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10月10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
专栏:

中共中央致电朝鲜劳动党中央
热烈祝贺朝鲜劳动党成立四十周年
新华社北京10月9日电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今天打电报给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热烈祝贺朝鲜劳动党成立四十周年。电文如下: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
在光荣的朝鲜劳动党成立四十周年之际,我们代表中国共产党全体党员和中国人民,向你们,并通过你们,向朝鲜劳动党全体党员和朝鲜人民,致以最热烈的诚挚的兄弟般的祝贺。
朝鲜劳动党是具有长期的光荣革命斗争历史的马克思列宁主义革命政党。以朝鲜人民的伟大领袖金日成同志为首的朝鲜劳动党领导英雄的朝鲜人民,战胜了一切艰难险阻,经历了种种严峻考验,创建了朝鲜历史上第一个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赢得了祖国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捍卫了革命的胜利果实,并把朝鲜建设成为繁荣幸福的社会主义国家。目前,勤劳、智慧的朝鲜人民,正以革命英雄主义气概,高举思想、技术、文化三大革命的旗帜,为实现党的第六次代表大会提出的八十年代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十大远景目标而努力奋斗。
在国际事务中,朝鲜劳动党坚持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原则,奉行自主、友谊、和平的对外政策,为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对朝鲜劳动党和朝鲜人民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象自己的成就一样感到由衷的高兴,并表示热烈的祝贺。
实现祖国的统一,是全体朝鲜人民最大的民族宿愿和崇高的民族使命。最近,朝鲜北南双方交换了艺术团和故乡访问团,一部分离散家属同自己的亲人见了面。这是朝鲜被人为地分裂四十年来的第一次,对朝鲜的民族和解与团结必将产生良好的影响。我们为此而感到高兴,并希望今后取得更大的进展。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将一如既往,坚决支持朝鲜劳动党和朝鲜人民争取祖国自主和平统一的正义斗争;坚决支持金日成同志和朝鲜劳动党提出的关于建立高丽民主联邦共和国的统一方案,以及举行朝鲜北方和南方、美国“三方会谈”的建议。
中朝两党、两国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中,用鲜血凝成了伟大的友谊;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互相支持,互相帮助,建立了亲密的友好合作关系。近年来我们两党、两国领导人的一系列互访和会晤,把我们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合作推向新的高峰。历史证明,中朝两党、两国、两国人民的心是息息相通的。我们衷心祝愿伟大的中朝友谊不断巩固和发展,以造福于我们两国人民,并对亚洲和世界和平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一九八五年十月九日
于北京


第1版()
专栏:

我国太阳能光电站建成
新华社兰州10月8日电 (记者屈维英)由日本友人援建的我国第一座太阳能光电站,胜利建成并正式运转发电。今天上午,在甘肃省榆中县园子乡举行了电站落成典礼。
这台太阳能光电装置,由二百二十四块多晶硅光电池组、框架、蓄电池组、直流交流交换器及供电控制系统组成,定额功率为十千瓦,现装有二十瓦萤光灯二百八十六盏,可供一百三十多农户和十四个单位照明用。由于通过多晶硅光电池板将吸收的太阳辐射光能转换为电能储存在蓄电池内,即使连阴六七天,仍可供电。


第1版()
专栏:

党和人民在殷切期望
本报评论员
今年以来,根据党中央关于领导班子年轻化的部署,一大批德才兼备、年富力强的干部走上领导岗位。最近胜利闭幕的党的全国代表会议,进一步实现了中央领导机构成员的新老交替,使党的中央领导机构在年轻化的进程中迈出了一大步。这是我们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兴旺发达的重要标志。
对新走上领导岗位的干部,党寄予殷切期望,人民群众寄予殷切期望。邓小平、陈云等同志在党代会上对新干部提出的要求,集中表达了党和人民群众的期望。我们相信,走上新岗位的广大干部决不会辜负这一厚望。
邓小平同志指出:“中青年干部接班,最重要的是接老同志坚持革命斗争方向的英勇精神的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革命斗争的战略任务、奋斗目标不尽相同,坚持革命斗争方向的英勇精神在任何时期都是必不可少的。当前,我们的首要任务是进行改革。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也是一定范围内的革命性变革。改革是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会没有任何失误。很多干部在原来的岗位上有朝气,有魄力,敢于破旧创新,是改革的促进派,取得了出色的成绩,走上新的领导岗位以后,仍然保持锐意改革的可贵品格,当“改革者”,不当“太平官”。希望他们再接再厉,敢于正视改革中出现的矛盾,敢于解决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坚定不移地把改革推向前进。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和风浪,决不动摇为祖国富强、人民富裕而奋斗的决心。当然,在改革中一定要把革命气概和求实精神结合起来,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优良作风,不搞花架子,不做表面文章。要不务虚名,多干实事,把党中央的方针、政策同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相结合,为改革的成功做出扎扎实实的贡献。
走上新的领导岗位的干部尽管分工不同,担负的具体任务不同,都有一项共同的重大任务,就是为进一步端正党风而斗争。在这方面,党和人民群众对他们有更大的期望、更高的要求。党的十二大以来,我们党为实现党风和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做了大量工作,使党风和社会风气的某些方面有了好转,但是存在的问题还不少,特别是在新情况、新条件下出现了不少新的问题,党内外的干部、群众反映很大。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做艰苦的努力。端正党风,是端正社会风气的关键。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又是端正党风的中心一环。许多干部走上新的领导岗位以后,地位高了,权力大了,“树大招风”,什么吹喇叭,抬轿子以及走后门,特殊化,种种不正之风会接踵袭来。能否保持清醒头脑,顶住这些歪风的侵袭,对干部是严峻的考验,对端正党风也会产生重大的影响。我们希望广大干部永远牢记共产主义的大目标,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决不以权谋私,决不任人唯亲,决不拿原则换人情,同一切不正之风进行坚决的斗争。广大群众既听我们说的,更看我们做的;既看我们的工作成绩,也看我们的思想作风。只要保持并发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作风,就会对党风和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作出重要的贡献。
很多走上新的领导岗位的干部有一个优势:来自下层,和下面的干部、群众有比较广泛、密切的联系,因而了解下情,体察民心,这是做好领导工作的一个很有利的条件。希望这些干部永远保持并发挥这个优势。担任领导工作,要开的会多,要看的文件也多,但是千万不要陷进文山会海,不要陷进官僚主义、事务主义。不能过去反对上级的官僚主义,现在自己变成上级也搞官僚主义。不管工作多忙,还是要拿出一定的时间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只有这样,才能始终不脱离群众,始终保持对新生事物的敏感,永远充满朝气和活力。究竟下情如何?群众情绪如何?这是领导者随时应当注意的。了解到真情实况并不总是很容易。我们走上新的岗位以后,对上级领导要敢讲真话,决不讲假话;同时也要鼓励和支持下级干部和群众讲真话。要注意倾听党内外群众的呼声,特别要注意倾听批评的意见。
革命事业的发展,把大批中青年干部推举到更重要的岗位。相信大家会感到自己肩上担子的重量,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兢兢业业做好党和人民交给的工作,为祖国的现代化大业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第1版()
专栏:

李先念彭真会见土议会代表团
据新华社北京10月9日电 (记者范颂九)李先念主席今天在这里说,中国希望两个超级大国的日内瓦谈判能谈出些名堂,并拿出使世界人民放心的行动来。
他说,世界形势虽然有松动,但并没有本质性的变化。
李先念在人民大会堂会见由内吉梅丁·卡拉杜曼议长率领的土耳其大国民议会代表团时还说,外层空间是人类的共同财富,中国反对把核军备竞赛扩展到外层空间,不论谁搞都反对。
他说,中土两国是很友好的国家,是真正的朋友之交。
卡拉杜曼说,地处亚洲两端的土耳其和中国是世界稳定的因素。两国相互支持必将有利于世界和平。他还希望把土中两国的贸易提高到与两国存在的潜力相适应的水平。
据新华社北京10月9日电(记者范颂九)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彭真今天在这里会见土耳其大国民议会代表团时说,中土两国人民的友谊源远流长,两国在国际和国内许多问题上有相同或相近的立场。
彭真说,两国有过大体相同的经历,并都致力于发展自己的经济,为此都需要和平的环境。
他指出,中国和土耳其都支持阿拉伯国家的团结,支持第三世界的团结,因为第三世界是维护和平的主要力量。
彭真表示相信,两国在政治、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的关系一定会大大发展起来。
谈到民族政策时,彭真说,中国实行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的政策。
代表团团长、土耳其大国民议会议长内吉梅丁·卡拉杜曼说,土中两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两支重要力量。发展土中友好合作关系是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他表示希望两国良好的政治关系能在经济贸易和其他领域得到反映,进一步促进两国关系的发展。


第1版()
专栏:

邓颖超会见余江月桂一行
据新华社北京10月9日电 政协全国委员会主席邓颖超今天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会见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州务卿余江月桂一行。
余江月桂是美籍华裔,曾于1979年和1980年两度访华。
邓颖超说,我们欢迎台湾同胞来大陆访问,也欢迎在台湾有亲戚关系的美国华人来中国参观。大陆和台湾本是一家,大陆人民与台湾人民是骨肉同胞,因人为原因而分开了,但大陆人民和台湾人民是心心相印的。
余江月桂说,这次访华给她和她的丈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1版()
专栏:

邓小平会见齐奥塞斯库 齐奥塞斯库向邓小平授勋
据新华社北京10月9日电 (记者顾文福)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邓小平今天在这里说,当前国际形势发生了变化,和平的力量、制约战争的力量有了相当的发展。只要全世界人民一起争取,战争可以避免,和平可以赢得。
邓小平今天上午在会见罗马尼亚共产党总书记、共和国总统尼古拉·齐奥塞斯库和埃列娜·齐奥塞斯库时,谈了他对国际和国内形势的看法。在八十分钟的会见中,邓小平同齐奥塞斯库就双边关系、一些重大国际问题广泛地交换了意见。邓小平在谈到战争与和平的问题时指出,对战争危险不能掉以轻心,但是和平的力量、制约战争的力量有了可喜的发展。两个超级大国不敢轻易发动战争。他说,从对国际形势的这个估计出发,我们确定全力以赴地进行经济建设;我们决定裁减军队员额一百万。我们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不管谁搞霸权主义,我们都反对。从几年的实践看,我们的政策是正确的,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
齐奥塞斯库说,在保持独立这个问题上,罗马尼亚和中国的立场是共同的。对战争与和平的看法我们也是一致的。他赞成邓小平的看法,和平的力量正在壮大。他认为只要各国人民一起行动,就可以保卫和平。他希望在国际舞台上,罗中两国继续加强合作。
关于双边关系,邓小平说,中罗两国的关系不同一般,双方应该进一步加强合作。
齐奥塞斯库说,在这次访问中,罗中双方达成了很好的谅解。他希望罗中两党、两国的关系有更大的发展。
新华社北京10月9日电 (记者顾文福)罗马尼亚共产党总书记、共和国总统尼古拉·齐奥塞斯库今天上午把一枚“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之星”一级勋章授予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邓小平。
这枚勋章是罗共中央、罗马尼亚国务委员会和罗马尼亚政府在去年8月21日颁发的。
授勋仪式在人民大会堂福建厅举行。
齐奥塞斯库在讲话中赞扬邓小平为罗中两党、两国和两国人民之间友好合作关系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还称赞邓小平过去和现在为促进社会主义、和平和国际合作的普遍事业进行了不懈的活动。
齐奥塞斯库高度评价罗中之间富有成果的友好合作关系。他说,在他这次访问中,双方达成了新的谅解。它确保了罗中关系今后不仅在政治方面,而且在经济、科技、文化和其他方面的发展。
齐奥塞斯库祝邓小平健康长寿,精力充沛,祝中国人民幸福。
邓小平在答辞中说,齐奥塞斯库总统向他授勋不仅是给他个人的崇高荣誉,更重要的是体现了罗马尼亚共产党、罗马尼亚政府和人民对中国共产党、中国政府和人民的深情厚谊。
他说,中罗两党、两国的关系非常好。这种关系是建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原则基础上的,是经过了长期考验的。进一步加强中罗友谊、团结和合作,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的事业。他表示,中国共产党、中国政府和人民将一如既往,为长期、稳定、全面发展中罗友好合作关系作不懈的努力,他本人也将继续为此作出努力。(附图片)
授勋后,齐奥塞斯库和邓小平热烈握手祝贺。
新华社记者 李平摄


第1版()
专栏:

胡耀邦赵紫阳会见南内务部长
新华社北京10月9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国务院总理赵紫阳今天上午在中南海分别会见了南斯拉夫内务部长多布罗斯拉夫·丘拉菲奇一行。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乔石、公安部部长阮崇武、国家安全部部长贾春旺参加了会见。


第1版()
专栏:

胡耀邦胡启立会见兰恩
新华社北京10月9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胡启立今天下午在中南海会见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总理奈维尔·兰恩和夫人,宾主进行了友好的谈话。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习仲勋设宴招待兰恩和夫人一行。


第1版()
专栏:

赵紫阳将出访拉美四国
田纪云将访问非洲四国
新华社北京10月9日电 外交部新闻发言人在今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赵紫阳总理将于10月28日至11月12日对哥伦比亚、巴西、阿根廷和委内瑞拉进行正式友好访问。
赵总理是应哥伦比亚总统贝利萨里奥·贝坦库尔·夸尔塔斯、巴西总统若泽·萨尔内、阿根廷总统劳尔·里卡多·阿方辛和委内瑞拉总统海梅·卢辛奇的邀请前往这四个国家访问的。国务委员陈慕华等将陪同赵总理出访。
新闻发言人还宣布,田纪云副总理应阿尔及利亚、突尼斯、摩洛哥和肯尼亚政府的邀请,将于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前往这些国家进行正式友好访问。


第1版()
专栏:

为祖国和人民忘我奋斗
解放军英雄模范汇报团成员、一等功臣 盛其顺
盛其顺同志是老山前线某团六连九班战士。在战场上,受到共产党员模范行动的感染、教育,对人生的意义有了新的认识,心头重新燃起了共产主义的理想之火。作战中,奋勇杀敌,歼敌十人,在一次战斗中,为掩护战友受伤致残,荣立一等功,入了党。这里发表的是他10月8日在人民大会堂作的汇报的摘要。 ——编者
我和许多同龄人一样,对于人生有过美好的向往和追求,许许多多优秀共产党员的高大形象,曾深深地刻在我的心里,共产党员这几个字在我心里是闪闪发光的,渴望自己长大以后,也能成为一个光荣的共产党员。但是,初中毕业后,我接触了社会,看到有的党员身上有一些不应该存在的东西,我感到失望,使我对党员的崇敬心情,渐渐发生了动摇。我有一个同学,一家六口人,只有他父亲一人工作,家里生活很困难。他的哥哥高中毕业后,在家待业两年,几次要求厂里安排工作,厂里总是说没位置,没名额。可是,厂党委书记的儿子刚毕业,就安排了一个好工作。我便问同学的父亲张大伯:“不是说厂里没地方安置吗?书记的儿子怎么一毕业就安排了?”张大伯说:“人家是党委书记啊!”我听了觉得很奇怪,心里想,学校里学的,书上讲的,不都是共产党员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先人后己吗?为什么在实际生活中有些人却是另一个样子呢?以后,我更加注意这方面的事,渐渐地,在心里蒙上了一层阴影。心想,别看有的党员讲得好听,什么理想,什么为共产主义奋斗,不过是讲给别人听的,实际上是在为自己。初中毕业后,我自己也遇到了和那个同学类似的问题。于是,我便要求参军,一方面,觉得退伍后,可以优先安置工作,另一方面,觉得部队在这些问题上,可能会好一些。入伍后,开始我工作很积极,半年就入了团。可是在部队我也看到了少数党员身上同样存在着类似的问题,这就使我错误地认为,什么为共产主义奋斗,都是假的,只有为自己才是真的,有钱最实惠。心想,入不入党无所谓,还是多为自己着想吧。从此,吃亏的事我不干,艰苦的工作推给别人。不久,团修理所要从我们连调一名战士,我觉得到团修理所能学技术,对将来回家安置工作有利,就积极要求去。
今年3月,部队进入临战状态,步兵连队需要补充,上级又决定让我再回六连。我想,象我这样军事技术上不行的人上战场,不是去送死吗?这种吃亏的事我可不干。于是,我硬是不肯回连队。后来看不去不行,我又提出两条要求:一是下连可以,但必须下到炮兵连,步兵连我不去,因为步兵连危险;二是一定让我回六连,我就到炊事班,去战斗班我不干。后来,连队党支部一面说服教育我,一面派人把我的背包搬回了连队,并把我分到了步兵班。回连以后,我怎么也想不通,一连躺了几天,军事训练和集体活动也不参加。3月底,我们部队在离老山前线不远的一个地方搞训练,很苦很累。我不想练了,就说肚子疼。这时,我看到许多共产党员,在训练中带头苦练,有的一个月体重减轻了十多斤;指导员也多次找我谈话,对我进行思想教育,使我的思想受到了触动,但思想上还没有真正转过弯来。全连七十六名团员青年,有七十五名写了入党申请书,只有我没写。有个同乡战友对我说:“咱连就你一个人没写入党申请书了,就要上战场了,还不赶快写一份,在战斗中经受考验,争取入党!”我说:“入党咋的,能当饭吃,还是能当钱花?咱不跟他们比那个,要比,看谁回家挣钱多!”
在战场上,许多共产党员临危不惧、公而忘私的模范行动,使我的思想受到了震动。
5月26日晚,天黑得伸手不见五指,我们连奉命向前沿阵地开进。十几里的山路,大家背负几十斤重的武器和装备,一会儿爬陡山,一会儿一步一摸地下陡坡,走着走着,我觉得体力不行了,跟不上队了。这时,共产党员、班长张建军走过来,对我说:“背包给我!”说着就夺我的背包。当时我心里很清楚,这同平时的帮助可不一样啊,眼看就要上阵地打仗,谁的体力好,牺牲的可能性就小,班长本来就背得比我重,这样的节骨眼上,还向我伸出友谊的手,我怎么能再加重他的负担呢?我不肯。他就替我背了枪。当时我很感动,心里想:“党员,到底还是党员啊!”
我们刚刚开上阵地,立足还未稳,越军的一个加强连就向我们发起了进攻。一号哨位最靠前,最危险,要抗击的敌人最多,这个哨位谁去坚守呢?共产党员、班长张建军第一个抢着上。我心里又是一阵激动,佩服他是好样的,是个好党员!
在一次激烈的战斗中,由于越军火力封锁,我们的阵地断粮断水三天,大家一个个干得嘴唇起了泡。共产党员、排长李宣文,连续三天高烧不退,粒米未进,仍以顽强的毅力指挥战斗,还把自己的一壶水和干粮让给我们。看着排长那烧得起了泡的嘴唇,我们谁也舍不得喝。排长拿着这壶水,递到我们面前,说:“我是共产党员,一排之长,我要替战斗胜利负责,你们多喝一口水,就会多增加一份战斗力。”硬是逼着大家喝下去。当时我鼻子发酸,眼泪直流,心想:“这就是我们的共产党员,这才是真正的共产党员!而我过去见的那些,并不能代表我们党的本质,并不是真正的共产党员的形象。”我深深感到,过去对党的认识和对党员的态度是很不对的,开始从心底里感到,我们的党是光荣、伟大、正确的,绝大多数党员是可亲可敬的,在我们阵地上,工作干得最多、吃苦最多的,是党员;拣最重、最危险担子挑的,是党员;关键时刻把生的希望让给战友,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还是党员。
5月29日,越军一个加强排包围了我们班的阵地。上级决定反击。战斗肯定将是非常激烈的,每个人都有牺牲的可能。正在我们班指挥战斗的排长李宣文,隐蔽来到各个战斗小组,问每个人有什么话需要给亲人留下,并交代,不管是谁活着回去,一定要把牺牲战友的遗言转达给连队党支部。这是准备牺牲的遗言,只能挑最重要的一两件讲。
共青团员、战士安星江说:“我没有别的愿望,上阵地后,我就写了入党申请书。如果我牺牲了,请组织上追认我为共产党员!”
共产党员张广玉说:“我的褥子下面有十多元钱,如果我牺牲了,请活着的同志替我交最后一次党费。”
类似的事,我过去在电影里见过,从书本上读过,而现在就出现在我的眼前,就发生在我的战友中,它使我的心灵又一次受到强烈的震动。我想,在可能牺牲的时候,战友们对党的感情仍然是这样炽烈,对党的信念仍然是这样坚定,这是为什么呢?我感到,关键是他们有为党的事业献出一切的远大理想,有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高尚情操。过去,我认为什么远大理想,什么崇高品德,不过是嘴上说说而已,有没有远大理想,谁能见得着呢?而现在,我深切感到,一个人有没有远大的理想和美好的追求,不论平时或关键时刻的表现的确不大一样啊!我越是这样考虑,就越为战友们、共产党员们的崇高信仰所感动,越为自己信奉的那种“能挣钱就能生活好、活得才有意思”的人生哲学而感到羞愧。从这里,我真正体会到了,人是要有一点追求的,但只有为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而忘我奋斗的人,才是最高尚的人,做人,就要做这样的人。
有了这样的认识和想法,我觉得胸怀比过去宽广了,觉得浑身有使不完的劲。我为自己能有这次参战机会而感到自豪,我决心要在战斗中和战友们比战绩,比贡献。
我暗暗立志:以共产党员为榜样,做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做一个为祖国和人民忘我奋斗的人。
一号哨位是全班阵地的关键地段,敌人每次进攻,这里都首当其冲。当时从一些迹象看,越军可能组织大规模进攻,而一号哨位又连续有两名同志负伤,需要补充人。在排长召开的会议上,我第一个站起来说:“我去!”排长寻思了一会儿,说:“这个哨位危险,派个党员去!”这下我急了,冲着排长问:“就党员不怕死咋的?我为什么不能去?”排长解释说:“象这种情况,党员应该上,这是党员的义务。不然,还叫什么党员,还要党员干什么!”排长的话,使我受到很大的触动,我真后悔,过去为什么不要求进步,不要求入党?
从6月1日上午开始,我们连与越军一个营连续激战了五天五夜。战斗停息后,战士们正要进猫耳洞休息,上级来了通知,要派人到山下背粮食、蔬菜。我看到战友们一个个眼里布满了血丝,又想到,下山来回要走七八里的山路,还要过一段敌人的炮火封锁线,既艰难,又危险。我便对排长说:“我去!”身边的几个战友也抢着要去。排长略加思索,说:“张乾福去!”这么多人都争着去,为什么偏偏点上张乾福?噢,我明白了,张乾福是党员发展对象。自己一不是党员,二不是发展对象,艰巨的任务当然轮不上。我感到很伤心,只觉得心里空荡荡的。这也使我更加深切体会到“向组织靠拢”、“当党员”的含义。过去我曾想,不当党员,不是一样工作、一样生活吗?现在我才体会到,是不是党员,大不一样啊!为了争得更多的艰巨任务,为了更好地为党的事业作贡献,我下决心争取入党。6月2日上午,战斗刚刚结束,我按捺不住急切的心情,趁战友睡觉的时候,蹲在猫耳洞里,写下了我入伍以来的第一份入党申请书。
“敬爱的党支部还有指导员:
我在上阵地之前没有写申请书,我入伍快三年了,以前表现很一般化,我知道我入不了党,我也不想入党。
现在,我不是党员,排长有艰巨的任务不给我,给我们班的党员、表现好的人,所以我要入党。
以前我政治学习不够,下阵地我一定好好学习,象我们班长一样。我当新兵时就入团了,后来我表现不好了,和同志们打架,稀里马虎的,干部、班长说了我也不听。调回六连我也有想法。现在在我们的阵地上,党员打仗最勇敢,我要向他们学习,先做一个好团员。
暂时入不了党,我决没有想法,请指导员和连队党支部考验我,我不是熊蛋。
越南兵已经害怕了,不敢从我的阵地上上来。我下去埋了三个大地雷,昨天晚上有一个敌人踩了我埋的地雷,我高兴得笑出声来了。
另外,连长指导员,你们要休息好。我看排长天天晚上不睡觉,来看我们,白天晚上找同志们了解情况,研究打法,你们一定很辛苦。连长扛着弹药往前送,我都看到了。指导员经常找班长谈话,做我们的思想工作,教给我们怎样打敌人。那天我们班两个人受伤了,副指导员亲自冒着敌人的炮火往下抬,自己不穿雨衣,给伤员盖。以前我不是这样看干部的。
我今后一定好好听你们的话,好好打仗,做到人在阵地有。
我不会写申请书,请指导员帮我改一改。一定要改改。
还有,指导员,请给我保密,我写申请书,只叫我们排长一个人知道。不然,我们连的人会笑话我的,因为我在连队印象不好。”
申请书交到党支部以后,指导员热情地鼓励我,他说:“只要你认准目标积极争取,入党的愿望一定能实现!”当时我感动得不得了,因为我看到,党支部这样关怀我,我心里怎么能不高兴和激动呢?我说:“指导员,今后你就看我的行动吧!”
自从交了入党申请书,我常想,党员的行动如何,关系到群众信不信共产党,信不信共产主义的大问题。现在我既然要求入党,就应该用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也要让群众从我的行动中受到鼓舞,看到希望,使他们更加坚信,共产党员就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为共产主义忘我奋斗的人,才是最高尚的人。否则,就会损害党的形象,就会动摇人们对共产主义的信念和追求。我要求自己做到:艰苦的工作争着干,危险的任务抢在前。下山背粮、背水比较累,每次我总是主动要求去,成为连队下山背粮、背菜、背水次数最多的人。下前沿阵地埋地雷是很危险的,我每次都争着抢着去,先后下去埋雷二十多次,是我们排最多的一个。一次,越军一个连进攻我们排的阵地。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候,我们班长的哨位没有手榴弹了。班长守的是关键哨位,他急得大声喊:“快送手榴弹来!”我在旁边听到后,急忙去扛手榴弹箱。越军发现了我的行动,连续向我投弹、打枪,封锁道路。我不顾危险,时而趴下,时而利用壕沟的拐弯掩护,低姿前进,躲过敌人的火力,终于把一箱手榴弹送给了班长。班长握住我的手说:“盛其顺,好样的!”(附图片)
解放军报记者 林茂兰摄


第1版()
专栏:凡人新事

一笔十八年前的贷款
今年7月17日,安徽省亳县李村乡信贷员到修刘村收贷时,碰到了一个特殊的还贷户——韩秀兰。信贷员查遍了贷款帐单,也没找到她家的借贷帐户,这是咋回事呢?原来她是替已去世十八年的婆婆袁会兰还贷。
袁会兰原是村妇女主任,1964年因丈夫过早去世,生活困难,借了四十七元的贷款。不料以后的几年里,生活更为艰难,直到1967年她因病去世,也没能还上这笔贷款。后来,这笔贷款便再也没人提起,成了一笔“死贷”。
1978年,韩秀兰与孙友心结婚时,她的婆母袁会兰已去世十一年了。近年来,日子好起来了。婆婆欠贷款的事,便在韩秀兰心里打起了转转。她想:往时咱有困难国家帮,现在国家建设需要资金,咱怎能欠债不还呢!于是她便与丈夫孙友心商议,替婆婆还清这笔贷款,孙友心也很支持。就这样,韩秀兰拿出一百一十九元二角钱,替婆婆连本带利一分不少还上了这笔“死”了十八年的贷款。
安徽阜阳报 张子民 乔建华
应读者的要求,我们已将“凡人新事”编选成册,已由本报出版社出版,各地和部队通讯报道组以及个人有需要者,请来信寄本报总编室告知预订数。 ——编者


返回顶部