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11月23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群众文化

到吴桥看杂技
阎纲
冀中平原秋深了。到吴桥看杂技去。
提起吴桥,大大的有名,河北人常常得意地说“我们有吴桥”。吴桥是“杂技之乡”。周总理当年出访十六国时,所到之处,无不有华侨;华侨中,无不有吴桥艺人。周总理喜从中来,说“吴桥不愧杂技之乡”,“杂技之乡”因而得名。
全国各地的吴桥人那就更多了。中国杂技团,天津、沈阳、兰州、广州、武汉等地大型杂技团,都有不少吴桥人,“没有吴桥不成班”。吴桥人自古以来浪迹天涯,四出卖艺,所谓“南京收了南京去,北京收了北京留;南京北京都不收,黄河两岸度春秋”,生活是悲惨的。他们农闲外出,农忙归耕,传播了杂技艺术、十样杂耍。这个传统一直保留至今。
到了吴桥,我急于打听去年11月5日胡耀邦同志到这里视察的情景。县长说他当时在场。耀邦同志到县委大院一下车就说:“我是来看你们的。”“来到吴桥说吴桥”。他询问了人民生活和收入之后,对“杂技之乡”颇感兴趣,鼓励发展杂技。
杂技之乡说杂技。总书记的话对吴桥的杂技工作是很大的推动。现在全县共有杂技、魔术、马戏团队三十三个,演出组百多个,遍及九乡一百多村,演员一千多人,三岁孩童拿大顶,足见后继有人。全国二十八个省市区都有吴桥人——“没有吴桥不成班”。
“河北省吴桥县第一届杂技会演”10月18日开幕,千人大剧院坐无虚席。舞台上几乎全是娃娃,最小的六岁。成人演员只看见两个:一个男滑稽演员,一个蹬技女演员。这位妇女五十上下,两腿向上猛地一伸,如鲤鱼打挺,矫健美观。旋即,八条大汉将一口大缸推滚前来,又吃力地举上。她蹬住了,蹬稳了;缸内再钻进一个演员,又蹬稳了,台下掌声一片。蹬缸我见过,但蹬这么重的大水缸,里面还钻进个大活人,生平却是头一遭。第二天晚上,又是八条大汉推缸上台,还是那口水缸,约二百多斤,蹬缸的却是个小姑娘,体重还不到一百斤呢!这次更绝,缸内钻一个,缸上再站一个。缸里的一个头露在缸外,悠然自得,向观众做鬼脸;缸上的一个拿大顶,直挺挺一条线,毫无惧色。所有重量加起来足有三百多斤,我的天,砸下来不堪设想!更加出奇的,是姑娘的一双嫩腿竟然蹬得三百多斤打转!台下掌声如狂。这不仅是技、是艺,而且是力、是胆,是杂技艺术与体育的美妙结合。姜家大姑娘的蹬技别有一番滋味,熟练到了轻巧戏弄的地步。那是一个小坛子,在她的腿脚上如同纸球一般,蹬到潇洒处,坛子上下飞转,象电动一般变着各种花样,令人眼花缭乱,难极了,美极了,却丝毫不担心坛子砸下来。人人叫好,叹为观止。散场后我问她爸爸,孩子为什么蹬得这么好,他半天答不出来,只说了句:“有空就蹬,上瘾呗!”
我国杂技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极盛期很长。吴桥县宋门乡小马厂村发现了距今千多年前的南北朝东魏的古墓壁画,画着蝎子爬、倒立、肚顶、马术等杂技表演形象。据吴桥县志记载,县内每逢佳节,“掌灯三日,放烟火,演杂戏,士女喧阗,官不禁夜。”吴桥杂技,大有继承发扬的必要。因此,胡耀邦同志关于发展杂技的谈话,深得杂技之乡的民心。
吴桥杂技中兴之日到了。告别杂技之乡,感触良多。所见所闻,概言之,吴桥杂技事业有七个第一:“天下杂技第一乡;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县杂技协会分会;党的领导人第一次来吴桥关心杂技艺术;成立了第一所县级杂技学校;第一个编写《杂技志》;第一次举办县杂技会演;准备明年在吴桥举办首届国际杂技节,拟设‘吴桥杯’。”七个第一,说明了一切。


第8版()
专栏:

《少奇同志在东北》搬上银屏
在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刘少奇诞辰八十七周年之际,北京电视台播出了由北京电视制片厂、牡丹江市委、鞍山钢铁公司联合摄制的电视连续剧《少奇同志在东北》。
该剧以刘少奇同志一九二九年初夏至一九三○年春在东北重建党的组织,领导东北人民同反动当局展开一系列殊死斗争的历史事实为基础,并适当进行艺术概括,歌颂了刘少奇同志机智、沉着、有胆有识,为革命敢闯龙潭虎穴的崇高精神,彻底推倒了“四人帮”强加在少奇同志头上所谓“叛徒”的罪名。电视剧情节紧凑,朴实无华。
中央电视台也将在近期播放这部电视剧。
(易凯)(附图片)
刘少奇同志(郭法曾饰)怀抱着烈士遗孤,心绪难平。 北京电视制片厂供稿


第8版()
专栏:

在硝烟炮火中演出
——总政歌舞团小分队赴老山前线演出小记
周国安
10月3日清晨,总政歌舞团赴云南老山前线慰问演出小分队的二十九名演员,身着作战服,头戴钢盔,坐大卡车,在弥漫着晨雾的山路中,急速地向某阵地驶去。他们受总部的委托,进行从9月21日以来的第三十八场演出。
汽车眼看就要过了“三转弯”的危险地带,突然停住了。司机抱歉地对我们说,车开不动了。我们明白了他的意思,赶忙跳下车,拿着乐器安步当车。
为防止越军的空炸弹(一种离地面二、三米爆炸的炮弹),我们紧了紧钢盔带,分散沿着山路里侧向前走去。尽管随时都有危险,大家还是有说有笑地向前走着,创作员兼相声演员刘志干脆连钢盔都不戴。他说:“战士不怕死,我怕什么?”是呵,战士们为了祖国的尊严,严惩着进犯的越军,冒着四十七八度的高温酷热,踩着没膝的泥水,忍着被虫咬的痛痒,过着缺水洗脸的生活……小分队在前线演出时所见到的、听到的以及通过和战士接触,亲身感受到的,无不在净化着他们的心灵,陶冶着他们的情操,并使他们对一个部队文艺工作者的神圣职责有了新的认识。
演出场地设在一个几百平米大的自然岩洞里,四周都搭起了木板房和帐篷,看上去,就象盖起了别致的楼房一样壮观。坐在那里看演出,就象在大剧院里。不过,洞里却十分潮湿,顶上滴水,地上渗水,走不好就要滑跤。演出尚未开始,在凡能站脚的地方,都已站满了干部、战士。为不让演员受潮,部队特意为十几平方米的“舞台”铺上了苫布。演出开始后,当演员唱起《十五的月亮》、《阵地上的思念》等反映军事题材的新创作及过去已在部队流传的歌曲时,不少战士流出了激动的泪水。很多人说,听到这些歌曲,使我们想起了家乡和亲人,也更感到自己责任的重大。
在战地短短的十七天里,小分队不辞辛劳,满腔热情,冒着炮火,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演出了四十多场,把歌舞送到了老山主峰,送到了“八十年代的上甘岭”和第一线作战部队的前沿阵地。在与敌人对峙相距不超过两千米的阵地上,不仅留下了他们的足迹、歌声、乐声和舞姿,也留下了他们赤诚火热的心。


第8版()
专栏:

《英雄的回旋》开拍
今年是共产主义战士王杰英勇牺牲二十周年,为了纪念这位活在人们心中的英雄,王杰生前所在部队在山东电视台、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中国青年艺术剧院的协助下,开始拍摄电视剧《英雄的回旋》。
这部电视剧再现了当年王杰为掩护十二名民兵扑向爆炸点的动人事迹。通过他正确对待工作、生活、爱情,展现出王杰的献身精神和崇高的思想境界。编剧孔祥锈;导演刘柳;王杰由崔志刚扮演;王杰的未婚妻由迟蓬扮演。
(杨新)


第8版()
专栏:

化悲为喜
——喜剧片《酸辣姻缘》观后
杨眉
广西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农村题材喜剧片《酸辣姻缘》,是一次大胆而有益的新尝试。影片以喜剧的样式,处理了发生在山东半岛一个偏僻山村本来会演成悲剧的“换亲”事件。复员军人张恺(图中左),在部队施工时不幸一条腿受伤致残,年过三十还没娶上媳妇。他母亲为了解决他的婚事,竟要强迫他的妹妹梨花离开恋爱对象,去和近于呆傻的王春安成亲,以换取王的妹妹与张恺结婚。这种毫无爱情基础,一家兄妹与另一家兄妹交易式的“换亲”事件,在我国农村现实生活中并不鲜见,给青年男女带来的痛苦与不幸是骇人听闻的,造成过多少悲剧。因此,揭露和鞭挞这种戕害青年的婚姻方式,是件很有现实意义的好事。影片编导对这样一个题材,一反通常采用的悲剧手法,以喜剧样式来处理,可谓有胆有识。这种胆识并非来自无稽的编造,而是建筑在可靠的生活基础上,是有说服力的。首先,影片主人公张恺是当代农村新青年的典型。他有理想,有文化,识大体;他宁可自己打一辈子光棍,也决不拿妹妹的眼泪当喜酒喝。他终于用自己美好的心灵和科学养兔的劳动成果赢得了邻村姑娘春曼的纯真爱情。媒婆的女儿春曼(图中右)是个有主意、自尊心强的姑娘。她和张恺偶然相识,通过多次误会的产生和消除,由倾慕而产生了对张恺的爱情。在他们两人之间展开的一些喜剧情节,富有生活气息和时代感,因而也是可信的。
影片中另一位主人公——张恺的妹妹梨花,是个开朗、泼辣的农村姑娘。她既有八十年代新青年的鲜明个性,也有中华女性的传统品德。她对伤残的哥哥和年迈的母亲充满怜爱和同情。但是,在对待婚姻问题上,却坚持自己作主,反对把自己当成商品去为哥哥换亲。在
“相亲”的时候,她机智地用练武吓退了想和她换亲的王春安,演出了一出令人发笑的喜剧。
赋与《酸辣姻缘》以喜剧因素的,不但在于张恺、梨花、春曼这三个人物形象真实可信,更具有说服力的,还在于我们的时代为青年争取幸福,反对不合理的婚姻创造了有利条件。随着农村经济改革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入,青年一代中象张恺、春曼、梨花式的人物越来越多。他们将为“换亲”掘墓,而不是被它所埋葬。(附图片)


第8版()
专栏:

《曲海扬波》、《魏喜奎》出版
曲艺曲剧表演艺术家魏喜奎著的回忆录《曲海扬波》和由周桓编著的《魏喜奎》,已分别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和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两书都按章回小说体裁,以生动的语言,感人的情节,叙述了魏喜奎几十年的艺术活动,写出了她在旧社会学艺和求生的艰苦经历,以及解放后创成奉调大鼓和北京曲剧的奋斗过程。(宣)


第8版()
专栏:访问记

曲艺种子飘洋落
——记著名京韵大鼓演员孙书筠访加讲学
本报记者 张世英
曲艺演员到国外讲学,这可是件新鲜事!我得知中国广播艺术团说唱团著名京韵大鼓演员孙书筠,10月底从加拿大访问讲学归来,即去访问了她。
一见到她,就开门见山地向她提出:京韵大鼓是中国传统的说唱艺术,语言不同,他们能听懂吗?这时,时差还未调整过来的孙书筠,尽管还有些疲倦,脸上却流露出不可抑制的喜悦之情,高兴地对我说:“说真的,连我也有些担心呢!哪知,竟是非常的受欢迎。”
孙书筠应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东亚系的邀请,为该系的学生讲京韵大鼓的起源、流派和唱腔,讲说功、做功、唱功。为了生动、形象,她自己打着鼓,边说、边唱、边表演。不只说唱了一些小段,还唱了《闹江州》、《子期听琴》等传统的长段。这些洋学生,向孙书筠提出的这样那样的问题,都得到了她的回答。孙书筠还到约克大学附属小学、针枞院小学,给儿童讲解、表演京韵大鼓,同样引起了小朋友的兴趣。他们好奇地走到台前看她的板和鼓,还询问了中国的名胜古迹。中国和中国的艺术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这中间,自然少不了孙书筠的学生石清照的陪同和帮助。一看石清照这个名字,你可能以为她是中国人,这可就错了。她是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东亚系的副教授卡特·史特文斯。这个加拿大人,从五十年代就对京韵大鼓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把研究成果写成论文,获博士学位。每次到中国,她都要访问曲艺艺术家。1983年来中国访问时,她拜孙书筠为师,要提高自己的京韵大鼓的技艺,以便更好地在课堂上介绍中国的曲艺。在这些和老师朝夕相处的日子里,她时而向老师请教,时而又和老师一起共同研究理论,磋商技艺。共同的艺术爱好,把这对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师生的感情紧紧地联在一起,通过她们的友好互访,在加拿大播下了中国民族说唱艺术的种子。
从十一岁就登台演唱京韵大鼓,已有五十二年舞台经验的孙书筠,至今演唱韵味醇厚,台风优美。她今年初,曾随中国说唱艺术团到美国访问,受到了大洋彼岸的朋友和侨胞的称赞。秋天,她又作为中国的曲艺演员到加拿大讲学,介绍和传播民族艺术,为中外文艺的交流增添了新的内容。(附图片)
孙书筠和针枞院小学学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