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10月18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儿童版画展览作品选
李桦
今天的青少年,是国家未来的栋梁,四化建设的骨干力量,我们应该对他们进行各种教育,其中美育更不能忽视。通过美育,可以有效地让儿童们分辨事物的美丑,培养他们的正确审美观,教他们学习热爱生活,提高观察生活和表现生活的技能,以充实他们纯真的精神生活,这是具有深远意义的一件大事。
学习图画,一般都为青少年所喜爱,而版画最能引起他们的兴趣。近年来,我国的儿童版画已在各方的提倡和努力下,在许多地方的小学校推广开来,获得了很大成绩,并举行过各种形式的展览,受到社会各方面的注意。此次中国少年儿童活动中心又举行规模盛大的“儿童版画展览”,显示儿童版画的最新成就,这是很值得庆贺的。希望儿童版画能普及到全国去,并有更大的发展。
我的老师 成都市 贾英
护林 睢宁县 卓咏梅
晨曲 锦州市 邱月
我们的儿童版画组 西安市 李震宇
热闹的市场 南京市 黄夏
卖梨膏糖的老人 南通市 许净
我家的奶牛场 乌鲁木齐市 张勇


第8版()
专栏:

杏花春雨颂江南
——喜读诸乐三书画篆刻展
刘江
生在家乡、长在家乡,用自己特有的艺术语言表现家乡的景物,又把艺术贡献给家乡的人民,这可以说是诸乐三先生的书画篆刻艺术的一大特点。
诸乐三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书画篆刻家,美术教育家。1902年出生于浙江安吉县,1984年在杭州去世。生前任浙江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浙江分会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理事、西泠印社副社长、西泠书画院副院长,以及浙江省政协常委等职。
先生少年时,即酷爱书画印和诗文,常与仲兄诸闻韵同窗,切磋艺事,十九岁去上海就读于中医专科学校,同时求学于吴昌硕门下。受到昌硕先生的教诲,艺业日进,甚得昌硕先生称赞。乐三先生并不以此为满足,后又研习青藤、白阳、石涛、八大山人诸大家技法,对画论诗文书印,也广泛吸收、融会贯通,自成一格。解放后,注意深入生活,努力表现现实生活和人的精神面貌,尤其是在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和粉碎“四人帮”以后,更是他艺术生命中的“杏花春雨”时节,执意追求篆刻印文,创作了不少歌颂江南的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作品。
此次展出的作品,除一部分传统的梅兰竹菊外,多是为一般画家不常表现的丝瓜、南瓜、青菜、萝卜、玉米、竹笋、芋艿、棉花等农作物,和斑鸠、白鸡、八哥、青蟹等江南禽鸟虫鱼题材。他善于在这些平凡之物中,发现不平凡的诗情画意,并以他造诣深厚的传统笔墨技法表现出来,使人感到大自然景物的朴素、纯洁之美,和江南山乡特有的清新情趣。
他善于把诗、画紧密结合,对于画题更加申发、把观者引入到一个幽美的境界中去。如《冬笋》题句:“三冬此味是家常,写到琼芽忆故乡;昨见山头霏薄雪,定知劚起带泥香”。对外形不太美观的《芋艿》,题上“风雪侵茅檐,瑟缩寒彻骨;值此隆冬时,地炉煨榾柮”的诗句,重现了作者儿时的农村生活情趣。
诸乐三先生的书法,初学钟繇,后习颜柳,再攻汉魏六朝碑版,兼及羲,献父子和黄道周、倪元璐诸家,博取众长,熔铸成自家面目:其行草,浑厚流畅;其篆隶,苍劲沉雄;尤其是所书甲骨文,参入石鼓笔意,既有卜文锐利风致,又兼备猎碣的浑实朴茂。
先生所作篆刻,深得吴昌硕印学精髓,同时又向古玺汉印汲取营养,甲骨、砖瓦等文字篆印,入而能出,别开生面,浑穆生动。
“画如其人”,先生平生很重视品学涵养,待人接物,谦和忠厚。十年浩劫中,有人逼他“揭发”潘天寿等人的假材料,他愤然拒绝。事后画了《风竹》,题诗“苍翠贯四时,坚贞抱高节,因风势飞腾,虚心不可折”。以表明其坚贞正直的意志。
诸乐三先生还是一个艺术教育家,致力中国画教学六十余年,对学生热情耐心,谆谆善诱,桃李遍及海内外。他热爱家乡,热爱美术教育事业。逝世后,家属根据他生前遗愿,将作品分赠给安吉博物馆、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美术馆等单位。他这种高尚的爱国主义思想,如同他的作品一样,将永远留给人们以芬芳。


第8版()
专栏:

丝瓜(中国画) 诸乐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