了一点六倍。这充分表明了人们的法律意识和用法律手段管理经济、处理经济纠纷的观念在不断加强,也说明了越来越多的企事业单位和公民已注意了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合法的经济利益。他说,为了使经济法制进一步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需要,国务院所属绝大多数经济部门都设立了经济法制工作机构。
顾明谈到,在过去两年中,中国已与美国、联邦德国、日本、澳大利亚以及一些欧洲共同体国家的经济法律专家、学者就投资法、贸易法、票据法、破产法等一系列经济法律问题举行了学术讨论会。这些经济法学术交流,为增进国际间的经济技术合作和扩大贸易往来起了推动作用。
来自全国二十九个省、市、自治区的三百多名代表出席这次会议。


第4版()
专栏:

中国欢迎巴黎统筹委员会放宽对中国出口审批程序的限制
新华社北京12月11日电 外交部新闻发言人今天在新闻发布会上说,中国欢迎巴黎统筹委员会放宽对中国出口审批程序的限制。
但是,他说,巴黎统筹委员会对我国的歧视性限制还未消除,这与“巴统”成员国同中国的友好关系还不相称,对这些国家与中国的双边科技合作的进一步发展也很不利。
他说,中国对于友好国家在这方面所做的努力表示赞赏,希望这些国家继续努力,推动“巴统”进一步放弃并早日全部取消对中国的限制。
在回答中国方面对美参院通过了参议员格伦关于中美核能合作协定的提案有何评论的问题时,新闻发言人说,中国政府注意到12月9日美国会参议院通过了参议员格伦的提案。这个提案竟提出了单方改变中美和平利用核能合作协定实质性条款的无理要求。
他说,中美和平利用核能合作协定是经过两国政府长期磋商和多次谈判的结果。协定规定以外的任何单方面的附加条件都是完全不能接受的。
有记者问到对英国退出教科文组织,中国政府方面有何评论时,新闻发言人说,我们对英国政府决定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感到遗憾。
他重申了中国对教科文组织及其目前进行的改革工作的支持。他说,我们一贯重视这个组织的普遍性原则,希望英国能重新回到教科文组织中来。


第4版()
专栏:

姬鹏飞和香港总督尤德会晤
本报香港12月11日电 记者黄幸群报道:国务委员姬鹏飞今天上午和香港总督尤德在总督府会晤,他们都希望香港继续繁荣和稳定。
在近两个小时的会晤中,尤德介绍了香港目前的发展情况。姬鹏飞介绍了起草基本法的时间安排和程序。他们满意地注意到,中英联合声明签署一年来,双方在执行联合声明的初期取得了进展,并表现了合作精神。会晤中,还就目前情况及未来发展交换了意见。他们两人都认为,这样的交换意见是有益的,应继续进行;并表示有信心和决心通过全面和准确地执行联合声明来促进香港的稳定和繁荣。
晚上,尤德为姬鹏飞一行举行了宴会。尤德在讲话中说:“香港与大陆近年的直接贸易和转口贸易的迅速增长,已成为香港经济命脉中一个受欢迎的、重要的新因素”。他说,姬鹏飞将会在同各方面的接触中听到各种意见,他将“在香港社会中发现一种团结力量,就是决心保持香港的稳定和繁荣,并使联合声明成功”。
姬鹏飞在讲话中说:“联合声明签署一年来,香港人心日趋稳定,经济情况和社会情况都比较好,中英联合联络小组和中英土地委员会正在顺利地进行工作,我希望并且相信,在今后的岁月里,我们和英国朋友们一定会继续本着友好合作的精神,为全面准确地贯彻中英联合声明,为维护香港的稳定和繁荣,为1997年政权的顺利交接,继续作出各自的努力。”
午间,市政司钟逸杰在官邸设宴招待姬鹏飞一行。
在中午和晚间的宴会上,姬鹏飞同一些港府官员、立法局议员和社会各界人士见了面。


第4版()
专栏:

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我军卓越的政治工作者
谭冠三同志在成都逝世
新华社成都12月11日电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我军卓越的政治工作者、原成都军区顾问谭冠三同志,因病于1985年12月6日在成都逝世。向谭冠三同志遗体告别仪式今天在成都举行。
胡耀邦、邓小平、赵紫阳、李先念、陈云、彭真、徐向前、聂荣臻、乌兰夫、习仲勋、杨尚昆、杨得志、余秋里、秦基伟、宋任穷、王平、宋时轮、段君毅、耿飚、姬鹏飞、黄镇、阿沛·阿旺晋美、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韩先楚、张爱萍、洪学智、帕巴拉·格列朗杰、杨成武、陈再道送了花圈。
叶剑英、黄克诚也送了花圈。
送花圈的还有: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全国政协、最高人民法院、中共中央组织部、解放军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成都军区、四川省、湖南省、西藏自治区等党政军领导机关。
哀乐声中,阿沛·阿旺晋美、万海峰、傅全有、杨汝岱、蒋民宽、张向明,以及人民解放军指战员,缓缓步入告别大厅,向谭冠三同志遗体告别。
谭冠三同志是湖南省耒阳县人,1901年生,1926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为中共正式党员,是我党在湘南地区早期从事农民武装斗争的组织者之一。他参加过秋收起义、湘南起义、井冈山斗争和二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和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谭冠三同志历任抗大秘书科长,冀中军区政治部、三纵队政治部副主任,冀中军区一分区政委兼七支队政委,冀中南进支队政委,冀中纵队政治部主任,汝南工委书记,豫皖苏八地委书记兼分区政委,军政委等职务,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建国初期,谭冠三同志奉命率部进军西藏。他在担任西藏军区政委、中共西藏军区委员会第二书记、西藏工委第二书记、监委书记等职期间,正确地贯彻执行了党的民族政策,卓有成效地团结了大多数西藏上层爱国人士和藏族同胞,为促进西藏的民主改革,实现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建设西藏,繁荣西藏经济,巩固西藏边防,作出了卓越贡献。
1966年底,谭冠三同志调任最高人民法院第一副院长、党组第一副书记后,在极端险恶的情况下,为保护老干部和广大群众,同林彪、“四人帮”反革命集团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受到林彪、“四人帮”的残酷迫害。他在被关押期间,面对“四人帮”的淫威,坚持原则,毫不屈服,表现了共产党人光明磊落、刚直不阿的崇高品德。
谭冠三同志一贯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共产主义事业,忠于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他作战勇敢,工作积极,卓有成效地完成党所赋予的各项任务;他服从组织,遵守纪律,识大体,顾大局,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和名誉地位;他禀性耿直,胸怀坦荡,作风正派,严于律己,宽厚待人,富于自我批评精神;他生活俭朴,平易近人,联系群众,关心同志,深受广大群众的爱戴。1955年,他被授予中将军衔。他曾被选为党的“七大”、“八大”代表和第四届、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
遵照谭冠三同志的遗嘱,他的遗体火化后,骨灰送到西藏安放。(附图片)


第4版()
专栏:

巴西议会代表团离京赴广东访问
新华社北京12月11日电 由众议院议长乌利塞斯·吉马良斯率领的巴西议会代表团今天上午乘飞机离开北京赴广东访问。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彭冲等到机场送行。
晚上,广东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罗天和广东省副省长、深圳市市长李灏在深圳会见巴西议会代表团,向客人们介绍了深圳特区的经济建设和引进外资的情况。
会见后,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和深圳市人民政府举行宴会,欢迎巴西议会代表团。
新华社北京12月10日电 巴西驻华大使伊塔洛·扎帕和夫人为由众议院议长乌利塞斯·吉马良斯率领的巴西议会代表团访华,今天晚上在使馆举行宴会。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彭冲和委员符浩、高登榜、林丽韫等应邀出席宴会。
宴会前,吉马良斯在钓鱼台国宾馆举行了记者招待会。他说,巴中两国尽管政治制度不同,但在要求和平、争取发展和改革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等方面有很多共同语言。中国对第三世界国家的尊重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他说,他对巴中关系的前景非常乐观。巴西和中国发展贸易的潜力很大。巴西也希望同中国发展文化、科技合作。


第4版()
专栏:

谷牧会见日本客人
新华社北京12月11日电 国务委员谷牧今天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日本住友电气工业公司董事长龟井正夫一行。
宾主就开展光通信技术的交流与合作等问题进行了友好的交谈。日本客人是应邮电部的邀请于12月8日抵京对我国进行友好访问的。


第4版()
专栏:

郑拓彬同孟加拉国商业部长会谈
新华社北京12月11日电 对外经济贸易部部长郑拓彬今天同由商业部长卡齐·扎法尔率领的孟加拉国政府贸易代表团举行了会谈。双方在会谈中回顾了两国贸易和经济合作的发展情况,并表示要为进一步扩大合作而努力。双方还讨论了1986年两国的贸易额和要交换的商品。


第4版()
专栏:

天津棉纺一厂在青年中开展“三年立志”活动
本报讯 天津棉纺一厂在青年中开展“三年立志”活动,引导青年把树立近期奋斗小目标同共产主义大目标结合起来,把培养“四有”新人的任务落实在青年日积月累的进步之中。
这个厂团委从1980年开始在全厂开展第一个“三年立志”活动。立志包括争取入党、争当先进、考上大学、帮助后进青年入团等三十五个项目,让参加立志青年自由选择。据统计,参加第一个“三年立志”活动的青年中,一百零九名团员入党,三人当了市劳模,三人当了市新长征突击手,一千七百二十人当了车间、厂、公司和局级的先进工作者。
1983年,在制定第二个“三年立志”规划时,这个厂团委针对不同层次青年的特点,把立志项目更加具体化。大到入党、入团、当劳模、争先进,小到学会摄影、理发等一技之长。立志内容从掌握专业技术,做百件好事,争当八十年代英雄,到交一个知心朋友,建一个文明和睦家庭等。
为了给青年达标创造条件,这个厂团委经常开展适合青年特点的活动。到目前为止,天津棉纺一厂在第二个“三年立志”活动中,已有二千四百名青年达标。


第4版()
专栏:

“母子”情深
本报通讯员 徐忠
最近,复员回乡的原武警北京总队十支队战士赵发根,从家乡给北京朝阳区半截塔村的纪永珍大妈,捎来邀请信。在信的末尾,写着这样几句话:“大妈,您明年春节一定要来作客,我同我的全家等待您的到来。”要讲武警战士同纪大妈的交情,真是说来话长!
那是1974年的初春时节,人民武装警察北京总队十支队(当时为北京卫戍区某团)的十几名战士,奉命开赴京郊半截塔某仓库执行任务。每天天一放亮,战士们走出营房打扫街道,整治村舍环境;一到星期天、节假日,就三五成群地为村里的孤寡社员和军烈属担水磨面,下田种菜。战士们的举动,打动了这里的乡亲们,更打动了纪永珍那颗满含深情的慈母心。每逢星期六,她打发小女儿刘平到营房去,把战士们需要缝补的衣物拿回来。开始,战士们说啥也不肯让大妈缝补。有一次,部队擒敌技术汇操表演结束后,战士们穿的训练服,有的袖子领子破了,有的裤膝磨出了口子,还有的衣服上挂了“硬伤”。可是,刘平到警卫班取衣服的时候,战士们早就藏起来了,竟没要回一件。纪大妈生气地来到警卫班,当面批评了班长。无奈,战士们这才把破了的衣服全部交了出来。
从此,警卫班每周定期派战士去替纪大妈料理家务,管理菜园,凡是纪大妈家里的活,战士们都抢着去干。纪大妈在劳动之余,便给战士们缝补衣服、拆洗被装。
1980年的八一建军节前,纪大妈的大女儿刘英提议给战士们做鞋垫,全家人都赞成。在那盛夏的夜晚,纪大妈同孩子们一起挥动针线,赶做了十二双鞋垫,作为节日的礼物,送到了警卫班。
1981年春天,半截塔村又迎来了一批亲人,战士同大妈一见如故,非常亲热。由于刚刚换防,菜金一时没能拨来,购买副食、蔬菜成了问题。纪大妈知道后,忙从家里拿来一张四百元的存折,对副班长张春芳说:“快拿去,用多少取多少,可不能苦了战士们。”
这年5月,战士梁业红的父亲,从江苏沭阳县千里迢迢来到北京,看望儿子。好客的纪大妈和老伴刘永福,把梁业红的父亲请到家中。为了让这位远道客人住得舒适,儿子刘金把刚结婚的新房腾了出来,大妈按着南方的风味烧汤、炒菜、蒸米饭。他们坐在一起,交谈着孩子在部队的成长进步,拉起了家乡的变化情况。小梁的父亲在纪大妈家住了五天,分别时,大妈笑着说:“小梁在这里执行任务,就同在你身边一样,尽管放心吧。”梁业红的父亲感激地说:“有您这句话,俺到老家也就没啥牵挂的啦。”
去年10月,老战士苗三伦征得未婚妻同意,决定在部队举行婚礼,消息很快传到了纪大妈的耳朵里。一天上午,大妈带着家中准备的一对绣花枕巾和两块手帕,喜盈盈地到营房道喜来了,一见苗三伦那心事重重的样子,纪大妈开口了:“姑娘就要来了,还有啥没准备的快告诉大妈,好操办。”正犯愁的苗三伦,把家中双方父母的安排和盘托了出来。按照双方老人的嘱咐,纪大妈象给自己孩子料理婚事一样,操办起来了。小苗的未婚妻一到部队,大妈就把她叫到家里,拿出一块块艳丽的衣料,量着姑娘的身材,剪裁衣服。那几天,除了大妈忙活,大女儿刘英和儿媳,都抽空为新娘赶制嫁妆,整整忙了一个星期才准备齐全。婚礼这天,纪大妈本来是贵客,可她一大早就来到部队,同炊事员炒菜做饭,给客人端水送茶,还要为婚礼安排仪式,忙了一天。
俗话说:“铁打的营房流水的兵”。整整十二个年头了,半截塔警卫班调换了五次,战士换过几茬,从这里“流”走的不下百人。有的调离岗位,有的复员还乡,但谁也没有忘记纪大妈。战士的中间,有二十一名同志惜别时,给老人留下了自己的照片,有三十多名同志常年同大妈书信来往,还有不少战士逢年过节,专程回来看望纪大妈。


第4版()
专栏:

被民政部和解放军总政治部授予“模范军属”光荣称号的安徽省亳县城关镇纯化街居委会党支部书记徐扬善,先后送三个儿子参军。1972年以来,他和妻子又收养了烈士和病故军人的四个遗孤,其中三个女儿都已长大工作。星期天,徐扬善(中)夫妇和孩子们在一起。
新华社记者 鲁迅承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