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11月28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奉献
——记为教育事业而献身的山村民办教师姜元俊
綦国瑞 王悦之
1985年8月20日,山东海阳县泉水乡中心小学民办教师姜元俊以身殉职了。
那天,九号台风袭击八百里胶东,多处路断、电断、联络断。地处海阳大北山区的泉水乡中心小学也没能幸免。
校长宋吉堂眼望着被“哗哗”掀落的屋瓦,耳听着树木折断的“啪啪”声响,再也坐不住了。他是全乡各小学的总负责人,他要对几千名师生的安危负责。他奋笔疾书:
“通知:各校必须全力防汛,不使一人伤亡……”
可是,电话不通,情况紧急,校长立即决定派人专送。
虎龙头地处深山,道路崎岖,山水暴涨,河水阻隔,步步都有危险。派谁去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宋校长想来想去,觉得只有派姜元俊老师去最合适,立即让初老师去把回家吃饭的姜老师找来。
此时,姜元俊正领着一家老少在泡上水的漏屋里忙着。
初老师迈进他家门,看到烂泥一团的地面,劝姜老师修好房子再走。姜老师说:“走,送通知要紧!”
平日静静流淌的南河,变得象一只凶猛的雄狮,混浊的浪涛一浪紧压一浪,几里外都听见轰轰的声响。面对滔滔的河水,两个蹲在河边观望的老乡劝姜老师先不要过河。他回答:“我要赶着去送防汛通知,不能再等了,我水性好。”说着,就挽起裤腿,扛起自行车向河中走去。汹涌的浪头打透了他的衣衫,水一直没到大腿根。他咬紧牙关,一点一点地向前挪动,终于渡过了三十米宽的河面。在下午四点钟到达离泉水乡三十多里的虎龙头小学。他冻得嘴唇发紫,哆嗦着从紧贴胸口的衣兜里掏出了湿漉漉的通知,递给了杨校长。
杨校长看着通知,连连请姜元俊老师落座。
“不行,学校一大堆事等着我,学校的屋瓦、门窗坏了等着修理。学校的柴草湿了,教师们的晚饭要想法安排,我得走!”
“雨太大了,还是明天走吧。”
“不行,学校那么多的事,我不回去,总是个心事。”
杨校长挽留不住,只好送他上路。天低云暗,风狂雨骤,当姜元俊再次返回南河、扛起自行车涉水的时候,凶恶的浪头铺天盖地,早已精疲力尽的姜老师被浪头打倒在河里。凶恶的浪涛咆哮着、翻卷着吞没了他。第二天,在离渡口十八里的地方,人们围住了一具被淤泥掩没了一半的尸体……1969年,姜元俊在家乡泉水乡望宿小学担任民办教师,开始了他的粉笔生涯。为了教好孩子们,他先后通读了《教育学》、《心理学》,留下了近六万多字的读书笔记。为了搞好直观教学,他制作教具七十多件。他的应用题教学法被录了音,在全县推广。由于教学成绩突出,他年年被评为优秀教师。
去年,泉水中心小学缺一位事务长。宋校长把全乡的教师比过来比过去,觉得热心、勤恳、能干的姜元俊最能胜任,便试探地问:
“元俊啊,你到中心小学来干事务吧!”
这突如其来的消息,使姜元俊的心翻腾开了:长期的教学工作,使他同学生和讲台结下了深厚的感情,他是多么不愿意离开熟悉的教学岗位啊!但是,他从教学的实践中体会到后勤的重要:这项工作跟不上,教师有后顾之忧,教学就搞不好。
于是,他坚定地对校长说:“只要领导让我干,我就干。”
有人不解地对他说:“凭着优秀教师不干,干嘛干这个,将来民办教师转正,你不在教学第一线,能排上号吗?”他憨厚地笑答:“这也是教育事业的需要,我不干,别人也得干。”
8月19日接到调令,8月20日他就到泉水小学报到。
为了让教师休息好,每逢星期天和假期,他就把教师们
“撵走”,自己留下来护校。为了让教师们专心教学,他几乎包揽了所有的杂务。学校有三亩多菜地,过去的农活是师生们分担的,现在他一个人干,每天天不亮就下地锄草、施肥、浇水、打药,白天照常坚持工作,经常是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老师们要和他一起干,他总是说:“你们把心思用在孩子身上吧,后勤的事我包了。”
平日里,教师们有事不敢让他知道。只要知道了,他总是豁上自己的事不干,也要帮忙。他经常利用休息时间为女教师们劈柴、打粮、买煤、修理自行车、扎仰棚。雨雪天,还帮女老师接送孩子。
清理烈士遗物时,在随他冲走的皮包中,人们发现他为了学校菜地购买的菜种。看着这包被水浸泡后发了芽的菠菜种,教师们个个肝肠欲裂。学校里教师少,采取的是搭伙吃饭的方法,做啥吃啥,平日不交粮票,月底按顿数总算账。为了让教师们吃得好、又吃得省,姜老师把菜地当宝贝侍弄,葱、蒜、萝卜、韭菜样样俱全。他常常起大早,跑四五十里路,一天赶两个集,给老师们买可口便宜的食物。有一次,一个教师无意中说到想吃小虾,他就骑自行车跑了二百多里路,从南海买回来。妻子做豆腐,他就从家端豆腐;家里孵小鸡,他就往学校拿头兆鸡蛋。学校要算账,他从来不要。炊事员感动地说:过去是有人从学校往家拿,你当事务长是从家往学校拿。有时上顿剩了玉米饼子,他总是先咬一口占下来,让老师们吃热腾腾的白面馒头。有时做的菜不够,他悄悄地对炊事员说:“不要给我了,我吃咸菜就行了。”有一次,伙房的二百多斤玉米霉了,他对炊事员说:“这些坏的我拿回去喂猪,我从家里拿好的来吃。”当着大伙的面,他们过了秤,把玉米面兑换了。在姜老师的管理下,小食堂办得红红火火,教师们一个月只花十元钱左右,就可以吃到可口的饭菜。
现在,睹物思人,教师们手捧着这包菠菜种子,情不自禁地流着眼泪说:“元俊啊,你净拣自己吃亏的事办,你为了给我们创造好的生活环境,连心都操碎了。您将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
前年,村里给姜元俊分了六亩地。姜元俊家里上有七十四岁的老父亲,下有三个没成人的孩子,最小的只有十一岁,扛扛抬抬的事全要靠他。一个普通的教师肩上是工作、生活两副担子,他的肩上却要挑工作、生活、生产三副担子。可他有个决心:豁上种不好家里的地,也不能误了学校的事。
今年麦假到了,师生放假回家了,他留下来和工匠们一起修围墙。此时,家里的麦子眼看就要掉头了,可他一直没有顾得回家。妻子急了,就打发孩子到学校来叫,因为学校工作忙,他还是脱不开。直到晚上送走了工匠,他才回了家。第二天凌晨两点多钟,他趁着朦胧的月色,割倒了麦子,天明又赶回了学校。他家的责任田,实际上全是靠妻子的娘家人帮助种的。
妻子有时生气地说:“你还要不要这个家了?”看着妻子终日辛苦、日渐消瘦的身躯,他总是深情而抱歉地说:“难为你了。”
近两年,农民的日子越来越红火,可姜老师家里,最现代化的东西是一辆大金鹿自行车。妻子看到有的民办教师辞职回家,就试探着对姜老师说:“元俊,咱也回来吧,凭你木、瓦工和扎仰棚的手艺,三天还不挣一个月的钱?”姜元俊听后,毫不犹豫地对妻子说:“眼下正是国家振兴教育、建设四化的时候,一个教师怎么好在国家用人的时候,甩手不干了呢?”
丈夫的话说得在理,妻子没再放声,以后再也没有提这码事。
不久,他的好友办起了油坊,找到他说:“伙计,我这里缺个会计,你来干吧,保你每个月二百元的收入,你盖房欠的六百元的债,三个月准还上。”
“我不能去!”姜元俊坚定地回答说。
“唉!我真不明白,一个民办教师有什么干头。”朋友不解地说。
姜元俊亲热地搂着好友的肩膀,动情地说:“教学是平凡、清贫的职业,但教育是伟大的事业。没有发达的教育就没有中华的腾飞,教育事业需要千千万万人为其献身。为了教育振兴,为了中华腾飞,豁上家不要、钱不要,我也要干好学校的事。”
这些年,他没有得到一次民办教师转正的机会。
这些年,他还多次向党组织提出入党申请。前些年因为他舅舅的历史问题而没有被批准,但他毫不灰心,工作热情不减。他希望总有一天自己会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现在,他匆匆地走了,临走时吃的是凉饼子和大葱,在他随身携带的提包里只有九角二分钱。有人说,他留下的是清贫的家,是六百元的债。不,他留下的是那一生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献身于教育事业的革命精神,是贫贱不移其志、富贵不惑其心、挫折不动其情的崇高品质!


第3版()
专栏:

我国劳动卫生科学工作者提供的最新资料表明
乡镇工业发展迅速 环境污染不容忽视
不抓紧污染防治势必影响群众的健康和乡镇工业的发展
本报讯 据今天出版的《健康报》报道:我国职业病防护工作者提供的最新调查结果表明:近年蓬勃兴起的乡镇工业因没有完善的防三废污染、防毒措施,职业病危害十分惊人,某些五十年代已杜绝或发病率降低了的职业病,八十年代又在乡镇企业中抬头。科学工作者提出,保护好务工农民的健康是发展乡镇工业的首要因素,农业、劳动、卫生部门应密切配合,立即对乡镇企业的职业病防护进行立法,同时加强有关知识的宣传和防护人员的培训。
根据卫生部下达的任务,中国预防医学中心卫生研究所与江苏省卫生防疫站共同组织七个省、市、自治区的卫生防疫站、职业病防治院(所)的一千多名医务工作者,从1984年到1985年对七个省市区十八个县的一万二千多个乡镇工业中的九十九万多工人进行了系统调查。
对铅、苯、汞、铬、矽尘、煤矽尘、石棉、噪声等主要有害因素的调查发现,除铬以外的七种有害因素在空气中的浓度或强度,均超过国家卫生标准数倍、几百倍、上千倍不等。大多数乡镇工业无防尘、防毒设备和措施,有些甚至还用原始的操作方式。如内蒙古、湖北的一些小煤窑,用土法开采,使煤矽肺发病率急剧上升,有些人工龄仅二三年就被确诊为矽肺病;一些工厂完全暴露在铅尘污染环境中生产,工人吃饭也在车间,体内血尿铅浓度比对照组高五至十倍,神经行为学检查发现有不同程度损害;有些工业毒物污染环境后,造成人体皮肤、内脏、神经系统的损害。
据调查,发生如此严重的职业病危害,与乡镇工业干部工人多是务工农民、文化技术素质差有关。他们对职业病危害的严重性缺乏认识。这一万二千多乡镇工业大都购置城市工厂淘汰设备,手工操作,在筹建和投产时,有卫生部门审批手续的只占6%。有些厂虽有防护设备,但不会用或使用不当,一些大厂将有害产品和工序转移到小厂,而又未帮助其建立防护措施。从这次调查看出,乡镇工业已成为国民经济建设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如不加强劳动卫生防护,势必严重影响数以万计的人民群众的健康,也严重影响乡镇工业自身的发展。


第3版()
专栏:编余短论

这也是英雄
叶伴
英雄,伟大而崇高的称号。在人们的心目中,英雄总是同惊天动地的业绩联系在一起的。老山前线的战士,甘洒热血守土卫国,是英雄;中国女排的姑娘,顽强拚搏为国争光,是英雄;创造了“世界第一”的建设者、揭开了自然奥秘的科学家,是英雄……然而,今天我们还有另一种英雄,他们在四化建设的平凡岗位上默默地工作,默默地奉献,向社会索取的极少,为人民献出的甚多。他们没有惊人的成就、闪光的语言,甚至没有多少人知道他们的姓名。但他们也是四化大厦的基石、中华民族的脊梁。山东省海阳县民办教师姜元俊就是其中的一个。
姜元俊为了山乡几所小学师生的安全,在台风山洪中以身殉职。他生命的最后一搏无疑是英雄行为。然而,即使姜老师没有遇到这一灾变,他也是英雄。在教育工作岗位上的十几年,他时时都在奉献。当教师,他全心全意为孩子;干后勤,他克己奉公,舍己为人。在社会上一部分人光算计国家、光算计别人的时候,姜老师为了党的教育事业,他甘愿自己吃亏,甘愿牺牲自己。有这么多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事迹,难道还称不上英雄吗!
新时期需要叱咤风云的英雄,更需要默默奉献的英雄。英雄姜元俊,人们向您致敬!


第3版()
专栏:

首都集会纪念我国新闻界前辈戈公振先生
本报讯 记者欧庆林报道:首都新闻界、文化界和出版界等三百多位知名人士,11月27日在全国政协礼堂聚会,纪念我国新闻界前辈戈公振诞辰九十五周年、逝世五十周年。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胡愈之是戈公振的生前友好,他在会上介绍了戈公振的生平事迹。
戈公振先生是我国二十年代和三十年代初期著名的爱国进步新闻记者、新闻学者和中国新闻事业史的研究者。他1890年出生于江苏东台,曾在上海《时报》和《申报》前后工作近二十年。从1933年3月起,他到苏联采访、考察两年多,撰写了一批报道,向国内介绍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他写了《中国报学史》等专著,对革新中国的新闻事业作了贡献,是我国新闻学和新闻事业史研究的开拓者之一。
戈公振先生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九·一八”事变后,他积极主张抗日。1935年10月22日临终时,他曾对邹韬奋说:“我是中国人,当然要回来参加抵抗侵略者的工作”。
中国新闻学会联合会会长胡绩伟在发言中强调,戈公振把工作、教学和研究结合起来,集名记者、学者、教授于一身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著名作家陈学昭(书面),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顾问谢冰岩,著名翻译家戈宝权,戈公振之子、美籍华人戈宝树博士等也在纪念会上发言。胡绳、周巍峙、王揖、姜椿芳、王子野、赵复三、萨空了、张友渔、邓季惺等参加了纪念会。
这次纪念活动是由全国政协文化组、文化部等六个单位联合举办的。


第3版()
专栏:

首届蓝天摄影作品展览在京举行
本报讯 由中国摄影家协会和空军政治部联合举办的“蓝天摄影作品展览”,11月27日上午在中国美术馆开幕。中央军委副秘书长、国防部长张爱萍出席开幕式并剪彩,还为影展题词:“雄鹰腾飞,摄影生辉”。
这次展出的二百一十幅作品,是从空军部队二百多名作者拍摄的四千余幅作品中精选出来的。照片的作者除专业人员外,有飞行员、工程师、炮手、伞兵、雷达操纵手、医生等。
“蓝天摄影作品展览”将于12月9日结束。
(庄聪生)


第3版()
专栏:

全国少年儿童广播剧“金猴奖”评选揭晓
本报讯 为了促进儿童广播剧的繁荣发展,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全国妇联儿童部、团中央少工委、文化部少儿司、中国广播剧研究会五单位,于11月15日至25日在天津蓟县联合举行第二届全国少年儿童广播剧“金猴奖”评选活动。评选出一等奖三个、二等奖六个、三等奖十一个、好节目奖二十个、鼓励奖一个。 (王娜梅)


第3版()
专栏:

广西右江民族歌舞团来京演出
本报讯 记者张世英报道:广西壮族自治区右江民族歌舞团11月27日起在北京民族文化宫礼堂演出。他们带来了反映百色地区壮族等七个少数民族生活、风情的歌舞。杨静仁、朱厚泽等观看了首场演出。


第3版()
专栏:

《人事工作文件选编》将出版
本报讯 为便于及时了解人事工作的有关方针和政策,促进人事制度的改革,劳动人事部政策研究室编辑了一套《人事工作文件选编》,不久将正式出版。 (邵雷)


第3版()
专栏:今日首都和各省市区报纸要目

今日首都和各省市区报纸要目
干部体察下情 盘锦洪泛区三十万灾民无人上访
绿化改善生态 通渭干旱带一大批野兔繁衍应市
《辽宁日报》△遭受严重洪涝灾害的盘锦市各级干部深入基层,具体帮助灾民解决问题,三十万灾民无一人上访
《甘肃日报》△种草种树使干旱的通渭山区生态环境开始改变,野兔大量繁衍。每逢集日,几个重要集镇都有成百上千只野兔上市
《新疆日报》△到11月25日,北疆铁路第一期工程乌鲁木齐至乌苏段铺轨已达昌吉站,比计划提前三十六天完成施工任务
《云南日报》△镇康县军赛区提前两年实现建设万亩胶园规划
《文汇报》△上海高等学校依靠自己的力量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已授予七十名研究生以博士学位
《贵州日报》△历来吃鱼难的遵义地区利用山塘、水库和稻田养鱼,今年成鱼产量达四百零三万斤
《南方日报》△地处山区的广东省五华县龙岭乡六百二十五户农民,平均每户订阅党报一份以上
《广西日报》△浦北县张黄镇组织一百多个财会人员清理农村经济帐目,兑现各种经济承包合同,收回超支现款
《宁夏日报》△自治区各级党委、政府采取特殊政策和措施发展民族教育,回族学生比例逐步上升
《福建日报》△上海铁路局党委接受报纸对邵武车务段以车皮谋私问题的批评,派出由纪委书记带队的检查组到福州、邵武等地整顿纪律
《北京日报》△民警王文广为维护首都治安光荣献身,他的父母又送女儿当民警
《天津日报》△市政府决定,在年底前从统建新住宅中拿出两万平方米房屋,分配给住房困难的零售商业职工
《山西日报》△陵川县东谷村共产党员、七旬老人郭焦顺坚持义务送报、送信三十余年,经他手送的报刊、信件多达六十五万七千多件
《重庆日报》△市郊农村今年兴办扶贫福利工厂一百多家,残疾人员、贫困户、烈军属等三千多人进厂,不再要国家救济


第3版()
专栏:体育

十七岁天津姑娘棋坛初露锋芒
我选手宁春红获亚洲女子国际象棋赛亚军
新华社达卡11月26日电 (记者宣增培、吴定保)中国选手宁春红今天在这里结束的第三届亚洲女子国际象棋锦标赛中,以积八分的总成绩夺得亚军。印度国际大师阿奴巴玛·阿布赫延格获得冠军,成绩是八点五分。
来自澳大利亚、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斯里兰卡和东道主孟加拉国的共十名选手参加了这届历时十二天的比赛。在九轮角逐中,宁春红的战绩是八胜一负。她分别战胜了一名国际大师、三名国家冠军、三名国家亚军和一名国家第三名的选手,负于印度的阿布赫延格。
宁春红的教练说:“小宁面对强手,发扬了敢斗敢拚的精神。”
来自天津的十七岁的宁春红是第一次参加这样大型的国际比赛。她在中学学习时开始玩中国象棋,从1980年开始学习国际象棋。在今年的全国国际象棋锦标赛中获得亚军。


第3版()
专栏:体育

美国男排险胜阿根廷队
新华社名古屋11月26日电 (记者王道源、龙占泉)第五届世界杯男子排球赛第四轮比赛今天分别在日本的广岛和名古屋进行。美国队在同阿根廷队比赛时死里逃生是今天四场比赛中的最大新闻。
美国队同阿根廷队的比赛在名古屋进行。美国队以十五比七先胜第一局。但阿根廷队接连以十五比十三和十七比十五连胜两局,反以二比一超出。关键的第四局,阿根廷队曾以十四比十一领先。这是阿根廷队赢得这场比赛的最好时机。但阿根廷队在这关键时刻一传连续三次不到位、两次被对方打了探头球、一次二传手触网,被美国队追成十四平,最后,反以十五比十七失去了完全有可能获胜的一局。
第五局,美国队士气大振,阿根廷队斗志不减,双方争夺十分激烈。场上先后出现一平、五平、七平、八平、九平、十平、十一平和十二平。此后,阿根廷队在战术变化上不如美国队,虽然拦网又得了一分,但因进攻点少,三次被对方拦网成功。最后,阿根廷队以十三比十五输掉了这场比赛。  苏联队在同埃及队比赛中,以三比零(十五比六、十五比四、十五比六)获胜。


第3版()
专栏:体育

内蒙古队获全国男子曲棍球锦标赛冠军
本报南昌11月27日电 全国男子曲棍球锦标赛今天下午在这里结束,内蒙古队以七战全胜的成绩再次蝉联全国冠军。江西队六胜一负获亚军。天津、宁夏队分获第三、四名。
这次比赛各队争夺激烈,不少场次打得难分难解,在全部二十八场比赛中以0∶0结束的就有五场,一球之差的有八场。天津曲棍球队是一支新军,在比赛中战术灵活,敢打敢拚,战胜了不少强队,获得行家好评。 (倪余信)(附图片)
图为内蒙古男子曲棍球队和黑龙江队的一次比赛。
本报记者 王景仁摄


第3版()
专栏:体育

中日就合作研究青少年体质达成协议
本报讯 中华全国体育总会青少年体质研究代表团与日本体育协会青少年体质研究代表团,最近在北京就中日合作青少年体质研究的实施方案签订了协议录。
(东明)


第3版()
专栏:

中直机关讲师团湖南省零陵地区小组的五位同志原是地质矿产部的干部,他们在永州市教师进修学校培训中小学教师,满腔热情地认真备课,上好每一节课,赢得了教师们的称赞。图为这个小组的张司红(左)正在进行语文教学。
新华社记者 龙启云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