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10月19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九十以下是少年”
——访老科学家汪德昭
新华社记者 蔡名照
10月9日下午,人民大会堂三楼大厅里灯火辉煌,中国科学院正在为一百三十多位在京的学部委员、科学家从事科技、教育工作五十年举行庆祝会。人们捧着清茶一杯,静听着万里同志的祝辞:“你们经历了新、旧两个中国,克服了各种困难,始终不渝地为我国科技、教育事业的发展忘我工作。希望你们把这种爱国主义精神传给下一代。”
此时,八十高龄的全国政协常委、著名声学家汪德昭教授难以抑制兴奋的心情,五十多年的风风雨雨,一幕幕急速地从他脑中掠过,他激动地即席发言:“我们搞科研的都会分析,我分析的结果是,只有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最好!”汪德昭的话博得了满场掌声和笑声,中央领导同志称赞他“讲得好”。
四天后,汪德昭风尘仆仆来到南京,参加中国声学会的成立大会。在他当选为学会名誉理事长的当天晚上,记者访问了他。
身躯高大的汪德昭教授穿着黑色西装,他精神矍铄,思维敏捷。见面后笑着对记者说:“我原籍苏北灌云县,七岁到北京读书,当时北京流传着一句话,‘马路不平,电话不灵,路灯不明’。在北师大附中读书时,革命先烈赵世炎组织了一个少年学会,我是年龄最小的会员,他带领我们到贫苦人家搞社会调查。人民生活的极端贫困,社会现象的腐败,使我感到旧社会没有希望。于是,我出国去了比利时,以后又在法国生活了二十多年。
在法国著名物理学家朗之万的指导下,从事物理学研究。1940年,获得法国国家博士学位,以后又被聘任为法国国家科研中心高级研究员和国家原子能委员会顾问。”
“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到巴黎,我兴奋极了。这时,有人劝我加入法国籍,我说不行!我脸是黄的,我是个中国人。我要回到我的祖国去。我的祖国也就是我的母亲,说起来还相当穷呵,一个做儿女的能嫌自己的母亲穷吗?我要回去,用自己的知识把她建设好。”讲到这里汪德昭激动地搓着双手说:“1956年,我一踏上年轻的共和国,就感到了社会主义的温暖。当时,国家正在制定科学发展规划,周总理提出要发展水声学,聂荣臻同志抽调我去组建我国第一批水声学研究队伍,我问,没有人怎么办,能不能采取‘拔青苗’的办法?周总理和邓小平同志亲自批示:‘同意’,毛主席划了圈。就这样,把一百个还差半年才毕业的尖子大学生抽调来,边工作边学习,我国的水声学研究从此开始了。”
“当然,我国搞科研底子薄,基础差。但我们也有优势,最大的优势就是有社会主义制度。以水声学的发展为例,比起发达国家我们起步晚得多,实际研究时间只有二十来年。目前已经建立起一个完整的体系。许多国际知名学者了解了中国科学院声学所的研究成果后,非常吃惊,连声称赞‘了不起’。有一位外国学者说:‘你们国家经常有一些年轻学生要求到我们那里留学,其实,他们应该到你们所里学习,我是搞科学的,不会讲假话。’我们靠的是什么?是社会主义制度为科研人员除去了资本主义社会无法除去的困扰,使他们振翅高飞。”他笑着伸起双臂,作了个飞翔的姿势。
记者问汪德昭:“您这么大年纪,为什么还这样不倦地奔波?”他诙谐地说:“我的身体非常健康,证据是:前几天到北京医院检查,到了牙科,医生说,哎呀,你最好留下来做个样板,为什么?他说你的牙一个也没坏,而且是轻度磨损,他说你这个牙做样板最好了。这说明,年纪大的人身体好的有的是。有位生物学家讲到人的年龄时说:九十以下是少年,因此我还是少年。人的身体,我个人的感觉跟精神状态是有关系的。”
谈到这里,他讲了个笑话,说:“七五计划的建议发表那天,我恰好请两个人在家里吃饭,看到这个建议,真高兴。本来我不会喝酒,但那天我们喝‘茅台’,一人三杯。我们议论开了,这个建议展示了我们国家非常清晰、非常美丽的一幅图画,使我们信心百倍。过去中国的三座大山多难推翻呵,但我们用小米加步枪把它推翻了,因为得到了人民的拥护。现在的七五规划,也是得到全国人民的拥护,所以不可能不实现。”他铿锵有力地说:最近有个同志讲话我很赞成,他说我们老年人也有三个优势,一是我们有长期的实践经验;二是绝大多数老一辈同志思想品质好;三是有革命传统。我现在是声学所名誉所长,还在带研究生,去年一个博士生毕业了,我推荐他去参加国际会议,在会上很受重视,现在还带一个硕士研究生。我们老年人还有两个宝库,一个是知识宝库,一个是精神文明宝库,都应该传授给学生。
访问快结束的时候,这位老科学家满怀信心地说:“我相信,在现有的条件下,只要我们大家同心协力,努力奋斗,包括年老的、中年的、年轻的,我看我们的计划一定能够实现。”


第3版()
专栏:

党和政府提倡的计划生育政策卓有成效
我国人口由盲目发展转向有计划增长
新华社北京10月17日电 (记者邹沛颜)七十年代以来,我国的人口已由盲目发展转向有计划的增长,生育模式已由“早育、密育、多育”转变为“晚婚、晚育、少生、优生”,党和政府提倡和推行的计划生育以及采取的有关政策卓有成效。
这是中国人民大学人口理论研究所副教授林富德、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研究中心杨子慧等,分别提交给近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千分之一人口生育率抽样调查学术讨论会论文中提出的论点。
论文分析了我国千分之一人口生育率抽样调查资料,提出七十年代以来,我国妇女总和生育率已由1970年的五点八一(指平均每个妇女一生中生育的小孩数为五点八一个),下降到1981年的二点六三,育龄妇女的一胎率由1970年的20.73%上升到1981年的46.57%,多胎率由1970年的62.21%下降到1981年的28.08%。
林富德副教授认为,多孩生育率、特别是高龄妇女的多孩生育率以很大幅度下降,是我国生育模式转变的主要标志。七十年代以来,我国计划生育在六十年代的基础上有了很大发展,人口发展列入了国民经济计划,提倡晚婚、晚育,“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的具体生育要求,对全国人民进行了人口教育,在十亿人民中树立了人口增长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的思想,推广综合节育措施。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把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列入了国家宪法。这些措施和政策,有力地推动了计划生育。
杨子慧提出,1981年城镇总和生育率已降为一点三九,而农村仍高达二点九一,这个差别启示我们,实现2000年总人口控制在十二亿左右的目标,还要继续抓好农村的计划生育,进一步控制多胎生育。


第3版()
专栏:快语

让干实事的青年站到前台
许锦根
湖南人民出版社新出版一部颇有学术价值的比较文学专题论集。担任该书主编的是位三十来岁的青年。由青年人当主编,过去并不鲜见。毛泽东主编《湘江评论》、陈独秀主编《新青年》都只有二三十岁,赵家壁主编《中国新文学大系》时也只有二十四岁。可惜,后来这样的事越来越少,崇尚名人之风渐渐侵入出版界,凡出版重要学术著作、教科书,一概要由名人任主编。虽然不少时候名人仅是“挂名主编”,但不挂上他们的名字,有些领导的心就是放不下来,有些读者好象也信不过,而真正起主要作用的实际工作者,却被赶到了后台。
当然,并不能一概反对由名人担任主编,但必须强调名副其实。既是主编,就要干主编的事。其实,光担虚名,未干实事,许多“名人”自己也不赞成,有些“名人”是被硬拉来挂名的。而真正干主编实事的,就该给他主编的名,我们现在出名的青年人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小平同志说:“要创造一种环境,使拔尖人才能够脱颖而出”。显然,创造这种环境需要各方面做多种努力,其中也应该包括让干实事的年轻人站到前台,鼓励他们冒尖与出名。


第3版()
专栏:

工科大学如何改革?
钱伟长提出要拆四堵“墙”
本报讯 记者肖关根报道:工科大学如何改革?上海工业大学校长钱伟长认为,这要拆掉四堵“墙”:一是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墙”,密切学校与社会的联系;二是学校内各部门各学科之间的“墙”,适应当代学科综合化发展的趋势;三是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墙”,教师既要搞教学又要搞科研;四是思想上的“墙”,克服陈旧的教育思想,破除旧的条条框框和教学模式。
钱伟长是10月17日在该校二十五周年校庆会上说这番话的。近几年来,上海工业大学在“拆墙”中加强了教学科研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联系。学校的校务委员会由市经委、计委、科委以及各有关工业局的负责人担任主任或委员,从组织上促进了学校同有关厂、研究所的协作关系。把学期缩短,加强实践环节。他们还面向社会,开展多层次的成人教育,举办了厂长经理轮训班,以及工程师高级进修班和劳动模范专修班等。


第3版()
专栏:

全国少数民族题材剧本评奖揭晓
本报讯 记者郑盛丰报道:10月18日在南宁举行的首届全国少数民族题材剧本评奖发奖大会,向六十一个剧本的作者颁发了奖品和证书。
由文化部、国家民委、中国剧协、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学会联合举办的这次评奖,对象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至1984年底以前创作或改编的反映少数民族生活的戏曲、话剧、歌剧剧本。
获得金奖的是话剧《黑俊妮告状》和《白雨》、京剧《康熙出政》、壮剧《金花银花》、滇剧《关山碧血》。有二十个剧本获银奖,三十六个剧本获团结奖。这些以不同形式从不同角度艺术地再现二十六个少数民族历史和现实的剧作,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与民族特色,能给人以享受、启迪和激励,有助于促进民族团结和精神文明建设。


第3版()
专栏:

北京举办中日友好青少年书法展
本报讯 记者魏玉凤报道:“中日友好青少年书法展览”暨发奖仪式,10月18日上午在北京中国儿童少年活动中心举行。中日友好二十一世纪委员会中方首席委员王兆国和日方首席委员石川忠雄出席仪式,向获奖的青少年颁发了奖品和证书。
这次书法展览是受中日友好二十一世纪委员会的委托,由中国少年报社、中学生杂志社、新少年报社联合举办的。这是在日本东京和中国北京同时举行的一次书法比赛活动。我国青少年书法爱好者奋笔挥毫,踊跃参加。四个月中,近八千件作品从山南海北寄到北京,其中一些作品出自苗族、蒙古族、布依族同学之手,参加者年龄最大的十九岁,最小的只有四岁。


第3版()
专栏:今日首都和各省市区报纸要目

牢记职责和义务 南县、海城共产党员为民报国做表率 发挥先锋作用
不恋城区与家门 沁县、塘沽人民教师上山下乡去远方 传播智慧火种
《湖南日报》△南县组织农民党员重温入党誓词,一千多党员与困难户结成致富对子
《辽宁日报》△海城市专业户、共产党员王铁义遭灾后,表示仍将按合同交售三十万斤粮食
《山西日报》△沁县三十名中师毕业生不恋县城和家门,自愿去边远山区工作
《天津日报》△塘沽区一百二十四名教师报名支援边远学校,其中十名已赴学校任教
《大众日报》△山东省临邑县砍掉十一项秋季农业提留,农民人均减少负担十五元四角
《四川日报》△荣昌县国家、地方、乡镇协商划界,各尽其长,合理开发煤炭资源
《北京日报》△二○六中为社会分忧,办起初三“落榜”学生补习班
《陕西日报》△耀州窑遗址有新的重大发现,清理出各种作坊十多处,出土唐三彩标本上千片,唐、五代、宋、金、元各代瓷器约二十万片
《甘肃日报》△酒泉地县领导把带领群众劳动致富作为责任制的主要内容和考核标准
《大连日报》△大连港客运站对复转军人实行购票、检票、上船、食宿、托运“五优先”
《宁夏日报》△灵武县近百辆农民汽车载货远征,往来在包兰、青藏公路上
《中国交通报》△新疆着手改造喀什至红旗拉甫段公路,这条“丝绸之路”计划在1988年后对各国开放
《南方日报》△广东夏粮入库达三十九亿八千多万斤,超过计划三亿八千多万斤
《内蒙古日报》△锡林郭勒盟八百多名兽医与三万六千户牧民签订合同,承包五百八十万头牲畜的疫病防治任务
《福建日报》△八十一岁的女教授余宝笙创办的全国第一所私立女子大学——华南女子职业学院开学
《深圳特区报》△十七省市的轻工部门集资四千万元兴建的联合企业——兴华轻工业联合股份公司开业
《文汇报》△经鉴定,上海港已成为“无鼠害港”
《贵州日报》△乱伐、乱猎现象严重的苗岭主峰雷公山自划为自然保护区后,有三百多只猕猴返回定居
《浙江日报》△上虞县改革工业管理机构,将科股削减三分之二,减少行政编制人员三十七人
《广州日报》△市人大常委会视察组调查表明:广州市乱涨价、乱收费和乱罚款的情况比较严重


第3版()
专栏:

中国千分之一人口生育率抽样调查学术讨论会闭幕
历时五天的中国千分之一人口生育率抽样调查学术讨论会十月十八日在北京闭幕。我国进行的千分之一人口生育率抽样调查,受到与会中外人口专家的高度评价。
日本人口学专家黑田俊夫认为,中国进行的千分之一人口生育率抽样调查,不只是对人口学,对于中国制定人口政策也非常有价值。他说,七十年代以来中国妇女的总和生育率大幅度下降,这说明计划生育政策只有在人民理解的基础上才能有效。


第3版()
专栏:

南开数学研究所成立
天津南开大学南开数学研究所十月十七日正式成立。
五十五年前毕业于南开大学的著名美籍数学家陈省身教授应聘担任研究所所长。
已建成的南开数学研究所设有高级研究室和讲习室,以及数学图书资料比较齐全的资料室和书库。研究所面向全国,每年围绕一个重点研究方向,邀请一批国内外有成就的数学家集中探讨一些重大课题,并从国内各大学、科研所中选拔优秀研究生前来参加研究工作。


第3版()
专栏:

国际信息管理讲习班在京开学
欧洲—中国技术经济组织与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举办的国际信息管理讲习班十月十八日在北京开学。
欧洲—中国技术经济组织是瑞士、联邦德国等一些欧洲国家的大学教授、学者发起的非盈利组织,其宗旨是促进欧洲和中国的学术、机构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这次讲习班主要讨论宏观经济模式的制定及微观实施途径等问题。这个讲习班为期九天,将于十月二十六日结束。(据新华社)


第3版()
专栏:体育

中原看新苗 九州盼栋梁
——采访青运会随感之三
第一届全国青少年运动会18日晚在郑州胜利闭幕了。这次运动会是对我国体育队伍后备力量的一次全面检阅。通过十几天来赛场采访的所见所闻,我们看到我国体坛新的一代正在迅速成长,前景喜人,令人欣慰。
近八千名青少年运动员参加了本届运动会,他们中除小部分举重选手年龄在二十岁外,其余全部在十九岁以下,许多体操、游泳、跳水小将甚至不满十五岁。这批体坛新苗在今后四、五年将成为我国各个运动项目的主力军。纵观青运会十七个竞赛项目的比赛情况,大体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举重、跳水等几个项目成绩十分喜人。我国举重轻级别和跳水的水平居于世界前列,而这次青运会上不少小将的成绩已经达到或接近我国成年水平。例如广东十八岁的何灼强四十八公斤级比赛的总成绩,相当于去年奥运会五十二公斤级冠军的成绩。这个成绩即使在有苏联、保加利亚等国选手参加的今年世界举重锦标赛上,也可排在五十二公斤级第四、五名(奥运会、世界比赛未设四十八公斤级)。曾国强在这次五十二公斤级比赛中,成绩比去年提高了7.5公斤,经过苦战,才以微弱的优势夺冠。还有广西的黄喜良,广东的叶焕明、何英强等,都是很有希望的年轻选手。可以预言,在不远的将来,轻级别的举重世界纪录表上会再次出现中国人的名字。
跳水比赛也涌现了好几个水平较高的新秀。广西吴飞龙、江苏张玉萍、江西黄萍等人的实力已接近全盛时期的李孔政、周继红和李艺花等优秀选手。
田径、游泳、体操、射击、篮球和排球等一批项目可划为第二类。这些项目比赛反映出的总趋势是,后备队伍的水平越来越高,队伍越来越壮大,苗子的身体条件越来越好。田径比赛有几十人达到运动健将标准,不少小将开始接近成年优秀选手的水平,决赛中两个项目成绩比今年亚洲田径锦标赛还好。但是总的来说,田径小将中象当年朱建华那样突出的尖子还不多见。朱建华十八岁跳过二米三○,十九岁越过二米三三。而这次男子甲组跳高十九岁选手最好成绩只有二米一二。游泳比赛也是同样,虽然刷新三项全国纪录,可是与世界游泳强国同年龄选手相比,仍有差距。
第三类是尚须下大功夫奋力追赶的项目,例如足球。一些行家看了青运会足球赛后评价是好苗子少。各队平均水平不如国际足联十六岁以下柯达杯赛的前四名队。自行车比赛连一项全国青年纪录也没有破。这虽然与比赛期间天气不佳有关,但不能不看到,我国自行车运动与世界水平差距很大,这次青年选手成绩比我国成年运动员还有不小距离,所以应当特别加油赶上去。
在青运会上,无论是获得奖牌、还是榜上无名的小将,通过比赛都经受了锻炼,看到了自己的进步与不足,相信他们会在今后的征途上朝着更高的目标奋进。
本报记者 刘小明(附图片)
解放军青年男篮同辽宁队进行激烈较量。陈永斌摄


第3版()
专栏:体育

40∶4给人们的启示
——从青运会广东和北京的战绩看青少年选手的培养
全国首届青运会赛事结束。广东代表团手捧四十块金牌凯旋,而北京代表团仅得四块金牌。广东和北京都是我国体坛很有实力的省、市,为什么广东在青运会上取得绝对优势,独占鳌头,北京的金牌数仅排在全国第二十位呢?
广东省体委主任魏振兰认为,广东选手取胜的原因,一是在省领导的过问和社会各界支持下,办起了一批质量较好的体育运动学校,业余训练网点遍布全省。这次青运会四十块金牌的获得者,就分别来自湛江、汕头、海南和惠阳等三十三个市、县。学校体育工作与业余体校训练工作得力,形成了基础雄厚、尖子突出的宝塔形训练体制。二是加强了教练员队伍的建设,提高教练员的理论水平。省体委准备在几年之内使所有教练员全部达到大专水平。目前教练员中已有五分之一通过函授等形式,达到大专水平。三是在全省体育系统不断进行树雄心、育人才的思想教育,眼光放远,认识到培养后备力量不仅是解决本省运动队的新老交替,更重要的是要到奥运会和国际体坛上为国争光。
北京市体委主任魏明对北京代表团战绩不佳也作了一番分析。在他看来,对北京培养后备力量工作的不得力,早就有所察觉,但没有及时采取有力措施。上海、山东、辽宁和河南等地都有一些体育运动学校办得不错,而北京只有一所这类学校,一百多人,七个项目,无法解决业余体校与优秀运动队的衔接。北京市体育场馆建设极为落后,排在全国第二十多位,学生在马路上跑步、做操,一些优秀运动队要靠租借场地过日子,很难保证系统训练。另外,北京的运动项目设置很多,但重点项目抓得不狠,没有培养出成批的尖子队员。
两位主任讲得实在。举办青运会,就是要定期检阅我国体坛的后备军,促进各地对培育新苗的重视。优秀运动员和运动队的成长过程中,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同样有益。青运会的大检验,为改进训练工作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比起破几项纪录、拿几块金牌,更大的收获是使人们的头脑清醒了。无论是名列前茅的广东、上海,还是落后一时的北京,都感觉到有一种无形的压力。
抓基础,育人才,是体育事业蓬勃兴旺的根本。北京市体委准备今后投入一半以上的人力物力,抓二线队伍的建设,重点搞好田径、游泳、举重和射击,充分发挥首都运动员比赛锻炼机会多,教练和科研力量强的优势,尽快结束走下坡路的局面。广东代表团则提出,走下领奖台,就要从零开始,树立新目标。
本报记者 汪大昭


第3版()
专栏:体育

第一届全国青少年运动会获奖名单
一,五人七次破五项全国纪录:
游泳运动员:黑龙江阎明(女)、天津王欣(女)、广东莫婉兰(女)
举重运动员:辽宁杨波、魏培宁
二,获团体锦标冠军的:
足球河南
篮球男子解放军、女子解放军
排球男子河北、女子北京
三,田径各组团体总分前三名:
男子甲组①山东、②广东、③上海
女子甲组①山东、②辽宁、③河南
男子乙组①河北、②广东、③辽宁
女子乙组①辽宁、②山东、③广东
四,举重团体金牌最多者:
男子甲组广东
男子乙组辽宁
五,精神文明代表团:
辽宁省代表团、河南省代表团、吉林省代表团、上海市代表团、四川省代表团、山东省代表团、广东省代表团、北京市代表团、江西省代表团、湖北省代表团、云南省代表团
六,精神文明赛区:
郑州市赛区、洛阳市赛区、开封市赛区、新乡市赛区、焦作市赛区


第3版()
专栏:

北京气象中心工程师王永祥(中)与有关单位协作研究的“1981—1984年重大灾害性天气的成功预报和服务”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新华社记者 杨武敏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