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10月4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乡镇企业的整顿与发展
周其仁 白南生 陈锡文
近年来,乡镇企业已成为改变传统农村经济格局的最富有生气的积极力量。
1984年,全国乡镇企业总数已达六百零六万个,从业人员达五千二百零八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4%;总产值一千七百零九亿元,占社会总产值的13.3%,占农村经济总产值的40.8%;在1979—1984年期间,乡镇企业向国家缴纳的税金总额达二百三十二亿八千万元,为同期财政支援发展乡镇企业的三点八倍;乡镇企业存款余额加上从乡镇企业收入中转成的农民储蓄,总额为二百七十八亿元,比同期乡镇企业增加的贷款额(二百六十四亿五千万元)还多一些。大体上可以说,今天的乡镇企业尽管就其多数而言依然十分“土气”,但已成为繁荣农村经济和地方经济的一个重要支柱。从国民经济全局着眼,乡镇企业是一支不依赖国家财力而成长起来的不可轻视的力量。
乡镇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生活中相对份额的增大,客观上要求它同国民经济全局更好地协调起来,否则难以获得进一步发展。这种情况表明,我国经济形势的波动将不可避免地对乡镇企业发生更直接的和更强有力的影响。
1985年以来我国的经济形势,为乡镇企业在新条件下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教训。
1985年全国的经济形势出现了什么新动态?根据有关方面情况分析,主要是:第一,在连年高速增长中发生了某种程度的“过热”现象,消费和投资同时扩张过猛,引起经济的超高速增长;第二,经济生活中的不稳定因素有所加强,突出的是物价指数、市场供货、产品质量、货币投放、外汇储备以及经济效益等方面,发生一些不利的变动倾向。鉴于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其初战阶段,需要一个相对宽松的经济环境,因此国家采取了紧缩银根等一系列稳定经济的措施。
概言之,当前经济形势的主要特征,是从过热的增长走向适度紧缩。乡镇企业作为国民经济大环境的一个组成部分,不能不受到它的制约。
首先,乡镇企业是构成国民经济“过热”增长的推动因素之一。
——产值增长速度过猛。1984年全国乡镇企业产值比上年增长40%,对社会总产值的增长速度(13%)的贡献为32.8%。今年1—5月,全国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同期增长23.3%,而乡镇企业产值增长50%以上。
——贷款总额增长过猛。1984年乡镇企业贷款金额达一百五十一亿六千万元,比上年增长212%;今年1~4月的银行贷款额又比年初增长二十九亿二千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485%。
——投资增长迅速。1984年乡村两级企业新增三十万个,年末固定资产原值比上年增加20.9%,全年投资总规模约一百八十亿。今年乡镇企业建设规模继续扩大,例如山西、天津、江苏、山东等九省市,去年乡镇企业建设项目转入今年续建的有七千一百九十六个,总投资约二十六亿,今年新上项目九千九百十七个,总投资二十三亿,共需固定资产投资贷款和配套的流动资金贷款二十八亿三千万元,超出这些省市农行和信用社可承受能力的三点七倍。
——消费增长也很快。1984年乡村两级企业人均工资六百二十一元,比上年增长14%,职工工资总额达二百三十九亿,比上年净增六十三亿四千万元,增长36.1%。此外,乡镇企业的留利分配中也有相当部分转成消费基金,既推动了消费需求膨胀,又使乡镇企业的廉价劳动力优势过快地受到削弱。
其次,超高速发展引起乡镇企业经营条件的恶化。
这里所谓经营条件的恶化,一方面是要素供给全面紧张:据匡算,全年乡镇企业资金缺口在42—45%(按产值以17%的增长速度计算的);钢材、煤炭、化工原料供应紧张,引起价格上涨,使享用计划物资很少的乡镇企业生产成本上升(去年企业的费用占总收入的64.8%,今年估计会进一步上升);用电缺口很大,特别是一些乡镇企业连片地区,由于缺电而停产损失的工时达40—70%;相应引起采购费用增大,以及新盖厂房占地日多,地价上涨;等等。很多地方乡镇企业一起上,使得谁也吃不饱,最后谁也上不了。
另一方面是乡镇企业的产品市场竞争加剧,低水平的产品各地一起上,往往很快饱和形成积压;高质产品开发能力又很薄弱,因此呈现一种“低水平过度竞争”的不利局面。1984年乡镇企业百元销售收入占用资金七十六元,比上年增长10.1%,产成品库存平均占到定额流动资产的40%左右。特别是有些已经具有专业化分工特色的乡镇企业,目前因同类产品重复上马而不得不转向“小而全”,形成一种极为不利的格局。
上述两方面使得乡镇企业经营效果下降。1984年百元资金实现的纯利只有十六元,百元产值实现纯利十二元五角,都低于前五年中的任何一年;全年乡、村两级的亏损企业为六万个,比上年增加一万八千个,亏损金额六亿八千万元,比上年增加三亿元。农民的企业办得多,但获得的利益却相对减少了。
最后,乡镇企业正面临严峻的经济紧缩形势。
鉴于去年第四季度农村信贷在部分地区失控,以及全局经济形势的要求,今年以来国家几次要求农行系统采取紧缩银根的措施。今年1—4月农贷增长幅度为28.7%,比去年同期的增幅减少11.3%,但仍增加信贷一百九十六亿一千万元,其中乡镇企业贷款九十七亿一千五百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365.4%。为此,国务院专门发出了关于严格控制乡镇企业贷款的通知,乡镇企业银根进一步紧缩。按全年给乡镇企业贷款增加余额二十亿的指标来控制,这意味着以后乡镇企业的贷款条件是相当严格的。
总之,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新地位的乡镇企业,正遇到一种新的困难,即由于发展过速而带来的困难;正面临一种新的波动,即由于银根紧缩而引起的波动。
新形势下乡镇企业应当采取何种做法?从一些地方的经验来看,对乡镇企业应从实际出发,进行整顿,积极引导,以求得进一步发展。
(一)实行整顿,提高乡镇企业的经济效益。
应当看到,大环境紧缩,正是乡镇企业自强不息、自我整顿的好时机。当前有哪些急需整顿的问题呢?
首当其冲的是超高指标下的盲目大办。有的地方层层攀比超高速度,抛开了经济效益搞提前翻番、限期翻番。个别地方还要求当年乡镇企业翻番,并以此为据,对县、乡党政干部大奖大罚。求胜心切,可以理解,但违背经济规律,必受惩罚。办成一个企业需要的条件很多,其中如能源、原材料、产品市场等等,并非本乡本县就能左右,更不能靠命令强行组合。有些项目似乎产品货缺价俏,但大家一起上又很快过剩;有些“信息”本属误传,许多企业匆忙作出同步性反应易吃大亏。在经济活动中,投资本来就有风险,但是自上而下的高指标使得风险远远超过企业的承受能力。为此必须层层减压,特别要在大办乡镇企业而又有较大影响的县、乡两级进行整顿,要克服那种浮夸、好大喜功、滥用财力等脱离实际的领导作风,真正实现有经济效益的发展速度。
其次是建立和健全规章制度。1984年乡镇企业的税后利润中,约有40%交纳到“主管部门”,然而相当一部分名目混乱,用非所用,甚至肥了少数所谓权势人物。根据调查表明,人民公社时期社队企业成为少数干部的“后院经济”的遗风,至今未绝。有的还在搞活经济的名义下,变得更加严重。关键是企业核算、利润的分配、使用和监督没有章法,让少数人吃了多数人的大锅饭。南方一些省区对原有社队企业实行“一包三改”,收效明显;北方几个省份,实行折股承包经营,效果也较好。已经承包的企业,还有继续完善承包办法,进一步地改善对乡镇企业的服务体系(包括财会、审计、技术、原材料、销售等等)和市场体系(包括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的问题。整顿就是改革。我们千万不能以为乡镇企业天然代表新体制,本身再无需改革了。乡镇企业若不坚持整顿,坚持改革,在城市企业搞活的新条件下,是难以站住脚的。
最后是整顿乡镇企业的经营方向和作风。现在有少数乡镇企业在经营作风上,不顾信誉,不讲道德,以至违法乱纪。这个问题不严加整顿,不仅害国害民,也会毁掉更多的乡镇企业。
整顿,就是要逐步建立有助于乡镇企业健康发展的运行轨道。乡镇企业起步时不那么正规,有点乱,在所难免。但占到全国社会总产值的13%,还没有个起码的规矩,就不大相称了。前几年大发展的浪潮之下,难以全面整顿,也在情理之中。根据目前的经济形势,整顿乡镇企业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了。
目前在资金紧缩的情况下,乡镇企业的活动总规模势必有所收缩。问题是如何缩法?
有的地方排头砍去,“个个挨一刀”。谁都伤了元气,谁都干不成事,看来不是好办法。
有的地方“欺软怕硬”,谁能闹、能磨、能抗,或者所谓后台硬,就给谁资金支持,而不顾经济条件,其后果也很糟。
好的经验是主动收缩,即以经济效益为准绳,通过市场法则的调控手段来行取舍,将有限的资金集中用到效益最好、回收最快的企业上,而主动缓、停、转一批效益不那么好的企业。
例如上海市郊各县,在国务院通知之后,从实际出发,加强领导,对一千三百五十六个乡镇企业在建项目进行清理排队,确定缓建三百九十九个,停建一百二十六个,保证续建八百三十一个。山西省已有选择地压缩了乡镇企业续建项目和总投资额的50%。这方面除了充分发挥政府对企业的评审职能外,还可以运用经济杠杆,如提高乡镇企业贷款利率,使资金向经过选择的最佳点集中。
主动收缩,是在商品经济的大海中游泳的重要一着。商品经济总有波动。如果乡镇企业在这一次紧缩中学会了主动收缩,那在以后的风浪中定将受益无穷。
(二)从国民经济全局着眼,坚持发展乡镇企业。
有人以为在银根紧缩条件下,坚持乡镇企业的发展,既不可能,也不应该。这是大谬不然的短见。
第一,“发展”,从来不单指数量扩张,它首先意味着新质的不断产生。实行紧缩,才能大大推进乡镇企业的优胜劣汰;正是紧缩,才使千千万万没有条件进经济学校的乡镇企业家,对商品经济有了认识上的重大飞跃。这些“软件”的变化,无形中提高了乡镇企业的经营素质,对于乡镇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有极大的积极意义。
第二,我国产业结构的系统改组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一方面对乡镇企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另一方面也为乡镇企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活动空间。比如目前我国制造业的产值比重偏大,但它容纳的就业比重却比许多发展中国家要低,这表明劳动密集的中小企业尚有发展的可能。至于在其它的部门和领域,更有着充分的发展和就业的前景。
第三,乡镇企业的资金来源并非随着银根紧缩而绝对枯竭。1984年全国乡镇企业税后利润共达一百八十七亿元,如果健全分配制度,就可以增加几十亿企业活动资金和固定资产投资;乡村两级企业现有的四百四十六亿固定资产净值,若按8%的综合折旧率提取折旧资金,一年即达三十五亿元,相当于目前乡镇企业设备贷款总额的59.5%;在全国乡村两级企业中应收款项约达一百四十亿元,产成品资金约多占用四十亿元,其他积压物资几十亿,可以抓紧清理,变死钱为活钱;还有工资筹借、社队承包上交款项的积极利用,等等,都有潜力可挖。
应当看到,八亿农民的非农就业的现状和前景,是一个事关我国现代化事业全局的重大问题。过去很长时间内,我们都在城乡分隔的条件下推进工业化,结果保留了过多的农业人口。如不改变这种态势,则难以实现本世纪的战略目标。因此,只要真正站在全局立场上,就不难发现乡镇企业不仅仅是农业部门的事,而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大事。它的勃兴给全社会带来过利益,它的困难当然也需要全社会帮助解决。指责过多,帮助太少,或者对乡镇企业划地为牢,都不是积极的办法。


第5版()
专栏:报刊文摘

必须突破传统的生产力实体观
唐明曦同志在《非实体生产力的本质及系统》一文中认为:“实体”生产力概念渊源于斯大林的生产力定义。它着眼于具有质料实在性的因素及其构成,以“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为生产力之本。他把这种单纯由实体性因素构成生产力的观点称之为生产力的实体观。作者指出,这种生产力的实体观当前正面临着两个尖锐的挑战。
第一个挑战是生产力到底有无自己相对独立的存在。实体生产力理论的逻辑是,生产力是以潜能的形式存在于其构成因素之中的,只有当因素相互结合时,才能形成现实的生产力。但是生产力的各实体因素之间,其本身是无法自动结合的,它们必须而且只有通过生产关系才能相互联结。因此,任何现实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都是不可分割地存在的。这种仅仅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联结的角度把握生产力及其运动的观点,实际上否认了生产力的相对独立性。这种观点不合乎中国和世界经济发展的实际。生产力的发展当然受制于生产关系,但它更有自己的源泉、自己的运动规律,因而它首先必须有自己的独立存在。
第二个挑战是生产力到底由哪些因素构成。从生产力因素研究的目前情况看,“多因素”说取代简单因素说已成大势。如果以是否“参与生产过程”或者以对生产和经济有无“促进”、“推动”作用作为判断“资格”的标准的话,那么我们确实无法排除任何社会因素甚至某些自然因素的生产力“资格”。因为在一定的条件下,它们都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直接或间接地参与生产过程,它们都会表现出对生产的某种“促进”作用。可见,“多因素”说实际上采用的“标准”只能使我们得到一个“泛化”了的没有“质”的界限的生产力因素系统。而生产力的简单因素论是从“劳动过程”角度来理解和把握生产力因素的。多因素说以“生产过程”划界,简单因素说以“劳动过程”为据,而且强调的是参与劳动过程中的实体性因素。但是,劳动过程从其结果的角度,从产品的角度加以考察,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表现为生产资料,劳动本身则表现为生产劳动,由于劳动过程向生产过程的转化,简单因素说与多因素说持之分界的标准便模糊了。反之,二者共同使用“参与”性标准却非常明显。它们之间只剩下“实体”因素与“非实体”因素的根本区分了。(摘自《经济研究》)


第5版()
专栏:

审计监督要为经济改革服务
凌祖佑 高奇
实行审计监督是现代国家的一项重大任务,是国家执行管理经济职能、实行经济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宪法规定,在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政府,设立审计机关,实行审计监督制度。由审计机关代表国家对公有制经济和各级财政、金融部门进行审计,以加强国家对财政、财务收支活动的监督。这是新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实行经济改革、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一项重要措施。
目前,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正在有步骤地进行,整个经济形势很好。在新的形势下,对经济工作的行政控制减少了,必须完善经济控制办法;直接控制减少了,必须建立起有效的间接控制体系,以保证经济改革和经济建设顺利健康地发展。审计监督属于间接控制领域,是加强管理和监督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是使对外开放和对内搞活政策顺利实行的重要保证。当前,审计工作必须同经济改革密切结合,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直接为经济改革服务。
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审计监督工作的重要任务是,维护财经纪律,监督企业事业单位和行政部门正确处理国家、单位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分配关系,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当前,违反财经纪律有两个带普遍性的问题,这就是弄虚作假和钻改革的空子,挖国家收入,坑人民群众,为小团体和个人谋利。这同改革中由于缺乏经验而产生的某些措施不当,在性质上根本不同。审计监督应当把检查、纠正这些行为作为工作重点,对重大案件一抓到底,秉公执法,严肃处理。同时,应当对审计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向有关主管部门提出改进管理和完善改革措施的意见。
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目的,是改革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管理体制,增强企业的活力,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审计监督应当围绕经济工作的这一中心任务积极开展工作。要通过对企业事业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的审计,发现或提出克服损失浪费、改进经营管理、挖掘潜力、提高经济效益的意见。不仅要对每个企业事业单位进行审计,对其经济效益作出客观的评价,而且应当有计划地对每一行业不同类型的若干个单位进行审计,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分析,提出全行业提高经济效益的建议,从而更好地发挥审计监督在促进提高经济效益、增加财政收入、节约开支方面的作用。实行经济效益审计是我国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也是世界各国审计工作的共同发展趋势。但它涉及的问题很多,需要审计人员具有较高的财务会计业务水平和广泛的经济管理知识,在这方面我们还缺乏经验,应当积极试验,不断总结提高,以适应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
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客观上要求在搞活微观经济的同时,加强宏观经济的控制和管理。作为间接控制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审计监督工作,应当在这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这也是我国的审计监督工作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审计工作的特点之一。在当前的经济改革中,加强对消费基金增长、基本建设投资规模、信贷资金投放等的控制和管理,对有计划地进行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审计监督应当通过对微观经济的审计,特别是通过有计划地对一个行业或一个专项资金进行比较全面系统的审计,发现带倾向性的、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从宏观经济的角度,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加强管理和改进制度规定的建议,以保证财政经济活动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
为了充分发挥审计监督在经济改革中的作用,使审计机关完成宪法赋予的任务和职能,审计机关的管理体制应当加以改进,从组织体制上保证审计机关依法行使职权。地方的审计工作,应当采取上级审计机关和地方政府双重领导而以上级审计机关为主的领导体制。审计机关应当在重点企业和地区设立派出机构,直接对审计机关负责。
世界上有一百五十多个国家设有审计机关,应当说有不少经验可以借鉴。但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如何实行这个制度,还是一个崭新的事情。应当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解放思想,积极探索,通过为经济改革服务的实践,逐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审计监督制度。


第5版()
专栏:学术动态

全国民族贸易理论讨论会简介
中国商业经济学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商业经济学会最近在乌鲁木齐市联合召开了全国民族贸易理论讨论会。
与会同志认为,要改变少数民族地区贫穷落后的面貌,必须大力发展商品生产,搞活商品流通。为此,要进一步摆正生产与流通的关系,真正做到一手抓生产、一手抓流通。各级民族贸易部门要充分发挥促进生产、引导生产、保障供应、繁荣经济的职能作用,为领导当好助手,为群众当好参谋。
首先,要促进农牧业生产发展。民族贸易部门要帮助广大农牧民合理调整农村牧区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多种经营,搞好合同定购和选购,支持农牧区专业户利用当地原料优势,开展农牧土特产的就地加工增值。大力发展少数民族用品生产是发展民族贸易的物质基础。
少数民族用品生产的特点是:品种多、批量少、工艺精、难度大,一般工业企业得不到多大实惠。因此要搞好调查研究,制定必要的政策和办法,正确引导,积极扶持。对生产民族特需用品所需的原料,要纳入计划,优先供应,专项安排。
其次,要搞活商品流通。1、加强市场预测,及时掌握信息,增强决策能力,帮助生产部门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产品在市场上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不断扩大市场供应。2、巩固和发展“三多一少”的开放式的社会主义统一市场,积极扶持集体、个体经济的发展。国营商业、供销社商业要积极参与市场调节,发挥平抑市场的主渠道作用。3、因地制宜地开办经营服务型、开放式的贸易中心。扩大横向联系,发展多种购销形式,特别是要开展多种形式的工商联营,农商联营,商商联营,代购代销。4、合理调整和建设商业网点,打破城乡分工、商品分工、批零分工的界限,开展“一业为主、多种经营”,实行城乡通开,建设草原“巴扎”,开拓牧区贸易,形成四通八达的流通网络。5、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做好民族特需商品的供应。
第三,加速智力开发,提高民族贸易干部职工素质。大家认为,要发展民族贸易,最根本的途径是要努力提高民族贸易企业干部职工的素质。在少数民族地区,没有一支熟悉本地区、本民族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和生产、生活情况,懂得党的方针政策、懂得企业经营管理的民族职工队伍,民族贸易工作是难以做好的。大家指出,目前商业职工队伍人员少、素质差,不能适应商品流通发展的需要,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在民族贸易部门,这个问题尤为突出。因此,加速智力开发,采取多种形式办学,不断提高民族贸易企业干部职工素质,是搞好民族贸易工作的当务之急。
(苏学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