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11月25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依靠技术进步来发展经济
第三次全国企业技术进步工作会议在京举行
本报讯 记者肖体焕报道:第三次全国企业技术进步工作会议,11月24日起在北京举行。国家经委主任吕东、副主任朱熔基在会上强调,继续搞好思想转轨,坚持改革,真正把着眼点放在更紧密地依靠技术进步来发展经济,是今后经济工作的一项突出的重要任务。
这次会议,是国家经委会同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等有关部门召开的。会议的中心议题是,根据“七五”计划建议的精神,总结“六五”时期企业技术进步工作的成绩和经验,研究和部署1986年的工作。
吕东提出:企业技术进步工作,一定要紧密围绕提高质量、降低消耗来抓。当前产品质量差、物质消耗高是我国经济的致命弱点,也是今后发展的巨大潜力所在。他还谈到:“七五”期间要把技术改造的重点,放在大中型企业、在行业技术进步中起示范带头作用的骨干企业和承担出口任务的企业上。国家正在做出规划,要有步骤、有重点地先分期分批抓好一千个或更多一些大中型骨干企业和一批军工企业的技术改造,并使它们的技术不断进步。
朱熔基回顾“六五”期间技术进步工作的成绩和经验后,讲了对1986年技术进步工作的安排。其中谈到:要继续搞好技术引进工作,既防止不必要的重复引进,又防止把引进工作搞死。要加快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把企业的技术开发,转到以消化吸收引进技术和国产化为主的工作上来。要抓好科技攻关和技术开发工作,继续开拓技术市场。要加强宏观控制,不断研究新问题,总结新经验,保证技术进步工作顺利进行。


第2版()
专栏:

向基层交底 做过细工作
淮阴市落实明年粮油定购合同
本报讯 江苏省淮阴市认真总结今年粮油实行合同定购的经验,根据明年粮油市场的需求,开始了同农民签订1986年的粮油定购合同。到10月27日,全市一百六十四万多农户已同国家签订了三十亿二千万斤粮食和一亿五千三百三十九万斤油菜的定购合同,国家下达该市的指导性粮油计划已全部落实。
为了使农民及早按粮油定购合同安排好今冬明春生产,为明年农业丰收打好基础,这个市今年8月下旬就组织农业、粮食等有关部门的三百多人,分赴十三个县、区农村,调查今年粮油定购合同执行情况,了解农民对明年合同定购有什么新的要求和意见。通过调查,他们发现不少农民对明年种植什么粮油品种心中无数,对合同定购认识不清。针对这些问题,市委和市政府组织干部向群众宣讲合同定购的意义;吸取今年经验,不搞摊派数,而是及时把全市粮油生产布局、定购品种、数量、交售时间等,向基层交清;各县、区拟订各自的茬口布局,确定预计产量,再同农民协商定购数,以村组为单位编制好到户清册,把合同定购书发放到农户手中。
由于合同定购工作抓得及时,农民签订定购合同很踊跃,除完成国家指导性计划外,还多签定了二千五百三十五万斤粮食定购合同;还根据明年市场需求,增加了优良品种,全市增加一百一十多万亩白皮小麦、五十五万亩粳稻和二十万亩低芥酸油菜。目前,广大农民怀揣合同书,正积极地搞好生产。
(吴军)


第2版()
专栏:编后

定购合同要早订
淮阴市在秋播开始前,就抓明年粮油合同定购工作,这件事抓得好,好在一个“早”字上。
农业生产中的夏收作物,从种到收是跨年度的,今年秋天要为明年的收获下种,合同定购工作应“走”在播种季节之前。这样,签订合同的双方才能各自做好准备,诸如预测市场需求量、调整作物布局、品种结构和各项生产资金、设备等等,使农业生产从种到收不违农时地顺利进行,并避免下一年度出现供不应求或供过于求的状况。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粮棉等农作物实行合同定购制,是一项重大改革。经过一年时间的实践,各地已积累了一些经验,希望认真总结,使合同定购制逐渐完善起来。


第2版()
专栏:

中外合资经营的赤湾石油基地股份有限公司开业
据新华社深圳11月24日电 由中国南山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与新加坡海洋联合服务(私人)有限公司合资经营的赤湾石油基地股份有限公司昨天开业。
正在深圳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余秋里、新加坡贸工政务部长李显龙,中国石油工业部部长王涛等参加了开业或剪彩仪式。


第2版()
专栏:

天津市拆棚建房取得显著成绩
本报讯 据天津日报报道:昔日棚屋错落,而今高楼栉比;津城巨变,家乡巨变——这是外埠来津的人们和“老天津”对天津市拆棚建房取得显著成绩的强烈感受。四年来,一千六百九十余万平方米新住宅,如雨后春笋,使天津市更加多姿多彩,城市人民居住条件明显改善。


第2版()
专栏:

迫龙水毁抢修工程正式开工
本报讯 川藏公路迫龙水毁抢修工程于20日正式开工。
这段公路位于西藏林芝地区通麦和鲁朗之间,今年5月这段公路出现塌方,6月又爆发了历史罕见的大面积的泥石流,使川藏公路中断交通五个月。预计川藏公路将在春节前正式通车。
(叶云贵 袁胜文 李贤高)


第2版()
专栏:

云南研制的当归香料通过鉴定
新华社昆明11月23日电 (记者徐祖根)中草药当归如今增添了新用途。从当归中分离出来的三种香料11月23日在昆明通过了省级鉴定。
这三种香料是当归净油、当归浸膏和当归流浸膏。它们在保存当归疗效的同时,还具有天然当归的浓郁香味,可以作为食品和化妆品的添加剂。
这三种香料是由昆明市轻工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共同研制成功的。


第2版()
专栏:

在提高现有装置的经济效益上作文章
北京燕化依靠技术进步改造老企业
本报讯 记者赵兴林报道:北京燕山石油化工公司注重挖掘企业内部潜力,在提高现有装置的经济效益上作文章,六年来共增加收入七亿四千多万元。
燕山石油化工公司是我国石化系统的“老企业”,其中多数设备是从国外进口的。自1969年投产以来,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递增12.1%。投产十五年,为国家提供的积累相当于“燕化”建设总投资的四倍。今年头十个月实现的利税比去年同期增长5.8%。从上缴利税数额来看,仅次于大庆、鞍钢,在全国居第三位。
这个公司充分利用首都科研人员集中的优势,与中国科学院等八十多个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签订了一百多个技术协作项目,并取得了一批科研成果。据统计,已取得研究开发的新技术一百六十四项。
随着技术进步和科学管理的深入发展,企业技术改造和引进技术设备的需求日益增多,科技人员有了用武之地。公司领导根据本单位的实际,确定自己能够研究制造的就不依赖进口。今年列入重点技术改造的十一个项目,大多采用自己研制生产的技术设备。到10月底,这些改建项目基本完成,有的已见效益。
该厂瞄准市场,努力开发新产品,为生产单位排忧解难。胜利化工厂氧化脱氢装置生产过程中因排出有害气体,于1976年被迫停产。后来,他们决定采用自己的技术和新催化剂改造老装置,消除污染,降低能源消耗,这项改造工程即将投产,投产后可使经济效益有所提高,估计每年能增加收入三千六百多万元。
依靠自己的技术进步改造老企业,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目前,一批引进装置达到或超过了设计能力,一些弃之不用的化工原料加工成国家急需的产品。


第2版()
专栏:

商业系统将实行招考录用职工制度
据新华社北京11月24日电 (记者陈芸)今后商业系统录用人员将逐步实行招考制度,即“先培训、后就业”,不再直接向社会招工招干。这番话是商业部副部长何济海在今天召开的全国商业教育工作会议上讲的。
“先培训、后就业”的具体办法是:录用人员从各种对口专业或相近专业的各类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和各类就业前的就业培训班中择优选用;专业技术性较强的行业和工种的从业人员,必须取得技术考核合格证书才能走上工作岗位;按国家规定录用的商业职工子女也要经过培训,合格者才能上岗。
这一办法将于1986年起施行。


第2版()
专栏:

理顺宏观控制与微观搞活的关系
国家体改委副主任贺光辉谈明年经济体制改革
新华社长春11月24日电 (记者赵玉庆)国家体改委副主任贺光辉在刚刚结束的东北地区经济体制改革座谈会上说,明年的经济体制改革要围绕继续搞活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这个中心环节,理顺宏观控制与微观搞活的关系。
他说,各级政府要树立搞宏观经济的观念。政府要把管理微观经济的权力交给企业。转向间接管理,在宏观经济的间接控制方面下功夫,使微观搞活达到良好的宏观效益。对已经实行的改革措施,采取消化、补充,存利去弊,逐步完善的方针。
贺光辉还强调,明年要切实贯彻国务院批准的关于增强大中型企业活力的有关规定,大力促进企业之间多种形式、不同层次的横向经济联系,形成各种类型的企业群体和企业集团。这是打破条块分割、政企不分,加速经济管理体制改革,促使产品结构、产业结构、企业结构按商品经济要求进行调整的一条重要途径。
他还说,要从研究当前经济生活的突出矛盾入手,重点解决发展生产资料市场、搞好企业内部分配即企业的工资改革和社会的合理分配问题。试点城市还要继续积极进行改革的探索和试验,进一步搞活城市,发挥城市功能,为搞活企业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


第2版()
专栏:我说经济改革

计委应成为宏观控制的“龙头”
程干桐
各级计委是经济综合部门。任务是进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规划,特别是中长期计划;考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综合平衡;利用经济杠杆对各部门进行协调;指导和推动横向的经济联系,扩大经济技术协作;建立经济信息系统,加强计划的指导。
但是,目前有些地方的计委很难承担上述任务。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缺乏计划的平衡权和控制权,对资金、物资、外汇、人力的管理权限很分散,加上条块分割,计划下达多头,地方计委无法实行统一的计划管理。拿某市电冰箱厂的技术改造来说,由于所需资金不落实,省、市有关部门各管一块,只好由省里的一位副省长来主持开会决定解决的办法。条块分割、计划多头,造成许多项目久拖不决;而有些项目,则又钻了这种条块分割、计划多头的空子,盲目上马,给国家造成经济损失。
为了克服这种弊端,要加强对经济活动的协调和控制,要有一个“龙头”,我认为各级计委应该承担这个“龙头”。据了解,有一些中心城市建立了经济杠杆部门的协调会议制度,在计委内设立了经济协调办公室,这对控制经济活动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有的中心城市,中央和省各条条下达的计划,都通过市计委一个“漏斗”,这样,地方计委就能够从宏观上进行控制,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计划多头的弊端。
(注:本文作者是合肥市计委工作人员)


第2版()
专栏:

修文发现奇异石窗
本报讯 据贵州日报报道:贵州省修文县在大石布依族乡连丰村发现了一个占地面积四百亩的奇异石窗。
石窗内的石牙高十米左右,溶墙、洞壁高达二十余米。窗内植被完好,绿丛中有一片罕见的怪石林。朝上看,一道道天窗晖映着蓝天白云;往下观,是一扇由大石柱形成的石门。石窗内除有凉粉籽等植被外,还有横翅石、一线天、跳板石、凯旋门、海狮石、袅石等景致。
经省科学院山地资源研究所有关专家考察,石窗属于石牙、溶沟、落水洞和小山洞的组合形态,是典型的喀斯特窗和门的博览馆,很有开发价值。


第2版()
专栏:市场随笔

跟菜农想到一块了
张玉军
江苏射阳县合德镇蔬菜技术推广站,于今年10月份开办了射阳县第一家蔬菜良种商店,除出售良种外,还向广大群众传授有关栽培技术。
这个商店开得好。吃菜问题是关系城乡人民生活的大事。如果菜农缺少蔬菜良种,生产的菜难免品种单调,品质不高,既满足不了消费者的需求,又卖不上好价钱。合德镇蔬菜技术推广站开办种子商店,解决了菜农的燃眉之急,跟菜农想到一块了,这实在是一件值得称道的好事。


第2版()
专栏:通讯

再遇连年大旱怎么办?
——宁夏山区纪行
本报记者 许仲英
穷困的山区有了变化
前不久,记者去了一趟宁夏山区。
宁夏山区包括固原和银南地区的西吉、隆德、海原、固原、泾源、彭阳、同心、盐池八县及中宁、灵武、吴忠、中卫几个县的一部分,是我国有名的干旱贫困地区“三西”之一。
我们爬山越岭,钻沟出川,见那荒漠的丘陵和山峦之间,有许多山头坡地披上了绿装;“反坡带子田”和退耕还草的坡地上,紫花苜蓿、沙打旺、红豆草蓬蓬勃勃;经过治理的流域,大沟里树木成林,小沟里修起许多坝地和台田。
走村串户,田间路边,我们同农民交谈。海原县东川村近几年变化较大,农民丁德祥,1982年还是个困难户,如今成了富裕户。他家承包治理附近的山坡,种杨树一万棵,榆树八千棵,杏树三百棵,草苜蓿二十五亩,柠条一百七十亩;养了三头牛,一头骡,一头驴。不说别的,只那些树,过几年成材后,收入就可观了。东川村共有十九户农民,承包了一千一百六十亩坡地,还在沟里打了三十多条拦泥坝,造坝地三百亩,1984年人均生产粮食过了千斤。
在党中央确定的西北山区种树种草发展畜牧方针的指导下,1983年以来,宁夏山区种树种草四百多万亩,等于建国后前三十年种树种草面积的三倍。同时,还为90%以上的农户改建了节柴灶,使山区农民每年节省十亿斤柴草,少挖少铲草皮五千多万亩。近几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进一步发挥了优越性,加上雨量较多,种树长树,种草长草,粮食产量也有所提高,三年间,人均收入由三十六元提高到一百零六元,大多数人有了饭吃,出现了多年未有的好形势。
害怕干旱的根本原因
从宁夏山区的历史情况看,干旱是经常的,连年大旱也是多发的。一些同志看到眼前的好形势,同时也提出一个问题:如果明后年再遇连年大旱会怎样呢?
在银川的时候,听有的同志说,现在山区人均收入已达百元以上,温饱问题解决了,再遇大旱,即使粮食绝收,拿一百元买口粮也够的。到下面看了,感到这个看法靠不住。实际情况是,多数农民最近两年,在生产和生活上有了些基础,如果遇到为期一年的大旱,有半数人可以靠积蓄的家底,再加些抗旱措施能顶过去;如果遇到连续两年大旱,人们的家底就空了;如果遇到持续三年的大旱,相当多的一些地方就会人无粮,畜无草,如果不及时救济,人们可能再去挖草根、铲草皮,破坏这几年治山的成果。
为什么人均收入百元了,还那样怕旱?问题出在人们的收入构成上面。
例如这几年种树种草最多的西吉县,1984年人均收入一百一十元,实际构成:以粮为主的种植业占80%;畜牧业占10%;副业及其他占10%。种植业是最怕旱的;小旱减收,大旱甚至不收。这样的收入构成,一旦遇到连年大旱,人们赖以做经济支柱的种植业垮了,剩下的一点收入,买平价口粮也不够,就会一下子跌进困难户的行列里去。
宁夏山区,是不适于发展以粮为主的种植业的,尤其中北部的一些县,年雨量仅有一百至三百多毫米。虽然人们对自然界有主观能动性,这里的人们在干旱的山谷中修了台田和坝地,种植
的粮食也收到了相当的效益。然而多年来宁夏山区在“左”的指导思想影响下,从主观愿望出发,建设以种植业为主体的生产结构,在遇到干旱威胁的时候,就暴露出根基脆弱的问题,这是宁夏山区害怕干旱的一个根本原因。解决这类地区怕旱问题,就要改革不合理的生产结构,建立和发展不怕干旱冲击的多种经营的山区经济,以便在干旱频繁的自然条件下,不断地增加群众的经济收入。
改变生产条件和“保险系数”两手抓
在改革生产结构问题上,这几年区党委抓改变生产条件,曾在山区大力提倡和组织农民种树种草发展畜牧。抗旱性能好的树草,生长两三年后遇大旱能保得住;有树就有收入,有草就能养住牲畜,种树种草,恢复生态平衡,发展畜牧业。实践证明,台田、坝地保墒深度大,一年当中只要下一场半场雨,种上耐旱的作物就不绝收;山区的农民种粮食的积极性高,因为他们靠吃粮食过日子,在种树种草的同时,抓紧小流域的综合治理,多修台田和坝地。
有的同志提出一个设想:想法从不怕干旱的其他经营中谋取一百元左右的收入,大旱之年有了它,买一年的议价口粮就够了,不靠国家救济能过得去。他们把这一百元叫做干旱山区群众温饱的“保险系数”。
拿到这么个“保险系数”,并不是空想,有些地方虽然没有明确提出这个概念,但在实践中却做着。我们从同心县过火罗山,到了韦州乡就看到这种情形。
韦州,就是明清朝代贬谪官吏,发配罪犯,建国以后多年来“下雨就开荒,无雨就要粮,无法就逃荒”出了名的穷地方。这两年,灾害逼着韦州乡在生产结构和产业结构方面进行调整。现在,韦州乡有各种专业户九百六十多个。其中养七十头羊以上的畜牧户五百四十六个,手工业户二百三十个,个体商业、运输业、服务业和修理业户一百八十四个。此外,还办了二十三个小煤窑,三个建筑工程队,四个砖瓦厂,一个石料厂。今年人均有粮四百多斤,收入一百五十元。人们的收入构成发生了重大变化:几年前种植业占80%以上,今年畜牧、工商、运输、服务业等多种经营,上升为70%(人均合一百零五元)。
这几年韦州乡,在适宜种粮的地方,就支持群众搞好粮食生产,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不适宜种粮的地方,就提倡种树种草发展畜牧,同时组织群众发展工、商、运输、建筑、服务、采掘业,搞多种经营。因为开拓出新的生产力,建立了新的经济支柱,即使遇到大旱之年,群众也有自力更生的能力了。
看来,提出一个多数人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目标,引导群众拿到这个“保险系数”,既是脚踏实地的加快解决大旱时人们的温饱问题,又是切切实实地调整不合理的生产结构,开拓新的生产力的好办法。
那些还未彻底解决群众温饱问题的干旱山区,很可以提出一个适当的目标,引导群众从自己的实际条件出发,“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多种途径,广开财源,先拿到个“保险系数”,突破“温饱关”,使自己地区的经济,以及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来一个转折,改变在干旱面前束手无策,或者只有招架之功无还手之力的被动状态,然后继续沿着多种经营的广阔大道,不断开拓生产力,不断扩大再生产,一步步走向富裕。


第2版()
专栏:图片新闻

成都市乡镇企业剪影
成都市郊县区农民发挥地处城郊的优势,发展乡镇企业,开展工副业生产,不断增加经济收益,取得了较大成绩。他们在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支持下,积极开发新产品,并为国家创造了大量外汇。
左上图为金牛区簇桥乡顺江村皮毛加工厂的工人在生产裘衣。
右上图为新都县河屯乡光华电器厂的工人在装配电位器。
右下图为市郊圣灯乡轴承厂的工人在检验产品的质量。
丁 路 吴祖政 张雅心摄影报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