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11月16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

联合国粮农组织庆祝成立四十周年
萨乌马赞扬该组织积极作用何康主持中国厅落成仪式
本报罗马11月14日专电 记者许庆美、史克栋报道:联合国粮农组织第二十三届大会11月14日在这里举行专门会议,热烈庆祝该组织成立四十周年。
粮农组织总干事萨乌马在庆祝会上发表了讲话。他说,四十年来,粮农组织在促进世界农业生产的发展方面起了积极的作用。
他主张应该尽力改变世界人口中遭受饥饿和营养不良的状况,首先是帮助那些粮食短缺的国家发展粮食生产,同时维护作为农、林、渔业的基础的自然资源,加强发展中国家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
印尼总统苏哈托和法国总统密特朗也发表了讲话。苏哈托指出,世界粮食生产在增长,但不能忽视仍然存在着的不平衡状态。他还介绍了印尼发展农业方面的经验。
密特朗总统也指出,目前世界粮食生产的形势是,一方面发达国家粮食生产过剩,而另一方面,在一些国家又存在着严重的饥饿和贫穷。这种局面绝不能继续下去。
他认为,要解决好世界粮食问题,应从三方面努力:改革货币体制;发展中国家应参加多方贸易谈判;从全球发展上解决好债务问题。
为庆祝粮农组织成立四十周年,中国政府向该组织赠送了礼品——“中国厅”和全套陈设(包括家具和艺术品)。“中国厅”是按照中国传统客厅的形式和格局设计的。李先念主席为这个厅题了字。13日下午,中国农牧渔业部部长何康在这里主持举行了中国厅的落成仪式,萨乌马总干事参观了中国厅,大会主席、副主席和各地区及国家的代表参加了落成仪式。


第7版()
专栏:

南南合作会议发表声明强调
第三世界国家集中资源智慧发展经济
本报哈拉雷11月15日专电 记者马世琨、鲍世绍报道:第三世界国家应该集中资源和智慧来克服困难,发展自己的经济。这是14日在这里闭幕的为期四天的南南合作会议发表的声明中所强调的。
会议建议成立第三世界银行和南方银行,分别提供短期和长期资金,以帮助发展中国家改善经济状况。
声明指出,第三世界国家领导人应该考虑建立一个由南方知名人士和专家组成的委员会,来观察南南合作和南北对话中的问题,以便及时向他们国家领导人提供信息。
声明说,“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更好的团结和合作不仅对整个地区有利,而且将会加强和有利于各个国家的经济”。
声明指出,建立一个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努力对南南合作是所迫切需要的。
声明强调说,第三世界国家之间在发展和运用科学技术方面的合作是非常重要的。
会议特别讨论了非洲面临的一些问题,要求对南非进行强制性的制裁,并认为有必要向南部非洲协调会议成员国投资,以便克服他们目前和将来面临的问题。
中国学者宦乡在会上介绍了中国发展经济的经验和教训,表达了中国关于加强南南合作的愿望,受到与会者的普遍重视。


第7版()
专栏:

重访阿富汗加吉战场
丛星
二、空前的灾难
来到两年前访问过的那些村庄,面对一片废墟,我们的心情特别沉重。
记得两年前那次来访,也在初冬时节,也是一场规模不小的战斗刚刚结束。可那时拉莱瓦尼河畔的十多座村子基本上是完好的,只有少数民房遭到炸弹的破坏。当时,在这些村庄里,我们看到过这样的景象:老人背靠墙根懒洋洋地晒太阳,孩童高兴地在街上玩耍,妇女在河边洗衣裳;村子里升腾起缕缕炊烟,田野上麦苗青翠,草地上放牧着牛羊……。虽然同是战乱年月,这里村民的日子倒还平静。可是相隔两年之后的今天,这一切已经荡然无存。
游击队员满怀义愤地告诉我们,苏军大队人马一到,这里的村子就遭了厄运。飞机炸,大炮轰,转眼间全都成了废墟。这一带的民房全是土墙泥顶的,一颗炸弹落下,半个村庄、甚至整个村庄就被彻底毁掉,加上横七竖八的残梁断柱,一根根被烧焦的树桩,景象凄惨,难以言状。美丽的加吉,遭受了一场空前浩劫。
我们怀着沉痛的心情看了几座这样的村庄后,禁不住加快了脚步,急切地想看到我们两年前曾夜宿的拉莱瓦尼村。我们的希望是,也许它能幸免于难,村游击队长曼戈尔可能正站在村口等候我们。记得两年前,一个黑漆漆的夜晚,当我们从冷风嗖嗖的野外钻进曼戈尔家的土房时,他已为我们生上了暖烘烘的炉火,还准备了一顿战乱年代难得的晚餐……
我们失望了。拉莱瓦尼村遭到了同样的不幸。这座一百五十多户人家的大村子,房屋荡然无存,树木有的被炸断、有的被烧焦。两眼能看到的,除了焦土瓦砾,便是灰烬残木,至今还可闻到焦糊气味。我们没能再见到曼戈尔队长了,据熟悉他的阿尤比司令员讲,战斗结束后,曼戈尔已携带全家老小到邻近一个省投奔亲友。临走前,他曾向司令员表示,不论走到那里,他都不会放下手中的武器。
按当地时令,此刻该是麦苗染绿田野的季节。可我们沿河边步行几十里路,竟没看到一寸麦苗,只在谢里夫格里村旁看到一小块玉米地,细细的秆儿,枯黄的叶子。老人叫萨尔比兰德,很苍老,腰板倒还硬朗。交谈中得知,该村居民全都逃难去了,只剩下他一人留在村里。他说,“我留下来,是想种点庄稼。我们阿富汗人总不能光等着救济呀!”多善良的老人!可残酷的战争是不会让他如愿以偿的。我们随手剥看几穗玉米,有的颗粒不收,有的只长着干瘪的几粒。再看看那些没种庄稼的田地,除了乱石,就是杂草,还有被炸弹炸开的一个个大坑。若非原先的田埂还在,很难让人相信这里曾经是一片肥田沃土。
叫人难过的,还有新添的许多坟墓。在村边,在路旁,比两年前不知增加了多少。坟地里插着一些细杆子,杆上飘着各种颜色的小旗,在荒野上随风瑟瑟作响。不少墓前竖着木牌,牌上嵌着几只闪闪发光的子弹壳。游击队员告诉我们,凡这样的坟墓,埋葬的都是8月战斗中牺牲的游击队员。人们献上几只弹壳,一是向死者表示敬意,二是让将来回村的老百姓知道,这里埋葬的是为祖国独立献身的战士。
(待续)(附图片)
阿富汗加吉县游击队的一个高射机枪阵地。游击队正在向敌机射击。


第7版()
专栏:

里根希望美苏增加往来为对话奠定基础
苏共政治局说苏联将促使首脑会晤成功
本报华盛顿11月15日专电 记者景宪法报道:里根总统昨晚在白宫发表电视讲话说,尽管美苏两国之间的根本分歧不会改变,但他希望两国领导人能够坐下来,“共同为进行和平对话奠定基础”。
里根呼吁美苏两国更多地交换宗教、教育和文化方面的友好团体,交换留学生,缔结姐妹城市,设立图书馆和文化中心,以及开展更多的体育竞赛,“用体育场取代战场”。
但里根总统又说,“那种认为仅仅通过一次最高级会晤就可建立永久和平的想法只是一种天真的想法”。
本报讯 据塔斯社报道,苏共中央政治局举行例会表示苏将促成苏美首脑会晤成功。
报道说,政治局讨论了苏美两国外长就有关即将在日内瓦举行苏美最高级会晤的问题在莫斯科举行的会谈结果。政治局指出,两国最高领导人的会晤主要应注意在防止宇宙军备竞赛和缩减地球上军备竞赛的基础上消除核威胁问题。强调苏联方面希望尽最大努力使日内瓦会晤获得成功,当然,必须美方作出同样的努力。


第7版()
专栏:

哥伦比亚一火山爆发灾情严重
岩浆和石块吞没几个城镇,两万人死亡
新华社波哥大11月14日电 据波哥大电台今天早晨广播,位于哥伦比亚托利马省的内瓦多德尔鲁伊斯火山昨天两次爆发,大量的岩浆和石块已吞没了火山周围的几个城镇,至少造成两万人死亡。
内瓦多德尔鲁伊斯火山坐落在哥伦比亚首都波哥大西北二百多公里处。昨天下午,火山第一次爆发,晚上又再次爆发。据报道,火山爆发后,由于山顶积雪融化而使周围几条河流的水位猛涨并泛滥成灾,给附近居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其中托利马省的阿美罗镇受灾最重。火山爆发后,这个拥有两万居民的城镇被七、八米厚的岩浆、石块和火山灰埋没,居民中80%的人估计已经死亡。
火山爆发后,哥伦比亚政府立即采取措施,把火山周围一百八十公里的区域划为“灾区”,并紧急动员救护人员、红十字会、部队和医务人员奔赴灾区救灾,大批救灾物资也将源源不断运往灾区。
灾情发生后,哥伦比亚总统贝坦库尔和一些内阁部长立即乘飞机赶往灾区指挥救灾工作。(附图片)
哥伦比亚的一座沉睡了近四百年的火山13日突然爆发,估计造成两万人死亡,二万五千人受伤。图为火山爆发后,救护人员抢救幸存者的情形。左上图为火山爆发时的情形。 本报电视照片


第7版()
专栏:

罗共中央书记处作部分调整
新华社布加勒斯特11月13日电 据罗通社报道,今天开幕的罗共中央全会对中央书记处的组成作了部分调整,刚卸任的原外长斯特凡·安德烈、原蒂米什县委第一书记科尔内尔·帕科斯特和弗朗恰县委第一书记玛丽亚·吉楚利克当选为中央书记。扬·拉杜和伊·维尔德茨因已另有任用被免去了中央书记的职务,至此,罗共中央书记处由十一人组成。


第7版()
专栏:

白宫发言人透露美苏首脑会谈日程
本报讯 华盛顿消息:白宫发言人斯皮克斯14日透露了从本月19日到20日在日内瓦举行美苏首脑会谈的日程。
斯皮克斯说,两国首脑将在19日先进行大约十五分钟的私下会谈,然后再由各自的代表团陪同进行正式会谈。第一次会谈将在日内瓦湖边的“水中花宫”举行,预定上午举行两个多小时会谈,下午再举行两个小时会谈。下午的会谈将集中讨论武器控制问题。第二天上午会谈在苏联代表团驻地举行,将讨论地区性问题,下午将讨论“双边问题和其他问题”,这天会谈中美国代表团将提出人权问题。二十一日上午,里根总统离开日内瓦赴布鲁塞尔,在北约总部和大约“十二位政府首脑”讨论最高级会谈的问题,然后飞返华盛顿。
据合众国际社报道,里根总统将在16日晚抵达日内瓦,18日戈尔巴乔夫将飞抵日内瓦。19日开始美苏首脑会谈。两国领导人将分别宴请对方。瑞士当局也将为两位领导人举行鸡尾酒会。
从正式会谈、仪式、社交活动和盛大宴会的轮番进行,时间一共长达七十二个小时。最后,由于不计划发表会谈联合公报,初步安排里根和戈尔巴乔夫分别在大剧院发表公开讲话。


第7版()
专栏:

巴土领导人发表讲话
呼吁苏联撤军和平解决阿富汗危机
本报伊斯兰堡11月15日专电 记者史宗星报道:巴基斯坦总统齐亚·哈克和土耳其总统埃夫伦指出,外国军队继续占领阿富汗和由此而造成的阿富汗人民的悲惨处境,是巴、土两国共同关注的问题。他们呼吁苏联立即从阿富汗撤走军队,以便使持续了六年的阿富汗危机得以和平解决。
埃夫伦是昨天下午到达伊斯兰堡对巴基斯坦进行正式访问的。
今天,巴基斯坦《穆斯林日报》、《战斗报》和《时代之声报》等各报发表社论指出,联大以多数票再次通过阿富汗问题的决议表明,国际社会比以往更加强烈谴责苏联的扩张主义和霸权行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