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12月10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纵横集

“捂着鼻子讲卫生”
  秦耕
“讲卫生”的“讲”字,恐怕不能理解成单是动动嘴皮说说而已吧?不然,谁都“卫生”不起来。尤其是集体的环境卫生,倘若只讲不搞,只说不干,那结果将是十分糟糕的。
某机关家属院内,垃圾如山,臭气冲天。住在院内的大头头、小头头以及他们的家属孩子,都骂“太不象话!”许多人上下班都掩鼻而过。奇怪的是,没有一个人出来动手清扫。有关领导向有关部门和有关人员就此事说了不下二十次,时间过去了八个月,垃圾依然“巍然不动”。最近,垃圾堵塞交通,来往行人要绕圈儿了,某领导因年大体弱不便跳越,才下了一道“最后通牒”,硬逼着管卫生的人把垃圾搬走了。
大家都觉不卫生,大家都是讲讲了事,凑合度日,这种忍耐性真是大得有点可怕。
不幸的是,类似这等“捂着鼻子讲卫生”的事情,在不少地方都不难看到。一些单位的领导,天天都在大喊治理“脏乱差”,可他那个地方天天还是“脏乱差”。更有讽刺意味的是,一些城镇的大街小巷,明明挂着“严禁倒垃圾,违者罚款”的牌子,可就在这些牌子底下,往往是垃圾成堆。
若将这类“捂着鼻子讲卫生”的把戏,移到社会政治生活中来,那后果就更令人担忧了。如今,提起干部以权谋私和党内不正之风,几乎人人都嗤之以鼻,深恶痛绝。然而,相当一部分人也只不过是骂骂而已。骂后泰然处之,若无其事。这对无职无权者来说,或许只能这样。奇怪的是一些领导者,讲到不正之风的危害性时,十条八条,鞭辟入里,大有与它势不两立之概;说到纠正的办法,也是甲乙丙丁,头头是道,并且态度坚决,毫不含糊,使人大有不正之风指日可刹之感。可是,不正之风的问题在他们那里就解决不了。什么原因?恐怕也是“捂着鼻子讲卫生”!
当然,有的同志洁身自好,对待不正之风,其态度是我不搞,别人搞我不管。这实际上是只讲“个人卫生”,不讲“环境卫生”。当外面臭气扑来时,他们只是掩鼻而躲,退避三舍。须知不正之风是个社会问题,社会环境(尤其是思想环境)不“卫生”,个人“卫生”也是很难搞好的。如果认为只要自己“捂鼻子”就可万事大吉,那是自欺欺人。既然不正之风人人觉其臭,见而捂鼻也未尝不可。正确态度应该是捂而扫之,纠正不正之风就有指望了。


第8版()
专栏:

  盐都二题
  未敏
翻开四川省地图,在成渝铁路中段的稠密地名当中,有着三个醒目的铅字——自贡市。这里盛产井盐和天然气,是我国著名的盐都。
说起井盐,好多人都听说过自流井。而自贡市正是自流井和另一个井盐产地——贡井的合称。
这里产盐的历史,可以上溯到东汉时期,距今已逾一千九百年。宋朝时候,自贡井盐生产曾经有过一次大的发展。到了清朝,这里已经成为西南经济要区。民国以后,军阀们为着抢夺这里的资源,曾经打过好几次拉锯仗。解放以后,盐都生产突飞猛进,现在是一个以轻化工为基础的综合发展的新型工业城市了。
盐都的历史,光彩而又坎坷。
这里还是恐龙之乡
历史的结晶,人民的创造,自贡有着许多珍贵文物和名胜古迹。
这里有中外著名的古庙建筑——西秦会馆,有全国著名大佛——荣县坐佛,有世界上第一口千米深井——燊海井,有保存完整的富顺文庙,有长达二十三米的巨型硅化木,有宋朝大诗人陆游登高吟诗的“啸台”。
但更为珍贵的还是恐龙化石。近年来,全市有四十多处地方先后发现恐龙化石。已经发掘出来的恐龙个体有一百多个,现已装架展览的就近十具。它们存在于中侏儸纪(距今约一亿五千万年),在这层岩石发现恐龙化石,还是第一次。尤其稀奇的是,这里的恐龙化石密集一地,重重叠叠,堆积数层,而且吃草的恐龙和吃肉的恐龙混在一起。
在国家的关怀下,一个规模比较大的恐龙陈列馆,正在一个化石比较集中的现场兴建,主体工程业已完成,年内就要局部开放。那时候,游人可以在宽阔的大厅里看见为数不少的装架恐龙化石,还可以看见化石纵横的恐龙群窟。徘徊于这些庞然大物之间,让思绪飞翔于宇宙,驰骋于洪荒,发思古之幽情,励创业之雄心,别有一番风味与情趣。
鸿鹤正在起飞
市区东郊有个大坝,相传古时候有一仙人,驾乘黄鹤游行至此,预言这里将有大的繁荣。因此,这个地方被叫做鸿鹤坝。
传说无可稽考,但繁荣确已出现。五十年代末期,这里开始兴建一座化工厂,利用自贡丰富的盐卤、天然气资源提取化工产品。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这里成批生产的化工产品已经达到十五种。厂区管道纵横,塔楼比栉,简直成了一个小化工城。抚今思昔,聪明的鸿化厂职工用鸿鹤起飞图案作为厂徽,用以比喻以往,激励来者,是颇有深意的。
其实,这比喻又何止适合鸿化厂一家!即使用于整个自贡,也是完全适当的。
作为一个工业城市,这里的工业生产五十年代有过较大的发展,从六十年代后期起却又踏步不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生产开始复苏。但由于积重难返,年工业总产值仍在八亿元左右徘徊。1982年,贯彻中央关于改革的方针,徘徊局面被打破,三年时间,全市工业总产值增加80%,这不就是起飞了么?
但市里的领导人却说:“象我们这样的城市,一年才搞十几个亿,实在是太少了!”
于是,在市委和市政府的周密部署下,一百多个工厂正在厉行改革;
上千地质勘探人员,正在寻找新的资源;
为着解决饮用和工业用水,一个由副市长挂帅的指挥部,率领上万工人,正在铺设一条流经几十公里的巨型管道;
一批经济工作者,正在密切注视着国内外的信息;
一批科研人员,正在研制新的产品;
街道、市容正一天天变得美观、清洁,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多彩。友邻地区前来参观的人称赞不已。
各方面的工作是不错的。但往往还要受到来自市领导的批评。而且,受到批评的干部还会是口服心服。
这就是当今的自贡。


第8版()
专栏:书林漫步

  文气
  ——读《浙江画报》
  余时
《浙江画报》已经出了七十多期,我只见到近年的十几期,觉得它有个特点:文气。
刊物是有“气”的。如有的办得俗气、洋气、官气、商气、雅气等等。画报主要以美丽的图片吸引人,办得外形美,花花梢梢,不难;办得有内在美,内容含蓄、深厚、耐人寻味则难。
《浙江画报》每期的选题文化比重很大,如今年十一期就有《张大千寓居嘉善的日子》、《画家赵无极》、《清代杭州织造孙文成》、《春晖不老人——范寿康》、《僰人悬棺》等等。图文墨迹,珍贵史料,美不胜收。注重文化知识积累,意在加深读者的文化素养,我以为这是办刊物的正道,也是有长远的眼光。
这种文气也表现在对工农业战线的报道上。画报上很少轰轰烈烈的一般化的表面文章,而是深入到一个角落,具体而微地去反映一厂一家、一乡一镇的变化。从生活入手,写尽普通人的新貌。如十一期介绍的永嘉县偏僻的山坞小镇——桥头镇的纽扣市场,如今已是名副其实的“东方最大的纽扣市场”。故事带有一定的传奇性,却又是活生生的现实。从这一角足可窥见大千世界,谁若想了解我们实行改革后的变化,这组照片报道就极有说服力,又是非常魅人的。生活气息的浓郁,包括选择题材的角度,都反映出编辑艺术的技巧。总之,这也要靠编者有一点文气才能办到的。


第8版()
专栏:

  菇神
  袁春根
龙泉、庆元、景宁,是出名的香菇产地。菇民遍及这里的三百多条村庄。凡是有菇民居住的村庄,几乎都有“菇神庙”。
“菇神庙”有的气势宏伟、金碧辉煌,有的则简陋不堪。就说我们村的那个吧,只是用杉树皮作瓦盖的庙亭,躲在一株三人合抱的大樟树底下,根本不象神住的所在,倒象一个鸡窝。然而秋去冬来,菇民们将要四出制菇的时候,小庙亭总是香火不绝。记得孩提时代,我也跟着大人去庙里烧香,端详着烟雾缭绕中的“菇神”,手执钢鞭,坐骑黑虎,活象一个威猛的勇士。但他的容颜却很慈祥,童颜鹤发,银须齐胸。——可惜,那是画匠用彩笔描绘的,要是象杭州城里大雄宝殿的菩萨那样,兴许会更加庄重,更加威严。
据老人说,“菇神”确有其人。姓吴,排行第三,人称吴三公,庆元龙岩村人氏,以打猎为生。三公乐施好善,常常把猎物分给乡亲,自己则食野菜野果。有一天上山采野果,他不小心跌落深坳,朦胧间进入仙境,得到“五显神”的真经,制起香菇,并发明了种菇技术“催檀法”,为人间平添一味“食中佳品”。一千二百多年前得道升天,成了“菇神”……
对于神,我历来不感兴趣,以后我离家到城里读书、工作,很少回到乡下。家里来人说,这几年,“茹神庙”的香火不如以前兴旺。大概是科学普及的缘故吧。时光流逝,年事渐长,“菇神”的印象更加淡漠了。
最近,我却活生生地见到了菇神!
去年隆冬,我离开省城到景宁畲族自治县香菇产地去。那天落着大雪,雪花纷纷扬扬,犹如天鹅抖落一身华羽,一会儿就把大地变成白茫茫一片。吉普车驶近蚊虫岭时,车轮打滑,走不动。我们下车想找个地方避一阵。这里前不着村,后不落店,银装素裹,着实令人好奇而又惶惑。忽然,我们发现对面不远的山上,有一个白色的物体在移动。仔细一看,是个银须飘拂的老人,披一身雪花,颇有仙家风度。他把一个雪团塞进嘴里以后,扒开积雪,观察着一堆杂木烂草。陪伴我的自治县领导介绍,他是制菇能手,去年一家三口纯收入二万元。他们培植的香菇,外国友人也感到惊奇……
这时,我猛地想起了那个美丽的传说,不禁脱口叫了起来:“菇神!”
大约老人听到了我的话。他哈哈大笑不已,声如洪钟,随着风雪震荡着山谷。“我哪是菇神哟,他才是呐——”说着往山坳一指。
山坳里有一个杉皮作顶、茅草作墙的寮棚。我知道这就是当地制菇的工房——菇棚。菇棚里席地坐着的也是一个白了须眉的长者,不同的是他面颊清癯,高高的鼻梁上架着一副玳瑁眼镜,面前摆着许多瓶瓶罐罐。他细心地在显微镜里观察着。
原来,他也不是“菇神”,而是微生物研究所的科学家。据说,他已成功地完成了熟料内填育菇和金刚刺渣培育香菇的新法,正在与老人一起研究杂木枝叶的育菇……
风雪小了,前进的路子又开通了。我们重新登程以后,我想:这两位老人,为了给人类提供更多的“食中佳品”,自己甘愿风餐露宿,他们的形象,同我心目中的“菇神”不正是一模一样的么?!


第8版()
专栏:群言录

  一点建议
  吴里人
看到一本老年杂志上登过这样一幅画:画的是一个老人在看《中国青年》,一个青年在看《中国老年》。我想作画者的用心是好的,两代人需要相互关心、相互了解。
到底有多少老人爱看青年杂志,又有多少青年爱看老年杂志,我没有做过调查,但我从一般常情推测,真正象那幅画展示的老人和青年是不多的。何况现在刊物种类、名目繁多,要看的刊物实在不少,哪有时间去看与自己似乎不相干的刊物呢?
办一个刊物,当然有其主要的读者群,因而所登内容主要适合那个读者群的需要。然而我想,老年刊物上如能反映一些青年对老年人的意见,譬如,目前有不少青年人对长辈要其死读书、反对所谓“尽出去疯跑”就很不满。这种不满,不敢在家中讲,而在同学中讲,团里讲,或在学校同学自办的刊物上讲,他们这种情绪和意见如能在老年刊物上登载,让老年人看看,我想是有好处的。如果孩子们的意见不对,老人对他们教育会更有针对性;如果孩子们的意见说得有道理,老人也应当虚心听取。反之,青年刊物上能登载一些老同志当初是怎样走上革命道路的?他们在人生道路上曾经遇到过哪些曲折又如何克服困难继续前进的?以及人到老年有老年人的心理特点,如说话较噜苏,个别的还有“老小孩”等特点,这些情况让青年了解,这对青年人的成长,对家庭中尊老、爱老也有帮助。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家庭里,有老人,有年轻人,有时因相互谈心不够,体贴不够,彼此间难免磕磕碰碰。小则争吵几句算不了什么,大的则影响感情,甚至带来不安定的因素。这除了依靠家庭成员中各自妥善处理外,舆论的影响对人们处理这方面问题的作用也不可低估,而刊物就是一种很重要的舆论工具,它们在宣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家庭和睦等方面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现在人们常在讨论两代人之间有什么鸿沟,为什么谈问题有时常常谈不拢,这除了提倡两代人之间多谈心,建立忘年之交来消除隔阂以外,我想老年刊物、青年刊物辟出一部分园地来反映隔代人的看法、意见、思想感情,这对两代人互通信息、增加了解、交流感情等,是十分有益的。
现在提倡领导者同群众直接谈心,以上所说,能不能成为一条渠道呢?


第8版()
专栏:新书架

  《抗战时期的郭沫若》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的《抗战时期的郭沫若》是一本有特色的专著。
首先,该书抓住了抗战时期郭沫若的特点。郭沫若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历史学家,但专著没有局限于此,而是把他作为一个无产阶级的革命战士来评述的。
二是作者根据郭沫若在抗战期间的活动,分为抗战初期、第三厅时期、文工会时期和抗战胜利前后四个阶段来加以考查。
三是在叙述方法上,较好地做到了三个结合。一是把历史时代和郭沫若本人相结合;二是把叙述郭沫若革命活动同评论他的著作相结合;三是把郭沫若前后期比较与同时代人成就比较相结合。这样就更有助于我们从宏观上,即从纵横两个方面更深入地研究郭沫若。
 (唐早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